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请大家来讨论幼儿园寄宿好不好

回复 6#初吻 的帖子

看完了,百感交集,让我想起孩子第一天去幼儿园的情景,他虽然不是寄宿生,却也那么让我牵肠挂肚,不要说这是溺爱,也不要说是父母包得太牢,毕竟这样的岁月转瞬即逝,能多宝贝就宝贝一天吧,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缺,缺的是父母发自内心的关爱和耐心。.

TOP

心痛哦.

TOP

回复 100#水果沙拉 的帖子

正因为对每个妈妈来说很重要,所以给予意见更应该客观和慎重。就算专家之间,也是存在不同意见纷争的,不存在一定对或一定错的。.

TOP

回复 103#小雪花妈妈 的帖子

当然慎重,因为自己孩子也是从那么大过来的,当时也考虑了这种情况,所以也调查了很多资料。都作为母亲,只是说的真心话,当然决定权在于当时者本人,谁也没说不同意不同意见存在啊?我只是想把我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楼主,有不妥吗?.

TOP

回复 41#一凡妈 的帖子

孩子没有住宿过,不能对此评价。不过还是忍不住要说,您说的这些问题在一个3岁的孩子身上发生都是很正常的,而这些问题的改正不一定只有通过住宿才能解决的。适当地和幼儿园老师沟通一下,让老师有意识地引导,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是能够逐步改掉的。
据我所知,从国外的教育来说,绝对不提倡这么早住宿的,一般好象要到高中阶段吧。.

TOP

回复 104#水果沙拉 的帖子

你这样做是对的,很慎重的。如果有家长经过资料收集后,选择了寄宿,也不会因此就做了傻事吧。而且这个专家用“铲除”这个词汇本身就不是很妥帖,它反映出这个专家的情绪有偏向性,说出来的观点怎么能客观呢。.

TOP

既然是收集资料,自然可能会包含两个极端的意见,专家用“铲除”这个词汇,表达了他反对寄宿幼儿园的激烈程度,这也是可参考的一种信息吧。至于对所有资料的平衡和取舍,当是见仁见智的事情。
就我来说,我倒是同意没有了寄宿幼儿园,可以让更多的父母直接面对养育孩子的问题和责任,从根本上寻求解决的途径,而不是打着培养独立性的口号逃避。.

TOP

其实很多东西其他人的意见只会让自己更烦心,决定的东西又何必再问别人的意见呢?孩子的路是他自己走的,孩子还小不能决定,家长就有责任去决定:你觉得好就去,觉得不好就不去,多想无益....

TOP

回复 106#小雪花妈妈 的帖子

这位教育专家用铲除这个词除了表达她自己的建议和观点,我想也是因为社会和一些家长根本没有意识到寄宿类幼儿园对一个孩子成长乃至成人后造成的心理影响,她呼吁社会要重视这个问题。她的那篇文章我几年前看过,她有多年教育经验,当时人们不了解也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你没有看过这篇文章就说人家“情绪有偏向性,不客观”我不敢苟同。另外,我说傻事很明确是指事不指人的,谁都有迷惑做糊涂事的时候包括我自己,当然别人也可能认为我做的事是傻事。你认为自己有道理当然可以按照你自己的方式去做,我只是想把我知道的一些信息和大家共享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TOP

对小孩心理上会产生问题,长大后也不能补. 更不要说会否有不好老师等. 重要是, 你问了你家小孩同意没? 你跟他解释过没?.

TOP

回复 52#cslinda 的帖子

这种半寄宿半走读的幼儿园是最不好的, 孩子之间有差异, 才会产生这种想法.
我小时候上幼儿园, 每天都是最后一个被接走, 当独自一个人被留下的时候, 心情真的是糟糕到极点的, 这种阴影留到现在.
不过, 如果全部寄宿的话, 是不会有这种问题的, 因为24小时都是和所有同学在一起, 没有差别的, 大家都是一周回家一次, 不存在看着人家回家, 自己不能回家的问题. 以我小时候的经验, 我只为单独留到最后而痛苦, 不会为了呆在幼儿园而痛苦..

TOP

看看大家讨论热烈
我带过一届寄宿的孩子,至今还想念他们。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将我忘记了。因为大班的辰光我走了,没有带结束。
寄宿制里面孩子和你比一般的孩子要亲热的多,老师没有办法不爱他们。
感觉比较内向的孩子后来熟悉后他们也变得活泼了。
但是合不合适集体生活,不仅存在于寄宿制,日托也一样的。
至于孩子的改变,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少了一方都不行的。.

TOP

回复 99#一凡妈 的帖子

那我给你点积极的说法吧
凡是说不给孩子寄宿的家长, 有几个是自己寄宿过, 或者是孩子寄宿过的? 即使那些自己小时候寄宿过的, 有不愉快经历的, 那现在的寄宿幼儿园和我们小时候的寄宿幼儿园还会是一样的么?
种种反对的理由都是家长自己以为的, 老师对孩子不好, 孩子缺少亲情, 孩子性格会怪癖等等. 这种想法, 很大程度来源于家长自己的情感和社会对寄宿的评判.
寄宿与否, 纯粹是各人有各人自己的适应能力, 你到网上来问是问不出结果的. 因为大家不了解你的孩子, 不知道你的培养目标. 而且大多数家长并没有孩子寄宿的经验, 所以没办法给你比较中立的建议.
我的孩子是寄宿的, 就教育成果而言, 我一点都不后悔. 就性格培养, 亲情关系而言, 没发现任何不妥. 也许比不寄宿更好, 但是我没有比较, 不能下结论.
唯一遗憾, 孩子自己说的, 幼儿园非常好, 一点都不后悔去读这个幼儿园, 但是如果能每天回家睡觉, 那就非常完美了.
LZ你自己考虑清楚.
我的建议就是不能找前面说的, 一半寄宿一半走读的幼儿园, 那个伤害非常大. 孩子可以共同进退, 但是不能存在待遇上的差异..

TOP

引用:
原帖由 fairyzhu 于 2009-6-13 18:25 发表
那我给你点积极的说法吧
凡是说不给孩子寄宿的家长, 有几个是自己寄宿过, 或者是孩子寄宿过的? 即使那些自己小时候寄宿过的, 有不愉快经历的, 那现在的寄宿幼儿园和我们小时候的寄宿幼儿园还会是一样的么?
种种反 ...
我小时是寄宿过的,当然小时候我是个听话的孩子,也不太哭,算是个比较讨老师喜欢的孩子,可就是这样,我还是觉得,寄宿的感觉是不好受的。
儿子上的幼儿园,以前也是全托制的,前几年才改掉的。我们入园去听讲座的时候,幼儿园园长就说:老师再好,也比不上父母能给予孩子的爱。

当然这是个见仁见智的话题~~~如果孩子小,性格又很内向,我觉得还是留在身边上日托班比较好.

TOP

引用:
原帖由 niyuanying 于 2009-6-12 17:33 发表
中国的父母都为孩子而活 实在是件悲哀的事 难道家长不需要给自己留点时间和空间么
上班够忙的了 回家还要带孩子 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你们说欧美怎么样怎么样 那欧美孩子一到18岁就离开父母了 你们能做到么
呵呵,我也告诉你,在欧美这些国家,孩子都是父母自己带大的。很多年轻的父母,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哪怕晚上要看场电影,都要做周密的安排,请人或自己的父母来看几个小时。
05年我和老公在欧洲,看见很多年轻父母,都是带着孩子出来旅游度假,有的还抱在手里喂奶呢,当时我自己的孩子一岁半,我是把他留给老人的。我当时就觉得,我们真幸福啊,可老外不也特幸福的样子嘛。
既然生了孩子,就要养育他,我们会有很多困惑和烦恼,可快乐永远多于烦恼。.

TOP

个人觉的还是不要寄宿的好,孩子怎么小就要一整天或者一个礼拜见不到爸爸妈妈。觉的很可怜啊。.

TOP

回复 113#fairyzhu 的帖子

谢谢这位家长的发言,对于我自己的教育能力,我是没自信的。而且我和我老公的观点也不一样,我偏严格点,我老公则听之任之,我们两人为此常有矛盾,所以我对我们的家庭教育没信心。我倒是有寄宿的念头的,但想让她大点的时候去,现在说小班就要寄宿,我一下子还不能接受。我相信老师的教育会比我好,唯一不放心的就是怕孩子会受伤,这是我现在无法预料的。.

TOP

回复 116#凡凡他老爸 的帖子

呵呵,我们家也是凡凡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ming0317 于 2009-6-13 20:06 发表


呵呵,我也告诉你,在欧美这些国家,孩子都是父母自己带大的。很多年轻的父母,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哪怕晚上要看场电影,都要做周密的安排,请人或自己的父母来看几个小时。
05年我和老公在欧洲,看见很多年轻父 ...
同意,欧美国家的孩子18岁离开父母,我觉得是18岁之前父母完成了所有给予的爱和培养,在中国,是18岁前欠孩子,父母要在18岁后还,个人觉得有点恶性循环。.

TOP

引用:
原帖由 ming0317 于 2009-6-13 20:06 发表


呵呵,我也告诉你,在欧美这些国家,孩子都是父母自己带大的。很多年轻的父母,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哪怕晚上要看场电影,都要做周密的安排,请人或自己的父母来看几个小时。
05年我和老公在欧洲,看见很多年轻父 ...
我家没有老人一起住 我也都是自己带孩子的 我女儿现在一周8个兴趣班(都是她自己要求的) 学校每天放学后的那些 我下了班第一时间倒公交车赶去接她 周末的 我自己接自己送 没有上兴趣班的时候 只要不下雨 我每个周末都带她出去参加各种活动 或者去公园 一年里 我坐公交车带她去了上海不下30个公园 所以放寄宿不代表我不爱她 不花时间在她身上 但孩子永远不会是我的全部 如果我喜欢看电影 我不会因为孩子而放弃 当然我也会给她做好安排 我现在是尽量想把自己的爱好和孩子的兴趣结合在一起 这样出去 各得其乐 我比较反感的是 这里大多数的妈妈那种以孩子为最优先的态度 人的一辈子要为自己而活 父母把我们养大 学校教育我们 不是用来照顾孩子的 而是让我们有自己的成就和作为 人的一生将会有太多的挫折不顺利 一味的保护孩子 不让他接触任何的错误 后果才叫恐怖.

TOP

呵呵,这其实是两种问题,楼上的把它们混在一起说了。


我们有了孩子,很多父母还是有自己的世界的,我们也并没有说,放在寄宿制的幼儿园,就是家长在推卸责任,不爱孩子。每天孩子在自己身边,我们和他们一起成长,分享这一阶段的欢乐和痛苦和烦恼,这不是人生的一部分么?楼上妈妈自己不也是周末都在陪女儿一起过的么?
我们只是在分析,放在寄宿制幼儿园,对孩子的心理成长的影响。在目前看来,很多过来人都觉得,孩子在2到4岁这一阶段,心灵上的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给予他们足够的安全感,感觉到父母在他们身边,这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人生的最初几年里,我觉得以这个为优先的态度,并不过分啊。
我们要对孩子放手,前提是从小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

TOP

引用:
原帖由 niyuanying 于 2009-6-14 15:23 发表

我家没有老人一起住 我也都是自己带孩子的 我女儿现在一周8个兴趣班(都是她自己要求的) 学校每天放学后的那些 我下了班第一时间倒公交车赶去接她 周末的 我自己接自己送 没有上兴趣班的时候 只要不下雨 我每个周 ...
顺便再说一句,不管是她自己愿意的也好,你让她上的也好,一个星期八个兴趣班,实在是太累了。.

TOP

回复 19#anncpb 的帖子

我妈妈小时候就是寄宿。她现在和我外婆就不亲。不过我妈妈性格很独立,凡事都是自己拿主意。.

TOP

我们是经历过的,谈谈感受供妈妈们参考。儿子去年幼儿园毕业,全托了三年。当初送的时候也是犹豫过,可放在家里孩子被宠坏了,我上班很忙,没有办法帮他培养一些好的习惯,通过上亲子班觉的那个幼儿园真的很好,园长很喜欢孩子,幼儿园就像个大花园一样,所以说服家里人把孩子送了进去。我发现班级里很少有因为没人带才送全托的孩子,都是既有老人又有保姆的家庭,有些妈妈还是全职母亲,大家的想法是一样的,孩子在家里很容易被宠坏。送全托关键是父母的心态,刚送进去时,每天早上六点半就打开电脑上幼儿园的网站,盯着屏幕找儿子的身影,有一次听到他在哭但是看不到人,心里的感觉没法形容。可转念一想,在家里他也是一天不知哭多少回(各种原因),好在儿子的班主任真的非常敬业/专业,每天在网上发贴子与家长交流,觉的孩子可怜大多是父母心里难过,孩子每天的生活非常充实,大多数时候他们想不起我们。另外周一早上九点送,周五下午3点接,他们也就是住4个晚上。但是如果家长指望送了全托就什么都不用管了就错了,家园一致不管上什么幼儿园都是一样的,有的家长有补偿心里,周末孩子要什么给什么,生活不规律,会使孩子每周在家校间不停的转换角色,对孩子成长没有好处。送了全托更应该加强与老师的沟通,提高周末与孩子在一起的生活质量。全托对不同的孩子肯定是不一样的,还是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决定,比如身体不好的孩子就不太好送。我儿子班级的孩子在幼儿园不生病,回到家倒是容易生病(主要是饮食/生活没规律)。我们也是送之前上过托班,有一定的自理能力。现在儿子小一,性格比较开朗,不怕老师(幼儿园主张平等教育),这与送不送全托我觉的没有太大关系,不管送到哪儿,都需要父母与老师的配合,不管选择了哪种方式,都要相信老师,鼓励孩子,孩子的可塑性很强,一定能行的!.

TOP

父母之情无法替代!
先不论全托是否适合,哪怕再完美的全托,不可避免的是与父母亲情的生疏!
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了,也会掩饰些东西的。
这就是为什么亲身经历过全托的MM反对;而送孩子去的有些MM赞成,这是因为孩子的内心总有一块是不她们所不知道和看不见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ivy889 于 2009-6-14 20:38 发表
我妈妈小时候就是寄宿。她现在和我外婆就不亲。不过我妈妈性格很独立,凡事都是自己拿主意。
我从小没有离开过父母,不过我从小就是任何事情都是自己拿主意的,挺好的啊,我妈妈养我这个女儿不要太好,我现在就是她任何时候想要的提款机。
一生中我任何事情都没有让父母操心,选择学校,工作,配偶,孩子,帮助妈妈培养妹妹的事情都是我做的。
其实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好,关键在于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另外,其实外部环境并非有很大的作用,人的命运是性格决定的,独立不独立,不是幼儿园一定能促成,不过我是觉得,中间状态的孩子,给予独立的机会
就会独立,不给予独立的机会,就会选择适应。而有些人,注定就独立。不管在哪里。而有些人,同样的教育方式,也难独立,所谓天生还是有优点差别。

这个独立,不是经济上的,而是个性上的,呵呵。有些人天生坚强,有些人被迫坚强的。有些人,就坚强不起来,.

TOP

引用:
原帖由 一凡妈 于 2009-6-10 09:17 发表
我女儿要上寄宿幼儿园了,心里很舍不得。我女儿在家里无法无天,在幼儿园又很胆小,而且她平时也不太爱交朋友,有什么愿望也不大肯直接表达,所以我怕上寄宿幼儿园对她来说会很压抑。虽然都说我们要去的幼儿园很好的 ...
很理解楼主的担心,作为妈妈,一定是这样心疼自己的孩子的,我女儿也是寄宿的,所以我想,你一定愿意听听我的感受,最初的那些日子,确实有些难熬,孩子因为思念家人,看到妈妈接她时总是泪眼相对,但是,现在女儿寄宿已经一个多学期了,我逐渐看到了寄宿的好处,而且,集体观念,自理能力都明显上升了,胆子也大了很多,这次还到我们单位做了小主持人,大家都说她和前一年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交流一下,很多细节我可以告诉你,排除你的担忧,因为现在要上班了,没时间细说了,有时间聊.

TOP

回复 124#xiaocuo 的帖子

谢谢,我有点信心了。.

TOP

回复 127#xijy31 的帖子

好的呀,方便的时候给我短消息,谢谢!.

TOP

引用:
原帖由 美妞妈妈 于 2009-6-12 18:04 发表
过来人。两个字:不好!
精辟!!!.

TOP

我的一个男同事曾经对我说,他的童年(寄宿幼儿园)是他这辈子最灰暗的时候,至今难以释怀,他是极力反对寄宿的,对他造成的影响极大。就像前面有说到在国外是没有寄宿幼儿园的,他们的教育专家认为孩子在六岁前最好不要离开父母由家庭教育,这样对孩子的生理心理都有好处,放在幼儿园是对孩子的极端不负责,更加不要说寄宿了。当然由于国情不同,我们不可能都把孩子留在身边,但是最起码寄宿就不要了。另外好多医生朋友都对我说5岁前不要送幼儿园,不要让孩子做无畏的牺牲品,等孩子身体长结实了再说。

[ 本帖最后由 卷云山 于 2009-6-15 12:1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ming0317 于 2009-6-14 20:32 发表


顺便再说一句,不管是她自己愿意的也好,你让她上的也好,一个星期八个兴趣班,实在是太累了。
人家不觉得累啊 晚上回家还蹦跶个不停 偶有什么办法
兴趣班和兴趣班也有差异的 取决于上课的形式和老师的技巧 启蒙阶段内容倒不是那么重要.

TOP

三个字:不要去!.

TOP

引用:
原帖由 xiaocuo 于 2009-6-14 22:27 发表
我们是经历过的,谈谈感受供妈妈们参考。儿子去年幼儿园毕业,全托了三年。当初送的时候也是犹豫过,可放在家里孩子被宠坏了,我上班很忙,没有办法帮他培养一些好的习惯,通过上亲子班觉的那个幼儿园真的很好,园长 ...
非常感谢有这样经历的妈妈分享感受 不管是肯定还是否定的意见 亲身经历后的总结更有价值和接近事实
不知道可以不可以公布下这家幼儿园的名字呢 对于全职妈妈送全托 还是很佩服其勇气的 偶家有一定得接送困难 但也不是完全不能解决 培养孩子的独立和习惯也是重要因素

[ 本帖最后由 niyuanying 于 2009-6-15 13:1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beibeimama 于 2009-6-15 13:14 发表
三个字:不要去!
这样的回答 类似于水贴 至少说下 是自己小时候有这样的经历 还是自己的小孩 还是朋友的小孩 所以得出结论 不然完全没有意义.

TOP

引用:
原帖由 卷云山 于 2009-6-15 12:07 发表
我的一个男同事曾经对我说,他的童年(寄宿幼儿园)是他这辈子最灰暗的时候,至今难以释怀,他是极力反对寄宿的,对他造成的影响极大。就像前面有说到在国外是没有寄宿幼儿园的,他们的教育专家认为孩子在六岁前最好 ...
男同事的话 至少是20年前被寄宿了吧 现在的幼儿园和那时的幼儿园不同 现在的小孩和那时的小孩也有太多差异 所以说 只有一定得可参考性
5岁前不送幼儿园的这个观点很新鲜 不知道有多少的支持度
以我女儿2岁半入园来这一年多的经历看 偶一点都不后悔 甚至觉得还送的晚了一点

[ 本帖最后由 niyuanying 于 2009-6-15 13:21 编辑 ].

TOP

回复 52#cslinda 的帖子

看得我眼泪都要下来了。

楼主还是不要送孩子去了。太可怜了!.

TOP

回复 135#niyuanying 的帖子

不是我自己。是身边听到看到的太多了,所以不想再多做讨论,所以就总结为三个字。言简意赅。请谅解和理解。.

TOP

现在上来说自己当年的全托经历的,大多都是二十年前的,现在在全托的还不能上来说。等他们能上网说时,多半又是二十年后的事了。因此,LZ来了解有全托经历的人的想法,有多少可参照性?
支持全托的,大都是孩子上了全托的,他们觉得很好啊,但是这依然不是直接的孩子自己的想法,而是家长自己的看法。真正承受全托生活离家寄宿的是孩子而不是成人,这事对成人生活的改变程度远远抵不上孩子的感受,因此,这样的间接经验,又有多少可参照性?

所以,到底要不要上全托,其实答案就在LZ自己心里了,也没啥好多讨论的。当我们心里有了想法,我们听到的都是我们想听的,看到的都是想看的。

比如说,我是不赞成全托的,所以我看到的是,在这个帖子里,有亲身经历的大都反对全托,赞成全托的大都自己没有全托过。.

TOP

引用:
原帖由 niyuanying 于 2009-6-15 13:19 发表

男同事的话 至少是20年前被寄宿了吧 现在的幼儿园和那时的幼儿园不同 现在的小孩和那时的小孩也有太多差异 所以说 只有一定得可参考性
5岁前不送幼儿园的这个观点很新鲜 不知道有多少的支持度
以我女儿2岁半入园 ...
这个也不能一概而论的。
一年前我和我的美国客户聊天,他问我儿子几岁上的幼儿园,我答2岁半就上过了,他说,真是早啊,他们的孩子一般都是4岁入园的。

但我们在美国的朋友,在那儿留学的,要上班养家,孩子几个月就送托儿所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niyuanying 于 2009-6-15 13:19 发表

以我女儿2岁半入园来这一年多的经历看 偶一点都不后悔 甚至觉得还送的晚了一点
你女儿可能属于适应能力很强的一类,比较活泼外向一些。所以她上全托,可能就好一些;像我家小子,性格内向敏感,我觉得还是别上全托的好。
这个话题见仁见智~~~.

TOP

我上来说一个我身边的例子,和我们同小区的,她女儿比我女儿大一岁多,她女儿就是从小班开始上的寄宿,去年要上小学了,幼儿园毕业回到父母身边。
她总和我抱怨,说她女儿太皮,而且没有人帮忙接送,当时就托人上了一个示范园的寄宿班,价格也不太高,可是三年的幼儿园生活过去了,她女儿的性格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糟,现在一家三口虽然生活在一起,但是女儿已经不愿意和他们说话沟通了,学习更是一塌糊涂,妈妈想辅导她学习吧,她女儿总说,你以前不管我,现在也不要管我,才小一的孩子呀。
这位妈妈很困惑,我说你真的不该把孩子全托呀,国外从来没有这样的寄宿制幼儿园,有人说幼儿园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物,可是到了中国,我们怎么就变本加厉,滋生出这么一个不该有的东西呢?她说后悔已晚,时间不可能倒退重来,当初怎么没有人对她说这些呢?
我有两个宝宝,再苦再累,也要放在身边,如果不能给孩子美好的一生的开端,就不如不要这个孩子呢。.

TOP

我觉得可以的话还是不要住宿。.

TOP

楼上有位妈妈说得好,在这里说不赞成全托的,大多是没有送孩子上全托的,而自己小时候有过灰色全托经历的,也都最起码20年前的事情了,所以我想,最有感受的还是正在经历孩子上全托的家长们了。我想,全托效果的好坏有很多因素造成,粗浅总结一下,大致有以下几点:
1  幼儿园的品质
2  老师的素质
3  幼儿园的管理
4  家园沟通
5  幼儿本身的性格因素

    我女儿小班开始上寄宿制幼儿园,是个一级一类的幼儿园,作为母亲,在她全托以前,曾经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挣扎,也像楼上有些妈妈们一样,专门去下载了名为《幼儿园》的纪录片,是专门讲寄宿制生活的,我和老公认认真真地看完,相对无语,同事看了,都劝我不要,从片子上看来,寄宿的选择实在不怎么样,但是,已经走上这条路了,反悔的可能几乎是0,家里的状况又明摆在眼前,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然而目前的状况让我坚信当初的选择没错。
    先说说学校吧,一个班级两个老师,三个保育员,老师负责教学,保育员则负责饮食起居,最初的两个月是我们家长和孩子都很难熬的两个月,孩子哭,我们揪心,最初想过等她上了全托,我可以有很多安排,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是,最初的两个星期,每个晚上,我居然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心里的牵挂和挣扎让我重新反思这样是不是错。不过,老师们的确让我们敬佩和感激,最初的几个星期,尤其是第一个星期,老师们都是全套班子留下来的,几乎每天十几个小时上班,为的是孩子的情绪不够稳定,老师少了摆不平了,每一晚,老师都是等孩子们都睡了,再挨个打电话给家长,告诉家长,孩子们的情况,有时候我接到电话已经十点了,你想,老师们多辛苦啊,第一天,9点多全睡着了,可是第二天,8点多我就接到老师的电话了,全部睡着了,孩子们的适应能力比我们想象中的药高得多得多,真的
    后来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好,学校的活动非常多,经常鼓励孩子们上台主持、表演,兴趣班也是很丰富,女儿属于那种外向,但是非常敏感的孩子,情感上很是细腻,老师们很懂得怎样因材施教,针对每个孩子的特质,会和家长沟通,配合一起来鼓励孩子,所以现在,女儿已经状态很好,很能够适应住宿的生活了,做了小组长,还担任过小小园长,看到她的进步,让我日渐感受到寄宿给她带来的诸多好处,真是非常感谢老师们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xijy31 于 2009-6-15 14:35 编辑 ].

TOP

因为女儿一直是住宿在学校的,所以又进来看看了。利用周末,还查阅了网上某些专家对“铲除”寄宿制幼儿园的文章。我感觉很多专家说的寄宿制对孩子的影响,很大程度是指家长盲目的选择寄宿制幼儿园,认为自己无法管了,就交给学校管,但又不及时的对孩子进行心理的辅导,从而使孩子误解BBMM对他们的关心,形成个性的自卑和孤独。这本身还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和寄宿制幼儿园的存在没有什么关系。
如果你决定让孩子住宿,就要对孩子的自理能力和沟通能力做先一步的培养,而不是留到幼儿园去解决,尽管在幼儿园的生活可以加强这方面的锻炼。很多家长之所以会感到孩子在幼儿园容易受委屈,生活很可怜,就是因为没有充足的准备,孩子突然的到一个陌生环境,需要以个人的力量去学会自理和沟通,这对孩子来说是艰难的。还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寄宿,家长清闲,这种完全是想当然。孩子寄宿的确会给家长腾出不少的时间,但为了让孩子可以适应和处理寄宿中遇到的问题,寄宿制家长通常会很积极的与孩子进行交流,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懂得谦让和体恤的美德。要让孩子在寄宿制环境里开心的生活,需要家长与学校的密切配合。让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习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要给予支持,即使受到委屈,要引导孩子走出困境,面对问题。可见孩子住宿需要家长花更大的精力。如果图清闲,那孩子心理的阴影又能怪谁呢。
所谓心理的阴影,是指受到某种伤害后,没有得到好的疏导而给孩子留下不正确的认识和负面的感受,而这种疏导的工作正是要父母家庭来进行的。即使将来孩子大了,走上社会,父母也要做好孩子的后盾和疏导工作。
孩子在学校生活,家长需要及时关心,如果孩子的体质和性格的确不适合,也不要勉强,随时需要进行调整。只要BBMM真心的爱护宝宝,形式并不重要,孩子通常比我们想象的要坚强。.

TOP

小时候住宿时,在被窝里偷哭想家是经常的事,看见别的孩子没到周六就被接走更是羡慕得连口水都要掉下来了。记得有一次,我妈妈中间来看我(其实还不如不来),她走后我哭了,估计哭得比较伤心,有一个男孩子突然过来把一个球塞在我怀里(以前条件比较差,球是属于比较紧俏的玩具),不记得他的长相,不记得他的名字,好遗憾,他恐怕也不会记得他给我的帮助有多可贵,让我终身难忘。说的远了点,但我的切身体会是,住宿不适于那么小的孩子,孩子会孤独,会害怕(虽然他们不会表达,或仅仅跟你说不想去幼儿园)!哪怕是过了那么多年,在敲下这些字时我的心里还是灰灰的,忧郁的。我绝不会让我的孩子再去感受这种痛楚!

[ 本帖最后由 anncpb 于 2009-6-15 14:55 编辑 ].

TOP

回复 1#一凡妈 的帖子

我觉得性格内向的小孩不宜寄宿,我儿子外向,所以寄宿三年学会了很多的东西,尤其是识字量很大。.

TOP

引用:
原帖由 xijy31 于 2009-6-15 14:32 发表
楼上有位妈妈说得好,在这里说不赞成全托的,大多是没有送孩子上全托的,而自己小时候有过灰色全托经历的,也都最起码20年前的事情了,所以我想,最有感受的还是正在经历孩子上全托的家长们了。我想,全托效果的好坏 ...
不好意思,你对我文字的理解和我想表达的意思还是有点出入。

我说的是,有全托经历的人大多不赞成全托。他们自然不会把孩子送去全托。虽然是好多年前的事,但这至少是他们的直接经验。在我看来,正因为都过去十几二十年了,他们还不能释怀,恰恰说明了全托对孩子的影响是长远的。

而赞成全托的,大多自己没全托过,所谓的好与不好,大多是观察来的,是不是孩子自己的看法就更难说了。所以,要说最当下、最真实的感受,其实要听正在全托中的孩子自己的话,不知全托中的妈妈们是否可以回家问问自己的孩子呢。.

TOP

大凡问下家长们都肯定承认,幼儿园时期的小宝宝是最可爱的。
父母可以看着她很多很多人生中第一次的开始,浪费了和她朝夕共处的机会,想来想去还是蛮可惜的。如果环境允许,尽量留在身边吧。这段日子只有短短地几年,不要错过了,就算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
有时和老公一起回答着女儿傻呼呼的问题后,会对视一笑。因为我很早就和他提起,女儿幼儿园地这段时光也许是我们两个人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TOP

引用:
原帖由 merry77 于 2009-6-15 15:38 发表


不好意思,你对我文字的理解和我想表达的意思还是有点出入。

我说的是,有全托经历的人大多不赞成全托。他们自然不会把孩子送去全托。虽然是好多年前的事,但这至少是他们的直接经验。在我看来,正因为都过去 ...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