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基督徒灵修常见的八种问题

基督徒灵修常见的八种问题

基督徒灵修常见的八种问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a8a0ed0100jgj1.html

慕香柏



问题一:目的不清楚

凡事如果目的不正确、不清楚,那么无论你是狂热是冷漠,都不可能是对的,不可能有中道。

灵修不只是基督徒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不仅仅是我们在一些特殊的时刻用特别的办法来获得一些特别的经历、感觉或恩典。灵修应是基督徒每一天用全部的生命,无论是生活、工作、娱乐、学习、休息,全力以赴地来认识神、经历神、追求神的一个过程。

20世纪著名护教家、天才的基督徒作家、学者C.S.路易斯(C.S.Lewis,又译鲁益师)深信,“任何一位认真的基督徒都应当同时用二个翅膀飞行:不单在专业方面有所成就,在信仰方面亦当付上同等的代价,与专业并重。事实上,大多数的信徒对这二方面的态度迥然不同。我们往往把精力放在专业上,在理性上不断装备自己,然而在信仰上却不肯下工夫,以致在信仰和专业二方面上,不能同样有效和有信心。”[ii]

“灵修”虽然像是东方神秘宗教色彩的用语,但对于基督徒,也有充分的真理基础。从创世记2章,上帝使人“修理看守”,到马太福音3章“预备主的道,修直他的路”,到哥林多后书3章“你们明显是基督的信,借着我们修成的。不是用墨写的,乃是用永生上帝的灵写的。”

灵修是一切重生得救之人必须的功课。重生之人,自然渴慕成圣。灵修就是个人追求成圣,追求跟随耶稣,活出耶稣。成圣从目标说就是长成在基督里的新生命,长成基督的身量;从功课和经历说,就是每天在争战中经历主的大能、得胜与复活,随时靠着圣灵和十架,向己死、向罪死、向世界死,单单向主活着。教会牧养就是帮助受托的每个人成圣,使整个教会真正长成基督的身体和属天国度的临在。灵修的目标就是牧养的目标。牧养的目标是教会整体性的,所有信徒被在同一磐石上建造起来。灵修则是个人要努力追求达成这一目标。偏离这一目标的,就不是三一真神所赐。



问题二:以己为中心

灵修就是成圣。然而人们喜欢“灵修”,却不喜欢或不太敢“成圣”。个中微妙,值得体会。

灵修与成圣的“秘诀”,我们一切的根基,就在于认识我主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靠着十字架“治死旧人,活出新人”。“因为知道我们的旧人和他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叫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罗马书6章6节)“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加拉太书2章20节)

灵修的关键是求圣灵因着恩典与真理,给我们一颗敏于留意与回应上帝的心。使我们在凡事上能够“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上帝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马书12章2节)能够“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腓立比书2:5)如此我们才能听见上帝的声音,能看见上帝的作为,能晓得上帝的法则,能遵行上帝的旨意,也才能真正得着上帝借着万事互相效力要给我们的真正的益处与祝福。

是的,这条道路可能是顶难的——当我们不肯也不能谦卑伏在神大能的手下的时候;当我们不愿意以上帝的心为心而要以自己的心为心的时候;当我们不愿意交托倚靠让主来做主,而要倚靠自己的势力才能自己来做主的时候;当我们不愿意清心爱主而爱世界爱罪中之乐,不能为主舍弃自己看为珍宝而主看为垃圾与障碍之物的时候。

自我中心的人,只是口里承认而心里还没有真正接受主为主的人,无法真正认识上帝的法则,无法听见上帝的声音,无法看见上帝的显现,也无法在上帝所定的各种蒙恩之道中长进和蒙恩、蒙爱。是主不爱我们吗?是我们不让主来爱。主的爱是温柔的,是充分尊重我们意愿的。除非我们甘心乐意,爱,临到了,却无法享有。

以自我为中心为主的人,很容易把基督徒的“灵修”,变成东方拜偶像教的自我“修炼”。把敬拜追求独一永活的上帝,当作驱使神秘力量为做自己仆役的拜偶像活动。无神论的人,我们都知道,他们不当是在永世里结局惨不忍睹,今生也必在罪与愁苦,空虚与混乱的捆绑中。然而异端异教拜偶者,则更惨,因为自以为已找到一条解脱之路,却是虚的;最惨之人,却还不是这些,而是已在教会中,自以为已经得到了天国的门票,甚至看起来也像是很热心在追求主,实际上却是把真上帝当假偶像来拜的人。

天国是临近了,人真正要做的事只有一样:回到为我们钉十字架的主耶稣前,伏下来,悔改。

如此的人必进入和经历上帝的同在中。



问题三:轻看各种蒙恩之道

灵修也是在真理的光中与上帝同行。

自我中心自己做主的时候——我们这样的时候很多,走属灵的道路是很难的。灵修就是尽量让主来替换我,求圣灵领我们进入已经与主同死同复活的真理的实际中。

世间的道路千万条,我们为什么要走主耶稣为我们开辟的十字架的道路?看起来很苦也很难,实际却是最容易的,只要我们全然信靠、交托、俯伏于主耶稣的时候。

因为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以弗所书2:10),“我深信那在你们心里动了善工的,必成全这工,直到耶稣基督的日子。”(腓立比书1:6)

圣经反复强调,圣徒一切祝福,都只在耶稣基督里。问题是我们常常偏离主。怎样住在基督里呢?就是住在上帝的话语里、住在圣灵里、住在基督的爱里、住在全然信靠的安息里、住在从基督来的平安与喜乐里。这一切不太容易把握的,但上帝设立了各种蒙恩之道,让我们通过住在蒙恩之道中以认识如何住在基督里。

所以保守自己不陷入自我中心的关键之一,就是谦卑和顺服于上帝所设立的各种蒙恩之道中。

最基本的蒙恩之道是听道(包括听当地教牧讲道、读经典属灵书籍、MP3等传媒中的名牧讲道等,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甚至可以找最好的牧者所讲的道来听)、读经、祷告、默想。领受以后要献上感恩、悔改的祭。边读边默想边祷告最好,靠真理当天得洁净得建造。带来英美大复兴的改革宗背景的怀特菲尔德,单凭信心养活10000个孤儿的开放弟兄会的慕勒,都是神兴起重用的仆人,两人一生得力最主要的秘诀,都是对整本圣经边读经、边默想、边祷告,从而与神每天有密切的交通。[iii]他们同时也是谦卑博学而心智开放的人,并且积极在各种蒙恩之道上竭尽全力追求长进的人。

然后是圣徒相通、聚会、同心合意地敬拜赞美,彼此相爱、彼此建造、彼此扶持,以及属灵长者的守望与辅导等。

然后是奉献(身体、恩赐、时间、财物等)、为复活的主做见证、传福音、操练在圣灵中服事别人,操练日常生活中的行道(靠着圣灵信靠、谦卑、顺服、舍己、清心简朴等候主、在圣爱中帮助穷人等),其他的属灵操练,包括一小段时间的隐休等。

这一切,都不能离开上帝在教会中所设立的属灵的次序、权柄。基督徒是不可能单独成圣的,众圣徒被召一起建造成为基督的身体。当然人往往用属肉体的代替属灵的。初代教会长老“教会之外无救恩”这句话(后来被天主教滥用)只要按正意分解,是绝对没错的,神所定的心意就是如此(见以弗所书等)。教会都是蒙恩的罪人组成,教会中必然有各种冲突与问题,然而只要不是异端,必有上帝借着圣灵与真道的临在。轻看教会就是轻看上帝。纵然时常有属血气属肉体的坐在摩西的位上,但不影响真正凭心灵和诚实敬拜神的人。相反,人的软弱,正是要显出上帝大能的前提。

愿上帝怜悯我们,住在上帝的蒙恩之道中,以上帝的话语、上帝的标准和心意,来衡量自己,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问题四:流于外在与形式化

许多牧师、传道人,在推进信徒成长、教会成长时,往往力求推动握住上述各种蒙恩之道。这是很好的。若果我们连上帝所定的蒙恩之道都不重视,则难以蒙恩是必然。

然而陶恕弟兄在经典灵修名著《渴慕神》中,直接略过这些,让人看到一个很深的危机,也是今日教会中比较普遍的危机之一,就是我们往往会有形式、有外表,甚至像老底嘉教会,样样都不缺,主却不在其中。

《渴慕神》提醒教会中名为信徒却无重生之灵的人,如何诚实面对自己的光景,但更主要是让已经重生得救了,却常常活在虚假的有外壳无实质的“属灵”生活中的人。

许多人包括我们,常常可以有读经有祷告有服事,甚至看起来都不错,却与神没有真实、活的、对的关系。“神和被救赎的人之间,有不断而无阻隔的相爱、思想交流,这就是新约活泼信仰生活的核心。与神有真实交通的一个个人形成教会。”没有与神真实交通的人,“会把圣经硬和我们空洞的生活经验连成一起,把我们荒凉、枯干、低沉的可怜光景,就当作神所赐福的青草地。”我们属灵的穷乏本是实际,没有的不能变为有,惟有去求那使人有的。

我们运用蒙恩之道,或者说我们对主的追求,是否真的进入属灵的实际中,要时时从我们里面的真实光景来衡量。一个真认识神的人,能享受上帝的同在与交通,能遇见神的显现,神的同在乃是基督教的中心;他习惯能听见上帝的声音;能够亲眼见神而不是抽象模糊地“知道”;能带着属灵的权柄说话;能亲自品尝主恩的滋味;有敏锐的“属灵的感受性”,养成毕生在心灵中对神有反应的习惯。这些内在生命的光景,与神真实的关系,自己最清楚。

属灵人彼此灵里相通一般能互相认出。如果一个人自称自己的属灵光景不错,但属灵生命虽弱小,人们还是能够有进一步的衡量。一个真认识神的人,必然会逐渐(也可能很快)为主舍弃属旧造的,最后向亚伯拉罕连承受上帝应许的至爱以撒也愿意摆上;认识神的人以神为产业,不受外在财富的捆绑;能靠着圣灵得着十字架的能力,除去罪与愁苦的重担,归回安息,柔和谦卑;更关键的是,能够日益和基督的性情趋于一致,结出圣灵各样美善的果子;最后使自己的一切的一切,都能分别为圣,完全归主。

灵性迟钝,和怀着不信的恶心,是与神相交的障碍。信心可以使我们属灵的官能发生作用。什么地方信心有了缺陷,结果必定是灵里变成无感觉,对于许多属灵事情麻木了。我们许多许多不信的恶心,是由于对圣经真理成熟理解和错误感觉。还有就是有罪的“帕子”阻碍我们亲眼见神。它并不是我们的所为,乃是我们的所是,比如:自义、自怜、自信、自满、自足、自我欣赏、自爱,自尊自傲、自我表现、高抬自己等等。惟有神的光照亮时我们才能认出自己,并让十字架在我们里面作致命的对付。

愿神怜悯我们,使我们有真实的信心,听道也行道,表里一致,言行一致,用生命做见证,用生活做讲章。如唐崇荣牧师所说,“传出所活的基督,活出所传的基督。”

问题五:停在浅滩

我们真的信靠顺服主基督并与他同钉十字架的时候,神必定带领我们一站一站,越来越向我们显现,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和得着他丰盛的生命。其中必要经过一些旷野的试炼,为要除灭我们身体的罪毒,然后就要因为信以致于信,渐渐在属灵争战中的得胜越来越多,进入那丰富的荣耀。

然而事实上教会中许多人,轻看蒙恩之道的必然不长进,没有诚实与敏锐面对自己真实的内在光景的人会停在自满之中,许多有实际追求的人,似乎也常常多年停在可怜的“死海”浅滩,不能凭信心与主行到水深处,不能活出天国王子的尊贵丰荣的生命。

甚至我们听到或看到,许多的牧师、传道,本身也停滞在这样的光景中,迟迟难以往前——这不是说教会人数一定没有增长,但实质必定堪忧。

“基督教的经历令人不断加深对认罪、悔改和神恩典的认识。如果牧师或传道人对此有深度的了解,他可以愈讲愈深入;但是如果传道人没有深度或没有经历的话,则他只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老生常谈,结果我们会质疑什么才是属灵经历。我们会发觉‘布道会’和‘奋兴会’的内容相差不远,所以后来总括称为‘奋兴布道会’。其实两者应该不同,这表示其中出了乱子。”[1]

学生不能高过先生,本是指着我们通过十架苦难得荣耀说的。这话同时也表明一个危险,就是牧师、传道、教师自己的属灵生命的身量,决定了会众的最高身量。这和教会没有照着神在山上所指示的样式,自己呼召——代替神呼召一些没有被神破碎、建造好的人有关。一些讲台令人死气沉沉,讲者自己没有恩膏,怎么让圣灵借以膏抹别人而进入真实与丰富?

所以我们看到,甚至一些神学教授、牧师、传道,其实除了一些反复用不同方式、内容强调救恩真理的基本入门知识——往往还搀入许多人的东西,一直在天国的边缘徘徊,却对入门后的生命成长之道不清楚,怎么指望听者得长进呢?

罪人因基督钉十架并复活得救,只是重生和走天路的起点。神要的是我们的成圣,长成神儿子耶稣基督里的生命,等候我们进入早已预备好的丰富与荣耀中。

我们灵性重生复活以后,就在真理与圣灵带领下,经过旷野,对付旧人;不断争战,胜过撒旦。我们会逐渐真实地认识和感受到耶稣基督已“赦免我们一切过犯罪孽,医治一切疾病复原”。我们的生命性情会向基督改变,借着十字架与主耶稣同死、同复活。渐渐地,我们能够进入与基督联合,与神同在,与神同行,被圣灵充满,住在基督里,活出耶稣基督的丰盛生命,丰丰富富进神国,真正在地如在天,得着完全的在基督里的满足、安息、自由和释放,预尝天国的滋味与在基督里合一的至高永福,并以此让天父的心得着安息,让主的名得着荣耀。这些是基督信仰最高深的启示,属灵生命最华美丰盛的实现。只有具有完全的信心、完全的奉献、完全把自己摆上祭坛的人,完全舍己背十字架的人,才会得到的赏赐和托付。也只有如此的人,才可能真正全方位的,无论什么,都全然归主为圣。神的能力与祝福,也必从他们身上,涌向那些向神谦卑的人。

然而许多神学教授、牧师、传道,自己不敢讲,其实也是不能讲,因为本没有实际的得着。反而把真正进入这些真理实际的人,如盖恩夫人等,称之为“神秘主义”[2],真是可悲可叹。盖恩夫人让我们看到丰盛生命、与神的活泼密切的关系。在她生命中显示了极高的属灵生命。神使她和摩拉维亚弟兄会的领袖亲岑多夫(Count Nikolaus Ludwig Von Zinzendorf)一样,五岁时就希望完全奉献给主[3],后来主用她的婆婆、丈夫、儿女、天主教神父、以及当时她所面临的几乎是整个世界来逼迫她、熬炼她、雕刻她、修理她,她很清楚的在圣灵带领下,一一喝下这些苦杯,最后在她完全不依靠任何别的,单单依靠主耶稣,流出的活水江河,不仅给当时成千上万人得着滋润浇灌,以后代代都有极多的人从她蒙福。往往,我们不能进入神同在的实际经历,是因为当神举起修理的手要施恩典时,我们吓得快快逃掉。天父要给孩子珍宝,孩子却紧紧抓住毒泥巴不放。不过呢,盖恩夫人的传记,的确不太适于初信者。

如果把这些天国至高要道,当作“神秘主义”而拒之,则无异于停留在信仰的沙滩上,拣起贝壳却遗弃珍珠。启示录里主耶稣再来的时候,天国里已经没有十字架,有的是炼净的精金与珍珠等。所以十字架是我们信仰的核心,是成圣的秘诀,然而神真正要的却是我们灵里复活,复活以后的基督生命的成长,才是灵修的目的与指针,才是天国借以临在和显现的标志。

愿荣耀的父上帝怜悯我们,将那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赏给我们,使我们真知道他。并且照明我们心中的眼睛,使我们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他在圣徒中得的基业,有何等丰盛的荣耀!并知道他向我们这信的人所显的能力,是何等浩大。



问题六:缺乏系统,支离破碎

主一再告诫我们,“要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的话”,“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们不能长进的另一根源,是没认识到,为着我们要长成基督丰盛的身量,神所赐的真理与恩典,都是整全的。我们在蒙恩之道中不能浅尝辄止的,神之爱,神之道,既全备又长阔高深。我们如果意识不到要让神整全大能的道来替换我们、建造我们,那么进入完全与得胜的尝试,必是常常失败的。

整全之道在约翰福音14章6节很明显,“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道路,是指十字架的道路,得救与成圣都惟独通过钉十架的耶稣基督之路,天路只此一条。

真理,是指对神全备的认识,神的性情、神的创造之工、救赎之工、成圣之工、审判、永远的得胜。

生命,是重生之人基督身量的长成,即是个别的,又是教会整体的。这一切,要通过我们的生活、工作、事奉,完整的见证出来,让世人看见,上帝的道,真正成就在我们这不配的罪人身上。

道路,是我们具体的行道。比较多的要靠实际的投入践行。

真理,是我们理性上真的知道。比较多的靠神学教导,包括整本圣经的基要查经和好的系统神学。

生命,是我们生命的心思、情感、意志、理念、性情等根本的更新。比较多的靠灵里与主相交,在活泼的经历中被主荣光反照而改变。较多地重活泼的经历与实际的应用与改变。许多人的灵修,大多注重这个层面而忽视其他,也是危险的。

道路,真理,生命,是三而一的。在完全的人,三必是一。在不完全的时候,我们会各有所侧重。许多宗派的害人,就在于各自把自己所领受的不完全之道,当作完全之道去排斥神给别人的其他真道。神给这个宗派一些恩典,又兴起另一个宗派强调另一些恩典,为的是让我们更清楚自己的有限,好更加的谦卑与单单信靠他,而不是信靠宗派和领袖,以及自己的成见。真正来自于神的恩典,是完全合一没有冲突的。

力求完全的必要途径之一,是把完整的解经查经和系统严谨的神学教导,结合起来。

求主怜悯我们,在这个支离破碎的后现代环境中,活出整全的人生;在肤浅的时代活出深刻的生命;在虚谎的世界中见证真理。



问题七:平面而非立体与完全的投入

整全之道也体现在目标与方法的整全上。

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马尔库塞有本名著《单面人》,剖析了当代人可怜的生存异化与危机。适当关注一些教外名家的著作,也能给人不少启迪。

而灵修中的一大误区,就是我们过多的注重单向度的投入,而忽略了生命的立体性与整全的投入。

刚好接受了一堂“属灵领导力培训”,很怀疑地去,很受启发地回来。感谢主!

这个培训让我们既要注意长成基督里的生命,也要注意在人群中的见证,以及人前人后尤其是独处时的品格,明白呼召,运用恩赐,荣神益人。

从方法上讲,主耶稣培养门徒的时候,乃是召了他们来,与他们同住,给他们榜样,给他们教导,让他们进入群体关系中互相磨炼,给他们挑战去体验属天能力。

管理学上有短板原理,一个器皿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所以要加强最短的。类似于教会中说的堵破口。

成功学(虽然我们都有点轻看这算不算学问)则强调,人要发挥你的优势,找到真正能发挥你长处的。类似于我们说要明白上帝给的主要恩赐是什么?因为呼召一般与恩赐相关。

应用在灵修与牧养中,就是我们要注意该强化补上什么,该专注服事于什么?

对主耶稣给我们这方面的榜样的忽略,会使我们的生命与服事,难以突破。



问题八:轻看主借历代圣徒赐下的丰厚产业

主说,你们要向下扎根,向上结果。

许多基督徒企业家创办的百年老店,历经试炼,而根基稳固、不断往前,蓬勃发展,深受祝福,也成为万民的祝福。[4]

我们属灵上总是扎根不深,结果不多,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对圣灵借着历代众对徒赐下丰厚的属灵产业,没有学会传承甚至反而轻看。主说,我的民因无知识而死亡。这能怪谁呢?我就看到一些肢体,因为强调只看圣经一本书或轻看属灵经典,强调自己的亮光,活在封闭与狭隘中,多年下来,生命、婚姻、工作、身体、服事、父母等各方面,都成为极重的担子,完全不能靠主得力进入安息,自然提不上好见证和结果子了。

圣经启示的上帝,是在历史中启示的上帝。圣经常常以回顾历史和先辈圣徒的经历言行来劝勉时人。圣经给我们看见,我们的主是渐进性启示的。使徒以后,圣经虽然已经启示完毕,但圣灵对圣经真理的启示,也是在教会历史中逐渐展开的。我们今日看来很简单很成熟的一些神学真理,三一神论,基督神人二性合一论,恩典论,预定论,因信称义,十架同钉的亮光,等等,都是经过漫长时期的激烈争战中逐渐清晰出来的。越往末后,神的恩典之手渐渐松开,世界环境越来越败坏,人心越来越刚硬,同时,神也赐下越来越全备的福音亮光,照亮那些忠心跟随的人。

圣经给我们看见,保罗是当时极有学问的人。使徒保罗以后,从奥利金,到奥古斯丁,到马丁·路德,加尔文,到约翰·卫斯理,爱德华滋,到司布真,到凯波尔(Abraham  Kuyper)、钟马田、斯托得,以及华人中的唐崇荣、于宏杰等,都是相当博学的人。比如,19世纪的讲道王子、解经王子、复兴家司布真自己认为,他讲道的力量源泉,和他三万多册属灵藏书有很大关系,像《天路历程》,据说看了不下一百遍。[5]

任何要真正认识基督并他在教会中的作为的人,很难越过这些人。他们一脉相承,见证了纯正大公教会的合一。上帝也借着他们兴起历代的大复兴,使教会积累起丰厚的属灵基业和教训。

整个教会史就是让圣徒学习谦卑、再谦卑;警醒、再警醒;敏锐顺服于圣灵的带领而不是以人意——哪怕有时看起来有“绝对充分”的理由和“正确的真理把握”——代替圣灵的运行,从而使信徒个人和整个教会,不断走向完全的过程。当上帝让教会和其他创造物这台戏,把各种可能性——对、错的选择,人本与神本,生命树与分别善恶树,都充分表演完结之时,就是主再来之时。

我们今天若不立根基于先知、使徒,并历代教会所见证的复活的主之荣耀与大能上,无论我们怎么修,都是南辕北辙。

而今天的危机,世界的快餐文化侵蚀圣徒与教会,人们拼命找一些速效方法,希图“吃两粒黄豆就变成神仙”,却不愿意按着主在历代众圣徒身上所做的,循序渐进,脚踏实地。人们愿意花大把的时间与金钱,于影视与市场之中求乐,却不愿意好好下功夫读丰富的属灵经典,珍惜我们那真正的蒙福源头。求主怜悯,让我们在这个日渐肤浅浮噪的时代,活出整全而深厚的生命。



最后,请读者不要以为,我所言即我所是,实是差得很远。我在主里,还只是刚起步的婴孩,生命见证不好,服事也缺乏果效。生性也鲁钝愚昧,而常常自以为是。所“知”本极其有限,很不成熟,关键是所“知”也远远没有成为我的生命。盼望读者为我祷告,让我进入这一切真理的实际中,真正成为一个表里言行一致的人,使所“知”的道能成就在我这不配的肉身上。因为真知识必定带来真生命,真生命必结出好果子。很盼望既注重严谨的真理根基,又对圣灵存着活泼开放谦卑之心的肢体,多代祷守望,不吝赐教。

感谢主,让我们“举目向东西南北观看,凡你所看见的一切地,主都要赐给你和你的后裔” (创世记13:14—15)。求主怜悯我们,让我们看得更清楚而广阔。我们也持定他的应许,当我们“脚掌所踏之地,主都照着所应许摩西的话赐给我们了。(约书亚记1:3)“我们原是基督的工作”(以弗所书2:10),求主带领我们,照着所应许的,凭信心上去,争战,得那地为业。





--------------------------------------------------------------------------------

[1]温伟耀博士《追求属灵的得与失——评基督教灵修学四大传统的优点与危机》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d7f1d40100eqyc.html) - 基督徒灵修中的八大危机(下)_慕香柏_新浪博客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a8a0ed0100jgj6.html) - 基督徒灵修常见的八种问题(下)_基督徒爱读书_新浪博客
[2]蔡丽贞《中世纪的神秘主义》, http://www.thywords.com/product_show.php?sid=1125470392,网上以类似评论极多。

[3]盖恩夫人《馨香的没药》。

[4] 《有信仰的资本》,作者:伊恩.布兰德尼,译 者:以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1日版。

[5] 《司布真传》,作者阿诺德·达里茂,华夏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a8a0ed0100jgj6.html).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