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楼ououmama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发表于 2012-3-2 22:58
只看此人
第五十七条 找到孩子最佳的学习方式
“截至2000年,在中国现有的3亿学生当中,被全国各类学校划入‘差生’行列的学生达到5000万人。这个数字相当于1个法国、10个瑞士、100个卢森堡的总人口。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燕赵报驻京记者程福俊这样写到。
因为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渐渐地他们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从此,在老师和家长的眼里,这些孩子成了傻孩子、笨孩子、呆孩子、坏孩子。同学们不喜欢,老师不喜欢,有的家长也对这些孩子失去信心。他们被划入另册,早早地被判为失败者,使他们本应该欢乐的童年却开始承受失败的痛苦和由此带来的白眼与歧视。
那么这些孩子真的无法挽救法吗?回答肯定是否定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中写到:丘吉尔求学时作业做得很差,说话也结结巴巴口齿不清,但他却成了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领袖和演说家。丘吉尔可能没有按照学校统一的学习方式学习,然而他以自己的学习方式锻炼出超人的才能,学习到了常人所不具备的东西。所以,我们就有必要找到孩子们最佳的学习方式。
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博士,他对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所谓天生的“学业残疾人”进行了15年深入的调查研究写成的经典教育专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实际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即使是那些有特定学习残疾、阅读困难症、好动症、功能紊乱性读书困难症、数学滞塞症等学习有障碍的孩子。绝大部分也是世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结果。托马斯先生发现:孩子学习有困难,本质上是他的学习方法压根儿跟你不一样。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说,我们所有的人都有七种不同类型的智力。托马斯先生具体分析了很多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最后归结到是现今的学校教育很难适应孩子们多种天赋类型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老师们仅仅重视孩子们在很有限的几个能力方面的培养,使得很多孩子的天生的才能和潜能被打压了,从而产生了很多不适应学校教育的“差生”,“学习上的残疾人”,当这些标签被无情地贴到孩子们的身上时,孩子们就真正地成为了学业残疾人了。因此,找到孩子们最佳的学习方式就更重要了。
记得这样一个故事:让兔子奔跑
小兔子是奔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有人认为这个是小兔子的弱点,于是,小兔子的父母和老师就强制它去学游泳。小兔子耗了大半生的时间也没学会。它不仅很疑惑,而且很痛苦。
猫头鹰说:“小兔子是为了奔跑而生的,应该有一个地方让它发挥奔跑的特长。”
看来世界上还是有智者。
看看我们的周围吧!我们整个教育制度的设计,就像捕鼠器一样,完成针对人的弱点,而不是发现和激励一个人的优点与特长。
父母师长注意的是孩子成绩最差的一科,而不是最擅长的科目……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集中力量解决问题,而不是去发现优势。
人人都有这样的想法,那就是:只要能改正一个人的缺点,他就会变得更好。
一定要让猴子唱歌,一定要让鹦鹉举重,这不仅是残忍的,也是愚蠢的。应该有一个地方,让人们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应该有一个地方,让小兔子跑个痛快!
平时,我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就是只要看小孩子儿时的表现,就能预测到他的将来。在工作中,我也有类似的想法,班上有五十多个孩子,每个孩子的能力有强有弱,对那些能力强的孩子,我会认为他聪明,以后上小学、上大学都不成问题,对他们不由自主地多了些喜爱;而对那些能力弱的孩子,我则认为他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以后看你怎么办,心中不免多了些抱怨。这篇文章它让我想到了“大器晚成”这个成语,它让我了解孩子的前途谁也不可限量,每个孩子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天堂。它提醒我以后对那些能力弱的孩子该少些偏见,多些耐心、爱心,尽量发现每个人闪光的一面。老师应该是让他把他的长处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让他得到长足的进步的引路人。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功。在实际工作中能以此为准则,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
“丘吉尔式、达尔文式”的孩子在我们的工作中无时不在,只是他们所做的、所问的没有被我们重视而已。孩子有孩子的思维,他产生各种不寻常的、甚至是异想天开的想法,这是他初步的创新意识,我们要加以保护与引导。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创新的火花,并做引燃者。
给孩子一个安全的、宽松的、支持性成长的环境,积极鼓励孩子探索和创新。孩子就是孩子,不要把孩子的种种“幻想”和“发明”,斥为“胡思乱想”和“不务正业”。在工作中,要相信“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语)。平时,要做有心人,要学会观察孩子,要从他们不经意的小事上注意到新的东西,及时抓住,利用一切机会训练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使更多的“丘吉尔”“达尔文”能健康成长。
● 邱吉尔求学时作业做得很差,说话也结结巴巴口齿不清,但他却成了二十世纪英国最伟大的领袖和演说家。邱吉尔可能没有按照学校统一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然而他以自己的学习方式锻炼出超人的才能,学习到了常人所不具备的东西。电脑大王成为世界首富,也有他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他也同样没有走完或根本无力走完社会传统给他指定的那种方式。
如果细细观察,面对同一学习内容,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方式,就方式本身而言,无好坏优劣之分。然而全世界三百年前开始实行的大班级授课制,在提高了教育效益的同时,抹杀了学生学习的鲜明个性,学校往往将不同的每个人当成完全相同的人来对待,有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进度,过分强调一致性与共性所造成的问题正被教育界反思。因此英、美纷纷兴起“家庭学校”,即父母经过培训后自任教师教育自己的子女,这些家庭已代表相当多的人士开始宣布对教育的不信任。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学生的学习过程,然后再分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采取的方式。如果今天老师教一个词“苹果”,孩子是如何掌握这个词的呢?学习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先接收了“苹果”这个信息,然后通过思维活动理解了“苹果”,最后吸收、记忆了这个信息。也就是学习的接收、加工、吸收三环节。首先,不同的孩子以不同的方式接收信息。美国马里兰州克威市特定诊断研究会对美国、香港、日本的5300名学生进行调查表明,37%的学生主要通过触觉学习,34%的学生通过听觉学习,29%的学生通过视觉学习。美国纽约圣约翰大学的肯邓恩和丽塔邓恩教授的研究表明,仅有30%的学生记得课堂内听到的东西的75%;40%的人记得3/4他们所读到的或看到的东西;15%的人通过触摸学习;15%的人通过身体运动来学习。以上研究也解释了为什么好动的学生会学习失败,因为好动的学生通过触摸和身体运动学习,而传统的学校教育除了视、听之外不允许学生有其他方式学习,因而总有占全的好动者成为困难学生,他们实际上因为他们独特的接收信息的方式而受到教育制度的无辜惩罚。当前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校教育方式可能无法照顾到多种类型的学习方式,家长可对孩子进行一些视、听方面的训练,如让孩子看一些有趣读物、听广播中的故事,然后进行一些复述,说得不全则再看、再听,直到全部信息通过视觉或听觉接收为止。其次是对信息的组织和加工。要了解人对信息的组织和加工必须了解人的大脑,我们将大脑分为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左半部分发达的人,语言智力发达,即读、写及用语言交流的能力强,这一能力在作家身上得到高度发展;逻辑、数学智力发达,科学家、律师等职业的人这方面智力特别强。而右半脑发达的人,在音乐、空间、身体、人际上有天赋,更能成为音乐家、建筑师、画家、运动员、舞蹈家、飞行员、销售人员等。一些家长对孩子偏科现象总是不解,其实,人的大脑已经决定了孩子不可能所有学科全部优秀。当外部信息进入大脑后,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组织加工,左脑强的人以逻辑或线性顺序的分析方式出现,右脑占优的人则通常喜欢对大的整体进行综合描述。当然将分析与综合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是最佳方式,不过除非经过有效训练,达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学校教育毫无疑问适合于左半脑发达的孩子,这种局面目前尚无法改变。左右大脑的发达与否主要是遗传在起作用,对左脑不强的孩子,家长应长期对孩子进行逻辑、语言训练以适应学校教育。不过更重要的是发挥孩子的优势,一旦孩子被证明能在体育方面发展,又何必再强求他能成为科学家呢?再次,知识的牢固掌握还需要信息的记忆与储存。周围的物质环境明显地影响孩子这一过程。有的孩子喜欢独自一人学习,另一些人喜欢与小伙伴们一起学,还有一些孩子则希望有父母陪伴;一些孩子的生物钟是适合于早晨学习的,这在学生中只占1/3,看来大部分孩子喜欢晚上学习,另一小部分则是夜猫子,非到深更半夜不可;有的孩子学习时需要绝对安静,而有的孩子则边听音乐边学习,效率才高,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当我们从学习三环节中分析出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时,是希望家长尊重孩子的学习方式,引导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学校学习,快乐而高效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