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面对苦难,了解苦难,胜过苦难 | 新书推荐:《走过苦难》

面对苦难,了解苦难,胜过苦难 | 新书推荐:《走过苦难》

面对苦难,了解苦难,胜过苦难 | 新书推荐:《走过苦难》

https://mp.weixin.qq.com/s/l815lvHkwA9XIxjEQjiXMQ


面对苦难,了解苦难,胜过苦难 | 新书推荐:《走过苦难》
原创 橡树文字工作室 橡果阅读空间
2024年06月28日 07:30 北京 6455人





我想帮助读者们过美好的生活,即便现实残酷,也可以满怀喜乐。



——提摩太·凯勒



凯勒的新书《走过苦难》已经到货了。有一些的朋友看见书名,就觉得书名中的“苦难”是一个“大词”,自己所遭遇的好像也称不上是苦难。不过要是说到生活中各种痛苦的经历,那就比较“熟悉”了。



“失去所爱、身体虚弱、罹患绝症、遭遇背叛、财务困窘以及道德失足,只要你像普通人一样活过这一生,这些事你总会遇到。没有人能幸免。”



这本《走过苦难》所谈论的苦难正是这些人人都会遭遇的事。凯勒继续写道:



“无论怎样防患于未然、编织美好生活、努力保持健康、获取财富、与亲朋好友友好相处以及事业成功,也无法避免会发生一些事,毁掉这一切。



“多少金钱、权利和筹划都无法避免丧亲之痛、严重的疾病、伴侣的背叛、金融危机,还有其他众多灾难侵入你的生活。人类的生命注定是脆弱的,受制于不可控的外力……那些经过苦难历练的人实在太清楚,仅靠自己手上的资源,根本无法捱过这一生。不想陷入绝望,就必须有支撑……”



苦难为什么会临到我们?



那一位让我们经历这些痛苦有什么意义吗?甚或苦难可以为我们的生命带来什么益处?



我们要如何苦难作预备?当苦难来临的时候,我们要怎样做才能面对和度过呢?



又有什么具体又实际的资源可以用来安慰受苦者?……



面对生活中真实的痛苦和患难,《走过苦难》带给我们的,正是那本圣书中所提供的丰富的资源、有力的支撑以及各种实际的方法与应对策略。






这是一部充满洞见的作品。人如何能接受并最终超越苦难?针对这个问题,凯勒提出了来之不易的宝贵建议……本书从方方面面对苦难进行了探究,不仅能启发人心,而且最终能给人带来盼望。



——伊丽莎白·乔治 (Ellisabeth George)

美国作家



这本书的作者是谁?
(书里会不会都是“干巴巴”的教导?)


《走过苦难》的作者提摩太·凯勒是一位美国的神学家、护教学家,他也是一位资深的牧者。



在这本书中他详细阐述了那本圣书关于苦难的丰富教导,也记录了他“这些年因侍奉‘困苦的人’所学到的东西”。不仅如此,凯勒在书中所写的,也是他在“切身经历中得知”的。



写作这本书之前十余年,2002年,凯勒被确诊患了甲状腺癌,随即动手术,接受治疗。大概也是在同一时间,他的妻子凯西的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越发严重,数年之间,不得不进行多次手术,有一年曾多达七次。



[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消化道炎症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肠梗阻等。病程多迁延,反复发作,不易根治。许多病人出现并发症,需要手术治疗,而术后复发率也很高。——编者注]



凯勒说,“在某个时刻,我发现自己陷入痛苦的挣扎……那段日子是迄今为止最黑暗的岁月”。凯勒在他自己的各样苦难中与那一位一同走过了。





借用保罗的话,“在我们的各种患难中,他安慰我们,使我们能够用他所赐给我们的安慰去安慰遭遇各种患难的人。”我们或许可以说,凯勒的这本书也是一位遭遇患难之人写给其他受苦之人的安慰和勉励。



谁适合来读这本书?
(看看自己需不需要来读一读?)


1.正在/将要面对和经历苦难之人。“这本书是专门写给受苦的人吗?没错。不过有必要讲明,我们都是受苦的人,或者说,我们都将成为受苦的人。”



2.想要陪伴和支持受苦之人的人。这本书记录了凯勒“因侍奉‘困苦的人’所学到的东西”,同时也为安慰受苦者提供了丰富多样、可用的资源。



3.想要探寻苦难意义的人。“有些人虽未亲身经历,却看到他人身处其中,必然会产生一系列哲学的、社会的、心理的和道德的疑问。”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理解苦难的意义。





除了那本圣书之外,没有哪本书比《走过苦难》更能帮助我们理解苦难、在盼望中忍耐、扶助在苦难深渊之中的人。



——席哲(Gerald L. Sittser)

《当他沉默时》作者






《走过苦难》

Walking with God through Pain and Suffering

作者:提摩太·凯勒(Timothy Keller)
译者:李婧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页数: 476
ISBN: 9787542654618


为何世间充满苦难,无人可以幸免?我们应当如何面对苦难?凯勒在本书中探讨了苦难在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深层原因,阐述了那本圣书关于苦难的丰富教导,并结合个人经验为读者提供了如何胜过苦难的实际指引。



本书充满敏锐的观察、深刻的洞见、深切的同情及实用的智慧,带给人安慰、盼望和力量。无论你是自己正在经历患难,或是想要陪伴受苦之人走过苦难,本书都可以成为你的良伴。



这本书有什么独特之处?
(以前读过讲苦难的书,这一本还有没有必要读呢?)


凯勒说,“在我读过的关于邪恶和苦难的书中,有一个特点很明显,就是大部分书籍都只从一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很多书从哲学角度权衡“恶之难题”,也有些书从神学角度提炼并整合圣书中所有关于苦难的主题和教导,还有许多书从信仰角度将一系列默想记录下来;也有小部分的书和文章,考察不同文化怎样帮助其成员面对困难和考验……



凯勒接着说,“我读得越多,越明显地感到,这些角度彼此互补,如果囿于某一观点,只能留下更多问题悬而未决。”



在《走过苦难》中,凯勒就整合了谈论苦难问题的不同视角,为我们提供了理解苦难及应对的苦难的全方位资源。



“装备头脑”又“装备心灵”,“神学理论与实际应用相辅相成”——整全的内容和平衡的指引正是这本《走过苦难》的独特之处。





在当代论述苦难的著作中,本书或许是最全面的。对我而言,这一点意义非凡。本书基于扎实的研究,却极具个人色彩,令人叹为观止。凯勒以其灵巧的智慧,牵着受苦者的手,将其轻轻放在救主手中。



——琼妮·厄尔克森·塔达(Joni Eareckson Tada)

《风闻有你》作者




《走过苦难》英文版及两种中文版封面



图片



这本书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呢?
(为什么目录里都是“火炉”?)


《走过苦难》分成三个部分,“每部分采用略微不同的方式,但都为同一个核心意象所联结,就是用燃烧的火炉来象征苦难”。



燃烧的火炉这个比喻具有丰富的含义。“火代表了折磨和痛苦……但是如果运用恰当,火炉不会带来毁灭,反而会塑造、精炼、提纯,甚至美化放进去的东西。这个关于苦难的看法非比寻常。如果我们用信仰直面苦难、忍受苦难,它最终会把我们变得更美好、更坚强,更充满荣耀和喜乐。这样一来,苦难实际上是用邪恶对抗邪恶。它能够挫败邪恶的毁灭意图,从黑暗和死亡中带出光明和生命。”



在第一部分“了解火炉”中,我们会从外部观察“火炉”,也就是苦难的现象,以及不同文化、宗教和历史时期的诸般探求,看它们如何帮助人们渡过难关。



第二部分“直面火炉”不再集中探讨神学议题,而是要全面透彻地理解,那本圣书对苦难的特性都说了些什么。从哲学思考到个人经验之旅由此展开。



第三部分“火炉中同行”是最实用的内容……真的遇到苦难时,究竟怎样与那一位同行?怎样调整自己,转向他,使我们在苦难中变得更好而不是更糟?这一部分的每一章都会重点讲述一种策略,帮助我们在苦难的火炉中与他联结。








这本书我得慢慢品味,因为其中的内容太丰富。这是本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从文化、圣书-神学、实践这三个角度全面探讨了苦难的问题。凯勒牧会数十年,硕果累累。和他的其他作品一样,本书是他这些年牧会的智慧结晶。



——安迪·纳塞利(Andy Naselli)

伯特利学院和 神 学院教授



可以从第二部分读起
(作者的一个贴心的阅读建议)
凯勒说,《走过苦难》第一部分“查考很多学术内容,必然更趋近于神学讨论。掌握整幅图画纵然至关重要,但坦率地讲,对于正经历苦难的人来说,未免太过抽象。”



所以他建议,“如果你正深陷困境,或许可以先读第二和第三部分。你会惊讶地发现,原来有那么多种方法可以面对苦难,它们各不相同,有时甚至互相矛盾。那本圣书十分奇妙的一点是,它有丰富多元的资源供受苦者取用。”



触动人心的“生命故事”
(本书编排上的一个特别的亮点)
《走过苦难》正文一共16章,其中有11章在章末都附上了一篇“生命故事”。这是一些平凡/不平凡之人的生命见证,可以帮助我们看到书中的信息如何在一段段真实的人生经历中展现出来,也会让真理通过这些故事触动我们的心。



图片

[“生命故事”内文段落示例]



为了展示人们对苦难可能有各种回应,我在许多章的末尾都加上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当中的主人公与那一位同行,度过苦难。这些故事既真实又富启发性。那本圣书没有承诺苦难在今生会得到圆满解决,会有“大团圆”的结局。



但这些故事让我们看到,有信仰的人怎样在各种苦难中,靠着那一位的帮助,从火炉当中走过。这些故事提醒我们,即使最糟糕的时刻,他依然在场。抑或应该说,在最糟糕的时刻,尤其需要知道他的同在!



——提摩太·凯勒



无奖竞猜环节
(封面上画的到底是什么啊?)
猜一猜,封面上的这张图画的是什么故事呢?(提示:是那本圣书中记载的故事。)



图片





你从水中经过,我必与你同在;

你趟过江河,水必不漫过你;

你从火中行过,必不被烧,

火焰也不着在你身上。

……

我们经过水火,

你却使我们到丰富之地。




凯 勒 作 品 6 种

点击图片 ↓ 即可购买




     ↙ 点击阅读原文,进店购书——

阅读原文
阅读 3724




TOP

附件

20240809-111324.8911-small.png (515 KB)

2024-12-1 21:22

20240809-111324.8911-small.png

TOP

这本书微信读书上有的

TOP

书摘:
《走过苦难》

[美]提摩太·凯勒


第一部分 了解火炉


第1章 不同文化中的苦难

◆ 接受训练,迎接苦难


表面看来,苦难让许多赋予生命意义的东西毁于一旦,活下去变得不太可能。有一次他对朋友说:“活着有什么意义?” 他的一位朋友说,他曾对我父亲柔声相劝,提醒他圣经中一些基本真理。如果神让他继续活在世上,那他一定还有些事要为周围的人去做。耶稣为我们遭遇极大的苦难,可是他忍耐;所以我们在面对较轻的苦难时,也可以为他而忍耐。天堂会弥补一切。

在这里,只需要明白一点:对陷入痛苦不幸的人来说,学会如何持守人生的目的,是最重要的事。

一种文化,对其成员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帮助他们面对邪恶和不幸。社会理论家马克斯·舍勒(Max Scheler)写道: “世界上伟大的思想家,无论宗教领域还是哲学领域,他们的教导和指引中最核心的部分都是苦难的意义。 ” 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分析比较了不同的文化,看它们怎样用不同的方法训练其成员面对悲伤、痛苦和失落。

所有人都被“一股内在推动力”驱使,“要把这个世界理解为充满意义的宇宙,并且采取某个立场来看待这一世界”。这也适用于苦难。人类学家理查德·史威德(Richard Shweder)写道:“很明显,人类希望从苦难中受到启发。”
人们有必要认清,苦难的经验不一定是浪费生命,它可以是活出美好生命的一种方式,痛苦却有意义。

如果不能给出任何解释,只是把苦难看作毫无意义、浪费生命、命中注定,那么受害者内心就会生出深深的、不可磨灭的愤怒和恶毒的仇恨。

用社会学的语言来讲,每个社会必须为其成员提供一套“说法”,帮助他们理解苦难,这当中包括理解苦难的原因和应该如何回应苦难,社会成员能够用这套说法应付生活中的争战。

但是,并非所有社会在这方面都表现优异。当代西方社会并没有为我们解释苦难,也没有提供什么指导来应对苦难。我们的文化在面对苦难时束手无策。评论者不得不转向其他文化和宗教,包括印度教、佛教、儒家思想、古希腊哲学和基督教,来面对当下的黑暗。人们只能自谋出路。

前人遭遇的苦难远多过我们。而我们从无数日记、报章和历史文献中看到,他们走过苦难和悲痛的步伐远比我们坚毅。在这方面,我们不只比前人差,我们也比当今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更软弱。

对于“什么是人生的目的”这个问题,其他文化为其成员提供了多种答案。这些观点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关键的共同点:苦难虽苦,却可以成为重要的手段,用来实现人生的目的。苦难扮演着关键角色,把你推向那些最重要的人生目标。

现代西方文化却不是这样。以世俗观点来看,物质世界即是全部。所以人生意义就是自由地选择让你快乐的生活。这样一来,苦难没有任何意义。苦难彻底打乱你的人生,不可能成为你人生故事中有意义的篇章。持这种人生观的人,必然会不计代价地避免苦难,至少也要尽可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 因苦难得启发

各种传统文化从高度精神性、群体性和道德性的角度看待苦难的原因。这些社会用下面四种方式,帮助受害者应对苦难和不幸。

        第一种观念被有些人类学家称为道德主义(不是蔑称)。苦难源自行为不当。
这个观点有多种形式。
许多社会认为,如果你遵循道德标准,尊重道德秩序和上帝或者其他神明,你就会生活得好。如果坏事发生,那是“敲响警钟” ,提醒你要悔改,纠正自己的行为。因果报应说恐怕是最严格的道德主义。

        还有一种可以称之为自我超越的观念。
佛教教导说,苦难不是因为过去的恶行,而是源自未被满足的欲望,这些欲望源自一种幻觉,以为自己是独立的个体。佛教和古希腊斯多葛派的教导类似,认为解决苦难的方法,就是要觉悟,熄灭欲望。我们必须让自己的心超然于转瞬即逝的人与物。有些文化主张通过集体生活实现这种自我超越,这是如今西方社会的人根本不能理解的。按照这样的世界观,苦难得到缓解,因为它伤害不了真正的“你”。你借着子孙和族人继续存活。

        有些社会强调用命运来解释苦难。
人生的各种际遇都是星体或者超自然力量的安排,或者由神明注定。在这个观点看来,有智慧且品格高尚的人懂得顺命。

所有这些文化都在强调,毫无保留、毫无怨言地顺从神圣又坎坷的命运,这是至高的美德,是为苦难寻求伟大意义的途径。

        最后,还有某些文化采用“二元论”的世界观。
这样的宗教和文化认为,世界不受神或命运的支配,而是光明与邪恶两股力量的战场。邪恶恐怖的力量造成了世上的不公、罪恶和痛苦。受苦者是这场与邪恶争战的牺牲品。受苦的人把自己看作是这场与邪恶争战的牺牲品,但他们满怀希望,因为他们被告知,善终将胜过恶。

表面上看,这四种观念似乎大相径庭。道德判断让受苦者换个活法,自我超越让受苦者换个想法,宿命论让人们昂首迎接命运,二元论让人们把希望放在未来。不过它们也十分相似。
首先,每一种观念都告诉其成员,不要对苦难感到惊讶。
第二,它们都告诉受苦者,苦难可以帮你启程,迈向人生最主要的目标——灵性成长、自我修炼、取得荣耀或者高举良善。
第三,它们教导受苦者,要想在苦难中得到提升并有所收获,关键在于自己要担负起责任。

这些传统的文化都认同,人生必然充满苦难,它们为其成员开出的药方,主要都是内在功课,要求人们采用不同形式来忏悔和净化,让灵性成长和坚定,信靠真理,与自我、他人和神祇建立正确的关系。苦难是挑战,如果应对得当,可以带来良善、智慧、荣耀甚至是今生的美满并预备人们进入永恒的安慰。受苦者得到引领,盼望此世有美好的未来,或者在永恒的精神极乐中与神祇联结,或者顿悟并享受永恒的平安,或者得到神的喜悦并和所爱的人在天堂重聚。

以下图解总结了前述各种世界观:

[ 本帖最后由 yingyinc 于 2024-12-3 11:41 编辑 ]

附件

图片2.png (8.82 KB)

2024-12-3 11:41

图片2.png

TOP

◆ 痛苦的搅扰
考察了这些较传统的、异于西方的世界观后,理查德·史威德指出,西方文化对待苦难的方式很不一样。西方科学以“自然主义”的眼光看待宇宙万物。其他文化认为世界由物质和精神组成,西方思想却认为世界只有物质力量,万事万物运行其中,所谓的“意义”根本无从谈起。由此,西方社会把苦难仅仅当作意外。这样一来,苦难尽管真实,却在善恶之外。

人们之所以面对苦难时苦苦挣扎,正是因为不肯接受苦难根本没有任何目的。苦难毫无意义,无所谓好坏,因为类似善恶这种分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本来就毫无意义。

你必须自己创造意义。你自己决定什么样的人生最有价值,值得为此而活,然后你必须寻找途径,去创造那样的人生。
但是,任何自己制造出的意义都要受此生此世的限制。因此,这种对现实的看法和对苦难的理解与其他观点差别甚大。如果你接受彻彻底底世俗的观点,假设整个宇宙完全是物质的,那么带给你人生意义的只能是物质的好处或者今生的享受——比如舒适、安全和享乐。但是苦难必然妨碍你得到生活中这种种美好。正是因为美国人把追求享乐和个人自由当成人生意义,苦难才会给他们造成巨大创伤。

其他文化都认为,人生最高目标超过个人享乐,可能是美德、领悟、荣誉或是持守真理。人生终极意义可以是成为高尚的人,受子孙和族人崇拜、推动伟大事业或运动、寻找天堂或智慧的人。在这些文化叙述中,苦难是让故事拥有圆满结局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彻头彻尾的世俗观点看来,苦难不可能成为人生故事中美好的篇章,它是故事发展的障碍物。它不可能带你回家,只能让你远离你的人生理想。

但是在西方社会,个人自由才是人生意义。自己有权利和自由决定自认为好的,没有什么比这更美妙。我们默认文化机构应该不偏不倚,“价值中立”,也就是不告诉人们生活的目标,只是保证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去过他/她认为最满意、最充实的生活。如果人生意义就是个人自由和快乐,那么苦难不可能有任何“用处”。在这种世界观的指引下,只能不计代价避免苦难,如果避免不了,那就控制因苦难和不适所引发的痛苦情绪,尽可能将痛苦降至最低。

◆ 苦难的牺牲品
这个观点暗示了一件事——受苦者不再承担回应苦难的责任了。

传统文化认为受苦者在黑暗时刻要自己承担责任。他们需要做的是不同形式的内在“灵魂功课”——学会忍耐、智慧和信靠。但是现代文化却不把苦难看作机会或者试炼——当然更不可能是惩罚。因为受苦者是无情的宇宙的牺牲品,他们被带到专家——通常是医学、心理学、社会或民事部门——那里,专家的工作就是尽可能除去压力源,从而减少痛苦。
但是把苦难丢给专家处理,反而让整个社会陷入更大的困惑,因为不同领域的专家给受苦者的建议明显不同。

◆ 苦难引起愤怒
世俗观点从不把苦难看作有意义的人生经历,苦难仅仅被视为干扰。按照这种理解,苦难来临时只能做两件事。

一是控制并减少痛苦。
受苦者们寻求建议,得到的答复是避免负面情绪,用休假、锻炼和交友给自己一点缓冲余地。重点只有一个,就是控制你的反应。

在这个框架下能做的第二件事是找出痛苦的原因,然后根除它。
其他文化把苦难看成人生不可或缺的部分,受未知的力量支配,比如人生的幻象和善恶交战。但是现代文化不相信这些不可见的灵界力量。苦难总是有物质层面的原因,理论上一定能被“解决掉”。

一般来说,苦难是由不公平的经济与社会环境、不良的公共政策和破碎的家庭模式造成的,或者不过是某些歹毒的邪恶团体所为。正常的反应应该是愤怒、反抗和采取行动改变现状(需要指出,这并非不恰当。圣经很多地方都提到,要还给受压迫的人一个公道)。
于是在西方文化中,不再有人告诉受苦者,重要的是内在调整、学习和成长。

很多传统宗教都更愿意承认,苦难是人生的一部分,并不一定是坏事,因为它能使你成为更完整的人。世俗功利主义者全都痛恨苦难。苦难在他们眼里一无是处。他们视除掉苦难为己任。世俗的人不相信有一位神最终会伸张正义。对于有信仰的人,“神在掌权,神的爱从始至终看顾整个世界。但是世俗的人却认为什么都要靠自己。

◆ 基督教与其他文化
以下图解加上了第五种文化——世俗文化的苦难观:


基督教教导人们用一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对待苦难。

        在看重荣辱的文化里,宿命论很普遍,但是基督教却完全没有这种古老的傲慢……没有受苦者的自夸——那些人用他们自己所承受的苦难来验证自己的能力,别人也能看见这种能力。

基督教也不因厄运难逃而苦修隐忍,基督徒被允许——甚至被鼓励——用哭喊和质疑来表达哀伤。

        基督徒和佛教徒不同,基督徒相信苦难是真实的,并非幻象。耶稣他并非为了达到内在的平静而使自己的心远离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相反,他对他的天父说:“但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旨意。”

        基督徒相信,苦难降临总是不公平又不相称的,这一点和相信因果报应的人不同。生活本就无公平可言。因果报应论坚持认为,一个人所受的苦都是他应得的,基督教却不这么看,而是承认人生的不公平,从而能够公正看待苦难的至深至重。

        基督教和二元论(某种程度上还有道德判断的观点)不同,不认为只要拥有忍耐痛苦的美德,就可以清偿罪债。

苦难本身能把人带到神明面前的说法并非基督教的解释,更像是古希腊和新柏拉图主义的解释。二元论把世界分为好人和恶人,苦难是美德的标签,彰显道德优越感,让你可以名正言顺地把恶待你的人妖魔化。基督教恰恰相反。

基督教从恩典的角度理解苦难。我们在耶稣基督里得到饶恕、爱和接纳,成为神的子民。这些不可估量的美好,我们此时此刻就能享有,这让苦难变得可以忍受。
殉道者之所以释放出惊人的能量,不是因为来生令人心驰神往,而是因为承受痛苦折磨的同时,亲历神的恩典带来的喜悦。

不同于宿命论,基督教认为苦难影响巨大;不同于佛教,基督教认为苦难真切实在;不同于因果报应说,基督教认为苦难往往不公;不同于世俗主义,基督教认为苦难有其意义。苦难总有一个目的,如果应对得当,它会像钉钉子一样,把我们深深钉入神的爱里,使我们获得超乎想象的安稳和灵性力量。

面对苦难,佛教说接受它,因果报应说偿还它,宿命论说如英雄一般忍受它,世俗主义说避免它或者解决它。从基督教的角度来看,每种文化的苦难观都包含真理的元素。

但是我们看到,从基督教的观点出发,这些方法都太片面,把问题分解了,因此都是片面的真理。耶稣基督的榜样和救赎把各方洞见纳入一个连贯的整体,并最终超越这一切。

其他世界观让我们坐享生命之乐,等着悲伤来临;基督教却给信徒力量,使之身处这个世界的悲伤之中,预尝将要来临的喜悦。

[ 本帖最后由 yingyinc 于 2024-12-3 11:42 编辑 ]

附件

图片1.png (15.47 KB)

2024-12-3 11:42

图片1.png

TOP

第2章 基督教的胜利
上一章探讨了不同社会是如何装备其成员、帮助他们面对苦难的。在考查了不同文化如何做到这一点之后,我们再来看看这一点在不同时代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在西方社会。

◆“自救”的哲学
古罗马作家西塞罗(Cicero)说,哲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人如何面对死亡,这个观点影响深远。他说,人必有一死和死亡本身是个不争的事实,必然引发恐惧、无尽的欲望和悲伤。哲学的目的就是让人解脱,给颓丧的灵魂提供某种关怀。

死亡有不同的侧面,要想生活得好,就要学会战胜对死亡和对“无聊,虚度时光”的恐惧。

我们最深的渴求究竟是什么?就是被理解、被爱、不孤独,归根结底,“不用死,也不用承受所爱之人的死。
今天很多持世俗观点的人(他们和伊壁鸠鲁以及其他古代思想家的想法类似)都声称,不要对死亡想得太多。他们说,那不过是“生命的终结”。你死了,不存在了,仅此而已——你什么都不知道了,也不用随时为此担忧。这样的推理实在“太残酷,显得不诚实”。

诚实的人必须承认,死亡及其后果是人生的大问题——或者说,是唯一的问题。失去的不能再挽回,如果要生活得美好自由,能够享受快乐,能够去爱,我们就必须学会战胜这躲不掉的恐惧。

古希腊哲学家相信,哲学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发现面对邪恶、苦难和死亡的好方法。只有哲学或宗教能帮助我们处理痛苦和死亡。苦难拿走了我们的所爱、快乐和安慰,我们正是倚靠这一切才使人生有意义。如果苦难发生,我们怎么能保持镇定,甚至仍然能平安和喜乐?答案就是把人生意义建立在死亡触不到的东西上。也就是说,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即“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和“我应该怎样度过这一生?”应该建立在苦难无法摧毁的东西上。

科学不能帮我们解决苦难,因为科学不能帮我们找到目的。科学讨论的是实然问题,却永远不能解决应然问题——那是哲学和信仰的事。若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就无法承担生活中的艰难。

历史上每个时代都给受苦者提供了一套“安慰”之法,训练并帮助他们应对磨难和损失。我们会考查西方历史上的三个时期——古代、中世纪和现代——看看它们各自的解决之道。

◆ 通过理性得到救赎
在希腊哲学各流派中,最有影响力的大概是斯多葛学派。他们相信宇宙有一个神圣理性的结构,称之为逻各斯(Logos)。

对斯多葛学派来讲,头脑和理性的任务就是认识宇宙的秩序,与之协调一致。这一派有三种面对死亡和苦难的方法。
        第一种是“接受命运起伏无常,把那看作从神而来的天意和美意”。
        第二种方法是重理性轻情感,不要太过倚赖生活中的任何事物,因为那会带来无法抗拒的痛苦。
        第三种方法:他们教导说,死亡并不意味着不存在,而是从一个状态转变到另一个状态。宇宙自始至终需要你,作为人而存在。你的全部——灵魂和身体——在死后依然是宇宙的一部分,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

◆顺从命运,超然淡泊
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和塞涅卡二人都深受古希腊斯多葛学派的影响。西塞罗在《图斯库兰讨论集》(Tusculan Disputations)中提出的核心观点是,死亡并非邪恶,人们不应该惧怕和厌恶它。你的生命是来自自然的一笔借贷,随时可能被收回。承认并接受这笔借贷的条款,这才是智慧,因为本来就别无选择。因所爱的人逝去而哀伤是人之常情,但要适度克制。即便如此,西塞罗还是坚持认为悲伤毫无用处,不会产生任何积极效用。悲伤来自对事物本质的错误信念,所以一定要控制。

几个世纪以来,东方文化和宗教就提出,物质世界不过是幻象,认为人类以独立的个体存在其中的观点也不过是幻象。世界不仅没有恶,也没有善,没有个体,连物质世界本身也不存在。每个物体实际上都是一(One)的某个部分,一又叫全灵(All-Soul)或绝对精神(Absolute Spirit)。除它之外再无其他。我们终将一无所失。我们是全部的一部分。这个观点最纯正、最有影响力的形式当属佛教。战胜苦难的方法就是将你的心抽离,不要太迷恋这个世界的任何东西。佛教认为,受苦者的关键问题在于,欲望总是不得满足。我们的渴想,即苦难中感受到的痛苦,都基于一个幻象,就是觉得自己是独立的个人。

这种看法和古希腊,尤其是斯多葛学派的看法十分类似。斯多葛学派说世界的根本是一个非人格化的、普遍的逻各斯,它是宇宙的核心,决定一切。由此可见,要想过美好生活,最实际的方法就是“不要太感情用事”,要控制对所有事物的爱和喜悦。二者都否认“活在希望中”是好事,相反,它们都认为希望是杀手。我们必须“顺从命运的安排,不能抱怨”。

◆更大的希望
早期基督教宣教士和作家非常积极热情,他们不仅论证基督教的苦难观更有道理,还强调基督徒的生命见证了他们的信仰。基督徒用苦难为他们至高无上的信仰提供有力证明……(因为)他们面对苦难,表现得比不信的人好。初代信徒指出,人生中的苦难和逆境是皈依信仰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什么基督徒与众不同?不是因为他们生来禀性就不同——并非个性坚强那么简单。这和他们对世界抱持的信念有很大关系。

希腊哲学传统对苦难的解释既不实际,也不能满足普通人的需要。基督教处理苦难和不幸的方法,给人更大的空间表达哀伤,同时又有更牢固的根基产生盼望,这是它具有吸引力的一个主要原因。
        首先,基督教给人更牢固的根基,让人产生盼望。
二者之间一个主要差别在于,基督教对于爱以及人之存在意义的教导。
按照基督教教义,待到未来,身体复活升天,万物更新。
斯多葛派的哲学家教导说,我们死后仍然是宇宙的一部分,只不过不是以个体的形式存在。斯多葛派的救赎教义是绝对无个性特征的、非位格性的。当然,它向我们承诺永恒,但那永恒里没有位格性的人,只有宇宙中微不足道的碎片。
基督徒却相信复活——上百人见证了基督复活升天。那才是我们的未来,那意味着自我得到保存——我们作为人的各样特性在死后得以延续,变得更美、更完整。
所以终极的未来是一种完美的、无法阻挠的爱——爱神,爱他人。
斯多葛学派奋力把我们从死亡的恐惧中解脱出来,代价却是我们的个体身份也被抹去了”

希腊哲学和基督教另一个主要差别是,后者在安慰人时,让人有更多空间表达悲伤。
对基督徒来讲,痛苦不是单用理性或意志力就能处理的,控制和压抑负面情绪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基督徒面对逆境,与其说是通过禁欲来减少对今生的人和事物的爱,还不如说是增加在神里面的爱与喜乐。
基督教和其他宗教一样,认为过度迷恋世俗之物会导致无谓的痛苦,但它却教导人们,解决的方法不是爱世界更少,而是爱神多过爱世上的一切。只有当神是我们的至爱,我们才能平静地面对一切,因为那爱就连死亡也不能夺去。

        除了用爱和盼望缓解悲伤,基督徒还因为了解神如同父亲一般的关爱而得到安慰。

这位神创造人类与他相交相伴。”但人类不要与这位神建立这种关系,要自己做主人,神这才将死亡和苦难加在他们身上。在这个过程中,“试炼、苦难和逆境”为神所用,“以检验灵魂”,与此同时,他还“给人们提供了得救的希望……挪走死亡毒钩的正是他”。

◆基督教的胜利
在众多观念更新中,复活的教义依然是重中之重。基督徒宣称,耶稣以肉身来到世上,之后会赎回我们的肉身,让它复活。这和希腊哲学的教导相反,因为它暗示,今生的物质世界是美好的,值得充分享受。

但是复活有更深远的意义。
我们的生存具有无法挽回的失落感--生命的不可逆转。一旦我们的青春、童年的居所还有所爱的人离去,就一去不返了。在生命的旅途中,不可逆转是一种死亡。肉身复活的教义正是在此处起作用。即便是教导灵魂永享属天极乐的宗教,当我们失去生命时,能带来的也不过是安慰,可是基督教却让我们重获新生。我们的身体回来了——没错,这个身体是我们不曾拥有却渴望拥有的,完全超乎想象。

基督教开拓了一条全新途径来面对苦难,然后在圣经中寻找并且发展出具体又实际的资源来安慰受苦者。结果,一套精妙复杂的体系逐渐成形,旨在安慰和“治愈”受苦的灵魂。

教宗格里高利认为苦难不是幻象,也不是由反复无常的命运造成的——苦难总有目的。人们并非无助的受害者,受制于残酷的命运,而是在一位充满智慧的神的手中。格里高利极力强调,我们不应该抱怨命运残酷无常,而应该像约伯那样,耐心忍受苦难。
但是同时,他也拒绝另一个极端,也就是道德主义的看法——比如印度教的因果报应观念,即我们犯了多少罪,就要受多少苦。格里高利说,尽管苦难根本上是由于人类犯罪,但并不应该认为,某种具体形式的苦难是个别罪行的结果。他提醒人们,受苦和犯罪不一定直接相关。

世间的苦难形式各异,为了在“神的安排中达到种种目的”。有些苦难是为了惩戒,让人远离错误的生活方式(比如约拿陷入风暴),有些是“为了避免将来犯错,并非要纠正以往的错误”(比如约瑟被卖为奴),还有些苦难之所以发生,就是为了让人更热切地为了神的缘故而爱神,从而找到最终的平安和自由。

位格性的神是有目的的神。从圣经不难看出,苦难以不同形式在不同人的生命中起作用。
没有所谓千篇一律的方法能用来安慰和帮助受苦的人。

◆路德改革运动中的苦难观
教宗格里高利的时代结束后,教会内部逐渐发生重大转变,人们相信:苦难帮你除去罪孽,这听上去很像倡导因果报应的东方宗教。如果你耐心领受苦难,就能除去部分罪债,赢得神的青睐,进入永恒极乐。
受苦时表现出的耐心具有极高的道德价值,即使你一生犯罪无数,只要你最终凭着信仰冷静地接受死亡,那么一切罪债都可免除。强调用忍受苦难来赢得救赎的观点偏离了早期基督教的教导,这实际上是一种“基督教化的斯多葛主义。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的圣经神学,不仅更新了教会,更深化了基督教的苦难观。
我们是因信心而得救,信心不单指内心单纯,从根本上说,更是“接受的能力”。信心就是相信神的应许,我们凭借信心抓住救赎;救赎不是靠我们自己,而是因基督的拯救而白白获得的。明白和掌握了这一点,就拥有了真正的自由,不再背负向社会、家庭、他人甚至自己证明自己的重担。不再惧怕将来,不再因宿命而焦虑。在所有观念中,这最能让人得释放,从而终于有能力面对一切苦难。因为十字架,你知道神必然与你同在;因为复活,你知道最终一切都会是美好的。
靠品德、靠心态、靠善行才能得救的观念,给生活蒙上了一层厚重的不确定和不安全的阴影。

在路德看来,苦难有双重作用。在得到喜乐和爱从而战胜苦难之前,我们需要苦难来清空我们的骄傲,引领我们在基督里找到真喜乐和唯一的安稳。
苦难消除了我们的幻觉,让我们知道不可能靠自己的能力来主宰人生,拯救自己。人们“在苦难中被掏空”,这样才能被神和他的恩典填满。

所以,神只接受被遗弃的,只医治生病的,只让瞎眼的看见,只让死人复活,只让罪人成圣,只给愚人智慧。简而言之,他只怜悯那可怜的。

◆十架神学
对路德来说,苦难的意义远超过做好精神准备。他最先提出了“十架神学”这个概念,和“荣耀神学”形成对比。

他们没有意识到,耶稣之所以能救世人,正是因为他没有救自己。一次行动,同时成全了律法的公义和对悖逆之人的饶恕。那一刻,神的爱和公义都得到了满足。这位弥赛亚到来、死去,为的是将死亡终结。罪只有通过软弱和苦难才能得赎——这是唯一将邪恶终结却又让我们存活的方法。

通往能力、自由和喜乐的路上会有苦难、失落和悲伤。不是说坏事自然会带来好事,也不是说这个过程类似交易。我们只有明白耶稣所受的苦,他为我们成就的事,苦难才会让我们成长。路德的亲身经历让他知道,如果不确定神对我们的爱,苦难必会把我们撕碎。

要想战胜苦难,这种良心上的平安恐怕是唯一重要的先决条件。我们绝对不能用忍耐去赢得在基督里的平安——我们先要有这平安,然后才能忍耐。我们必须首先仰赖基督为我们受苦的丰盛恩典,然后才能像他一样面对苦难。

我们既然是他身体的一部分,我们受苦就如同他自己受苦,他都感受得到(比较徒9: 4;西1: 24)。

◆        “内在框架”的兴起
在过去五百年里,西方社会逐渐世俗化,信仰和宗教不再是主导,其对公共机构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弱。人们仍然可以信神,但是基督教却经常遭到挑战和质疑,且仅被视为众多可供选择的人生观之一。

泰勒发明了几个独特的新词来形容当代社会的世俗特性。他说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内在框架”(immanent frame)中,这个观点认为世界完全是一套自然秩序,当中没有任何超自然力量。这是一个完全“内在”的世界,绝非“超验”的世界。

他发明的另一个词是“缓冲的自我”(buffered self)。古代人看自我是“开放且包容的”。比如说,自我包括灵魂,把我们和神以及精神世界联结起来。我们大部分的本性、感受、直觉和态度都受外部力量影响,我们无法掌控。现代人则不同,他们有一个“缓冲的自我”,这个自我在周围设限,自给自足。因为自我之外没有一个超验的、超自然的秩序,所以必须由我来决定我是谁,我要成为谁。今天,“凡事为我,我为凡事定义”;的确,我们现在“圈定意义这块土地,并在其上立法”。

只有当我们的信心——“靠自己建立道德秩序的能力”[插图]——迅速增长,自我意识才能发生如此转变。以前,人们十分谦卑,明白宇宙之大,自己不能完全了解。宇宙拥有无限奥秘——人类靠理性永远不能测透。

人们并没有因“内在框架”而立即不信神,但是它让信仰发生了转变。这个框架似乎不是完全封闭的,其顶部有一个小洞。泰勒解释了自然神论的观念是如何进入十八世纪精英阶层的。 自然神论认为,神为我们的好处而创造世界,现在世界自己运转,神不再时时直接参与。

早期基督教的观念——我们为神的荣耀而存在——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神为我们而存在,他供养我们。


◆自然之恶和里斯本大地震

在1755年发生的里斯本大地震影响深远,显示了什么叫作“自然之恶”——苦难并非因人而起,而是来自自然界。许多欧洲思想家,尤其是伏尔泰,认为这件事证明了圣经中那位慈爱的神不存在。 恶之难题”——遇到灾难而质疑神——是十分合理的。今天每当发生大灾难,我们都会听到这种对信仰的公开质疑和挑战。

从来没有人公开辩称,邪恶让神的存在变为不可能。出现这种断言需要一个前提,就是先有对神的内在框架的假设。但是有两个原因,使得自然神论的世俗特性让恶之难题恶化了。

以前每当苦难发生,虽然用理性找不到合理的解释,但并不意味着不存在任何解释。那时候我们还算谦虚,知道自己不能完全了解世界。但是到了十八世纪,我们相信头脑和理性能让我们彻底明白一切。我们变得更自信,相信有能力将一切尽在掌控之中,这个信念改变了人类对苦难的看法。于是恶变成了更大的难题。

只有在世界-图像的时代,人们才会有这样一种确定性,即人们确信自己已经掌握了所有的要素,能够公正地展开一场对上帝的审讯。
另外,人们现在觉得,人类受造不是首先为神的益处。恰恰相反,神创造世界是为了我们的益处。

如果你相信神创造世界是为我们的益处,那么一旦苦难袭来,邪恶临到,你的人生观必将动摇。

◆对基督教半信半疑和恶之难题
美国的世俗化的趋势不可阻挡。美国已然开始偏离以往的信仰,不再相信人性本恶、人在精神上盲目绝望,必须寻求神的帮助。于是到了今天,整个西方社会都在世俗框架内运转,虽然仍有人公开表示持守传统信仰,相信神,但大部分人都受到这个框架的影响。我们认为自己是命运的掌控者,是是非对错的判定者,神有义务为我们的益处安排一切,如果遵守了自己选定的标准,那就应该生活得更好。这种世俗化了的信仰,或者说,这些半信半疑的基督徒们,在遭遇苦难时恐怕最不堪一击。

人们公认基督教能提供更好的资源,帮助人们面对邪恶、苦难和死亡。
第一个相关的基督教信念是,神是有位格的、智慧的、无限的,因此不可测透。他掌管世间的一切——比起相信命运无常、我们被命运玩弄于股掌之中的信念,这更能安慰人心。

第二个关键的教义在于耶稣基督,他本为神,但他来到世上,和我们一同受苦,为我们牺牲——比起相信一位遥不可及、无动于衷的神,这更能安慰人心。。十字架还证明了,尽管神不可测透,他却与我们同在。

第三个教义是,只要相信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成就的,就可以确定得救——比起相信因果报应,这更能安慰人心。我们有把握,受苦不是为过去赎罪,因为耶稣已洗净我们所有的罪。

第四个伟大的教义就是凡相信的人,死后身体会复活。这让我们的喜乐和慰藉有了完美结局。人心最深的渴望之一,就是永不分离的爱。

如果一个人不能从这些基督教教义中得到安慰,那我觉得他遭遇苦难时,不信神反倒会更好过。西方文化的内在框架让我们理智上不再那么相信神,全心全意信靠他更是难上加难。但是相比于无神论,这种对基督教或其他一神宗教信又不全信的状态,最容易受到苦难的冲击。
如果你不信神,那么根本不用为人生是否公平这件事费心。人生本就如此,只能接受。但是同时,你也得不到基督教信仰中可以支撑你的强大的慰藉和喜乐。

神义论这个问题之所以产生,不是因为坚信神和罪性,而是因为信得不够坚定。由于我们自以为眼界开阔,不需要倚靠神的恩典和启示,越来越自信已经明白了宇宙如何运转、历史如何前进,这才使得恶之难题变得如此无法容忍。

简而言之,人若陷入痛苦,信神却怀疑拯救和复活比不信更让人感到幻灭。苦难来临时,信神却三心二意或只有理论,比不信更痛苦。

TOP

第3章 挑战世俗文化
从前两章看得出,说到装备受苦的人,世俗观点遭遇重重挑战。尽管古希腊哲学家坚持认为他们的哲学框架能帮助人面对悲伤和死亡,但是帮不了太多人,或者说,帮不了大部分人。今天也是一样。

◆人文主义者在哪里?
关键在于,宗教给受苦者一个全盘的解释,让他们理解苦难,找到痛苦的意义。这些解释都包含深刻的神学,恰恰是现代世俗文化无法提供的。

世俗人文主义不仅无法提供神学,它也很难让人建立群体关系。
要想建立群体关系,人们必须超越个人利益,共同忠于一个更高的追求。

◆无神论是祝福吗?
无神论者,不用像那些宗教信徒一样,因恶之难题而烦恼。无神论者可以立刻去关怀受苦者,改变现状,使惨剧不再发生。

英格索尔的出发点非常“理性”——死后什么都不存在——他用这个来安慰悲痛的人。

抱着世俗心态,人们更容易采取行动,除去苦难的源头。各类宗教体系——宣扬因果报应的、把世界看作幻象的,或任何指向来生的,都会让人对今生的邪恶与不公义产生消极态度。相比于其他文化和宗教的苦难观,世俗文化可能只在这一点上站得住脚。除此之外,世俗主义再无可取之处。

        首先,雅各比说凡是有信仰的人,都必然因恶之难题而挣扎。
反驳:以前,大多数人都没有恶之难题的困扰,直到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人才感到困惑,因为内在框架,也就是世俗心态,越来越普遍。对神持有坚定的信仰虽然不会让恶之难题消失,却能守护人们不被吞没,不会懦弱。

        雅各比还说,无神论者拥有自由,为各种社会议题发声。
反驳:她的看法似乎故意绕开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历史问题,一个是哲学问题。说到历史,许多伟大的、倡导公义的社会运动本质上都源于宗教。所以,宗教同样能够让人们为社会公义发声。

哲学所涉及的问题可能更大。在宗教框架内,伦理和道德有清晰的基础。它们来源于受宗教认可的权威。但是在世俗框架内,很难定义什么行为才是道德和公义的。这不仅因为无法对具体的道德标准达成共识,更深一层,世俗思想家必须考虑,什么才是建立标准的基础,否则只能凭空论断。科学和实证理性不能成为道德基础,因为它们只能展示生活中的现象,却不能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生活。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Sandel)在《正义:什么是正确的事?》(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一书中指出,如今至少有三种互相矛盾的关于正义的理论,争相要成为社会主流观念。。每种理论对人性和人生意义的信念都不同,他们所相信的万物本质都无法验证。由此可见,无神论不能解决“正义是什么”这个重要问题,也不能提供“未来社会应该如何”的远景。

        雅各比引用罗伯特·格林·英格索尔在葬礼上的那段话,说明“死去的不再受苦”这个纯粹的世俗观点能够安慰人心。伊壁鸠鲁的观点,即我们不需要害怕死亡,因为死后就不存在了。
反驳:这样的安慰“太残酷,显得不诚实”。和基督教复活带来的安慰相比,“死去的不再受苦”这种世俗观点显得空洞。

这直觉——我们不是物质和化学元素的简单拼接,而是有灵魂的存在——是人类从古至今最普遍的信念。执意让每个人都拒绝这直觉,或者按照理查德·道金斯所说,不拒绝就很“幼稚”,这既不现实,恐怕也很残忍。

◆苦难和转向精神追求
从研究和经验可以得知,大部分人遇到灾难时会寻求精神资源以解释苦难、捱过苦难。

当今世界,人们认为生活就是为了寻找快乐,而这正是问题之所在。“为快乐而活”意味着,要在生活中有所收获。可是一旦苦难发生,环境被破坏,快乐不再,活下去的理由也就随之消失殆尽了。

“为意义而活”却不是这样,不是我们向生活索取,而是生活对我们有所期待。换句话说,怎样才算有意义,就是生活中有些东西比你个人的自由和快乐更重要,为了它,你甚至甘愿牺牲自己的快乐。

◆世俗观念的失败
世俗人生观不能帮助大多数人度过苦难。让我们总结一下个中原因。

第一,苦难多种多样,原因也千差万别。西方世俗观念把苦难的复杂原因看得过于简单,说那不过是“成为牺牲品”。有太多苦难,西方世俗文化狭隘的分析无法解释。

另外当代西方文化观点它对人生盲目乐观。一个持世俗观点的人,对邪恶和苦难的回应不是要从中寻找意义,也不是为来生战胜苦难而做好准备,而是让当下的世界变得更好,缓慢而坚定地采取行动,消除此时此地的苦难。世俗主义之所以强调眼前的一切,正是因为无法提供其他快乐的源泉。如果你在此时此地找不到快乐,那你真的没有任何希望了

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遥不可及”。人生艰苦,充满悲伤,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无可避免,也无法改变。按照世俗世界观,所有快乐和意义都只在今生今世。于是,持世俗观点的人必须相信,人们有能力除掉造成多数人不幸的根源,否则人生没有任何希望。但这是不可能的。苦难的根源极其复杂,不可能完全消除。

宗教文化能够承认人生之苦,因为它们应许在另一个世界所有泪水都将被擦干。

◆自我的扩张
苦难给世俗文化带来的主要挑战,还是揭露了世俗文化对其追随者所讲述的关于世界的故事(World Story)多么不堪一击。

一种文化叙述必须包含两个方面。首先,它要给人希望。第二,这种文化叙述必须促进社会凝聚力,而不是四分五裂成为数不清的个体。

每种文化叙事都围绕一个核心思想,“什么是人生的目的?”人们以此来认同自我。

按照这一思路,他追溯了美国文化在历史上经历的三种核心思想——神、国家和自我。

在美国社会成型之初,大家都认同人活着是为了荣耀神。

等到了十九世纪,美国人眼中不再有神和神的国,取而代之的是美国这个国家——它的民主价值、扩张与兴旺。对神国的盼望演变成一种使命,即美国要拯救世界,作为“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要用价值观和实力让世界变得更好。这个转变堪称最重要的阶段,推动社会进一步陷入内在框架中。民族主义和民主成了新的宗教,因为美国人致力于将自己打造成强大的个体。
在此期间,绝大多数美国人仍然信神,但是神却越来越遥远,不再与世界的运转密切相关,不再那样神秘伟大,人类因此能够靠自己来认识世界、改变世界。在第二个历史阶段里,虽然美国人眼里只有国家,但心中仍然有一个高于个人自由的远景。


但是到了二十世纪末,“有些东西消逝了。就是一种关乎集体命运的概念,我们曾为之流泪、牺牲甚至丧命”。及时行乐成了“美好人生的标志”。
他们都预言社会结构会瓦解,人们会陷入“孤独的地狱”。许多人警告过,“扩张的自我”会影响社会凝聚力,这样的自我总是说“我必须创造自己的幸福,增强自己的实力,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维克多·弗兰克尔在集中营里发现,那些自己决定道德对错和人生意义的人,没有什么值得为之而死的,所以当他们失去自由时,他们也没有什么值得为之而活的。
弗兰克尔看到,如果寻求个人享乐是唯一的人生意义,那么当人遇到苦难时,就很容易选择自杀。

耶稣基督来到世上施行拯救,在这个故事里,苦难为我们带来救赎,让我们能够服侍他人,荣耀神。

要想对付苦难,属世的资源远远不够。

但是圣经的核心教导之一就是,几乎没有人不经历苦难就能变得伟大,或者不经历苦难就能找到神。

TOP

第4章 恶之难题
◆恶之难题的背景
“恶之难题”(problem of evil)由来已久。如果你相信有一位神,他无所不能、统管世界、良善公义,那么你一定会问,为什么世上有邪恶和苦难?

伊壁鸠鲁早先问的问题,尚未有答案。他愿意制止罪恶却无能为力?那他就不是全能的。他有能力制止邪恶却不愿意?那他就一定心怀恶意。他既有能力又愿意?那邪恶究竟从何而来?这番话正是在用邪恶反对神,或者干脆叫作邪恶之辩。

我们发现要想度过苦难,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告诉人们苦难是什么、苦难的意义(或者没有意义),以及如何回应。如果没有这样一套信仰,没有人能在苦难中照常生活。

如果身处内在框架思考邪恶和神,那么结论只能是怀疑神,因为它已隐含在前提假设中。现代人讨论苦难,出发点是一个抽象的神——为了方便论证,这位神全能全善,但是不再荣耀、伟大、智慧无限、无始无终、创造万有、供养万物。。所以现代人比其祖先更容易得出怀疑神的结论,这不足为奇。

因为我们必须提醒自己,除了推理和论证,社会环境也塑造我们的信念。我们崇拜和渴望取悦的人信些什么,我们也会觉得那有道理。社会和文化环境会影响我们对不同论点的接受程度。所以要想尽可能做到深思熟虑、不偏不倚,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对自己的文化偏见保持高度警觉。

◆邪恶对神的种种反驳
邪恶以两种形式向神发起攻击。一种叫做逻辑论证(目的是要证明这样一位神根本不存在),另一种叫做事实论证(目的是用推理来说明,这样一位神可能不存在)。

逻辑论证:
要了解这场近代历史上的哲学辩论,我们最好先区分神义论(theodicy)和为神辩护(defense ofGod)。

1,神义论:
“神义论”一词是哲学家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杜撰的,字面意思就是证明神对人类所做的一切都是正当的。

        最早的神义论观点是“塑造灵魂”(soul-making),由公元二世纪的神学家爱任纽(Irenaeus)提出。

按照这个观点,邪恶的存在是有道理的。神创造世界是为了让人们可以寻找到他,并且在灵性上成长,最终成为他预先设计的样子。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试探,最终胜过试探,在现实环境中作出负责任的选择”,我们“不断努力,付出高昂代价,最终形成积极和负责的品格”。

这个解释很有用,它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检视我们的前提假设。什么是人生的终极目标?是舒适无忧还是在精神和道德上臻于伟大?如果生活不如意,那我们很自然地会质疑神的智慧,甚至义愤填膺。
我们反应如此激烈,是因为我们怀抱一个未曾审视的前提假设,就是如果神存在,那他存在就是为了让我们快乐,而这快乐要由我们自己下定义。
另外,如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法则即刻应验,那人们又怎么会生出勇气、谦卑、自制和诚信这些美德。依照本性,我们唯一的反应就是避免痛苦和趋向享乐。
所以世上的不公和艰难都是手段,让我们成为人,而不是只会条件反射的动物。

用塑造灵魂来证明神的公义,这个观点也有不可回避的弱点。首先,痛苦和邪恶不是按需分配的。许多人灵魂堕落,他们显然没有经历足够的逆境;有些人灵魂伟大,但他们却忍受了太多苦难,远超过灵性长进的需要。
这个观点也没有解释孩子和婴儿惨死的现象,更不用说动物遭受的痛苦了。

        第二种解释,恐怕也是最广为流传的解释,是基于自由意志的神义论。它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圣奥古斯丁。
神创造我们不是机器人,也不是仅有动物本性,我们是自由理性的个体,有选择的能力,因此也有爱的能力。但是如果神创造我们可以自由行善,那他也要让我们有选择作恶的能力。所以,自由意志可能被滥用,邪恶由此而生。
神拥有发自内心爱他的儿女而不是一群“宠物”——经历邪恶虽然不可避免,却也值得。
沿着这个思路,人们往往会极力主张,神从来没有创造邪恶,因为邪恶和其他受造物不同,它不是一样“东西”。邪恶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神创造的美好事物被扭曲、被损毁了,偏离了神最初的设计或意图。所以,只有美善没有邪恶是可能的,但是邪恶不能单独存在,一定要寄生在美善身上。神没有创造邪恶,但是他为了人类能够拥有更伟大的美善,就是自由和爱,允许邪恶发生。

但是有两个问题随即产生。第一,它似乎只解释了某一类邪恶。我们通常把邪恶区分为道德之恶和自然之恶,前者是人为的,后者则和人类无关。自由意志神义论解决了道德之恶——但是自然之恶呢?彼得·冯·因瓦根提出了一个延伸版本的自由意志神义论, “自然之恶……是人类因其始祖滥用自由意志而要承担的后果”。所以自由意志可以用来解释自然灾害。

第二个问题逐渐显现——在我看来,更难对付。神是不是真的没有这个能力,无法创造出既能去爱又不会犯罪的自由的人?认为神的确没有这个能力的观点被称为“自由至上主义”,也就是说,只要神引领我们去做对的事,那我们的自由意志就一定被侵犯,结果就是,拥有自由的人免不了要犯罪。
如果神拥有自由意志,但却不能作恶,为什么其他造物不能同样有此特性呢?而且圣经的作者告诉我们,神最终会赐给我们一个没有苦难、没有邪恶的世界,里面住的全是被救赎的人。苦难和死亡将被根除。也就是说,我们在神的国度里不能选择作恶,却依然能够去爱。

最后,许多基督教神学家指出,圣经中的自由观念和现代自由观念迥然有别。圣经把所有的罪恶都看作是奴役,绝不是自由。只有我们彻底得到救赎,彻底脱离罪,才能经历真正的自由(罗8: 21)。自由的前提是按照神创造我们的目的去行事——服侍他。所以,你越有能力犯罪,你就越不自由。

圣经中还有其他教导也削弱了自由意志神义论。这个观点假设,神给我们自由意志这个礼物,但他无法控制我们怎样使用它。然而圣经有多处记载,神可以凭着他的主权,在历史上引导我们做选择,却没有侵犯我们的自由,并且让我们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们可以拥有自由,同时神也引领我们所行的路,二者并不矛盾。

还有一个问题不得不谈。它认为尽管历史上充满令人发指的罪恶,但是为了自由意志,那些代价都值得。但果真如此吗?

        自然律神义论,由C.S.路易斯在《痛苦的奥秘》(The Proble of Pain)一书中提出。
这个观点强调神所创造的世界必然遵循一个自然法则——世界不可能是随机的,它的运行方式肯定有规律可循。如果我们违背了自然律,那就一定会面临相应的后果。

但是大部分苦难的发生都没有规律可循,和人们错误的选择也不成正比。

        其他神义论
“丰富理论”(plenitude theory)。这个理论认为神创造了无数个宇宙,在每个宇宙内部,邪恶的分配各不相同,但总量都是一样的。

比如“惩罚神义论”(punishment theodicy),只看《创世记》开篇记载了人类堕落就下结论,说苦难是我们应受的惩罚,合情合理,因为我们反叛神,犯了罪。

但是《约伯记》生动展示了这个说法存在的问题,如果苦难是对罪的惩罚,为什么它发生在人们身上,却和人性中的善恶不成比例呢?为什么神允许“惩罚”的分配如此随意不公?另外,对自由意志神义论的质疑在这里也成立。神是不是没有这个能力——劝说人类始祖听他的话,避免受罚,同时又不违背他们的自由意志?我们读圣经知道,神终有一天会终结邪恶和苦难,那为什么这位全能全善的神允许邪恶一直横行?

总而言之,笼统地看这些神义论观点,它们可以解释大部分的苦难——每个理论都给世上某类邪恶提供了某些合理的解释——但是说到底,它们仍然无法把所有苦难都解释清楚。
我们还可以看看《约伯记》。这卷书要表达的信息之一就是,世上任何痛苦哀伤都有神为它定下的原因,我们若以为凭借理性能够完全掌握,那既是徒劳的,也是不应该的,更不用说把所有邪恶都解释清楚了。可能圣经本身就警告我们,不要试图构建这些神义论。

2,为神辩护: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部分基督教思想家和哲学家都不再寻找完美的神义论了,相反,他们更愿意这样建议信徒(在我看来是正确的),与其构建神义论,不如简单些,为神作辩护。辩护不同于神义论,它不寻求一个无懈可击的说法,来解释神允许邪恶发生的种种原因。辩护仅仅证明邪恶对神的反驳不成立,那些怀疑神的人不能自圆其说。辩护要表明邪恶存在,不代表神不存在,或者不可能存在。

如果神有合理的理由让苦难和邪恶发生,那么神的存在和邪恶的存在就不矛盾。

怀疑者会继续反驳说,人们怀疑神的存在,不是因为一般地说世上存在苦难,而是因为我们看见世上的苦难林林总总,而且极其深重。无助的人们遭受暴力和痛苦,骇人听闻,可是根本看不出这种经历如何能教训人,塑造人的品格。怀疑者也承认,某些苦难发生是有意义的,但是世上各样苦难,如此深重,这背后又有什么合理的解释呢?神不可能有任何的正当理由。

但是我们发现怀疑者第一个隐含前提里包含了一个隐含假设,就是“如果我看不出神允许邪恶的理由……那他恐怕真的没有任何理由”。 这明显是错的。我们要记住,用邪恶证明神不存在的逻辑起点是一位万能的神。如果神拥有无限智慧,为什么他不能有允许邪恶存在的理由,在道德上合情合理,而你又想不到呢?
生活在内在框架中的现代人远比古人自信,他们相信自己有足够的理性和能力解开宇宙的奥秘。我们相信,如果连我们都想不出,神肯定也想不出。这不仅是个谬论,更是彻头彻尾的骄傲,却被我们奉为圭臬,印刻在我们的头脑中。

事实论证和蝴蝶效应:
这个观点野心较小,相对温和,认为邪恶和苦难只是让神的存在不大可能。持这个观点的人会这样怀疑神:“我们当然无法证明神不可能存在,或者他不可能有足够理由允许苦难。但是你见过这景象吗,一个孩子被癌细胞吞食,由内到外,慢慢死去?虽然邪恶在逻辑上不能证明一位全能全善的神不存在,但它还是让神的存在非常可疑。”

这个观点的问题在于,它和逻辑论证本质上没有区别。如果我们不能证明神在道德上没有足够理由让邪恶发生,那我们当然不能判断他有理由让邪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蝴蝶效应就是个经典例子。一只蝴蝶在中国抖一抖翅膀,其效果会被一串连锁反应放大,最终决定南太平洋上飓风的路径。但是没有人能够计算出或者准确预测蝴蝶振翅的效果。

既然人们算不出蝴蝶振翅和球滚下山的效果,那么眼前有个年轻人死去,这看似是个“没有道理”的悲剧,可我们又怎能算出这件事的历史效果呢?
历史的蝴蝶效应表明,“世上每一个人都有自由意志……引领他们走向预定的[美好]结局……只有一个全知全能的头脑才能做到……我们当然会觉得很多邪恶都是没有意义、没有必要的——但是坦白讲,我们没有资格判断。

邪恶以情感驳斥神的存在:
每当人们在文章中、在讨论中提到上述哲学论证和反驳时,所采用的论调往往是抽离和冷静的。但是大部分人在亲身经历邪恶时,不是因为哲学原因抗拒神,而是在情感上难以接受。
彼得·冯·因瓦根把恶之难题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遍的”(global),一类是“特殊的”(local)。

邪恶在用情感驳斥神的存在。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称作情绪,或稍纵即逝的感觉。邪恶的确让人在心里觉得神不可信、不真实。那么应该如何回应呢?

情感论证并非严格的逻辑推理,但它也遵从一套道德逻辑。

不是每个经历过极端邪恶的人都自动失去对神的信心。这提醒我们,即便是对苦难的本能反应,其中也有辩论,也有假设,只是我们未必一开始就能意识到。面对令人厌恶、丧心病狂的恶行,我们不仅在情感上有反应,也在心里和自己对话,尝试从某种角度加以解读。

那些因苦难而信仰受挫的人,他们脑中和心里有个道德假设,就是如果神存在,那他没有做应该做的事,他违反了道德原则。邪恶之所以算为邪恶,是因为它和一套道德规范相悖。我们在说“我不能相信一位允许这种事发生的神”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说神以某种方式与邪恶同谋。

但是不信神的怀疑者却在此处陷入两难。人类有道德感,这无须争辩。既然没有神,那我们强烈的道德本能和道德感从何而来呢?
你的道德感做判断的标准从何而来?你说别人“作恶”的道德依据是什么?如果别人的和你的不同,又当如何?
我们可以把这称为两难境地,因为如果神不存在,那么怀疑者的依据——世上确有邪恶,人们确有道德责任不应作恶——就自动解体了。

路易斯因为看到世上的残忍与邪恶,于是无法相信宇宙间有一位良善的神,即“道德目的”。但是他后来发觉,原来邪恶“正是我们不能拿来攻击神的理由”。为什么?“除非我们判定,眼前的荒芜和残忍真的是邪恶……否则我们不能责备宇宙把它们一一呈现……除非我们超越自我的标准,采用一套客观的准则来回应,否则我们不能说那套标准是合理的。”[插图]这就是作为无神论者的路易斯所面临的两难境地。他拒绝相信神的存在,因为他看不出世上有道德标准——邪恶又残忍的事随意发生。但是这样一来,如果没有神,我给邪恶下的定义不过是基于自己的感受。

这让我们思考,邪恶和苦难是不是让神的存在反而更可信了?

我发觉,若不身处一个有神论的框架,我根本无法谈论公义。按照自然论的世界观,面对内罗毕(Nairobi)贫民窟里的孤儿,除了适者生存,再没有别的解释。我们不过是一群动物,在无神的世界里过着贫民窟般的生活,抢夺空间和资源。谈论公义没有什么意义。所以,要谈论公义,就必须有客观的道德准则,要谈论客观的道德准则,就不能回避神。

如果没有神,那么我们为什么看到有人因不公义而受苦会感到恐惧、感到愤慨?暴力、苦难和死亡不过是自然现象。如果没有高于一切的神圣的律法——定义何为公义——那我们无法判断人类的某种行为或某个经历是否公义。

马丁·路德·金和尼采虽然看法不同,却都认同一件事:如果没有神,或者没有更高的神圣律法,那么暴力就再正常不过了。所以,放弃对神的信仰解决不了苦难的问题,不仅如此,我们后面还会看到,很多应对苦难的资源也随之消失了。

TOP

第二部分 直面火炉
第5章 挑战信仰
◆给心灵的回答
按照我的看法,基督教的教导中有三个震撼人心的主题,可以帮助我们明白苦难中“心灵的理由”。
        第一个是关于创造和人类堕落的教导。
眼前的邪恶并非神本来的设计。那不是神为我们人生所设的目的。
正是因为我们拒绝让神作我们的主和君王,世界才陷入黑暗且不断蔓延。当我们背离神,和他的关系破裂,我们所有的关系都随之瓦解。因为我们拒绝他的权柄,世上的一切——我们的心灵、情感、身体、人际关系,以及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全都失序了。
人类堕落意味着,创造之初的设计遭到破坏。勤奋工作原本应该得到丰盛的回报,但有时候勤劳的成果却被不公义和灾难一扫而空。所以,从人类堕落的教义,可以一窥苦难的究竟。

一方面,它让我们明白受苦多寡和善恶无关。某个人受苦,不一定是他某次恶行的报应。但是另一方面,虽不能下结论说某次受苦是因为某次犯罪,但至少总的来说,苦难和死亡是我们犯罪的必然后果,是神公义的审判。所以,我们只要想想过去的行径,就不能抗议说人类配过比现在更好的生活。


对于受苦者,这一切都包含了“心灵的理由”,因为一旦接受,他就会变得谦卑,得到解脱。许多人暗自假设,神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一个对我们有益的世界。我们知道,十八世纪的自然神论十分明确地倡导这个观点,尽管它和《创世记》以及圣经其他记载相抵触。一旦发生了不可避免的不幸,这些在精神上假设自己有权利过好日子的人注定要陷入困惑。

退一步审视这个前提——神应该为我们提供好生活——很明显它并不成立。如果真有一位无限荣耀的神,为什么宇宙不围着他转,反而围着我们转呢?

        基督教触动心灵的第二个教义是最终的审判和世界的更新。
很多人抱怨说,他们无法相信一位审判人、惩罚人的神。但是如果没有末日审判,世人造成的不公和眼下肆虐的罪行要如何处置呢?如果没有末日审判,那就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失去希望,要么复仇反抗。如果没有审判者,我们必须亲自担当这个角色。
所以圣经说有末日审判,这并非一个让人沮丧的想法,它实际上让我们活在希望和恩典当中。我们接受它,就有了盼望,愿意去为公义奋斗。因为即便当下的成果有限,我们知道终有一日公义必彻底得到彰显。
它同时也让我们心存感恩,能够原谅别人,控制自己不去报复,不诉诸暴力。
末日审判警告我们,我们既无法确知每个人应得的,也没有资格在自己还是罪人时给别人定罪(罗2: 1—16, 12: 17—21)。所以,相信有末日审判让我们不至于太消极,也不至于在追求真理和公义时过于激进暴力。

没有任何神义论观点无懈可击且能够完全解释神为什么允许邪恶。但是若把圣经里所有的应许和启示衡量思索一番,复活以及世界更新的教义无疑是我们能给出的最好的解释。身体复活意味着,我们虽然失去了生命,但得到的不仅是安慰,更是重获新生。我们得到的身体和生命不是那失去的,而是我们希望拥有却从未拥有过的。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坏事怎样“一同效力,让人得益处”(罗8: 28)。唯有险境能逼出勇气。

或许我们将来会明白,耶稣若不受苦,就不能彰显神的荣耀和慈爱;同样,我们若不承受人生各样苦难,就不能经历那至高无上的荣耀、喜乐和慈爱。

        道成肉身和救赎这两个教义也是可供我们心灵取用的资源。
旧约的《约伯记》展示了苦难最难解、最残酷的真相——说到底,我们根本不能质疑神。约伯求问神,为什么如此沉重的哀伤和痛苦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但他得到的回答却是,“质疑者提问的权利遭到严重质疑”。神挑战约伯,让他看清楚自己作为人的有限,即使神的计划和目的摆在眼前,他也想不明白。此外,身为罪人,他也无权要求舒适的生活。
基督教的解决办法就是,“道成肉身的神是一位受苦的神。如果他不受苦,他不上十字架,道成肉身就解决不了苦难的问题。

《约伯记》恰当地表明了人的不配和有限,必须完全降服于神的主权。但是如此疾呼,受苦者恐怕无法承受。新约时代到来,对那些信靠神的主权的人来说,当中满有超乎想象的安慰。掌权的神亲自下来,经历这个世界的黑暗。他亲自将苦杯一饮而尽。他这样做不是要让自己称义,而是要让我们称义,承担我们本应受的苦难、死亡和诅咒。他把所有惩罚都担在自己身上,这样到他再来的那天,他能够终结一切邪恶,却不必指责和惩罚我们。

的确,我们仍然不知道神为什么允许邪恶和苦难持续肆虐、任意妄为,但我们至少知道了不是因为什么。不是因为他不爱我们。不是因为他不在意我们。他全心全意,要给我们最终的幸福,为此他不惜纵身跳入苦难的深渊。他明白我们的遭遇和感受,因为他亲身经历过,他向我们保证,按照他的计划,每一滴眼泪终将被抹去。

如果神把所有事情背后的原因都解释给我们听,我们有限的智慧恐怕难以招架。
重要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我们是否相信神的性情。他真的慈爱吗?他真的公义吗?

◆黑暗中的光
每当新发展制服了某种邪恶,邪恶总能找到方法,利用那项新发展,摇身一变,又回到我们当中。为什么?因为世上的邪恶和黑暗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的内心。

马丁·路德说过,人类的本性就是“朝向自我”(in curvatus in se)。我们极度自我中心,本性如此,甚至自己都不承认。这种“朝向自我”的本性正是无数苦难和邪恶的源头,大到报刊头版的暴力和屠杀,小到个人婚姻不幸。

圣经中说,只有耶稣才是世界的光。如果你确信你在他的爱中,没有什么能把你从他手中夺走,他要带你进入神的国度和神的永恒——那么当你生命中其他的光亮都熄灭时,他就能成为黑暗中的一线光明。

TOP

第6章 神的主权
整本圣经关于苦难都说了些什么。反复研读圣经会发现两组平衡,是圣经中的苦难观的基本原则。
苦难既公义又不公义。
神既掌权又受苦。

两组真理,相辅相成。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构成极其丰富又多元的观念,让我们明白苦难的原因和形式。

◆看苦难为公义和审判
这一切自然之恶和道德之恶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我们和神的关系破裂,而那是所有关系的根基。

神审判我们,这并不代表他放弃了我们。正相反,他借着审判实现他的意图。虽然他用苦难审判世界,可他却有一个救赎世界的计划。神审判世界,其实是“盼望”彻底救赎世界,让人类脱离邪恶得到荣耀。


它暗示人类背离神之后,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或者即刻灭亡,或者走上救赎之路,沿途有巨大的悲伤、痛苦和损失,这条路不仅人类要走,神自己也要走。保罗还暗示,将来的荣耀必大过世上所有的苦难。

由此可见,圣经提醒我们,世上有苦难,这的确是彰显公义的一种方式。但是苦难作为审判并非止于原罪和逐出伊甸园。历史上,神常常按照民族或个人的行为施行赏罚,或者干脆让人自食其果。

◆看苦难为不公义和神秘
虽然圣经告诉我们,苦难总的来说因原罪而起,但它也强调,某人受苦并不一定是因为他的某次罪行。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约伯。
虽然整个人类都要承受这破碎世界当中的苦难,邪恶却不是按照比例公平分配的。坏人不比好人过得差。好人也经常遭遇不幸。

《箴言》强调苦难的正当性,以及苦难在多大程度上和人的恶行有关;《约伯记》和《传道书》却生动地展示了事情并非总是如此。

我们从经文中得知,世界由一位全知全能的神创造,他没有对手。所以世界遵循一种模式,一套结构。所谓结构,是经过复杂设计的基本秩序或构造。

既然世界是由一位良善公义的神所创造,其结构必然包含道德秩序。这个道德秩序不是基于权势,而是基于公义。
但是也有例外。《箴言》讲得没错,一般来说,勤劳带来兴旺,懒惰招致饥饿——但事实并非总是如此。《约伯记》和《传道书》补充了《箴言》的世界观。
《箴言》展示了神的秩序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体现,《约伯记》揭示了其“隐蔽性”,而《传道书》则揭示了它带来的“困惑”。

所以尽管很多时候,恶人掉进自设的陷阱,“理想的公义”得到彰显,但还有很多苦难,其分配不公正也不平均。新约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圣经的这个教导不仅和因果报应截然不同,而且有悖常理。

大多数人在内心深处宁愿相信,“人们得到应得的,遭受应受的”。他们倾向于责备受害人,若不能将犯罪的人绳之以法就更是如此。这种倾向源于人们想要理解事物的本能,但也很可能源于人类想要掌控自我命运的深层需要。

很多时候,苦难无关公义,神秘莫测。

◆苦难是神的敌人

圣经始终强调苦难受神的掌控,我们必须明白,苦难其实是神的敌人。

所以耶稣是因为邪恶、死亡和苦难而愤怒。他是神,他不是对自己恼火。这说明邪恶是神的美好创造的敌人,也是神自己的敌人。耶稣的最终使命就是战胜邪恶、铲除邪恶。但是正如之前提到的,邪恶深深扎根于人心,如果基督来到世上,用他的能力摧毁一切邪恶,那他将不得不毁灭我们所有人。

所以他不是以将军领兵打仗的姿态来到世上,而是在软弱中走向十字架,为我们偿还了罪债,这样到他再来并且铲除邪恶的那日,他不用审判我们。

◆苦难、公义和智慧
圣经教导中的第一组平衡——苦难既公义又不公义——能够引领我们走向智慧,帮助我们面对苦难。所谓智慧,就是明白现实的复杂性。

神出于公义,让苦难临到世间,这是现实的一部分。但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就是创造的秩序——世界的结构——遭到损毁。苦难和痛苦不是平均分配的,我们经常看到无辜的人受苦多过作恶的人。这提醒我们决不能草率地给苦难归因,认为自己或别人一定是犯了错才会受苦。

忽略任何一部分事实,都会让我们与宇宙的真相脱节。如果忘记第一个真相——苦难在总体上是公义的——我们会陷入自怜,骄傲又愤懑,怀着苦毒拒绝神的美善,甚至不相信神的存在。如果忘记第二个真相——苦难具体到每个人身上总是不公义的——我们又恐怕会过度自责,满脑子想的都是神必定抛弃了我们。圣经中的相关教导就是要除去这两种回应,即“我恨你”和“我恨自己”。第一种反应让我们对神发怒,失去力量;第二种反应让我们自责,觉得自己失败甚至无用。

◆神的主权
现在我们有必要转向另一组平衡真理——神是掌权的神,也是受苦的神。

我们说神掌管历史,所以神也掌管苦难,这是什么意思呢?圣经当中有关神之主权的教义曾被称作“兼容主义”(compatibilism)。 圣经教导我们,神绝对掌管历史进程,但在他施行主权的同时,人类也要为自己的选择和选择的结果负责。所以,人类的自由和神对历史的引领,二者没有任何冲突。

圣经的观念在古代和现代都违反常理。希腊哲学的“命运”(fate)、伊斯兰教的“天命”(kismet),与基督教所讲的“神的主权”十分不同。神借着我们的选择来实现他的计划,而不是绕过我们的选择或不顾我们的选择。我们的选择带来相应的后果,神也从来没有强迫我们做任何事——我们总是做最想做的事。神通过我们自愿的行动,完美地实现他的计划。圣经处处以神的计划和人的行动相容不悖为前提,在很多地方还明确地如此教导。

在《以赛亚书》10: 5神称亚述是他“怒气的棍子”。虽然神按照他智慧公义的计划使用亚述,作自己怒气的棍子,但亚述的动机并非为了公义,而是要统治多国,满足自己残酷骄傲的欲望。所以,神会审判自己用来审判的工具。亚述的行动在神的计划当中,但是亚述也必须为自己的选择付上代价。

神是那位“凭着自己旨意所计划而行万事的”(弗1: 11)。万事发生,必然符合神的计划,与神的计划一致。这就意味着神的计划中包含“小事”。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
所以苦难不是神计划外的事,而是神计划内的事。

◆神的计划和我们的计划
圣经告诉我们,神计划我们的每一个计划。尽管我们自己作计划,但这计划一定符合神更大的计划。圣经中多处提到,自由意志和神的主权以不可思议的方式编织在一起。

最后,“神的主权”这个基督教概念是个既奇妙又实用的原则。没有人能说清楚,这两个真理是如何形成一个整体的。神的主权神秘却不矛盾。它意味着我们有动力用才智和意志做到最好,同时也知道神在掌权,若我们愚蠢作恶,就要承担后果。另一方面,我们也得到切实的保证,我们的人生终究不会一团糟。即便是失败和困难,神也会用它们让自己得荣耀,让我们得益处。

不应该谋求安稳和舒适,而应该完全倚靠神,从他那里获取力量。这需要操练每天都将一切交给他。真正的盼望在于他的应许。神帮助我们坚持下去,那是未来的希望和力量。


第7章 神的苦难

永活的神[是]自我维持、自我满足的,不需要从外界获取生命力。
神不需要倚赖任何人或事物,相反,一切都要倚赖他。神不需要我们的爱和敬拜。他和我们不同,不需要任何东西让自己完整。

正如加缪所讲,十字架让人说不出这些肤浅的话。既然神没有为自己免除苦难,那我们完全可以信靠他。

因为苦难既公义又不公义,我们可以大声呼喊,尽诉哀伤,却不必耽溺于苦毒的心境。因为神既拥有主权又承受苦难,我们确信苦难终有目的,即便眼下无法理解。我们可以信靠他却不必明白一切。

我们信靠他是因为他在十字架上赢得了我们的信任。虽然他没有讲明原因,我们仍然可以信靠他。他值得信靠。

基督教对恶之难题的回答更乐观也更悲观:
我们只能站在十字架脚下,在那里得到从神的智慧而来的答案,这答案让乐观的神义论和悲观的哲学的拥护者们都发怒了。神的答案是让邪恶自己对付自己,用最高层次的爱将它征服,同时满足公义的要求。这个答案安慰我们,也鼓舞我们,让我们等待那被钉十字架的胜利者再来。

TOP

第8章 苦难的原因

根据基督教神学观念,无论笼统地讲还是具体到个人,苦难并非毫无意义。神借着它们成就了自己的旨意——借着神的苦难,人的苦难最终被征服、被消除。
苦难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基督借着苦难成为像我们一样的人,从而拯救我们,同时,我们也借着苦难更像基督,经历他的救赎。这意味着苦难虽苦,却富有意义,大有益处。

◆不要浪费苦难
苦难有三个益处:
第一,忍受苦难并走出苦难的人往往更坚韧。
第二,透过苦难,受苦的人和家人朋友联系得更紧密,关系更深入,当中的鼓舞和力量会持续数年。
第三个益处——苦难“改变生活的优先次序和人生观”。
把人生目标归入四个基本范畴——个人成就与幸福、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宗教与灵性,以及“繁衍”(为社会做出持久的贡献)。专注个人成就与幸福的人对挫折的抵抗力最弱。若是努力寻求神、建立深刻关系和贡献社会,苦难有时会带来直接的帮助,但却绝不会提升我们的自由和舒适度。所以,患难和试炼迫使我们重新规划人生。

◆ 荣耀神
人生的最终目的就是荣耀神。
苦难和荣耀经常连在一起。

所以,每当我们按他应得的荣耀采取行动,用祷告、诗歌、信靠、顺服和盼望回应他,就是给神应得的,并达成我们受造的目的。

◆ 荣耀的神
究竟什么是神的荣耀呢?

每当圣经说神是荣耀的,也就是说神应该被当作是重要的,他也的确重要,比任何人或事物都重要。

只有把神当作最重要的——你只荣耀神,只给神荣耀——你才能一生平安。

关于神的荣耀,还有一点必须提及,就是他至高的光辉与壮美。

荣耀神的意思不是说你别无选择只能服从他,而是你想要服从他——因为你被他吸引,以他为乐。

◆撇除偶像
我们怎样才能用苦难荣耀神呢——苦难如何帮助我们荣耀神呢?

所谓偶像,实际上是一位总是按照我们意愿行事的神。说得更准确些,这位神帮助我们完成计划,根据我们的设想来运转世界、安排历史。他是被创造出来的神,是一位假神,我们不过是把自己的想法和形象投射在他身上。

简而言之,苦难将她引向一位荣耀的神,让她学会了把神当作荣耀的神来对待.

◆向他人荣耀神
在苦难中信靠神也会让他人看到神的荣耀。信徒若在苦难中站立得稳,不仅是将荣耀归给神,更是向世人展示神的伟大之处——在这方面,恐怕没有其他方法能与之相比。

阿米什人之所以能宽恕凶手,有两个根本原因。第一个是深深反省与默想基督是怎样宽恕那些折磨他和杀害他的人。阿米什人信仰的核心是一个为敌人而死的人,如果你身处的社区不断讲述并歌颂这个故事——表演颂赞这个故事——久而久之到一个地步,原谅杀害孩子的凶手并非不可能。

但是第二个原因更值得思索,学者们指出,原谅的核心在于“放弃自我”——放弃报复的权利。基督教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为神为他人放弃个人利益,按照神的旨意,为邻舍的好处,放弃个人自由。这和美国人从小接受的观念恰恰相反。

我们生活在倡导个人主义的消费社会里,这样的社会教导我们不能放弃自我,要肯定自我——把你的自由、利益和需要摆在第一位。生活在崇尚肯定自我的文化中,人们通常用报复回应苦难。相反,阿米什人的文化崇尚放弃自我,这让他们在面对苦难时更容易去原谅。

◆默默无闻荣耀神
苦难是向别人见证神的荣耀的方式。如果别人看见你耐心承受苦难,他们会在你身上看到神的信实。

按照世俗的世界观,只有当下这一个世界。此时此刻的物质世界才是唯一真实的。没有超自然,只有自然。没有超越经验的,只有本身固有的——没有天使和魔鬼,没有圣灵和灵魂,没有神,没有撒但。如果你生活在世俗的“内在框架”中,正如查尔斯·泰勒所说,你永远不可能体会到琼尼所领受的希望。
有一个无法想象却真实存在的属灵世界,那里正在播放关于你的一切。你的一举一动被呈现在数十亿的灵体面前。当然,神也在看。

◆苦难和荣耀

苦难和荣耀紧紧相连。苦难将神的荣耀彰显给世界,最终也会为我们带来荣耀。

耶稣拿走了那唯一致命的苦难:与神隔绝。正因为他这么做了,所以,无论我们遭遇什么苦难,我们都必然成长,会变得更好。
煤块在压力下会变成钻石。在基督里受苦的人,他的生命必然转化,大放异彩。
耶稣基督受苦不是让我们不再受苦,而是让我们在受苦时能够像他一样。他受苦,却彰显了荣耀。

TOP

第9章 学会行走
◆我们的荣耀呢?
绝不要浪费悲伤。根据圣经,苦难的目的和效用,一部分和神的荣耀有关。
苦难怎样带来益处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先看看圣经对今天所谓“自我提升”这个议题有何教导。耶稣基督有两句名言,表明了基督徒生活中一个核心原则:爱慕公义如饥如渴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太5:6)
顾惜自己生命的,必要丧掉生命;但为我牺牲生命的,必要得着生命。(太10: 39)

如果你寻求神,把他当作生命中唯一值得追求的美善,那么神会将幸福赐给你。但如果你仅仅盯着个人的幸福,那你什么也得不到。
如果不寻求自己,单单寻求神,我们终将既寻到神,又寻到自己。

按上帝的本相认识他和信靠他,会使我们得着智慧,因为这会使我们看清现实。你看到神的公义、伟大、权柄、智慧和爱,就不会在苦毒、骄傲、忧虑和沮丧中磕磕绊绊地过日子。如果我们不寻求自己的益处,而是寻求神的荣耀,那反倒会在自己身上渐渐培养出荣耀的品格,谦卑、盼望、仁爱、喜乐和平安。

我们看到,苦难可以让人成长,得到训练,生命被转化。但我们绝不能把苦难单单看作自我提升的途径,这种观点会让我们变成某种形式的受虐狂而享受痛苦,认为只有在痛苦中我们才更有道德。

我们必须把苦难——无论其直接原因可能是什么——当作一种更好地认识神的途径,一个前所未有的服侍神、效法神、亲近神的契机。

苦难帮助我们理解现实中未知的部分:
通过苦难看到自己十分缺乏勇气。
苦难也可能让我们看到自己自私的一面。
戴维斯甚至提出了更有悖于主流文化的观点,他称有过抑郁经历的人比其他人更有智慧,对人生的看法更现实。他列举了不少研究,这些研究全都表明没有抑郁经验的人容易高估自己掌控人生的能力。当然,严重的抑郁有损健康,可是总的来说,抑郁的经验能让人更准确地了解自身的限度和自己对环境的掌控能力。

生活不会随着苦难而自动改善。海德特提到两种应对苦难的基本方法——分别是“主动应对、重新评估”和“回避应对、拒绝接受”

后者会导致灾难,因为它的意谓是“用拒绝或回避事实,或通过饮酒、吸毒和其他干扰方式,使情感反应钝化”。相反,前者则会让人真正受益,因为它既包含了艰难的内心操练,又包含了尝试改变外部困境的成长过程。
选择带来的后果非同小可。苦难过后,你可能变得更好,也可能变得更糟。


神用苦难除去我们的软弱,让我们坚强:
首先,苦难转变我们对自己的态度。我们因苦难而谦卑,放下不切实际的自我形象和骄傲,,看到自己是如此脆弱。
苦难也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身的软弱,因为苦难会暴露我们最丑恶的一面。

第二,我们和生命中各样美好事物的关系会因苦难而发生深刻的改变。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除了苦难,没有什么能让我们与神的关系更紧密

最后,只有经历苦难才能帮助别人,尤其是那些正在苦难中挣扎的人。我们走出困境后会更富有同情心。

◆神的健身房
圣经的作者说得对,苦难“当时”很难熬,过后却结出果子来。
我们在天上的教练带领我们,以平衡之姿度过人生。而我们也要用心回应,节制有度。《希伯来书》作者说,既不可“轻看”主的管教,也不可“灰心”(来12: 5)。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不能像禁欲主义者那样,只知道咬紧牙关,看不到苦难其实是神的训练;也不能“灰心”,轻易放弃,陷入绝望,甚至离开神。我们既不能躺倒在地,也不能转身逃跑,而是要一步一步完成训练。

◆装备头脑应对苦难
苦难袭来之前,我们必须先装备头脑和心灵,这样才不致措手不及。当苦难真的降临时,我们要保持敏锐,因为苦难形式各异,不能在任何情境下都僵硬地套用同一种策略。

TOP

第10章 苦难各异
◆苦难的多样性
有鉴于此,圣经展示了不同种类的苦难,而对策也多种多样,不尽相同。用一刀切的方法对付苦难注定失败,因为苦难形式各异,受苦的人也各有各的性情和灵性状况。

所以只有承认苦难多种多样,才能安然度过苦难或者帮助他人面对苦难。下面我们看看圣经中提到的四种苦难,每一种都有各自的原因,并且伴随一系列独特的挑战。

        约拿、大卫和自寻之苦
有一种苦难源于我们自身的失败。

神是否因为大卫和约拿犯罪才“惩罚”他们呢?并非这么简单。《罗马书》8: 1说,在耶稣基督里的人就“不被定罪”了。简单地说,既然耶稣基督已经承担了我们的罪,为我们的罪付上了代价,神就不会让我们再付第二次代价。因为耶稣基督的缘故,神不会“报应”信徒,如果神真的惩罚我们的罪,我们早就死了。但是神经常把这个世界的破碎之处(整体上是罪带来的后果:创3章;罗8: 18及其后的经文)摆在我们生命中,为了唤醒我们回转归向他。神根据我们心灵所需作出安排。

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区分“大卫”式的苦难和“约伯”式的苦难——受苦不是行为的直接后果。一方面,他不应该断定自己是因罪受罚;当然另一方面,他也不应该错过这机会,就是在信仰里扎根,寻求一个新的维度,让灵命成长、智慧加增。
苦难和不幸为他敲响警钟,提醒他作出具体的改变。要让一个人谦卑下来,恐怕只有受苦,否则他不会醒悟回转,不会看到自己的缺点。

        保罗、耶利米和遭受背叛之苦
前面提到的是由于行为败坏而受苦。但行事善良勇敢也会招致苦难。这样的行为会引发他人的背叛或攻击。
第一种苦难要求你悔改,第二种苦难则要求你作出原谅与否的决定。
诱惑在于,你为了维持一个高尚的形象,一面受苦,一面隐藏心中的强硬和冷酷,愁苦越积越多。我们的确有必要反抗不公、争取公义,但是一定不能怀有报复之心,否则这番经历不会让你更美善,只会让你更糟糕。

        马利亚、马大和丧亲之痛
有些苦难让你满腔怒火、愤愤不平,有些苦难却带给你无法承受的哀伤。有人说这种苦难是“普世的”,因为你行善也好,作恶也罢,终有一日你必须面对。

衰老和死亡——失去家园和亲人——人人都要经历,称得上普世的苦难。这些事情发生时,我们可能要自我检讨,要悔改,也可能要直接面对,要宽恕。但无论如何,基督徒遭遇苦难时,一定要学着把所思所感转向从信仰而来的安慰和盼望。

        约伯和测不透的苦难
最后还有一种苦难,“不属于前面任何一类”,却也有重叠之处。人们称这种苦难“毫无道理”,因为它神秘莫测、无法预料,而且骇人听闻。
其他几种苦难的原因比较容易确定——道德缺失、迫害背叛,还有寿数已尽。随之而来的内疚、愤怒和悲伤之情,虽然难以承受,却相当直接。“约伯的苦难”却不尽然。他的受苦超乎想象。人们遭遇这种灭顶之灾,不会只是内疚、怨恨或是悲伤那么简单,而是会对人生、对神怒不可遏。
约伯的生活坍塌了,他首先自省,看自己是否因某样具体的罪而受罚。但他的确没有过失,神不是在追究他。事实上,这才是约伯受苦的真义。在苦难的引领下,他终于仅仅为神的缘故而顺服神,而不是为了得到好处或诸事亨通。

◆性情的多样性
苦难之所以多种多样,不仅受外在因素影响,也和内在因素有关,即受苦的人有不同的性情。

西蒙娜·薇依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叫作《神的爱与受苦》(TheLove of God and Affliction)[插图],她在文中从不同侧面剖析了人在苦难中的经验,值得一读。薇依把苦难和受苦区分开来,前者与外部环境有关,后者是痛苦和悲伤的内在体验。薇依试着勾勒受苦这种内心体验的不同侧面。

        受苦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孤立。有一道障碍立在我们和最亲密的朋友中间。
造成孤立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你在受苦,忽然间发现,在你和那些没有类似经验的人之间有一道鸿沟。
几乎每个遭遇重大苦难的人都是如此。沉重的苦难把你变成另一个人,有些人曾经与你关系亲密,现在却十分陌生。但也有可能,孤立是朋友们远离你造成的。为什么我们总要躲避陷入受苦的人呢?原因很简单,就是感到无能为力——我们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应该做些什么。也可能是出于深深的恐惧,害怕陷入对方的痛苦,害怕被痛苦淹没,无法应对处理。

        受苦的第二个特征可以称为内爆(implosion)
当你身体承受剧痛时,你无可避免地会将全部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你的头脑里所能想到的,除了疼痛和想办法消除疼痛,再没有其他任何人或任何事了。同样道理,内心的折磨让我们只关注自己,对周遭熟视无睹。
这种自我关注让你无法给予爱、接受爱,或是感受到爱。你周身麻木,只在乎自己的遭遇。你无法“走出自我”,想不到别人,不会去服侍别人或关爱别人,也从不觉得任何人关爱自己。薇依说,这一切的根源在于感受不到神。我们可能在理性上知道有人爱我们,或相信神爱我们,但心里却怀疑。

        受苦的第三个特征是觉得自己注定失败、毫无盼望以及被定罪。
这种感觉很难定义,是一种当事人几乎没有意识到的羞耻感。换句话说,做错事应该感到内疚,但我们很少会因此而产生愧疚之情。直到遭遇沉重的苦难,我们才觉得自己恐怕受到惩罚了,有必要省察并且承认生命中的过失。我们身上的过失并不难找。虽然受苦和过失并非直接相关,但我们会借此机会,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的缺点和软弱。

        受苦的第四个常见的特征是愤怒。
由于原因和处境不同,愤怒的对象或多或少也有差别。我们可能对自己感到愤怒,对亏待我们或是辜负我们的人积怨甚深,或者只想对神发怒,也可能很笼统地对人生的不公平和无意义怀有怒气。

        受苦还有一种极度的毒效,就是诱惑——同谋的诱惑。
苦难“一点一点地向灵魂注入惰性的毒剂,诱惑灵魂成为它的同谋”。我们成为痛苦的同谋,对我们的不适感到舒适,对我们的不满感到满足。“这种同谋阻挠当事人竭力改变命运,阻止他设法寻求解脱,有时甚至扼杀他对解脱的渴望……
你身处其中,它可以使你觉得自己很高尚,自怜可以像蜜糖,让人欲罢不能。受苦也能成为借口,你会趁机去做平时不可能做的事,过一种放纵的生活。或者你在潜意识里觉得自己要为所犯的罪付上代价,而苦难正是解决之道。

前面提到的特征——孤立、内爆、麻木、愤怒、被定罪的羞耻感、拥抱苦难的诱惑——仿佛化学反应中的不同元素。可以说,任何受苦的人都会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这些特征,既受外部环境影响,也和个人性情有关。不同个性、性别和文化背景的人,处理情感的方式截然不同。他们也秉持不同的价值观和追求。

所以,每个案例都会表现出薇依所说的这些特征。它们的比例不同,以截然不同的方式互相纠缠,极其复杂。

◆方式的多样性
受苦各不相同。所以,每个人都要寻求不同的应对之策。

约翰·费恩伯格在发现全家无人幸免于恶疾时,如坠深渊。那段日子总有朋友来看他,对他讲一些思想和观念,希望能帮助他渡过难关。他们讲的很多都是神学上的反思。费恩伯格回顾这段经历时列出如下两组清单。

第一组清单上的内容,他在理性上都认可——但朋友们说给他听时,他感到厌烦,很明显那些东西让他沮丧。约伯的朋友们讲论神的真理,正确却抽象。

有时候神学论证非但不能治愈,反而会带来伤害。这不是神学和神学论证的错;这是“叫人愁烦的安慰者”的错,他们抓住片面的真理,不顾时机,居高临下;他们在应用时不敏感,他们的神学虽然无误,却满口文化包袱,陈词滥调。他们不能带来安慰,只能让人烦躁。

我们应当留意,在“无用之言”的清单上确实包括了真理,只是应用不当。安慰者在应用时或是没有技巧,或是时机不对,总之方法不合宜。

费恩伯格后来转向“有用之言”的清单并得到医治。真理以合宜的次序、合宜的方式发挥了作用。
重点在于,费恩伯格要学着以神为乐,享受神的爱,但邪恶终归是邪恶,一定会让人痛苦。父亲安慰他说,严峻的考验还在后头,他不应期待神的恩典和力量此时此刻就临到他。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许多年来,我发现大部分写给受苦者的书虽然措辞笼统,实际上却是为某种特别的不幸处境或某类人而写的。有些人受苦时容易自怜或骄傲,仿佛自己是个高尚的殉道者,他们需要温柔提醒;有些人却容易感到羞耻或自我憎恨,他们需要鼓励的话。
有些讲苦难的书会直接告诉你,要“利用”哀伤经验,以便有所收获。的确,有些人只在特殊时刻才能意识到自己必须改变。

我们必须记住,按照正确的顺序领会真理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要知道,任何事都在神智慧的旨意和掌控之中,即便是最骇人听闻的事;神应许,无论情况多么不堪,他都在掌管,并会按照计划成就他的美意。

我们看到,苦难有不同形式,受苦的人有不同性情,应对苦难有不同的途径。圣经中对苦难的教导甚多,我们要根据情况、阶段和当事人的性情,按照不同次序应用真理。但是表达真理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很多时候,那黑暗中的亮光可能是一首诗、一个故事、一句引语、一段经文、一首歌、一段论述或一首赞美诗。只要一两行文字就足以产生“辐射”效果,我们反复思想,从中得到启发、安慰、认信和治愈,愤怒和绝望的毒瘤也渐渐缩小。

事实证明,山谷中不只有一条路。我们的主,那位最佳向导,会帮助你找到最好的那条路。

TOP

第三部分 火炉中同行
第11章 同行
当苦难来临时,要怎样做才能面对和度过呢?

◆苦难中与神同行
圣经中提到面对苦难,一个常见的比喻是行走——行走于艰难、危险,甚至会丧命的环境中,总之是在黑暗中行走。
这些比喻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断提醒我们,不能逃避苦难,一定要走过去。行走的比喻表达了进步的概念。许多古人认为,逆境算不了什么,我们只需坚持、忍耐、毫不退缩,甚至不动声色地忍耐到底。
但是基督教信仰却在行走这个比喻中——走过黑暗、漩涡和烈火——呈现出一种不寻常的平衡。我们不能失掉根基,让苦难肆意践踏生命;也不能认为自己总能够逃脱或不受任何影响。我们要面对苦难,度过苦难,不惊惶,不避讳自己的软弱哀伤,不愤恨,不让恐惧夺去力量,同时也不能沉默屈服,不能投降或绝望。
圣经没有应许信徒免于苦难。神没有说“假如你从火(或洪水和深谷)中行走”,而是在你行走时。神的应许不是把苦难挪去。神应许的是他会与我们同行,走在我们旁边。

彼得把接受了耶稣基督救恩的基督徒比作含有杂质的黄金。我们对神的信仰混杂了各种渴望——安逸、权力、骄傲、享乐和自我,这些东西彼此争竞。我们的信仰总是停留在抽象的知识层面,并非真心实意。我们可能认识到自己是罪人,因神的恩典而得救,但是固有的观念仍然左右着我们的内心——我们之所以过得好,是因为行为更体面,思想更开明,工作更努力,更有爱心,更有处世经验。但我们个性中其实有很多污点:听到批评就泄气,批评别人又很严厉;不善于聆听,对看不惯的人很挑剔;有时太冲动,有时太懦弱;有时控制欲太强,有时又十分不可靠。这些污点我们往往看不见,即便生活因此黯淡无光,又给别人带来了伤害。

这时候,苦难来临。灵魂中所有“杂质”——胆小怯懦、自私自怜、心存苦毒、意欲欺骗——都被苦难和试炼暴露出来了,如同火炉让矿石中的杂质显现。我们终于看清了自己。经历苦难如同冶炼黄金,我们身上有些东西被毁掉了,有些却更纯净、更坚定。

彼得提醒他的读者,苦难来临,不要感到奇怪(彼前4: 12),不要放弃希望。关键在于,我们要亲身经历神,认识他,才不会因受苦而软弱,反而会借着受苦而更坚强。

◆三人被扔进火炉
这件事我们无需回答你。如果我们被扔在火窑里,我们所事奉的神必能拯救我们;王啊!他必拯救我们脱离烈火的窑和你的手。即或不然,王啊!你要知道,我们决不事奉你的神,也不向你所立的金像下拜。(但3: 16—18)

在这个回答中,信心和谦卑并存,呈现了一个看似矛盾的平衡。表面上这段话似乎前后冲突。一方面,他们信心满满,坚信神不仅能够拯救他们,而且真的会来拯救他们(但3: 17)。但是下一句以“即或不然”开头,让人感到困惑。如果他们对神真有信心,那为什么还要承认神也可能不来拯救呢?

答案在于他们真心信靠神,而不是倚赖自己对神的揣测,那不过是狭隘的理解。他们在心里认定神会施行拯救,但还不至于狂傲到确信自己“对神解读无误”。他们知道,神没有义务按照他们有限的智慧来行事。换句话说,他们的信心在神本身,而不是他们对神提出的要求。他们信靠神,凭着这份信靠,他们知道神的安排必定是最好的。

我经常听到有人说:“如果神要祝福我们,那我们必须信心火热,毫不怀疑,相信神一定会祝福我们。我们求祝福的时候,必须有十足的把握,我们一定能得到。” 但实际上,他们真心相信、恳切盼望的不过是自己设定的人生计划,神只不过是用来达成计划的工具。他们信靠的顶多是一位帮助自己达成人生计划的神。但是这三个人信靠的是神本身。

“我就是知道他一定会来救我们”,这样的回答表面上看信心十足,背后却潜藏了焦虑与不安。我们感到害怕,很有可能他不会回应祷告,不会前来搭救。但是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三人相信神“就相信到底”,所以他们毫不惊慌。他们在灵性上不怕火炼。或是拯救,或是死亡,他们都能坦然面对。

他们相信,神会拯救他们脱离死亡,或是借着死亡拯救他们。他们最大的喜乐在于荣耀神,而不是利用神达成自己所愿。所以他们毫不畏惧,毫不动摇。

◆却有四人在火炉中
《但以理书》这段经文以充满震撼力的方式既展望又回顾。《以赛亚书》43章写道:“你从火中行走的时候,必不会烧伤;火焰也不会在你身上烧起来……你不要惧怕,因为我与你同在。”(赛43: 2, 5)火中这位神子正是生动的印证。

他们三人并非因为生命毫无瑕疵才配得神的拯救。神之所以在火中与他们同行,是因为他差遣耶稣基督来到世上,为他们也为你我经受了烈火的惩罚。因此,凡是信靠他怜悯的人,他都能宽恕,都能接纳。因此,他能和我们这些不配的罪人在火中同行。

◆火炉中的功课
如果你相信耶稣,在他里面有平安,那么苦难如同炼金,会塑造你的品格。想想你最在意的四件事。我是谁,我的长处和短处分别是什么?我是不是一个有同理心的人,看到别人受伤,懂得如何给予帮助?我是否完全信靠神,即便遇到人生挫折也站立得稳?我是否有智慧把握生命的方向?这些问题至关重要,但若不曾经历苦难,无一能够顺利解答。


众所周知,苦难可以塑造我们,也可以让心刚硬,将我们毁灭。有太多人被苦难击垮,而且是彻底垮掉。怎样才能在苦难中成长而不是被苦难毁掉呢?答案是你必须与神同行。

什么是与神同行?
我们必须把神当作神,相信神就在身边。
这首先意味着你要借着祷告与他对话,对他倾心吐意。你要信靠他。但更重要的是,你要打开心灵的眼睛,看耶稣如何为你走上十字架,甘愿跳进火炉。只有了解了这一点,你才能信靠他,跟随他,让自己在火炉中被提炼成纯金。

重点是牢记福音。

如果你走进火炉却不清楚福音,那你不可能在火炉中遇见神。你会认定神亏待了你,你已经感到孤独,而且会一直孤独下去。最危险的事莫过于走进火炉时心里却没有福音。你会对神恼怒,或者对自己恼怒,或者同时对二者恼怒。

然而如果你在火炉里,你可以对自己说:“这是我的火炉。我不是因为自己的罪而受罚,因为耶稣基督已经为我承担了烈焰之火。如果他坚定地为我穿过了最猛烈的火焰,那我也可以坚定地为他穿过没有那么猛烈的火焰。而且我知道,如果我信靠他,这火炉只能让我变得更美好。

◆与神同行的方式
与神同行意味着把神当作神,看神在身边,在当下。行走不是演戏,而是有节奏的——包括一系列稳定重复的动作,要长时间坚持。

行走是每日祷告;每日读圣经、读《诗篇》;每日顺服,和基督徒伙伴团契,参加集体敬拜,全然委身参与教会生活。行走的节奏不止息。与神同行这个比喻象征了缓慢且稳定的前进。

一般来说,在苦难中与神同行,你不会经历即时的拯救,不会立刻脱离困境、忧伤和恐惧。当然也有那样的时刻,你感到一股令你诧异、无法解释、“超越理性的平安”。

恒常的每日操练包括什么?有哪些具体的办法能让我们与神交好,在困难中更坚强而不是更软弱?圣经让我们看到,受苦的人采取各种各样的行动和方式来应对苦难。神呼召我们行走其间、哀伤哭泣、信靠祷告、思考、感恩、关爱、常怀盼望。

这些操练互为补充,是整全的策略,一项也不能遗漏。不过苦难各异,受苦者性情不同,再加上其他个别因素,使得某些操练或许更为重要。所以不能生搬硬套接下来讨论的各种方法和应对策略,不能假设它们对每个人都同等重要。

TOP

第12章 哀哭
既然掌握了应对苦难的基本原则,现在我们就可以放心探讨圣经提出的各样具体方法和策略了。我们不能只用其中一种,也不能照本宣科,把它们看作一系列独立的“步骤”来跟随。这些方法彼此渗透,互有交集。而且,根据苦难的原因不同,受苦者性情不同,以及其他个别因素,每一次应用都不尽相同。

不要对陷入哀伤的人说“你要振作!”,而要对他们更温和,更有耐心。我们对自己也是一样,不能假定信靠神就一定不会哀哭,不会气愤,不会绝望。

神用以利亚显明,我们是复杂的受造物——有身体有灵魂。如果处理方法过于简单,压伤的芦苇会被折断,将残的烛火会被熄灭。神没有那样做。在恰当的时刻,沮丧失望的人的确要面对问题,要接受挑战。但他也需要去海边走走,吃一顿大餐。

关键在于——受苦的人需要哭泣和倾诉心声,不能禁止他们宣泄情感,只顾给他们讲道理。我们自己陷入哀伤时也要注意这一点。

诗篇88让我们了解到,首先,信徒会长期身处黑暗之中。虽然我们不断祷告,不断隐忍,情况却未必会好转。诗人在结尾处没有表达任何盼望,说明信徒虽然活着,却在黑暗中挣扎。这里的黑暗可能指外部艰难的环境,也可能指内在灵性上的痛苦。
第二,在持续的黑暗中,神的恩典以更深刻的方式彰显。我们因此受到鼓舞,可以向神敞开,真诚地倾诉内心的挣扎。
第三,我们仍然被黑暗笼罩的时候,恐怕正是击败邪恶势力的绝佳机会。
黑暗中,我们可以选择侍奉神,只因为他是神,但是在安逸中往往不需要做这个选择。我们陷入极度黑暗的光景,觉得从神那里一无所得,和神的关系彻底破裂。但即便如此,倘若你仍然顺服、祷告、寻求神、遵守诫命爱他人——似乎这样做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但那又如何呢?我们这样做,就真的学会了为神的缘故爱神,而不是为神赐下的好处爱神。
这样一来,当黑暗消散,困境转变时,我们会发现,自己不再那么倚赖除神以外的东西来获得快乐了,我们在神里面拥有了新的力量和满足,在困难面前更坚韧、更笃定、更平安。煤经过火炼终于成了钻石。

《诗篇》39篇是另一篇“无望的诗”。诗人在结尾处说:“求你不要怒视我。”(诗39: 13)但是这世上唯一寻求神却真的不见神的面,真的经历全然黑暗的只有一人,就是耶稣。

因为有了耶稣——即便陷入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刻,你仍然有盼望。

最后,我们应该谈一谈“在苦难中欢呼”是什么意思。
我们不应该把圣经中这一劝勉看作是纯粹主观的、情绪化的说法。欢呼并不仅限于“非常快乐的情绪”。基督徒也不是只能表情僵硬,嘴角上扬,义正辞严地说:“我不会被打败!”这种回应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是一种自我满足,仿佛你可以给自己足够的力量,但实际上这力量只能从神而来。
苦难让人内心哀伤,受苦的人的确会软弱。如果你否定自己受伤——告诉自己一切都好,谢谢——那你日后要付更大的代价。你可能突然之间就爆发了,崩溃了,整个人生瞬间坍塌了。那时候你才意识到,之前不过是自我欺骗。你受的伤远比你想象的要更严重。

在《彼得前书》1: 6中,彼得告诉他的收信人,要在基督身上看到神的救恩,“你们要喜乐。然而,你们现今在各种试炼中或许暂时会难过”。值得留意的是,这两句话的时态都是现在时。他们正在救恩中喜乐,即使他们正在深深的难过、创伤和悲哀中受苦,两种状态同时发生。
二者不仅能同时做到,而且必须同时做到,那样才能在苦难中成长,而不是被苦难击败。

在我们看来,感觉不能强迫。没错,的确不能否认感觉或者制造感觉。但也要记得,圣经中“心”并不等同于情绪。根据圣经,你最深刻的承诺、信任和盼望都在你心里。情绪、思想和行动都源于那些承诺。在神的里面“喜乐”意味着我们要认真思考和提醒自己,神是谁,我们是谁,神为我们做了什么。每当这样做时,我们的情绪可能会回应和跟从,也可能不会。所以我们不能下结论,说喜乐里面一定没有忧伤、怀疑、软弱和痛苦这些感觉。仍然难过,却又在苦难中喜乐。
所以真正的喜乐是,你仍然难过,却体会到主的喜乐。不是先有难过再有喜乐,不是先失声痛哭再感到喜乐。哭泣把你带进喜乐,提升喜乐的境界,这份喜乐又让你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哀伤,却又不被它吞没。换句话说,你终于在情绪上健康了。

基督徒也会陷入悲哀……把哀伤从情感中剔除,这是反常的,不符合新约圣经,带有斯多葛主义的味道,或是由某种非基督教的异教生出的心理状态……[基督徒]有能力摆脱这些情绪,但是作为一个基督徒,他的荣耀在于对自己的情绪有所感,却又不为其所控。基督徒并非没有感情。认清这点很重要。

TOP

第13章 信靠
我们看到在苦难中真实地表达哀伤、切切“呼求”是多么重要,但另一件事也很重要,就是按照圣经的要求,无论如何都信靠神。
我们必须时刻相信神的智慧无法测透,神掌管万有。

根据圣经,神有权柄掌控一切,同时人有自由意志,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我们必须效法约瑟。很多时候,我们的处境像约伯多过像约瑟。约瑟最终清楚地知道了神的计划。回顾过去,事件环环相扣,他看到神一直在行动。但是大多数人都没有机会看清神给我们的人生计划。我们更像约伯。艰难的考验终于结束了,但约伯自己却还不如读者看得清楚。但无论能领悟多少,我们都要像约瑟那样,在任何处境中都信靠神。

约瑟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件事都在神的计划中,即便是小事和坏事。

万事互相效力,达成他的美意;他给的即是所需,他不给的即是多余。
你需要耐心,如果你向神祈求,他必定会给你。但是只有抑制欲望,才能有确实的平安。将你自己躲藏在他翅膀的荫下;倚靠他的爱护和力量;把他看作一位医治者,他满怀恩典,着手治愈你灵魂中最严重的疾病——你的罪性。你要臣服于他的指示,打消任何一个促使你要自己作主的念头。
如果尝试靠近他似乎没什么好处,那么可以确定,远离他更是毫无益处。

千万不要远离神。要效法耶稣——信靠神。要效法约瑟——在监牢里也要信靠神。整本圣经都是要帮助我们明白,耶稣死在十字架上,绝非失败和悲剧,而是彰显了至高的智慧。

第14章 祈祷
神允许撒但试探约伯。为什么?我相信那是因为神知道,约伯本来就爱他。但约伯的爱还是有炼净的必要——那会给后世带来极大的益处。苦难把约伯提升到伟大的高度。

表面的宗教热忱和发自内心对神的爱和委身是有区别的。这在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所体现。我们理应和神亲密,在他里面享有平安喜乐,但我们总是达不到这种状态,原因之一就在于二者的区别。
我们应该为神的缘故而爱神,而不是为了神所给的好处而爱神。

怎样才能达到这个境界——不再为利益而爱神,只为神而爱神?我觉得最有效的方法是经历苦难。苦难首先帮你进行自我评估,认清自己爱神只是为了自身的益处。
当你最珍爱的东西被拿走了,你有可能禁不住诱惑,愤怒地拒绝神。但是苦难却给你机会。你可以全新的方式调整与神的关系,专注在神身上,而非放弃神、远离神。

恋人们结婚了,开始学习共同生活的相处之道,失望就来了。无论在生活的哪个方面,一旦幻想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辛苦的劳作,这就标志着失望降临了。

神决意让天上的灵和成千上万《约伯记》的读者看到,他能够把人变成真心爱神的仆人。

《约伯记》的世界观不是二元对立的,正邪两股力量并非势均力敌。按照二元对立的世界观,人生不过是战场,是“碰运气”,因为没有任何力量能够统御一切。美善与邪恶势均力敌,历史不过是一场角力。没有任何一个存在,其力量足够强大,能够为历史设定一个清晰连贯的计划,并且执行这个计划。但圣经描绘的世界不是这样。神绝对掌权。他完全控制撒但。撒但只能到此为止,不能再向前一步。毫无疑问,神有主权。

按照《约伯记》的描述,约伯所有的苦难都不是神自己加给他的。这段精彩的描写帮助我们明白一个真理,尽管万事都在神的计划中,神却只有美意,全无恶意。神不是无法掌控历史,而是他不愿看到人受苦。邪恶与苦难不是神创造世界的本意,那只是暂时现象,新天新地终将到来。

尽管约伯的朋友们拼凑了一连串大道理,但他们对神的恩典认识不够,想要安慰人却适得其反。他们的神学观基于道德主义。
在约伯的朋友们眼中,神被驯化了。世上没有任何神秘可言——如果你过得好,那是因为你行为端正。如果你过得不好,那一定是你有错。安德森认为,这无疑是给神套上了锁链。“让神俯就[人类]的道德……是威胁神的主权。”换句话说,像以利法那样的道德主义者认为,神受道德的掌控。

读者从《约伯记》的开场白和中间各章可以看到,约伯的苦难不是惩罚,不是对他的罪行的报应,也不是要纠正他的过犯。苦难不是用来叫醒他离开某条错误的路,也不是带他迷途知返回归信仰。弗朗西斯·安德森说,约伯受苦的目的慢慢浮现,逐渐清晰,就是“与神一起拓展生命的疆界”。这是唯一的原因,因为他的敬虔排除了其他一切可能性。

即便试炼结束,神也不把完整的故事告诉约伯,这让约伯今后只凭着信心,而不是眼见。或许,神永远不把我们的人生故事和盘托出,这反倒是好的。

我们的信仰状况受制于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大起大落,正是因为我们不是单单为神的缘故而爱神。我们要成长为一个真正“自由”爱神的人,这种人内心的喜乐不为那些唯利是图、见风使舵的宗教旁观者所知。要成为这种人,必须经历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我们必须有这种感悟——顺服神不会带来任何好处。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因寻求神、向神祷告和顺服神而发生改变。

所以,正是因为神没有告诉约伯他受苦的原因,他最终才能与神一同拓展生命的疆界。如果神把原因告诉他,那就是满足他自以为义的欲望了。

如果我们找对了这卷书的神学核心,就会发现当中的深意。它其实是在指责每一个抱怨生活不如意的人,这些人暗指神治理世界的方式不对,他们有更好的提议。人总是急于用强力对抗邪恶,他们不耐烦,希望神也如此行事。但是这类破坏的行动只能让人变得邪恶。

神是神。既然他是神,他就配得我的敬拜和服侍。我只有在他的旨意里才能安息。他的旨意无限、无边、不可言说,我穷尽思考的极限也无法将其测透。

为什么神如此肯定约伯?他诅咒自己出生的那日,挑战神的智慧,苦苦呼喊、抱怨又深深怀疑。约伯看上去不像是从始至终持守信仰的典范。为什么神要为约伯平反?

第一个原因是神有恩典,愿意饶恕。但是关键在于,约伯从始至终都没有停止祷告。没错,他抱怨,但他是向神抱怨。他怀疑,但他把怀疑抛给神。他喊叫,却是在神面前。无论他的痛苦多深,他都不停地向神诉说。他一直在寻求神。最终神判定约伯说得对。
这意味着苦难没有让他远离神,反而让他走向神。

即便我们陷入最黑暗、最干枯的时刻,无法感受到神的同在,神却依然在那里。要想度过苦难,最根本的方法只有一个:你必须像约伯一样,寻求神,走向神。内心干枯时要祷告。再痛苦也要读圣经。你终将再次感知到他——黑暗不会持续下去。应对苦难的力量来自按照神的要求履行我们应尽的职责。不要躲避神的命令。读经、祷告、查经、团契、服侍、见证、顺服。只要有能力就尽量去做,神的平安必然会临到你。

如果你感到绝望,“灵修式”读经——寻求启示和振奋——不是出路。相反,他的建议是研读圣经的内容,从经文中获得真理。提醒自己神是谁、在基督里你是谁、基督为你所做的一切。西蒙娜·薇依说过,至少想要爱神,这很重要。所以应该尽可能地向神祷告、思想真理。还有等候。

《诗篇》里有很多关于神的教导,但大部分篇幅同时也是祷告。这些祷告几乎涵盖了人类所能经历的一切。诗人来到神面前处理自己的处境——为自己的遭遇“祷告”,而不仅仅是思考。从经文可以看到,诗人把眼泪、怀疑、恐惧、哀伤和绝望,还有喜乐和祝福,统统放进祷告中。钻进《诗篇》去等候神,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在陷入苦难时,我们怎样得到这个确据呢?我们要如何才能确定,无论世界的看法如何,神的看法才是唯一重要的,而他爱我们、接纳我们?我们怎样才能信靠神的恩典而不是自己的公义,因此,即便环境令人困惑,我们也不会试图去做世界的判官?我们不需要听到旋风中的声音,只需要知道,耶稣基督为了我们,埋头进入最猛烈的风暴——这风暴关乎神的公义,我们因此能够听到圣洁的神发出的慈爱之声。他承担了我们应受的责罚,神因此能够接纳我们。耶稣是唯一完全无辜的受苦者,他更胜过约伯。

当你受苦无法解脱时,当你完全孤单无助时,你要知道,他担当了你的罪,他和你同在。你要知道你走的路正是耶稣走过的路,你不孤单——那条路必然将你带向神。

TOP

第15章 思考,感恩,爱
你们要靠着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要使大家看出你们谦和的心。主已经近了。应当毫无忧虑,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带着感恩的心,把你们所要的告诉神。这样,神所赐超过人能了解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思意念。最后,弟兄们,凡是真实的、庄重的、公正的、纯洁的、可爱的、声誉好的,无论是什么美德,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应当思念。你们在我身上所学习、所领受、所听见、所看见的,这些事你们都应当实行;那么,赐平安的神就必与你们同在。我在主里大大地喜乐,因为你们现在又再想起我来;其实你们一向都在想念我,只是没有机会表示。我并不是因为缺乏才这样说:我已经学会了,无论在什么情况之下都可以知足。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富裕;我已经得了秘诀,无论在任何情况之下,或是饱足,或是饥饿,或是富裕,或是缺乏,都可以知足。(腓4: 4—12)


什么是“神所赐的平安”?保罗提到两点。第一,这是内在的平静和平衡。第二,保罗说这份平安不是没有——而是有。不是没有恐惧,而是知道有保障。
神所赐的平安不是没有负面想法,而是有神的同在。
基督徒的平安不是从驱逐负面想法开始的,那不过是逃避不堪的现实,是一种让自我平静下来的方法——否认事实。基督徒不是这样获得平安的,不是拒绝面对现实,而是让一股鲜活的力量进入你的生命,让你能够面对现实,提升你超越现实。
这是一种清醒的认识,无论发生什么,一切终将平息,尽管眼下没有一样顺利。

基督徒拥有的平安,其特质正是如此,它是内在的平静与平衡,知道有神同在,神的保护超乎人的理解。神所赐的平安不能用技巧来操控。尽管如此,保罗还是提到了三种操练的方法,经常遵行的人总能找到神所赐的平安。我把这些操练称作思考、感恩和爱。

◆思考的操练
保罗所指的不是笼统的高尚思想,而是圣经中的具体教导,即关于神、罪、基督、救赎、世界、人性,以及神救赎世界的计划。
保罗的意思是如果你想得到平安,就必须认真思考、时常思考圣经中的核心教义。

如果你走进书店,翻看那些教人对付忧虑和压力的书,你永远不会读到这种话:“你感到有压力、不快乐、内心焦虑吗?要对付它们,先问一些根本的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你活在世上究竟为了什么?什么是生命的真谛?你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人们应该如何分配时间?”
为什么时下这些处理压力和焦虑的书从不让你深入思考人生呢?因为西方世俗文化流行的社会恐怕是第一个对根本问题给不出答案的社会。如果没有神,我们的存在不过是偶然,我们死后很快就会被遗忘。按照这种观点,太阳最终会消失,人类一切成就都归于无有。

保罗说基督徒的平安恰好相反,不是因为不思考人生意义,而是要思考得更多、更深入。
保罗说,如果你是个基督徒,但你心里几乎没有平安,那恐怕是因为你不思考。平安来自对信仰有深度、有系统的思考,来自有计划地占领制高点。
思考,着眼大处,站在高处。认识神是谁、他所成就的、你在基督里是谁,以及历史的进程。记念耶稣基督的难处,他给你的应许和他为你成就的事,从这个角度看待你自己的难处。

平安有“愚昧的平安”和“聪明的平安”之分。拒绝思考你的处境,你得到的不过是愚昧的平安。但是保罗说,如果你是个基督徒,你可以思考这些大事,而且这样做会让你找到平安。如果你是个基督徒却完全没有平安,那说明你根本不思考。

基督徒的快乐,他的信息很直接,基督徒应该快乐,“无论环境如何”。[插图]他用三个主题来证道,概括如下。对基督徒来说:
“坏事”终究会带来益处。(罗8: 28)
“好事”——成为天国子民、被神看作公义、与神和好——不会被夺去。(罗8: 1)
“最好的事”——进入天堂、新天新地、复活——尚未到来。(启22: 1及其后)
一个年轻人遵从了保罗的教导。他思考、数算、汇总,最终彻底领悟福音救赎的荣耀。坏事会变好,好事不会丢,而最好的事尚未到来,“这些事你们都应当思念”(腓4: 8)。
◆感恩的操练
保罗在《腓立比书》4: 6中说:“应当毫无忧虑,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带着感恩的心,把你们所要的告诉神。” 我们以为保罗会这样说,你们先向神提要求,如果实现了,就要感谢神的回应。但保罗没有这样说,他说你们在提要求的同时就要感谢神,即便不知道能否实现。

保罗实际上是要我们相信,神对历史、对每个人都享有主权。他要我们明白,我们诚心祈求的时候,若不承认神掌控我们的命运、神远比我们有智慧,那我们永远不会知足。无论神怎样回应,我们都要向他献上感恩,这是我们的本分。
只有神有这样永恒的视角,他处于制高点,能够看清一切,让万事为了我们的益处和他的荣耀一同效力——但是终有一日我们也会达到那个高度,看清一切。

带着感恩的心,把你所要的告诉神。

◆重排心头所爱的操练
思考、感恩,然后是爱。
怎样才能取得灵性的压舱之物以航行于汹涌的海面,在困境中保持平衡。他说,在那样的时刻,思考正确的事物并不足够,爱正确的事物同样至关重要。

怎样才能活得知足?“知足”一词的希腊文是autarkeia,保罗在《腓立比书》4: 11中说:“我已经学会了,无论在什么情况之下都可以知足。” 它的意思是不受环境影响,总是镇定、有力量、不灰心、不沮丧、不被任何事击垮。
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们:按照他们的教导,人之所以活得不满足、不淡定,就是因为爱慕的事物太多。你不应该过分追求成功,因为即便你成功了,你仍然会焦虑。你害怕失去它,于是心里永远没有平安。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无法控制你所爱的事物。一旦它们遭遇不测,你就失魂落魄了。所以这些哲学家建议,不要爱任何事物,只爱你自己的美德。为什么?因为你可以控制自己的品格。
但是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们大错特错,尤其是他们的前提假设。品格并不受你掌控。你是人,一个软弱的人,一个复杂的人——头脑、意愿、心灵、灵魂和身体纠缠在一起。品格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会令你垂头丧气。

圣奥古斯丁指出斯多葛学派的观点根本站不住脚。他主张“只有爱那永不改变的,内心才会有安宁”。我们之所以没有平安,原因在于我们爱的是那会改变的、会被环境夺去的。
只有一样永不改变,就是神,他的同在和他的爱。

有人会很自然地问这样一个问题:“等一等。你说我必须爱神,但我爱的东西很多:我爱物质享受、爱人、爱浪漫。你是让我不爱这些只爱神吗?”不是,你必须重新排序你的心头所爱。你的问题不是爱事业和家庭太多,而是相比之下,爱神太少。
获得平静、安宁和平安的方法只有一个——爱神高于一切。

◆重新确定以什么作为你的荣耀
每当有些东西被夺走,就会真实地感受到痛苦,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们在内心深处感到过度沮丧,因为我们把那些东西在精神和情感上赋予了过于重大的意义,成了我们的尊严和荣耀,成了我们能昂首阔步的理由。苦难来临,把那些东西从我们手中夺去了。我们可能对别人说:“耶稣是我的救赎主。他的认可、他对我的看法和他为我做的一切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却是从别处寻得自我价值。

神怎样才能真的成为我们的荣耀?答案只有一个:重新发现那白白赐下恩典的福音。

所以,我们在苦难中一定要审视自己的生命,是否把太多心思和希望放在某些事物上,以至于无谓地受了更多的苦。我们必须重置自己的荣耀、重排心头所爱。苦难往往让你看到,你以为某些东西若失去了你就无法生活,但如果单单倚靠神,你可以继续生活。你因而获得了自由。但这并不是说,如果你全然爱神就一定不会受苦。不是这样——因为人若爱神,他一定也爱生活中其他美好的事物,他本该如此。
如果我们操练内心,在神的里面得享平安,深刻地经历他对我们的爱,那我们虽然被苦难刺痛,却不至于失去根基、彻底崩溃。因为苦难无法动摇神、神的爱和神的救赎,那是我们的唯一。


前面说过苦难像火炉——烈焰灼人,却炼就纯净与美。现在我们了解这是如何成就的了。苦难破坏了我们过分看重的美好事物。我们在应对时,不要误以为只有把那些东西丢掉才能解决问题,而是应该转向神、爱神更多、深深扎根在神的里面。当你一帆风顺时,你不可能真的了解自己的内心,只有在逆境中你才会看清。因为苦难会让你明白谁是真神,谁是你生命中的假神。只有真神能陪你走过火炉到达另一端。假神必然把你丢弃在火炉中。

怎样才能让自己爱神更多?即便你相信神,“神”也可能很抽象。
不要试图控制你的情感,那没有效果。应该让情感从你所见之处自然流露。留意保罗在第7节所说的:神所赐超过人所能了解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思意念。这就是答案。你不能坐在家里,试图爱一位抽象的神。你必须注视耶稣——看清他是谁和他为你成就的一切。你不能盯着神笼统地看,而要看那个人,看基督具体做的事,这样才能爱那永不改变的神,并且寻找到平安。看看耶稣为你所做的——你会发现神的荣美如此不可抗拒。

TOP

第16章 盼望
对受苦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心存盼望更实在的了。当盼望逐渐消失直至绝望,苦难就变得无法承担。圣经的结尾给了我们终极的盼望——一个不再有任何苦难的物质世界——“他要抹去他们的一切眼泪”。这是改变生命的活泼的盼望。

人类为盼望所塑造。你对未来的盼望决定了你当下的生活方式。
此刻的遭遇相同,头脑中的未来却不同。未来决定了他们如何面对现在。

非裔美国学者霍华德·瑟曼(Howard Thurman)在哈佛大学演讲,探讨黑人灵歌(Negrospiritual)的意义,回应当时的一种批评,即这些歌“过分关注来世”。的确,灵歌的歌词中全是天堂、末日审判、冠冕、宝座和我们将要穿的袍子。批评者认为,美国的黑人奴隶根本不需要这些,满口天堂反而让他们逆来顺受。但是霍华德·瑟曼回应说:
事实证明,[唱出来的信仰]的确让他们更有能力忍受苦难、化解苦难……它教会一个民族如何保持尊严,正视那些引人注目又叫人毫无希望的事实,他们以这些事实为基础,打造一份再残酷的环境也无法摧毁的希望……他们因此有能力抗拒灭亡,宣告自己有不折不扣的生存权。
瑟曼认为,正因为这些奴隶有基督信仰,所以他们知道新天新地和末日审判,知道一切愿望最终都会实现,知道所有作恶的都会受惩罚——凡是恶行都被记下来。这份盼望,无论多沉重的压迫都不能将之消灭。
这样的成就是个奇迹,让他们和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创意的宗教思想家平起平坐。他们本是主人的财产,一无所有……却使自己卑贱的人生有了价值!他们怀着始终不渝的热情,顺服人生中各样经历,却没有被这些经历耗尽。

TOP

后记
如果了解圣经中的苦难神学,用心研读,认真思考,那么当忧伤、痛苦和失丧来临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惊讶,并且能用圣经提供的各种方法来应对。下面归纳的十件事是我们应当做的。

第一,我们必须认识到苦难的多样性。
有些是自己的恶行造成的;有些是因为他人的背叛和攻击;还有更普遍的,就是每个人无论如何都要面对的失丧。最后还有一种苦难,称得上骇人听闻。当然,实际情况往往融合了这四种苦难。每一种带来的感受都不尽相同——第一种是自责和羞耻;第二种是愤怒和厌恶;第三种是哀伤和恐惧;第四种是困惑,甚至对神发怒。尽管不同形式的苦难有相同的主题——处理的方式也大致相同——但仍然要区别对待。

第二,你必须有这种意识,即自己和其他受苦者性情不同。千万不能认为神帮助其他人穿过火炉的方法对你也完全适用。
人在不幸中会经历孤立、过分专注自我、责备、愤怒,以及和痛苦“共谋”。每个因素可强可弱,所以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第三,哀伤哭泣不可避免。一定不能有所顾忌,要对你自己和神真诚地表达痛苦和悲哀。不要以信仰的名义否定情感或极力控制情感。

第四,要信靠。尽管我们可以放心地向神表露真实情感,但我们也要振作,信靠神的智慧(因为他掌权),信靠神的爱(因为他经历过你所经历的一切)。

第五,一定要祷告。
把这一切都放在祷告中。他向神抱怨;他在神面前挣扎。在苦难中,无论多么干枯和痛苦,你一定要读圣经、祷告、参加敬拜。如果没有能力爱神,必须有意愿爱神,或至少求神帮助你爱神。

第六,一定要进行思考的操练。要反复思考真理,牢记神为你所做的一切和将要为你成就的一切,从中获得新的视角。
在思考和自我沟通时,一定要怀着基督徒的盼望。

第七,要有意地自我省察。
自我省察不是向内寻找受苦的原因。每一次遭遇困境,都是自我省察的机会,要问自己——我要如何成长?这次的困难揭示了我身上什么弱点?

第八,一定要将心中所爱重新排序。
我们把美好的事物当作终极目标,结果让苦难更深更重。如果在苦难中让自己学会爱神更多,那么苦难只会把我们塑造得更好(绝不是更差)。
要得到这个结果,就要承认神在耶稣基督里为我们所受的苦,用祷告、思考和信靠,让那份爱进入我们的灵魂。

第九,不能停止聚会。
福音能够解释苦难,给苦难赋予意义,这是世俗社会做不到的。要找一间关爱和支持受苦者的基督教会。

第十,有些苦难——尤其是前面提到的那四种的前两种,在应对时需要技巧,使我们能从神那里领受恩典和宽恕,同时也能给他人恩典和宽恕。
我们必须从心底饶恕那作恶的,不求报复,才有可能竭力追求公义。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