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家长,你到底要什么?

家长,你到底要什么?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有一个草原,那里的草都长得特别好,所以生活在那里的羊群规模越来越大。随着羊群的不断发展壮大,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走在前面的羊群总能够吃到草,而走在后面的羊群却总是只能吃剩下的。于是,后面的羊在前面的羊吃草的时候就会跑到队伍的前面。就这样,羊为了争夺食物,都不愿意落在后面。整个羊群开始不断地往前奔跑。
       刚开始的时候,跑在前面的羊还知道停下来吃草。但到最后,所有的羊都知道:要想吃到草就要拼命跑在最前面。这样,在这个草原上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壮观的场面:羊都朝一个方向不停地奔跑。这个草原的尽头是一个悬崖,羊跑到悬崖边缘也全然不去理会,于是整群的羊就都跳到了悬崖下。
      于是想到了最近网上的关于市西初二女生坠楼的报道,当家长一味追求奥数班,一味驱使着孩子去“勇争第一”时,家长究竟是否明白自己要什么?家长是否确定自己给了孩子什么?
       这样的结局是家长都不愿看到也无法承受的,但我们难道真的对结局无能为力吗?我们难道不能给孩子宽松一点空间吗?
       最近网上正热议的一件事就是关于奥数。有专家提出:奥数之毒猛于黄赌毒,认为所谓的“数学杂技”和高强度的集中训练,与提高数学素养毫不相干;相反,只能扼杀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其最大的恶果就是造成孩子的厌学。也许此说有失偏颇,但“奥数”却已成为很多家长和学生心中永远的痛:原本这是一种治疗咳嗽的处方药,服用需遵医嘱(在美国,奥数是帮助中学生提升数学兴趣的),可现在却被任意使用,甚至将咳嗽药水当成了镇静剂使用(家长对奥数的依赖不正如此)。
    曾经问一位小升初的家长,为什么非要盯着奥数班?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升学,考高中,考四校!后来我便让他想一个问题:如果把孩子攻奥数的时间精力放在其兴趣特长的发展上会怎样?功利地说:奥数对于升学并不是100%的概率,而兴趣特长也完全可能对升学有所帮助,但孩子至少没有那么多“痛苦”。
     听说学校因为这件事,对于奥数班的策略也作了一些调整(不知这是长期的还是暂时的)。作为曾经当过几天老师的自己很能体谅学校的苦衷和压力,毕竟现在的学校要承载太多,学校几乎就是社会的保姆,几乎所有与孩子有关的问题都要由学校来承担,学校要不浮躁、教师要不浮躁真的也很难。.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