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9个人次参与评价】

[推荐] 从来不羡慕超前教育自以为成功的家长

正确地教育孩子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年年被评为学校三好学生,获得学校授予的杰出奖,4年级参加学校少先队竞选,当选少先队副大队长,5岁获得全国美术大赛幼儿组银奖、8岁获得钢琴6级证书、9岁获得书法4级证书、书法作品经评参加市美术馆展出,作文在报纸上发表、科技小发明、数学小论文分别获得市区两级二三等奖、酷爱乒乓球,每周参加三次每次两小时的训练……
  这是一个小学四年级10岁孩子在德智体几方面获得的成绩。他名叫于可汗,是江宁区岔路学校的一名小学生。
  可汗的父母经常会听到“你们生了个好儿子”的赞语,其实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与其他的孩子没什么不同,过去的取得和今后的发展全部取决于孩子所受到的教育影响,这教育来自于学校社会,更来自于家庭。
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
  首先,在思想上把孩子作为家庭中的普通一员,把他放在平等位置上,不给他享受特殊的权利,什么事都把自己摆在第一位。小到吃穿用戴,教育孩子“好吃的大家吃”、“好玩的大家玩”,大到家庭决策,人人都可发表建议,谁更合理,就采纳谁的建议。民主平等孕育了家庭的和谐。
  第二,培养孩子从小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要使他知道,愿望的实现是有条件的,是要经过辛勤的劳动、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的,绝不能随心所欲。给孩子买玩具都是与父母商量,父母往往让他经历一个努力期待过程,让他意会“对物要珍惜,对己要克制”这样既简单却又深刻的道理。他们特别注意引导孩子如何看待金钱,如何正确消费花钱。可汗的教育投资单从资金投入来说,最多时一个月达到一千多元,现在也需要六七百元,父母一方面舍得投入,另一方面和孩子谈心,告诉他父母工作的辛苦,要对父母感恩,要用认真学习来珍惜。该花的钱一分不少,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家中积存了几百元的硬币由可汗保管,他从来没有私自花过,只在父母生日时,取出十元买件小礼物送给父母。
  第三,从小就培养孩子对家庭的义务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辛苦养育自己,还要帮家里做力所能及的活。比如吃饭时,经常是有意识的留着饭碗让孩子盛饭,替父母拿筷子。父母从来不效仿国外孩子做了什么家务活家长就给些零花钱做报酬的做法。
  第四,让孩子从小与小朋友交往。在交往中有时免不了会吃点亏,让他体会吃亏和让步的好处。让孩子在个人利益上做出点小牺牲,就会懂得谦让,乐于助人,和同学们友好相处。
让孩子和好书交朋友
  知识再渊博的家长也代替不了图书馆。可汗的父母很早就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
  孩子不识字的时候,就放磁带、读故事给他听,还购买大量的图画书让孩子经常翻阅。特别叮嘱爷爷奶奶不要轻易给孩子看电视。当孩子学了拼音之后,就开始购买注音读本陪他看,为了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全家经常举行背诵诗歌比赛,还专门买了优秀评书录音让可汗听。《岳飞传、杨家将、隋唐演义、三国、水浒》都听了个遍,7岁时可汗就登台表演评书“岳云锤震金蝉子”。如今家里给他订了《小哥白尼、艺术创想》等5份报刊杂志,他个人的书籍多达200本。            
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
  可汗的父母都是老师,亲朋总是说:你家孩子学习不愁,你们在家可以好好辅导。可汗的学习成绩确实优秀,但是除了履行老师要求的在家的检查任务外,父母从来不向孩子辅导课本知识。学科学习重在课堂,如果一个孩子需要父母在家补习,才能跟上班级,那么最大的可能是孩子的学习方法有问题、好学习习惯没养成。
  课外的时间,可汗先后参加了围棋、绘画、舞蹈、航模、钢琴、书法、乒乓球等兴趣班的学习。一个兴趣广泛的孩子最有可能成为热爱生活、生活充实的现代人。这些兴趣班的选择全是父母与可汗民主讨论后参加的,当然讨论前少不了父母巧妙的渗透引导,比如妈妈经常讲些书法家的故事,爸爸有意识地领孩子欣赏街头的广告店招,在参观了一场书法展览之后,可汗强烈要求找书法老师学习,妈妈告诉他:学习书法可以,一定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当然必要的舍去是非常应该的。可汗在幼儿园时就参加了围棋绘画舞蹈学习,围棋学习上路极快,教练很看重,绘画参加比赛获全国银奖,但是看到可汗兴趣渐失,于是毅然放弃。.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