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0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从“玉米还是向日葵”、从“分圆到八卦”看实验小学的选择

从“玉米还是向日葵”、从“分圆到八卦”看实验小学的选择

5月10日面试结束后,在回家的路上,小孩主动谈起这次面试的2个互动题:
第一题,听完一段关于太阳、时光推移、植物的变化、金灿灿颜色的描述(对不起,我不知原题文字),然后说出那是一个什么东西?
       我小孩的答案是“向日葵”,他妈妈说是“玉米”。
       作为听众,我依稀记得,2年前母子俩在看一本植物的书时,也曾经有过这么一个对话,当时妈妈纠正了他,但是这次面试他又讲错了。
      对于这个题目,我的评价是:
      1、实验小学题目虽然无法预测,但是也是来自生活,来自书本的。对于我本人来讲,出生于遥远的农村,对玉米和向日葵的实物都熟悉,对于我的小孩来讲,出生在上海的拥堵小区,对玉米和向日葵的印象只能来自于书本,因此,对于这个答案,如果是面试我,则标准答案应该是“玉米”,但是我的小孩的正确答案也可以是“向日葵”,因为他是通过书本来认识植物的,重要的是,2年前他看书时“向日葵”那硕大的金灿灿样子已经深深印在脑海,比“玉米”的印象强得多。
      2、实验小学题目的答案应难以用一个明确的答案来回答,不能要么对、要么错,针对这个题目,小孩答什么都可以得分,但答“向日葵”的应该比答“玉米”的得分高,实验小学的老师,你们意下如何?
      3、这个题目,可以测试小孩的认知面、记忆力、听力、精力集中度、想象力,是一个很好的测试题
第二题,老师画一些关于三角形、四方形、圆的图,然后叫小孩去动手分、画等。
       在回家的路上,我小孩激动地回忆,他划分圆后,发现那个圆变“八卦”图啦,还强调说“只有八卦图”才能解决问题,我和他妈不知道老师的要求,但是为小孩的答题叫好。
      作为听众,对于这个题目,我的评价是:   
      1、这个题目,可以测试小孩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想象空间力,也是一个很好的测试题
      2、老师对于本题的测试,有许多评判的方法,可以这么说,参加过学前培训的小孩,分分合合画画是没问题的(如两个三角形合在一起变四方形),但是如果能在动态进展中发现小孩的闪光点,那才能配得上如此大规模的选择。
      3、总之,我相信很多的小孩能正确地做出解答,但我更欣赏往前看的小孩,比如说我小孩经过动手分圆画圆后,发现这个圆形变成了“八卦”图一样,这时他的思路已经调转出“圆”的概念,我认为,这符合现代科学实验的进程,小孩的感觉是一个雏形。
      各位网友,我提议把小孩送到实验来面试,本能的原因如下:
      1、身体健康,几乎没生过病,发烧也难见,否则难以承担实验的教学和进度,等于害了孩子。
      2、接受力强。从我家到家乐福超市,仅20分钟的路程,我俩在自行车上,有一次他能学会“打靶归来”这首歌的歌词,有一次能学会“我的2008”这首歌,让我感到惊讶,因此想带他到外面小学溜溜。
      3、自学能力强,他能自觉地看书,经常是我怕对视力有损,主动每半小时叫停一次。
      4、小孩虽然参与了一些思维、数学、英语培训,但从来不考证,小小的就参与考试,还接受不了如此教育。
      5、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情,发表拙帖 实验门前的家长[父辈求学足迹在,我儿如今从头来]   ,   犬儿长大入学了,我怎么办?(向7-12岁孩儿家长求答), 大人健康,小孩才健康。
  
     各位网友,我在本论坛“潜水”一年,基本没有“冒泡”,从中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如今招生尘埃落定,决定借此文向几位网姐网哥表示感谢,同时向后来者提供一些参考。.

TOP

回复 2#lessnie 的帖子

这是我报答本论坛的文章,希望对各位后来者有参考价值,觉得有用,就送花吧,嘻嘻。我希望能留意文章本身,别在意“我的孩子是否进了实验”,谢谢

[ 本帖最后由 suhaiman 于 2009-5-14 09:33 编辑 ].

TOP

回复 6#小虫爸妈 的帖子

非常感谢您对题目的描述,让大家能知晓题目本身。顺便说一句:您的小孩真强。
无论是一试还是二试,结束后我都没有主动问儿子详细内容,以上只是他自己主动跟妈妈说说,我作为司机凭印象写写,我想强调的是实验的题目方向,后来者要是觉得有参考价值,那就送花吧。.

TOP

假如我是实验小学的老师

假如我是实验小学的老师,我不仅要测试小孩(目前三关,相辅相成),另外还要考查一下家长:
    第1关、在自荐表中,家长在“自我评价”中是否能够围绕学校的条件(我记得是2行字)来谈谈,让学校能直接了解小孩,至于证书和奖励,应作为学校条件的佐证。(声明:我小孩没证)
    第2关、家长无法参与,没法考。
    第3关、考家长的点较多:一是要求家长为主小孩为辅制作临时学生证,家长做得如何?二是网上回答问题,其实本关中网上的第二、三部分和第一关中的自我评价是可以互相印证的,家长要是不按真实思想回答,立刻会露馅。
    当然,目前学校没考家长,主要是把家长的回答留下,作为将来小孩发展的事后研究印证。
   然而,世界最复杂的,莫过于人,是否能从家长的答题数据库中总结出规律,那就难说了。
    后来者可以从这次招生中得到的经验是:不仅小孩要广泛吸取知识,家长也要认真配合学校的要求,不要马虎。

[ 本帖最后由 suhaiman 于 2009-5-14 12:43 编辑 ].

TOP

回复 36#lszmm 的帖子

学生报名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为:
    1、身体健康,口齿清楚,听力、视力正常
    2、聪慧活泼,反应敏捷、接受力强。.

TOP

回复 42#孙悟空妈 的帖子

你别晕,这是小孩的正常答案。我写本贴时,就建议对于这个答案,如果是面试我,则标准答案应该是“玉米”,但是我的小孩的正确答案也可以是“向日葵”,孙悟空妈的小孩的正确答案也可以是“酒酿”!  
      在这个故事里,小猴、小鸟、狮子、小乌龟等纷纷登场,小孩在听时,是在享受故事,谁晓得老师还要问什么问题呢?答案来源于生活,熟悉“酒酿”,就把“酒酿”送给小猴子吧,多么正确的答案啊。
     总之,本帖与跟帖中的内容,可以为测试及研究人员提供了将来评判的思路。
     同样,本帖与跟帖中的内容,是本次测试的较全面的交流, 同意的,就送花给开论第一帖吧。

[ 本帖最后由 suhaiman 于 2009-5-15 12:34 编辑 ].

TOP

实验学校校龄20年了,不知是否形成一套比较规范的测试系统?

[ 本帖最后由 suhaiman 于 2009-5-25 15:08 编辑 ].

TOP

回复 100#5354他爸 的帖子

我倒觉得您的小孩具有发散性思维,将来不一定是一块考试的料子,但在社会上肯定是一个好人才。
也许小孩还不明白什么是考试,所以给出外延的西瓜的答案,恰恰向我们展示了小孩世界的多样性.

TOP

回复 106#wingzhang 的帖子

在自然条件下,玉米在成熟的过程中,其胡须的确是金黄色的,当完全成熟后会变黑色;菜场里的玉米一方面是暖棚中长大,另一方面是未成熟的、未坚硬的,所以偏白些。
都市小孩能懂这么多,的确难得,服了。

[ 本帖最后由 suhaiman 于 2009-6-1 22:48 编辑 ].

TOP

回复 120#童爸0928 的帖子

您的“玉米须”的知识很丰富。
《猴子的最爱”》中有句话:“小猴子说:‘我的,我的好东西,它有金黄色的头……’”
  按照《猴子的最爱”》作者的意思,“头发”指的是“胡须”,它是金黄色的。
  故事的成文与流传说明大家普遍接受玉米胡须是金黄色的说法,但是现实生活中它有变化的过程。
  大家的争论,意味“猴子的最爱”的故事需要修改一下了。
  所以,我们认为实验引用此故事考小孩,其答案不能是唯一的,否则题目是否也有些儿漏洞?

[ 本帖最后由 suhaiman 于 2009-6-6 09:22 编辑 ].

TOP

回复 125#pm_simple 的帖子

我不由自主地想往测试方向靠拢,不由自主地想评说测试的题目与判别的准则。
一方面,对于参加过的人来讲,余音仍绕梁,另一方面,对于后来者来讲,希望能有所启发。

[ 本帖最后由 suhaiman 于 2009-6-6 16:11 编辑 ].

TOP

回复 133#5354他爸 的帖子

找花多的帖子看,真是捷径,可我也不知道如何搜索。
我的笨办法是经常看那些查看数比较大的帖子。.

TOP

回复 144#5354他爸 的帖子

据wangwenge老师所述,“学校今年可能在考前进行消除经验的培训,不会收费的。使所有报名的孩子的作答经验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样对小年龄的孩子来说是很有效果的。”
好好关注喔.

TOP

回复 146#天天向上 的帖子

鱼游到龙门关前,总想是否要跃一跃;
车开到驿站头边,总想是否停下休息;
时辰一过,则不再想,虽然经历了那4月与5月的紧张

[ 本帖最后由 suhaiman 于 2009-12-23 22:14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