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7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 班里20%即将出国......

引用:
原帖由 SHINE-ON 于 2010-10-31 19:53 发表
混不开的人,到哪儿都混不来的,现在的家长以为到外国就解放了,实际他们作茧自缚,把国内一套教育方式自己再带到国外去,国内国外都叫苦连天.加拿大澳大利亚哪里不是奥数班开得欢,爷娘把孩子送去补习补得快.

放在家里 ...
哈哈,没想到还真有这么想不开的。要想玩玩奥数毒药,何必花那么大代价出去啊。这些BBMM对国外的教育实在是无知的可以。
我倒是劝有能力的BBMM都把孩子送到国外去,越早越好,最好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最好是BBMM跟着一起去,至少去一个,但是请不要去再试图用自己的无知再去教孩子什么。
多学习学习国外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吧,否则那可真是花钱遭罪。.

TOP

引用:
原帖由 perfeiti 于 2010-11-1 08:54 发表
只要人类文明越进步,孩子的压力就越大,这不是哪个国家的问题。
最近100年,全球的科技发展得异常迅猛,知识积累也是日新月异。有的甚至是每小时,每天在更新成果。而这又是建立在一个不断膨胀地基础理论研究上的。 ...
要是想学知识呢,不可避免地会掉进这样的思维陷阱了。而且,现在有了网络,国外和国内在拥有的知识量上的差别几乎已经不存在了。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经常遇到需要跟那些老外合作开发软件的事情,所以,对这一点我是有体会的。这也就是说,如果要学知识,在国内和在国外没区别。
可是,我还是建议有能力把孩子送出去又能跟孩子一起出去,尽量早出去。因为我知道,国外的教育是在培养小孩子的素质,尽管人类的知识系统进化到现在,量已经大到惊人的地步,其中的基本素质却没有什么根本的变化。.

TOP

回复 67#DXMOM 的帖子

那是国内的孩子被管“傻”了呗。不知道自己的权力是什么,不知道自己该如何主张自己的权力,啥事都是老师、家长们代劳了。
这样的孩子,到了国外,被别的“正常”孩子欺负,再正常不过了。.

TOP

回复 70#perfeiti 的帖子

如何做个“人”?这就是基本素质。而国外的小学教育里边起码有一多半的时间,同学们学习的就是这个。我们呢?没有,这一多半时间都在做习题。所以,这就是差距。.

TOP

回复 71#ccpaging 的帖子

例如,有这么个小同学。个子比别人小,老被一个个子大的同学欺负。如果是中国小同学,他会怎么做,他的BBMM们又希望他怎么做。如果是外国小同学,他会怎么做,他的BBMM们又希望他怎么做。.

TOP

引用:
原帖由 DXMOM 于 2010-11-1 16:08 发表
国内的孩子出去, 并不是都能被欺负到的, o(∩_∩)o...
倒是国外那些小孩, 尤其是teenages很难管教的, 不要说父母不在身边的很容易学坏, 即使父母在一起生活的也会让父母很操心的。
为何操心?如果已经教会他如何做“人”,他已经有这个能力了,还有什么好操心的呢?所谓容易学坏,不过是孩子没有能力分辨“好”与“坏”,或者没有能力对抗“坏”罢了。
倒想问一句,这个世界上有一块空间是绝对没有治病的病毒和细菌的吗?显然没有。但我们为什么不担心孩子们随时会被感染而致病呢?显然是因为孩子在2岁以后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免疫体系。
那么,对于孩子的思想而言,为什么我们就只妄想有一个绝对没有“坏”的因素的环境,而不考虑我们是否帮助孩子建立了自己强大的内心来低于不可避免的“坏”的因素呢。

如果我们真正关注了孩子思想上成长,使其具备在一个正常的、可能存在“坏”的因素的环境中生存发展,我们还有什么可操心的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perfeiti 于 2010-11-1 16:11 发表
麻烦请问,当塔利班和美国兵打仗的时候,执行的是什么标准?谢谢!
麻烦您搞清楚好哇,标准是你说的。我说的是做人的素质,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如何认真聆听他人。.

TOP

引用:
原帖由 perfeiti 于 2010-11-1 16:27 发表

我问的是标准,确实有人没有聆听清楚。

在拿不出标准的前提下,谈概念,在理科生来看,似乎是不符合逻辑的。再解释一下。
如果您一定要谈做人的素质,请明确定义相关的概念,这样便于听者了解,如果没有明确的 ...
你问是标准,但我看不出,这跟我说的做人的素质有什么关系?让我猜猜,你是按照某种标准在做人吗?好像不是,因为你自己没有提出任何的标准。那么,抑或你不是按照某种标准在做人,那么你又凭什么问我呢。

嘿嘿,别说啥理科生啥的。顺便咨询一声,你说的是啥逻辑?.

TOP

引用:
原帖由 DXMOM 于 2010-11-1 16:31 发表
不知道ccpaging有没有在国外跟着孩子一起经历过学校生活。
没有。不知道你的言下之意是不是说,我所听到的、看到的、研究过、思想过的,有关国外教育的东西都是错误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perfeiti 于 2010-11-1 16:40 发表
果真没有逻辑?
我想请问,学校教学过程是否是一个可衡量的标准体系?
如果一个学校对自己教的东西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请问,学校如何知道自己教了还是没有教?学生学了还是没有学?
如果你认为,国外的学校教的 ...
这是你对学校的作用的误解,或者说你对教育的作用的误解。应了有一句话,价值观错了,一切都是错的。

看来,您得复习复习,教育的目的,这个帖子了。
http://ww123.net/baby/thread-4741897-1-2.html.

TOP

引用:
原帖由 perfeiti 于 2010-11-1 16:48 发表

错不错不是你评判的,谢谢!你引用的链接,无论从教学规律还是教育方法都不足以成为评判标准。

如果你觉得这个是对学校作用的误解,我觉得,我们的对话可以让很多家长接近真相。谢谢!
好啊。对让很多家长接近真相,老实说,没太大兴趣,一是与己无关,二是自认没那个能力。只是希望自己能够接近真相,而不是稀里糊涂地照着错误方向走下去。如果我是错的,想知道错在哪里,仅此而已。

你既然提出这里“有否标准”的问题跟我所说的“做人的素质”是相关的,如果你希望对话进行下去,当然,我也很希望能被挽救一把,那么何妨跟咱解释下,您为何有此关于标准的一问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perfeiti 于 2010-11-1 16:57 发表
为何会有标准一说?
似乎在85已经明确说明。哪里不理解?需要解释?
对不起,85#里边全是问句。如果你要打算解释给我听你的意思,是否应该采用叙述句。因为我不能确定,你的问句是反问句、疑问句,问自己还是问别人。.

TOP

引用:
原帖由 感谢生活 于 2010-11-1 17:04 发表
这倒不一定吧。国外差的区,一些黑人的小孩,就是典型的trouble kids,有把子傻力气,一些穷白人的孩子更坏。最会欺负外国人了,也以此为乐。我们的孩子虽然被管,但也不至于傻,兔子急了还咬人呐。
被欺负了要学会自卫、反击,这就是做人的基本素质。当然,是不是还有比自卫、反击更有效的措施应对呢?这就是基本素质的进阶啊。
国内有些孩子碰到这种事情,是反映给家长,然后家长来处理。那么孩子就没有学到应对这类事情的方法,更谈不上进阶了。
还拿美国说事,美国的社会一直存在种族问题,原来有,将来肯定有,毕竟它是个移民国家。种族问题是每个美国人,不管年龄大小都会碰到的吧。那么,如何应对和解决种族问题,就是做一个美国人的基本素质。难道这不需要学习吗?难道等孩子到了成年后,对他碰到的种族问题束手无策,或者做出错误的应对,到那时再说?

据我所知,美国种族问题的坚冰就是从小孩子这一层开始慢慢溶化的,而且,这还真就是从学校、从教育开始的。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1 17:2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感谢生活 于 2010-11-1 17:47 发表
但是学校发的手册关于对付bully的第一条就是report to teachers and parents。而有些trouble kids老师也没办法,你不能打他,家长又不配合,法律也管不了的,最后的方法才是fight back。
如果16岁以后对付种族歧视只 ...
老实说,我对美国的问题没有亲身的体会,硬要讲,就难免说错话。不过,幸运地是如果只说打架的事,我小时候上的是农村小学,在工厂子弟校上的初中。仗着力气欺负人的小朋友,俺碰到过,倒是可以说道说道。Fight back是最初级的解决办法。就自己一个人Fight Back,这不行啊,别人人多势众。那么好,进阶一点,咱也交几个好朋友,咱也人多势众。要是对方人少的时候,他就不敢欺负咱们了吧。还有没更加进阶的做法呢?当然有啦,否则人跟人之间岂不是只能用战斗和战争解决问题了吗?所以,再进阶一些,那就是理解和融合啦。互相做对对方有利的事情,把报仇转换成报恩。能进阶到这一点的小朋友,那就相当厉害了。在俺看来,这已经是有一种领导者的素质。
老师和BBMM们在这个进阶的过程中能做什么呢?当孩子每做出一种应对的方式的时候,事后进行评价、讨论,帮助他们进阶。如果老师和BBMM们一味地从一开始就插手解决这些事情,不给同学们犯错、发现错误、修正错误,寻求更好解决方案的机会,那同学们只会越来越弱,越来越不适应将来的社会。同时,也意味着BBMM们要不断地操心。.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10-11-1 18:15 发表
外国学校就是个小社会,要朋友越多越好。分数is nothing.没有朋友的人最好提也别提分数好这档子事,会更被孤立。
“外国学校就是个小社会”,这个就是源于卢梭的教育思想,可以这么说,卢梭的教育思想为西方的普及教育提供了理论上的基础。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看看卢梭的原著,我就不再多此一举地转载了。.

TOP

如何当领导和如何被领导,又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做人的基本素质。只要这个孩子将来是在一个团队里边工作,那么不可避免地要当领导或者被领导,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同时兼任两种角色。.

TOP

回复 107#perfeiti 的帖子

很抱歉,因为我看不懂您在问什么,所以没法回答且希望能详细解释您的想法。
我猜,您一定努力地给我详细解释作答了,那我就只好十分抱歉地说,我还是没看懂您在问什么。
看来,我们之间是无缘对话了,主要是因为我比较笨。.

TOP

引用:
原帖由 perfeiti 于 2010-11-1 21:08 发表

我可以这样认为吗? 你承认了, 你无法给出证据说明: 培养作为人的素质的培养 在美国的学校里是没有 标准可言的?
那要看你说的是什么标准。目的是有的,教育当然有目的,即:
培养"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调和发达、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这种"自然人",从小就被训练尽可能地自食其力,既没有永远求助于人的习惯,也没有向人夸耀的习惯;能够对事物进行观察、判断、独立的思考和分析;从小就以自然为师获得许多经验,而不以人为师;身体和头脑同时都得到锻炼,不仅身体健壮,而且头脑聪明,富有见识。这种"自然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是能够尽到社会职责的社会成员,而不是回到原始社会的没有文化的人,也不是脱离现实的野蛮人。

如果把是否达到这个目的作为标准的话,那就是有标准了。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1 21:15 编辑 ].

TOP

回复 121#perfeiti 的帖子

先不论目标或标准. 
请问,你所叙述是美国哪个机构定义的?在美国的教育机制上如何实现该叙述?
===================================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你为什么会认为所有的叙述也好,定义也好,一定有哪个机构的来定义呢。为什么您不关心,这个目标是不是符合我自己对教育的想法呢?如果不符合,那么不妨指出来,哪里不对,如果符合,那么又何必关心是哪个机构来定义的呢。哪怕它是一个无权无势的流浪汉提出来的,又有什么关系呢!

事实上,这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对教育目的的定义。那时,还没有真正的普及教育。到现在,其中的有些东西,我认为,是需要修改的。不过,其中的精髓并没有过时。

以这个教育目的去衡量美国的教育,可以这么说,美国教育中的每个环节、每个设计、老师们处理问题的每个原则都是围绕着这个教育目的的。如果大家有兴趣,我可以慢慢的写出来,相信不是三言两语咯。如果你愿意一个个问,我写得动力可能更足一些,一次问一个问题。

回到目标\标准之争:
如果说目标和标准可以混谈,那我想,中国的教育目标也很动人,这里不引用了,大家都很熟悉.
===================================
“如果说目标和标准可以混谈,”,这句话,我没看懂。我好像前面说的是教育的目的,怎么变成目标了呢?突然,又忘了,目的和目标到底有啥区别了。算了,我还是说教育目的吧。
显然,对待教育的目的,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态度是不同的。好像对很多事情,这两群各自生活在地球上相对的两个表面上的人,都不相同,这个相信大家都像对待时差问题一样,非常熟悉,倒也不必细说了。我只是说,两个人对同一件事务有不同的态度,这是很正常的。两群人对同一件事务有不同的态度,也是很正常的。例如,我对教育的目的抱以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只不过是说说漂亮话而已,并不能以此判断您也是抱以同样的态度。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1 22:06 编辑 ].

TOP

回复 122#ccpaging 的帖子

补充一句:
仔细看看楼上各位妈妈们的发言,更能使我们具体地看到美国的教育。还是希望暂时把理论问题放一放,看看具体的,如何?.

TOP

回复 125#SHINE-ON 的帖子

是不是补习学校的数学老师也是华人?.

TOP

回复 128#SHINE-ON 的帖子

不好这样的,别人好容易跳出狼窝,你这又给人挖个火坑。.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10-11-2 09:35 发表


那还是得开补习中文的班。
对啊,开个亲子阅读班就很好啊。做做中文阅读的分级,提供场所和书。妈妈们和孩子一起交流阅读体会,或者介绍下祖国的大好河山,辉煌历史等等。.

TOP

回复 135#perfeiti 的帖子

1、请问,如果美国的教育目的不是美国的教育机构提出的,而是你给出的定义,请问,你如何确定,这个目的是贯彻到美国所有学校的教学环节上的?
答:我前面引用的这段话来自于一份对卢梭之《爱弥儿》的研究报告,并非我给出的定义。详见:
卢梭的教育思想
http://life.cersp.com/explore/lists/200706/1686.html
从《爱弥儿》看卢梭的教育思想(这篇文章对卢梭之自然有比较详细的阐述)
http://www.tysy.net/manager/news/dag/bylw/2005/wenke/jyx/1.doc

当然,卢梭之教育目的与我之教育目的是吻合的。至于我如何确定“这个目的是贯彻到美国所有学校的教学环节上的”,在这个楼里,那些亲身感受过美国、澳洲等教育的妈妈所述,未出其右。另外,略知一些西方教育史皮毛,我所拥有的肤浅的知识也使我确定这一点。

“你在这个楼里的发言,究竟是想证明你的这个定义是正确的还是想了解这个定义在美国所有学校中的贯彻情况?”这个问题好像不用答了。

2、你认为两国 对待教育的目的的态度是不同的,但是很正常的,那我想请问,你的态度究竟是什么?
答:任何之目的都是需要认真对待的。教育的目的更加要认真对待,未经思考的盲从和盲不从都不是一种认真的态度。.

TOP

回复 138#perfeiti 的帖子

1、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这个定义不是你下的,也就是说,美国的教育机构并没有给出相关的教育目的?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是用文字在感受着这个教育目标。
答:这个教育目的,我不是始创者。美国的教育机构有没有给出相关的教育目的呢?我看到过美国小学数学的相关材料,数学的教育目的,我以为是有的,而且未出卢梭之教育目的的藩篱。严格的说,作为一个人或曰人之父母,我在用我的教育以及儿子的教育在实践我们的教育目的。碰巧了,我之教育目的也未出卢梭之教育目的的藩篱。

2、这个答案很好。
请帮忙解释一下以下言论,顺便问个问题:你的这种说法是让自己不盲从,还是让别人不盲从?
答:我没有建议大家未经思考的接受我的建议,是否盲从是每个听到建议的人自己的选择。.

TOP

回复 140#perfeiti 的帖子

麻烦你另开一楼吧,君不见123#楼有14朵花吗?.

TOP

回复 142#混凝土 的帖子

唉,总是不肯让人太过扫兴,这是俺的弱点。扰了诸位妈妈的雅兴,我有罪。.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10-11-2 10:11 发表
不能。学了英文的孩子学中文特别难,阅读基本都是看不懂的,还有什么兴趣参加?只有让老师一笔一划地教。而且学了西方东西的中国孩子对中国的都不喜欢,还没有对中国东西感兴趣的白人学得好。
还是接着不二的帖子回吧。这ID,一看,就不像是会歪楼滴。

个人感觉,可能还是学中文的方法上存在问题。照理说,BB或者MM的文化对孩子有一种自然的引导作用。如果某种方法能够顺应这种自然的作用,基本的阅读大概还是可以的吧。对中国孩子在国外学语文会碰到什么困难,不是很清楚。不过,看我儿子他们(国内)学中文好像也蛮吃力的,方法不对?要求太高?个人觉得,学母语都可能学到吃力,甚至厌学的地步,恐怕也不能说是正常的。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2 12:0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m宝贝 于 2010-11-3 12:45 发表

14亿人口要能走出去10亿,那就没什么竞争了
晕,那竞争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不是没什么竞争,而是没有什么比战争更加不残酷的竞争。那也不叫移民了,那叫“黄祸”,正是欧美帝国主义国家深为戒惧的。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3 13:0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m宝贝 于 2010-11-3 12:53 发表
国内小孩子读书这样的竞争,大孩子就业这样的竞争,我觉得就不比战争更仁慈多少
以14亿人口的现实,我们不可能在住房和汽车等生活消费上普遍达到美国人的水平。所以,任何类似这样的追求注定都会是中国人乃至人类的灾难。
看了SB的城市生命馆,儿子印象最深的是60年以后没有钢铁,50年以后没有石油。我说,这跟我没关系,因为我到那时基本已经翘辫子死了。儿子问,那我们怎么办啊。
是啊,这就是他们应该思考而且要想好怎么做的问题。

像国内小孩子这样的竞争,好多人不也是想着要孩子过上怎么怎么高消费的生活吗?结果真能如愿吗?只怕是竞争的头破血流以后,猛然发现钢铁和石油都已经玩完了。如果那种追求根本就是不可能的,现在还争个什么劲儿。不如好好想想,将来他们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能过什么样的生活,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创建并适应未来的生活。

说干就干,从现在开始。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3 13:0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m宝贝 于 2010-11-3 13:10 发表

你和cc也别争,其实我看你们的观点差不多的,都是欣赏和认为国外的教育是可取的,也不知怎么会争起来
啥呀,我都看不懂大师说的是什么,听个教训都吃力的不得了。.

TOP

讨论是否去国外留学,何时去国外留学,确实避开不了谈教育目标的问题,还有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等。
打个比方,某同学的父母在机关单位任局长,有点权和钱,希望把同学送出国混个名牌大学的文凭回来,再想办法进入政府单位。
如果我们清晰地了解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就会发现,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想法。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3 14:55 编辑 ].

TOP

回复 262#cslinda 的帖子

想得美,谁给吃皇粮的做皇粮吃啊。粮食也要人去种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DXMOM 于 2010-11-3 17:46 发表
看来我们谈论的不是同一件事情。
我很赞成孩子习武。 习武可以锻炼身体, 并在必要的时候防身。 但在孩子习武的时候, 一定要教会孩子这个“必要”包含的范畴。很同意258楼说的, 习武和修心同时并进。

我决不是 ...
何时使用武力,如何使用武力,这是一个非常深沉的问题了。对这个“度”的把握就不是三言两语能讲清楚的。
每个人每次碰到的情况都不一样,问师父,师父说见机行事,和为贵,又讲该出手时便出手。看起来好像师父也尔尔。
其实,这就不是师父来讲的事,一定要靠自己去理解和把握。要想恰到好处,一是要有智慧,包括案例讨论,二是要有合适的实践机会。

上面说,国外的老师也要求孩子第一时间告诉家长和老师。这没错啊,但告诉老师可不要就此希望由老师来解决。有些事很小,老师觉得不必去解决。有些事,老师觉得孩子能解决,那么就让孩子自己去实践,可不要以为这是老师推卸责任哦,这实际上是给孩子实践的机会。说到底,未来的世界是由现在的孩子们主宰的,从现在开始就让孩子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他们才有可能真正的引领未来、创造未来。.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