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4个人次参与评价】

[介绍] 陶行知--先行后知还是先知后行

光是形而上得讨论教育理论,一个比一个说得漂亮。书上得来终觉浅,方知此事要力行。
给大家一道数学题,目标对象是三年级,大家备备课,看看怎么教,把理论用于实践,如何?.

TOP

回复 18#burninglife 的帖子

同意。“行”是鸡,“知”是蛋。“行”与“知”的关系,可以鸡与蛋的关系来解释。这种关系里边,既有先知还是先行的争论,也有进化和变异的统一。这是我的看法。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7-30 11:59 编辑 ].

TOP

回复 22#旺旺她爸 的帖子

当你告诉他钱怎么算之前,他要有数数的行。.

TOP

回复 25#旺旺她爸 的帖子

在告诉他数这个知前,还是有行的。比如,他正在玩几个玩具熊,你拿走一个,他就哭了。.

TOP

一个孩子怎么可能重走人类从多少概念进化到数字的过程?
孩子数学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人类数学认知发展过程的缩影。为什么孩子的数学认知发展过程比较快呢?我认为,这是老师或者担负启蒙教育的BBMM的作用,学校中别的同学也可以起到作用,这些作用可以引导也可以是刺激,由于这些作用是在已知的人类数学认知发展过程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孩子的发展更快。

仍然继续前例:
孩子他正在玩几个玩具熊,爸爸故意拿走一个藏了起来,他就哭了。
妈妈:宝宝为什么哭啊?
宝宝:玩具熊少了。
妈妈:是谁拿走了啊?
宝宝:爸爸。
妈妈:爸爸坏,拿了宝宝的玩具熊。
宝宝又哭大声了、、、
妈妈:爸爸拿走了几个玩具熊啊?
宝宝不哭了,看着爸爸妈妈。
爸爸:爸爸拿走了一个玩具熊。
爸爸一边把玩具换给宝宝,一边说:“一个玩具熊,还给宝宝。”
宝宝伸手接,抓住了玩具。爸爸不松手,继续问:“爸爸还给宝宝几个玩具熊啊?”
宝宝:一个。
爸爸松手了。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7-30 13:08 编辑 ].

TOP

回复 30#旺旺她爸 的帖子

我反对旺爸这么说,每个人都可以发言,对不对是要另论,不能劝别人绕道。.

TOP

回复 32#旺旺她爸 的帖子

你的这个例子中,教孩子获得“一”这个数字的概念,首先是建立在整个人类对数的认知基础之上的。
当父亲告诉孩子这是“一个”的时候,他是在“使其知”。
当父亲让孩子重复“一个”的时候,他是在“令其行”。
但是此时此刻,我们并不能保证孩子已经正确获得了“一”的概念。
这样的过程可能要重复很多次,孩子才能最终得到正确的“一”的概念。
-------------------
答:同意。

但是这个概念必须先建立在“知”的基础上。
如果父亲一直称其为“十个”,那么孩子最终会获得的就是一个“十”的概念。很显然这种情况下孩子最终得到的“知”是错误的。
-------------------
答:不同意。

抛开语义或者符号的东西,十个跟一个是有很大区别的,十个可以继续减少下去,一个不可以继续减少下去了,再减就没了。也就是说不管父亲是不是教孩子这个是一个,那个是十个,孩子的“行”都给他一正确的“一”的概念,不会把“一”跟“十”搞混淆。换句话说,孩子在通过行建立“一”的概念时,爸爸的“知”不是必要的。不过,我们并不能因此否定爸爸的“知”,广而言之,人类的“知”。因为这些“知”通过合适的方式可以加速孩子建立“一”的概念。.

TOP

抛开语义或者符号的东西,十个跟一个是有很大区别的,十个可以继续减少下去,一个不可以继续减少下去了,再减就没了。
------------------------------------------------------------------------
怎么可以抛开语义和符号呢?我们传达知识最有效的工具就是文字啊。
===============================
答:抛开语义或者符号是指我举例讨论中“一”是数学的概念,而非语言和符号。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把教数学和教语言混淆起来。不过,从这一点来说,我的例子不够好,仍然容易混淆。发生这种混淆,我猜测有两个原因,一是启蒙本身不是界限清晰的(可以把我的这个说法认为是托词);二是我的表达能力还不行。

为了继续说明这个例子,我查了1的定义:
http://zh.wikipedia.org/zh-cn/1
1(一)是0与2之间的自然数,是最小的奇数。

假设这个对1的定义是合适的,那么这就是他人对“一”的“知”。显然,对幼儿来说,我们只能通过使其“行”从而使其“知”,这是他知对幼儿启蒙的作用方式。说到这里,我从“他知”联想到“自知”,我这说的自知,指自觉自悟。
我以为,幼儿在理解“一”的概念时,是“他知”、“自知”以及“行”三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没有“他知”,幼儿仍然可以通过行和自知独立建立“一”的正确概念,如再少一个就没有了。甚至我相信,大部分的幼儿可以通过行和自知独立建立“一”的概念中更复杂的部分,如“一”增加一个就是“二”,二少一再少一就没有了。
错误的“他知”,跟幼儿的“行”和自知会产生矛盾,其结果未必是错误的“他知”获胜。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7-30 16:30 编辑 ].

TOP

回复 43#旺旺她爸 的帖子

据报道,很多非洲的原始部落只能数到3,凡是大于3这个数字的,都是用“很多”来代表。不过,数学家们在解决自然数多还是偶数多的问题上所使用的方法,跟非洲原始部落比较哪个“很多”更多时使用的方法,两者居然是异曲同工。

这个例子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行”和“自知”的威力有多大?当孩子遇到比建立“一”的概念更复杂的问题时,是否还要注意“行”和“自知”的优先权?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7-30 16:3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旺旺她爸 于 2010-7-30 15:37 发表
你忽略了一点:原始部落是有“他知”的,他们虽然只能数到3,但是他们的“知”可能已经传承了千年。
你需要举一个没有"他知"而发展出相对较高“自知”的例子来。
举不出来这样的例子。较高的“自知”很可能一定需要“他知”的帮助的,在完全没有“他知”帮助的条件下,可能他一生都未必能建立完整的“一”、“二”、“三”的概念。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7-30 15:46 编辑 ].

TOP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