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4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来年应该怎样选拔学生?

来年应该怎样选拔学生?

今年的已经过去,高兴也好,愤怒也罢,都改变不了入学事实。大家可以看看别的学校的相关,两个字--“平静”,而实验却是硝烟弥漫。这其中主要是我这个不好的角色在应和大家。大家感觉有了说话或者发泄的地方或者对象。
大家讨论了很多,有些是不着边际的,有些是很有建设意义的。同时,大家也考过很多学校。既然别的学校是最好的,那应该表述出来,作为一种借鉴或者共享,这样来年的选拔就可能满足更多的后来者需要。
学校会求助其他社会机构来出题,但还是了解一下大家的意见比较现实,我到时候会当大家的传话桶。.

TOP

回复 3#芋艿小丸子 的帖子

这也不行,不现实。还有人建议不搞什么实验了,电脑摇号--目前最公平的手段。这也不行,别人会说瞎胡闹。
我看了一些招生单位的考试,很简单,但从来没有人说是不好的,这是为什么呢?比如,有考等比数列的,有看图说话的,有英文自我介绍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audina 于 2008-5-13 12:10 发表
我并不认为考的难就是考题出的有水准。如果考题可以充分的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智慧的考题才是最好的。
看图说话是最好的形式之一。
简单并不代表没有水准。
形式要为选拔服务,还有就是评分的问题也是要考虑的。过于主观的不好,没有区分性的也不好。
试想一下,如果就考看图说话,那些不擅长表达的或者对人紧张的会不会就被排除了。排除一些也是符合需要的,关键是这些孩子中有很多是符合学校的需要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youyouou 于 2008-5-13 12:22 发表


老公竟然说了,我们明年再考,因为我们是6月底的, 明年第二轮的那些问题对他来说都很简单了。我说他疯了,坚决给我否定掉了。看到大家现在就考虑来年了,说明我们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就应该关注起实验了。可是,这 ...
孩子关注那么多事情肯定是有用的,虽然现在用不到,但会对孩子的生活和以后的学习有作用。比如我吧,小的时候看《昆虫记》,这个书影响了我的一生,包括玩的内容、初中时候的幻想(那时候叫理想)、高中时候的志愿选择...就是现在我也是这样的,近期床头上放的是《森林报》。
如果一个学校的考试内容定下来后,大家就可以临阵磨枪,对应训练,这样是比较实惠的。就怕一个学校的选拔是飘忽不定的,让你没有办法准备。
而学校就是想考那些固定的,大家基本一样的或者和学校结合起来是完全不同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zhenai 于 2008-5-13 12:52 发表
3年级开始招生。。。
这个提议说明你很内行的呀,多说点,先定位于小一招生。.

TOP

引用:
原帖由 youyouou 于 2008-5-13 12:43 发表
王老师说的不错,但是实惠的东西固然也是需要的,毕竟还是需要应试教育,有道是备而无患呀。
不过性格的培养,个人的行为习惯到真的不是可以应对训练出来的。所以相信来年的家长会更加厉害,学校的题目相信也会更加 ...
测试性格也是一个方面,我感觉这个主意相当的好,但不能单靠这个。.

TOP

回复 13#芋艿小丸子 的帖子

很成熟的看法,别谦虚了。
第一个建议。
降低难度。这个可以,但需要很多台电脑,如果人数少的时候是可以的,比如500人。
自选。这个不行,选进来的学生不同质,没有办法教学。理论上这是最好的,百花齐放,各有发展。但普教是不行的,大学或许是可以的。或者这些差异最好不是影响孩子在校学习的,但这又感觉和选拔无关了。因为学校担当缩制的实验任务,比较艰难。
第二个建议。
潜能的测试。这个比较难,这类测试适合于技术性工种的选拔,尤其是技能性的。比如,飞行员或者运动员什么的。学力的潜力目前还不能测试。
行为指标。这是可以的,但需要辅助其他的,光靠这个不行。这类测试适用于对单一个体的选拔,比如就选一个上海市实验学校的最差劲的老师--那就观察王文革就可以了。我们公司内部的升迁就是这样。
公司的甄选方法很多,他们考查的是执行能力,而学校考查的是接受能力,重点不一样。
我上课去了,谢谢你的补充。.

TOP

引用:
原帖由 sharon616 于 2008-5-13 13:34 发表
其实都太紧张了,甚至是夸张了!物以稀为贵,正因为实验的唯一性所以考的人多,也正因为考的人多才能显示出考上的孩子有多么优秀和聪明!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家长虚荣心在作怪吧!包括那位纠缠不休的家长吧!
   如 ...
你这个主意很具有操作性--今天选这样的学生,明年再选另一种学生...然后再比较。很符合实验的味道。这需要校长“开窍”,不知道校长看了会有什么反应。
记录在案了。等实验成功的时候来领大大的奖状--优秀智囊奖。(没有奖金的,交通费自理,盒饭一个).

TOP

引用:
原帖由 duzhip 于 2008-5-13 14:18 发表
一个个过场面试比较好,你看世外花二十分钟面谈挑出的孩子,一个个都是幼儿园里拔尖的,没错的。
三年级开始招生是不错,可是和实验的计划矛盾,实验的学制就是压缩在最初的两年。
这样的学生是幼儿园老师最喜欢的,我们每次也都有这样的孩子入学。只是发展性不佳(相对于那些入学时是“闷葫芦”的),到小三以后容易衍生出行为问题。
这是由于实验的难度造成的,而不是这些孩子本来就不好。所以,这样的孩子入学前最好想想实验到底是否合适,否则来自同学的压力太大了。
如果把这些孩子改成5年制,肯定是可以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zhenai 于 2008-5-13 14:26 发表
我不是内行,我可以讲讲我的经历。
文革后上外附小第一次恢复招生,就是招三年级的学生。我就是被学校选拔参加考试的两名学生之一。当时考了数学和语文两门,英语我们是4年级才开始上的。数学考试题目当时觉得很好玩 ...
你的意思是好学生+好学校=成才?如果让我回答我们学校的两个要素,我还真不好回答。
现在社会上注重早期教育的局面是不能改变的,作为学校的选拔只能尽力回避。你说“聪明不是教出来的”在某个角度上是成立的,但不能讲出来也不普适,否则光媒体的唾沫就淹没了。我们想选的也是这个,但就是苦于工具的缺乏,所以要兼顾早期教育的学绩。.

TOP

引用:
原帖由 sharon616 于 2008-5-13 13:34 发表
其实都太紧张了,甚至是夸张了!物以稀为贵,正因为实验的唯一性所以考的人多,也正因为考的人多才能显示出考上的孩子有多么优秀和聪明!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家长虚荣心在作怪吧!包括那位纠缠不休的家长吧!
   如 ...
你分析了家长的反应心态,和初始的引发原因。是有家长这样的。大家都虚荣,我也是虚荣的人,这可能就是人性的表现。你说的“缘分”我感觉特富有内涵的,这个词真好。以前我们用的是“运气”、“努力”、“实力”什么的,都解释了成功的一个方面。就是缘分这个词既让人浮想联翩,又可以粉饰我们的不足。
你帖子的基调积极,逻辑性强,语言也很厉害,够哲学的了。佩服。欢迎多指导。.

TOP

引用:
原帖由 duzhip 于 2008-5-13 14:26 发表
还有个办法,要考的孩子去统一的机构测智商,然后实验按智商高低来录取,这样更简单。
是可以这样,如果能这样是最好了,最好是第三方的。关键是上海没有呀。如果有,也是不严谨的商业咨询机构,估计向他们走后门的就更多,以至于整个班级都是。你信不?.

TOP

引用:
原帖由 meimeimm 于 2008-5-13 14:29 发表
从实验幼儿园亲自班办起
航母在军事上有用,在连续教育上的可能行就会打折扣。
实验如何有幼儿园我就去当个管理者,这个我喜欢。看来你是给我来个“废物利用”了。如果是这点,我真的谢谢您了,这被子最大的官衔是班长。.

TOP

引用:
原帖由 pm_simple 于 2008-5-13 14:29 发表


我看可以解决,办试验幼儿园,多上两年,然后参加小学三年级入学考试,哈哈。只是那个幼儿园招生又要痛苦了。而且心急的家长又要逼小朋友自学两年级课程,然后集体投奔。哈哈哈
世界上的军备竞赛就是你发起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zhenai 于 2008-5-13 14:58 发表
话再说回来,我同事的小孩前几年考上过实验,但他放弃了,小孩子现在情况还不错,他至今认为当时的决定是对的。另一个同事小孩的幼儿园班上有两个在实验读书,挺辛苦的。实验的小孩起码是几十里挑一吧,成功的是应该 ...
你说的是事实,我们学校转出的孩子也多是相当出色的。我们学校的老师的孩子也有在外面读的。
最可能就是问题出现在能力成熟度上,差两年呀,年龄越小能力受成熟的制约越大。比如一个2岁的孩子很轻松就拿下刚出生的宝宝。所以,我感觉那些能坚持下来的,可以和大孩子一样进入高考考场的小家伙们真厉害。不从别的地方看,就单从这点,我就感觉他们很伟大。
越往后选拔的稳定性和预测性越好,比如重点高中的选拔就是这样。.

TOP

引用:
原帖由 ly00 于 2008-5-13 15:56 发表
如果实验的目的是选择各方面优秀的孩子,可以采用幼儿园推优的方式进行海选,毕竟幼儿园对小朋友的了解要更全面一些。初试测试IQ的题目不可少-智商高(有志实验的家长,看到今年的情况,估计如果现在开始要给小孩上思 ...
推过,结果是幼儿园变成了实验的招生代理,幸亏当时马上自己来了,否则后果很严重。.

TOP

引用:
原帖由 天天向上 于 2008-5-13 16:12 发表
我想早期教育没有什么不好,关键是如何教育的问题。教育的作用如果是发挥了个体的潜能,就是成功的。父母们放养圈养的争论和愉快教育不愉快教育的争论个人认为没有意义。放养可以是快乐的,圈养也可以是快乐的,放养 ...
自从有了这个争论以来,你是我见到的第一个说出问题实质的人。就这个观点,可以打败中国的所有教育家。.

TOP

引用:
原帖由 ly00 于 2008-5-13 15:56 发表
如果实验的目的是选择各方面优秀的孩子,可以采用幼儿园推优的方式进行海选,毕竟幼儿园对小朋友的了解要更全面一些。初试测试IQ的题目不可少-智商高(有志实验的家长,看到今年的情况,估计如果现在开始要给小孩上思 ...
创造力的操作定义是早就有了,最早有吉尔福特开发的,也有对应的工具。但不适合于学生。什么场合需要强调创造力呢?大家的技术性工作是平等的。不是国人没有创造力,而是彼此工作不平等,也和国外的设备资金无法比拟。我在单位是有创造力的,但我一创造,领导就要灭了我。
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创造的,也不是一创造就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lsch 于 2008-5-13 16:01 发表
明年是不是在网审的时候,加入一点量化指标。我们公司每年招毕业生也是网审、一面、二面,有了量化指标,网审的结果可以更具说服力。不过我们公司的录取率可比实验高过了。
不行,这是要被投诉的,违法公平道义。公司可以,但学校作为一种社会资源是不能这样的。就像医院一样,如果用标准挑选健康支持对象,那是什么后果。.

TOP

引用:
原帖由 putisanse 于 2008-5-13 17:00 发表
个人认为,之所以别的学校平静而实验学校硝烟弥漫,主要是王老师的功劳.如果不是因为王老师不辞劳苦地在百忙之中向大家多次解释初试的题目有多么的科学,这道题是测试空间想象力,那道题是测试思维追踪力,俨然把初试的题 ...
一句话是由于我瞎装造成的。
关于公布题目的问题,不是我可以做主的。如果你想了解,请和学校联系。如果你能弄到其他学校的题目,我可以建议学校和你交换。.

TOP

引用:
原帖由 graceyhq 于 2008-5-13 17:03 发表
也许正是实验的测试方法吸引了很多家长的眼球,来让自己的孩子也实验一下,由于有3轮选拔,每轮都有不同的热点,于是,硝烟弥漫,跌宕起伏;反观其他学校,从测试到录取只有2-3天时间,哪有这么多时间来揣摩/讨论--先 ...
这个策略别人用过,就是成本太高,学校承担不起。.

TOP

引用:
原帖由 gogomama 于 2008-5-13 18:22 发表
孩子明年上学,实验是离家最近的学校,所以最近一直关注这里。,就今年的选拔的方法,心里一点也没底,考虑是否要放弃实验。 有几个问题想和王老师探讨一下,首先网选的标准是什么(这是我最没有底的)周围朋友 ...
网络选择的标准不会公布,请谅解,这个标准对所有的人都一样。
周围的小孩子很聪明但落选了,可能是孩子不适应这个形式,复试落选了,最多的是原因是名额问题。相信聪明的孩子到哪里都是出类拔萃的,未必就非读实验学校。很多名校的选拔和实验不一样,他们不网选,报名就有机会,一些聪明的孩子入选的可能性也大,其中很多学校比实验更有社会人气,是名校,实验还不敢称名校,是一般的学校。所以,到时候多做准备,免得自己踏空。
选择学校的时候多打听一下学生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就读的学校了解也很多。.

TOP

引用:
原帖由 掬满阳光 于 2008-5-14 00:05 发表
对招生我没有什么认知啦,在这里只能稍说几句。个人拙见某些习惯在孩子的幼年没有养成无所谓,而有些习惯特质在孩子的幼年期没有具有就会影响他的一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开阔的思维这是实验学生必须具备的吧,记忆、 ...
我们学校是定额经费,招多了师生就会回到原始社会,不能用水电,连粉笔都得到工地上拣墙皮来对付了。这才叫返璞归真重返大自然和原生态。上边那个谁来的,估计会很喜欢。.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