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2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我们目前的教育,是把我们以及我们的孩子,一代一代教育成奴才还是人才?

我在美国的朋友们,孩子有上幼儿园的也有上小学的,都是从很小就开始早教了,周末也在外面上各种补习班。他们说华人(包括香港和台湾人)的孩子都在外面学的,所以自己的孩子不学不行。因为国外的好学校竞争一样很激烈,为了将来上好的高中大学一样要从小抓起。而美国孩子额外上补习班的不多,所以一般学校里都是华人的孩子成绩比较优秀。
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主要还是家长的心态,就像我,本来幼儿园回来就是玩,什么也没学。结果上小学后就发现和人家的差距了,只好接受现实,双休日也开始赶场子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m宝贝 于 2010-12-28 18:21 发表

又有共鸣了,别说“牛孩”,有的家长,听到自己孩子作业少,居然还气愤的要找老师要求加作业量的
对呀,这样的家长很多的。家长会上经常有N个家长围着老师提意见:你们上课进度太慢了,教的东西太简单了,作业太少,这样怎么和其它学校竞争呀等等等等。
这就是差距呀!我开一次家长会就要受一次刺激!.

TOP

回复 57#chang 的帖子

问题是当班级里百分之八十的家长认为学校课程太简单时,那我们这剩下的就变成"特殊"的了。

同样的,当社会上大部分学生都在早学(幼儿园学小学课程、小学学中学课程),那么不早学的反而变成“非主流”了。这时候要么甘心落后,要么也只好无奈地加入“主流”队伍。.

TOP

引用:
原帖由 gogobo 于 2010-12-29 11:02 发表
呵,呵,有听说米国华人一多的社区老外就要搬走,因为华人一去就能把我们的发愤图强发扬光大,那成绩都令老外的孩子心惊胆寒,可一个巴菲特却能令所有的中国人肃然起敬。
还有,上海的五官科医院门口,大家不妨去看 ...
是这样的。国外朋友(很早就移民取得身份那种)的孩子选择的幼儿园和小学基本都是以华裔为主的,因为一方面是华人喜欢选择课程多教得难的学校,觉得这样的学校质量好;另一方面一个学校如果华裔的孩子比较多,那么本地的西方孩子因为无法和他们竞争,所以都纷纷转校。
老外的思路和华人不同,他们会觉得课程多教得难的学校会防碍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所以他们也不屑于在成绩上和华裔竞争,在他们看来成绩是否好没有关系,不读大学也没有关系。
所以大家的价值观根本不一样,才会造成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和教育体制,大家对教育的目的不同、享受的教育资源也不同、社会竞争的强度根本不一样,所以两种教育体制根本没有可比性。.

TOP

引用:
原帖由 m宝贝 于 2010-12-29 11:18 发表

不光是读书,华人很多恶习不改……听说有的华人买了house,把好看的花草树木拔掉,种菜啥的……
赫赫,我一个朋友就说,她们隔壁邻居一家子每天泡在院子里的游泳池里,要么就在院子里摆弄花草,或者弄些茶点在院子里静静地等一下午,就为了观赏屋后树林里路过的小动物,真是有空哦!
而我朋友院子里的游泳池填掉了(因为基本不使用),院子里的花草也全部铲掉了改种最简单的草皮(因为花草要是不打理会被投诉),而在一个地方白坐一下午就更不可能了。
这大概就是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吧,比如西方人结婚很少有自己买房子的,而中国结婚不买房子小姑娘肯定不乐意的(至少上海是这样的吧)。.

TOP

回复 83#gogobo 的帖子

你说的很对,再好的学校也有各方面比较差劲的孩子、再差的学校也有各方面特别优秀的孩子。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别的孩子适合的路自己的孩子未必适合。
作为家长一定不能盲目的攀比,我觉得我的孩子只要能健康平安地成长,将来不要“啃老”我就很满足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m宝贝 于 2010-12-30 15:37 发表

很同意这句话。

经历过了所谓的名校才知道,如果教育是一直在打击、压制孩子的自信心和对学习的兴趣,那才是真正的悲剧。你举得姐姐的孩子的例子,倒说明一个孩子敢于有自己的思想,勇于为自己的未来承担责任的 ...
亲爱的,象我们学校一个班至少四十个孩子,一个主课老师要教三个班级,那这样是只能模式化了呀,个性化这种东西就我们目前的教育条件是不可能有精力搞的!.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