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4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您怎么看:学生上课偷看小说如何处理 中外专家观念碰撞

您怎么看:学生上课偷看小说如何处理 中外专家观念碰撞

2007年10月22日 16:32 来源:新民网-新民晚报
    一名中学生在上语文课时不专心听讲,而是在私底下津津有味地看《哈利·波特》,结果教师发现后不仅没收了小说书,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将书撕得粉碎。昨天在闵行区教育局与上海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国际教育研讨会”上,一位与会的中国大学教授举出的事例,引来了中外教育专家的观点碰撞:是严苛的中式教育才能育出好苗,还是宽松的西式教育更有利于人的发展?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模式?
反思学生为何开小差
  趁研讨会间隙,记者在场内做了次小调查,结果多数中国校长倾向于要严厉批评上课看闲书的学生,而一些外国教育专家则认为不能只是没收闲书,而应当分析和反思学生为什么上课要开小差,有没有因教师的教学不当而让学生失去
兴趣的地方。中国的老师喜欢学生保持45分钟的严谨认真,其实这是很难做到的,而国外的教学则
  比较注重课堂的快乐学习和学有所获,与其没有收获不如干脆不学。更让多位在中国办学、教课的“老外”颇感惊讶的是,我们有的家长连孩子考了98分还不高兴,而西方的家长更看重孩子的全面素质发展,对学科知识哪怕孩子只刚刚考到及格分数也会十分满足。
教师该否变成服务者
  学校与学生到底是个什么关系?传统的中国式学校教育喜欢对学生管头管脚,甚至“认真”到头发多长、裤脚管多大也要管,甚至还有的老师常常拿订正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上海西华国际学校校长奥西尼提出了“学校应当服务于学生”的观点,还真让会场里不少中国教育工作者一下子难以接受,他说:“学校不在于要取得最好的升学率,而是要办成最适合学生发展的场所,要能把学生培养成友爱、善良、公正、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世界公民。”但与会的中国教育专家却对记者说,要让我们的校长、教师从高高在上的育人者变成服务者,这会引来一个十分痛苦的角色演变过程,而且很可能与现行的升学制度形成矛盾与冲突。一味地强调“服务”学生、“顺着”学生,家长会不会也“翻毛腔”?
  如何接轨国际化教育
“我们的教育如何回应全球化的挑战?”当上海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胡卫抛出这个议题时,再次引起中外教育专家的热议。昨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主席、上海市教委正副主任、国家督学等领导齐刷刷到会,给出了上海要致力发展国际化教育模式的强烈信号。
  目前在沪留学的高校学生和境外中小学生已达5万人左右,参与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构和项目占到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从今年9月起,上海所有的中小学都可以招收境外人员子女,越来越多的不同肤色孩子在上海成为了同桌好友。然而,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如何有机结合成了一个瓶颈问题。专家们表示,上海基础教育中业已形成的国际化理念和成果,尚未辐射到大多数本土学生身上,本土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也尚未与国际真正接轨。(王蔚)

[ 本帖最后由 香甜蛋糕 于 2007-10-22 17:17 编辑 ].

TOP

我刚从网上看了这篇文章,觉得很好应立即推荐给大家。您是怎样看的呢?
显然中国与外国的教育观念上的差异太大了.......

TOP

回复 3#老猫 的帖子

谢谢老猫的观点。
中西方的文化背景、教育体制、教育环境、教育理念等不同,但是关心孩子的理念倒是我们当教师的必须要学习的。.

TOP

回复 5#桥梁 的帖子

看过您的帖子,桥梁老师的敬业精神值得钦佩。我们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被bbmm关注如何学一些兴趣性的学科,如何提高孩子的各方面的能力,这点没有错。然而教师的工作始终与分数、升学的关系密不可分,心里免不了要有过重的负担。.

TOP

不管是怎样的教育任何一个国度,教师都应该是尊重孩子、关爱孩子。
孩子上课开小差的理由会很多,建议我们的老师应该与孩子即时的沟通。
家长接到老师的告状电话时,对孩子不要轻易的发火,耐着性子了解一下。

一切会好起来的。.

TOP

回复 36#俩子爸 的帖子

您没有讲出来讨厌哪个国家?也许是某个邻国?电器很发达,我们家的电视、手提电脑、相机都是索尼的,在这方面宁可用国外的。
但在教育问题上还是维护一下本国的特点吧,其实照搬别人的教育不一定成功,别人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可以学一下,有个结合点,创出自己的特色。.

TOP

回复 29#老程 的帖子

讲了好几年了的教育体制改革,好像并不能使大家满意。关键的问题真得讲不清:上面有了文件,下面的操作也许会走样。减负减了几年了,家长、老师、孩子还是这么累呀.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