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40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金桥儿童生活馆】Time to say goodbye

引用:
原帖由 大陆 于 2009-2-18 15:55 发表
对了,你对瑞吉欧有何看法?
那天LG要用电脑,所以你的问题没有答完。

你这个问题,我去年一个帖子里其实涉及过,
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php?tid=4546073&highlight=

今天看到一个妈妈的放飞心情里,写的是,父母放松的心,就是孩子的巴学园。
真有道理啊。

我再加上一句,父母求索的眼,能望到孩子的未来。

没有经过求索的放松,固然孩子能轻松快乐一时,但是未来的道路,还是充满了风险和挑战。

经过求索,望到了社会和孩子的未来,然后从焦虑再到放松,才可能奠定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础。

[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09-2-21 23:19 编辑 ].

TOP

刚才区搜索我的旧帖子时,又找到我推荐过的李跃儿关于怎样帮助孩子发展智力的论述,真的很精妙,可惜无人喝彩。

这次又贴出来一次,没有看,真的可惜了。.

TOP

怎样帮助孩子发展智力?
这段文字,转自李跃儿老师的一篇文章,感觉很能启发家长思考,特呈现给大家:

    当我们了解了人类智力成长的自然规律以后,就会明白如何帮助儿童发展智力。

    华德福教育按照史代纳的人智学原理,从感情和纯感受出发逐渐将感受归类,这一过程经历了从0岁到十六岁的整个过程。在小学时期,他们将知识与孩子的情感和感觉相匹配,由感觉将知识进行归类。如一年级时,他们没有课本,识字课在故事和由字所引起的联想中进行,孩子们上课时写的字都是用联想的方式表达的,联想所留下的表达产品也就成为课本。比如孩子写了一个T,会将T画成一张桌子,两边坐着小人,整个画面被染上漂亮的颜色,这一页便成了课本。而一节数学课上的3×4,被孩子联想为有三个花瓣的小花,每个花瓣上有四个黑点,4×3被联想为小花有四个花瓣,每个花瓣上有三个小点,数学课留下的作业也就是这样的小花,同时这个作业也成为数学课本。

    看上去语文课和数学课都是孩子们用自己的联想加上对联想物的情感与所学内容组合而成,表面上看很近似,因为他们在上学之前,幼儿园只提供感官材料,很多情况下,孩子不同的联想使用的材料是相同的。孩子的智力用于将不变材料创造出多种用法,同样达到了智力发展的结果。他们要归类的是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材料。在六岁之间,孩子们基本处于混沌、朦胧的状态。华德福教育者认为,搞清事物的属性和分类的工作会使孩子使用过多的气血,而这些气血在六岁之前是他用来成长内在器官和身体的,如果过多地用于思考,就会影响肢体的成长,将来长大了,由于器官和肢体在幼年时缺少气血没有发育健康,就会生病。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大自然给予的一切变成人自身的了,才可以进行真正的思考工作。其标志就是孩子换牙了。新长出的牙是人类自身的,被替换的牙是大自然给予的。孩子换牙之后才开始真正的智力活动。

    蒙特棱利认为,儿童只有将身边的一切理清并认识了才能感到安全,她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要征服这个世界。在早期,大自然赋予人的心理需求就是要搞清身边的一切。儿童不停地探索工作使蒙特棱利发现,他们的确是在对物体进行内在的、本质的研究,为了帮助他们,蒙特棱利发明了一套能够使孩子发现物体属性的工具。这些工具中有能够使孩子发现重量差异的木板,有不同温度和颜色的对比材料,还有一些其它的复杂材料。孩子们可以将这些材料进行从大到小、由深到浅的排序,进而发现不同要素之间的对比关系,如同一色彩深浅之间的对比关系、方形物体从大到小的倍数关系、圆形木柱与恰好能放下它们的木洞之间的空间关系、物体高低粗细的变化关系等等。无论是视觉的、味觉的还是听觉的,都被用来加以比较和区分,把它们科学化了。

    华德福教育与蒙特棱利教育出现的年代并不前后相接,也就是说前者并不是为了反对后者的科学化模式而创造的非科学模式。但是华德福教育确实反对让儿童将身边的事物进行这样的科学化归类的做法,因为这样会使儿童失去心灵与事物相通的灵性发展。事实也的确会如此,但无论如何儿童会自然地探索事物的本质,并区分它们,也会自然地寻找排序,只不过蒙特棱利过早过重地强调了这一内容。

    由此看来,蒙特棱利更重视儿童的智力发展,华德福更重视儿童的灵性发展。

    无论如何,人的智力都会自然地发展起来,问题是成人的帮助所起到的作用。没有受到帮助的儿童,其智力不会得到很好地发展,而有些被拼命帮助却帮助不恰当的儿童也会产生智力滞后的现象。过度地智力帮助会破坏孩子艺术的、灵性的成长。所以我们说,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恰好地提供适合于孩子的教育。.

TOP

继续转:良好的思维方式
学习的过程不只是记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思维发展过程。孩子六岁之前发展的精神模式中,应该有善于思考的能力,并形成基本的思维方式。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做学前准备时,认为将来孩子可能无法顺利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就使用“笨鸟先飞”的观念,提前将小学的内容教给孩子,觉得这样孩子上学之后就可以领先一步,赢在起跑线上,以后就会轻松些。但是由于成人在教这些知识的时候,急于让孩子马上掌握,而孩子的发育年龄还没有达到掌握一年级知识的能力,于是只能靠记忆来完成。如果获得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赞赏,孩子就会将这样的学习方法固定下来,形成只使用记忆和依靠别人提供的思考模式学习知识的方式。

    家长的做法虽然的确会使孩子在一、二年级时的成绩轻松领先于其他同学,但不能保持长久(有的一直会延续到小学毕业)。当孩子升入初中,需要用大量的思考完成学习内容时,就会非常吃力。有些孩子在三年级已经出现这样的状态。因为一、二年级的内容是已经学过的,这会使他们以为上小学得高分很容易,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也是他们本来就会的,就会养成不注意听讲的习惯。以后,当学到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内容时,成绩就一下子落下来。到这时,家长和老师都会感到非常紧张,孩子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突然莫明其妙地变笨了,有些孩子会从此变得一蹶不振,大多数孩子经过一年的艰苦挣扎,到四年级才慢慢适应了教学和学习、努力和分数之间的关系,成绩开始慢慢上升。由此看来,在幼儿园就学习小学内容的作法不是很好的学前准备。

    古人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如果要帮人,要将生存的技术教给他,而不是直接给生存产品。不知道方法,产品用完之后,还是无法生存。提前将小学内容教给孩子的做法正是后一种。当孩子已经学会的内容用完后,会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经历一个苦难时期,才能重新振作起来,这对幼小的儿童来说,是一次巨大的灾难。.

TOP

继续转:
比较成熟的学习准备是:应该在很早的时候就为孩子培养良好的思维形式,而不是只靠向孩子提问题和让他们回答。实际上不停提问的方式并不能培养孩子的思维模式。比较好的方法是:给孩子提供可以进行恰如其分地思考活动的工具,供他们工作;当他工作时,不要教孩子怎样去做,让他自行探索。完成了,思维也就发展了。目前在全国流行的蒙特棱利教具就是这样的一套工作材料。要注意的是,成人不可以拿着这些工作材料向孩子教授正确的方法,让他依样模仿。或者将工作材料当作教学用具,用来使孩子学习计算。这样看上去,孩子已经可以计算非常复杂的数学题目,但是思维形式没有获得发展。

    比如说认识1-9,普通的学前班只是用事物的量与数字配对,然后让孩子学会写数字,就算认识了。而蒙特棱利教有多种形式帮助孩子理解1-9的概念。

    一种是纺锤棒箱,这是一个有九个小格子的木盒,一边高一边矮,高的那边每一格写上相应的数字。这套教具有45根木棒,孩子和老师一起将木棒和盒子上的数字配对。完成后再找教室中的其它物体与数字配对,这样孩子就会发现不光数棒可以用来表达数量,教室里任何东西都可以用来计数。当孩子到三岁半时,老师就会指着放着纺棰棒的格子问孩子发现了什么。如果孩子发现的与逻辑没有关系,老师会一直引导下去,直到孩子发现0-9的数字逻辑。

    还有一种是连在一起的数棒,每根棒都用红蓝相间的颜色隔开,每一节都是相等的量,每个量都是“一”。同样,做完后,老师会问孩子发现了什么,孩子工作完纺锤棒箱,再工作数棒,就会发现,同样的1-9的数字,还可以用来表示这种连在一起的长度。

    数塔也有这样的效果,它们是用来表示高度的。每个数塔上都写着相应的数字,后面的数字要比前面的数字高出“1”的量。通过这个教具孩子会发现数字还可以表示高度。

    还有其它的一些认识十以内的数的工具,如筹码可以使孩子发现奇数和偶数、木蛋可以帮助孩子发现“0”……。在老师将正确的方法演示给孩子之后,孩子自己选择工作材料,他们工作时,老师不再干涉。

    老师介绍教具也不是像上课一样,让孩子围成一圈,看老师演示一个,然后再让孩子按照老师演示的做。这样孩子虽然在操作教具,但并不能思考。另外我们也不能认为同一时间里,那群孩子都会对同一个教具感兴趣。如果他不感兴趣,就会产生反感,会影响对教具的选择。所以蒙特棱利教具的使用总是先让孩子选择了一个教具,然后老师进行介绍。这样可以确保每个教学内容都是孩子感兴趣的。大多数孩子按老师使用的方法工作一遍后,就不再使用老师的方法。这样,他们有了更多的思考机会。每个人的行为是不同的,相同的时间里需要学习的内容也不会相同。但是教具给他们的内容又是相同的,他们只要使用教具工作,就发现逻辑,并形成逻辑的思维。如果课堂教学也采用这种形式,结果也会很好。

    如一份学前班的作业,是分类练习,一共有五个格子,每一格画着不同的小动物,但同一格的小动物除了有一只不同外,其它都是一样的。目标是使孩子发现物体的分类。作业的要求是将占错格的小动物画上勾。拿到这份作业,老师不是直接将目标告诉孩子,而是指着第一格,问孩子们发现了什么。孩子们发现这一格都是乌龟。老师问:还发现什么。马上有孩子说:还有一只鸭子。老师说:这是小乌龟在排队,小鸭子怎么跑来了?有孩子说:它站错队了。老师说:请将占错队的小鸭子画上勾。再看看其它队伍有没有站错的小动物,把它们都画上勾。

    孩子通过发现和思考,明白了做题的要求。如果我们这样说:“大家看看这份作业,是小动物在排队。第一格是小乌龟,但是里面有一只小鸭子,那么小鸭子就是排错队的小动物,我们给它打上勾。请看一看,还有哪些动物排错队了,给它们都画上勾。”这就是普通布置作业的方式。老师没有利用机会让孩子思考,而是将结果直接告诉孩子。如果这两批孩子长期按两种方法学习,大家认为哪批孩子会成长起可供自己驾驭的思考能力呢?显然是前者。

    同样的作业能够产生不同的结果,那么我们教育者和家长就一定要使用能帮助孩子发展的方式,而不是只是考问孩子的方式。

[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09-2-21 23:34 编辑 ].

TOP

继续转:对计算的兴趣与计算学习
父母生活中的一些计算活动会使孩子对计算发生兴趣,如果他接触了蒙特棱利教具,会很早就产生这方面的兴趣。计算给儿童带来的乐趣大于识字,因为计算题和游戏比较接近,每一道题目对他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当进入对数字和计算感兴趣的时期,父母需要和孩子一起进行计算游戏,将每一种计算的概念和逻辑输入给孩子。要注意的是不要给他出太难的题,如果孩子无法计算出这些题目,就会产生挫折感。如果成人和孩子一起比赛计算,成人就要经常输一些,使他发现做错题并不意味着他不好,而且做错题目是件常见的事。孩子做对了,家长要由衷地为孩子欢呼。夸奖不可以太多太过分,否则孩子会注意夸奖,只在夸奖中寻找愉悦感,而不是题目本身。这样的结果会使孩子遇到自己可能做不了的题就拒绝试验。

    志明从四岁开始见到任何对他感兴趣的成人,就会兴致勃勃地让人家给他出一道题。那时北京也正兴起珠心算,他的妈妈觉得孩子这么喜欢数学,应该把他送到一个数学业余班里去,提高他的计算能力。爸爸却认为让孩子顺其自然比较好,不想让他成为一个数学天才儿童。两个人相持不下时,爸爸同意送志明去学几天珠心算。志明真的非常喜欢,每天开心地去上课。

    一个月后,孩子拿回家的作业越来越多。爸爸发现,计算的题目有种内在的规律,孩子可以顺着这种规律,把题全部背下来。他发现志明闭着眼睛想象拨算盘珠时,并不是像真的在计算,而是似乎每一个算珠都代表一类的题,志明只是找到了那类题型,将答案背了出来。这样会给孩子养成非常不好的学习习惯,计算本来是数学式的思考,如果学习数学不是为了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而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背题能力,那么答案给出的快速对孩子有什么用呢?如果买一个这样的计算器只花几十块钱,志明的父母又有什么必要花费能买几十个甚至上千个计算器的钱,把儿子培养成计算器呢?

    有了这样的想法,爸爸不再让儿子去学珠心算了。有趣的是,几个月之后,志明竟然不再会算那些题了,他说忘了。于是爸爸认定这样的学习等于把孩子培养成了耍杂技的,不能把志明身上所散发出心智的光辉用来学这样的东西。

    我认为志明爸爸是明智的,有时候孩子无法判断什么对他的发展是有利的,什么是不利的。成人的责任还在于帮助孩子选择那些真正对他的发展有利的事情去做。

[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09-2-21 23:34 编辑 ].

TOP

继续转:
对音乐的兴趣与音乐学习
对音乐感兴趣是人的天性,这并不是从五岁开始的,但到了五岁,孩子会发现音乐是怎样演奏出来的,演奏音乐的人会让他们非常羡慕,会要求自己也成为那个人。这时的孩子会要求弹钢琴,或者学习某一种乐器。但他们不知道学习乐器过程中的枯燥和艰难,在真正开始学习后,很快就会拒绝练习。因此,当孩子提出学乐器的要求时,家长要算一下帐:是让他把会弹一项乐器当成业余爱好,还是有意让他成为一名音乐家?大多数家长不做这方面的计算,听说音乐对孩子的大脑好,就一味地逼迫孩子天天练琴,然后再去考级。这些看似为了孩子,结果使他对学习厌烦甚至产生心理问题,最终也不会成为一个音乐家。当然也有个别的孩子会成功,但那种机率很小。如果孩子没有特殊的天赋,而且他自己也原意练下去,那么最好采取一种娱乐式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发现音乐是表达人心灵感受的语言,并使他能够欣赏这些语言,这要比培养一个痛苦的演奏机器好得多。

    在孩子想学音乐的时期,第一、找到一个能够利用音乐培养孩子兴趣的教师,第二、和孩子一起享受音乐,让音乐走到他的灵魂中去,让他在弹奏中获得极大的享受。等孩子沉浸其中时,再逐渐地加强音乐的技能训练。如果孩子不想学了,并且表现得比较痛苦,那就停下来,过一段时间,孩子会自己去弹,并慢慢地想要一个老师来教自己。

    在孩子想要学习音乐的前期,家长不要立刻给孩子买昂贵的乐器,以免孩子不想学时,家长因为已经花出去的钱而内心不平,对孩子施加压力,让自己的不良情绪给孩子带来阴影。如果已经买了,家长可以自己弹。如果在你弹奏时,孩子被吸引过来,那就赶快利用这个机会使他更感兴趣。如果孩子一直不感兴趣,自己又不愿意弹,琴放在家里看了又心烦,那就把它卖了。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件娱乐活动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发展。

    毛毛看到表姐弹钢琴,哭着喊着也要学。表姐每天晚上会练一个小时的琴,如果不练,妈妈就会取消她一些资格。所以看上去表姐每天都会乖乖地练琴,但她压抑下来的愤怒都发泄到毛毛身上。毛毛特别崇拜表姐,经常强烈要求要到表姐家玩,但表姐却利用这些机会来“迫害”她。如表姐所有的东西都不让她动,结果凡是表姐不让她动的东西毛毛都特别想摸一下。每次表姐弹钢琴,毛毛都无限崇拜地站在那里看着。有一次她实在忍不住把手放在了琴键上。表姐狠狠一巴掌将她的手打掉,同时,还给了她一个白眼。

    十岁的表姐在不到五岁的毛毛的眼里无异于天使的化身,被崇拜的偶像这样对待,令毛毛非常自卑,所以,坚决要求妈妈也给自己买一架钢琴。妈妈反复告诫毛毛,钢琴非常贵,买来了必须要弹。毛毛坚决地点着头。妈妈于是真的给毛毛买了一架钢琴,还为她请了钢琴老师。毛毛刚坐到琴边时,那种幸福快乐的神情感染了所有的人。老师严格地让她按照指法弹1、2、3,几天之后,毛毛提出她不想弹钢琴了。妈妈恼火极了,冲她大发脾气,试图打消她这个念头。之后毛毛真得被吓住了,每次老师来,都乖乖坐到琴凳上,按老师的要求弹琴。

    再之后就是暗无天日的日子,每天妈妈都将痛苦扭动着的毛毛拉到钢琴边看着她练琴。几个月过后,妈妈自己也感到身心疲惫,女儿弹琴时脸上的幸福感荡然无存,更让妈妈担心的是,毛毛不再要求到表姐家玩了。如果去了,也是乖乖坐在那里,不再试图去触摸表姐不让她动的东西。看到这样,毛毛妈心疼极了,与先生商量,先确定女儿能不能成为一个钢琴演奏家。两人都摇起头来,他们也不想让女儿在这方面发展。两人互相问:那么我们为什么非要让女儿弹琴?妈妈说因为买了琴,又这么贵,另外也不能让孩子养成随意放弃正在做的事的习惯。他们去咨询老师。

    老师说:儿童的经验不够使他们判断所承诺的事能否做到,所以幼儿园和父母都不应该使孩子承诺什么事情,因为当承诺不能被实践时,孩子会对自己产生不好的看法,认为自己是一个不遵守诺言的人。将来孩子就会按照这种想法,真的不去遵守诺言。

    当家长一时错误跟孩子约定了某项他所不能判断的诺言时,应该告诉孩子可以放弃。在他要求放弃时不要逼他坚持,并告诉他放弃也是正常的。成人都经常会对自己的行为选择放弃还是坚持,为什么不能允许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有这样的选择呢?过分逼孩子坚持,也会使他从内心中惧怕坚持。坚持是人的心理成熟到一定地步时才可以做到的事,在自然没有产生需要坚持的情况下,人为地逼迫,会使孩子透支心力,造成人格扭曲。

[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09-2-21 23:41 编辑 ].

TOP

我一直觉得李跃儿是将各种另类教育结合得比较好的幼儿教育家。
各种另类教育方式都有它的局限性,有一定的文化、地域和资源的限制。
如果家长没有慧眼,慧心,慧根,那就跟着有智慧的人走吧。
不然,就会走偏了,不容易回来。

[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09-2-21 23:42 编辑 ].

TOP

回复 1227#zhujinhua 的帖子

你牛的,钢琴当玩具一样的买,还买三件呢!
我想再买一套LASY积木放在家里,想想还是没舍得,放在生活馆她都没有很热心去玩,放在家里估计也是闲置。.

TOP

引用:
原帖由 大陆 于 2009-2-22 22:43 发表


看了晴儿妈妈写的,几点概括得很好,这正是我们孩子需要的,和很难从幼儿园教育中获得的
但我相信3-6岁的教育重点并不在幼儿园,或者我们可以认为家庭教育以及幼儿园以外的游戏活动可以对传统教育进行一些补偿
...
我只不过看了几个月的书,和专业人士的理论基础相比较大有差距啊。很多东西我能感觉到,但是提炼不出来。
我曾经为孩子选择幼儿园的事情焦虑过,甚至想过要换房,不过,发现国内的幼儿园,不管公立私立,都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孩子在里面相差不大,因为老师和环境相差不大,也就死心塌地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学了。

蒙氏教育在社会性和想象力方面是一直受诟病的,华德福教育则因为人智学背景,而具有太浓的宗教色彩。
瑞吉欧教育,更加符合时代潮流。平等、个性、独立、开放、协作、交流、探究,现代幼儿教育的元素,它都能很好地融合。
老师和孩子一起在这个开放的体系中学习、成长。教与学的边界,已经融合在一起。

[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09-2-22 23:15 编辑 ].

TOP

回复 1232#bhzlittle 的帖子

明天下午有加课,通知过,更新太快,找不到了,我这就去改标题.

TOP

回复 1238#五口之家 的帖子

我在顶楼有的,但是没有你这么清晰。
咦,你怎么能画表格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悦悦的世界 于 2009-2-23 17:24 发表
晴妈,联洋这里的 蒙氏数学和LASY创意积木活动 都开始了么?都是周六上午?要怎么报名呢?有试听么?

还有,怎么能加入你们成为会员呢?
请和萧萧妈妈联系吧。58338953,联洋教室的电话。
创意积木活动可以随时加入,蒙氏数学已经开课三周了,插班要尽快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seasky 于 2009-2-23 18:06 发表
晴妈,请问2岁半的小男孩,可以上什么班吗?  他现在挺喜欢跳舞、唱歌、看书。
谢谢!
我这里的课程和活动,都是围绕我女儿这个小班年龄设置,适合3.5-4.5的孩子。
3岁半以前,孩子没必要上兴趣班,个人意见啊。.

TOP

回复 1244#五口之家 的帖子

谢谢,搞清楚了,普通的回复也可以,但是要改成“所见即所得”模式。
但是,表格不好用,有空再摸摸透。.

TOP

回复 1248#五口之家 的帖子

可能因为你没有点击回复她,她没有收到任何提示信息吧。
你给“艺术畅想”发个短信吧。
不过,她很少上旺旺。我周四上课见到她时提醒一下。.

TOP

引用:
原帖由 老萌妈妈 于 2009-2-24 18:23 发表
晴晴妈妈,想问一下,有没有外教口语的班呀?我们幼儿园小班,没有英语基础,从0开始。
我这里没有。英语方面暂时没有考虑。.

TOP

抱歉因为下周要出差,金桥班蒙氏数学课暂停开班!

刚注意到下周三3月4日原本是蒙氏数学课开班第一堂课,可是下周我要出差,估计要周五才能赶回了。
蒙氏数学课暂停开班,顺延至3月11日开课。请各位报名和试听的妈妈互相转告。.

TOP

回复 1252#bhzlittle 的帖子

美术老师现在已经开了三个美术班,没有精力开新班了。
蒙数你们好像一直没有试听过吧?
现在试听的人数已经超员了,我正在努力动员3岁半的孩子妈妈放弃试听名额。
周五上音乐课时给你回复吧。.

TOP

回复 1252#bhzlittle 的帖子

不过,考虑到你是爱心妈妈,如果开课,我计划周五16:30-17:30请爱心妈妈帮助孩子复习周三的新课。
目前已经有一个爱心妈妈报名了,如果你也愿意的话,可以优先考虑让笑冉试听,呵呵~.

TOP

回复 1256#bhzlittle 的帖子

如果有意,我会跟萧萧妈妈商量,让她那里的蒙氏老师安排两个下午的时间,给你们两个全部过一下。.

TOP

回复 1258#bhzlittle 的帖子

不会是每个周五的,可以和小金豆妈妈协商,毕竟她的宝宝还不到2岁,也会容易有事不能前来。
其实,我还有一个爱心妈妈,她的孩子也会报名参加蒙数班。而且,周五也会来上音乐课,就是瑶瑶妈妈。
我明天去动员一下她,呵呵。最好有三个人备选,而且两个妈妈是周五一定会过来上音乐课的,复习的事情就有保证了。
其实,如果加上你,现在蒙数班报名就满额了。目前参加蒙数班的其他四个妈妈,都是全职妈妈。
除了一个妈妈住在虹口以外,其他三个全职妈妈都住在金桥附近,而且都去参加过萧萧妈妈那里的蒙数培训,可惜,都没有听全。
我还是马上和萧萧妈妈联系吧,即使不做爱心妈妈,作为上课的孩子的家长,也有必要搞清楚蒙数课程设置的总体情况,以方便掌握课程进度和课后复习。
五个人里面,就是我这个上班族,是唯一把蒙数培训听全的!

[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09-2-26 09:44 编辑 ].

TOP

美术课开课5个月的一个小结

前天的美术课上,老师仍旧是上水果课,这节课曾经在第一期刚开课时上过。
竟然真的有妈妈还保留了孩子当时的作品,拿过来做了一个比较。
才才和腾腾是我们这个创意美术班上进步最明显的学员。
尤其是才才,从之前的胡乱涂圈划线,到现在能画出成形的作品,能通过作品反映出物品的基本特征。赞一个!
这个美术班上的妈妈,基本上都开始听美术老师的九型人格课程。
所以前天,方老师借助孩子们的作品,继续给我们上九格课。
一号的条理和秩序,四号的创意和自我,在绘画作品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TOP

回复 1262#yzying2 的帖子

金桥班的创意美术班早就没有空缺了。
联洋周三晚上的美术班有空缺,欢迎工作时间打萧萧妈妈那里的电话预约试听,58338953..

TOP

引用:
原帖由 一抹天真 于 2009-2-2 16:19 发表


看到晴妈可以提供教材和音乐以及到这儿复制,真的是感动又感激!!!
…… ……
感谢你!!!亲爱的,虽然我们未曾谋面,但你对我的帮助与激励让我倍感温暖。
择日来复制喔。
你的U盘大概和别人的不一样,音乐老师说插不进去。
我后来把我的U盘交给了她,让她帮我拷进去了这一期的春季主题的音乐,非常美!
我刚才已经把音乐拷进你的U盘了,确实很难插进去,但是总算完成任务。
下周让咚咚哥哥带给你吧。.

TOP

回复 1266#yzying2 的帖子

你的消息怎么这么灵通?
我还是在昨晚的火车上收到的艾伦的通知,因为她近期有空了,加上有几位妈妈一再要求,所以准备考虑在4月,金桥再开一个创意美术班。
问题是,现在金桥班已经排了蒙数、美术和音乐班,要选一个合适的时间段比较为难了。
到时候再根据联洋美术班的情况,跟大家商量一下吧。.

TOP

出差回来了,非常抱歉因为出差,原定在周三的蒙数课改期到下周三,结果让一位妈妈带着宝宝白跑一趟。

希望大家关注这个帖子顶楼的最新动态。金桥班蒙数课程现在报名已满,首堂课暂不接受试听预约了。

[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09-3-5 09:26 编辑 ].

TOP

回复 1271#毛毛虫妈咪 的帖子

没有。
本来计划开展的,可是没有孩子过来,就放弃了,改成目前以平时放学后兴趣班课程为主的活动模式。.

TOP

引用:
原帖由 bhzlittle 于 2009-3-3 11:26 发表
如果再开班,我们也先预约报名哦
我今天会和方老师见面谈这个问题。
现在生活馆周三、周四和周五的课程都排满了。我下班后都要往生活馆跑,挺吃力的。
要商量出一个合适的时间段很不容易哦。
但如果有确定的消息了,我会通知你的。

有一点让我很好奇,笑冉已经报名蒙数、奥尔夫音乐了,再报名创意美术课,他能接受么?你家人支持么?
最好和家人、孩子好好商量一下。.

TOP

回复 1275#bhzlittle 的帖子

剪纸,可以买多湖辉系列的剪剪贴贴,从2岁到6岁的都有。

美术课中,不光是画画,还有动手的内容,陶土,剪纸贴纸,都有。
音乐和美术总的来说也是挺有趣的。

我也不知道晴晴能否坚持蒙数课,从上次试听来看,效果还可以。
这有赖于老师的水平。
如果完全不去约束,孩子在这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就什么也学不到。
如果过分约束,孩子失去了兴趣,同样得不偿失。
老师的课堂控制水平很重要。.

TOP

回复 1280#babykoala 的帖子

到时候再看吧,目前还不能确定。.

TOP

周三,猜猜谁会来?!

这周三是蒙氏数学第一堂课。是请的联洋萧萧妈妈那里一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蒙氏老师来上课。
上课的时间是周三17:30-18:30.
由于我下班要到六点一刻才能赶过来。所以请报名的妈妈们自行前往吧。
本来想给各位发个短信提醒,但是想想算了,不做保姆了,学习靠自觉。要坚持一年半呢,行百里者半九十。
如果妈妈们没有这个决心和毅力,还是别来了。
周三,猜猜谁会来吧?.

TOP

关于蒙数课程费用和教学方式

蒙数的课程费用,早就公布过了,儿童生活馆会员半年24次课程的费用是1500元。非会员1800元。

教学方式,我花过很多心思。目前是这样考虑的:
周三:老师授课一小时。我们的课程分为一次新课,一次复习和延伸课,以此循环。
周五:16:40-17:20  孩子们可以赶到生活馆,在爱心妈妈的指导下进行复习,孩子们可以自行操作新学习的教具,也可以操作前几堂课的教具。孩子们也可以玩别的东西,但是爱心妈妈要确保孩子们不能把教具当玩具玩。
周末:我们会要求学员们购买一套价值70元的纸质教具,在每堂课结束后的周末,按照方老师的记忆理论,上课后约三天时,用纸质教具给孩子进行复习。有条件的妈妈,可以自制一些其他类似的简单教具,帮助孩子加深理解和印象。

按照这样的教学方式,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可以基本达到与蒙氏园相近的数学教学效果。

我已经和萧萧妈妈商量过了,为了保证课程的效果,我们会对爱心妈妈和所有上课学员的妈妈,组织一次蒙氏教具使用培训。

生活馆曾经组织过一次类似的培训,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除了我之外,没有一个全职妈妈坚持学完。

这次,吸取教训,我们会省略掉约3~4个学时的感官教具培训,直接进行3~4个小时的数学教具部分的使用培训,需要占用妈妈们半天的时间。

[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09-3-9 22:15 编辑 ].

TOP

关于大班孩子的蒙数课程

我这里曾经接收到一些大班孩子妈妈的要求,萧萧妈妈这里也接到过类似的电话,
一些大班孩子的妈妈,没有在学前给孩子系统学习过数学,但是又希望在上学前短期强化,提高数学能力,所以希望我们能开短期培训班。
目前,我和萧萧妈妈的看法是一致的:蒙数不是一种立竿见影的、条件反射式的技能学习,而是一种数学思维方式的潜移默化的习惯培养,不可能在短期内见效。
所以,非常抱歉了。选择其他的短期强化班吧,蒙数并不适合您现在的状况和需求。

但鉴于萧萧妈妈这里已经开展了一个月的蒙数教学课程经验来看,我们强烈推荐4~4.5岁的孩子,参加这个课程,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力争达到和蒙氏园同等的数学教学效果。
为此,我们可以考虑在一个月后,再开第三个班。可以在联洋,也可以在金桥。要看具体情况了。.

TOP

回复 1287#Sophie妈妈 的帖子

呵呵,找不到路可以打电话来问我,我可以为你导航。:).

TOP

回复 1290#zaizaizhu 的帖子

不知道,要看老师有没有时间,还有她现在已经开的三个班的进展。
目前,主要是有位会员妈妈一再邀请老师开新班。
然而,我还是坚持,至少要3岁半以后才能参加这个创意美术班。.

TOP

第四门课终于开出来了!

继奥尔夫音乐、创意美术和LASY创意积木课以后,儿童生活馆,同时也是我女儿的第四门兴趣班课程终于顺利开出来了!
真的很开心!这种心想事成的感觉非常美妙!

在这里也要谢谢会员妈妈们的鼎力支持!
没有你们的参与,就没有这样理想的结果,可以让我们的孩子们就在家门口,不用占用周末,就能上到性价比如此高的课程!
因为你们的可爱的、聪明的宝宝的加入,也让老师们倍感欣慰和自豪,能够有机会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

TOP

继续寻觅,为了第五门课——舞蹈课

关注生活馆的妈妈们就会知道,这门蒙氏数学课是一波三折,总算开花结果。
我大致算过,和幼儿园三年期的公文数学课相比较,我们这个蒙氏数学课一年半的费用相差并不大,然而质量和效果自是不可同日而语。
不超过5个人的小班化规模,可以提供复习,提供单独补课机会,可以根据妈妈们的协商调整上课时间,这样的灵活和便利也让大家非常放心
这多亏了萧萧妈妈这里友情提供的价值不菲的蒙氏数学教具,还有蒙数老师高质量的教学!

难怪课后,妈妈们会要求我再开一门舞蹈课,呵呵,这也是女孩子妈妈们共同的心愿吧。
场地有了,孩子们也有了,就差一个能够让妈妈们动心的舞蹈老师了!

加油,继续寻觅,为了第五门课——舞蹈课!.

TOP

回复 1295#bhzlittle 的帖子

加上你,数学课报名已经满啦!
刚才还收到高飞妈妈的电话确认报名。
这个班上有3个女孩,2个男孩,总算性比平衡了。.

TOP

九型人格与排座

今天,美术课后,老师根据孩子们表现出来的人格型号,给六个孩子排座。
非常新颖,说来和大家共享,有心的妈妈可以借鉴一下:

容易受影响的二号乐乐,和带四号特征但是还不稳定易受影响的才才,坐在老师身边。(开玩笑说应该加收钱,老师身边可是最好的座位啊)
这两个容易受影响,跟着别人跑的孩子身边,再各坐两个一丝不苟、遵守秩序的的孩子,一号的腾腾,和HAPPY。
两个自我随性的四号,晴晴和巧巧坐一块,坐在离方老师最远的地方。
巧巧妈坐她们两个中间监督(看来我得给巧巧妈妈钱,让她费心了),确保孩子们能够遵循基本的绘画规则。

我现在头疼的是奥尔夫音乐课,阿姨根本约束不了晴晴,反而闹得晴晴越来越不愿意上音乐课了。
相比之下,晴晴嚷着要上数学课,真是让我暗暗称奇。要么就是老师水平高,要么真是蒙老太太太厉害了,蒙氏教具天生就是为晴晴这样的孩子准备的!.

TOP

回复 1299#核桃酥 的帖子

谢谢你!
我能体会你的心情。说实话,现在我上班了,是让阿姨陪伴孩子上奥尔夫音乐课的,上课的效果的确不理想。
作为弥补,只好等我六点多下班了,让她继续留在生活馆,和我一起呆在下一个班,继续感受音乐。晚饭两个人要到八点半才能回到家吃上了。
你的孩子还不到3岁,其实还不必参加兴趣班,到3岁半以后再参加,效果会比较好,尤其是父母不在场的话。
上班族妈妈,比较适合的选择,还是周末陪伴孩子去参加兴趣班吧。好的教学机构还是很多的,只是费用稍微贵些。

[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09-3-15 10:37 编辑 ].

TOP

会员招募新计划,本周日起启动!

儿童生活馆开办快半年了,目前已经开展了四门兴趣班课程/活动,金桥班共有五个班,附近会员有十多名。
由于我们的会员是以兴趣班学员为主,而且兴趣班均已满员,所以一直不得不婉拒很多感兴趣的后来者。
但为了让更多妈妈共享生活馆的资源,我决定修改之前的会员计划!.

TOP

新的会员计划

1.借书卡
对于不上兴趣班和不参加创意积木活动的会员,仅收取150元的会员费。可在半年内免费借阅价值数千元的精品绘本。
精品绘本的书目,参见我为大家推荐的小小孩的书单:http://ww123.net/baby/thread-4614559-1-1.html

2.会员卡
可在规定的期限内,使用儿童生活馆的资源,参加各项活动,免费借阅2~8岁精品绘本(图画故事书),并享受兴趣班课程和其他收费活动的八折优惠
     A类会员会费600元/半年,含20次活动;
     B类会员会费300元/半年,含5次活动。

[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09-3-15 10:53 编辑 ].

TOP

想加入会员的妈妈可以考虑两种形式!

一是办借书卡。可在周三至周五18:30,以及每两周一次的生活馆创意积木活动(周日下午四点至五点),来借阅和归还图书。

一是办B类会员卡。除了可以借阅图书,还可以参加5次创意积木活动,时间是每两周一次的周日下午四点至五点,或者五点至六点。

也就是说,如果有新的会员加入,我就会增开一个创意积木活动组。

新老会员们可以自由选择,是在周日下午四点至五点班,还是五点至六点班!.

TOP

回复 1307#hindamo 的帖子

这个周日我单位里有事情要加班,所以临时把时间改在周六下午四点至五点了。
欢迎你周六下午过来..

TOP

回复 1306#hindamo 的帖子

抱歉啊,周末全家去武汉旅游去了,没有及时回你的贴。.

TOP

这几天忙,没有顾得上回帖。
现在4月份这个创意美术课,第一要看方老师4月份是不是真的能空下来,第二要看时间怎么安排。
但不管怎样,加上现有的两三个奥尔夫音乐班的会员,现在预约报名的人已经超满了。
所以,总归要协商一个合适的时间来。
周末,我确实不愿意。方老师周末也经常会有会议及培训,需要出差。
周四和方老师再商议一下吧。.

TOP

回复 1311#ouchuan 的帖子

呵呵,不是我再一次打击你,你家宝贝还是太小,上创意美术课,不如在家里涂鸦呢。
等涂到4岁,对于美术有兴趣的话,再考虑上课吧。.

TOP

回复 1316#艺术畅想 的帖子

好吧,等你的消息了。.

TOP

上个周日,和家人一起去武汉看樱花,推荐一下湖北省博物馆。在那里饱揽了楚文化的风采,还欣赏了曾侯乙编钟表演。
我们在博物馆里一共泡了三个小时!女儿这周还嚷着要再去看编钟和舞蹈表演。
这次编钟表演给她的印象很深,就象一年前去苏州虎丘公园欣赏春晚曾经表演过的飞天舞蹈一样,看电视和看现场的震撼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昨天的奥尔夫音乐课上,一首台湾阿美族的音乐嚷她立刻想起了编钟表演中的一段根据楚辞编写的楚歌,并且用丝带模拟起“长袖、细腰”的楚女表演。
明显的,女儿对于歌舞,对于戏剧表演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可是我却一直没有办法为她找到一个合适的舞蹈教师。只能想办法多让她看看各种风格的歌舞表演吧。
有没有妈妈有好的建议,如何培养我们女孩子们的舞蹈天赋?

[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09-3-28 13:00 编辑 ].

附件

IMG_2381.JPG (105.12 KB)

2009-3-28 12:04

IMG_2381.JPG

IMG_2395.JPG (70.91 KB)

2009-3-28 12:04

IMG_2395.JPG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