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关于二期课改的家长和教师的对话

引用:
原帖由 soo-goo 于 2007-3-8 10:53 发表
我认识的我儿子学校三年级某名列前茅女生的妈妈,这么说:"什么二期课改,我女儿成绩算好了,尤其是她的语文从来不累,是因为她幼儿园时候就认识了2000多字。可是,我还是讨厌二期课改。什么1、2年级就能够 ...
说实话,看了很多怨声载道的家长(包括另一个帖子也是),都是孩子在幼儿园就已经学了太多小学知识的,反而对小学的教育一再抱怨。感觉就像围城,拼命拔苗助长,提早教孩子很多本不该他们的年纪掌握的东西,学了都是表面的皮毛,到头来还怪学的不扎实。

相反认识一些幼儿园时期崇尚“快乐”教育,“散养”的家长,孩子到了小学里反映倒还不错。可能是对孩子以及对教育的期望值不一样吧。幼儿园学完小学知识的家长,可能是希望小学里能够教初中的东西,甚至最好能超过高中生直接赶超大学生,不然就觉得大失所望了。.

TOP

大概我们还没挤进有资格抱怨的行列,不过觉得很多压力其实是老师和家长自己给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拔尖、争先,自然要付出比别人多了吧,有的家长是希望自己孩子门门功课都在前几名。10个手指也不一样长短呀,我觉得孩子偏科很正常。

一个校长跟我说起她自己的女儿,直升重点高中了。说她工作很忙,从小就跟女儿说的,读书是你自己的事,别指望妈妈来辅导你,回来功课不懂说明上课没好好听,明天自己去问老师。所以她女儿做功课她只签字,从来不检查。直到初中了,发现她女儿数学有点偏差,问女儿要不要找人补补,她女儿同意了,才请了个数学家教。现在直升重点高中,她几乎没管过孩子的学习。所以她一直跟我们说,家长不要干涉太多,无形中是给孩子也是给自己压力。.

TOP

引用:
原帖由 huaqiong 于 2007-3-9 13:30 发表
不对,如果大家都差,那就是一代人被毁了,一代人被耽误了.这个是愧对祖宗的大事!
我觉得不可能吧,总是青出于蓝胜于蓝,怎么可能一代不如一代?

刚看了另一个帖子,说的是对教改没办法,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我觉得心态绝对一切。

我们读书的时候没有教改,也不流行请家教补课,那时候我们父母对我们的期望值也没现在这么高吧?看看我们的孩子好了,这么多家长不从孩子的实际年龄出发作为衡量孩子的标准,而是一味“超前教育”,基础打的不扎实不是很正常嘛?

看看3-6岁版块好了,多少家长在为孩子没进小学就已经认识2000多个字在骄傲,可二期教改对5年级毕业生的认字量要求就是2500个字!试想一下,6岁以前的孩子,他即使认识这么多字,可能理解每一个字的意思和用法伐?但你说他不识字还要学习吧,偏偏他都认识了,那么上课时候自然提不起兴趣觉得自己都懂了,不需要再学了。不要说孩子了,家长也有这样的心态吧?看看这么简单,我们孩子幼儿园时候就认识了,还要学撒。可时间长了,弊病就显露出来了,那就是光了解皮毛,不晓得内涵。“夹生饭”么,就是这样来的呀。

还有个帖子,有位家长说自己孩子在幼儿园就认识2000多个字,上了5年小学,一点都没看出来进步。我也想不通了,小学生的要求就是2500个字,你要怎么进步呢?把高中课本给学完了好伐?这样就能看出来与众不同了。

所以想想,小囡和大人这么辛苦这么累,真的有必要伐?就课堂里这些东西,踏踏实实的让孩子学会我估计就够了。先学好课内的,再补充课外的。不要不管三七二十一,什么东西都塞给孩子,也不管孩子能不能接受、能不能消化这些所学,硬要把孩子培养成科科全能的超级“人才”做为目标…….

TOP

引用:
原帖由 千零 于 2007-3-14 12:09 发表


你自己孩子是大班吧。虽然觉得你说的一大段一大段的,都貌似理论很好,但发在小学版块里总觉得脱离实际。或者,也许可能你是小学老师之类的?
我不是小学老师,不过从孩子中班开始,就到处打听有关小学的问题,6-12岁小学版块也是经常光顾的。

的确你可以说我说的都是理论,没有实际证明。可我们在座的父母,也都是从小学过来的吧,我们那时候的确没有教改,但那时候家长有象现在的家长这么紧张嘛?而我们现在也不会被我们的父母称为“失败的一代”吧。

当然,我承认一代比一代对下一代的期望更高,希望自己的孩子胜过自己,不光是你,我也是这样想的。我也不否认孩子多学点东西总归是好的。

不过我也看到了,不少大篇幅诉说教育失败,或者对学校和教育嗤之以鼻的,可能的确有这样的问题学校和问题老师(甚至我觉得,这样的问题老师的要求根本不必去照做),但很多时候,家长的心态是否也起了很大作用呢?在这些家长里,大多是在说自己的孩子没上学之前就认识几千字,多少多少聪明,可上了学之后并没有看到非常显著的提高和进步(其实是符合了正常水平的小学生的要求),或者说在学校里根本没有学到东西,这就归咎于学校和教育体质有了本质的错误?

我同意现在的教育体质有问题,尤其是一切向钱看的效应,让学校和老师这个在我们的学生时期被冠以“神圣”2字的名称,现在已经完全充斥着商业气氛了。所以我也并没有对学校和现行的教育体质抱有多大的期望。可能也正是因为部分家长,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吧,希望不大的,失望也不会太大。

我觉得前几天他们幼小衔接见面会上带回来的一些信息,对我们部分家长,以及有很多抱怨的家长,都是有参考价值的。那就是:把孩子当孩子。用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要求去要求他们,而不是太“超前”。希望幼儿园的孩子比小学生更“聪明”、小学生比中学生更“聪明”,这些“希望”本来就是泡沫,本来就不正常,孩子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家长就忿忿不平,就怪罪学校不好,老师不好,教育不好,未免也有点可笑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千零 于 2007-3-14 13:19 发表

家无小学生,本身不是教育行业。鉴定完毕!
我从来没标榜过自己是教育行业,孩子多大也写在资料里的。怎么搞的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

这里6-12岁版块,有规定不许马上要上小学的孩子家长或者不是教育行业出身的发表自己的观点伐?

论坛本来就是百家争鸣,给大家说话的地方,够霸道,不入“法眼”的说话就要拍板砖啊,接滚接滚!.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