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个人次参与评价】

[讨论] 建议讨论“爱”和“孝”

回复 1楼magvalley 的帖子

我在11月1日先跟了一个帖子:
http://ww123.net/viewthread.php?tid=4794562&page=1#pid8297243
“关爱并哺育下一代,几乎是一切动物的本能,但能够沿着血脉上溯这种爱的动物,只有我们人类。'孝',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
但是“孝”也是有原则的,“孝”而必“顺”,有时会失之愚昧。
其后在辩论帖中,旺爸建议有个定义,我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源于血缘关系的对长辈的敬重与关爱,对长辈的特殊的亲情和行为。
在辩论过程中,我重复了我的一些观点:
如:孝的本质是上溯的爱,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现代的孝不必一定要放进“顺”的东西。
如:孝,也是要根据社会情况与时俱进的。孝是家庭的游戏规则,社会另有游戏规则。
如:孝应该定义在敬重和关爱上,顺,现在已经没有基础了。.

TOP

因为孝是依靠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所以我挖出一个2008年写老帖子,放到辩论帖里:

在孩子的孝心银行里存款加息
       独生子女政策下的家庭结构是“四二一”,尽管现在政策已经松动,但对已经过来的一代人来说,这个结构是现实的存在。家长为了教育、培养孩子,尽了自己的全部心力,我们在为孩子付出时,我们决不企求汇报,但当我们老去时,我们能够得到多少来自后代的关照呢。

       前几天我在一个贴子里回帖说,关爱并哺育下一代,几乎是一切动物的本能,但能够沿着血脉上溯这种爱的动物,只有我们人类。“孝”,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

       如前面一些跟帖所说的,“孝”,要靠言传身教,言传,恐怕就是灌输(请允许我在此处用一下“灌输”这个词),身教,是家长的身体力行。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孝”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也由于经济形态的冲击,孝思逐步淡漠,家庭结构的疏离,也使孝行的实践方式有了变化。对于后代,“孝”的观念和行为,我们该如何言传身教?

       我家的孩子,十二岁开始住读,十年来聚少离多,身教——我们之于长辈的孝行的传递——机会不多,言教,本来就比较苍白。进入上外附中,孩子出国的几率很大,送孩子出国深造本也是我们的目标,十年来,孩子确实渐行渐远。连续两年暑假,都只在家呆12、3天,奥运年情况特殊一点,多呆了一段时间,做得较多的,是为出国申请做准备。其实我们注定成为空巢老人,并将提前空巢。

回到主题,我想给TX们说说我们经历过的两件事。
都是在六年前。

事件一:父母的艰辛
       2002年一月,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太太生孩子了。这个朋友,我太太和孩子都很熟的。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双休日,我和太太准备去医院探望,因为朋友太太孕后体检、住院生产都是我太太安排的,所以没什么顾忌。这家医院也是我儿子出生的医院,当妈的就建议,是不是带上孩子一起去医院,看看当年出生的地方,看看新生儿?我说,好呀,于是一家三口一起去了医院。过去我们常对孩子说,你生出来的时候只有热水瓶那么大,是父母一口一口把你喂大的。说是这么说,但不够形象。去过医院后,儿子很有感触。当时儿子已经读初三,一米六十几,一百三、四十斤的胖小伙子。那天,他看见了刚出生的婴儿,他用手指小心翼翼地碰触着婴儿那比他手指粗不了多少的胳膊;他看见了曾经熟悉的、产后精疲力尽、如大病一场的产妇,一下子感悟了我们曾经给他说过的好多话。父母的艰辛,养育的不易,都包含在婴儿与少年体格的巨大反差之中。

事件二:家长的眼神
       初三的暑假,学生没什么事,有几个同学相约去肯德基等地方打工。我们也让孩子出去打工,不为别的,就是想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不易,有付出才会有回报。我们选择的是让孩子作围棋教师。以儿子的棋力和在沪上棋童界的名声,兼之上外附中学生的身份,有一家棋社表示了很大的热情。让儿子每周2-3次去那里上课,相比于肯德基4.5元/小时,授课收入是25元—40元小时,这足以使他产生薄技在身的自豪。这次打工在暑假之后又延续了一个学期。我们感到他至少收获了责任感和对劳动成果的珍惜。此处要说的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围棋授课的形式大抵是:大棋盘上课,然后是一对二、一对三下指导棋。当时棋童接受指导棋的机会不多,家长也十分重视,会坐在一旁观看。常有小孩下棋下得不好被家长呵斥的。有一次儿子回来说,有一个年纪较大的妇女,带着一个很小的孩子,每次孩子跟别人下棋都坐在旁边看,神情特别专注。他以为这个家长是孩子的奶奶,后来知道这个年纪较大的妇女是孩子的妈妈,中年得子,特别宝贝。我让他形容了这位家长的神情,然后说,你也是这样走过来的,过去你在学棋的时候,你有否注意到我们的眼神?天下的父母做着不同的工作,也有着不同的性格,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他们对孩子的关爱、对孩子成长的期待。看着孩子,他们会有同样的眼神。我想,若干年后,当他以同样的眼神注视着他的孩子,他会想起当年棋社那些家长的眼神,也会更深地感悟当初我那一席话。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会越来越懂事,也会更珍惜亲情,包括“孝”。关键是,面向未来,我们当初在孩子的“孝心银行”存入了多少?
.

TOP

人在吴江,手提电源没带,还要工作,今天不参与讨论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magvalley 于 2011-11-6 13:32 发表
先设定对方立场(往往是设定成很荒谬的,比如孝道教育就是官方工程教育之类的),然后加以批驳。
这种做法会使得辩论变得没有意义。.

TOP

回复 32楼桥哥 的帖子

这是过去的观念了。现在社会养老逐渐发展,老人的想法也在改变。
况且,孝道十二字中,还有“立身”一说。
不过,我老爸老妈最近身体不太好,我们子女的行动要尽量安排好。.

TOP

回复 74楼旺旺她爸 的帖子

路线图么看见.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