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6个人次参与评价】

[游记] 一切都在意料之外—带着女儿游澳门珠海

肚子饿了,走进前地边上的黄枝记,点上一碗它的招牌馄饨面细细咀嚼它的虾味,而兔兔边吃着咖喱牛腩面边喝着饮料,很是满足。黄枝记墙上挂着的澳门旧时风貌瓷砖画。

.

附件

469_DSC_1564.jpg (168.57 KB)

2010-3-31 12:05

469_DSC_1564.jpg

TOP

出得门来,前地上的游客已寥寥无几,好多店铺也都已经关门,灯光却显得更加灿烂和温暖。虽然下着零星的小鱼,而我和兔兔却还都没有归意,只想继续留恋在这愈加安宁的地方。

[ 本帖最后由 jenliou 于 2010-3-31 19:03 编辑 ].

附件

470_DSC_1566.jpg (145.39 KB)

2010-3-31 19:03

470_DSC_1566.jpg

TOP

没有了太多人的围观,这些花灯显得完整而更加地吸引人,没想到这些标记着中国传统风貌的喜庆物什,在这华洋杂处的地方确实如此得丰富多彩。.

附件

471_DSC_1556.jpg (112.16 KB)

2010-3-31 19:05

471_DSC_1556.jpg

TOP

走近它,细细地打量它,难得有如此的机会,在这新春之际,看到如此大规模的彩灯。.

附件

471_DSC_1567.jpg (96.44 KB)

2010-3-31 19:06

471_DSC_1567.jpg

TOP

站在这些可爱的造型面前,我和兔兔内心都感染上了这份喜庆的味道。兔兔围着他们大大地走了一圈,从那略显透明的布中透出的光是那么的柔和,兔兔的脸穿插在这些光亮中,浅笑,微笑,欢笑,不时地变换着。而我就站定在那里,看着这些,夜是那么的安宁。.

附件

473_DSC_1570.jpg (127.5 KB)

2010-3-31 19:07

473_DSC_1570.jpg

TOP

而这些龙争虎斗的彩灯,却依然在传递出一种热闹,一种迎接新年的欢欣。.

附件

474_DSC_1571.jpg (146.6 KB)

2010-3-31 19:08

474_DSC_1571.jpg

TOP

夜真的深了,这里的声息渐渐地消失了,就让这些彩灯承接这白昼到黑夜的转换,让这满街的华彩去延续这竟日的欢庆!.

附件

475_DSC_1572.jpg (92.47 KB)

2010-3-31 19:09

475_DSC_1572.jpg

TOP

再看上一眼这里的闪亮,但愿我的女儿今夜能做个好梦,能让这份喜庆始终盘恒在她的心头。
走回福隆新巷,就在新马路的转弯口,一家买牛杂和丸子的夜摊上聚集了好多人,队伍拖出去老长老长,看来这又是一家延续了很多年的老摊了,可惜我们独自还饱着,就径自回到了东方旅社。
已经过了午夜12点,兔兔已经睡熟了,而我也始终无法入睡,门上镂空的栏杆不断传进来街上的喧闹声和人们进进出出的关门声,不时有人来询问还有没有房间,我静静地躺着,终于不知何时进入了梦乡。
.

附件

476_DSC_1573.jpg (112.75 KB)

2010-3-31 19:10

476_DSC_1573.jpg

TOP

2月19日:虽然没睡几个小时,可是在8:00的时候我还是照常醒了。走出东方旅社,小街上的店铺都还没有开门,一切都还处在宁静之中,走到福楼新街的路口,就是新华大旅社。去之前误以为这里是《花样年华》的拍摄地,所以在那里的几天,没没走过这里,脑海中就会闪现出张曼玉穿着旗袍施施然走在老街上的身影。回来才知道其实这里是《2046》和《伊莎贝拉》的拍摄场地,其实这斑驳的墙壁,老旧的门楣像极了二、三十年代的老樣子。.

附件

477_DSC_1577.jpg (117.49 KB)

2010-3-31 19:11

477_DSC_1577.jpg

TOP

而新华大旅社的对面就是开业已有一个世纪之久的百年老店--佛笑樓,白色的外墙异常干净,在这个狭窄老旧的街巷异常醒目。.

附件

478_DSC_1575.jpg (88.92 KB)

2010-3-31 19:30

478_DSC_1575.jpg

TOP

这是一間独具特式的葡式西餐厅,创始人黄民成先生,原藉中山长洲,於1903年创办佛笑楼餐厅,据说这里的石岐烧乳鸽,咖喱炒蟹、扒魔鬼大蝦、釀蟹蓋、馬奴牛扒、大蝦浓湯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菜品。而我喜欢它朴实的外观,就像个普通的民宅小洋房,那个小小的窄门就像通往朋友的家一样沉静,没有一丝的宣扬。.

附件

479_DSC_2066.jpg (100.4 KB)

2010-3-31 19:37

479_DSC_2066.jpg

TOP

还有这设计典雅的招牌和笔触十分漂亮的店名,很容易让人感受到它的怀旧雅致的格调。.

附件

480_DSC_1579.jpg (102.63 KB)

2010-3-31 19:41

480_DSC_1579.jpg

TOP

沿着福隆新巷向着新马路方向行去,都是一间间有名的食府。右手边是广州的著名食府陶陶居,以美味广东茶起家,澳门分店也己历经七十年,这里以传统粤菜,鸡煲翅、苦瓜斑煵煲、西杏炸鲜奶等著名,招牌菜金钱蟹盒更是澳门独家!左手边是祥记面家,具有48年历史的竹昇面专家,他们家的虾子捞面用料特别讲究,而面条又特别有韧劲,可惜我后来几天已经不太想再碰海鲜了,就一直都没有来尝试这个据说不吃就不算来过澳门的虾子捞面。而此时的它们,还依然沉睡着,我静静地走过这里的安宁。.

附件

481_DSC_1580.jpg (113.9 KB)

2010-3-31 19:45

481_DSC_1580.jpg

TOP

只有街道上方那些已经存在了不知多少年的招牌和灯盏在默默的俯视着我轻微地走动。.

附件

482_DSC_1581.jpg (116.91 KB)

2010-3-31 19:50

482_DSC_1581.jpg

TOP

来到新马路上,繁忙的车来车往又一下子把我拉回了澳门半岛的忙碌,不过马路对面古色古香的文化会馆有稍微的安定了一下我的心神。我走到它的门前,细细地向里探望着。据说里面还设了个金庸圖書館,崇尚以书聚贤,以茶会友,很有文化的氛围。而在它的一边是大型老当铺「德成按」改建成的独特的「典当业展示館」,那高高的柜台,小小的窗户让我想起了太多电视里逼良为娼的场景,就没在过多的停留向前走去。

.

附件

483_DSC_1583.jpg (85.23 KB)

2010-3-31 20:16

483_DSC_1583.jpg

TOP

路边就有一个公车站,站名叫新马路营地大街,看来经过这里的公交车还挺多的。趁着站台上的人比较少,我一一把它们拍了下来,希望对后去的同学有所帮助。注意很路车都是环线车,乘车时要注意方向。.

附件

484_DSC_1590.jpg (84.82 KB)

2010-3-31 20:20

484_DSC_1590.jpg

TOP

26A.

附件

485_DSC_1584.jpg (138.36 KB)

2010-3-31 20:24

26A

485_DSC_1584.jpg

485_DSC_1585.jpg (116.46 KB)

2010-3-31 20:24

21A

485_DSC_1585.jpg

485_DSC_1586.jpg (124.34 KB)

2010-3-31 20:24

18

485_DSC_1586.jpg

485_DSC_1587.jpg (90.37 KB)

2010-3-31 20:24

33

485_DSC_1587.jpg

485_DSC_1588.jpg (123.29 KB)

2010-3-31 20:24

3X

485_DSC_1588.jpg

TOP

11.

附件

485_DSC_1589.jpg (125.27 KB)

2010-3-31 20:54

11

485_DSC_1589.jpg

485_DSC_1591.jpg (106.16 KB)

2010-3-31 20:54

5

485_DSC_1591.jpg

485_DSC_1592.jpg (112.58 KB)

2010-3-31 20:54

10A

485_DSC_1592.jpg

485_DSC_1593.jpg (119.67 KB)

2010-3-31 20:54

7

485_DSC_1593.jpg

485_DSC_1594.jpg (117.64 KB)

2010-3-31 20:54

3A

485_DSC_1594.jpg

TOP

2.

附件

485_DSC_1595.jpg (100.76 KB)

2010-3-31 20:56

2

485_DSC_1595.jpg

485_DSC_1596.jpg (108.94 KB)

2010-3-31 20:57

3

485_DSC_1596.jpg

485_DSC_1597.jpg (143.49 KB)

2010-3-31 20:57

10

485_DSC_1597.jpg

TOP

回复 657#ggtime 的帖子

谢谢喜欢,澳门是个多元化的城市,有很多夺人眼球的高档酒店,也有安宁恬静的老城区,还是挺让人喜爱的。.

TOP

看归看,还是小小的偷懒了一把,打车直奔澳门的最高处-东望洋炮台。司机一直把我送到了东望洋山上,一条盘旋弯曲的山道把我带向了满目的葱绿,新马路的忙碌景象就从脑海中慢慢退却了。.

附件

486_DSC_1598.jpg (116.82 KB)

2010-4-1 12:02

486_DSC_1598.jpg

TOP

走在这略有坡度的马路上,就像走入了南欧的某个城市,一幢又一幢的欧式建筑在路边静静的站立着,不同的色彩,相同的格调,整齐划一的布局,走在这里宽阔的人行道上,一股子适意慢慢地袭上心头。

[ 本帖最后由 jenliou 于 2010-4-1 12:43 编辑 ].

附件

487_DSC_1599.jpg (166.29 KB)

2010-4-1 12:42

487_DSC_1599.jpg

TOP

顺着盘旋的山路,我向着山顶走去,遇到两个在晨练的老人,乐呵呵地看着我,又和蔼地向我指着路。确实在这个阴郁的早晨,鲜少有游客到来,只有这些当地的老人,习惯性地爬到这高高的地方,边锻炼边看顾着山下他们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他们的和气也浓重的感染了我,我赞叹着这里的新鲜空气和开阔的视野,他们由衷的欢笑了。谢过他们我继续向上,除了背后快乐着的老人,还有势必高处那一颗颗苍老的树在陪伴着我。其实我老是疑惑,在这个只有四五百年历史的小岛上,为何处处可见这树龄已达好几百年的古树,是气候的优越,还是环境的良好,使的几百年来这些古树健硕地成长,而没有遭到太多的人为破坏?每每看见这些古树,我就感觉自己和几百年前的历史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那些陈旧的历史也就变得愈发让人动心了。.

附件

488_DSC_1601.jpg (137.08 KB)

2010-4-1 12:37

488_DSC_1601.jpg

TOP

渐渐地我看见了那座灯塔,它已经在这座高台上耸立了140年的悠长岁月,可谓中国沿海地区最古老的灯塔了。站在这高台下面,我向上仰望着那古老的灯塔,一种慢慢靠近历史的感觉促使我继续向上攀登,去亲近那一份古老。.

附件

489_DSC_1602.jpg (53.88 KB)

2010-4-1 12:39

489_DSC_1602.jpg

TOP

走进一个石屋通道,里面悬挂着许多早年用来作台风警报的讯号牌,如今虽然已经不再使用了,但还是整齐地悬挂在这里,用来记载那一段曾经的岁月。.

附件

490_DSC_1606.gif (199.19 KB)

2010-4-1 12:46

490_DSC_1606.gif

TOP

走过这间石室,就已经来到了松山的山顶。首先看到的是一间小屋,静静地依偎在一道斜坡边,大面积的白墙,加上黄色的勾边,看着非常的洁净。里面传来隐隐的话语声,看来是守卫灯塔的人员。.

附件

491_DSC_1608.jpg (63.79 KB)

2010-4-1 12:48

491_DSC_1608.jpg

TOP

我转身走上一层台阶,东望洋灯塔就完整地显露在我的眼前,据说它的风格和葡萄牙本土欧洲之角上灯塔完全相同,洁净的塔身在这个澳门的最高处站立着,愈发显出挺拔的姿态。.

附件

492_DSC_1620.jpg (46.13 KB)

2010-4-1 12:52

492_DSC_1620.jpg

TOP

而在它的一边,就是圣母雪地殿教堂。据说在教堂建成的1622年,澳门被荷兰军攻打,当时教堂里的圣母显灵走出殿堂,张开双手展开斗篷为葡军抵挡荷兰人的炮火。.

附件

493_DSC_1613.jpg (57.74 KB)

2010-4-1 12:57

493_DSC_1613.jpg

TOP

教堂和灯塔,这两种原本毫不相关的元素就这样相互依偎着在这高山顶上存在了一个多的世纪,构成了澳门最美丽的风景,那同样洁净的白色墙壁,在相同的黄色边框勾勒下形成了异常和谐的景象。.

附件

494_DSC_1611.gif (160.27 KB)

2010-4-2 12:03

494_DSC_1611.gif

TOP

而坐落在灯塔前的这个炮台,型格是那么的不同,却巧妙地制衡了这里的格局。这个修建于1637年的东望洋炮台,曾经用于防御外敌和作为观测站,和西望洋炮台,大三巴炮台一起组合一道严密的防线,守卫着澳门半岛免受外国列强从海上的围攻。.

附件

495_DSC_1623.jpg (78.95 KB)

2010-4-2 12:05

495_DSC_1623.jpg

TOP

我走上了这个古老的炮台,静静地站在这里,整个炮台上没有其他的游客,风静静的吹着,吹拂过古树上垂下的藤蔓。.

附件

496_DSC_1618.jpg (103.27 KB)

2010-4-2 12:54

496_DSC_1618.jpg

TOP

这里已经没有了战争激烈的硝烟,舒舒服服的站在这高处,可以尽情的眺望澳门半岛的景象,可惜的就是阴郁的天雾气重重,那些建筑都仿佛包裹在那一层雾中,让我无法看到远处。
新葡京方向:


[ 本帖最后由 jenliou 于 2010-4-2 12:58 编辑 ].

附件

497_DSC_1609.jpg (85.83 KB)

2010-4-2 12:55

497_DSC_1609.jpg

TOP

塔石广场方向:.

附件

498_DSC_1610.jpg (117.52 KB)

2010-4-2 12:56

498_DSC_1610.jpg

TOP

新填海区方向:.

附件

499_DSC_1615.jpg (98.03 KB)

2010-4-3 09:37

499_DSC_1615.jpg

TOP

回复 654#昊昊(alan)妈妈 的帖子

不好意思,前面漏看了,现在才看到!
从珠海拱北关闸去福隆新街很方便的,有好多公车到的,公交站点叫新马路营地大街,看到我上面贴的公交线路吗?有好几辆车到关闸的,或者从关闸或机场坐十六铺索菲特酒店的穿梭巴士也可以,到了酒店后沿着新马路走到福楼新街就可以了。那里每天的房价是不一样的,有时候上午和晚上价格就不一样。你可以打电话去问问可不可以预定,电话在澳门旅游局的网站上有的。.

TOP

原本就阴郁暗淡的天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走到炮台边的一棵大树下避雨。就在雨中一对中年夫妻也来到了这里,他们就住在山脚下的东望洋宾馆,是沿着山路一路爬上来的。看着雨,我们一同站立在树下,也相互聊聊对澳门的感受。原来他们是跟着团队来的,今天早上有半天的自由活动时间。自然而然地,我向他们谈起了岗顶前地到妈阁庙一线截然不同于议事厅到大三巴一线的恬静,也许是我淡淡的喜悦和眼神里的欢喜打动了他们,他们就在这里稍作停留就下山了,说要去看看岗顶前地的古建筑群和那几个安静的教堂。.

附件

500_DSC_1612.jpg (100.3 KB)

2010-4-3 10:31

500_DSC_1612.jpg

TOP

整个炮台上又只有我一个人了,显得愈加的幽静。我慢慢地挪到圣母雪地殿教堂的小小的门廊,一边避着雨,一边呼吸着雨中的清新。
对面正好是灯塔的小小的门楣,那卷曲的装饰,简洁的线条让我想起希腊圣托里尼岛著名的白屋区,同样的洁净啊!
.

附件

501_DSC_1619.jpg (61.39 KB)

2010-4-3 10:33

501_DSC_1619.jpg

TOP

雨慢慢地小了,我走出了教堂的门廊。可惜时间还早,还不到教堂开门的时间,据说里面的壁画非常有特色,今天也无缘得见了。独自走在这教堂和灯塔间,留恋着这里的清爽气息和开阔的视野。.

附件

502_DSC_1621.jpg (65.23 KB)

2010-4-3 10:36

502_DSC_1621.jpg

TOP

喜欢看这个高高的灯塔,140年的岁月并没有使它残破,就像澳门其他的历史遗产一样,澳门人都维护的很好。实在这是一种需要大众共同保护的社会意识,这一片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中国也并不多见,希望它能一直长青,让我们这些后人能够好好的瞻仰先人的痕迹。.

附件

503_DSC_1622.jpg (47.38 KB)

2010-4-3 10:37

503_DSC_1622.jpg

TOP

灯塔所在地面位置的坐标值,正好是澳门在世界地图上的地理定位,实在这位于高处的灯塔和教堂,蕴含了澳门太多的意味。再久久地看上一眼,我离开了这个距离天上的守护神最近的地方。.

附件

504_DSC_1624.jpg (55.05 KB)

2010-4-3 10:39

504_DSC_1624.jpg

TOP

本来想坐东望洋山到二龙喉公园的缆车下山,可惜因为下雨没开,我只能沿着来时的路回到山头的门口。真是好巧,恰好有一辆的士送客人上来,我就免掉了走路下山的辛苦了。其实下山路并不上,没几分钟就已经到了山下,司机把我带到了位于荷兰园大马路边的卢廉若公园。很明显这个曾是澳门三大名园之一的小小公园,游客来的并不太多,已经成为了一个市民化的公园。.

附件

505_DSC_1635.jpg (163.83 KB)

2010-4-3 10:43

505_DSC_1635.jpg

TOP

走进带有岭南风味的门洞,一尊白玉观音像端立在绿色之中,那股子沉静让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

附件

506_DSC_1634.jpg (180.18 KB)

2010-4-3 10:45

506_DSC_1634.jpg

TOP

我沿着公元墙边的小路走去,在小路的尽头是一幢具有浓厚的葡萄牙色彩的淡黄色建筑,相比小巧精致的卢园,显得异常高大。.

附件

507_DSC_1628.jpg (106.58 KB)

2010-4-3 10:47

507_DSC_1628.jpg

TOP

带着疑惑我抬头望去,目光尽处是那些美丽的花纹装饰,显得这幢大楼格外别致。再仔细观察,上大楼平台的楼梯上摆满了花盆,使得本来就狭小的阶梯都无法通行了。看边上的告示,才知道这里是茶博物馆,春节期间正在整修呢! .

附件

508_DSC_1630.jpg (108.54 KB)

2010-4-3 10:58

508_DSC_1630.jpg

TOP

回转身,走向公园的深处,一座四四方方的红色长廊给这里添加了艳丽的色调,我走入其中,在长廊上坐了一会,身边是几位在锻炼身体的老人。.

附件

509_DSC_1627.jpg (119.7 KB)

2010-4-3 20:18

509_DSC_1627.jpg

TOP

站起身,轻轻地走过他们,脑海中想着这园林的主人卢九,这个富甲一方的商人,竟然把这里打造得如此出彩。墙外就是那车水马龙的荷兰园大马路,而墙内却满是静静的植物静静的水。.

附件

510_DSC_1631.jpg (173.04 KB)

2010-4-3 21:37

510_DSC_1631.jpg

TOP

站在这大池塘前,对岸是一间会客厅-春草堂,西式的立柱,中式的美人靠,如此的中西结合就如卢九的大屋一样,把中西文化共冶一炉,相得益彰。.

附件

511_DSC_1633.jpg (127.09 KB)

2010-4-3 23:02

511_DSC_1633.jpg

TOP

略微地兜了一圈,又兜回到公园的门口。公园的门卫热情地给我指明了塔石广场的方向,我就先走回到了荷兰园大马路这里,路口就是茶文化馆的另外一边。

.

附件

512_DSC_1638.jpg (96.98 KB)

2010-4-3 23:03

512_DSC_1638.jpg

TOP

而路的另外一边,通往塔石的方向,是另外一幢线条勾勒得十分清晰的建筑。同样色调的外墙围起了一个种满绿色树木的庭院,矮矮的院墙却遮蔽不住那份绿意。其实院主人本身就没想锁住那一份绿。同样矮矮的铁花工艺门向内开着,好像在邀请我这样的路人进内参观。.

附件

513_DSC_1637.jpg (128.89 KB)

2010-4-3 23:38

513_DSC_1637.jpg

TOP

走在这略有坡度的马路上,就像走入了南欧的某个城市,一幢又一幢的欧式建筑在路边静静的站立着,不同的色彩,相同的格调,整齐划一的布局,走在这里宽阔的人行道上,一股子适意慢慢地袭上心头。.

附件

514_DSC_1641.jpg (128.97 KB)

2010-4-3 23:44

514_DSC_1641.jpg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