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都是择校惹得祸

都是择校惹得祸

今天突然知道一件事,想了半天,不吐不快。女儿同班的同学,从老师,以及其他地方当时得到的消息是这次语文现场作文得了鼓励奖,而且,老师在全校的升旗仪式上宣读的名单也是鼓励奖。今天,因为择校,很偶然的女儿看到她的现场作文奖状是二等奖,但是,我女儿觉得很奇怪,于是问了这个同学,回答是,人家发错了,可是女儿回来对我说,明明看到奖状上写的就是这个同学的名字。女儿很想不通,也觉得不可思议。我安慰到现在,总算,不再提问题了。
但是,我现在却无法入睡,想想现在假文凭也有的是,更何况这样一张小小的奖状呢?我不想说这个同学是谁,也不想坏别人的好事,对这张奖状的意义,无非也就是在升学的用途上吧,但是,当前这种择校的现象是在培养孩子们什么呢?特别是中学的老师们,用这张奖状来评价一个孩子的好坏,有意义吗?(本人保证绝对事实,但是去坏任何人的事,因为心情可以理解,只是不吐不快)

[ 本帖最后由 鹿鸣 于 2007-3-1 22:5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安仔妈妈 于 2007-3-2 16:18 发表


现在我们的择校公正吗?还不是看钞票,看关系,没关系.没钞票,还不是干瞪眼,吓着急,除非孩子真的是优秀得不得了,但这样得孩子有几个呢,这样的孩子又得付出多少呢?还是以前考试凭分数最公平!
深有同感,与其这样到处考一些所谓的奖,让那些人赚钱,还不如来个升学考,大家公平竞争,在国家的法律监督下,我想作假,也会有所顾忌。现在呢?每个考试,家长们趋之若骛,孩子们哇哇乱叫,看着孩子疲倦的身影,真的很心痛,但是,没办法。择校时,人家一问,你什么什么考试参加过吗?没有啊,一边去。唉,老实说,真的很无奈。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奖应该衡量孩子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但是,说句难听的话,现在的教育让我NG茫然,越改革,家长孩子的负担越重,也越茫然,不知道应该学什么,不应该学什么?实验教材要读,但是考试很多内容又是传统的教材中有的,两边不能放,造成的负担,大人也吃不消。取消一个升学考,出来无数社会考,本来只要准备一个,现在不知道要准备多少个要紧的奖,唉,教改,改的我们是。。。。。。.

TOP

引用:
原帖由 YaoYaoMM 于 2007-3-2 11:31 发表
市级比赛做假,只会弄巧成拙,因为各校早已有各比赛的名单,网上也很容易得到。能有机会择校,是社会公正的表现,比那种只看钞票,父母官位大小的社会要公正。问题是如何体现择校的公正性。
难道每个市级比赛,在每个学校都有名单吗?有人专门对吗?我今天就得知,这位家长拿着这张作假的奖状,得到了一家市级中学的赞赏,认为很不错的。我女儿就问了我一句,“你怎么不会干这种事?既然你说不对,为什么不去告诉这个学校?”我无言以对,哪个家长能说说,这个社会,我们怎么做到洁身自好?.

TOP

谁会来听我们的声音,谁需要我们的声音.

TOP

引用:
原帖由 暐暐妈妈 于 2007-3-14 10:49 发表
据说这个奖人家不看的,肯定是本身就有路子,再借这个音头
这个不看,是指学校根本没有核对,试想,本身这些奖项的组织工作怎么样,各位也很了解,几天的时间,评出奖项,没有很多评审老师,可能吗?只不过奖状就像现在我们的饰品,为孩子在择校时增添砝码罢了,也许在平等的环境下可以给孩子进好学校做点保障,所以,我理解这个家长,老实说,我自己也在后悔,满好早点动这个脑子,就不用这么费力了,可惜,我的良心又不允许。关键还是现在的择校风,造成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去沪一千里 于 2007-3-14 16:39 发表
才是小学生啊,心灵就这般被污染了。哎。。。
另外:有点没明白,这同学得了二等奖,学校表扬说是鼓励奖。按平常理解,二等奖应说比鼓励奖来得厉害啊?不明白。
意思很明白,这个学生得的就是鼓励奖,只不过做了一张二等奖的奖状.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