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26个人次参与评价】

正确解读卢梭的著作(不怕卢梭显灵的请进!)

我说几点

1。 这本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讨论,遗憾的是讨论的参与者仍然摆脱不了扣帽子和歪楼的坏习惯,导致讨论的最终变味和大杂烩里引申出来的连续几个吵架帖。
2。 屁股可以决定脑袋,但屁股不一定完全决定脑袋,有的时候,脑袋完全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我们要讨论的是脑袋里的想法,而不是屁股里的屎。所以当你参与讨论的时候,请不要去看人家的屁股坐在哪里,否则你所讨论的最多只是一坨屎。
3。 人肉不是一个好习惯,但是如果有人愿意告诉大家她自己的身份、孩子的情况,那至少说明她是很真诚地希望跟大家讨论,请大家不要以此作为攻击的对象。
4。 论坛提供了各种将字体放大,变色的功能,但是并不主张过分滥用这些功能。将部分内容放大加重变色可以强调作者的观点,过多的变色放大只会影响帖子的观感,请参与讨论者注意这点。
5。 当讨论出现问题(歪楼,人身攻击,人肉等情况)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举报或者忽略,任何反唇相讥和另行开贴谩骂嘲讽的行为都是错误的,请本贴的参与者自省。

最后,我将本贴中出现的歪楼,吵架的内容做了屏蔽,另外几个吵架主题也一并做删除处理,主题重新开放,欢迎大家继续理性讨论。.

TOP

偶也来插一脚:
我没看过卢梭,不过我还是比较赞成楼主的看法的,但是更进一步说,学校其实也是没有责任的,责任完全在这个教育体制身上。学校的老师们何尝不想快乐教育、素质教育?但是体制不变,一切都是空话。
身为家长的我们,有两种选择:
1。 接受这种体制,并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为自己的孩子在这个体制中争夺有限的资源。
2。 拒绝这种体制,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自己的孩子创造一片崭新的天空(当然也可能是艰难地)。

对大部分家长来说,选择1显然是风险比较低的,选择的人自然也比较多,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选择必然是正确的。
选择2是风险比较大的,所以选择的人必然比较少,但也不意味着这种选择必然是错误的。

正确与否只有看孩子长大以后的结果了。

当然这种选择中间还夹杂着每个家长自己的价值观和对于“成功”的定义。但这个可以另开话题讨论,我就不展开了。.

TOP

回复 251#红树林 的帖子

其实,你的选择还是1。
可以说你是一个“既得利益获得者”:你不用为孩子的学校操心,恰恰是因为你的孩子可以从现有制度中获益。
而作为一个“既得利益获得者”,在这里大讲制度的不公平,的确会给观众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

仔细地考虑一下下面这种情况,然后真实地回答我:
如果你住在一个边缘地区,这个地区既没有什么好的学校,你的家庭也不是什么教工子弟,你的孩子能进的最好的学校,在区里的排名是倒数10位的,你会怎么做?.

TOP

回复 260#红树林 的帖子

所以,归根结底,你还是要择校的,而且(如果条件不够好的话)会在更大的范围(不同城市)内择校。

其实择校并不可怕,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在任何国家都存在,其他国家的家长也有择校的情况。
真正可怕的是在择校背后隐藏的那些猫腻:条子,关系,金钱,房子,竞赛,考级................当这一切的一切都被动用起来作为择校的砝码时,加在家长和孩子身上的压力就变得非常可怕了。

而这些也并不能完全怪罪到教育制度身上。在设计教育制度时,设计者肯定是希望以公平的方式选拔人才的,但是当公平的选拔方式遭遇到不公平的社会风气时,整个教育的目标就到受了扭曲,而这种扭曲最终影响到的就是每所学校、每个家长和每个孩子。

我们现在应该考虑的是如何避免这种扭曲的影响,我个人认为就目前的状况看家长自己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