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93个人次参与评价】

[数学] 初一数学,暑假跟我学

初一数学,暑假跟我学

面对长长的暑期,家长和学生们可要未雨绸缪 ,抓住暑期最佳学习时间,着手暑期的学习充电吧。家有即将初一的女儿,作为数学教师的我,对她数学的先期学习也有一定的安排:以教材为主线,打破课时的框架,采取单元学习的形式,每天的学习内容、掌握情况将作记载。.

TOP

1.代数式

我将9.1字母表示数和9.2代数式直接融合成“代数式”进行讲解。理解代数式的概念、会列代数式,在列代数式的过程中体验字母表示数的数学思想。
1.字母表示数——主要掌握用字母表示第n个图形或数的代数方法;书上内容简单,但真考起来可以豁得狠开;
2.代数式——列代数式的注意点:数字(系数)、字母、顺序
3.华师大一课一练辅以练习检测
说明:一些规律题,其实就是代数式的表示.

TOP

2.代数式的值、整式

1.代数式的值
①代数式的值定义——字母表示数,所以把数代入相应的字母,“代数”代数。这块是死的计算要求,基本功,会影响到以后求函数值。
②代数式的意义——代数式的值随着它的字母取值的变化而变化,这里又隐含了“函数”的思想。代数式里的字母取值必须确保代数式有意义,如除数不能为零或分母不能为零;还有就是具体的实际问题,如钢笔的支数a,那么a取非负整数。
③求代数式的值——书上例题,简单,注意解题格式。
说明:会把预备第一学期圆的知识点、组合图形的面积等旧事重提,且难度加高;代数式求值还涉及“整体思想” 的应用。
2.整式
①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勿忘符号)、次数(所有字母指数和)
②多项式、多项式的项、常数项、次数(最高次项的次数)
③整式
④多项式的升幂排列、降幂排列(按某一字母)
说明:上海的教材是先学简易方程(小学)、再学一元一次方程(预备时)、再学代数式(七年级),对于整式里的一些知识事实上以前都有一定的接触,甚至老师都补充讲过(我是的)。

[ 本帖最后由 二次函数 于 2013-6-30 12:11 编辑 ].

TOP

3.“整式的概念”单元测试

2课时就学完了第1节整式的概念,面上看,女儿的随堂练习做得不错。
基于不赶进度、基于理解掌握的原则,挑选了一份单元卷进行测试,我选用的是《上海新卷》的“整式的概念B卷”,控时40分钟。
做下来发现单纯的新课的知识点没问题,问题恰恰出在我之前讲过的“会把预备第一学期圆的知识点、组合图形的面积等旧事重提,且难度加高”,由于一学期未用这些知识点,加上我的疏忽,她翻题了。所以各位看官要吸取我和小女的教训。
责令订正,并让她翻出六上的书,把第四章《圆和扇形》里的公式等再作梳理整理。
下午择卷再考。 第1节整式的概念单元练习.rar (29.98 KB)

[ 本帖最后由 二次函数 于 2013-7-1 11:26 编辑 ].

TOP

4. 第1节整式的概念单元练习解析

答案纠错:第26题,正解=8,抱歉哦!
易错题解析
第9题  n是整数,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两个连续奇数----- ;
错解:2n-2,n(我家女儿就错了这题),这不是两个连续奇数的通式。
正解:2n-1,2n+1
第18题  求平均速度
错解:A,误认为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数
正解:D,上下楼的平均速度=上下楼的总路程÷上下楼的总时间
第28题,利用面积的割补法,可以获知阴影部分面积=扇形DFE的面积.

TOP

5.合并同类项

1.同类项的概念——满足两个条件: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还有要理解所有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
其实解一元一次方程中有一步骤就是合并同类项,只是那时称为“化简”
①概念
②依据——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③法则——系数、字母、字母的指数
④几项式——要在合并同类项后才能确定
⑤具体操作——项数较多的题目,可在同类项下面用一条短线、两条短线、曲线等“记号”表示同类项,看得清,不漏项、不错项。
3.求代数式的值
先化简再求值(以后到分式了也是),难度较之前加大,同样注意解题格式。
到此,求代数式的值有三类形式:一是化简后直接代入;二是化简后整体代入;三是先通过隐含条件将字母的取值求出,再代入求值。
说明:合并同类项是学好“整式的加减”的关键,要:会做、做对、做会。
“运算”,王者归来!.

TOP

呵呵,谢谢关注。我住浦东,暂时没开班。.

TOP

谢谢!大家一起努力!.

TOP

6.整式的加减

1.去括号法则——这是单元难点,但这在以前解一元一次方程和有理数运算时都有涉及,不该有问题的了。
对应的就有添括号,和去括号是互逆的。一般用于合并同类项,比去括号容易出错,应做一定的检查。
2.整式的加减
整式的加减就是单项式、多项式的加减。
去括号+合并同类项→整式的加减
说明:整式的加减运算是本单元重点,本节知识点在理解和运用中常出现的错误是:
①化简多项式时,判断同类项时漏项;②去括号时符号出现错误。
到本单元为止,题目的形式会很多,有些需要根据题意列出代数式,就会涉及添括号。
对于数学参考书,本人比较喜欢华师大的《一课一练》,建议同学们认真地对待每一道题目,细扣每一个概念和知识点。这看似笨拙的方式,其实是最有效的。
最后还是那句话:举一反三、熟能生巧。.

TOP

可以下载的.

TOP

7. 第2节整式的加减单元练习

“第2节整式的加减”学完了,这里再提醒一下:“数式通性”,建议大家在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通过类比来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
让我们对近期的学习通过练习来检测一下。给大家备了一份试卷,见附件。
本试卷内含:选择题10道,填空题6道,解答题11道。
希望你仔细审题、认真答题,通过练习以期达到巩固知识纠正错误的目的。.

附件

第2节整式的加减单元练习.rar (42.52 KB)

2013-7-4 16:19, 下载次数: 301

TOP

帮忙顶帖,勿沉

7月5日至9日外出旅游,将暂停发帖,大家记得顶帖哦,千万别沉了。等我回来继续学习新内容。.

TOP

谢谢跟进

旅游的几天,谢谢大家的关注。
下午会继续新课学习——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

TOP

8. 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

1. 同底数幂的乘法
①同底数幂的乘法,是在有理数的基础上讨论的。之前是字母表示数,现在是用字母表示幂的指数。
②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即有am•an=am+n(m,n都是正整数)
③推而广之:am•an•ap=am+n+p(   (m 、n 、p 都是正整数)
注意:公式中的底数a可代表数字,字母也可以是一个代数式。
④难点:幂的乘法运算与指数间运算的联系
注意:公式中相乘的幂必须底数相同,若不相同,需进行调整,化为同底数,才可用公式。
⑤同底数幂的乘法常用的几种恒等变形
(a-b)=-(b-a)           (a-b)2=(b-a)2            (a-b)3=-(b-a)3
(a-b)2n-1=-(b-a)2n-1(n为正整数)               (a-b)2n=(b-a)2n(n为正整数)
2. 同底数幂的除法
根据乘、除互逆的运算关系不难学习除法的知识
①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即有am÷an=am-n(m,n都是正整数,且m>n, a≠0)
②零指数幂
特别地,当m=n时,am÷an= am÷am= am-m=a0
而am÷am= 1,所以规定a0= 1  (a≠0)   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为1
3.最后再强调
区分同底数幂的乘法、除法运算中底数与指数的运算。
记住一个规定: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为1。
幂的运算强势袭来!.

TOP

说明

因帖子文档功能的问题,这里的指数不能正确表示出,各位看官一定要注意,如有必要可参看书本P19、P55、P56.

TOP

关于同底数幂的乘法、除法的再说明

同底数幂的乘法和除法是幂的运算的排头兵,同学们先要做到乘法无障碍。
法则的运用可以是顺用,也可以是逆用,做到这两者了才是灵活应用了。
另外要特别注意运算中的符号的处理,见34楼,第8帖中1中的⑤,结合乘方的意义和乘法法则,通常宜将字母前的负号看做因数(-1),并熟练掌握(-1)的奇数次幂为-1,(-1)的偶数次幂为1;当代数式中负号较多时,可分别化简也可以整体处理。
除法放一起学习主要是类比学习,便于理解。运算应该没问题,总的就是看明白幂的底数是否相同再计算。
主要是零次幂,底数a的条件。
下午我会跟进2份练习进行检测,敬请期待…….

TOP

9. 同底数幂的乘法(检测练习)

附上“同底数幂的乘法”检测练习.

附件

9.7同底数幂的乘法.rar (22.06 KB)

2013-7-11 14:57, 下载次数: 263

TOP

10. 同底数幂的除法(检测练习)

附上“同底数幂的除法”检测练习.

附件

9.17同底数幂的除法.rar (15.95 KB)

2013-7-11 14:58, 下载次数: 196

TOP

谢谢关注!.

TOP

关注人数突破2000,自己鼓励一下自己.

TOP

引用:
原帖由 yzj751129 于 2013-7-12 14:14 发表
老师你好,同底数幂的乘除法练习有答案吗?
做一下,这些练习很简单的,若有问题,可私信给我。.

TOP

11.幂的乘方、积的乘方

1. 幂的乘方
①幂的意义+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
②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即 (am)n=______________(其中m、n都是正整数)
同样注意公式的顺用、逆用。以及(am)n=(an)m
③混合运算:乘方、乘法、加减法
易混淆的东西几碰头了:运算类型、法则;符号;底数、指数;合并同类项(最简)
2. 积的乘方
①幂的意义+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积的乘方
②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ab)n=______________(n 是正整数)
③推而广之:
(abc)n=______________(n 是正整数)
同样注意两个公式的顺用、逆用。
④强调:对于底数是负数、分数或单项式或多项式时,应给它添上括号。
积的乘方只适用于底数是积的形式,如(a+b)n,括号看做一个整体;当底数的积的形式中含有“-”号时,可将“-”号看成“-1”作为一个因式,避免漏乘。
3. 混合运算
到这里,幂的运算(乘、除、乘方、乘方)暂告一段,再见幂要到10.6节
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①在计算中要看清所进行的计算,不能用错法则
②要看清综合运算中包含的各种运算,遵循“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做括号”
“幂的运算”真正强势来袭!.

TOP

12.幂的运算再梳理(附: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练习)

幂的运算在现阶段主要指: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知识梳理详见“附件”。
这里再要说明的是:幂的法则、公式既可以顺用,也可以逆用,实际上就是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就要求对运算公式、性质、法则的恰当运用。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附件中的练习,看清各种运算,把练习当做考试来对待!.

附件

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练习.rar (55.13 KB)

2013-7-13 14:12, 下载次数: 221

TOP

13.单项式×单项式 单项式×多项式

1. 单项式×单项式
①同底数幂乘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单项式×单项式
②法则:系数、同底数幂、字母指数
③注意点:系数相乘作为系数;确认每一个字母及其指数,不重复遗漏;
④混合运算
这里可以综合有理数的乘法、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整式的加减等运算,在运算中要注意运算顺序,并严格规范运算和书写过程。
另外要注意提高运算的正确率和解题的速度。
2.单项式×多项式
①单项式×多项式←→单项式×单项式
②法则:“每一项”
③注意点:符号问题,如有必要可增加“添括号”的一步,以防止符号错误;“每一项”是指含有符号性质的项;原多项式中有几项,计算结果也应有几项,不要漏项。
④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最后有同类项时必须合并,从而得到最简结果。
3.整式的乘法
整式的乘法是多项式因式分解和今后学习分式、解方程的基础,适度的练习巩固是必要的。
运算再次强劲袭击!.

TOP

感谢篇

真心谢谢支持的家长、学生。.

TOP

关注人数突破2500,再激励一下自己!.

TOP

14.多项式×多项式

1. 多项式×多项式
①多项式×多项式←→单项式×多项式←→单项式×单项式
教材是以长方形的面积为载体,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得出多×多的法则
②法则:(a+m)(b+n)=ab+an+bm+mn
“每一项”,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不能遗漏。
③注意点:具体运算每一项的符号,避免漏乘、符号错误等。还要注意合并同类项,将结果化到最简形式。
④说明:多×多是为后面学习乘法公式奠定基础的,要提高运算的正确率和解题的速度,原则上是做到运算不再有错。
2.整式的乘法
整式的乘法是多项式因式分解和今后学习分式、解方程的基础,适度的练习巩固是必要的。
整式的乘法包括:单×单,单×多,多×多
3.图形的面积
六年级上、本学期“代数式的值”部分都涉及过求图形的面积。学过整式的乘法后,图形面积再次卷土重来,当然这里一定是结合整式的乘法。期中考试时这也是考点,必考!
计算几何图形的面积时,要善于把图形分割成相应几个可求图形的面积的和或差,这是一种基本素质。.

TOP

谢谢!会继续认真写贴。.

TOP

15.“第3节整式乘法”习题课

说明:这是我以前上习题课时的一份教案,分三大部分:
1.知识梳理:详见附件
2.解题指导
放置了两道例题,同学们可自主完成。若有解题障碍的可认真阅看“分析、解答”,另外我还有对例题的“点评、拓展”, 充分起到了例题的解题示范功能。
3.自我测验
基础验收题+综合能力测试题(含我之前谈及的图形面积的题目)
大家可以下载打印,自主练习。最后附有参考答案。再有问题的可私信于我。
4.说明
整式的乘法(尤其是多×多)是接下来学习因式分解的重要基础,某种角度讲这份“自我测试”就是过关性练习。.

附件

第3节整式乘法习题课.rar (42.6 KB)

2013-7-16 11:26, 下载次数: 215

TOP

感谢篇

关注人数突破3000, .

TOP

16.乘法公式之平方差公式

1. 有必要先提的一个公式
(x+a)(x+b)=x^2+(a+b)x+ab
2.平方差公式
①意义: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乘积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差。
即(a+b)(a-b)=a^2-b^2,这个公式叫做平方差公式。
特别强调a、b可表示单独的一个数和字母,还可以表示一个代数式。

②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解释:见书本P33图9-13
③公式应用:根据平方差公式的特征,找出两个二项式因式中,相同的项a表示什么,互为相反的项b表示什么,再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在具体计算时应根据加法的交换律等化成公式的标准形式后再计算。
④注意点:
⑴必须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
⑵有些式子虽然不能直接应用公式,但经过适当变形或变换符号后则可以运用公式进行化简、计算;
⑶计算结果一定要注意字母的系数,指数的变化;
⑷在运算过程中,有时可以反复应用公式。
3.练习
见附件.

附件

9.11平方差公式.rar (24.67 KB)

2013-7-17 14:23, 下载次数: 199

TOP

引用:
原帖由 kim_baby 于 2013-7-17 19:29 发表
请问老师,幂和平方差的公式的练习,有答案吗?
若做下来有问题的,你可私信给我,我来分析解答.

TOP

17.乘法公式之完全平方公式

1.完全平方公式
①意义: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积的两倍。
(a+b)^2=a^2+2ab+b^2,(a-b)^2=a^2-2ab+b^2
这两个公式叫做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也叫乘法公式。
②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解释:见书本P36图9-14、图9-15
③注意点:初学时容易犯漏中间项的错误
④拓展:(a+b+c)^2=a^2+b^2+c^2+2ab+2bc+2ac
2.完全平方式
形如a^2+2ab+b^2或a^2-2ab+b^2的式子称为完全平方式
3.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
完全平方公式比平方差公式要有“花头”,除了常规的应用外,主要就是“公式变形”
a^2+b^2=(a+b)^2-2ab         a^2+b^2=(a-b)^2+2ab
(a-b)^2=(a+b)^2-4ab    (a+b)^2=(a-b)^2+4ab   
于是a+b、a-b、a^2+b^2、ab,这四个量中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未知的两个量。
记住这些公式!
附“完全平方公式经典习题”,请大家认真完成。
后期将跟进“乘法公式”的习题课。.

附件

完全平方公式经典习题.rar (23.14 KB)

2013-7-18 12:32, 下载次数: 207

TOP

A组第4题修改

家长原话:老师好,请问您完全平方公式经典习题-能力提高A组第4题是否有点问题?做出来a-b的平方成负数了
说明:谢谢这位家长的仔细认真,我刚刚做了一下,发现(a-b)^2真成负数了。
把原题中的条件a^2+b^2=4改为:a^2+b^2=14,这样就可以做了。
抱歉!
再次感谢这位仔细的家长!.

TOP

18. 乘法公式专题

今天的专题内含3个板块
1.知识点
起梳理的作用,有公式及公式变形。
2.例题分析
设置了13道不同类型的例题,都涉及乘法公式的不同应用,自认为还是较全面的。
同学们可自主练习,好几道题都有“分析”。
3.模拟试题
设置了五个大题。
说明:建议同学们了解一下“立方和、立方差公式”(以前教材有的,网上查得到的),模拟题里有涉及,可直接用公式。.

附件

乘法公式专题.rar (20.97 KB)

2013-7-19 13:47, 下载次数: 176

TOP

引用:
原帖由 Joanna_Shi 于 2013-7-19 16:06 发表
非常感谢这位妈妈的无私奉献!
对大家有帮助就好!.

TOP

19. “整式的乘法、乘法公式”全精复习

先为自己鸣锣一下,本帖是绝对的好帖啊!所以我把它叫做“全精复习”.
今天主要是复习一下前阶段最重要的两块内容(教材的第3节整式的乘法、第4节乘法公式),它们的地位是非富即贵。
复习内容分成6个板块:
1.知识要点
2.重要方法
介绍3种,具体的应用在第3板块
3.典型例题
分成9种道类型,并配以9道例题(题组的形式),全方位无死角,知识点、考点大碰头。
同学们务必认真解题。
4.基础练习10道
5.提高练习15道
6.创新练习14道
合理利用双休日两天,跟着本帖好好复习。
下周我们将开启“因式分解”的大门!.

附件

“整式的乘法、乘法公式”全精复习.rar (55.6 KB)

2013-7-20 12:16, 下载次数: 196

TOP

说明

“整式的乘法、乘法公式”全精复习,无参考答案,解答有问题,跟帖问吧!这样大家都可答疑解惑了。.

TOP

20. 因式分解-提取公因式法

1.因式分解
①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②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的过程正好相反。(互逆关系)
2. 提取公因式法
①公因式:多项式中每一项都含有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
②提取公因式法的定义: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到括号外面,将多项式写成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取公因式法。
根据乘法的分配律,可得ma+mb+mc=m(a+b+c),这就是提取公因式法。
其中的字母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
③提取公因式法的关键:确定公因式
(1)公因式的系数应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因数(当系数是整数时);
(2)字母取各项的相同字母的最低次幂的积;
(3)确定公因式时符号的变换。
当n是偶数时,(a-b)^2=(b-a)^2
当n是奇数时,(a-b)^2= -(b-a)^2
3. 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附件“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内含
【知能点分类训练】
知能点1  因式分解的意义
知能点2  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知能点3  利用因式分解解决问题
【综合应用提高】.

附件

因式分解-提取公因式法.rar (13.36 KB)

2013-7-22 11:02, 下载次数: 180

TOP

21. 因式分解-公式法

今天学习因式分解的第二种方法:公式法。
这里的公式是之前学过的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但这里不是乘法公式而是因式分解的公式。左边是多项式,右边是乘积项。
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本贴是全数学编辑器编辑,详见附件“因式分解之公式法”,除了知识点外还附了11道例题(有说明,解答完全没问题).

附件

因式分解之公式法.rar (31.42 KB)

2013-7-23 14:33, 下载次数: 149

TOP

两处勘误

19.《“整式的乘法、乘法公式”全精复习》,见79楼,提高题的第7题 ,改成: ,答案:值为10


21.《因式分解之公式法》,见84楼,例题4(2),改成
因我的疏漏给大家带来了解题困惑,请谅!感谢各位家长!

[ 本帖最后由 二次函数 于 2013-7-24 09:51 编辑 ].

TOP

22.因式分解练习题(公式法)

公式法是因式分解中应用较广的方法,在后面要学习的“分组分解法”中会再用到,因此一定要学得扎实到位,用得灵活创新。
今天的练习题分两个专题: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再各自辅以不同的题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附件

因式分解练习题(公式法).rar (65.44 KB)

2013-7-24 14:15, 下载次数: 157

TOP

23. 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

1. 有必要再提的一个公式
(x+a)(x+b)=x^2+(a+b)x+ab
反过来, x^2+(a+b)x+ab=(x+a)(x+b)
2.二次三项式
多项式ax^2+bx+c  (a≠0)称为关于 x的二次三项式,其中ax^2  称为二次项,bx为一次项,c为常数项.
3.十字相乘法
①依据(算理):
对于二次三项式x^2+px+q,如果能够把常数项q分解成两个因数a、b的积,并且a+b等于一次项的系数p,那么它就可以分解因式。
即x^2+px+q= x^2+(a+b)x+ab=(x+a)(x+b)
②表示:可以用十字交叉线表示

③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的步骤:
(1)把常数项分解因数;(2)尝试十字图,使经过十字交叉线相乘后所得的积的和为一次项系数;(3)写出因式分解的结果。
④技巧:
对二次三项式x^2+px+q进行因式分解,它的方法是“拆常数项,凑一次项”。
⑤符号规律:
当q>0时,a、b同号,且a、b的符号与p的符号相同;
当q<0时,a、b异号,且绝对值较大的因数与p的符号相同。
掌握一定的规律去找a、b,可以减少尝试的次数。
说明:先把二次项系数为1的做熟、掌握技巧方法。请你认真完成附件中的练习。
⑥二次项系数不是1的二次三项式ax^2+bx+c(a≠0),它的方法是“拆两头,凑中间”,这里要确定4个常数,分析和尝试都要比二次项系数为1的情况复杂,建议用画十字图的办法确定。
说明:二次项系数不是1的二次三项式十字相乘法、非二次三项式的多项式因式分解是难点。会在后一节中跟进练习。
4.练习
见附件“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

附件

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rar (30.18 KB)

2013-7-25 10:46, 下载次数: 147

TOP

感谢篇

感谢大家的支持!大家的热情正逢合当下的气温,一路飙升啊!
关注人数突破4500.

TOP

24. 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的精品讲解+练习

1.说明
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的书写较少,但学生在草稿纸上探究尝试的过程可能较多。要熟练掌握这种方法,唯有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多种形式加强训练。
截止目前的因式分解方法学了3种,因此若给定的多项式有公因式时,应先提取公因式。
2.练习
今天安排的是“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的精品讲解+练习”主攻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二次三项式以及非二次三项式的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参考例题详见书本P51的例题2,要逐题研究突破。
本贴含:
①知识梳理
②典型例题
4道例题,先试着做做看,下有【提示】
③试一试
④课后练习

[ 本帖最后由 二次函数 于 2013-7-26 13:09 编辑 ].

附件

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的精品讲解+练习.rar (47.25 KB)

2013-7-26 13:08, 下载次数: 148

TOP

25. 因式分解-分组分解法

1.分组分解法
①概念
利用分组来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分组分解法。
说明:如果把一个多项式的项分组并提出公因式后,它们的另一个因式正好相同,那么这个多项式就可以用分组分解法来分解因式。
②适用性
分组分解法适用于不能直接使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和十字相乘法的多项式(项数在四项或四项以上)。
分组分解法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因式分解的方法。
③分组的原则
分组后可以分解下去,可以分为两类:(1)分组后直接提取公因式(2)分组后可以运用公式。
④分组的技巧
分组时要有预见性,要统筹思考,减少盲目性。
四项式的多项式,一般两项两项分成两组,也可三项和一项分组。
五项式的多项式,一般三项和两项分组。
说明:通过适当的练习,锻炼自己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多次尝试不断总结规律,便能掌握分组的技巧。
⑤因式分解要分解到不能分解为止。
2.练习
“因式分解之分组分解法”(见附件).

附件

因式分解之分组分解法.rar (16.14 KB)

2013-7-27 12:49, 下载次数: 144

TOP

好,就给个赞吧!

.

TOP

26. 十字相乘法与分组分解法习题课

今天的习题课内含:
1.知识内容
2.典型例题
设9道例题,其中例7、例8、例9涉及一定的解题技巧。每一题都有分析解答过程。
3.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要求40分钟,后有参考答案。
相信自己!.

附件

十字相乘法与分组分解法习题课.rar (68.54 KB)

2013-7-29 10:20, 下载次数: 138

TOP

引用:
原帖由 nyp695 于 2013-7-29 21:48 发表
献花!
谢谢各位家长!.

TOP

27. 因式分解典型例题

1.前言
因式分解是代数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以后的数学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得因式分解者得代数。我们务必要花大力气去学习并理解的,务必要牢牢掌握,灵活运用。
乘着暑假让我们把它学扎实。
2.说明
这里举了17道因式分解的典型例题,每道例题都有分析、解答、说明,读者一目了然。
除了常规的例题形似外,例10介绍了因式分解的一种常用技巧——“拆项”(或添项),这种技巧以基本方法为线索,通过凑因式、凑公式等形式达到可分组继而能分解的目的,例题中有详细的说明,该题介绍了7种不同的解法。
例17介绍了“整体换元”的思想。换元法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会在很多知识点中出现,在之前的板块中我也有提及的。
3.练习部分
附件“因式分解典型例题”.

附件

因式分解典型例题.rar (153.99 KB)

2013-7-30 11:40, 下载次数: 183

TOP

 92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