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123
发新话题
打印【有13个人次参与评价】

姜老师在线——全国初中数学联赛第二试平面几何问题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第三题答案来了——在加油站做的——工人在为车子打蜡,我坐在老板的办公室里解题,哈哈,滑稽死了。.

附件

解答3.JPG (55.26 KB)

2006-11-14 16:49

解答3.JPG

TOP

第四题的答案

这几天忙得要命,让您久等了。

不过,答应您做的事情总算完成了,也算有个交代。.

附件

解答4.GIF (13.1 KB)

2006-11-17 19:08

解答4.GIF

TOP

老姜博客选(第28篇:姜老师语录之四——上帝的礼物)

http://ww123.net/baby/thread-4396041-3-1.html.

TOP

姜汁姜味的生活(第31篇:谢天谢地,明年是狗年)

http://ww123.net/baby/thread-4396041-3-1.html.

TOP

上海初中数学竞赛行将举行。老姜今日应邀赴本市某校,为该校的初三学生上了一堂辅导课。

其实,学习讲究的是细水长流,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历来是我所反对的。但该校的S老师,是我尊敬的一位长者,他打电话来,不去客串一次也说不过去。

满满一屋子学生,能听懂我讲什么的居然只有1/4左右。想当初,这些人中有很多是因为奥数的特长才得以进这所名校的。但进去后,大多数学生(连同他们的父母)都以为革命成功了,结果,长期的安于现状的做法最终使孩子的水平沦为平常。

奥数苦海无边,倘若就此回头,倒也不失为明智之举。可怕的是,武功早就被废掉了,却到了初三的时候,又突然做起了飞檐走壁的美梦来,这就有一点令人啼笑皆非了。

悲剧年年上演,不知何时是尽头。.

TOP

引用:
原帖由 Tim老爹 于 2006-12-5 21:56 发表
我有个朋友的孩子原在闸北区实验小学奥数班,成绩出色,一路上拿了不少奖项。小学毕业了,进了华育,分班考以第一名的成绩进了华育奥数班。可能是不太适应小学到中学的转型、心理逆反,不能专心上课,纪律不好成 ...
Tim老爹的例子虽然只是个案,却在不经意间道出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事实。

如果你有幸为“骆驼”,你是以此为荣呢,还是以此为耻?

如果你不幸为“马儿”,恐怕在瘦死后只能与“羊儿”们比高下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dudu19668 于 2006-12-6 10:38 发表
学奥数到底靠什么??
学奥数固然离不开天赋,但在一拨同样聪明的孩子里,你不得不承认还要比勤奋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畏浮云遮望眼 于 2006-12-6 10:30 发表
很想问姜老师这样的专业人士一句:奥数这样“练”出来的武功,是衡量真正的数学能力的标尺吗?
我的观点是,不可全盘肯定,也不可全盘否定,其实这样的问题应该辩证地看。.

TOP

回复 #289 的帖子

如果只是想做奥数的“票友”,您让孩子在家里自学也无妨。要不然,呵呵……除非您本人是这方面的专家。.

TOP

引用:
原帖由 JANE-LEE 于 2006-12-11 17:26 发表
请教:以下这题是否有公式可做,正规解题思路应该怎么做?
牧羊人赶一群羊过10条河,每过一条河时都有一半的羊掉入河中,每次他都捞上3只,最后清查还剩6只。这群羊在过河前共有__6______只。
这种问题一般都是倒过来做的。为什么要记公式呢?.

TOP

和和,摸石子过河可就有点玄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JANE-LEE 于 2006-12-12 22:22 发表
请问四年级下开始学奥数晚吗(我不是指比赛)?学了以后,我怎样才能知道他是否适合奥数呢?因为现在大家都在学,而出成绩的有天赋的毕竟少数,我既不想剥夺他的全部玩乐时间,又不想因为我的疏忽而埋没了他的天 ...
1.孩子要发自内心地喜欢数学;

2.奥数老师(至少是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老师)要夸他数学能力强,学得很轻松。

就凭这两条,就可以尝试一下。

作票友是很开心的,可一旦被绑上奥数的战车,就会不知不觉地进入杀戮的战场,身不由己,欲罢不能。.

TOP

引用:
原帖由 pipilujin 于 2006-12-14 13:24 发表


姜老师,您好!
我也准备为孩子请家教,正在犹豫请大学生家教还是请数学老师。能请教一下,为什么你不推荐请数学老师?
这个和性价比有关。.

TOP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http://ww123.net/baby/thread-4396041-5-1.html.

TOP

今晚接到一个电话,是我教的学校竞赛班的一个女孩打来的。

一开始有点惊讶,她怎么会知道我家的电话号码?

接着就更惊讶了,女孩说她决定退出竞赛班,不再参加寒假里的竞赛集训。

女孩初中时是某名校的年级总分第一,经推优进了我校,但在接下来的一年半的时间里,她搞竞赛搞得太辛苦了。

女孩说,老师,我很对不起你。

我说,我知道这是你深思熟虑的结果,没什么啊,我理解你。

事情就这样结束了,或许,这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解脱。

生命中有太多的无法承受之重,与其痛苦度过每一天,不如鼓足勇气勇敢地说“不”。

总体来说,在竞赛的高端学生中,女生所占的比例是少之又少的。

但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高中,女生在数学学习上的总体表现并不输给男生。

这一次大考,我校高一一个普通班的女生平均高出男生平均7分,奇哉怪也。.

TOP

引用:
原帖由 兰花花 于 2006-12-22 13:05 发表
请无所不知的姜老师讲讲那些小学,初中还有高中阶段竞赛一等奖的得主们都在那里展示天才呢?小学阶段就显露出来的数学天才是如何将他们的天才进行到底的呢??初中,高中阶段才出来的后起之秀又占多大的比例呢  
成名于小学,且一直保持良好状态的天才自然有,如邵一波(我们喜欢叫他邵大头),等等。

但更多的“神童”,只是因为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偷跑”,貌似在小学里领先别人半个肩,可一旦潜力挖尽,终究难逃沦为平庸的命运。

一般来说,小学五年级至初中一年级,靠自身能力崭露头角的孩子,多比较有出息。而到了高中,“咸鱼”们就鲜有翻身的机会了。

初、高中得了一等奖的孩子,十有八九都跑美国去了。很无奈,也很现实。.

TOP

回复 #305牧童 的帖子

牧童是MM?.

TOP

引用:
原帖由 jerry2ww妈妈 于 2007-2-1 21:25 发表
请教姜老师:能不能将今年新知杯初中数学竞赛中填空题的第7和第8题讲解一下?

孩子琢磨了半天,也没想出来,只好向您请教!劳驾您在不忙的时候给与解答,谢谢!   
.

附件

答案1.JPG (29.12 KB)

2007-2-2 22:14

答案1.JPG

答案2.JPG (38.37 KB)

2007-2-2 22:14

答案2.JPG

TOP

引用:
原帖由 jerry2ww妈妈 于 2007-2-1 21:25 发表
请教姜老师:能不能将今年新知杯初中数学竞赛中填空题的第7和第8题讲解一下?

孩子琢磨了半天,也没想出来,只好向您请教!劳驾您在不忙的时候给与解答,谢谢!   
今日老姜生日,刚从外面FB完回来,和和,等了一年的大龙虾,终于吃到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男孩爸爸 于 2007-1-31 22:21 发表
姜老师好,很长时间没看到您,还以为您老去海底世界探宝了。今天看到你, 。
冒泡了,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TOP

引用:
原帖由 scarlett93 于 2007-2-1 09:13 发表
姜老,
有学生主动从理科班里退出来,应该也算平常吧,学生大了,会有自己的梦想了。
为什么要感慨万千呢?是觉得她以前的努力都白费了?
这位女孩,其实早知道自己不会在竞赛上有什么建树,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坚持到了今日。

而作为她的老师,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我自始自终都将选择权留给了对方,而没有简单的将她推出门外。

所以说,她今天将窗户纸捅破了,对师生双方都是一种解脱。

我为此而感慨。.

TOP

哈哈,谢谢。.

TOP

引用:
原帖由 scarlett93 于 2007-2-6 12:50 发表
姜老,
到了高中,如何可以知道是否是竞赛的料?
是否只有一等奖才是标准?
忘告知,以后或许有用。
谢谢啦。
是否是竞赛的料,其实在初二就可以明白无误地知道了。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为孩子辅导竞赛的老师。初三竞赛得一等奖当然是一个指标,但并非说一等奖一定会在高中如何了得,二等奖就……其实初中竞赛的得奖对有些孩子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很多二等奖比较前面的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是很具潜力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都都妈 于 2007-2-4 10:08 发表
奥数对有些孩子是负担,对有些孩子是游戏。但到初中后,光凭小聪明就远远不够了。

稀饭你的帖。顶一下。
哈哈,ddmm。.

TOP

引用:
原帖由 jerry2ww妈妈 于 2007-2-7 16:36 发表
姜老师:  
   
             请问,全国初中数学联赛是不是只有业余数学学校的学生可以参加?在储能读数学的初一、初二的学生可

以报名参加吗?

   
331楼的回答是正确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rei 于 2007-2-8 23:06 发表
请教姜老师下面这道题,想了一个星期实在是想不出,请您有空的时候能帮我看看吗(正确答案我知道是3108个),请问是怎么解出来的?
http://www.x-woods.com/games/genius/genius.htm
打开后看不见内容。:(.

TOP

这类问题一般应该先把可能得到的四边形分一个类(如图),然后再对每一类四边形分别计数。

有时候,我们可以用穷举法计算,如果在计算过程中能找到一些规律,则计算将因而变得简便一些;

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将原问题化归为排列组合的问题模型,则这时我们就可以用相关计算公式直接计算了。

顺便提一下,第一种类型有C(8,2)*C(8,2)个;

第二、三种类型是对称的,所以它们每一类型的个数一样多,在算的时候可以按照平行四边形的高由1到6分类,再对每一类按照底边变化逐一计算(应该会找到计算的规律的,如果能辅以组合计算公式,那就会很快算出答案,但对小学生太难了);

后面的四类是对称的,所以它们每一类型的个数一样多,在算的时候可以按照梯形的高由1到7分类,再对每一类按照底边变化逐一计算(同样应该会找到计算的规律的)。

大体思路就是这样,姜老师懒得算了。

[ 本帖最后由 老姜 于 2007-2-10 12:14 编辑 ].

附件

分类.JPG (80.38 KB)

2007-2-10 12:10

分类.JPG

TOP

狗蹲户外家长泰,猪拱门前户发财。

姜老师祝WW上的BBMM新年快乐。.

TOP

谢谢兰花花,新年同喜同乐。.

TOP

这里给出全国初中联赛第二试的平面几何问题,看看你能给出几种证明方法。.

附件

4.GIF (124.2 KB)

2007-4-17 19:53

4.GIF

TOP

 130 123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