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89个人次参与评价】

谁说学竞赛只是为了择校——关于今年上海高考理科最后一题的断想

谁说学竞赛只是为了择校——关于今年上海高考理科最后一题的断想

如果有点初等数论知识,今年上海高考的理科最后一题还不是随便做做的。嘎简单格题目。

放毒了。
.

TOP

老姜今年教高一。马上要大考了。数列是高一年级第二学期重点考察的内容。从09年各地高考卷中选了几道相关的题目,为学生“加餐”。江苏的数列题里也暗藏初等数论的解题思路。班级里,训练过的学生与不训练过的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 本帖最后由 老姜 于 2009-6-15 22:0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良辰美景 于 2009-6-18 10:49 发表
326091
第一题很简单,不谈了。第二题有简单的方法,不过你儿子的方法很有意思。第三题大体思路是如此。很厉害。.

TOP

引用:
原帖由 嘟嘟虎妈 于 2009-6-18 11:30 发表
儿子用小学三年级奥数知识"余数的妙用"做的第一问:
(1)Am=1(mod3), Am+1=1(mod3),
         Am+Am+1=1+1(mod3)=2(mod3)
Ak=1(mod3),
所以不存在正整数M,K,使得 Am+Am+1被3除余数同时是1和2.

( ...
孺子可教。.

TOP

谁说学竞赛只是为了择校——关于今年上海高考理科最后一题的断想——其实反过来说,今年的高考有一些问题竞赛味道太浓,对大部分考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如倒数第二大题的最后一个小题,就是竞赛里的函数方程问题。假如没有经过专门训练,有几个人会不掉链子呢?

.

TOP

前面还有好几个题目呢,不一一举例了。考试院要引以为鉴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良辰美景 于 2009-6-18 20:39 发表
请问您有什么简单方法?请指教。
利用等差等比数列通项的一般形式。.

TOP

引用:
原帖由 嘟嘟虎妈 于 2009-6-18 20:40 发表
谢谢老师鼓励      送花
哈哈,被扔鸡蛋了,估计是不奥的家长,其实他没有看懂我是正话反说么。 做人难啊,以后在WW上要多潜水,少冒泡,有人说这是生存之道,我又忘了。.

TOP

OOOOOOOOOOOOOO冒泡。.

TOP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听男孩爸爸的话,继续冒泡。.

TOP

引用:
原帖由 kosoyu 于 2009-6-19 21:44 发表
姜老师,我家孩子三年级。马上暑假了,正在考虑是否让孩子学奥数。孩子的数学老师说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学奥数的,应该把基础打扎实。
很犹豫,不知是学还是不学。请指点迷津。谢谢。
孩子的老师这样说,是不是在暗示什么呢?最好请教一下这位老师吧,他最了解你的孩子了。.

TOP

这个要看你对儿子怎么定位了。如果只要求在一般的同学中鹤立鸡群,那不奥也罢;如果想要在与你儿子一样聪明的人群中同样鹤立鸡群,不奥将来或许会有点吃力。现在就读小学一般是对口的,初中一般也如此,高中在选拔后重新组合,大学更将优中选优。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的对手将越来越强大啊,不未雨绸缪,必后悔莫及。我现在学校里正教着一个学生,娄山毕业的,没有奥过。论智力,他在年级绝对排名前三,每一次测验总是95以上,这次大考年级平均64,他94。但是在最近的美国竞赛里,他就不行了。和更高的高手相比,他还是弱的。现在攻击奥数的人有一种很迷惑人的观点:中国奥数搞得那么厉害,也没见搞出多少数学家出来。这个话是屁话。奥数从来没有标榜自己是以培养数学家为己任的,奥数是培养理科人才的一种智力游戏,仅此而已。你儿子有这么好的天赋,为什么不好好开发呢?当然,我说的开发,不等同于说一定要奥,但奥绝对是行之有效的一个途径。

[ 本帖最后由 老姜 于 2009-6-20 09:1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BENNYMM 于 2009-6-20 10:40 发表
奥数没培养出半个数学家,也没培养出一个理科人才
一个理科人才也没培养出?这话讲得也太绝对了吧。.

TOP

我们把思路理理顺,这样就不会“吵”起来:
1,奥数不以培养数学家为己任;
2,奥数是培养理科人才的一种智力游戏,仅此而已;
3,不是奥的人都能成为理科人才;
4,成为理科人才的也不一定奥;
5,我所认识的很多奥的学生都成了理科人才,有名有姓,;
6,既奥又成为理科人才的原因众多,奥起了该起的作用,但不宜扩大;
7,不要捧杀奥数,也不要棒杀奥数,更不要妖魔化奥数;
8,很多摇笔杆子的文人在骂奥数。他们知道什么是奥数吗?我没有调查过,但表示怀疑。 .

TOP

你可以单独找老师了解一下,让他开诚布公地提提建议。.

TOP

引用:
原帖由 gongwuji 于 2009-6-22 20:05 发表
姜老师,非常感谢您的坦言,给了我很多启发。至于孩子定位,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定,想请教一下。
孩子的爸爸和舅舅当年都是属于考试重量级的选手。多少有点优势组合的关系吧,孩子也具备了一定天赋。可是我们那年代 ...
兴趣应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要是孩子对奥数没有特别的偏爱,逼着他吊在这棵树上,实在不是明智之举。相反,如果孩子确如你所说的,在“理化、生物等更宽泛的科学领域……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作为家长,倒是值得给予孩子适当的引导,让他走自己喜欢的路。.

TOP

轻松选择国内院系的能力,不一定非要通过奥得到,奥的人也未必一定能得到。在56L,我的观点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gongwuji 于 2009-6-22 20:17 发表
谢谢,那不奥对数学成绩会有影响吗,还是在尖端领域技不如人?
再往上走,谁也说不清了。如果你的孩子不喜欢数学,却一定要往数学系钻,那到大学里一定会死得很惨的。.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