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4个人次参与评价】

[佛教] 財為五家共有 - 想知道如何让自己财富保值增长永享不尽的, 请进

財為五家共有 - 想知道如何让自己财富保值增长永享不尽的, 请进

財為五家共有
佛說「財為五家共有」:一水,洪水沖毀;二火,不慎而招致火災,或是因戰亂而毀失;三官府,罰沒充公;四盜賊,為賊偷竊;五敗家子,揮霍一空。   

  

財富乃是修財布施而得之果報,佛勸眾生廣種福田,即是修福。福田有三。「一恩田」,對於父母、師長、和尚、阿闍梨等,於己有恩德之人,能知恩、感恩、報恩,可生福德,如田地之能滋生長養穀物,故稱「恩田」。「二敬田」,對於佛、法、僧三寶恭敬供養,由恭敬而生無量之福,如田生穀物,故稱「敬田」。「三悲田」,以悲愍之心救助貧困,則能得無量之福。因此,有財富要布施供養,種三種福田,福報則生生世世永遠享之不盡。縱然世界毀滅了,福報也不會毀滅。諸佛菩薩福報之大不可思議,原因就在此。   

世間芸芸眾生,各人際遇不同。有人一生過得很幸福,家庭美滿,事業順利;有人一生都不如意,災禍綿延不斷,困苦不堪。同樣是人,何以差別如此之大?因各人所造的業因不同故。所以,一切的「不平等」,非他人決定,而是自己過往的業因所造成。「人生酬業」,人出生到世間來,就是受果報。過去生中造善業,這一生得善報;過去生中造惡業,這一生受惡報。人們迷惑顛倒,受報時不肯安分,又造新業,於是因果報應持續不斷。如不能徹底覺悟,所造惡業多,善業少;只有徹底覺悟之後,方能盡斷惡業,真修福善。.

TOP

如何增大你命局的财库??
如何增大你命局的财库??

  大家都想有钱,那么我们来看看取得钱财的因果公式:

  舍(钱财,种子)+职业(助缘)→得(钱财,果实)

  所以“舍得舍得”,有“舍”才会有“得”。懂得了这个因果,我们才有机会得到钱财。

  我们做了很多事,打工、做生意、偷抢(干坏事)等等,为什么得不到钱财,就要看看我们有没有种“种子”了。不种“种子”就盼望收割,盼望天上掉馅饼,天底下没有这种好事情!

  古语说: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这句话是说明,如果你有种“种子”,就只要静心等待机缘的成熟,自然会有所“得”,不需要花很大力气;有些人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种“种子”,只会想尽各种办法去求,出十分力,才得一分结果,白白浪费了力气,冤枉!如果你没有种“种子”,就拼命去求,自然不会得到。若果还犯了国法,把自己弄进了牢房那就更“冤枉”了。不明事理真是可怕啊!

  明白了以上的道理,我们来研究这个“舍”字。

  实验:送一份礼物给朋友。观察:当时自己的心理变化。注意:送礼时对朋友说了什么话。再观察:礼物送出后的心理变化。

  以下是三句可能送礼时会说的话:

  话语1:小小礼物,不成敬意。(心想:希望我的事情能办成)

  话语2:我送这个礼物给你,你不要弄坏,不要给别人。(心想:我对你那么好,看你以后怎么报答我)

  话语3:这个好东西我用不着,您拿去用。(礼物送出后心里没有感觉)
  ……

  如果你说了第1和第2句话,那么这个礼物你还没有送出去,你只不过做了一个送礼物的动作,这个“物品”还在你的心里。

  以上实验是为了说明“舍”要从心里“舍”,并不在乎于你做了什么动作。真正的“舍”是不求回报的,心里没有感觉的。

  就那么简单,我们就种下“舍”这个“种子”了。懂得了这个道理,希望您的心能常“舍”,多“舍”。

  提示:我们现在做生意的投资款,不是种因,是助缘。你的钱财是做捐献、慈善活动用的,是种子,是种了因。

  为什么心要常“舍”呢?你有没有见过种地,播一次种一辈子都有得收吗?不一定吧!有些品种每播一次只有一次的收获,如果还要种不同的品种,就要按节气播种了。明白道理后,我们就要常常播种,收获必定丰富。

  我们走在街上,有些乞讨人向你乞讨,你首先要明白,这些乞讨人是不种因(没有受过教育),得的是贫困果。我们不应该学他们,要引以为戒;心要常舍,给他们一两元钱。至于这些乞讨人拿这些钱财去干什么,或者他们是否真的贫穷,那是他们自己的事,与你无关了。也就是说,“各人因果,各自承担。”你做的是好事,他们做坏事与你无关。不要因为他们是装着贫穷,你就断了种好因的机会。

  另外,要明白我们所谓的财富是五家共有的:水、火、官府、盗贼、败家子。是什么意思呢?你辛苦得到的财富,会被洪水、大火、大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夺走。如果你得钱财时,所做的助缘不正确,偷抢贪污所得,会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钱财被充公。如果你经常想偷抢别人的财物,所造成的恶果是你的钱财经常被人偷抢。如果你很不幸,没有受过公民教育,不知道怎么样教育你的下一代,养出个败家子来,那么你的钱财会被挥霍一空。

  不单只如此,你的寿命有限,无法与你所拥有的财物永远相守。

  所以如果你比较有智慧,你的世间财就不要积得太多,经常拿去施舍比较好。越舍越多,舍得快来得快。如果你现在为两餐而奔忙,就要从现在起,心中常生施舍之念,你至少将收入的2.5%拿出来作捐献。

  我们常常做了一些舍不得的事情而自己不知道,举一个小小的例子来说明我们的心理活动:

  我们出门上了公共汽车,一元钱。如果刚好你没有一元钱,只有一张十元。你会不会放十元进投币箱呢?通常我们的习惯是不会放进去(放进去的通常被人称为傻瓜),而宁愿下公车去打的士。感觉我的十元钱没有白花,享受了一番。其实这种用钱方式就造成了往后得钱财的因果,如果你放十元钱进公共汽车投币箱,心有“舍”意念,那你就是种了9元钱的种子。十元钱若是打了的士,你是享受了果而没有种因,不舍得的心还增长了。

  提示:舍的时候不太乐意,得的时候也会困难。这是我们现在为什么来钱那么困难的原因。

  我们的心里有思维习惯,可以花几百上千元买个手机,买菜多几角钱会舍不得,老是想着小数目怕长计。你今日之会贫穷,就是这些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小事情造成的。.

TOP

非常细的行善分类

【伦常第一】

忠孝类

(1)国家和单位

1. 对国家、单位竭忠效力,买东西如己所买,不收回扣,所省百钱为一善。
2. 建议政府推广善道,能利益一人为一善。利益一方为十善,利益天下为五十善,利益天下及后世为百善。政府未能采纳能,利益一方为一善,利益天下为十善,利益天下及后世为二十善。
3. 荐引一有德人,十善。

(2)父母

1.以出世间佛法劝化父母,使其改一过为五十善(如劝其戒杀、放生),能劝其接受正信佛法,并发愿脱离轮回,往生极乐为二百善。
2.父母亲于伦常有欠缺之处,劝导使之和乐;化导父母亲行仁成德;每样五十善。(每个分号隔开的一句为一样,下同)
3.被父母厌恶讨厌,能无怨无恨,积诚感动,挽回亲心;自培厚德,显亲扬名;父母亲丧葬,如法为作佛事;各五十善。
4.父母亲大病(指卧床大病、侍奉时间达三个月以上),小心侍奉令痊愈,三十善:小病,二善。
5. 对父母亲和气婉容,自己心里有忧愤事不流露出来,早晚问安,尊重、孝顺奉养,自己修德、勤学,使父母感到喜悦,这样的话一日一善。
6.遇一大事,劝父母亲改过向善;终身遵守父母的一则良训;为父母亲补一过失及还一拖欠;父母亲所爱敬人,加意爱敬;各十善。
7.解亲一怒;舒亲一忧;顺亲心,不吝财物;各三善。
8.代父母亲受一劳苦;父母亲责怒而顺受;对父母亲的善事赞襄助成;各一事一善。☆事继母致敬尽养,敬养祖父母、岳父母(同论)。

(3)兄弟(姐妹、异父母兄弟同)

1. 奖劝弟兄成就德业,百善。
2. 弟兄破产者仍与其同居共苦,五十善;
3. 劝兄弟止恶改过成功,一事二十善。劝其行善成功,一事二善,其未作者,一事一善;
4. 独自担任一大事,如门户差徭嫁娶丧葬之类;分产物让多取少;一事一善,大事十善。
5.容忍一过;不听妇人谗言;一事为二善。
6.敬兄爱弟,让别人休息自己担任劳动,同一事不生异心,一事一善。
7、财物不论你我,百钱为一善。(若终身与兄弟财物不分你我,一百善。)

(4)夫妻

1. 教化对方实行仁义、成就德行,求出世间法,百善。
2. 对方本不孝顺,劝化其孝顺公婆(岳父母)、和顺妯娌(兄弟),五十善。
3. 劝对方改一大过(如不孝、不睦及虐下等)成功,一事二十善。劝其行善成功,一事二善,其未作者,一事一善;
4.禁止对方到杀盗淫赌毒等不良环境去;一事一善。
5. 夫妻和睦,闺范谨肃,一事一善。

(5)子、侄、徒

1.为师应诚心教导子弟。
2.教化其实行仁义、成就德行,百善。
3.禁止刻薄取利、攀缘功名,教导其敬祖睦族;各三十善。
4.禁止一恶习;十善。
5.教育他们一种良训;一种大事教导子弟并被遵从;各一善。
6.大户人家禁约家人门客者,同子侄同论。

(6)宗族亲戚

1.应敬尊长,睦同辈,贵贱平等。
2.富贵娶一残疾女(对原聘者而言);本族有绝后的,不贪其财产为其立后继承;各百善。
3.代办一嫁、娶、丧葬事;捐助贫困养活一人;各五十善。
4.结亲择一贤良,不考虑势力、富贵,二十善。
5.主动周给贫乏,百钱一善。
6.贫乏者借贷,不吝惜,二百钱一善。

(7)师友

1.应敬师,遵守教训;尊重前辈亲贤;不妄交朋友。
2.许诺朋友,守信用而不负然诺,一次一善。守信用而不负身命,为百善。守信用而不负财物寄托,百钱为一善。【解:然诺即郑重许诺,如挂剑树上之类;身命,如存孤死节之类;财物,如还金于幼子之类。】
3.不辜负朋友委托,尽力照顾朋友的妻子,五十善。
4.不忘师友;不辜负贫贱之交;各三十善。
5.朋友有过,忠告善道;不忘记一位父亲的挚友;各十善。
6.遵守师友教训,一言一善。
7.不善之友招引自己狎戏而不从;吊慰师友心地诚敬;履践一约定;各一善。
8.接济朋友,二百钱一善。

(8)雇员、下属、家庭服务人员

1.教化一人忠信仁慈,百善。
2.善为一下属择偶,三十善;若兼出资,百钱一善。
3.遇一病,用心医治获痊;二十善。
4.宽容一小过错,二善。
5.丰厚地给予衣食;对一件事体恤其艰苦;各一善。

【三宝格第二】

1. 引导劝人入佛门方面:度一大德贤弟子【行持《了凡四训》、发愿求生净土、能自做佛法订课】,为八十善;
2、度一明义、守行弟子,为十善;
3. 度一仅明义或者仅守行弟子,为五善。(若泛滥度者非善)。【解:大德贤弟子:谓能续佛慧命,普利人天者是也。】
4. 为自己,经一卷、佛号千声、忏百拜各一善。
5. 严持八关斋戒一次为二善,破戒无善。
6. 为国家人民父母亲友知识法界众生诵经,一卷为二善,佛号千声为二善,礼忏百拜为二善;(若收受报酬者非善)。  
7. 自订课,每天做一次在第二条的基础上加一善,一个月不间断再加五善。
8.刊刻大乘经、律、论,百钱一善;声闻乘,百五十钱一善;人天因果如五戒十善及世间正法、四书六经、先贤嘉言善行等,二百钱一善。印施赠送流通者同论。(但标价货卖流通者非善,以下皆同)。
9. 礼拜大乘经典,五十拜为一善。
10. 撰写一篇弘扬善法的心得、体会并公布使之得益于人一善。影响面广,五善。
11. 讲演正法处,至心往听,听一席为一善。
12. 为国家人民父母乃至法界众生施食一坛,所费百钱一善;登坛施法者,一度为三善;(若收受报酬者非善)。
13. 为世间灾难作祈禳道场;作功果荐沉魂;每样所费百钱一善。
14.饭食供僧,因其来乞而与者,三僧为一善;延请至家者,二僧为一善;送供养到寺者,一僧为一善;若尽诚尽敬者,一僧为五善。(僧人再三苦求然后与饭食者非善)。
15. 饭僧时不拒乞人,平等与食者,二乞人为一善。
16. 护持僧众,一人为一善。(所护匪人者非善)。
17. 见伪经劝人不要学,一善。
注释正法大乘经律论,一卷五十善,卷数虽多,止千五百善;声闻乘及人天因果,一卷一善,卷数虽多,止三百善。(若邪知臆见者非善)。
18. 自己著述编辑出世正法文字,一卷二十五善,但最多五百善;人天因果,一卷十善,但最多百善。(若谈说无益者非善)。
19. 讲演大乘经律论,听众五人,讲演者一善,人数虽多,止百善;声闻乘及人天因果,在席十人一善,但最多八十善。(若收取报酬者非善,图名者非善,讲演虚玄外道无益于人者非善)。
20.建立三宝寺院及床座供器等;施地与三宝;护持常住不使废坏;施香灯烛油粮菜米面等物供养三宝;建立诸天正神圣贤等庙宇;每样费百钱一善。(用荤血祭祀者非善。)
21.塑造三宝像,百钱一善;塑诸天先圣治世正神贤人君子等像,二百钱一善。

【仁爱第三】

(1)人类

1.凶年、荒年施粥;有瘟疫等流行病时施药;每样百钱二善。
2.赈济鳏、寡、孤、独、瘫、瞽、贫民;周全穷途人士还乡等患难;冬日施姜茶、施棉衣;夏日施茶水、单衣;助人嫁娶、丧葬;造桥、渡船,平治道路、险阻、泥淖;疏河、掘井;修建凉亭、仓平;荒年平价售米所让利润;百钱一善。
3.零星施舍可自按积累量加一善,米麦布匹等类物品则以等价计算,亦百钱一善。
4.救济接人助力疲困之苦如顺手推车等;一次一善。
5.救人一命;收养无主弃婴;伸一人大冤;完聚一家骨肉;兴建一地方大利,出言造福(发言利及百姓),或出力任劳;各百善。
6.救一人危难、流离;救一溺婴(已生者);救一贱从良;救(指在不是自己主事的情况下用力扶救)一无辜重刑;葬一无主灵柩;收养一无倚靠人;各五十善。(以上受贿者非善,偏断不公者非善)。
7.救一重病;见人侵凌另一人,竭力保护;除一人害;伸一人冤;劝人勿溺一子女;各三十善。
8.救一在腹之胎;救一无辜轻刑;路遇病人接回家调养,一人次;各二十善。(若收受报酬者非善)。
9.掩埋一无主暴露尸体;舍棺材埋葬一白骨;传授人一保益身命事;一小事为众出力;各十善。
10.尽心为人谋划一事;治疗一轻疾使痊愈;宽容一应责人;各三善。
11.济一人饥;济十人渴;济冻人一衣;施一暗夜灯明一人;施、借一人雨具;施药一服有效等各一善。

(2)物类

1.随缘放生,一命一善。(专救微命不救大命者,是惟贪己福,无慈物心是也,非善)。
2.救十极细微湿化之属命,一善。
3.买放生命;祭祀筵宴不杀生,所省;每样百钱一善。
4.善巧劝说养蚕人、渔人、猎人、屠人等人改业(不计改与未改,只计劝与未劝),其因之而改善业五十善;救一微命;施舍禽、畜食物一日;葬一自死禽兽;救接畜力疲乏一时;二善。
5.自己戒杀一年,二十善。
6.十斋日素食一日一善。

【劝化第四】

(1)助善类(人之为善,而我助之则为善,阻之则为过也。)

1.劝未行善者为一切善,其劝化功德为对方作善的一半;赞叹、帮助他人已经开始行的善,赞助功德为其四分之一;劝人出财作福,被劝人出三百钱,劝化人一善。(图名利而募化者非善)。
2.举用一贤良为十善;驱逐一奸邪为十善;扬人一善为一善;隐人一恶为一善。
3.刻施一善书,百钱一善;传播人保养身命书,一卷为五善;救病药方,五方为一善;(若收授报酬者非善,无效验者非善)。
4.编辑一济世善书;供养一贤善人;成人一美如助成家业等;见人侵毁贤善,劝而止之;各十善。
5.感化人一家好善;表扬一人阴德;各三善。
6.感化一人成德,五十善。
7.倡一善事,其利益可普及一方,百善。

(2)阻恶类(人之为恶,而我阻之则为善,助之则为过也)

1.劝人改一过;劝阻播人一小恶;各为一善。
2.折伏、化除他人一恶;解人一忧;息一人斗;各三善。
3.化解一人怨恨,使之忘怀,五善。
4.免死刑一人为十善,免徒刑一人为五善,免劳教一人为二善,免收容拘留一人为一善,劝人和解斗争为一善。(若收报酬者非善)。
5.阻止张扬他人一隐恶、隐私;阻止谈一闺情;烧毁一卷邪书;各十善。
6.劝一人勿溺子女(前述是去救,这里是劝转);阻止一违法乱纪行为;解免害人阴谋、落井下石;各三十善。
7.劝化一为非者改行;劝人改一恶业如杀生等;调停他人内外骨肉忿争;各五十善。
8.化转一人至仁至孝;百善。

【敬慎第五】

(1)存心。(心是行善去恶的本源,人能于此不欺,就是慎独防心的工夫,又何必忧虑行事不会正当呢?)

1、每天晨思善勉励自己一善
2、晚上有总结反思一善
3、受一横不嗔三善
4、任一谤不辩三善
5、受一逆耳言三善
6、免一应责人三善
7、恶念起即扫除,一善。
8、见人有忧善为解慰一善
9、人当顺利常作拂逆想一善
10、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一善
11、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一善
12、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一善
13、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一善
14、不欺暗室;一切妄想不生;处众常思为众,不为己者,所处之地;各一日一善。
15、见人之得失,如己之得失,五善。
16、一月之中,心常敬畏,有善无恶,百善。

(2)应事

1. 应安守本分,循天理顺人心,遇事敬慎,守规矩。
2. 处一事唯知为众,三善。
3. 闻一过即改;见一善即诚敬遵行;各三善。
4. 有财有势,可使不使,而顺理安分者,一事为十善。
5. 不苟且求一名誉、位置;让一善给他人;任一他人过;为善始终如一;报人一德;各二十善。
6. 当大事能损己益人;宁失己财,宁失己位,使他人得财得位者;各五十善。
7. 善与人同,不存形迹,百善。

(3)出言

1. 应慎言,心口如一。
2. 见人有忧,善为解慰;赞叹一人善;掩一人恶;劝一人息争(争比讼轻);各为一善口业。
3. 发一至德言;出一方便话,说果报劝人;宣扬人一善;表白一人诬迹;各十善。
4. 辨、雪一人大冤(前用力此用言),五十善。

(4)敬天事神

1. 应敬天地,事神明;
2. 祖先斋戒至诚;一次二善。
3. 祈福禳灾等,但许善愿,不许酒肉牲祀者,为五善。
4. 阐明神圣经典如《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关圣帝君觉世宝训》等,刊刻行世,百钱一善。
5.如写有佛法善书之字纸,拾而恭敬焚化,各一善。

(5)气性

1. 应火气不生,处处欢喜感化。
2. 引过归己,推善与人,一事为二善。
3. 论一事不执己见,虚心下贤,理长则受者;纳一逆耳言;任一毁谤不辩;各三善。
4. 容人一过;忍受一横逆;各五善。
5. 遇失意事,明白因果,坦然承受,不怨天尤人;遇一仇不报(指得罪于己者);大事难忍而能忍;各十善。
6. 有恩必报,一事为一善,报恩过分,为十善;(若借公报私恩者非善)。

(6)衣食

1.肉食人减省食,一食为一善;素食人减省食,一食为二善;(若无力办好食而减者非善)。
2.肉食人见杀不食,为一善;闻杀不食,为一善;为己食而杀不食,为一善。
3.一日甘粗粝;自不虚费耗度衣食;拾遗粒如饭菜掉桌上地上洗吃;同人饮食不拣择好坏;各一善。

(7)财货(明抢暗偷为犯罪,不在此例)

1.一日买卖俱宽厚;分财公平;借贷如期还;不吝器物,借人济急;各一善。
2.无害于义可取而不取,百钱为二善;处极贫地而不取,百钱为三善。
3.名位、财利等安分听天,不夤缘营谋者,一事为十善。
4.不负人寄托;不取非义财;路上拾遗归还;代完官钱、私欠;饶免贫户租、欠;荒年以平价卖粮食;布施不拒乞丐、贫人;让利、让地、让产;假钱入手,弃不行使;饶免债负(利多年久,彼人哀求度其难取而饶免者善减半;告官,官不为理,不得已而饶免者,非善);各百钱一善。
5.荒年能将喜、寿、婚、丧、祭祀、筵宴,改办素席,减省余资移作救济公益等公德者;荒年雇工浚河、垦荒、兴办利人工作;每样出百钱二善。
6.放债、出当,济人急,不计利者,二百钱一善。
7.不逼取贫债;各十善。
8.赦免债务,因而保全别人一家老小性命,百善。

(8)女色(诸恶中,邪淫最重,而人又易犯。涓涓不塞,将成江河。古人有言。万恶淫为首。盖淫念一起。诸恶皆生。邪缘未凑。生幻妄心。勾引无计。生机械心。少有阻碍。生嗔恨心。欲情颠倒。生贪着心。甚至妒人之夫。生杀害心。嫌己之妻。生厌弃心。大抵淫心一动之后。种种恶缘从兹而起。种种善愿从此而消。夫一动淫心。未必实有其事。而忮妄贪恶之害。已至于此。况实有其事者乎。)

1、一昼夜不起淫念。为一功。
2、见美色不互视。为一功。
3、见一美色不再留盼,五善。
4、妓女可染不染。一事为十功。 
5、毁一部淫书板。三百功。 
6、造一部戒淫书。百功
7、六斋日、十斋日,佛菩萨圣诞日,能断淫。一日一善。
8、遇见淫词小说,或诲淫图画,或影视,能提起正念,不观看者,一次为一善;
9、劝化他人不看诲淫书画,一次为五善;
10、烧毁诲淫书画,一册为五善;完成三百三十单位
11、劝化文化界、出版界、互联网站不印不载,不作诲淫书画,各为五十善;
12、劝化青年,勿沾染嫖赌烟酒等恶习,听从者,化一人为十善。
13、居家能节欲,十善。
14、当欲染境守正不染,五十善。(当时情形不能成就才罢手者非善)。
15、全一妇人节;各百善。
16、不蓄淫书。不履邪地。不交邪友。已上一日为一功。
17、遇友人谈淫秽事。能正言折之。他词乱之。为三功。(本文是转贴).

TOP

生活法相

人世间的生活有人事、感情、金钱等各方面的生活规范与法则,做一个佛教徒,也有一些在生活上应知应行的生活法相,今以数事略述如下:

一、三业:身口意所造作的行为,称为三业。业是主宰轮回的主体,也是决定一个人智愚、美丑、贫富、贵贱的因素。

二、资粮:净土宗主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除了一心念佛之外,尤其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亦即要具足「信、愿、行」三种资粮 ,才能如愿往生。

三、三世因果:一个人今生的祸福、贫富等,都是自己前世所造作的行为结果,而今生所作的善恶行为,又会决定今生、来生的命运好坏,所以因果通于三世 。

四、三轮体空:布施时,没有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布施后更不存有求报的念头,这种无相而施,称为「三轮体空」。

五、四正勤:「已生恶,令断除;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生起。」这是佛教的四种正勤,是通往佛道八种正道之一。

六、四威仪:「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这是丛林中要求僧众在行立坐卧中的风姿,称为「四威仪」。

七、四依止:「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是学佛所应依止的四法,称为「四依止」。

八、四事供养:佛教信徒提供僧众「饮食、衣服、卧具、汤药」等四种修道的资粮,称为「四事供养」。

九、四种报恩:「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是学佛应有的发心。四恩即:父母恩、众生恩、国家恩、三宝恩。

十、五欲:财、色、食、睡、称为五欲 。五欲之于人,如同刀刃有蜜,若用舌舔,就有割破舌头的祸患。少欲知足,才是幸福安乐的正途。

十一、五浊恶世:佛教称娑婆世界 为「五浊恶世」,五浊分别为: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十二、五逆大罪:世间称不孝父母、悖礼犯上者为忤逆不孝;佛教也有五种忤逆罪,分别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十三、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称六字万德洪名,包含了无尽的意义:南无是皈依的意思,阿弥陀佛含有无量光明、无量寿命的意思。因此,彻悟禅师说:「一句弥陀,我佛心要;竖彻五时,横赅八教。」

十四、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弥吽 是观世音菩萨的心咒,称为六字真言,又叫六字大明神咒,具有深广且多重的意义,普为佛教徒所诵持。

十五、七种圣财:佛教称世间的财富为五家所共有,且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唯有信仰、闻法、持戒、惭、愧、布施、定慧等七种出世间的圣财,才能永存不灭。

十六、八风吹不动:不为称、讥、诲、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所动摇、左右,称为八风 吹不动,此即是一种解脱的境界。

十七、八种服田:根据佛经记载,世间有八种人,堪为众生布施造福的对象,分别是:佛、圣人、僧、和尚、阇黎、父、母、病人等。但就现在社会而言,三宝、修道者、父母、师长、病人、残障、急难、弱势团体等,更堪为大众所布施供养。

十八、出坡作息:出坡是禅林的规制,凡逢作务劳役时,全寺大众,无分职位大小,必须共同参与,称为出普坡。出坡也是一种修行,故谓「搬柴运水、行住坐卧,无非修行」。

十九、放参药石:丛林早课称早参,晚课称晚参,放参即不参了,要吃饭、休息。此外,晚餐称为药石,亦即将晚餐当成是滋养色身的药品。吃放参,就是指晚上药石。

二十;福慧双修:指同时修持福德与智慧二种庄严法门。例如六波罗蜜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利益他人的善业,都是福德门;般若是自我利益的真理、观念,是为智慧门。

修行离不开生活,从三业、四正勤、五欲、出坡作息、放餐药石等生活法相,无疑做了一个更有力的说明。.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