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探寻心理隔膜 中国人为何难处父子关系

探寻心理隔膜 中国人为何难处父子关系

父亲节解读《向日葵》———

  6月18日是父亲节。

  这虽然是一个“洋”节,但对于父子关系的思考在今天的中国却正当其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心理专家尹璞在“华夏心理·全民健心周末公益课堂”上通过最新上映的影片《向日葵》,说明这虽然是发生在30年前文革期间的故事,但其中刻画的父子关系却是中国男性成长过程中的共同遭遇,通过这个电影能够为中国父子关系的隔膜找到心理原因。

  父母“冤枉”孩子会造成巨大伤害

  这是一段横跨30年历史的北京胡同里的故事。父亲对孩子很严厉,他不仅让孩子学画画,还强迫孩子跟着自己做木工活学“技术”。言传身教固然是这个父亲做的非常好的一点,但是,父亲的问题就在于,他一心想让孩子完成自己当画家的梦想,剥夺了孩子太多的东西,让他不能像小伙伴们那样玩儿,使孩子觉得画画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甚至在后面的情节中,孩子为了不再画画不惜自残。因为孩子感到自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

  生性调皮的儿子想出个小伎俩,骗父亲说自己“拉稀”而偷偷跑出去和小伙伴玩。事后父亲狠狠地惩罚了孩子。有一次孩子又说“肚子疼”,父亲以为孩子又在耍心眼,严厉呵斥儿子就是不让他去厕所,孩子实在憋不住了拉在了裤子上。

  今天很多孩子仍会有类似经历。小的时候不想学习或者想玩儿,都会耍些小心眼骗父母,大人也会假设孩子要做什么,但孩子一旦被冤枉是会特别伤心的。片中孩子“拉稀”在裤子上的事对孩子是非常大的伤害。因为在孩子心目中父母是保护自己的人,所以来自父母的伤害会产生更严重的心理创伤。

  但是,片中的父亲也有做的“好”的时候:孩子的猫丢了,父亲画了整整一个小册子的猫,翻起来就像动画片。孩子觉得特别好玩儿。这一段父子的感情得到了深化。父亲第一次让孩子觉得画画是有乐趣的。孩子的天性是爱玩儿的,所以培养孩子的兴趣应该让孩子首先觉得这件事有意思,发自内心的想去学。

  父亲对孩子的侵犯会导致关系决裂

  儿子转眼到了十七八,他和一个女孩相恋并发生了关系,两人相约去广州打拼。火车开动的前一刻,父亲冲上火车,恶狠狠将儿子揪下来。几个月后,父亲拆开了儿子的信发现女孩怀孕了。等女孩回北京后背着儿子带女孩去医院堕了胎。儿子与父亲决裂了。

  按这连续发生的两件事对儿子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父亲在公共场合羞辱儿子,尤其是在儿子喜欢的女孩面前,让孩子没脸见人。私拆儿子的信件,带女孩去堕胎,都是漠视孩子隐私权的行为。儿子已经长大了,不再是父母的附属或延伸,而是独立的个体。而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特征就是要有最底线的隐私权。父亲一再侵犯孩子,让孩子觉得唯有和父亲断绝关系,才能成为一个个体。

  儿子成年后已经日渐向父亲靠拢了,但是父亲却没有主动向孩子靠拢。父亲从儿子的画中读懂了儿子的成长和感受。以前孩子曾两次要出走,现在父亲却出走了。这里就体现出父亲的伟大,他的每个决定都是为了孩子好,因为他觉得自己一走可以减少和孩子的冲突。但是情感是剪不断的,所以在孙子出生的时候,送上一盆寓意深刻的向日葵。

  教育专题

  美籍华人余逸鹤博士亲历潜能培训

  您与孩子的沟通是否顺畅?

  他们又为何会痛苦和迷惘?

  您对孩子的潜能了解多少?

  他们是否体会过成功?

  他们为何会迷失方向?

  “其实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只能起到协助作用,最重要的是孩子自己帮助自己。孩子们是很聪明的,只要他们想做(want to do ),怎样做(how to do)他们自己是可以想出办法的。”David Yu 余逸鹤博士

  培训师:David Yu 余逸鹤博士(美籍华人)简介:

  * 台湾艺术大学音乐系学士学位,OXFORD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哲学博士学位;

  * 行动成功学创始人,从事28年激励训练。现今华人中极少数的“国际级演讲大师”,被评为NCTC中国十大培训师;

  * 现担任美国IHO青少年及亲子效能研究院院长,美国IHO国际科教集团首席亚太执行官;

  * 担任亚太教育训练联合会中国首席代表、团中央全国青少年亲子心灵互动活动组委会副主任;

  * CCTV-1《焦点访谈》特邀嘉宾;CCTV-2《绝对挑战》栏目专家评委;

  * 《自我文明与成功》中英双语有声图书、《你是独一无二的》等系列书作者;

  * 中国大陆首例将此课程引入青少年教育的人,被称为“唤醒孩子们心中巨人”的教父。

  成功典范:Jonathan———余博士之子:

  美国中学荣誉学生,荣获美国总统奖;加州中文比赛第一名;加州电脑动画大赛第一名;Y.M.C.A.游泳选手;加州国际武术节优等奖;DEATH & GLORY乐团吉他手;10岁开始财务管理,投资股票;14岁成立电脑动画工作室。

  上网查询:www.iho.com.cn 青少年潜能教育相关内容电话咨询:010 - 51652161,63351035信件反馈:mg_you@188.com 每信必回影像资料:免费索取面议解说:通过任意方式告知您的联系方式,我们将面谈详解。

  延伸阅读

  父亲应主动当孩子的偶像

  数字

  近日,“两地青少年的家庭角色与责任”比较研究调查了广州初一至初三的学生,香港中一至中三的学生。调查显示:

  广州的青少年平均每天有53分钟与母亲倾谈,35分钟与父亲倾谈;

  香港的青少年平均每天有50分钟与母亲倾谈,29分钟与父亲倾谈。两地的青少年与母亲交流的时间均多于父亲。解读

  尹璞告诉记者,父母对孩子是同样重要,甚至在某些方面父亲更重要。尤其是在孩子的性格形成方面。对男孩来说,父亲是他们第一个模仿对象。对女孩来说父亲是她们人生交往中第一个异性,和父亲交流好,培养了她们长大和异性交往的能力。

  感情接近但又有距离是和男性的性格相关的,这样更容易使父亲成为孩子的第一个偶像,做好偶像的角色很重要。所有孩子成长都需要偶像,如果父亲不主动成为这个偶像,那么孩子就会寻求别的偶像。

  母亲更多的和孩子交流,但父亲总是拒绝主动交流。父亲的方式是言传身教,我们通常认为孩子从母亲身上学到更细微的东西,比如察言观色等等。但孩子从父亲那里学到走出社会在大场面下打交道、处理复杂关系的能力。实质上高层次的情商是从父亲那里学到的。父亲的角色在将来会越来越重要。.

TOP

很多丰富的联想,想到内心发空

我们小时侯快乐,但贫乏,现在的孩子呢?有快乐吗?许多父母说他们的孩子很快乐,举着证书跟奖牌哪能不快乐?凡事都有另一面,另一面是什么,孩子们在读书学习,学了很多知识,惟独丢了文化。怎么会?因为我们的爸爸妈妈们有知识没有文化。

[ 本帖最后由 小猪爸爸 于 2006-6-21 16:35 编辑 ].

TOP

怎么跑题跑老瓦去了?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