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8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大家都是搞数学的 ... 只不过有的靠利用学生学好数学的良好愿望赚钱

引用:
原帖由 SHINE-ON 于 2012-5-31 09:02 发表

用强化训练公式硬套,可以培养出"貌似天才"的,当年托福考试就是,最高分都出在所谓的数理"天才"上,美国人都考不过他们,但在国外我们见太多了,在国外啃吃啃吃做技术民工的,几乎都这些人,永远无法达到管理 ...
做技术民工怎么了? 当不了管理层又如何? 难道做个自食其力的普通人就人生失败了?也许你很成功,也许你认为你女儿以后会很成功, 但不必对自食其力的普通人出言讥讽。.

TOP

回复 33楼SHINE-ON 的帖子

请注意自己的用词.

TOP

回复 38楼SHINE-ON 的帖子

大多数孩子长大后会成为各式各样的技术民工,成功者只是少数。虽然家长们花很多精力财力时间在孩子身上,但尽最大努力做最坏打算,所以请不要瞧不起技术民工。.

TOP

回复 76楼心欣 的帖子

有点不懂。 如果奥数老师不说为什么套这个公式,也不讲公式怎么来的,那么那些比赛胜出的孩子是怎么懂得呢?如果没有弄懂,比赛怎么可能得奖呢?看过亚太杯的题目,如果只会套公式,不可能得奖。

在奥数上胜出的孩子是否得益,那要看具体情况了。普通的考试难度低,靠的是耐心与仔细,高智商的孩子发挥不出优势,未必能胜出。现在4大名校的男女比例大致是1:2,只有搞竞赛的理科班才男多女少。.

TOP

回复 82楼心欣 的帖子

关于智商,我更倾向于CC在87楼的说法。长期的感觉要比测试出来数值更有意义.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2-6-1 13:28 发表


我说的是数学。你说的是棋类游戏。棋类游戏中的某些东西跟数学中的某些东西是通的。我没有详细的比较过,不好细说。举点简单的例子,例如,围棋里边学习手筋的方法跟数学学习就有共同之处。
我虽然水平不高,但爱下围棋,而且孩子最近在学棋,所以有一点想法。

顶尖围棋高手读书时数学成绩都很好,比如聂卫平,俞斌,古力,孔杰等。所以数学和围棋的关联性还是比较大的。

我娃尚未学定式,他与学过定式的3个孩子下过棋。当他第一手在天元附近落子时,那3个孩子全部惊叫:你下的不对,不能这么下。经过我们的反复劝说,那3个孩子才继续下棋。其中有个孩子是向老师投诉,老师说没关系,下哪里都可以。既然老师教的没错,那么这几个孩子为何如此教条?

以上可见我国的围棋启蒙教育相当糟糕。各大冲段道场完全是魔鬼训练,其中的孩子几乎没有任何喘息时间,更别说自由研究时间和发呆时间了。但是就是这样训练出来的小棋手横扫日韩,不仅成绩出色,而且打破常规研究出许多新的定式,在中日韩棋手中可谓最具创造力。

在学棋时全是最疯狂的应试教育,入段后却最具创造力。而没有进行魔鬼应试训练的日本围棋成绩惨不忍睹,这是为什么呢?.

TOP

回复 97楼ccpaging 的帖子

我的意思是, 从围棋训练的情况看, 应试教育对于真正具有天赋的人来说, 伤害也许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TOP

回复 98楼diena 的帖子

我觉得创造力可能是天生的, 不是培养出来的. 可能不当的教育会磨灭掉部分的得创造力.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2-6-1 23:02 发表


我碰到过数学有天赋的。有天赋的,无敌。就是读普通的书,在普通的老师手下,在普通的学校,一样能学出来。在小学阶段,他们未必能在应试中得到高的总分。他们太强大了,社会要担心的是给他们多灌点人文,不要他 ...
对社会危害大的往往不是数学有天赋的, 而是人文上有天赋的. 数学有天赋的人并不强大, 他们既掌握不了权也掌握不了钱, 他们比较糟糕的结局可能是出家..

TOP

回复 107楼SHINE-ON 的帖子

你这两个例子举的不太好. 爱迪生不能就学是因为太聪明,不肯听课. 爱因斯坦虽然可能语言能力不强, 但学习成绩很好, 在中国肯定是老师的宠儿, 不可能自卑. 相反,在崇尚沟通力和领导力的当今美国, 他可能会自卑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12-6-1 23:43 发表
长时间的不当教育绝对能磨灭创造性。

虽然我没敢去磨灭一个孩子的创造性,但是有件事情让我清晰地看到到环境的力量。

我女儿小时候特爱玩拼图,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即使病得没力气,也要扶着桌沿玩到站不动为 ...
在数学上, 我给孩子讲过很多很超前的东西, 不过我并不要求他掌握, 听过就好, 能懂就懂, 不懂就以后再说. 比如讲概率,讲数学期望,他能理解一些,也有兴趣, 但讲方差他就完全听不懂了. 我觉得给孩子讲一些高出水平的知识也不错, 只要不强迫他学会就好. 孩子听听高级的数学有助于他从更高的视角看数学, 是很有好处的..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