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如何择校-协和先锋班和国际部,还有平和国际部

引用:
原帖由 Derek妈妈 于 2011-12-21 00:03 发表 \"\"
请在协和的妈妈们来谈谈,你们是如何考虑先锋班和国际部的呢?我们明年读小学。如果选择协和的话,很纠结是继续国际部呢,还是先锋班。

国际部当然很轻松,愉快。但是任何国家的好学校都不可能靠“轻松”考上去的 ...
这与父母的理念高度相关。
比如我孩子幼儿园这一届,我只知道1个去了公立,1个去了协和先锋班,其他基本去的都是国际学校或双语学校国际部。
无疑,这在上海这么多幼儿园中是极少见的。

就我个人和周围一些比较熟悉的家长们,基本没有人担心所谓的快乐教育会导致孩子将来的失败。相反,非常确定,应试教育不是好的教育。
人生是马拉松,开始跑的太快,未必是好事。而且,更重要的,跑的方向错了,那所谓的‘努力和辛苦’都可能是无用功。

认为上国际部就是轻松,就是不需要努力是误解。不选择应试教育,而选择国际部,更多是从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手段,侧重等考虑。
另外国际学校也未必在其他学科就教的差。比如小一数学, 几个数学专业的高手(包括数学家)看了一个协和用的网上数学教育,都连叹远
比国内传统方法教的好。

[ 本帖最后由 tommi妈妈 于 2012-1-16 19:3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Derek妈妈 于 2012-1-16 21:04 发表 \"\"


协和的这个大班,确实给了我,还有另外几位家长很大的惊喜。。。。。
不知道是否可以选择国际部,但是选上先锋班的中文课呢? ...
我不是特别满意协和国际部的语文。但不是认为教的太少,而是课程进展的太快。我认为还可以再循序渐进一点。

学校目前用的是江苏教材,才一个月就教完了拼音, 才一个月就要开始写‘鸟’。这对以前一点没基础的孩子,实在是有点难。问了几个以前学的少的小朋友家长,好几个孩子都写得哭了。开始我认为是教材的问题。特地去查了‘人教’版的1年级语文。结果发现才没几课已经写‘鸡’了。呜呼!真是天下乌鸦一般黑。我也去查了我当年小学的课本,要比现在的容易多了。 我知道不少孩子早在幼儿园甚至更早就已经学了好多了,这些孩子家长可能认为进度还太慢了。
是否这么早就教这么多对孩子语言能力的长期发展更好呢? 不少研究结果显示是反的。相比较,协和国际部的语文负荷比先锋班和国内部已经要好多了。

另外,顺便提一句,我们小朋友班级的语文老师非常好。

[ 本帖最后由 tommi妈妈 于 2012-1-18 21:5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Derek妈妈 于 2012-1-17 22:16 发表 \"\"
啊?一年级才开始学写字吗?可是,现在学前班已经开始学了,每周教4-6个中文字左右,然后回来要作为家庭作业要写的呢。拼音是下学期教。估计这批学前班的孩子升上去适应一年级没有太大问题的。

惭愧下,我大概就是 ...
猜想协和1年级的进度可能是考虑了学前班教的内容. 所以你家孩子适应一定没问题. 我们孩子没上学前班. 学前也没参加过任何的补习班., 幼儿园也教的极少(拼音是完全不教的). 所以刚开始语文觉得有些挑战..

TOP

引用:
原帖由 Derek妈妈 于 2012-1-17 22:16 发表 \"\"
...... 因为和我们以前读的民办幼儿园来比,这里的进度真的属于非常缓慢啊。估计如果真的读国际部的话,还是要给他课外补习下中文写作的。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会不会干脆选择先锋班好呢?真纠结! 真希望多认识几位先锋班的家长,可以对他们的课程多一些了解。
...
孩子今后的语文能力是我们这些选国际部家长最关心的方面之一, 家长之间也有不少探讨. 这也是一些家长不选纯国际学校的原因.
为了这个问题, 我也是关注了很久, 看了不少东西, 也特意找了不少这方面的达人请教, 其中包括作家. 最重要的, 亲眼目睹
了很多高考语文高分者其真正的语言应用能力. 发现现在中国学校的语文教学(包括大多数课外培训班). 应付考试有用,但对孩子
今后语言能力的培养很成问题. 相反, 也许是接触的人群问题, 我所见到的老外平均语言能力, 无论是口头还是笔头, 明显胜出一
筹(都以母语衡量). 而中国朋友中那些真正语言文笔强的, 基本没有一个认为是靠学校或课外补习班教出来的.

我相信, 我们这些考虑选择国际部的家长, 更关注的是孩子今后真正的语言能力,而非仅仅考试分数. 所以, 我个人对双语国际
部孩子的语文是比较乐观的.甚至觉得比国内部有优势.

[ 本帖最后由 tommi妈妈 于 2012-1-18 09:43 编辑 ].

TOP

楼上说的真好!

作文不仅仅是会写字. 需要脑子里有东西, 有思想, 需要大脑发育到一定成熟度.  大多数1-2年级的孩子, 还只是个小P孩. 缺乏足够的生活体验和阅历, 也缺乏足够的阅读, 脑子也还没为写作做好充分准备好. 硬在这个阶段炼写作,  只能是些模式化空洞的东西.  

一定量的认字,写字,理解训练是必须的, 但现有的教学化了太多时间在机械训练上.  对于相当大部分孩子, 不牺牲睡眠时间能完成作业就不错了.那里还能有足够多的时间化在阅读和其他很有意义的事情上. 过多的机械作业也很容易让孩子丧失真正的内在学习动力和兴趣.

被誉为全世界基础教育最好的芬兰, 孩子是7岁才上学的.而且,允许孩子和家长自由选择是否小学1-2年级读3年. 在低年级也极少有回家作业. 暑假寒假也没什么作业. 很少有人上课外补习课. 小学教育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孩子发自内心的对学习的喜爱, 以及掌握学习的方法. 知识获得是次要的,更不用说分数.

[ 本帖最后由 tommi妈妈 于 2012-1-18 14:5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verayl 于 2012-1-19 10:00 发表 \"\"
是哦, 培养孩子的内驱动力比什么都重要。 让孩子慢慢成长吧, 了解自己真正的兴趣, 自己选择追求规划自己想要的人生, 远比设计好她的童年, 少年, 青年更有价值,授之以渔, 等到有一天她们离开我们的时候, 我们 ...
献花了。 真是好提议。以前我们一些家长也提起过这个事情。.

TOP

引用:
原帖由 Derek妈妈 于 2012-1-19 13:08 发表 \"\"
当然,作为选择国际部的家长,对于中文学习确实更加看重的是中文的运用能力,而非分数堆积的标识。所以才会困惑,如何在70%英语,30%中文的教学环境里,尽可能于那30%的有限时间里给到我们所需要的中文能力培养。

...
我们小朋友现在1年级,纯老外孩子语文是另外上的,中国孩子好像都是一个进度。教科书用的是江苏的,就规定大纲进度, 与体制内比似乎不慢。拼音甚至比有些公立,民办教的还快。
30%是指总的,包括体育,艺术,数学等,语文课当然还是100%中文。 实际语文上课时间比国内部可能少些,但差不了多少。而且,体制内学校很多时间是化在机械重复和做题上。
个人认为语文学习,就现在这个教育方式,光靠课堂是不行的,主要还是看课外。国际班作业量相对少,课外可用在自由学习上的时间反而多。
我没有比较过国际部和国内部的老师,但据说国际部的几个语文老师是从比较好的老师中选出来的。至于是否能将中华语言之美传递给我们的孩子,坦白说还真不知道。感觉这个比较难。老师的素质,所接受的教育,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不是容易改变的。教科书,大纲也在那里摆着。 其实,体制内的学校又有几家能做到的呢?

[ 本帖最后由 tommi妈妈 于 2012-1-19 14:44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