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小小寄宿生的一天

全托,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吗

下面转贴全托者的亲身经历,希望MMS慎重考虑

全托对大人的解脱是不言而喻的,而家长也都有这样那样的担心,大多家长都会看孩子的反应,通过和孩子交流来了解孩子对全托的适应程度。但孩子究竟能表达多少?是否有深层次的东西孩子无法表达却又影响他一生?十年甚至二十年以后,你再问你的孩子全托时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孩子的回答会不会给你带来震惊?我说说我的亲身经历,替你的孩子说说他无法表达的东西吧。
我从2岁半到上学前都是在全托幼儿园。我今年32岁,我上全托的时候也就1978年左右,当时我妈的工资36元,我的园费27,拿现在的话说就是贵族学校。和现在的教育方式比起来,当时我上的全托应该就是用“蒙氏”方法教育,现在看起来也非常科学、非常先进、非常人性化。但是就是这样的环境依然对我的心理造成了影响。当时不仅我,我们全班的小朋友都有一个担心,就是——父母是否不要我们了!!(这点是不是每个父母都能想到?)上课的时候非常开心、玩也开心、吃的也很好、老师也很和善,可是无论外部环境怎样,都不能打消我的担心。睡觉的时候担心醒来时所有的小朋友都不在,老师也没有;星期六(那时只休周日)担心爸妈不来接我;星期一妈妈送我去幼儿园担心这是我最后一次看见他们;别的小朋友父母来探望,就很伤心很伤心,怎么我爸妈不来看我。每次睡觉都有小朋友哭,开始是一个人哭,怕老师听见怕小朋友笑话,一会哭的人就多了起来,都想爸爸妈妈,都担心被抛弃。
刚去幼儿园的时候我没那么多想法,总是很新奇,很开心。可是其他小朋友会担心,睡不着觉的时候大家会悄悄讨论是不是会被抛弃(当时还不会用这么深奥的词)。那时侯远远的看见妈妈来真的兴奋,不是因为长时间没见到她,而是放心了。和妈妈离开幼儿园的时候看见其他小朋友羡慕的眼神,就担心他们是不是真的没人要了,下次是不是轮到我了。
当时我哥已经上小学了,我很羡慕他,他每天都能回家。我经常问我妈为什么我不能天天回家,为什么他们不要我了,我什么时候才能不用住在外面了。虽然我父母总是和我讲道理,向我保证,而且他们几乎总是第一个去幼儿园接我,但我还是很担心,很担心。
小时侯我非常受老师喜欢,总是有优待,经常被派去劝其他小朋友不要哭,陪他们玩,我可以夸夸其谈讲幼儿园的好处,可以小朋友一说到“妈妈不要我了”我就一边劝他,一边自己担心。那时侯周一没啥感觉,周二回想起幼儿园正常的生活了,周三周四周五想家、想父母,周六兴奋、盼父母来接,又担心见不到父母。那时侯见到父母更多的是描述幼儿园的生活,新奇的东西,新内容、新朋友,不会表达我深层的想法,见到父母担心就没有了,就忘了,即使想起也只是问“会不会不要我?”的问题,但是答案永远不能让我放心,我只能等、盼。小时侯我做过很多让我终身难忘的梦,并不是梦的内容,而是梦里的感觉,那种和父母永远分别的感觉,实在是太可怜了。
自从我怀孕那天起我就下定决心,绝不让我的孩子去寄宿制幼儿园,绝不让他再受当年我的那种心灵折磨。现在我也愿意向别人讲我的寄宿生活,毕竟向我这个年纪的同龄人有亲身经历的并不多。虽然我的经历可能不具有普遍性,可能你的孩子没有这方面的担心,但是,一定有些因素是大人得不到信息的,对于教育孩子来说所见不一定是所得,所以,请谨慎选择!!切记,孩子现在还不会完全表达!!.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