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4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对孩子的教育彻底失败,郁闷之至!

是父母的问题,不是孩子的问题。鉴定完毕。.

TOP

并不是你教给了她学习的道理,又提供了玩的工具和时间,问题就解决了,没这么简单。给了学,也给了玩儿,但有没有引导她对学习的兴趣?有没有帮助她找到学习的成就感?并逐步帮助她培养学习的习惯?根据经验,监督过分和放手过分都会造成不好的结果,难就难在从适度的平衡之间逐渐帮助她树立起良好的习惯,同时要允许她有偶尔的放纵。但这可是个长期的事,这么做,家长是比较辛苦的,需要很多耐心。但不这么做,一味责怪孩子,是没有用的。

[ 本帖最后由 远远娘 于 2010-10-14 10:33 编辑 ].

TOP

孩子的教育问题大同小异,极个别的属于极个别现象。
LZ遇到的问题肯定是常见问题,但并非解决不了。
现在外面这么多培训班培训孩子,为啥就没有培训父母该如何教育孩子的呢?还是建议大家多看书和一些好的博客,多看看别人家我们认为“天生懂事”的孩子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吧。
我也曾气极打过孩子的屁股,但自从改变了方式,我可以负责任的说,那绝对是最愚蠢的做法。孩子需要我们的理解、爱和帮助,而不是指令和指责。.

TOP

楼上回帖的几位妈妈,其实我也在摸索和学习中,也曾抓狂但不曾绝望(LZ妈妈在孩子才二年级就发出教育彻底失败的感慨这只能是气话,千万不可这么认为)。我会整理一点儿个人心得,和大家探讨,这会儿心不静,写不下来,争取晚上(或半夜)贴上来。
好妈妈慢慢来,好孩子也要慢慢来....

TOP

回楼主

首先,孩子肯定是好孩子,聪明、而且懂事。

聪明已不需我解释了。但也许你会说,就这样的孩子还懂事?对的,你看她答的:“妈妈你打我一顿吧!”“学习重要,可是我控制不住自己。”

其次,分析原因。

从孩子的话来看,孩子目前是不喜欢数学的。为什么不喜欢?家长要想办法找出真正的原因。先仔细想想,回忆一下孩子接触数学之初甚至更早的数学认知启蒙时的状况,然后问自己几个问题:1、这孩子是从小就对数学讨厌至极吗?2、或者以前有兴趣而现在没有了?3、还是以前没有特别的兴趣但也没有特别讨厌?

如果答案是第一个,那就先和孩子聊天:不喜欢数学?那么是不是很讨厌数学呢?数学真的有那么讨厌吗?真的觉得数学一点乐趣也没有吗?然后听听孩子怎么说。她说:喔,是的,……..很没意思。这个过程要完全倾听式和引导的,让她把她对数学的不喜欢都说出来,但不要加进去你的好恶和判断(比如觉得她不讲道理,她在找借口等),更不要摆出随时要驳斥她的脸色。边听,边尽可能用你的智慧去理解。楼上有位妈妈说得好,我们自己也有喜欢不喜欢的呢,青菜萝卜,各有所爱,首先要理解她为什么不喜欢数学。就算不能理解,也要先接受下来,放在脑子里慢慢思考和消化。

如果答案是第二或第三个,那就要找为什么以前没有不喜欢而现在却不喜欢的理由了。这个原因有很多可能性:1、老师讲课不生动,吸引不了她;2、题目经常出错,奥数题目不拿手,逐渐对数学失去自信进一步也失去兴趣;3、因过往成绩不理想而被老师和家长盯得太紧,心里产生学习压力(这个有时候是看不出的,孩子可能不会明显表现出来,你感觉她还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如果是第一点最好不要和孩子提,因为老师不可改变,提了解决不了,孩子会把责任都放在老师身上。主要是后两点入手:跟老师沟通好,家校双方都不要再给孩子压力,给孩子时间,不要太多关注和干涉她的数学学习,作业照样让她自己做,但是告诉孩子,课堂上没听明白的、作业里不会做的,可以回家问妈妈。等到孩子真来问时,不要觉得,这么简单都没会,肯定是上课没听,不知道又在想什么,而是耐心听孩子说哪里没懂,然后做一个耐心的家庭教师,给孩子用清晰的思路再讲一遍,讲题必须简练,不要有废话,要尽可能把题目讲的简单而不是复杂化,直到孩子听懂为止,绝不可批评孩子,等到孩子听懂了,不需要大加赞赏,只要用赞许的眼神和微笑,孩子心里是能明白你对她的鼓励的。

这样,经常关注她课堂知识是否掌握,课后作业是否有不会的或不理解的题目,着重于帮助她而不是责怪她不用心,既减轻她的心理压力,又帮助她解决了实际问题。当你讲题她听懂时,还可以说:看,原来并不太难,是不是?一点一点鼓励她的信心。如果有的题目就是暂时不懂,也不要先强求,放一下,要么是你的讲题语言不容易被理解,要么是她头脑中有个什么障碍阻碍了她对题目的理解。做会题目是可以增强信心的,也同样激发学习兴趣。比如我们现在三年级在学两个两位数相乘,我问他三位数乘以三位数会不会?让他尝试着猜方法。大家都已知道,其实方法和两位数没区别。很快他明白了,然后两个四位数相乘呢?方法一样,不过就是要花时间计算而已,而且要仔细不要出错。等孩子发现:哇,原来两个四位数相乘我都能做出来,他是很有成就感的,这种成就感很自然地就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 本帖最后由 远远娘 于 2010-10-14 23:50 编辑 ].

TOP

继续

此外,对考试成绩不要做任何要求,也要教育孩子不要太看重,重要的是平时课堂的新知识积累及每天的作业巩固,着重于理解数学概念,读懂题目,计算准确。可以问:考了多少分?如果不好,告诉孩子没关系,关键不在于分数,而在于掌握知识,知识掌握牢了,做题仔细了,成绩自然就会好,成绩只是学习的结果之一,但不是目标。现在每次我家孩子的作业或者卷子拿回家来,我一般问:错的题目是马虎还是不会?然后对症求解。而且久而久之,孩子会知道不马虎可以提高成绩,不会的知识要想办法搞懂。

以上这些还不够。还要在平时生活中启发孩子发现数学的作用。如果孩子对游戏感兴趣,可以把数学题放入游戏的情境中。我们家的是对飞行棋感兴趣(已经三年级了,但他一点不觉得飞行棋幼稚,每每拉着我玩儿上好几盘),他自己发明了许多新规则,主要是在掷骰子上,比如可以掷两粒骰子,走的步数可以是其中任一个骰子的点数,也可以是和,还可以是和的4倍。有的孩子是对扑克感兴趣,通过玩扑克提高计算能力。不论哪种游戏,都要注重学习的趣味性,寓教于乐,不要计较孩子的反应快慢、准确程度。

还有一些趣味数学书,不一定给孩子看,可以买来家长先看,我买了《多少只袜子是一双》(这本连我自己看得都很入迷)、《让孩子爱上数学的扑克游戏》(有的简单有的难,我觉得孩子没有难度的更容易入手而且游戏有乐趣,后面难的可以慢慢看,你可以参考网上的书评自己决定)、《哈哈,数学原来超有趣》以及《别怕!我是第一本亲子数学书》(这是我最先看的,看完后第一感觉就是对孩子的数学不着急了,因为不过就是那些东西)。差点忘了,还有一套《多啦A梦学数学》,我家因为男孩子,超爱看,看上几遍还哈哈哈笑的不行,还兴奋地读给我听,逼着我也看(略有点痛苦,呵呵,想想我们逼孩子做什么事情他们是不是也痛苦呢),这套书我的感觉是写的轻松有趣,又不知不觉就从浅到深解读了知识,同时嘻嘻哈哈之余还很注重澄清概念,真正寓教于乐,既培养了兴趣,又对打基础很有帮助。如果是男孩子,我百分百推荐看这个,特别能提兴趣。

最后,语文能力强的孩子,理解能力对做题是有很大帮助的。.

TOP

回复 21#月儿亮 的帖子

昨天也给你回了,但是网络突然出状况连不上了,东西都丢了。
“我女儿小二,成绩中上吧,数学成绩上下的非常历害,一会第一名,一会二十七名,回到家还不主动做功课,对她讲很多道理,她还说听够了,说我烦”
能考第一名的孩子,学习能力方面是没有问题的。考二十七名的时候,要分析做错题目的原因,可以跟孩子一起分析,找出哪些是计算马虎的,哪些是读题马虎的,哪些是题目没读懂的,哪些是确实不会的,对症下药就好了。这样对孩子长期学习中逐渐养成计算仔细、读题仔细的好习惯也有好处。
另外不要看重成绩,更不要看重一次两次的成绩,有很多孩子计算和读题马虎的情况会伴随很久,还有时候时好时坏,与其每次都去和孩子强调(比如说:怎么每次你都马虎啊?你看你又马虎了,就不能仔细些吗?这样只会给孩子压力或增加他们自责,甚至觉得自己怎么老是改不了而降低自信心),不如帮助孩子想办法如何改掉,例如计算时要看准、边做边检查等。同样,道理也是少讲,如果孩子已经听过很多遍了最好就不要再讲了,要管住自己,因为道理她都明白,就是改不掉,她肯定也苦恼,所以你要从实际的角度帮助她,帮她分析原因,和她一起做题。孩子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更希望爸爸妈妈帮助她们而不是指责和把问题丢给她们自己解决。
孩子有孩子的成长规律,要相信宽容、理解和帮助他们,同时给他们时间,他们一定会有进步的。.

TOP

回复 77#心海明月 的帖子

先把数学兴趣一点点提起来,逐步消除她对数学的逃避心理,然后帮助她做会和做对题目,逐步增强自信心,最后才是成绩。等到她信心和兴趣(至少不讨厌就行)都有了,上课也听了,回家作业也比较认真的做了,形成良性循环,以后成绩是自然而然的。不要总跟孩子提成绩,如果我是孩子也不喜欢,想想工作中你会喜欢上司总跟你谈你的绩效问题吗?

“哪些提高数学兴趣的书,我决定带孩子去书店自己挑选,让她自己选一本喜欢的先做起来。”
不要再把问题丢给孩子,我觉得她现在对数学根本没兴趣,你让她挑她未必挑得出,而且兴趣书就是兴趣书,目的不是拿来做题的,家长不要认为数学就是做题,这样培养不了兴趣。培养孩子兴趣的过程是需要家长深度参与和融入的,是你帮助她一起在数学的神秘森林里探索,而不是把她丢在森林里让她自己找路。

另外,游戏最好先戒掉(以保护视力为名,以爸爸妈妈想要亲近孩子为名,你可以说“爸爸妈妈都没时间跟你玩儿了”),电视如果孩子有某个固定看的节目,可以跟孩子商量保留一个,其他的就不再看了,理由同游戏。有时间多去户外,公园、小区散步什么的都行,楼上不少人都已说过了。孩子需要陪伴的,不喜欢总一个人玩儿,我感觉你们父母陪孩子太少了。给孩子买那么多游戏机是否正是因为没有时间陪孩子或者不想花时间陪孩子?如果不付出这个时间,将来会后悔的。.

TOP

回复 100#ming0317 的帖子

呵呵,我也曾想撞墙的,极度焦虑(也觉得自己教育失败过,但一念想,孩子才多大啊?有时候,最好不要跟老师一起去挑孩子的毛病,不然越看孩子越不顺眼,等我不再挑孩子学习了,突然发现他还是很出色的呀),后来知道了该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想法,就豁达些了。
好妈妈慢慢来,好孩子慢慢来...我挺喜欢这种说法的,觉得现在的妈妈都是太急了。

要说讲道理,孩子的记性很好的,我以前从不动手,都给他讲道理,以至于后来我不再讲了,他能把我说过的所有道理一字不落从各个角度都讲一遍,可到做的时候,和LZ小孩一样:“妈妈,我控制不住自己。”所以...我知道讲道理讲多了没用的,如果孩子已经知道了,只要偶尔提醒他记得就可以了。.

TOP

回复 102#ming0317 的帖子

是要让爸爸多参与,特别是对男孩子。
做妈妈的,换一种眼光欣赏孩子。现在我家小子总跟我说,不调皮捣蛋就不是男孩子了,我觉得他这样子倒也挺可爱的呢!
我呢,是希望既是孩子的朋友,又是他的导师。
你想想啊,训过了他,他又不听,又没有用,还冷淡跟你的感情,还把你气的要命多长皱纹,你说划算不?呵呵,想开点,生活是很美好滴。
少“管”少唠叨,该放手时学会放手,让他们有机会发挥一下自己自我完善的功能,对他们成长是有益处的。.

TOP

回复 103#ccpaging 的帖子

没错,我非常赞同。
妈妈管孩子,就是容易害怕孩子犯错误或者吃亏,结果影响了孩子的自我判断、自我完善。哎,妈妈们不要批斗我哦!我也是妈妈呢!
我一直到毕业甚至刚工作之初,都一直想尽量离家远远地,就是觉得被父母保护的太好,我是拼命想挣脱他们的怀抱的,女孩子都如此,男孩子大家可想而知。等到他们觉醒的那一天....或者他们不打算觉醒了、习惯了.....估计我们都会感到遗憾吧。.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