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69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今年的中考:高手间的对决就在一篇作文?

语文教育忽视人文性 把学生灵气都给打掉了

前文化部长、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王蒙「自恃」是著作等身的大作家,在孙子面前往往「好为人师」。孙子有时候语文不及格,他就十分奇怪:「语文怎么会不及格呢?」
  想不到孙子根本「看不起」赫赫有名的老爷子:「你根本就不懂」,这自然大伤大作家的「自尊心」,他要孙子拿几道题目出来。结果,大作家竟「败下阵来」。
  
  中华读书报报导,这当然不是王蒙等文学大家们学养不厚、学识欠缺,连小学语文都不克胜任。实在是,现在的语文教育太技术化、工具化,作业也太强调标准化了。
  
  报导指出,著名乡土作家莫言,有次他女儿写作文时,把他著名作品中的某段「借用」写进文章中,结果老师阅卷后女儿拿回家给他看时,莫言叹:「我的作品竟没有一句不是病句」。
  
  学者表示,当前语文教育的症结,就在过度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过分强调标准化考试而窒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过分强调写作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观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报导引述语文教学专家于漪老师的说法,不认清这种人文性,「只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用解剖刀对文章肢解,留在学生脑海的只能是鸡零狗碎的符号」,这样的后果,自然是「把学生的思维捆绑住了,把活生生的学生变成为机器人,把学生的个性、灵气都给打掉了。」
  
  据报导,从这个意义上说,王蒙在小学试题面前「败下阵来」,暴露出来的却是我们的语文和汉语教育在科学和人性方面的缺失。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