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数学] Math is fun! 3年级奥数MSN 群 [打印本页]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1-22 22:10     标题: Math is fun! 3年级奥数MSN 群

有同学学过学而思网校 3年级2010 秋季班的吗? 有些问题想请教!

3年级(上)各培训班都讲的哪些专题? 孩子没有参加系统的培训, 想了解一下, 谢谢!

===================================================================================

求中环----3 年级1笔画的题型, 昨天做了套模拟, 发现这种题型我们以前都是要笔试的, 看了下答案原来有规律的, 所以想求些资料跟孩子一起学习!


=====================================
群自动复活了!

group244426@
msnzone.cn

==============
奇怪, 我们的群怎么突然没有了?有熟悉MSN群的朋友吗?谢谢!
===============================================================================
想加入学习。谢谢!

如果没有, 这里有3年级的爸爸妈妈有兴趣,我们组织一个MSN群交流吗?

没找到收留我们的群, 自己申请了一个, 欢迎有兴趣的3年级家长加入。

下面的题目, 请朋友谈谈思路,突破口, 谢谢!

有只猴子在树林采了100根香蕉堆成一堆,猴子家离香蕉堆50米,猴子打算把香蕉背会家,每次最多能背50根,可是猴子嘴馋,每走一米要吃一根香蕉,问猴子最多能背回家几根香
蕉?

[ 本帖最后由 Jasmine爸爸妈妈 于 2010-12-21 09:43 编辑 ].
作者: hshi1    时间: 2010-11-23 08:17

我也想加入!.
作者: jack灏灏    时间: 2010-11-23 08:17     标题: 回复 1#Jasmine爸爸妈妈 的帖子

可以的..
作者: Wini妈妈    时间: 2010-11-23 08:19

关注一记。.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1-23 09:28

没有朋友已经有群愿意收留我们吗?.
作者: 维维的妈妈    时间: 2010-11-23 09:59

我也想加入。.
作者: s1100    时间: 2010-11-23 10:27

有兴趣,最好开个qq群.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1-23 10:45     标题: 回复 7#s1100 的帖子

我们公司不让上QQ呢!.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1-23 10:51

没有群愿意收留我, 我自己建了个, 欢迎3年级的家长加入一起探讨, 有兴趣的请短我, 我会短群号码。 申请加入时, 请注明WW用户名, 方便点话,这里跟一下帖。

我的目标:自己学习奥数, 以便更好的辅导孩子。

我们可以在群里探讨一些3年级的具体题目, 分析适合孩子们的思路, 如何从孩子们的思维角度去辅导孩子。。。

也可以分享各类奥数信息以及其他学科的信息等。

欢迎大家提出意见及建议!谢谢!.
作者: suan妈妈    时间: 2010-11-23 10:58     标题: 回复 9#Jasmine爸爸妈妈 的帖子

太好了,我申请加入..
作者: 佳嘉妈妈    时间: 2010-11-23 11:42

申请加入.
作者: Julice妈妈    时间: 2010-11-23 11:44

申请加入噢!.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1-23 11:46

有只猴子在树林采了100根香蕉堆成一堆,猴子家离香蕉堆50米,猴子打算把香蕉背会家,每次最多能背50根,可是猴子嘴馋,每走一米要吃一根香蕉,问猴子最多能背回家几根香
蕉?

大家来谈谈这道题的思路,突破口在哪里? 谢谢!.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1-23 11:48

group244426@
msnzone.cn

加时请注明WW用户名, 谢谢!

为来大家方便, 我贴出来了!.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1-23 11:49     标题: 回复 11#佳嘉妈妈 的帖子

请看14 楼!.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1-23 11:50     标题: 回复 12#Julice妈妈 的帖子

请看14 楼!.
作者: 格妈妈    时间: 2010-11-23 12:18     标题: 回复 13#Jasmine爸爸妈妈 的帖子

有只猴子在树林采了100根香蕉堆成一堆,猴子家离香蕉堆50米,猴子打算把香蕉背会家,每次最多能背50根,可是猴子嘴馋,每走一米要吃一根香蕉,问猴子最多能背回家几根香蕉?

25根。
突破口应该在猴子从起点开始,至少要出发两次。.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1-23 12:57     标题: 回复 17#格妈妈 的帖子

谢谢!很有道理!

那么是怎么分析出来, 背到25米出, 回头再背的呢?.
作者: 我是好妈    时间: 2010-11-23 13:22

答案若是25根。
推测是这样的
猴子可以先背50根到25米处,这个时候它吃了25根,还剩下25根,放下这25根在25米处,回头再背剩下的50根,走到25米处时,又吃了25根,还剩下25根,再背起地上的25根,一共50根,继续背回家,一共25米,要吃25根,那么最后还剩25根回家

这个前提就是,猴子返回去的25米,是嘴不馋的!其实已经不切合题意了,题面上说,每走一米吃一根,没说返回就不吃啊
这种题目太搞了。

综上所述,我觉得猴子一支也带不回家,因为走到半路给撑死了.
作者: 格妈妈    时间: 2010-11-23 13:25     标题: 回复 18#Jasmine爸爸妈妈 的帖子

其实不是一定要背到25米处出,回头再背。
而是一定要只从开头背两次,一次50根。
25米之前出几次都可以。但是到25米处一定是只剩下50根。

例如,第一次50根背到25米前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停下来,放下后背第二次50根,同样可以任何地方停,再回头背,或与第一次的混合后背,等等,都是可以的,只是到25米处要放下来。

因为至少一定要背两次,所以25米处最多可以留下50根。.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1-23 13:28     标题: 回复 19#我是好妈 的帖子

.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1-23 13:28     标题: 回复 20#格妈妈 的帖子

.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1-23 13:31

3 年级年龄问题

http://sh.aoshu.com/e/20101012/4cb3ff68202a2.shtml

第一题里的 假设父亲的年龄也是弟弟的年龄的3倍, 怎么会想到这样假设的呢?

大家有没有跟好的解题思路呢?

非常感谢.
作者: 格妈妈    时间: 2010-11-23 13:41     标题: 回复 23#Jasmine爸爸妈妈 的帖子

这一题报纸上的说明不够好。
应该这样表述:父亲的年龄是弟弟年龄的4倍,所以父亲的年龄是弟弟年龄的3倍加上弟弟的年龄。
母亲的年龄是哥哥的3倍,所以父亲母亲的年龄和是哥哥弟弟年龄和的3倍加上弟弟的年龄。

父亲=4*弟弟=3*弟弟+弟弟
母亲=3*哥哥

父亲+母亲=3*(哥哥+弟弟)+弟弟

这样就容易理解、计算了。.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1-23 13:54     标题: 回复 24#格妈妈 的帖子

很有收获!.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1-23 15:15

例: 10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张华的7倍,15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张华的2倍,问现在父子俩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这样的题目, 如何帮助孩子理解呢?欢迎熟悉的朋友指点!
跟23楼的例3 是类似的, 就算套公司的话, 也需要先理解啊。

[ 本帖最后由 Jasmine爸爸妈妈 于 2010-11-23 15:17 编辑 ].
作者: 庭庭妈    时间: 2010-11-23 16:11     标题: 回复 26#Jasmine爸爸妈妈 的帖子

张华爸爸10年前的年龄是7的倍数,35,42,49
15年后是2的倍数,那么42排除,
再验算下,取35,也就是爸爸现在45岁,张华15岁.
作者: corriecao    时间: 2010-11-23 16:11

25X4=100
100-86=14
14正好是哥哥年龄的1倍,也就是哥哥的年龄。.
作者: 格妈妈    时间: 2010-11-23 16:39     标题: 回复 26#Jasmine爸爸妈妈 的帖子

画线段图,很容易理解的。以10年前孩子的年龄为基本线段。
(10+15)/(7-2)=5
10年前华5岁。.
作者: corriecao    时间: 2010-11-23 17:10

年龄差不变
6倍的张华10年前年龄=1倍张华15年后的年龄
6倍的张华10年前年龄=1倍张华10年前年龄+25
5倍的张华10年前年龄=25
张华10年前年龄=5.
作者: Wini妈妈    时间: 2010-11-23 23:07

请问:以上是三年级同学解的题还是三年级同学的家长解的题?.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1-24 09:51     标题: 回复 31#Wini妈妈 的帖子

我的想法是:

家长根据孩子的思路,理解能力, 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解题。这些题目对家长来讲当然不难。

但是我们要研究出, 适合孩子的思路, 我家孩子比较普通, 所以自己要学习以便心平气和地辅导。.
作者: 千零    时间: 2010-11-24 10:03

10年前:
张华A岁,爸爸7A岁。
15年后:
张华A+25岁,爸爸7A+25岁

7A+25=2(A+25)
A=5岁

今年:
爸爸45岁,张华15岁。

实践证明,3年级小朋友能理解这种方法,前提是要有基础铺垫。.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1-24 10:09     标题: 回复 33#千零 的帖子

是啊, 学过, 理解了方程式应该很容易理解的。 看来奥数还是要从小抓起。

我家的没学过这些呢, 我现在还是跟他画线段,我周末试试教教他简单的方程式。这个掌握了, 很多题目就简单多了。

.
作者: 格妈妈    时间: 2010-11-24 10:10     标题: 回复 33#千零 的帖子

这种方法是终极方法,用数学语言描述,但是孩子确实难以接受。
你要是用天平两端的三角形、圆圈啊什么的,孩子接受很快,换成了字母运算,难啊。.
作者: 千零    时间: 2010-11-24 10:35     标题: 回复 35#格妈妈 的帖子

这称为简易方程,完全的正向思维,对于3年级孩子可以接受的,但不适合1,2年级孩子。在用字母前,应该用图形表示的等量代换内容做个铺垫和引导。.
作者: TOMBBMM    时间: 2010-11-24 11:51

申请加入.
作者: 度度爸爸    时间: 2010-11-24 12:15     标题: 回复 26#Jasmine爸爸妈妈 的帖子

10年前,张华年龄算1份,爸爸算7份,15年后,张华是1份加25,爸爸是7份加25,因为现在爸爸是张华的2倍,因此,1份加25就应该等于6份,得出一份5..
作者: star7539    时间: 2010-11-24 12:39

这贴真好,先MARK一下,有空的时候一道道慢慢学习.
作者: wy_zhang    时间: 2010-11-24 12:56

已申请加入.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1-24 12:58     标题: 回复 38#度度爸爸 的帖子

不能送花,握个手, 哈哈 .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1-24 13:00

引用:
原帖由 格妈妈 于 2010-11-24 10:10 发表
这种方法是终极方法,用数学语言描述,但是孩子确实难以接受。
你要是用天平两端的三角形、圆圈啊什么的,孩子接受很快,换成了字母运算,难啊。


我家孩子起点底点, 谢谢你, 我还得赶快多花点心思。.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1-24 13:12

我家孩子没系统学过, 我想本周帮他把年龄问题搞清楚, 欢迎妈妈们多指教, 帮助!

鲜花一打先送出:

.
作者: sunbaby020123    时间: 2010-11-24 14:03     标题: 回复 33#千零 的帖子

我家这类复杂的关于年龄的问题就是这样解的.我们是三年级的,孩子能理解.

关键是前期一定要有铺垫,如消元这单元要掌握扎实.
作者: 翔妈妈    时间: 2010-11-24 14:39

我们也是三年级的,可加入你们的群吗.
作者: 千零    时间: 2010-11-24 14:53     标题: 回复 44#sunbaby020123 的帖子

.
作者: 度度爸爸    时间: 2010-11-24 14:55     标题: 回复 44#sunbaby020123 的帖子

一元一次方程是应该可以接受的。
有试过二元一次的吗?.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1-24 15:06

引用:
原帖由 sunbaby020123 于 2010-11-24 14:03 发表
我家这类复杂的关于年龄的问题就是这样解的.我们是三年级的,孩子能理解.

关键是前期一定要有铺垫,如消元这单元要掌握扎实
如消元这单元?  请教一下这个是什么?.
作者: 千零    时间: 2010-11-24 15:19     标题: 回复 48#Jasmine爸爸妈妈 的帖子

一般的奥数教程上3年级课本都会涉及消元单元的,但消元前要先用等量代换引导一下。如果你需要,把我加到群里,我可以提供题目给你们。.
作者: 千零    时间: 2010-11-24 15:20     标题: 回复 47#度度爸爸 的帖子

不适合在3年级搞2元1次,还是慢慢来,孩子的时间长着呢,不要急在一时。.
作者: 小小玥玥    时间: 2010-11-24 15:22

学习了,请问小二现在能参加哪类的数学辅导班啊,能帮忙推荐一下吗?.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1-24 15:48     标题: 回复 49#千零 的帖子

好啊, 可我不知道怎么把你加进来呢 , 要不你加我们?

消元, 顾名思义, 以及从字面上理解了!

希望你能分享点资料给我们学些!

[ 本帖最后由 Jasmine爸爸妈妈 于 2010-11-24 15:51 编辑 ].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1-24 16:02     标题: 消元

http://xiaoxue.jin14.com/xiaoxue ... 322_132118483.shtml

网上找了点资料, 不过后面几题目已经是2元了。

例1  如图 一只小猴重4千克,1只小兔和1只小猫共重多少千克?



例2  学校买两张桌子和3把椅子共付90元,每张桌子的价钱是每把椅子价钱的3倍,每张桌子多少元?
说明  从例1、例2看出:将一个未知量用另一个未知量来代换,可以消去一个未知量,从而求出其他的未知量,这种方法称为代入消元法。
例3  学校第一次买来了3个足球和3个排球,共用人民币75元,第二次买来同样的3个足球和5个排球,共用人民币105元,求足球和排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例4  3个铜球和2个铁球共重54千克,同样的4个铜球和6个铁球共重92千克,一个铜球重多少千克?一个铁球重多少千克?
例5  3袋大米和4袋黄豆重500千克,4袋大米和6袋黄豆重700千克,每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作者: 乖宝咪咪    时间: 2010-11-24 17:34

为什么群总是显示脱机啊?.
作者: 闲静    时间: 2010-11-24 19:35     标题: 回复 38#度度爸爸 的帖子

度度爸爸说得真好,我3年级的儿子叫我送花了~.
作者: 漂亮宝贝妈妈    时间: 2010-11-24 21:14     标题: 回复 53#Jasmine爸爸妈妈 的帖子

你进入学而思的奥数网,里面有题目和解题思路还有视频讲解..
作者: 庭庭妈    时间: 2010-11-24 22:16

感叹下,上面的爸爸妈妈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原来孩子学习爸爸妈妈可以尽心到这种地步.
作者: sunbaby020123    时间: 2010-11-24 22:27

引用:
原帖由 千零 于 2010-11-24 15:19 发表
一般的奥数教程上3年级课本都会涉及消元单元的,但消元前要先用等量代换引导一下。如果你需要,把我加到群里,我可以提供题目给你们。
是的,消元前学了好长时间的等量代换,然后消元就容易理解了。

家长自己买一些书,认真地学习一些书上的方法,才能更好地配合老师一起辅导小朋友。现在做家长太累了.
作者: sunbaby020123    时间: 2010-11-24 22:29

引用:
原帖由 度度爸爸 于 2010-11-24 14:55 发表
一元一次方程是应该可以接受的。
有试过二元一次的吗?
好似三元一次都可以啊.
作者: 度度爸爸    时间: 2010-11-25 08:19     标题: 回复 59#sunbaby020123 的帖子

嗯,从具体到抽象是要有个过程的。比如一开始做一元一次方程是还是需要用天平给他做比喻,左边拿掉多少,右边拿掉同样的东西。做到后来,就可以给他总结出左右移项的一般规律。现在我给他做各种应用题都是要求两种做法,一种是用画线段等不用方程的做法,另一种是列方程。然后自己再琢磨一下。.
作者: sunbaby020123    时间: 2010-11-25 09:01     标题: 回复 60#度度爸爸 的帖子

你说得太好了,送花

我们那个等量代换记得从小一就开始倒腾 ,确实如你说的,对于小朋友来说,从具体到抽象要有个过程,那个图还真是没少画呀

慢慢地后来才开窍了,然后进入消元就很畅通。我们还没有开始学方程,不过小朋友自己已经可以用了,只是用名称或A、B来替代。

我们现在应用题也是要求画图和列式都要会,感觉如果图他自己能画出,那更喜欢用画图法,说更好理解些。

我们真正的奥数学得晚,感觉方法还是很重要,跟在你们后面学习了.
作者: huashisnow    时间: 2010-11-25 09:09

我也想加入,我家的也是三年级.
作者: pinger_yu    时间: 2010-11-25 10:38

年龄问题可以用和倍差倍等公式来解决.
作者: 钺钺妈妈    时间: 2010-11-25 10:44

引用:
原帖由 pinger_yu 于 2010-11-25 10:38 发表
年龄问题可以用和倍差倍等公式来解决
是的,用差倍公式\和倍公式解就可以了
但要跟孩子讲一下这两个公式的是怎么导出来的,否则如果孩子忘记公式,自己却想不起来就麻烦了..
作者: 钺钺妈妈    时间: 2010-11-25 10:49

引用:
原帖由 Jasmine爸爸妈妈 于 2010-11-24 16:02 发表
http://xiaoxue.jin14.com/xiaoxue ... 322_132118483.shtml

网上找了点资料, 不过后面几题目已经是2元了。

例1  如图 一只小猴重4千克,1只小兔和1只小猫共重多少千克? ...
不一定要用方程解,比如例二就可以用和倍问题解,这需要转换,先忽略桌椅数量,可以用和倍公式求出桌子或椅子分别总共用了多少钱?然后再去解单张桌椅需要多少钱?
其实奥数会学的孩子是用来开拓思维,学会转换,变换.不会学死学,就没多大意思了.
家长还是要注重一定方法和技巧,引导孩子学会自己推理,也就是举一反三~.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1-25 12:01

奇怪, 我们的群怎么突然没有了?有熟悉MSN群的朋友吗?谢谢!.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1-25 14:02     标题: 回复 65#钺钺妈妈 的帖子

.
作者: 刘奕玥妈妈    时间: 2010-11-25 15:15

我也是三年级想加入,我们现在正在奥数中,以后有题目能来问大家么?怎么加你们呢?.
作者: cailll    时间: 2010-11-25 19:00

这道题怎样思考:
在一根70厘米的木棍上从左向右每隔6厘米点一个点,然后再从右向左每隔5厘米点一个点,问在每两个点之间长为1厘米的间距有几段?.
作者: 度度爸爸    时间: 2010-11-25 23:05     标题: 回复 69#cailll 的帖子

周期问题:30厘米一个周期,一个周期里有两次间距为1. 70厘米就是两个周期多10厘米。10厘米里也有一次间距为1,一共是5次。.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1-26 11:32     标题: 回复 70#度度爸爸 的帖子

学习了!

30cm 的一个周期里, 我是一个一个画出来的, 有更方便的方法?.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1-26 11:33

引用:
原帖由 刘奕玥妈妈 于 2010-11-25 15:15 发表
我也是三年级想加入,我们现在正在奥数中,以后有题目能来问大家么?怎么加你们呢?
原来的群, 莫名的消失了, 不知道是不是MSN服务器的问题。

我下周会另外申请一个,到时会更新到帖子的标题里!.
作者: gzq-miduolai    时间: 2010-11-26 12:21

我加了你们MSN。怎么会没有显示的呢?怎么了?.
作者: vera    时间: 2010-11-28 12:24     标题: 回复 14#Jasmine爸爸妈妈 的帖子

申请加入.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1-28 13:32

新问题:

有99个苹果, 要分别装在大盒(可装12个) 和小盒(可装5个)送给10个以上的老师(每个老师一盒,大盒小盒都可以), 该怎么装的?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 99/5=19.......4, 要从余数4 入手, 来推定 大盒有集中装法, 后面的就好办了, 那么怎么讲孩子比较容易接受呢?

或者有什么更好的思路呢?

.
作者: 阿毛娘    时间: 2010-11-29 09:07     标题: 回复 1#Jasmine爸爸妈妈 的帖子

我家宝宝今年刚接触奥数,非常希望和大家一起来讨论,我把我们目前由三四年级组成的群号给大家,大家一起讨论如何?
:group543718
msnzone.cn的.
作者: 阿毛娘    时间: 2010-11-29 09:13     标题: 一道搞不懂的题目,除了猜了试,还有其他办法么?

甲、乙、丙三人各有铜板若干。甲先拿出自己的铜板数的一半平分给乙、丙;然后乙也拿出自己现有铜板数的一半平分给甲、丙;最后丙又把自己现有铜板的一半平分给甲、乙,这时三人的铜板数恰好相同。他们三人至少一共有(      )枚铜板。.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1-29 09:49     标题: 回复 77#阿毛娘 的帖子

我用倒推的方法算出来是24.

从这时开始, 为了方便计算, 假设这是每人手上有8枚。.
作者: 阿毛娘    时间: 2010-11-29 10:25     标题: 回复 78#Jasmine爸爸妈妈 的帖子

答案是对的。我就不知道怎么倒推出来的.
作者: 刘奕玥妈妈    时间: 2010-11-29 10:32

引用:
原帖由 Jasmine爸爸妈妈 于 2010-11-26 11:33 发表


原来的群, 莫名的消失了, 不知道是不是MSN服务器的问题。

我下周会另外申请一个,到时会更新到帖子的标题里!
谢谢,我会经常来看看的.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1-29 11:17

引用:
原帖由 阿毛娘 于 2010-11-29 09:13 发表
甲、乙、丙三人各有铜板若干。甲先拿出自己的铜板数的一半平分给乙、丙;然后乙也拿出自己现有铜板数的一半平分给甲、丙;最后丙又把自己现有铜板的一半平分给甲、乙,这时三人的铜板数恰好相同。他们三人至少一共有 ...
假设 最后这时 三人的铜板数恰好相同 各有8A 枚 (我本来用A的, 然后发现算的时候出现, 分数, 所以就改成8A了)

甲、 乙、 丙
8A  8A  8A

一步一步往回推:

最后丙又把自己现有铜板的一半平分给甲、乙, 说明这之前:

甲、 乙、 丙
4A  4A  16A

然后乙也拿出自己现有铜板数的一半平分给甲、丙;

甲、 乙、 丙
2A  8A  14A

甲先拿出自己的铜板数的一半平分给乙、丙

甲、 乙、 丙
4A  7A  13A

因为4a/7A/13A 已经不能被同一个数整除了, 所以, A 已经是最小单位了, 所以他们三人至少一共有 24.
作者: tinyapfel    时间: 2010-11-30 09:35

装苹果问题:
先装小盒,每个装5个,19盒,余4个只能放到12个大盒中,用5和4凑12的倍数,4*5+4=24=12*2,所以合并4个小盒到2个大盒,再分别加上2个多余的。一共19-4+2=17盒

或者先装大盒,每个装12个,99个装8盒多3个,用12的倍数和3凑5的倍数,12+3=15,所以拆开一大盒+3个,分装到3个小盒里,一共8-1+3=10盒。如果10不算10个以上,那要进一步拆5个大盒子,不知道小孩子能不能理解这最小公倍数的含义。做出的结果和上面一样,所以装法只有1种,还是用上面的方法吧。.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1-30 09:45     标题: 回复 82#tinyapfel 的帖子

.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1-30 09:46

我们的群自动复合了, 真开心, 我还准备重新申请一个的呢!.
作者: gushidawang    时间: 2010-11-30 17:49

申请加入群,已发申请,等待回复

[ 本帖最后由 gushidawang 于 2010-11-30 18:15 编辑 ].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1-30 17:56     标题: 回复 85#gushidawang 的帖子

是的, 然后再发个言。.
作者: gushidawang    时间: 2010-11-30 18:21     标题: 回复 86#Jasmine爸爸妈妈 的帖子

已经发言了,等回复.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2-1 09:54

求中环----3 年级1笔画的题型, 如果有系统的资料分享就更好了!.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2-1 13:28

从A点出发,走遍右上图中所有的线段,再回到A点,怎样走才能使重复走的路程最短?
.

图片附件: TTT.jpg (2010-12-1 13:28, 2.52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2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600519


作者: 格妈妈    时间: 2010-12-1 13:35     标题: 回复 89#Jasmine爸爸妈妈 的帖子

8个奇点,去掉4条边的中间一段,成为一笔画图形,路程最远。.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2-1 13:49     标题: 回复 90#格妈妈 的帖子

谢谢, 我画图试了试, 我认为是每条边中间的一段要走两遍。

是按1笔画分别把每条边中间的两个点连起来, 成一笔画。.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2-1 14:39

大家能谈谈 你们孩子参加的 培训班, 3年级(上)都讲的哪些专题吗? .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2-5 20:05

除了1,2以外,任何自然数都可以写成, 2个,3个,4个或更多个不同的非零自然数的和, 那么2010最多可以写成多少个不同的非零自然数的和呢?

这个题目觉得满容易理解的, 可做起来还真得有耐心呢?

大家有什么好的办法, 知道1+2+3+4+...+62=1953<2010 呢?

.
作者: tinyapfel    时间: 2010-12-6 08:12

1+2+。。。62约等于2×31的平方,所以中间位置是1005的平方根=31.7.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2-6 09:50     标题: 回复 94#tinyapfel 的帖子

这样的思维对3年级的孩子太难了, 我都不行, 别提我家孩子了!

有更通俗易懂的方法吗?.
作者: 千零    时间: 2010-12-6 10:17     标题: 回复 95#Jasmine爸爸妈妈 的帖子

这本来就不是应该给3年级孩子做的题,所以,不要勉强了。我的建议是,现在理解不了是正常的,所以,扔一边去。奥数的变态不在于它本身变态,而是在于利用它瞎用它的人变态。奥数不是变态学科,但让8岁的孩子解这种题就是变态行为。“变态”是一种行为,而不是学科。.
作者: bingyan88    时间: 2010-12-6 10:40

申请加入了~.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2-6 11:09     标题: 回复 96#千零 的帖子



是的, 我觉得这个他不合适, 所以讲了下思路就我们就放弃了!.
作者: lele妈蜜    时间: 2010-12-6 17:10

有QQ群吗?我儿子也喜欢做奥数题的。
建议群主再建个QQ群哦,谢谢!.
作者: Jasmine爸爸妈妈    时间: 2010-12-6 17:48     标题: 回复 99#lele妈蜜 的帖子

不行呢, 公司不让用QQ, 其实我觉得QQ贴图很方便。.




欢迎光临 旺旺网 (http://ww123.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