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载] 沟通中多余的最后一句话,你说了吗? [打印本页]

作者: mingchenjing    时间: 2010-10-7 13:48     标题: 沟通中多余的最后一句话,你说了吗?

我有一个重大的发现,就是当人们发生冲突的时候,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各自主要都说了
些什么。原因是什么呢?我发现是大家在说完所想要说的话之后说的最后的那句话。没有这
句话,大家其实都是在很友好地交流,而一旦加上了这句话,交谈就变成了吵嘴,并且会愈
演愈烈,最终局面无法收拾。问题在于,这句话的内容往往和大家要说的事情毫不相干,所
以,我把它称为“多余的最后一句话”。

  举个例子吧。

  我那天坐公共汽车去办事,车上人不多,但也没有空位子,有几个人还站着,吊在拉手
上晃来晃去。一个年轻人,干干瘦瘦的,戴个眼镜,身旁有几个大包,一看就是刚从外地来
的。他靠在售票员旁边,手里拿着一个地图在认真研究着,眼里不时露出茫的神情。估计是
有点儿迷路了。他犹豫了半天,很不好意思地问售票员:“去颐和园应该在哪儿下车啊?”
售票员是个短头发的小姑娘,正剔着指甲缝呢。她抬头看了一眼外地小伙儿,说:“你坐错
方向了,应该到对面往回坐。”要说这些话也没什么,错了小伙儿下站下车马路对面坐回去
呗。但是售票员可没说完,她该说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了。“拿着地图都看不明白,还看什
么劲儿啊!”售票员姑娘眼皮都不抬地说。

  外地小伙儿可是个有涵养的人,他嘿嘿笑了一笑,把地图收起来,准备下一站下车换乘
去。旁边有个大爷可听不下去了。他对外地小伙儿说:“你不用往回坐,再往前坐四站换
904也能到。”要是他说到这儿也就完了,那还真不错,既帮助了别人,也挽回了北京人的
形象。可大爷哪儿能就这么打住呢,他一定要把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说完:“现在的年轻人
哪,没一个有教养的!”

  我心想 ,大爷这话真是多余,车上年轻人好多呢,打击面太大了吧!可不,站在大爷
旁边的一位小姐就忍不住了。“大爷,不能说年轻人都没教养吧,没教养的毕竟是少数嘛。
您这么一说我们都成什么了 ”这位小姐穿得挺时髦,两根细带子吊个小背心,脸上化着鲜
艳的浓妆,头发染成火红色。可您瞧人这话,不象没教养的人吧,跟大爷还“您,您”的。
可谁叫她也忍不住非要说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呢!“就象您这样上了年纪看着挺慈祥的
,一肚子坏水儿的多了去了!”

  没有人出来批评一下时髦的小姐是不正常的。可不,一个中年的大姐说了:你这个女孩
子怎么能这么跟老人讲话呢,要有点儿礼貌嘛。你对你父母也这么说话吗?”您瞧大姐批评
得多好!把女孩子爹妈一抬出来,女孩子立刻就不吭气了。要说这事儿就这 么结了也就算
了,大家说到这儿也就完了,大家该干嘛干嘛去。可不要忘了,大姐的“多 余的最后一句
话”还没说呢。“瞧你那样,估计你父母也管不了你。打扮得跟鸡似的!”

  后面的事大家就可想而知了,简单地说,出人命的可能都有。这么吵着闹着车可就到站
了。车门一开,售票员小姑娘说:“都别吵了,该下车的赶快下车吧,别把自己正事儿给耽
误了。”当然,她没忘了把最后一句多余的话给说出来:“要吵统统都给我下车吵去,不
下去我车可不走了啊!烦不烦啊!”烦不烦?烦!不仅她烦,所有乘客都烦了!整个车厢
可叫炸了窝了,骂售票员的,骂外地小伙儿的,骂时髦小姐的,骂中年大姐的,骂天气的,
骂自个儿孩子的,真是人声鼎沸,甭提多热闹了!

  那个外地小伙儿一直没有说话,估计他实在受不了了,他大叫一声:“大家都别吵了!
都是我的错,我自个儿没看好地图,让大家跟着都生一肚子气!大家就算给我面子,都别吵
了行吗?”听到他这么说,当然车上的人都不好意思再吵了,声音很快平息下来,少数人轻
声嘀咕了两句,也就不说话了。但你们不要忘了,外地小伙儿的“多余的最后一句话”还没
说呢。“早知道北京人都是这么一群不讲理 王八蛋,我还不如不来呢!”

  想知道事情最后的结果吗?我那天的事情没有办成。我先 到派出所录了口供,然后到
医院外科把头上的伤给处理了一下。我头上的伤是在混战中被 售票员小姑 娘用票匣子给砸
的。你们可别认为我参与了他们打架,我是去劝来着。我呼吁让他们都冷 静一点儿,有话
好好说,有没什么大事儿,没什么必要非打个头破血流。我的多余的最后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不就是售票员说话不得体吗?你们就当她是个傻X,和她计较什么!.
作者: 火车是运茶的    时间: 2010-10-7 13:55

编得蛮像回事
给花.
作者: mingchenjing    时间: 2010-10-7 13:58

引用:
原帖由 火车是运茶的 于 2010-10-7 13:55 发表
编得蛮像回事
给花
拿到这里来,是我觉得,自己在和孩子的沟通中,有时不自觉地说了那句多余的话,破坏了沟通的气氛。所以觉得这个故事有意义,值得共享。.
作者: sandyshang    时间: 2010-10-7 16:30

编的挺好,蛮有意义.
作者: 海之蓝TB    时间: 2010-10-7 20:20     标题: 回复 1#mingchenjing 的帖子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0-7 20:32

呵呵,事实就是如此。.
作者: 山林    时间: 2010-10-8 09:09

很幽默的故事,以后说最后一句的时候就要想到它了..
作者: 笑笑妈的果园    时间: 2010-10-8 09:26

呵呵,有意思。反省中.....
作者: diena    时间: 2010-10-8 09:54

说明说事是没有问题的,可很多人总喜欢评价。问题就出来了。.
作者: lishui    时间: 2010-10-8 11:11

不管是真实的还是编造的,都学习了!!!.
作者: jerrybm    时间: 2010-10-8 11:45

油菜     学习.
作者: burninglife    时间: 2010-10-8 13:04     标题: 回复 1#mingchenjing 的帖子

象在听相声..
作者: kang妈妈    时间: 2010-10-8 13:51

.
作者: zhenai    时间: 2010-10-8 14:06

该来的不来。.
作者: BinBa    时间: 2010-10-8 14:39

顶,时刻提醒自己别说那多余的最后一句。.
作者: outlawsong    时间: 2010-10-8 15:28

点到为止,点到为止啊.
作者: 我的小宝贝    时间: 2010-10-8 16:18

是不是没有最后一句就觉得没有发泄好啊.
作者: agan    时间: 2010-10-8 21:31

哈,受教育啦!画蛇添足就是这样啊!.
作者: 牙医叔叔    时间: 2010-10-8 22:04

有道理!引以为戒!.
作者: 混凝土    时间: 2010-10-9 02:28

祸从口出.
作者: Allon妈妈    时间: 2010-10-9 17:07

挺耐人回味的…….
作者: 牛牛妈妈18    时间: 2010-10-9 22:34

原创吗?LZ太有才了.
作者: 多多之爸爸    时间: 2010-10-9 22:43

一张嘴两层皮,你想听好的,别人也想听好的,故以同理心处事、言语。.
作者: mingchenjing    时间: 2010-10-10 12:13

引用:
原帖由 牛牛妈妈18 于 2010-10-9 22:34 发表
原创吗?LZ太有才了
转载的,很受启发,拿来共享。.
作者: waiwaimeimei    时间: 2010-10-11 09:59

引用:
原帖由 mingchenjing 于 2010-10-7 13:48 发表
我有一个重大的发现,就是当人们发生冲突的时候,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各自主要都说了
些什么。原因是什么呢?我发现是大家在说完所想要说的话之后说的最后的那句话。没有这
句话,大家其实都是在很友好地交流,而一 ...
有意思.
作者: yndream    时间: 2010-10-11 10:21

有点意思,呵呵.
作者: 人淡如茶    时间: 2010-10-11 11:26

哈哈。有时人就是忍不住不说那最后一句话.
作者: 26311    时间: 2010-10-11 13:39

看了很受启发,谢谢LZ分享!.
作者: phill    时间: 2010-10-11 15:29

是啊,要不怎么说语言是一门艺术呢?但生活中往往无暇顾及,一吐为快,尤其是对自己的孩子.
作者: shining妈妈    时间: 2010-10-11 18:43

有意思,生活当中,人往往喜欢多那么一句不该说的话,反省+学习,并送花.
作者: 小宇baby    时间: 2010-10-12 15:21

语言啊,生活中无处不在。就看人们怎么去利用了,用得好、人就好,用的不好、人也就好不到哪去咯.
作者: 航航的爸爸    时间: 2010-10-12 16:21

写得像一篇小小说,读起来爽心悦目啊。
我觉得那最后一句,是沟通者重点想表达的,表达了说或者的道德(或智力)上的优越感,如果你想踩在别人的头上教训别人,把善意的帮助变成了恶意的调侃和批判,听者是不会给你好果子吃的。

这要看你沟通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好为人师,想炫耀自己的优越感,无论上海小妞还是外地青年,都会被打得头破血流!.




欢迎光临 旺旺网 (http://ww123.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