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数学] 2010年四年级数学 [打印本页]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8-8 07:59     标题: 2010年四年级数学

看过教材,四年级是对前三年知识的总结和梳理,同时我个人认为在知识的深度层面上上了一个台阶,所以今年的学习比较关键。.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9-3 09:36     标题: 临阵磨枪、临时抱佛脚

昨天老师讲了第一章复习与提高中的加法与减法,今天有个开学初的小练习。
为让女儿尽快进入入学状态,所以早晨比平时叫起来的早,问她是复习语数外中的那一门,女儿说,数学要进行练习的,复习数学吧。
刚好昨天给她准备了一些复习材料,有个上面写着临阵擦枪,一擦就亮,所以我就说临阵磨枪。女儿给我讲了个临时抱佛脚的故事。
其实最主要的目的是平复女儿紧张的情绪,还好慢慢的她对于数学的紧张情绪淡化了很多,不像以前听说进行练习、测试就紧张的不行。.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9-3 10:09

1、定义
加法:
减法:
(用画线段方法,更容易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做应用题的时候,更是如此)
(昨天问女儿和她的同学,什么是加法,女儿同学回答说,在书上呢,呵呵)

2、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书上用框线图现出来的关系模式更容易理解)

3、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一个加数=和一另一个加数

4、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通过书上P2-3的学习,我想到了前面所学过的,姐妹算式,给出三个数,写出四个式子
例如:5+7=12    7+5=12     12-5=7    12-7=5
还想到了
(  )+5=12        12-( )=7     12-( )=5
还想到了验算

看到一道题:
1、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和是80,差是13,求减数是多少?
利用减数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首先根据题意写出式子
被减数+减数+差=80
被减数=差+减数
所以2(差+减数)=80
差=13
所以减数=40-13=27
在前面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的每日精练上面,这是作为思维题目出现的。
我归纳为知道被减数、减数、差三者之和,和知道差或者减数,能够算出另外两个数。
1、知道被减数、减数、差三者之和
⑴知道差,那么减数=和÷2-差,
被减数=和÷2

⑵知道减数,差=和÷2-减数
被减数=和÷2
(因为减数和差对应的是加数)


现在我要求女儿能够流利的说出来加减法定义、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努力中。.
作者: panny    时间: 2010-9-3 10:32

同在学习中,一起加油!.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9-9 12:18

开学的小练习结果一般。
现在每天让她做一些题目,最主要的是想让她克服对数学的畏难情绪。.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9-16 16:23

昨天放学我女儿说,课堂上做的每课一练,做错的部分,她想了想就订正好了..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9-16 17:14

数学竞赛报名信息.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9-23 12:19

四上第二章
1、大数的认识
数级、数位和计数单位(表格很重要)
大数的读法(关键是零的读法问题)
大数的写法

数拓展到三个数级。
2、四舍五入法
估算
凑整法
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和5的关系(数位的问题)

3、面积单位
平方公里(平方千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

结合长度单位
复习周长和面积
要结合实际,让孩子对基本的长度和面积有概念。

4、重量单位
克、千克和吨

5、容积单位
毫升、升

这一章的难点在于:要结合实际,具体体会数量单位的多少和换算
单位要统一.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9-23 12:25

最近的进步在于,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高了很多。.
作者: lilt_rain    时间: 2010-9-24 13:28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9-25 15:39

单位换算的关键
1、熟记进率
2、从大单位到小单位乘进率;
从小单位到大单位除进率。.
作者: lucky2001    时间: 2010-9-26 11:04     标题: 回复 8#junhuayang2005 的帖子

这位家长很细心啊,向你学习。.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9-30 16:08

最近事情有些多,所以没有太紧跟.时不时让做些题目.做的时候,觉得她还是做的不错的.不过一小测验,还是很不理想.
不看要求做题目是个大问题..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0-4 11:35

我这两天重新看了二三年级和四上的数学教材,今天在看四下和五年级的数学教材,在回想女儿以往问题的症结。

以往比较含糊的地方也许学了后面的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会好些。.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0-4 14:35

单位换算部分的小数部分在三上学习的,目前这部分有些问题。我打算以元角分为切入点。.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0-5 16:53

周长和面积
其实最主要的是确定长和宽(正方形是边长)
1、长方形
面积=长*宽
周长=2*(长+宽)

已经知道面积和长(或宽),求周长或者另一边
长=面积:宽
(宽=面积/长)
周长=2(长+面积/长)
    =2(宽+面积/宽)
已经知道周和长(或宽),求面积或者另一边
长=周长/2-宽
宽=周长/2-长
面积=长*(周长/2-长)
    =宽*(周长/2-宽)

2、正方形
面积=边长的平方
周长=4*边长

边长=面积开方(现在出现的平方数一般小,可用乘法口诀表算出)
边长=周长/4



n*n=(n+m)*(n-m)+m*m.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0-5 17:03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要化成规则图形的组合,关键也是确定组合中各图形的长和宽或者边长


面积可以通过割、补、移的方法
周长可以通过移的方法


关键是概念要清晰,易混淆。.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0-5 17:26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1KM=1000M
               1M=10DM =100CM  
                        1DM=10CM
                         1CM=10MM

1平方公里=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000000平方毫米


小数部分在四年级下比较详细。
三上部分换算关键在于明白进率,明白单位小数部分的数位代表的是什么。.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0-5 19:23

两数之和一定的时候,相差最小或者相等的时候,积最大。
也就是说,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最大(长方形长和宽相差越小,面积越大)


两数积一定时,相差最大的时候,和最大
也就是说,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最大(长方形长和宽相差越大,周长越大).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0-6 15:31

24点
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训练的好方法.
作者: sindychen0626    时间: 2010-10-7 00:07

.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0-7 19:06

今天总算逮住了女儿,学会数学。把将要学的第三章分数二教了一遍,并且做了两份试卷,看完小学阶段的全部数学教材,觉的还是要适当提前学些。.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0-9 16:15

昨天女儿放学回来说,觉得老师讲分数讲得慢,平时觉得讲得快。她说因为我提前让她学了,所以上课她听的也不好。昨天本想让她学学第四章的24点以及三年级的鸡兔同笼问题,未遂我愿。
上海科技报了下来了,上面有希望杯的报名表,女儿说,报名时间过了,我是特意不告诉你的,我说还没有过,我给你报名吧,女儿说谁报谁去考。.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0-10 15:09

提前教与交的困惑,看完所有的教材以及一些部分难易程度不一的资料后,我觉得提前一些教还是有必要的,女儿不太喜欢这门功课,对提前教有抵触的。不过我打算提前教一些了。.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0-26 16:57

现在开始学习二十四点。三步计算式题,两步计算式题是三年级的时候学过的。其实这些都是把分步做化为了综合算式而已。
我有本书上把3000多种组合写了出来。(1-9)
我现在给女儿做二年级下学期的新标准口算,因为接下来就要学习整数的四则运算定律,我想那个时候的巧算到现在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会让女儿容易理解些了吧。.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0-26 16:59

190-5-97
=190-(5+97)
=190-102
=88
我女儿是这样做的
190-5-97
=185-97
=98
忘记退位了。.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0-26 17:11

其实数学是挺有意思的,也许我女儿的语文程度比较好,其实理解能力比较强的,关键仍旧在于对这门功课不太感兴趣而已。我爱人的理论是家长自己教不了自己的孩子,我似乎不太认同这种说法。.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0-26 20:22

2,3,6,9算24点
基本思路3*8,4*6,12+12,15+9或者16+8等等
25-1,27-3,72/3,96/4。。。。
我做出来七种
1。2*6+3+9
2。(9-2-3)*6(或者[9-(2+3)]*6)
3。3*9-6/2
4。(9-3)*(6-2)
5。(2+6)*9/3
6。2*(9+6-3)
7。6*9/2-3

3、3、8、8
8*(3-8/3)

[ 本帖最后由 junhuayang2005 于 2010-10-27 16:51 编辑 ].
作者: applestar    时间: 2010-10-27 13:02

9-3=6+6=12×2=24.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0-27 16:56

月考成绩出来了,仍旧不理想。我女儿当时说自己觉得做的不错。我现在在看卷子。
想着女儿很难过,我便劝慰了一下。
问题最大之处仍旧在巧算方面,今天会开始给她做一些典型题目。另外就是学习时候不出错的估算问题和四舍五入问题,这次也是问题之一。应用题部分倒是做的不错的。
数感的问题,比如
390*7/130(巧算)
39和13的关系
还有就是多位数除两位数的竖式仍旧还是有些问题。

[ 本帖最后由 junhuayang2005 于 2010-10-28 14:07 编辑 ].
作者: xinkuxiaoma    时间: 2010-10-29 13:01

常来你这里借鉴好的学习经验 .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1-2 16:27

看孩子做题的过程会发现一些问题的。
数感很重要的,技巧也是要讲究的,尤其是在做数学口算的时候。
20以内的加减
退位:
11-2=12-3=13-4=14-5=16-7=17-8=18-9=19-10
(个位上相差1,差为9)10-1=9
依次为个位上相差2,差为8
                3,    7
                            4,    6
                            5,    5


在学习四上第一章的时候
加减法、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如果加法算式中,三个量的和已知,并且知道其中一个加数,那么有下面的结论成立
和=三个量的和的一半
另一个加数=三个量的和的一半-一个加数

同样在减法算式中,三个量的和已知,并且知道被减数或者减数中的一个,那么有下面的结论成立
被减数=三个量的和的一半
差=三个量和的一半--减数
减数=三个量和的一半--差

未完待续.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1-3 16:07

24点的方法已经基本掌握
现在正在研究九宫格,挺有意思的。.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1-3 16:21

“九宫格”游戏
  九宫格起源于河图洛书,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洛书上的图案正好对应着从1到9九个数字,并且无论是纵向、横向、斜向、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这就是现代数学中的三阶幻方,他们把这个神秘的数字排列称为九宫图。对此,中外学者作了长期的探索研究,认为这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里程碑。《周易》和《洪范》两书,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美学、文学诸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中国历史文化渊源的河图洛书,功不可没。? 河图洛书是数学里的三阶幻方,中国古代叫“纵横图”。九宫格游戏正是在纵横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纵横图最初用古代数学家们的日常教学。后来发展为人人喜欢的数学文字游戏。在九宫格之后又衍生出便于携带的滑板类游戏——重排九宫。
游戏简介
  「重排九宫」,就是「重新排列九宫图」的意思。这是根据当时盛行研究的数学游戏—「纵横图」(也叫「幻方」或「魔方阵」)发展来的,九宫游戏的起源,更可追溯到我国远古神话历史时代的「河图、洛书」。洛书就是最基本的3×3阶魔方阵,是数学里的三阶幻方。唐宋时代的数学书中记载有许多纵横图的排法,在此基础上,就产生了重排九宫游戏。目前我们所知道的最早形式还是出现于文字记载。   中国唐宋时代风行重排九宫游戏,在3×3方格盘上,放有1-8八个数,剩下一格为空,每一空格其周围的数字可移至空格。先设定初始排列数字,然后开始思考如何以最少的移动次数来达。
游戏玩法
  「重排九宫」有两种玩法:   第一种是在在3×3方格盘上,是把1至8八个小木块随意摆放,每一空格其周围的数字可移至空格。玩者要将小木块按12345678的顺序重新排好,以最少的移动次数拼出结果者为胜。   第二种玩法如九宫格算术游戏玩法,推动木格中8个数字排列,横竖都有3个格,使每行、每列两个对角线上的三数之和都等于15。在计算的同时,还必须思考怎么把数字方块推动到相对应的位置上,这个游戏不仅仅考验人的数字推理能力,也同时考验了人的思维逻辑能力。
游戏规则
  九宫格游戏规则,1至9九个数字,横竖都有3个格,思考怎么使每行、每列两个对角线上的三数之和都等于15。这个游戏不仅仅考验人的数字推理能力,也同时考验了人的思维逻辑能力。
游戏意义
  九宫格游戏对人们的思维锻炼有着极大的作用,从古时起人们便意识到九宫的教育意义。千百年来影响巨大,在文学、影视中都曾出现过。九宫格最早叫“洛书”,现在也叫“幻方” 。   在《射雕英雄传》中黄蓉曾破解九宫格,口诀: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有肩,八六为足,五居中央。   还有口诀:“一居上行正中央,依次斜填切莫忘;上出框时向下放,右出框时向左放;排重便在下格填,右上排重一个样。” 这口诀不仅适用于九宫,也适用于推广的奇数九宫,如五五图,七七图等等.   九宫格:   
4 9 2
3 5 7
8 1 6.
作者: ccpaging    时间: 2010-11-3 17:39

引用:
原帖由 junhuayang2005 于 2010-11-2 16:27 发表
如果加法算式中,三个量的和已知,并且知道其中一个加数,那么有下面的结论成立
和=三个量的和的一半
另一个加数=三个量的和的一半-一个加数

同样在减法算式中,三个量的和已知,并且知道被减数或者减数中的一个,那么有下面的结论成立
被减数=三个量的和的一半
差=三个量和的一半--减数
减数=三个量和的一半--差 ...
这部分公式不能背,最好也不要教,而是通过具体的事例,配合试算(也就是猜)、分析、作图等逐一研究,通过体验、讨论、顿悟等多种方式,予以解决,如此可兼顾兴趣与数学素质的提高。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3 17:45 编辑 ].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1-4 12:59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11-3 17:39 发表


这部分公式不能背,最好也不要教,而是通过具体的事例,配合试算(也就是猜)、分析、作图等逐一研究,通过体验、讨论、顿悟等多种方式,予以解决,如此可兼顾兴趣与数学素质的提高。
赞同,其实数学背是没有用的,灵活变动最为重要的。这只是我自己在瞎琢磨。并不会教给孩子的。这些类型的题目从二年级就开始出了,当时孩子经过强化还是能做对的(我相信当时只是记忆住罢了),过了一段时间,就不会做了,其实并没有理解而已。

今天会考试数学,我女儿问我说:“妈妈,你认为我会考多少分?”,可以看得出她的忧虑。我说你只要把你的能力发挥出来就可以了,我相信你肯定没有问题的,不要考虑分数,你以前考的再少,妈妈也没有因此而打过你吧?

巧算这个关卡没有过,如果题目中出现能巧算的要巧算,这就麻烦了。比如
25+75*9
=25+675
=700
从卷子上可以看到女儿更改的痕迹,把正确的又改正了错误的,说明她自己并不自信。
25*4/25*4
=(25/25)*(4*4)
=1*16
=16
125*8/125*8
=125/125*8*8
=1*64
=64
近期这两题出错了,她自己订正的时候,也没有订正对,看来并不知道自己问题出在何处。
还有就是
我告诉她,要和符号一起搬家,还有其实这题的实质是一个式子同时除以乘以相同的一个数(不为0),不改变运算结果。同时我告诉她,验证的方法是和按照正常顺序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因为担心她的负担较重,所以昨天到今天,我没有给她复习。数学这门课程也并非临阵磨枪能够一下子弄好的。
13200/25/4
=13200/(25*4)
=13200/100
=132
连除两个数等于连除两个数之积,我女儿加小括号的时候,不会正确改变括号里面运算符号。
这次考试的时候,还没有讲到四则运算定律,快讲了,所以我准备了一些题目给她,也还没有拿给她做。


青少年科技报近期的五年级巧算出说习尽量用乘法分配律来做,我觉得上面介绍的内容,非常的牵强附会,为了巧算而巧算,没有实际的意义。.
作者: ccpaging    时间: 2010-11-4 13:04     标题: 回复 36#junhuayang2005 的帖子

这只是我自己在瞎琢磨。并不会教给孩子的。
====================
不教是对的。如果你能跟女儿一起“瞎琢磨”,那就可能妙不可言了。强烈建议你找个合适的时间,试试这种一起“瞎琢磨”的方式。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4 13:20 编辑 ].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1-4 13:09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11-4 13:04 发表
这只是我自己在瞎琢磨。并不会教给孩子的。
====================
不教是对的。如果你能跟女儿一起“瞎琢磨”,那就可能妙不可言了。强烈建议你找个合适的时间,试试这种一起“瞎琢磨”的方式 ...
是啊,我女儿近期对扑克感兴趣,比如接竹竿,所以我有可能会和她一起这样玩.
作者: ccpaging    时间: 2010-11-4 13:20     标题: 回复 36#junhuayang2005 的帖子

我告诉她,要和符号一起搬家,还有其实这题的实质是一个式子同时除以乘以相同的一个数(不为0),不改变运算结果。同时我告诉她,验证的方法是和按照正常顺序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因为担心她的负担较重,所以昨天到今天,我没有给她复习。数学这门课程也并非临阵磨枪能够一下子弄好的。
====================
验证的方法有两种:
1、从原理(也就是算理)上去验证,如乘法就是做操排方队,除法就是分组,用具象予以验证是比较可靠的,同时也体会了算理。缺点是比较花时间。可以在平时的时候做这个工作。我一般要求儿子把算式编成故事,画出图来,讲给我听,我则负责装傻充楞的提出各种问题来刁难。
2、按照正常顺序计算验证。这种方法的特点是速度快,特别适合考试的时候使用。如果平时有做前一步从原理上验证的基础,考试的时候也许只是吃不太准而已,用这第二种方法验证,问题不算大。考完以后,再仔细分析,再回过头去搞清楚算理,也就功德圆满了。

“和符号一起搬家”,这属于总结性的规律,而且偏于形式化,离算理有一定的距离。待孩子积累了一些体验,再教这个可能更好些。最好是等待孩子自己能在某天“恍然大悟”,当然,这需要平时有更多的思考作为基础。先把思考和体验做足、做充分,然后等待,直到无法再等了,只好明说了。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4 13:23 编辑 ].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1-8 16:29

文字计算题P59
2个50相加的和      2个10相乘的积    除    100     除以     商是多少?

一、2个50相加是被除数
1。2个50相加的和除以2个10相乘的积  
(50+50)/(10*10)
2。2个10相乘的积除2个50相加的和
(50+50)/(10*10)
3.2个50相加的和被2个10相乘的积除
(50+50)/(10*10)

4。2个50相加的和除以100
(50+50)/100
5。100除2个50相加的和
(50+50)/100
6。2个50相加的和被100除
(50+50)/100

二、2个10相乘的积是被除数
1。(10*10)/(50+50)

2。(10*10)/(50+50)
3。(10*10)/100
4。(10*10)/100
三100是被除数
1。100/(10*10)
2。100/(10*10)
3。100/(50+50)
4。100/(50+50)


在除法中,被除数除以除数;除数除被除数;被除数被除数除

[ 本帖最后由 junhuayang2005 于 2010-11-9 11:07 编辑 ].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1-9 11:27

分析这次期中考试试卷,发现仍旧是计算出现大的问题,现在我女儿基本上想用口算来做,不用竖式,对于大数来说,加减的话,容易忘记进退位。这次的单位换算出现问题较多。用归一法解决问题的应用题部分,有题目经过讲解后明白了。.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1-15 11:36

熟练掌握文字应用题,这样学习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的时候,就能容易理解些。
a+b=b+a
(a+b)+c=a+(b+c)  a-b-c=a-(b+c)
(axb)xc=ax(bxc)   a÷b÷c=a÷(bxc)
ax(b+c)=axb+axc     ax(b-c)=axb-axc.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1-16 11:45

加法两运算定律、乘法三运算定律
减法一运算性质、除法两运算性质
其中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这些定律和性质之间的联系.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1-17 11:33

今天在做计算题目的时候,突然想到了12*14这道题目。可以用乘法的运算定律来想,很适合。
现在所学的只是数目大了而已,其原理还是一样的。.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1-18 14:52

昨天女儿因为数学哭的很厉害,其实她自己会的。所以今天早晨我给她说,要知难而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上行。.
作者: yangyangmother    时间: 2010-11-18 15:33

这位妈妈对孩子的学习内容管得很细啊~~个人觉得学校里的数学应该以孩子为主,让他们自己去学习、掌握,学校里老师会教的。需要家长这么投入吗?.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1-19 11:41

引用:
原帖由 yangyangmother 于 2010-11-18 15:33 发表
这位妈妈对孩子的学习内容管得很细啊~~个人觉得学校里的数学应该以孩子为主,让他们自己去学习、掌握,学校里老师会教的。需要家长这么投入吗?
有特殊原因,从目前来看,老师只能顾得上中间的大部分孩子的,学生比较多,四十多个,同时现在的情况,只靠孩子自己似乎她自己也力不从心,有关数学。
就是当初开始的时候,孩子对数学产生了难以克服的心理。.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1-19 11:42

48*125
=6*8*125
=6*(8*125)
=8*1000
=8000.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1-20 13:44

逆推中,空圈中是减数或者除数的时候,列式子的时候,运算符号是不变的。.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1-21 15:14

很多时候。最后一步的计算出现问题。可能给我最近要求口算比较多有关吧。也或者是心思并没有在这上面。我说,这样失分实在太可惜了。.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1-22 15:50

最近女儿的每日二题做的还是不错的。.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1-23 11:15

今天要进行第三四单元的练习。女儿昨天和今天自己主动要求给她复习。我给她派了定心丸。如果她的巧算做的比较顺的话,应该不会太有问题。
四则运算定律需要加强。.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1-23 11:22

2010年11月17日青少年科技报上第五版上刚好有考试没发挥好怎么办?我女儿看了,说她每种情况都有点。我也觉得讲得很有道理。
1。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掌握还不够扎实。对于教学内容的运用、扩展还不够熟练。
改造方案:预习、上课听讲、复习;适当的题目
2。粗心大意,没有读懂试卷上题目的内容和要求。
改造方案:多读题和复查的习惯。
3。考试时心理压力较大,导致紧张、慌乱。
改造方案:自我减压、轻松上阵。.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1-23 14:02

女儿昨天回来说,如果在学校完成了练习册,老师会加一颗大星的,我说,要保证正确率的快才行的,所以不能牺牲正确率一味的加快速度。.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1-26 11:24

成绩的提高需要临门一脚,女儿到了关键时刻。.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2-7 16:36

几何实践部分已经学完了,角的内容在原先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并且要算角的度数。.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2-17 10:33

四年级上的几何实践部分,我个人认为,女儿应该会觉得很容易的。不过现实情况却有些不同。.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0-12-27 15:18

四上第六部分整理与提高的
三角板拼角度,我个人认为最小的角度应该是15度

15 75  105  120   135   150   180拼出来
直接的角30、45、60、90
与数学老师沟通后,最小的拼成的角是75度

[ 本帖最后由 junhuayang2005 于 2011-1-5 16:24 编辑 ].
作者: 许凡凡妈妈    时间: 2010-12-27 15:33

你真是一个好妈妈呀,我到现在连小朋友的书都么仔细看过,惭愧!注意身体哦.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1-1-8 15:19

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仍旧是问题的最大症结。.
作者: jsayshxszx    时间: 2011-1-13 16:25

不知楼主知道浦东新区四年级数学统考的题目吗?孩子有一道巧算题少做了一步,被扣了好几分,他还说这道题蛮难的,但具体什么题又说不出。.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1-1-13 16:34

引用:
原帖由 jsayshxszx 于 2011-1-13 16:25 发表
不知楼主知道浦东新区四年级数学统考的题目吗?孩子有一道巧算题少做了一步,被扣了好几分,他还说这道题蛮难的,但具体什么题又说不出。
我还不知道,今天上午考的。昨天下午老师发短信说抽测到数学,而数学恰恰是我女儿不擅长的,希望她能考好。.
作者: jsayshxszx    时间: 2011-1-13 19:04

引用:
原帖由 junhuayang2005 于 2011-1-13 16:34 发表

我还不知道,今天上午考的。昨天下午老师发短信说抽测到数学,而数学恰恰是我女儿不擅长的,希望她能考好。
如果知道,请告诉一声。我们每次考完家长都不知道到底错在哪儿,大概规定考卷不能带回家的?.
作者: jsayshxszx    时间: 2011-1-16 21:02

在做寒假作业一道应用题时小朋友突然想起考试做错的那道题了,是应用题,一点都不难,只是最后一步没减。他自己也有点懊恼。这种错误平时也发生,绝不是粗心,还是思维不够清晰。这次数学考试他们班上95分以上占了41%。

[ 本帖最后由 jsayshxszx 于 2011-1-16 21:05 编辑 ].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1-1-25 11:27

女儿的成绩还是可以的,当然对比她前面的成绩。
我看到了数学样卷,把前面的计算部分抄了一下。
正如我所了解的一样,是计算方面的问题,数学老师也说后面部分做的是不错的。
现在放假,每天会给她做些题目,主要是要养成一种习惯而已,不会给她做太多的题量的.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1-2-1 10:05

假期每天会做一些题目,感觉进步挺大的。.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1-2-12 13:09

假期开始做应用题,偶尔也会做些口算题目,这个寒假收获还是挺大的。

今天开始预习四下的第一单元,已经做了三页,仍旧是有些基础性的不牢固。.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1-2-14 10:06

昨天去了奥数班,女儿回来看优等生数学了..
作者: babyshawn    时间: 2011-2-15 10:23

刚看到LZ的帖子,写的非常好,我儿子的数学也是忽上忽下,很不稳定,正头疼不知道怎么帮助他提高成绩呢。一直会关注LZ的帖子的,学习LZ的好经验。.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1-2-15 10:54

昨日下了太阳雪,放学的时候,去校内接女儿,和女儿错过,她在门卫室等我。我正好和数学老师沟通了,收获挺大的。.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1-2-16 10:05

昨天女儿上课举手了,老师让女儿上去做题目了,结果做正确了。.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1-2-16 10:08

整数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和添加(去括号)、带符号搬家只不过是同样的事情两种说法而已。.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1-2-18 09:44

今天让女儿说出整数的运算性质,女儿说,她会做题,但是说不出,所以早晨让她把书上的三句话读读,最本质的仍旧是不太理解。


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克服困难,首先是个人主观上的能动性问题。.
作者: 美好的童年    时间: 2011-2-18 21:27     标题: 回复 73#junhuayang2005 的帖子

一直关心LZ的贴子,感觉LZ即是妈妈又像是老师。我们也是四年级,没学过奥数,不知楼主平日里除优等生数学,还给孩子做些什么课外练习习?女儿感觉优等生数学最后一道的融会贯通蛮难的,其它的基本能做出来。谢谢!.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1-2-19 11:53

引用:
原帖由 美好的童年 于 2011-2-18 21:27 发表
一直关心LZ的贴子,感觉LZ即是妈妈又像是老师。我们也是四年级,没学过奥数,不知楼主平日里除优等生数学,还给孩子做些什么课外练习习?女儿感觉优等生数学最后一道的融会贯通蛮难的,其它的基本能做出来。谢谢!
今年寒假开始做应用题和口算题。女儿的老师说,感觉这次假期过后,还可以。以前假期我们是不复习的。除了寒假作业。.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1-2-19 11:54

这个周末开始预习第二章小数部分,当时不能理解的单位换算,大概会好许多了。.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1-2-21 17:25

今天女儿说,老师让她回答了一题,对了,老师说数学进步很大。
上周末预习小数部分,不是太理想。三年级上的小数部分,以及后面的分数部分,她记得大部分,还好。

第一单元除了课本外,我让她做了每日精练以及优等生数学,她的正确率和感觉已经慢慢有了,这些只能放在周末了,平时时间还不充足。.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1-2-24 09:51

复杂的和倍差倍还有些问题。
画线段图应该是比较好的办法。
用树状算图的话,求小一些的数的话,用的是逆推;求大一些的数的话,用的是正推。.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1-2-24 17:43

今天进行了第一单元练习,成绩还可以的。出问题最多的地方:一是用商不性质做有余数除法,余数部分忘记加0;二是最后部分的倍的问题,大概时间比较紧张,再者那部分有些含糊。老师的批注:计算有进步!.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1-2-24 18:25

3600/700=
余数是100,而不是1

232500/290=
此题做对了,但是在写到等式一边的时候,余数未写,所以扣了分。

四则运算的巧算部分,七题有二题扣分了,其中一题是未算到后边。
(4191-2319)/52+306
=1872/52+306
=36
只算到这一步,很可惜的。
25*21*4/(49+26)
此类型题目刚让女儿看过三年级的优等生数学的相关部分,大概还是以前题目做的较少,所以数的感觉还没有形成,比如38/19之类,不能达到一眼看出其数量关系的地步。
25*21*4/(49+26)
=(25*3)*(7*4)/75
=28

判断题目
3800/400=38/4=9.......2
9750/50=9750*2/50*2本题中忘记加括号了,运用除法的商不变性质。

列式计算:
728的一半是13乘4的积的几倍?
(728/2)/(13*4)
=364/52
=7


应用:
某修路队,第一天修了160米,比第二天多修12米,第三天比第二天修的2倍少78米,这三天一共修路多少米?

分步:
第二天修:160-12
第三天修:(160-12)*2-78
共修
160+(160-12)*3-78
=640-114
=526
此题最好画线段图解决。

百货商店运来得香皂50箱,运来的牙膏比香皂的2倍多4箱,是运来牙刷的3倍少4箱,运来牙刷多少箱?

分步:
牙膏:50*2+4=104箱

牙刷:(104+4)/3=108/3=36箱


一个长方形,长70米,比宽的3倍多4米。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做对了,但是写单位的时候,有些问题,所以也扣了一分。



总结:做题目的时候,不够灵活,另外还是思路有的时候,没有理清。

[ 本帖最后由 junhuayang2005 于 2011-2-24 19:19 编辑 ].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1-2-24 20:57

2月24日

数学:单元卷订正并签名
2月23日

1、         完成并订正《每》P13~14(没过:9、15、16、18、35)

2、         准备第一单元测验
2月22日



数学:订正《每》P9~10,完成《每》P11~12


2月21日

数学:订正《每》P7~8,完成《每》P9~10

2月18日

数学:

1、         订正《每》P5~6

2、         完成《每》P7~8




2月17日

数学:完成《每》P5~6

   
2月16日

数学:

1、         完成并订正《每》P3~4.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2-6-7 17:48

四年级的数学很久没有更新了,四年级的时候开始慢慢跟上了女儿的节奏。.
作者: 笑宝宝    时间: 2012-6-8 10:43

LZ,问下金试卷怎么样啊?拿来给孩子期末前练下行么?.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2-6-8 14:21

引用:
原帖由 笑宝宝 于 2012-6-8 10:43 发表
LZ,问下金试卷怎么样啊?拿来给孩子期末前练下行么?
金试卷冲刺100分不错的,尤其是专题部分,挺不错的。不过应该学校的卷子很多了,把错的题目仔细研究一下更有针对性。.
作者: 笑宝宝    时间: 2012-6-8 15:33     标题: 回复 84楼junhuayang2005 的帖子

好,谢谢!
昨天把你写的3年级数学打印下来回家好好看了下非常有道理.的确很多题目的错失就是概念掌握的不透彻,不会运用才导致的..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2-6-10 22:15

如果既能用乘法分配律,也能乘法结合律,则建议使用乘法结合律,原因就在于乘法优先于加法,举例
25×(40+4)
=25×40+25×4
=1000+100
=1100
25×(40+4)
=25×44
=25×4×11
=100×11
=1100

另外一题:
25×(40+8)×125此题是易错的题目之一,关键是没有掌握住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的实质
25×(40+8)×125
=25×48×125
=25×6×(8×125)
=150×1000
=150000
如果用下面的方法也是可以的
25×(40+8)×125
=【25×40+25×8】×125
=【1000+200】×125
=125000+25000
=150000.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2-6-10 22:25

小数点的移动其实就是特殊的小数乘除,特殊在什么地方呢,就是乘除整十、乘百等等。这与二年级上学过乘法口诀表后(一位数乘除),再在三年级上学习一位数乘除整十数、整百数,然后一位数乘两位数(实质转化为一位数乘整十数加上一位数乘一位数),然后一位数乘多位数,然后在三年级下学习两位数乘除整十数、整百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多位数。接着就学习小数点移动。然后学小数乘除转化为整数的乘除,再加小数点。(除法也可以从商不变的性质考虑)小学阶段的乘除是按这个脉络来的。.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2-6-14 07:42

很多孩子运算出现错误,尤其是用两位数乘除,横式和竖式都出现问题,这其实是三年级的教材没有学好。理解出现了错误。解决方法是把教材上的基础性知识再去理解理解,教材上的基础性的题目再去做做。.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2-10-11 15:58

周长和面积
等积变形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同一平面:平行或者相交
平行,距离
相交,尤其是垂直很重要.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2-10-15 11:18

如果说三年级开始教材难度开始加大话,一是多位数乘除,尤其是多位数除法的问题,二是图形问题,面积和周长的综合问题,四年级就是个大的梳理,要求灵活运用。四年级上的教材,加减乘除的概念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正推逆推和运算定律,最后整理提高部分的综合运用。.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2-10-15 11:18

运算顺序的问题
运算定律的问题.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2-11-23 08:39

如果四年级没有学好的话,会严重影响到后面的学习。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2-12-20 11:08     标题: QQ群中的探讨

问: 9:44:16
是不是前面三年还好,从四年级开始一下子紧起来了?
junhuayang200510:34:11
四年级的数学有点难度了。
学不好的话影响到中学的学习了
Lena*二年级 10:34:49
除了加减乘除之外,开始学什么了?
junhuayang2005 10:35:14
运算的概念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其中性质是四下学的)
问10:36:01
嗯 感觉有点难了
junhuayang2005 10:36:06
开始系统了
二年级 10:36:06
交换率、结合率之类的?
问10:36:37
刚学时 我家女儿 分配律有点搞 在做递等式题目时
junhuayang200510:36:43
分配律很有用的
问10:36:46
老是会忘记 分配其中的一项
现在好了
junhuayang2005  10:37:07
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非常有用的
问 10:37:14
角 圆 都学了
半径 直径的都学了 对称轴也学了
junhuayang200510:37:37
现在在整数范围内,以后在小数范围和分数范围内都适用的
也就是说实数范围内
问 10:37:44
我最近在看好的数学书
这些概念叫他多读 多理解
junhuayang2005 10:38:00
方法对了
概念的内容要知道
怎么推来的
适合什么样的情况
也就是实质是什么
应用题也是在理解加减乘除的关系基础上才能做到灵活变通的。
二年级10:40:26
恩,学数学,基础很重要
弄明白,怎么来的
junhuayang2005 10:40:57
运算是很重要的一环
问 10:41:44
提高准确率 很有必要
口算每天做一点 有必要的
junhuayang200510:42:13
理解运算的实质才能又快又好
填空和选择要概念准确
问10:42:55
才能事半功倍 对吧?
junhuayang200510:42:59
我告诉女儿尽量少计算就把问题解决了
或者用巧妙的方法减少运算量
二年级 10:47:37
真正的奥数也是从四年级才开始的吧
开始搞脑子了
junhuayang200510:48:28
奥数这个问题到了中学就发现原来是教材上必修的基本内容
二年级 10:48:54
也就是说提前学了,不是拓展了
问10:49:10
奥数是不是把初中的题目让小学生做?
二年级 10:49:54
是不是方法不一样,初中的方法很简单,而小学生的方法麻烦一点?
问 10:50:18
简单与麻烦我感觉 跟孩子的认知有关
小学学初中的内容 肯定有难度
junhuayang2005 10:50:33
比如巧算,其实一二三年级没有学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的时候,孩子很难理解的。(也有部分没有掌握住的高年级学生也有问题)
二年级10:50:36
比如,小学奥数里是不出现方程式的,而到了初中用方程式解决就非常简单了
junhuayang200510:51:18
这一届五年级的教材已经是改版后的教材
比以前的教材好了一些
问10:51:28
小学老师不让用方程式
junhuayang2005 10:51:35
让用的
没有到时间
五年级要学简易方程的
方程的实质是等量关系
是正推的过程]
算术方法是逆推的过程
二年级 10:53:32
允许用方程式的,思维就是顺着来得,如果不用,就要弯很多弯,弯不好就走错了
junhuayang2005 10:53:54
用符号表示数
后面的用字母表示数
是为后来的方程做准备的
二年级10:54:03
为什么要先逆再顺呢
Lena*二年级 10:54:20
直接上方程式不就得了
二年级10:55:22
其始,初中学了方程式的孩子,都不一定会不做小学的一些奥数题目,
junhuayang2005 10:55:26
算术方法要弄通其中的数量关系,方程设好求知量以后找到等量关系就容易了。
加法和乘法是正推
减法和除法是逆推
所以很多人在除法方面是有问题的
问  10:57:22
是的.我在辅导孩子的时候,就发现什么被什么除,顺序搞不清。
二年级 10:58:22
是不是有了方程式,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正向思维解决的? 不一定非要弄个逆向思维来搞脑子。

[ 本帖最后由 junhuayang2005 于 2012-12-20 11:09 编辑 ].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2-12-20 11:13     标题: 接上

junhuayang2005  11:09:08
前面的内容不理解
后面的是没有办法的。
方程其实是数的继续发展。用代数式来解决问题。
六年级上学期一上来的整除就和整数运算中的除法相关,是其中的一部分。
运用最多的运算性质是除法的商不变性质
这是解决整除、分数、比和比例、圆的周长和面积等问题的基础之基础。很多孩子被弄晕了。.
作者: 旮旯茸    时间: 2012-12-25 22:12

好贴,送花.
作者: 安宝妈妈    时间: 2012-12-26 15:06

四年级,进来学习,谢谢分享~.
作者: junhuayang2005    时间: 2012-12-26 15:07

今天一朋友的孩子要进行抽测,昨天给他讲了两个小时左右,希望他能考出好成绩。.
作者: CYTUTU    时间: 2013-1-7 09:51

哎,,楼主本身就是个学数学的料,看帖子,受益啦。请问,还有有四年级的复习要领么?.
作者: CYTUTU    时间: 2013-1-7 09:51

我能加您的QQ么.
作者: Hatty_1218    时间: 2013-1-7 10:33

LZ是小学老师吧?怎么能对教材内容如此细致的了解呢?膜拜呀
同求QQ群.




欢迎光临 旺旺网 (http://ww123.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