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其他] 拉动内需等于放屁(转载天涯) [打印本页]

作者: jemmy    时间: 2008-10-29 21:05     标题: 拉动内需等于放屁(转载天涯)

我觉得我有必要写点东西了。
    虽然我一向标榜远离政治,对所谓的世界大势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失望。但最近的很多很多事情,还是让我觉得有某种东西如梗在喉,不吐不快。
    我厌恶评论,因为评论家大多只是坐而论道的好手,一旦起而行之,则捉襟见肘。
    站着说话不腰疼,固然很惬意。我知道有一天我也许会因为我说的这些而打了自己的嘴巴。但我还是决定要说,就如鲁迅先生所说,如果一个房子里的人要闷死了,你把他叫醒固然很残忍,但,如果你把所有的人都叫醒,又怎么没有可能把房子打一个洞来透气呢?
    我知道,也许我也不能把这座房子建的更好,但希望我说的话,能够给别人一些启示或者思索,这些启示或者思索中,也许就有建房子的高手呢。
    我今天要说的是,到底谁在抛弃中国?
    这个问题看起来太大,几乎无从说起。我还是从细微处说起吧。
    昨天在网易商业报道上看到一个贴子,内容是这样的:房改是把你腰包掏空,教改是把你二老逼疯,医改是要提前给你送终。
    很好玩的一个贴子,却很真实的反映了我们改革的一个现实。中国的未来在哪里?我们要走向美国,还是变成下一个拉美?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一句话,美国的现在就是我们的未来。这句话让我们生出很多美丽的遐想,好像我们真的再这样埋头苦干很多年,就一定能赶英超美,过上欧美人的幸福生活。但是现在,在我们看来,也许赶英超美不过是一个美丽的遐想,也许中国貌似强大的经济外表之下已经暗流涌动,也许歌舞升平之下已经危机四伏。
    为什么要提拉美?
    在我们的主流视野里从来都没有拉美,在我们的概念里,拉美这个名词不比非洲高等多少。我们是不屑于提拉美的,那里滋生着一切资本主义的毒瘤,贫富分化,社会动荡,政治独裁,经济畸形发展,拉美人在独立以后,瞎折腾了200多年,还是处于第三世界。我们怎么能把自己和拉美比?
    拉美人第一次进入我们的视线,大概是在去年,我们在谈论中国汽车业的未来走势时,第一次提到这个词,后拉美化。有人对当时世界汽车巨头纷纷进入中国,瓜分市场提出了自己的忧虑,说中国汽车如果不能走自己独立发展的品牌之路,而企图以市场换技术,最后只能如同拉美的汽车市场一样,沦为世界汽车巨头的加工厂,在食物链底层,抢食一点点残羹冷炙。永远不可能在世界市场上与他们并驾齐驱。而更重要的是,以低廉的劳动力换来的投资必将不会长久,因为一旦出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市场,跨国巨头马上就会进行产业转移,到那个时候,中国汽车业就会被抽空,拉美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未来。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
    而我今天要说的,不仅仅是中国的汽车业,而是中国的整个未来。我们要走向何方?
    是发达的欧美,还是混乱的拉美?
    郎咸平在华工(我不知道具体是那所大学的简称)演讲的时候,对大学生们说,“30年以后写信给你女儿的时候你可能会写,你在别国当保姆的日子还好吗?”“如果信托制度一直缺乏,那么改革将会把我们带到菲律宾而不是美国。”台下的大学生莫名惊诧。
    其实我觉得倒真没有什么可惊诧的。这个道理连我都能想明白,我们中国的那些精英阶层,喝过洋墨水,读过哈佛剑桥的,谁能不心知肚明呢?但是愿意把它讲出来,讲给我们懵懵懂懂的大众和青年学生的,估计只有郎咸平一个人了。
    有些东西是得多用脚趾头想想。我们的脑袋,不是为了让我们整天琢磨同事有没有比我多发多少工资或者邻居的老公为什么比我能挣钱的。记得在中学学世界近代史的时候,曾经就有一个问题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拉美国家独立的时间和美国差不多,到最后发展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历史书告诉我们,那是因为帝国主义的掠夺。我一直觉得那是狗屁,如果一对小兄弟一起长大,有一天哥哥对弟弟说,从今天开始,你归我管了,你挣的钱归我,做弟弟的能愿意?据说拉美国家独立以后,很快就变成了美国的后院。不过这是结果,可不是原因了。之所以美国能把他们当后院,还不是因为几十年之后,当哥哥的已经比弟弟强大了好多,敢于对弟弟说,你挣的钱要是不给我,看我不揍你。
    当然,我当时是想不明白的。我面对这样的答案,也不过就是在心里说句狗屁,除此之外,是断然提不出反对意见的。但现在,我敢说,也许真实的答案已经被我们发现,并且他正在困扰着我们的中国。
    拉美与美国的差距在于,它没有形成良好的财富再生体制,套一句比较主流的话,它缺乏一种财富积累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样的差别。
    第一种情况:
    假设在一个地方发现了金矿,来了一个人投资建了一个矿场,雇一百个工人为他淘金,每年获利1000万,矿主把其中的50%做为工人工资发下去,每个工人每年收入5万,他们拿一万来租房子,剩下的四万可以结婚,生孩子,成家立业,矿主手里还有五百万,可以做投资。因为工人手里有钱,要安家落户,所以,房子出现需求。于是矿主用手里的钱盖房子,租给工人,或者卖给工人。工人要吃要喝,所以,开饭店,把工人手里的钱再赚回来。开饭馆又要雇别的工人,于是工人的妻子有了就业机会,也有了收入。一个家庭的消费需求就更大了。这样,几年之后,在这个地方出现了100个家庭。孩子要读书,有了教育的需求,于是有人来办学校,工人要约会,要消费,要做别的东西,于是有了电影院,有了商店,这样,50年过去以后,当这个地方的矿快被挖光了的时候,这里已经成了一个10万人左右的繁荣城市。
    而第二种情况是这样的:
    假设同样发现了金矿,同样有人来投资开采,同样雇100工人,同样每年获利1000万,但是矿主把其中10%作为工资发下去,每个工人一年1万。这些钱只够他们勉强填饱肚子,没有钱租房子,没有钱讨老婆,只能住窝棚。矿主一年赚了900万,但是看一看满眼都是穷人,在本地再投资什么都不会有需求。于是,他把钱转到国外,因为在本地根本就不安全,他盖几个豪华别墅,雇几个工人当保镖,工人没有前途,除了拼命工作糊口,根本没有别的需求。唯一可能有戏的就是想办法骗一个老婆来,生一个漂亮女儿,或许还可以嫁给矿主做老婆。50年下去以后,这个地方除了豪华别墅,依然没有别的产业。等到矿挖完了,矿主带着巨款走了,工人要么流亡,要么男的为盗,女的为*。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其实就是拉美和美国不同的发展轨迹。也许今天美国人应该说,感谢华盛顿,他为美国缔造了最现代最科学的政治体制,感谢亨利.福特,他一手缔造了美国的中产阶级。而拉美国家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的大独裁者创造了掠夺性的经济体制,以一种豪强的姿态疯狂瓜分着社会财富,而使整个经济虚脱,再也无力发展。
    这里我们有必要再提一下亨利.福特。古今中外所有的商业人物中,亨利.福特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无人能出其右。正是他用他的T型车一手缔造了最初的中产阶级,并将美国社会第一个引入了现代社会(欧洲在这一点上,比美国晚了几十年)。亨利.福特说我要让我的工人能买得起我的T型车,于是他给工人发高工资,他还创造了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使汽车大幅降低,于是,福特公司一跃成为最大的汽车公司,于是有了钱的工人可以买汽车,可以买房子,可以做其它的消费,于是中产阶级诞生了。于是在完成西部扩张,在领土上已经没有回旋余地的美国发现了另外一个金矿,迅速成长的中产阶级带动了巨大的需求,支撑起庞大的国内市场,继续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美国
  从来都是一个依靠国内需求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而中国空有12亿人口,却居然内需不足,不得不靠外贸来拉动经济增长,你说这不是咄咄怪事。你以为你是弹丸之国的日本哪?靠外向型经济就能膘满肠肥?12亿人口,谁能养活中国?除了你自己。也难怪现在全世界都在指着你,说你对人家倾销。
    说到这儿,该说到我们中国的问题了,为什么我们会内需不足,为什么我们会没有强大的中产阶级?我们的财富到那儿去了?我们到底还有多大的持续增长能力。
    中国用一种渐进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资本原始积累。这里边姑且不说什么权钱交易,制度漏洞,不劳而获。没有一个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是干净的。但关键就在于,在积累完成以后,我们该怎么做,是继续任贫富分化发展呢?还是创造我们自己的现代社会,创造纺锤形的社会结构。
    看到那位网友的话真的倒吸一口冷气,我们在做什么?我们的改革是不是正在走向一个反面,以疯狂搜刮普通大众并不多的社会财富来继续换取虚高的发展?今早上看到一篇文章,比较中国和新加坡的十大差距,具体的不说,因为小国毕竟比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要好管理得多。但是,让我深思良久的还是新加坡的体制中所投出来的平等思想,那种对普罗大众的关怀。而我们,这种声音除了矫揉造作的官员作秀以外,我们看到了哪些实质性的东西?中国从来就没有平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有没有也很难说。我们只有所谓精英和庶民。当所有的接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花一辈子的时间才能买一个安身之所的时候,当一个家庭的一个孩子上学就要掏空家里的一切积蓄的时候,当你在股市上投了钱就相当于捐款,被那些国企老板用什么MBO名正言顺的中饱私囊的时候,当一个农民辛苦一年的收入还不如一个大款吃一顿饭的开销的时候,你指望大家不去省吃俭用,疯狂存钱?你指望银行里里几万亿的存款能够转化为巨大的需求?你指望消费品市场能够持续火热?你指望有点闲钱的人能够去做更有用的投资而不是作为热钱去炒房?你指望本来就不多的社会财富能够更快更合理流动?我们很穷,因为我们钱本来就不多,却被装在了很少的人的腰包里,我们本来就不富裕,却在银行压一块,在房子上压一块,在股市里套一块,我钱看起来不少,但是就是转不动,都是死钱。于是,少数人手里的钱只能去买LV、卡地亚、施华洛世奇,因为除了这个,他们也没什么可买的了。有些人还跳出来粉饰太平,说什么奢侈中国。哪个大国的经济能靠几个奢侈品品牌带动起来,再说奢侈品跟你有啥关系啊?你瞎激动什么啊?你要是中国也有几个顶极奢侈品品牌的话,跟着起起哄也还可以。那不过是让法国、意大利多赚点钱而已。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我们的农民还没有富裕起来,就已经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吐干净了血,我们的中产阶级还没有诞生就已经横遭劫掠,我们到哪儿找内需?我们除了出口,让全世界来养活我们以外,有什么办法?所以,全世界都说你倾销。是啊,12亿人,谁养活得了你啊?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们的改革走入了这样的一种境地?教育收费,房价高企,股票圈钱,上帝啊,这是啥决策啊。哪个已经富得流油的国家在当初这么迫不及待地从自己的人民手里捞钱?
    我们的精英阶层都到哪儿去了?为什么这种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的问题,他们就想不明白?
    精英阶层到哪儿去了?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想,精英阶层有两个去向,一个被收买了,一个被扼杀了。
    郎顾之争已经让所有的人都对内地的经济学家失望了。为什么整个内地的经济学家会败在一个叫郎咸平的香港人手里?只有一个问题——良知,不是大陆经济学家太笨了,而是他们已经被收买,良知泯灭,除了为主子叫几声以外,已经没有什么别的作用。于是我们的官僚、资本、还有知识界人士就结成了联盟,制定着进一步瓜分财富的计划。于是我们的普罗大众就失去了话语圈,就算惨叫几声,也不会被人听见。
    这是被收买的,还有被扼杀的。
    就是青年。
    想起鲁迅先生所说,最有希望的就是我们的青年。但是,又是教育,教育,中国教育,被这些精英把持的中国教育,一方面掏光你的钱袋,另一方面让你接受填鸭式的知识,除了会背几个单词之外,几乎剥夺你任何独立思考的能力。好啊,这招真好,真是斩草除根了。郎咸平对大学生说:“我们这一代人不懂法制,也没有良心。”“我们这一代是要早点被淘汰的,把权力交给你们,你们才是未来。”唉,也许郎先生真的不太了解中国的内地,他不知道现在大学生的孱弱肩膀,也许根本就担不起这个担子。
    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你该怎么办?保护你自己。这是每个人首先想到的答案,要么离开它,要么让自己变强大,因为别指望政府保护你。记得五年前我就说,中国在进入一个急剧分化的时代,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在它分化完之前拼尽全力挤入上层而已。
    现在我依然说这话。
    变强大,只有变得强大,你才能保护你自己,保护你想保护的人,你才能让自己的声音被更多的人所听到。
    既然自己是明白人,那为什么不让更多的人知道,多做回复,让更多的人觉悟吧!
         已经回贴的朋友们,谢谢。.
作者: superbaby2008    时间: 2008-10-29 21:50

.
作者: yoyopapa    时间: 2008-10-29 22:39

不过上面提到的内需产生是仅基于自由经济和自由政治的,在中国,有另一种其它国家没有的情形,即:政策制造需要。
比如,不买房小孩不能上户口、不能就近上学,这就制造出买房刚需。
所以,汽车、牛奶等行业的柔性内需,ZF无法拉动,但房产、教育等行业的刚性内需,ZF还是可以掐住民众脖子的。.
作者: 快乐微笑    时间: 2008-10-30 04:34

还有医改,只有普通药可以进医保,一般生个病,不花个几万是出不来的,最低起步价,就是几千,想想医院人川流不息啊,一天的进账太多了,老百姓生不起病啊

所以,身体健康,也是萧条时期的自我保护方法,生个病,花起钱来,可没有个底.
作者: 杨杨杨    时间: 2008-10-30 08:24

“30年以后写信给你女儿的时候你可能会写,你在别国当保姆的日子还好吗?”“如果信托制度一直缺乏,那么改革将会把我们带到菲律宾而不是美国。”
.
作者: bjmcao    时间: 2008-10-30 08:48

好帖,要顶! .
作者: ymy505069    时间: 2008-10-30 09:11

中国就好这口,没办法
想想奥运会残奥会4个开闭幕式放的烟花,就恶心
有钱不能给山区的孩子买几个篮球足球么!.
作者: kathy_tang    时间: 2008-10-30 09:16

引用:
原帖由 jemmy 于 2008-10-29 21:05 发表
第一种情况:
    假设在一个地方发现了金矿,来了一个人投资建了一个矿场,雇一百个工人为他淘金,每年获利1000万,矿主把其中的50%做为工人工资发下去,每个工人每年收入5万,他们拿一万来租房子,剩下的四万可以结婚,生孩子,成家立业,矿主手里还有五百万,可以做投资。因为工人手里有钱,要安家落户,所以,房子出现需求。于是矿主用手里的钱盖房子,租给工人,或者卖给工人。工人要吃要喝,所以,开饭店,把工人手里的钱再赚回来。开饭馆又要雇别的工人,于是工人的妻子有了就业机会,也有了收入。一个家庭的消费需求就更大了。这样,几年之后,在这个地方出现了100个家庭。孩子要读书,有了教育的需求,于是有人来办学校,工人要约会,要消费,要做别的东西,于是有了电影院,有了商店,这样,50年过去以后,当这个地方的矿快被挖光了的时候,这里已经成了一个10万人左右的繁荣城市。
    而第二种情况是这样的:
    假设同样发现了金矿,同样有人来投资开采,同样雇100工人,同样每年获利1000万,但是矿主把其中10%作为工资发下去,每个工人一年1万。这些钱只够他们勉强填饱肚子,没有钱租房子,没有钱讨老婆,只能住窝棚。矿主一年赚了900万,但是看一看满眼都是穷人,在本地再投资什么都不会有需求。于是,他把钱转到国外,因为在本地根本就不安全,他盖几个豪华别墅,雇几个工人当保镖,工人没有前途,除了拼命工作糊口,根本没有别的需求。唯一可能有戏的就是想办法骗一个老婆来,生一个漂亮女儿,或许还可以嫁给矿主做老婆。50年下去以后,这个地方除了豪华别墅,依然没有别的产业。等到矿挖完了,矿主带着巨款走了,工人要么流亡,要么男的为盗,女的为*。
同等起始条件下,走的路不同,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作者: 婧妈咪    时间: 2008-10-30 09:21

在社会保障不健全的情形下,现实一点,就是先给我加工资,我才去消费!.
作者: wwang    时间: 2008-10-30 09:32

有道理啊.LBX真苦啊.
作者: Steven0913    时间: 2008-10-30 09:41

.
作者: lantian54321    时间: 2008-10-30 09:49

好文.
作者: 笑嘻嘻的圆圆    时间: 2008-10-30 10:01

我一个二十几岁的同事有先见之明,移民去澳洲了。 我姐夫也在动这方面的脑筋,要去搞个投资移民。等他有方向了,偶们一家也跟着去吧!!!.
作者: 豆豆助    时间: 2008-10-30 10:39

.
作者: Roselin    时间: 2008-10-30 10:45

引用:
原帖由 ymy505069 于 2008-10-30 09:11 发表
中国就好这口,没办法
想想奥运会残奥会4个开闭幕式放的烟花,就恶心
有钱不能给山区的孩子买几个篮球足球么!
“给山区的孩子买几个篮球足球”这种小事就让全国人民去赞助吧。.
作者: 青苹果    时间: 2008-10-30 10:47

只能是拉美化,而不是欧美化。.
作者: kathy_tang    时间: 2008-10-30 11:06     标题: 内需的涵义很广

http://news2.eastmoney.com/081030,949288.html
铁路建设、灾区重建、汽车内销、扶持纺企以及落实保障用房建设的制度,都是贯彻扩大内需方针的具体对策。.
作者: s2100    时间: 2008-10-30 11:45     标题: 回复 4#快乐微笑 的帖子

你想过医院一天的进帐都到哪里去了吗?台湾王长庚医院几千张床位才只有5个后勤管理人员,而在医院里一线医生每天干10多个小时还不能看完病人,而上面的医院管理层,洋洋散散七八百号人,喝喝茶,看看股票大智慧,时不时出国考察考察,这下该知道你的医报保费用都到哪去了吧.
作者: 冬雨爸    时间: 2008-10-30 12:00     标题: 回复 1#jemmy 的帖子

10年后儿子感激的对我说:谢谢爸爸帮我逃离.
而我在这先对LZ说谢谢啦!.
作者: 小魔术    时间: 2008-10-30 12:25

真惨,想逃了.
作者: 狗不理妈妈    时间: 2008-10-30 12:25

.
作者: wen妈妈    时间: 2008-10-30 12:36

顶!好贴,啥时给制定政策的人看看!.
作者: cindy    时间: 2008-10-30 12:40     标题: 回复 23#wen妈妈 的帖子

精英阶层哎,智商不会比作者低的,只是你没看到精英们的去向吗?.
作者: 自由开心果    时间: 2008-10-30 12:57

好贴,顶。.
作者: haohao2000    时间: 2008-10-30 13:26

精英们的后代带着万贯家财早移民了..
作者: 成成mm    时间: 2008-10-30 14:06     标题: 回复 1#jemmy 的帖子

好贴!精英们的子孙早开溜了!.
作者: 小候的妈妈    时间: 2008-10-30 14:07

是的,有良知的敢为老百姓讲话的经济学家几乎没有,老百姓也没有说话的地方。ZF控制媒体,也就是控制了老百姓的思想。.
作者: 一颗芒果    时间: 2008-10-30 14:50

.
作者: 小婕妈    时间: 2008-10-30 15:44

好贴! 可恨的中国教育制度僵化了思想,让学生没了自己的独立思想,只有标准答案和分数. 有门路有条件的还是尽早开溜吧..
作者: S妈    时间: 2008-10-30 15:53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作者: 毛丫    时间: 2008-10-30 16:00     标题: 回复 1#jemmy 的帖子

都说中国人喜欢攒钱,是呀,花钱的地方太多了,老了以后生活没有保障,社保东挪西拆,不知道真正需要的时候你还能不能拿到,生病住院不仅仅肉体上拨层皮,经济上、精神上更要拨层皮。孩子的教育,即使你花费了大量的金钱让孩子受到了所谓的正规教育,面临的可能也是失业。可笑的是,在金融危机到来之际,中国居然自己叫嚣着拯救全球经济,谁来拯救一下中国的经济,谁来让老百姓生活的更安心,更有保障!.
作者: gb530    时间: 2008-10-30 16:20     标题: 回复 1#jemmy 的帖子

要么离开它,要么让自己变强大,.
作者: nnukny    时间: 2008-10-30 16:27

引用:
原帖由 婧妈咪 于 2008-10-30 09:21 发表
在社会保障不健全的情形下,现实一点,就是先给我加工资,我才去消费!
加我工资也不敢大消费!能加多少啊!要用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我们中年人,上有老(一转眼要过年,有4个老人要孝敬),下有小(一开学学费贵)。自己股票还套牢!有点小钱想去炒底!
等我百年以后,我的孩子要说我。老娘傻,不吃不穿买股票,就留2张废纸给我!估计我孙子说我好:奶奶留下一大笔钱给我,摸着脑袋想奶奶当初为啥自己不用呢?!
是没办法,套老!
还要留点钱防生病。送医院,没钱等死,现在医院没见钱,不救人!
缺的就是钱,还怎么敢去腐败消费呢!.
作者: 婧妈咪    时间: 2008-10-30 16:45     标题: 回复 35#nnukny 的帖子

同是天涯伦落人 .
作者: horsecj2005    时间: 2008-10-30 17:54     标题: 回复 21#爱咪咪 的帖子

还不够院长买套房子的.
作者: caijunwei    时间: 2008-10-31 09:09

决定让老大做老师,让老二做医生,我后半生的幸福生活10年后开始了。.
作者: 快乐的五线谱    时间: 2008-10-31 10:11

据说拉美国家独立以后,很快就变成了美国的后院。不过这是结果,可不是原因了。之所以美国能把他们当后院,还不是因为几十年之后,当哥哥的已经比弟弟强大了好多,敢于对弟弟说,你挣的钱要是不给我,看我不揍你。         LBX能开溜到哪里去啊???.
作者: zzg_sh    时间: 2008-10-31 10:19

顶.
作者: merry77    时间: 2008-10-31 11:25     标题: [zt]别指望中国把西方拖出泥潭

译言 @ 2008-10-31 10:10:49 阅读(515) 评论(5) 引用通告 分类: 未归类
译者:离雨
作者:Will Hutton
原文:Don't expect China to get the West out of this mess
译文:别指望中国把西方拖出泥潭

      随着市场再次崩盘,这似乎敲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丧钟,世人都一致认为,自2008年秋天起,全球经济力量已被预见向亚洲转移,特别是向中国转移。这是一个新的经济巨人。当西方国家奋力挣扎时,亚洲的经济增长可能会缓慢一些,但亚洲将会成为一枝独秀,逃离世界经济与金融自由落体般的衰退。拜拜,美国;你好,中国共产党。

      这种无视一些残酷事实的想法很普遍、很愚蠢。首先,除了日本之外,亚洲国家本质上仍是西方国家的承包商。例如,中国三分之二的出口是为外国公司制造,实质 就是加工半成品,然后运往欧洲和美国。这是一种没有创新的经济,是西方科技的大复制与伪造。这种状况可能将在未来的二百年内转变,但“您”(正在阅读本栏 的读者们)不会在有生之年见到了。

      当然,亚洲有热点地区也是不争的事实。韩国紧随领先的日本;对外贸易规模比西班牙稍逊的印度,拥有前途广阔的公司与生气勃勃的城市。另外还有中国香港、新加坡和泰国曼谷。但是,贫穷、文盲、性别歧视和等级制度仍然很普遍。亚洲大陆将在不久的将来取代美国、欧洲和日本的观点是很可笑的。

      亚洲正在支撑起崩溃的西方经济,这也是不可能的。而这个观点最近十分流行。该观点认为,亚洲现在很强大并已“脱离”西方而独立存在。亚洲将继续消费与生产,因此可以部分承担世界经济,并且缓解即将来临的衰退,使之不至于沦落到最糟的境地。

      亚洲金融市场的恐慌正是该区域(经济)脆弱的表现,也恰证明(此类观点)是一种严重误区。亚洲以中国为典型,是出口商也是储蓄大户。与储蓄量相比,中国消费在GDP中仅占很小的比例,中国的总消费量比意大利还低。当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美国人消费支出减慢,导致中国出口停滞,那么中国的经济就将放缓。在过去的12个月里,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已下跌了四分之一,而在未来的12个月里,很有可能出现更大幅度的下滑。

      依靠投资增长来填补空缺也是不可能的。中国到处是港口、高速公路、钢铁厂、水泥与石油化工厂,这些工业设施的运营状况只达到其设计生产能力的一小部分。当需求下滑,生产能力远远超过需求,中国的泡沫经济将像我们自己这样而破灭。中国的股市已经暴跌,房地产价格也正在下跌。临近香港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制造中心正濒临崩溃。2,200家制鞋厂有一半已倒闭,而原先3,600家玩具生产厂,现已关门了三分之一。

      中国曾经一度增长的原材料需求也正在减少。虽然中国政府表示,受保护的中国银行系统不会受到西方国家(金融系统)问题的冲击,然而上周,中信泰富 (CITIC)公告说,因一项衍生品市场未经授权的交易,中信泰富蒙受20亿美元的损失。中国的银行系统并不是坚不可摧,它背负亿万美元的不良贷款,其来自中共要求(国有)银行向(国有)亏损企业发放贷款,以此抵消核心资本中微小部分。相比这些不可预计的损失及其后果,西方国家的金融危机就显得温和多了。

      中国共产党已敏锐地察觉到了危机,他们降低利率、考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外界对(中国)明年(经济)增长率可能下滑至7%的预警感到很困惑;英国和其它西方国家会为拥有这样的增长率而庆幸?

      然而,别忽略两个重要事实。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曾设法达到每年将近5%的增长。然而成年人中大多数人口依旧生活在贫困中,耕种无望产出的农田。其中很少一部分农民离开无所可为的农村来到城市,实施现代生产技术,带来经济增长。这样看来,仅有5%的增长也会出现危机。

      如果说7%至8%的增长会好些,但依然不能解决失业率快速增长的问题。已有中国人所谓的“事件”——社会动荡爆发。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警告,要维护社会稳定,中国必须通过超高的经济增长率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如此看来,中国必须转变。中国必须增加消费,必须更具创新力和生产力。然而,共产主义是一个路障。

      中国共产党正在考虑做出一项惊人的让步——允许农民买卖土地的长期租契权,赋予7.3亿农民土地权将是自大革命以来所跨出的最大一步。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中共需要农民们利用他们的土地作为抵押,(使农民)减少储蓄,增加开支。这是一个重磅政治炸弹,除去中共的最重要的支柱之一──对农村和土地所有权不再控制,但不得不考虑此方案。由于经济的需要,中国开始步入危险的道路——变得更自由。

      接下来是创新问题,中国在这方面的记录更差。在日本、欧洲和美国申请的专利中,中国只占千分之一。经济学家认为,例如内燃机、互联网或者飞机这些通用技术的大量广泛使用,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内经济增长的关键,并会加速发展。但在本世纪内,不会有任何一项通用技术诞生于西方国家及日本以外的国家,这种垄断已有300年历史。西方国家和日本在通用技术上的领先将会扩大,而不是缩小。

      中国政府知道,中国若要改变这个阴暗的预言,中国必须放开对大学、实验室和商业的控制,创造自由实验与激励机制的微妙组合,以鼓励创新 。然而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金融阵痛也不是永久的。一旦问题解决了,西方国家将重返舞台,继续挖掘创新能力。

     亚洲独裁式的资本主义尚不会战胜西方的自由资本主义。中国要加入一流国家行列,它必须深刻地转变。与此同时,不要指望中国或者其它亚洲国家来减缓经济衰退。西方国家制造了这场混乱,也得由西方国家自行清理。.
作者: xiaoyan    时间: 2008-10-31 11:36

“为什么整个内地的经济学家会败在一个叫郎咸平的香港人手里?只有一个问题——良知,不是大陆经济学家太笨了,而是他们已经被收买,良知泯灭,除了为主子叫几声以外,已经没有什么别的作用。于是我们的官僚、资本、还有知识界人士就结成了联盟,制定着进一步瓜分财富的计划。”
同意!.
作者: cslx    时间: 2008-10-31 14:30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作者: cslx    时间: 2008-10-31 14:31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作者: 婧妈咪    时间: 2008-10-31 14:51

引用:
原帖由 cslx 于 2008-10-31 14:30 发表

给我加我也不敢消费,因为我根本不知道给我加的这些钱什么时候就会被加倍的掠夺回去,还是存起来。
所以说到底还是制度和政府的信用问题。举个例子,三鹿8月底就大规模爆发,可是我们大连的韩伟同志就是敢往鸡蛋或 ...
总得吃总得喝,吃了喝了像在服毒,慢慢死去 可不吃不喝,岂不死得更快?.
作者: Rine    时间: 2008-10-31 15:04

引用:
原帖由 婧妈咪 于 2008-10-31 14:51 发表

总得吃总得喝,吃了喝了像在服毒,慢慢死去 可不吃不喝,岂不死得更快?
.
作者: 婧妈咪    时间: 2008-10-31 15:20     标题: 回复 46#Rine 的帖子

.
作者: 金牛白羊    时间: 2008-10-31 16:40

这就是中国的历史教育方法,只知道背诵年代和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都套用标准答案,大家去背就可以了。

如果我们的历史教育像美国一样,让大家去思考问题,比如“为什么拉美和美国都同样建国200年,发展到如今,差异这么巨大? ”

教育其实是让人发现和分析问题,总而言之让思考,而不是让人去背诵标准答案。

如果教育还是那么差劲,怎么和老美去斗,“交学费”就一直要交下去.
作者: kathy_tang    时间: 2008-10-31 17:35

当官的就是想法子让老百姓口袋里少得可怜的钱“活”起来,给他们创造表面的经济繁荣,好更好地升官发财.
作者: 小魔术    时间: 2008-10-31 23:11

引用:
原帖由 chang 于 2008-10-31 16:40 发表
这就是中国的历史教育方法,只知道背诵年代和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都套用标准答案,大家去背就可以了。

如果我们的历史教育像美国一样,让大家去思考问题,比如“为什么拉美和美国都同样建国200年,发展到如今,差 ...
.
作者: 奕辰妈妈    时间: 2008-11-1 14:31     标题: 回复 1#jemmy 的帖子

看了,心都寒了!.
作者: triffany    时间: 2008-11-1 15:18

一针见血. 让人心寒的制度与现状..
作者: ellajl    时间: 2008-11-1 21:53

掠夺特色的资本主义
掠夺资源,掠夺环境,掠夺民众.
作者: cxy150    时间: 2008-11-2 12:48

掠夺特色的资本主义
掠夺资源,掠夺环境,掠夺民众.
作者: 爱吃小馒头    时间: 2008-11-5 23:08

.
作者: 我们仨    时间: 2008-11-6 08:43

引用:
原帖由 chang 于 2008-10-31 16:40 发表
这就是中国的历史教育方法,只知道背诵年代和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都套用标准答案,大家去背就可以了。

如果我们的历史教育像美国一样,让大家去思考问题,比如“为什么拉美和美国都同样建国200年,发展到如今,差 ...
   差距不是一点点啊。.
作者: 奶宝妈咪    时间: 2008-11-6 13:21

老百姓的钱都被骗光榨干了,还怎么拉动内需啊!真想骂人!.
作者: 四郎妈    时间: 2008-11-10 10:53

马上回家种地,地都没有了,都卖给资本家啦..
作者: ql7788    时间: 2008-11-11 20:57

看到一个统计说,中国医保40%(还是80%?记不准确了)花在5%的人身上,有些地区的领导干部长期在大城市就医,家属秘书司机一行人等包租附近高档宾馆,这些费用都是报销的,更别说庞大的退休高干们的医疗保障了,是我们老百姓不能想象的。.
作者: YaoYaoMM    时间: 2008-11-12 08:50

所谓拉动内需就是增加基建项目,不是国外的内需.
作者: 小毛毛    时间: 2008-11-16 21:50

引用:
原帖由 caijunwei 于 2008-10-31 09:09 发表
决定让老大做老师,让老二做医生,我后半生的幸福生活10年后开始了。
那你就惨了,这两种人既辛苦压力大又容易抑郁,你老了后周一到五帮老二,因为他总是在医院成天不着家;周末帮老大,因为他得开几桌帮孩子们补习挣点血汗钱…….
作者: 快乐的五线谱    时间: 2008-11-16 23:40

增加基建项目?搞不懂为什么非要这样才会拉动内需??据我所知一个不大点的官,退休后有一点点毛病就会去医院住,有免费空调,医护等,一住起码半年,当自家疗养院了,乐不思署!这种资源浪费怎么没人管人了???.
作者: ananqq    时间: 2008-11-17 08:59

刚从杭州回来,马路到处开挖,尘土飞扬。地铁塌陷死伤多人,道路拥挤不堪,尾气排放严重,随行的孩子因为空气原因引发过敏。这就是接下去的ZF增加基础建设投资拉动的内需。
不过,医院的人多了,拉动了内需,人死的早了,节约了社保金,想出这招的人有才。.
作者: Anya2003    时间: 2008-11-17 10:08

大多数人想要出逃,这不已经拉美化了? 可是移民后,我们的国家败了,我们在国外真的能好过吗?在人家眼里我们永远是中国人。.
作者: 鼠来宝    时间: 2008-11-17 10:17

早就想说了,我们拿什么去消费,都套在股市里不能动弹,拉动什么内需啊?哪敢需啊,除了吃,什么都不敢动了,发正大家一起喊口号罢了。.
作者: 昊昊的妈妈    时间: 2008-11-17 12:37

.
作者: 文轩妈妈    时间: 2008-11-17 12:55

是呀,听下来拉动内需动工大的都是国家投资的项目,好像对行业的影响也有限.真不知道路在何方?.
作者: jiajiabaobao    时间: 2008-11-17 15:06

远的如政府之政策如何,俺没水平说什么,其实我们每个人在其中都有"帮拥"之嫌.如:对教育已有种种不满,但依旧跟着ZF的思维跑,逼孩子课外加学奥数,学英语,学作文,...这种情况从小学就开始了...但凡家里有点钱拿的出,有几个孩子的双休日不是被排的满满,..所以说什么都是牢骚.什么是"牢骚",说说而已,(俺也是说说而已).也别说什么只有朗咸平一人存有良心,只是人微言轻,说了大家听不见,.
作者: jinfei0827    时间: 2008-11-17 16:34

,那我们的出路在哪里.........................
作者: wind919    时间: 2008-11-17 16:43

好文章,至少言之有物。。。。.
作者: ZZCL    时间: 2008-11-18 08:13

看了,头都大了....
作者: anniezhap    时间: 2008-11-18 10:31

当中国的老百姓好苦!这样下去只会越来越懦若,这是命运吗?.
作者: 妈妈和爸爸    时间: 2008-11-18 11:24

顶,(这就是我能做的)。.
作者: cyy馨宇    时间: 2008-11-18 11:33

LBX有出路吗? .
作者: 牛牛他妈    时间: 2008-11-19 16:55

其实这个老早就看过了
每看一次心痛一次

我总觉得现在的社会主义不是教材上讲的社会主义,如果马克思知道自己的思想被一帮农民利用愚弄大众,不知道他是应该高兴还是难过

社会主义最讲究公平正义,最讲究民主
可是在所有的号称社会主义国家,都是独裁甚至世袭,老百姓没有知情权,没有监督权,没有选举权

社会主义自称克服了资本主义人吃人的现象
可是在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掌握了政权的少数人独享全国的资源,少数人穷奢极欲,老百姓穷得饭都吃不起.
作者: 牛牛他妈    时间: 2008-11-19 17:01

***市当前城市低收入群众生活中面临的突出困难

接到这个调研任务后,我们走访了***区、***区、***区一些低收入家庭,现将了解的情况概括如下:
1.生活非常拮据,就业困难。
    ****城市居民目前低保标准为220元/月.人,并且在这个基础上还有分类施保、物价补贴以及子女教育、就医、水电煤气等方面的优惠,全家3个人吃低保一个月有现金660元。但是在目前的物价水平下,维持一个3口之家一个月至少要1500元左右,因此月人均收入低于500元的家庭都是低收入家庭。低收入家庭主要集中在家庭主要劳动力失业或者收入低而且家庭成员有重大慢性疾病的家庭。据我们走访了解到,低收入家庭普遍感到生活压力非常大,日子过得很拮据,衣服不敢买主要穿别人送的,几个月吃不上一顿肉,专门买市场的下市菜,家里唯一端上桌子肉类是3-4元1斤(前几个月卖6-7元1斤)的肥肉炼油后的油渣。
解决家庭主要劳动力就业问题是解决贫困问题的突破口,但是据我们了解到低收入家庭就业非常困难,主要原因是身患慢性病或者身体有残疾、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缺乏。***区有好几户夫妻年龄在40岁以下却一直没有就业的家庭,主要是双方身体都不好。根据我们的了解,身体不好而且家庭贫困的青年只能找跟自己条件差不多的男女结婚,这样的结合是苦瓜结苦瓜,而且生出的下一代常常患有先天性疾病,导致贫困雪上加霜。
2.住房拥挤、设施简陋
住房拥挤,3-6人住在30-60平米左右的房子里,低于平均水平一半左右,陈设简陋,家俱基本上都是捡别人不要的,其中一个细节是天色晚了屋子很暗,这些家庭基本上都舍不得开灯。由于低收入家庭连维持基本生活都有困难,经济适应房即使分到了也买不起。
3.低收入家庭贫病交加的情况比较普遍
我们走访的10多户低收入家庭,绝大部分家里至少有一个身患慢性病或者残疾的家庭成员。因为身体不好、年龄大、教育程度低而很难就业,因为没有就业而导致家庭更加贫困,因为贫困而看不起病,因为看不起病小病拖成大病,贫困家庭在这个泥淖中越陷越深。
4、低收入家庭虽然生活困难,但大多数能保持较平和的心态
低收入家庭大部分都似乎安于贫困或者对自己目前艰难的生活麻木了,因此他们一般能保持比较平和的心态,对党和政府给予的帮助非常感谢,反复的自言自语的说“不满意又能怎么样呢”;另少数人对社会感到不满,觉得自己的贫困以及恶劣的生存环境是政府不关心底层老百姓的结果。

                           ****市******
2008年11月17日
(据走访了解到,将近40%的家庭因为物价上涨,收入低,不得不压缩食品支出,旺旺网爸爸妈妈以中高收入为主,发上来让大家了解下更真实的情况。).
作者: 牛牛他妈    时间: 2008-11-19 17:06

更让人担心的是,经济危机造成财政收入锐减后,政府官员的工资以及工作经费是不可能减少的,那么低保金、养老金等一系列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支出可能大幅减少甚至不能按时发放,底层老百姓将饥寒交迫.
作者: tinsuka    时间: 2008-11-20 10:37     标题: 回复 76#牛牛他妈 的帖子

WW上的上海人居多吧、上海像这类贫困的人家应该很少吧?别的小县城肯定比较多、还有偏远山区还要苦呢。.
作者: 牛牛他妈    时间: 2008-11-20 10:50     标题: 回复 77#tinsuka 的帖子

上海的情况我不了解,我到上海只看到繁华的表面
上海低保标准为400元
大部分城市应该跟我所处的城市差不多
不少城市低保还不到200元,最低才70元
因为户籍制度,上海的福利与社会保障部不包括外来人口,能在上海生活的外来人口都是能在当地就业有收入来源的,否则他们就回老家了。因此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相对要富裕繁荣和谐的多吧.
作者: tinsuka    时间: 2008-11-20 10:57     标题: 回复 78#牛牛他妈 的帖子

努力自救吧。这年头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像上海,有些个别人很排外、说上海的失业是由于外来人员造成的。其实、危险的、脏的、重体力、服务行业的工种基本都是外来人员在做、本地人是不愿意去做的。可是有些人宁愿在家吃低保,搓搓麻将、溜溜狗,买菜市场的下市菜吃也不愿意去工作。.
作者: 胖头鱼妈妈    时间: 2008-11-20 12:24

内需=内虚?.
作者: daisy2006    时间: 2008-11-20 19:29

说的很好.
作者: 飞宝妈    时间: 2008-11-20 22:35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作者: outlawsong    时间: 2008-11-21 08:37

GP铺张浪费,LBX勒紧腰带!

      -----玛勒格.彼得.
作者: 芮毛毛妈妈    时间: 2008-11-21 10:41

引用:
原帖由 tinsuka 于 2008-11-20 10:57 发表
努力自救吧。这年头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像上海,有些个别人很排外、说上海的失业是由于外来人员造成的。其实、危险的、脏的、重体力、服务行业的工种基本都是外来人员在做、本地人是不愿意去做的。可是有些人宁愿在 ...
农民工流血流汗出力创造了中国的繁荣,可境遇却如此不堪,最近看了好多境外拍摄的反应中国社会,农民的记录片,止不住的流泪啊!.
作者: AnEchoOfNature    时间: 2008-11-21 10:59

到了该重新读读"共产党宣言"的时候了.
作者: boy龙宝宝    时间: 2008-11-21 12:26

最根本的要彻底改变社会制度。试想一个没有民主、独裁的国家,从何而谈监督体系?所以腐败越来越多,媒体、舆论都被ZF控制,谁会在乎LBX的真正想法?就象我读高中时的政治老师讲得一句“只要知道是什么,不必知道为什么?”改革开放那开始那会,谁家搓个麻将,都胆战心惊,生怕联防队突击,现在倒好,麻将室、发廊比米铺还多,94要麻痹LBX,就象吸食鸦片,沉醉在这之中,不要再想社会上不合理的一切。如果LBX都觉悟了,那还了的?现在的社会问题9象一个雪球,越滚越多,如果不直面解决,总有一天发生雪崩。目前阶段只有自求多福,身体健康,多挣点钱,早日移民,早日脱离苦海。

[ 本帖最后由 boy龙宝宝 于 2008-11-21 12:31 编辑 ].
作者: boy龙宝宝    时间: 2008-11-21 12:34

引用:
原帖由 牛牛他妈 于 2008-11-19 16:55 发表
其实这个老早就看过了
每看一次心痛一次

我总觉得现在的社会主义不是教材上讲的社会主义,如果马克思知道自己的思想被一帮农民利用愚弄大众,不知道他是应该高兴还是难过

社会主义最讲究公平正义,最讲究民主 ...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发展基础之上的。现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倒是朝这方向努力了。还是老马说的好,不能超越历史啊!.
作者: 海上贝贝    时间: 2008-11-21 14:05

咱LBX没法活了呀?.
作者: kikki    时间: 2008-11-21 18:30

说得对,那些所谓的经济学家都已经沦为官商的走狗了,除了粉饰太平之外就是误导老百姓,股票这个泡沫已经在破灭,接下来会是房产,可怜那些为高额房贷将要省吃俭用一辈子的老百姓了....
作者: 小魔术    时间: 2008-11-21 21:04     标题: 回复 86#boy龙宝宝 的帖子

说得好,.
作者: bujiandan    时间: 2008-11-21 22:05

收藏了。关注中。.
作者: tony的妈妈    时间: 2008-11-22 12:12

.
作者: 杨杨和妈妈    时间: 2008-11-22 20:30

,那我们现在能做什么啊?.
作者: 晚风    时间: 2008-11-22 21:03

(转载)   中国正在进行一场赌博:胜率将会有多大?
                 2008-11-22 作者:吴淑琨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近两个月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匡算,实施十大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为加快建设进度,会议决定,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

    1、“大跃进式”的投资宣言:结果会如何?

  在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各地政府纷纷宣布各自的投资计划和规模,以下是一个根据三大证券报报道正理的一份清单:

  江苏3000亿、广东23000亿、上海5000亿、吉林4000亿、海南2070亿、安徽3890亿、浙江3500亿、辽宁13000亿、重庆15000亿、北京1200亿、山西6500亿、四川30000亿……

  十二个省市公布的政府投资规模已达到11.016万亿,如何这个名单不断延长到全国,我相信总投资规模几乎可以肯定超过15万亿,按照带动3倍社会投资的规模,那么这次全国总投资规模将高达一个天文般的数字:60万亿!!!

  我们无意去评价具体某个省份投资规模的合理性与否,这很好地印证了集体行为经济学一句经典的判断:个体的理性行为往往导致集体行为的非理性!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面对国内外纷繁复杂的形势,中央做出的扩大投资的决策方向无疑是有针对性,也是必要的,而每一个省市根据自身的情况,短时间就拿出一份规模不等的投资计划,无疑是反映了我们政府有力的执行力,但问题或许就出在这里,最后汇总起来的投资规模是非常惊人的,单就数字而言,我们似乎又看到了几十年前大跃进的疯狂。

  2、我们正在进行一场赌博:胜负难料!

  中国需要通过投资的扩张,稳定经济放缓的趋势,这是中国国情所决定了的,但同样也是中国经济与产业结构转型所需要的,中国必须逐渐改变过度依赖高投入、高能耗和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

  我们似乎看到了中国之所以这样做,暗含了一种可能的逻辑判断。中国采取的是以时间换空间的做法,以短期的投资扩张,延缓经济下降的速度,这样在未来的过程中,以等待世界经济的复苏,也就是说,如果世界经济能够在未来一两年内就走出本轮金融危机的阴影,那么中国通过延缓经济的下滑一段时间后,就又可以伴随世界经济的复苏而重新起飞,这或许是中国经济在未来即将面对的最好的一种结局。

  但结果会不会这样呢?会不会走向一个反面,即中国采取当前巨大扩张性的政策,最终被证明要成功是有条件的,即世界经济不会陷入长时期的衰退和万亿投资能得到妥善的使用。

  (1)世界经济究竟会如何?如果世界经济由此经历长时期的衰退,中国或许要为今天的几万亿甚至十几万亿的投资付出更大的代价!

  (2)万亿投资能得到最为妥善的使用吗?本轮投资会不会陷入跟以前一样的泥潭中去?会不会存在大量的浪费、大量的重复建设?

  就个人而言,我当然希望世界经济衰退持续的时间不会很长,当然希望我们的政府能够把这几万亿的投资用好,那就是中国的福音,但世事难料,谁也无法预料未来究竟会怎样,惟有问天!.
作者: anney710    时间: 2008-11-22 22:22     标题: 真是寒心啊

一直对ZF很失望,现在感觉是绝望了.
作者: 小宝妈    时间: 2008-11-22 22:48

前两天在看第一财经报纸上,看到研究员的统计,在改革开放30年,国家储蓄分成个人储蓄,企业储蓄,政府储蓄。本来都说中国人最喜欢存钱了,但是丛30年前个人储蓄占全部储蓄的49%,到现在30左右,下降了18之多,而政府的储蓄却每年涨,甚至超过企业的储蓄。

政府手中握有相当多的财富,一直以来没有人去监管政府的花费到底如何合理的消费,同时政府的敛财的欲望越来越大。

老百姓不是不想去花钱,而是实际上手中的财富越来越少,所以拉动内需,为什么政府弄修路修基建,就是政府自己实在太清楚其实老百姓一直没钱消费。一直被剥削的太穷太穷。。。。。。他们比谁都清楚。。。。。。

在这里我们老百姓只能节约自己。.
作者: jiajiabaobao    时间: 2008-11-23 09:06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发展基础之上的。现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倒是朝这方向努力了。还是老马说的好,不能超越历史啊! [/quote]
同感,所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资本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样想来我们与美国相差100年就可以理解了,资本屯积,信用危机,社保就不用谈了,那时的资本主义也没有的.要"破"就坏到极处才可,哪个历史不是这走过来的,所以...."坏"得还不够.我们这辈人是看不见,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不会处于"动荡"调整的时代..
作者: 吾爱嘟嘟    时间: 2008-11-23 19:58

好贴,顶一个.
作者: juliaguo    时间: 2008-11-24 16:54

万亿投资拉动不了内需,只能撑肥贪官污吏的口袋。.
作者: rainbowmm    时间: 2008-11-25 19:39

  难道要全民移民.




欢迎光临 旺旺网 (http://ww123.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