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晴晴的妈 于 2008-8-16 16:22 发表
拉丁舞通常以考级为目标,招收5岁以上孩子。晴晴2岁上早教中心时,旁边有个教学点。每次她都忍不住推门进去看看,她的诚心并没有打动两位严肃的老师。不过,几次看下来,那种一招一式的刻板、枯燥的训练,对成人和大 ...
原帖由 咪雪妈妈 于 2008-8-18 11:24 发表
晴晴妈妈想问问你找的音乐示范老师在哪儿找的?他能不能把自己的这种教学推广?
我女儿也很喜欢跳舞唱歌和弹钢琴,可是对于现在那种跳舞培训班为了考级的教学方式我实在不敢苟同,希望能有你组织的这样的音乐环境 ...
原帖由 hansan 于 2008-8-18 15:54 发表
插句话,问问晴晴妈妈:你们晴晴在联洋什么地方学画的啊?感觉怎么样?
就像学舞蹈一样,很多地方的教学纯粹是以考级为主,抹杀了小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所以我对送女儿去学画画也犹豫不决,宁可让她在家里胡 ...
原帖由 Z2235708 于 2008-8-19 17:10 发表
楼主和我当初面临的情况类似,我儿子现在快6岁,开学升大班,在儿子上小班开始的时候,我也面临了楼主的问题。稍微谈些个人想法:
1。先肯定一下楼主,现在考虑非常正确,要做个三年的幼儿园规划,多了也没有必要了 ...
原帖由 晴晴的妈 于 2008-8-19 16:02 发表
据说课程形式还是很受欢迎的,并且促使其他艺术教育机构,也模仿创意宝贝的教学方式。价格是贵了点。
值不值没法说,看你如何比较,比饭钱贵,但是和一次几天的国外旅游比起来,这个价钱又算便宜的。艺术这东西就是 ...
原帖由 Z2235708 于 2008-8-19 17:10 发表
楼主和我当初面临的情况类似,我儿子现在快6岁,开学升大班,在儿子上小班开始的时候,我也面临了楼主的问题。稍微谈些个人想法:
1。先肯定一下楼主,现在考虑非常正确,要做个三年的幼儿园规划,多了也没有必要了,上小学后也会不一样的
2。“均衡发展,结合小孩本身的兴趣,发掘一两样擅长的科目”的提法很好,就一两样作好就很不容易了,你很快就会发现,如果想什么都好是不可能的,孩子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但如何“发掘一两样擅长的科目”,楼主没有考虑清楚,希望楼主不要一年发掘一两样,三年后一共发掘了6样,但没有一样是“擅长的”,“[b]擅长”是要靠时间积累的,3年的结果肯定比1年的结果要“擅长”。
3。“每天放学后亲子体育活动”“在生活中做数学游戏、快乐阅读,玩中学”的想法太宽泛,无法操作。只有定下什么时间、活动什么内容、活动多长时间、谁陪孩子活动才具有操作性,就好像有些妈妈给孩子排时间表一样,然后你就会发现孩子的时间不够用了,如果只是随便的想起来弄一点,基本上就不要打算有结果的期望。
4。拉丁舞课程:个人认为幼儿园阶段太早,不适合。妈妈可以找些幼儿园适合的活动,同时结合年龄,年龄是个非常重要的参考因素,不要轻易听信一些越早学越好的说法,建议要多方面听取意见,毕竟我们都不是专业人士,不能只听好话,不听坏处,到时候花了时间没有效果,或更坏的伤了孩子。
5。建议楼主现在开始了解可以在幼儿园学习的内容,比如器乐、体育项目、公文、逻辑、珠心算、外语、图画、棋类、天才宝贝、感觉统合,ww上很多,好好学习不难了解。了解利弊和效果,这点最难,了解利容易,了解弊难。然后了解其需要开始学的最佳年龄,不能只听老师介绍,还要听家长的,不同年龄的学习效果是不一样的。然后进行筛选,和孩子一起筛选,这是个很难的过程,也是很重要的过程,越短时间筛选成功,对孩子越好,因为你的孩子有更少的时间“走弯路”。做“减法”比做“加法”难。我当初花了半年的时间做这件事,然后在孩子小班下学期的时候基本确定,现在看看还是很重要的。
6。确定方向后就是考验家长的持之以恒和定力了。所谓“持之以恒”是指是否能在碰到困难的时候坚持下去,包括找不到合适的老师、家长没有耐心教孩子、孩子不喜欢等等。所谓“定力”是指在听到别的家长夸自己孩子某项好的时候是否能泰然处之、不为所动,比如决定不让孩子学钢琴了,那么就不要看着人家学的好自己着急,然后打乱自己的计划。
希望楼主的孩子三年后完成妈妈的计划
原帖由 胡豆妈 于 2008-8-15 22:53 发表
我的家庭教育计划
都说三岁之前最重要,一不留神,小朋友就奔四了。九月份儿子就要上全日制幼儿园,当妈的终于可以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获得整块的自由时间,打算好好筹划一下俺的家庭教育计划(幼儿园阶段)。放在这里,请大家提意见。特别是许多有经验的妈妈,请多多指导,因为这都是我闭门造车想出来的,未必合适。
背景情况:父母都没有文体和艺术特长,爸爸爱钻研,喜读书,妈妈好奇心强、兴趣广泛。
小孩现状:爱静不爱动,专注,爱读书,迷恋汽车、拼插积木等。
教育目标:均衡发展,结合小孩本身的兴趣,发掘一两样擅长的科目。以优势科目带动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尽快让孩子进入自我学习的状态。使得进入小学以后,既能大体适应主流教育,又保持自己的兴趣爱好。
策略分析:扬长补短。长在逻辑思维,可以在数学方面加以引导栽培。短在体育活动,需要用多种形式强化运动。父母没有文体艺术特长,因此不在某项运动或乐器上做特殊要求,但提供适当环境要素,以提升综合素养。
教育计划:(只是计划,都还没有实施)
1)体育方面:每天放学后亲子体育活动,此外打算参加拉丁舞课程,因为舞蹈结合了体育、音乐和协调性几方面的要素,可以一石三鸟。还有长远的用处:以后找女朋友的时候,会跳舞的男生,多少沾光些吧?
2)学科方面,数学、阅读和英文,由家人陪伴,在生活中做数学游戏、快乐阅读,玩中学。这方面主要是需要妈妈做点功课,找到合适的材料,这几方面不打算上辅导班。
3)艺术素养方面,在生活中增加音乐、美术等因素,与孩子共同学习和欣赏艺术。每周听一首名曲,每月看一次演出/展览。
4)整理好玩具柜,根据年龄增减玩具,适当增加乐高等拼插和结构玩具。
5)大致确定每项活动的固定活动时间,形成生活和学习规律。
6)周末出游,每周一小游(市内公园),每月一中游(近郊或邻省),每年一大游(比较远的地方)。
今天先写这些,其它等想到了再补充。
[ 本帖最后由 胡豆妈 于 2008-8-16 00:04 编辑 ]
原帖由 晴晴的妈 于 2008-8-16 16:22 发表
拉丁舞通常以考级为目标,招收5岁以上孩子。晴晴2岁上早教中心时,旁边有个教学点。每次她都忍不住推门进去看看,她的诚心并没有打动两位严肃的老师。不过,几次看下来,那种一招一式的刻板、枯燥的训练,对成人和大孩子适合些,并不适合小小朋友。我在为她报名参加芭蕾舞启蒙班时,也有这样的顾虑。
不过,在联洋画画后,连续三周,每次画画后她都要去芭蕾舞教室门口,隔着磨砂玻璃墙往里面观望,她对舞蹈的痴迷打动了我。把她送进去学习芭蕾舞快三个月了,基本上每次都是同一套动作,好在老师并没有严格要求动作到位。晴晴经常自己跳自己的,还老开小差,老师常常不得不要把她唤回来。最近两次,她一直念叨,老师说我跳舞跳得不好。她很敏感的,或者老师说了,或者老师没有明确这样说,但是老师的眼神和动物,晴晴能够读懂的。最近看了几本关于儿童艺术教育的国内著作,结合女儿的情绪,我决心不让她继续进入下一阶段舞蹈课程。
上次跟你提的音乐素养课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我的视野,我已经凑齐了一个班,准备在下周六下午让老师来智慧果上一堂示范课。这种玩中学音乐,享受音乐,在歌声、舞蹈、乐器和游戏中欣赏和感受音乐的方式比较打动我,我宁愿我的孩子做个自得其乐的快乐歌者,舞者,乐者,而并不指望她真的马上获得技能的提高。和小巫一样,儿童艺术专家们认为技能训练是上小学以后的事情,另外,即使上了小学,现有的一些教学方式仍旧失之于枯燥,未能激发和保持孩子的兴趣。与训练舞蹈家的教学方式相比,让每个人在童年时能亲近音乐,享受音乐更重要。幸运的是,我将成为那个音乐老师的助教,和孩子一块学习和享受音乐,一偿儿时的夙愿(我一直对音乐感兴趣,从小就想弹琴,可惜父母为了不让我影响学习,没有给我提供任何机会,甚至连件简单的乐器和磁带都没给我买)。
另外,有套《在音乐中成长》,是欧洲经典的音乐启蒙教材,可供你参考,顺便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呵呵。
关于学科,少了科学。有本德国的《游戏中的科学》可能有帮助,WW上曾经有个讨论帖。我不敢现在马上去打开了,刚才打开收藏的《游戏中的科学》的联结时,WW的屏幕就消失了,上面的文字只好重新打了一遍。
阅读是整个学业和人生学习能力的基础,相信以你的阅读兴趣和水平,你儿子在书香家庭中会熏陶出来的。
原帖由 胡豆妈 于 2008-8-16 23:18 发表
谢谢楼上二位的点评,我抛出来这些砖,就是想跟大家交流的,自己在家想,往往容易想偏了。
早睡也是我的计划,不然老得快。兴趣班我不反对,主要是综合考虑课程内容、师资情况、路途和费用,适合的都可以上的。
晴晴妈说的是事实,很多兴趣班(不仅是舞蹈的),最后都变成证书班、考级班了。我也看过幼儿舞蹈方面的国内外教育对比文章,批评国内的儿童舞蹈教育套路化、程式化,而国外的重在启蒙,启发小孩子自身的舞蹈感觉(用动作去表现外部世界和心理感受),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基本功上面。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老师和课程,我也不会勉强小孩子的啦。主要目的还是强身健体,增加协调性。能达到这个目的的项目,都可以参加。其它象轮滑、球类、棋牌,在家玩一玩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报班上,象跆拳道之类的,就必须找个课上上。
原帖由 晴晴的妈 于 2008-8-18 03:21 发表
儿童艺术教育与早期智力开发的关系
人们常说0-3岁是早期教育的关键期,我倒觉得这个阶段主要是以培养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为主,智力教育则因为孩子处于感觉运动阶段,只要给孩子提供一个丰富的环境,使他能利用多种感官来接触周围的世界,就好了。所以0-3岁完全可以在家庭教育中完成。
3~6岁,其实才是早期智力教育的关键期呢。这个阶段的智力开发,应以什么形式为佳呢?
我认为儿童艺术教育,是早期智力开发的核心,是这一阶段家庭教育的重心。
谈到艺术教育,人们通常想到唱歌、跳舞和画画,其实,文学,也和音乐、舞蹈、美术一样,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它们分属于语言艺术、音乐艺术、动觉艺术和视觉艺术,具有各自独立的符号系统,因而也对应着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所说的语言-文字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肢体-动觉智能及视觉-空间智能。
虽然在6~10岁,上述智能仍有较高的发展潜力,考虑到进入小学后,将主要进入以读、写、算为基础的知识性的学习,3~6阶段的艺术教育,对于孩子的智力开发几乎就具有了决定性的作用。
即使撇开智力开发不说,上述艺术教育也是培养一个人的审美能力的需要。错过了这个阶段,我们的审美情趣当然也能提高,我们的人格和精神的境界当然也会不断提升,但是,在3-6岁这个关键期来培养,显然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不容易受到学校应试教育的干扰。
不过,我觉得在中国,3-6岁的智力开发显然进入了误区。智力开发变成了小学教育提前化,出于竞争和升学的需要,过早让孩子学习读、写、算,进行抽象的思维训练。
很多人对于早期教育的认识停留在灌输知识的层面,强调及早学习知识,致力于提高孩子识字数数、背唐诗和儿歌的数量。这似乎是一个“常识”:孩子刚生下来就象一张白纸一样,等待我们去涂抹,越早学习知识,就越有可能赢在起跑线上,可以学到更多知识,也就能最快到达终点——考进名牌大学。
脑科学专家告诉我们,由于人脑的发展具有高度的弹性及适应性,就算孩子的大脑还没有发展到特定的阶段,大脑的成熟度还不够,一旦接触了知识,多少也能吸收一点,所以这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培养在实践中似乎也具有一定的“效果”,也能造就一些2、3岁就能识字和做算术的“神童”。但事实上这只是一些应急的神经在应付这些工作,真正负责吸收这些技能的大脑则根本还没有准备好。
原帖由 Z2235708 于 2008-8-19 17:10 发表
楼主和我当初面临的情况类似,我儿子现在快6岁,开学升大班,在儿子上小班开始的时候,我也面临了楼主的问题。稍微谈些个人想法:
1。先肯定一下楼主,现在考虑非常正确,要做个三年的幼儿园规划,多了也没有必要了,上小学后也会不一样的
2。“均衡发展,结合小孩本身的兴趣,发掘一两样擅长的科目”的提法很好,就一两样作好就很不容易了,你很快就会发现,如果想什么都好是不可能的,孩子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但如何“发掘一两样擅长的科目”,楼主没有考虑清楚,希望楼主不要一年发掘一两样,三年后一共发掘了6样,但没有一样是“擅长的”,“擅长”是要靠时间积累的,3年的结果肯定比1年的结果要“擅长”。3。“每天放学后亲子体育活动”“在生活中做数学游戏、快乐阅读,玩中学”的想法太宽泛,无法操作。只有定下什么时间、活动什么内容、活动多长时间、谁陪孩子活动才具有操作性,就好像有些妈妈给孩子排时间表一样,然后你就会发现孩子的时间不够用了,如果只是随便的想起来弄一点,基本上就不要打算有结果的期望。
4。拉丁舞课程:个人认为幼儿园阶段太早,不适合。妈妈可以找些幼儿园适合的活动,同时结合年龄,年龄是个非常重要的参考因素,不要轻易听信一些越早学越好的说法,建议要多方面听取意见,毕竟我们都不是专业人士,不能只听好话,不听坏处,到时候花了时间没有效果,或更坏的伤了孩子。
5。建议楼主现在开始了解可以在幼儿园学习的内容,比如器乐、体育项目、公文、逻辑、珠心算、外语、图画、棋类、天才宝贝、感觉统合,ww上很多,好好学习不难了解。了解利弊和效果,这点最难,了解利容易,了解弊难。然后了解其需要开始学的最佳年龄,不能只听老师介绍,还要听家长的,不同年龄的学习效果是不一样的。然后进行筛选,和孩子一起筛选,这是个很难的过程,也是很重要的过程,越短时间筛选成功,对孩子越好,因为你的孩子有更少的时间“走弯路”。做“减法”比做“加法”难。我当初花了半年的时间做这件事,然后在孩子小班下学期的时候基本确定,现在看看还是很重要的。6。确定方向后就是考验家长的持之以恒和定力了。所谓“持之以恒”是指是否能在碰到困难的时候坚持下去,包括找不到合适的老师、家长没有耐心教孩子、孩子不喜欢等等。所谓“定力”是指在听到别的家长夸自己孩子某项好的时候是否能泰然处之、不为所动,比如决定不让孩子学钢琴了,那么就不要看着人家学的好自己着急,然后打乱自己的计划。
希望楼主的孩子三年后完成妈妈的计划
原帖由 rosemary 于 2008-8-21 07:22 发表
在美国的朋友,他的孩子(男孩子)上中学开始学钢琴,现在高中,不需要家长督促,每天会自觉自愿的只要有空就练琴,因为确实喜欢,也有了自律,虽然水平可能达不到很高,但是他弹奏的曲子就我们平常人听来已是非常流 ...
原帖由 高兴 于 2008-8-20 23:00 发表
今天晚上参加了华东师大的一个会,是关于学前教育的:现在流行管理类的培养,大家一窝蜂的去让自己的孩子去成为精英、领袖,幼教市场现在都打着这类旗号,大家有没有发觉,当人人都是管理人才时,你的孩子会是No.1吗 ...
原帖由 晴晴的妈 于 2008-8-19 06:58 发表
你女儿多大了?2-4岁是涂鸦期,最好不要在这个时候把他们送出去“学”什么东西,最多就是换个在家以外的地方玩玩而已。4岁以后,应该在有儿童教学经验的艺术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程度的练习。不过,这样的练习不能 ...
原帖由 hansan 于 2008-8-22 15:32 发表
谢谢晴晴妈妈的回复。
我女儿4岁,9月份上中班。最初的时候也是走了弯路,买的填色本让她涂颜色,跟她说草是绿的、天是蓝的、太阳是红的、涂色要均匀、不能弄到框外等等等等,,幸亏对自己的这种教学方法 ...
原帖由 hansan 于 2008-8-22 15:32 发表
引用:
原帖由 晴晴的妈 于 2008-8-19 06:58 发表
你女儿多大了?2-4岁是涂鸦期,最好不要在这个时候把他们送出去“学”什么东西,最多就是换个在家以外的地方玩玩而已。4岁以后,应该在有儿童教学经验的艺术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程度的练习。不过,这样的练习不能 ...
谢谢晴晴妈妈的回复。
我女儿4岁,9月份上中班。最初的时候也是走了弯路,买的填色本让她涂颜色,跟她说草是绿的、天是蓝的、太阳是红的、涂色要均匀、不能弄到框外等等等等, ,幸亏对自己的这种教学方法也有狐疑,上网时看到李跃儿网站的一些帖子,才知道这样是完全束缚了儿童的天性,属于培养匠人的。以后就让女儿自己发挥,我只是做一个旁观者和旁听者(让她告诉我画的是什么)。
但是现在就希望有一个引导的方向,而不是纯粹自己摸索。和你一样,我也担心在外面上课的话是老师拿一个模型什么的然后让小朋友在下面对着画,不知道洛西亚是什么样的教学情况?
还有,你说的创意美术,我觉得很棒,如果可以的话,我先报一个名了,呵呵
在书店里看到过这样一套书:“玩美幼教幼儿园美术创意”,觉得还不错,可能挺适合你的想法
推荐一下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101321
原帖由 晴晴的妈 于 2008-8-22 18:36 发表
引用:
原帖由 hansan 于 2008-8-22 15:32 发表
谢谢晴晴妈妈的回复。
我女儿4岁,9月份上中班。最初的时候也是走了弯路,买的填色本让她涂颜色,跟她说草是绿的、天是蓝的、太阳是红的、涂色要均匀、不能弄到框外等等等等, ,幸亏对自己的这种教学方法 ...
谢谢,你推荐的这本书,我今早在当当上刚订了。连同《和孩子一起享受艺术》
这本书原已订了,前二天翻看了一下,还是很受启发,我家大儿子在这方面没有报任何画画班,也是出自于类似的担心,有一本什么《小画家》,我记不清那本书的书名了,那本书在儿童绘画的方面,介绍的非常详细,应该对晴晴妈的生活馆会有帮助。
一般的妈妈给她们看了,就把她们吓倒了,因为那是非常系统化的引导![]()
等其他几本书一起。
我没有教过她草是绿色的,太阳是红的,涂色要均匀之类的,不过,她在托班全都会了——老师教的。
所以当听到有美术老师夸她绘画技巧已经达到中班水平时,我起初很得意,现在很惶恐。也打消了再让她继续学画画的想法。
你有兴趣的话,可以了解一下瑞吉欧学前教育方法。我是看了这类书后,感觉摸到了如何对孩子进行美术指导的门道。
原帖由 晴晴的妈 于 2008-8-23 15:02 发表
这样系统艰深的教材,也会把我吓倒的,呵呵!
幼儿园教师其实也不是专业的画师和乐师,而是要懂得一定的、引导孩子欣赏和创作的技巧。我重新把小巫的《跟上孩子的脚步》相关部分看了一遍,发现小巫在孩子面前要刻意隐藏自己多年练就的、精细写实的绘画技巧,竭力模仿小朋友稚拙、原始的笔法,以避免引起孩子的自卑和刻意模仿成人的标准。我就没有这个问题,不用刻意隐藏水平,我从小画画就是60分上下的。所以,从绘画技巧上,我和孩子是同一个起跑线上的,高不了多少。但从创意上,我就差小朋友太远了。我要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引导小朋友把他们高超的创意发挥出来,在他们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以突破障碍时,给予一定的帮助。
原帖由 晴晴的妈 于 2008-8-24 14:47 发表
今天在李网上搜到个好帖子,http://www.liyueer.com/viewthrea ... p;extra=&page=1。不敢专美,和大家分享。这位美术老师杨颜就是上海的,感觉她真是个理想的幼儿美术指导老师啊,可惜在徐汇,太远了。
原帖由 晴晴的妈 于 2008-8-24 14:47 发表
今天在李网上搜到个好帖子,http://www.liyueer.com/viewthrea ... p;extra=&page=1。不敢专美,和大家分享。这位美术老师杨颜就是上海的,感觉她真是个理想的幼儿美术指导老师啊,可惜在徐汇,太远了。
原帖由 晴晴的妈 于 2008-8-29 18:04 发表
你的感觉是对的,真正的大师的作品,不是显摆技巧,而是表现他独特的内心感受,于平凡中见不平凡,能画别人所不能想。可我们毕竟不懂艺术的高深,虽然看到后让人觉着很容易画,可是里面潜藏了多少丰富的意蕴,流露出多少高超的技艺,我们看不懂的。呵呵……
绘画,也是一种语言。大多数孩子都会喜欢用这种形象的、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诚如马拉古兹所说,孩子有一百种语言,可是成人拿走了99种,只给他们剩下一种语言。
欢迎光临 旺旺网 (http://ww123.net/)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