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语文(阅读)] 【中学古诗文阅读大赛】(4)古诗词“阅读六法”与篇目推荐(新话题:咀嚼式阅读) [打印本页]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27 09:10     标题: 【中学古诗文阅读大赛】(4)古诗词“阅读六法”与篇目推荐(新话题:咀嚼式阅读)

自己孩子还在读初中,本没有这么早考虑高中的古诗文阅读。高中网友zuizuima (落叶繁华)派下任务,要我“开些高中的参考书目吧”。好在帮孩子选择古诗文阅读书籍时,是初中高中一起考虑的,再则,高中生应该可以涉猎部分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书籍,又回到当年自己熟悉和喜欢的园地,所以,开个新帖,跟高中家长们探讨一番,也是预先热热身,等孩子升入高中,自己的备课笔记又可以丰厚不少。
“阅读六法”是最近阅读“古诗文大奖赛”文言文和古诗词篇目时陆续形成的想法,另一位网友(网名待查)要求我提供“原创”的学习方法,呵呵,不敢不遵命;新鲜出炉,接受批评。
“书目推荐”,应该是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先介绍几本家中藏书、已购书籍或者曾经在书店翻阅过的,大家也可以陆续补充。

[ 本帖最后由 H爸 于 2008-11-16 20:25 编辑 ].
作者: rabbitm44705    时间: 2007-9-27 10:07

老师上课,偶认真听。跟着H爸学习,长脑。 .
作者: 嘟嘟虎妈    时间: 2007-9-27 10:40

搬个沙发听听.
作者: 醉醉妈    时间: 2007-9-27 12:32

谢谢H爸今天就开帖了。昨夜还在对小女说这事呢,她可也是WW的忠实听众。
派任务可不敢,应该是请您赐教。 要求你提供“原创”的会不会也是我?但愿不是我。
遵守诺言,多多给您好评。.
作者: 小猪爸爸    时间: 2007-9-27 12:49

地上挺凉的,找个垫子来继续等。.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27 13:19     标题: “阅读六法”——让“孤树”长成“丛林”

看着新编语文教材的古诗文编排,想想就来气——初中四年,就读这几篇东西?
单篇的诗文,就像一棵棵孤独的小树,依着教材编写者列出的单元主题,勉强跟同主题的现代散文和外国散文挨在一起,呵呵,可怜啊!中学版里有家长感叹中学文言文太多太难。多呼哉?不多也!难乎哉?不难也!!还是想加点量,理理头绪。
这六种阅读方法,原本自己已经在用了——把古诗文大奖赛指定初中组的60篇无规则排列的古诗词,理出了点头绪;在某某家长的怂恿下,头脑一昏、心头一热,一早上帖,有些骑虎难下了。
好在中学版的家长们性格还是宽厚的,态度还是宽容的,气氛还是宽松的。
1、单篇作品的鉴赏式阅读法;
2、多篇作品的比较式阅读法;
3、同类作品的群组式阅读法;
4、同题作品的串联式阅读法;
5、文学专题的全景式阅读法;
6、文学名家的咀嚼式阅读法。.
作者: 醉醉妈    时间: 2007-9-27 13:37

家长们也是好学的。.
作者: AnEchoOfNature    时间: 2007-9-27 14:20

到H爸的贴子里从不敢放肆的。正襟危坐,洗耳恭听,静待下文.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27 14:28     标题: 回复 8#AnEchoOfNature 的帖子

呵呵,被侬描绘成一本正经的老夫子了? 还是我的问题,帖子写得太严肃,太正规。.
作者: 雨雨    时间: 2007-9-27 14:35

占个位子,认真学习!.
作者: 醉醉妈    时间: 2007-9-27 16:38     标题: 回复 5#小猪爸爸 的帖子

备个真皮沙发会更舒服的,学习劲头更足。.
作者: 醉醉妈    时间: 2007-9-27 16:42     标题: 回复 9#H爸 的帖子

学习嘛是得严肃、正襟危坐,年少是老师教的,一下子还改不过来的。

期待精彩下文。.
作者: 小猪爸爸    时间: 2007-9-27 17:54     标题: 回复 11#zuizuima 的帖子

看来要预备一个便携式沙发,随时可坐。干点消受中,继续等待。.
作者: 都都妈    时间: 2007-9-27 18:25

没有沙发,立票也要听!H爸辛苦了.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27 20:22

楼上几位催得这么紧啊? 给点备课时间吧!.
作者: 羊鼠好妈妈    时间: 2007-9-27 21:02

H爸辛苦了,我也挤进来,好好听讲了。期待.
作者: 小猪爸爸    时间: 2007-9-27 22:13

肚子又等饿了,先搞夜宵了。.
作者: 红眉    时间: 2007-9-27 22:22

哎呀,正好我高中没毕业,现在赶紧来补课,H爸快点哦,我再老下去就来不及了.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27 22:36     标题: “阅读六法”01鉴赏式阅读法

【推荐书目】
上海辞书出版社:
1、单买《学生古诗文鉴赏辞典》;
2、分别买《古文鉴赏辞典》、《唐诗鉴赏辞典》、《唐宋词鉴赏辞典》······
【推荐理由】
在其他帖子介绍过,不重复。
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文基础和较强的自学能力,象“鉴赏词典”这样的鉴赏专著工具书,完全可以自学;即便遇到个别难解之处,也不会太大影响整体上把握对作品的理解和赏析。而初中生对于鉴赏辞典里的文章会觉得困难多些,需要有家长在旁加以提示或指点。
【阅读方法】
1、泛读法:粗略翻阅一遍,知晓大致内容,然后有选择的依次阅读重要篇目。
2、精读法:遇到课本上讲到的篇目,或者自己感兴趣的篇目,可以仔细阅读,并做些读书笔记。.
作者: 红眉    时间: 2007-9-27 22:59

01鉴赏式阅读法,就要买噶许多辞典啊,H爸啊,下面还买不?一起说吧~~~~.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27 23:51     标题: 回复 20#红眉 的帖子

看在校友份上,悄悄地教您一个省钱的方法,就跟您一个人说,啊!
1、唐诗、宋词的鉴赏辞典,暂时不买也行。WW上有唐诗和宋词的鉴赏辞典电子书,是不是将同样的书做成电子书,我不大清楚,也没比较过,这样,一般阅读就解决了,要细读的话可以打印下来。只是多看电子书比较费眼神。
2、散文的鉴赏辞典,WW上还没有看到,估计不就也会上来的。或者您需要哪篇文言文的鉴赏文章,在谷歌里搜索一下,可以得到N篇文章,当中选一篇合适的也行;家中上网包月的问题不大,否则,上网查询费估计跟书价差不多。
比如这两天中学版热播的苏轼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搜搜看——
我提的这些书,不一定都买齐了放在书架上站岗,真到了要用的份上再买也行。.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27 23:56     标题: 谷歌搜索——苏轼《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1、谷歌搜索——苏轼《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http://www.google.cn/search?comp ... p;meta=&aq=null
2、任选一篇:
http://ljms.sdedu.net/show.aspx?id=1595&cid=118.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27 23:57     标题: 《前赤壁赋》赏析

【转载】
无端受屈、含冤入狱的苏轼,在"乌台诗案"结案后不久,就被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所幸的是黄州地方官吏钦慕他的为人与俊才,非但不加管束,还常常任他在管区内纵情游山观水,而情豪兴逸的苏东坡则每游一地必有诗文纪盛,《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就是这一时期留下的不朽名篇。
赋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从战国时荀卿的《赋篇》创其名开始,先后出现了宏篇巨制的汉赋、骈偶讲究的骈文。这篇《前赤壁赋》是韵文,从头至尾换了十二次韵;像汉赋一样,采用主客答问的方式来阐述作者的思想、认识;又似骈赋和律赋,行文之中常使用排比与对偶,具备了"赋"的基本特征,但它又不为"赋"这种文体所拘泥,多处运用散文笔法,句式有时长短、有时整齐,参差错落,可以称得上是散韵巧妙结合、诗文和谐统一的佳篇,对辞赋体的发展与突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往的游记散文,大多以纪游写景或于纪游中借景抒情为主,而东坡的不少散文,却开创了一种新的写法。在这些文章中,作者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阐明哲理,发表议论为主。借题发挥,借景立论的独特风貌贯串于字里行间。《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新型游记的一篇代表作。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也就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初秋,他与朋友驾一叶小舟,来到黄冈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明月一轮映于波平浪静的江面,送爽的清风徐徐吹来,茫茫白露布满大江,水光山色与中天夜月相辉映,主客对酌于舟中,酒酣耳热后和着凄怆的洞箫声扣舷而歌,然后又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中引出客人思古之幽伤和对人生如寄的慨叹,文章也就此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变"与"不变"的理论和"物各有主"的观点好似一剂"愀然"的灵丹妙药,使客人终于"喜而笑"。
《前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与议论。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形象。歌中的"击空明兮泝流光"则是由景入论的转折。客的伤感起于曹操的"月明星稀",终于"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仍然不离"风"、"月"二字。苏子的对答,亦从清风、明月入论: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之所以说《前赤壁赋》是苏轼散文的代表作,是因为这篇文章几乎包揽了苏文的主要风格特点。宋元明清以来,不少文人纷纷指出,苏文的风格是"如潮"、是"博",也有的说是"汗漫",是"畅达",是"一泻千里、纯以气胜",确实都很有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确切。从《前赤壁赋》来看,苏文的风格乃是一种自由豪放,恣肆雄健的阳刚之美。文中无论说理,还是叙事、抒情,都能"随物赋形"、穷形尽相,写欢快时可以羽化登仙、飘然世外;述哀伤时,又能拿动蛟龙、泣嫠妇作比;而苏文的舒卷自如、活泼流畅,在《前赤壁赋》中也不难发现,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至于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就更是可以在文章中信手举来,毫不费力。"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徘徊";"渺沧海之一粟"的"渺",都是一字千钧,读来似铿锵作金石声。《前赤壁赋》一文还充分体现了苏轼散文自然本色、平易明畅的特色,那种纯真自然之美给古往今来的无数读者带来了多么难忘的艺术享受。

[ 本帖最后由 H爸 于 2007-9-28 09:18 编辑 ].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27 23:58     标题: 《后赤壁赋》赏析

赏析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写景为主;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景色,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后赋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节的山水特征,在苏轼笔下都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都给人以壮阔而自然的美的享受。
全文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写泛游之前的活动,包括交待泛游时间、行程、同行者以及为泛游所作的准备。写初冬月夜之景与踏月之乐,既隐伏着游兴,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主客对话。面对着"月自风清"的"如此良夜",又有良朋、佳肴与美酒,再游赤壁已势在必行,不多的几行文字,又写了景,又叙了事,又抒了情,三者融为一体,至此已可转入正文,可东坡却"节外生枝"地又插进"归而谋诸妇"几句,不仅给文章增添生活气息,而且使整段"铺垫"文字更呈异采。
第二层次乃是全文重心,纯粹写景的文字只有"江流有声"四句,却写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溅流缓而石出有声的初冬独特夜景,从而诱发了主客弃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兴,这里,作者不吝笔墨地写出了赤壁夜游的意境,安谧清幽、山川寒寂、"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奇异惊险的景物更令人心胸开阔、境界高远。可是,当苏轼独自一人临绝顶时,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的场景又不能不使他产生凄清之情、忧惧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文章写到这里,又突起神来之笔,写了一只孤鹤的"横江东来"'、"戛然长鸣"后擦舟西去,于是,已经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悯,文章再起跌宕生姿的波澜,还为下文写梦埋下了伏笔。
最后,在结束全文的第三层,写了游后入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quot;
文中写苏子独自登山的情景,真是"句句如画、字字似诗",通过夸张与渲染,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文中描写江山胜景,色泽鲜明,带有作者个人真挚的感情。巧用排比与对仗,又增添了文字的音乐感。读起来更增一分情趣。但总的来说,后赋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不及前赋。神秘色彩,消沉情绪与"赋"味较淡、"文"气稍浓恐怕是逊色于前篇的主要原因。

[ 本帖最后由 H爸 于 2007-9-28 09:20 编辑 ].
作者: shuaishuaimm    时间: 2007-9-28 01:14

你老慢慢来,偶刚回来,还没空欣赏前面的呢.别听他们的,谁说慢了,偶都觉得来不及看了,人家H爸大师也得有空备课呀.
太感谢H爸了,留着慢慢看..
作者: 醉醉妈    时间: 2007-9-28 08:09

H爸:俺不催你,慢慢来,慢工出细活嘛。.
作者: yifei    时间: 2007-9-28 08:47

.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28 09:25     标题: 回复 26#zuizuima 的帖子

慢乎哉?不慢也! 9月30日零点前,写完六种阅读方法,然后大家舒心过节,节后再聊。进度如何?.
作者: 醉醉妈    时间: 2007-9-28 10:11

可以,可以!辛苦,辛苦!节日期间可以消化消化,劳逸结合。.
作者: jlmm    时间: 2007-9-28 12:27

顶了好贴!.
作者: rabbitm44705    时间: 2007-9-28 12:35

.
作者: AnEchoOfNature    时间: 2007-9-28 12:37

H爸实在是功德无量! .
作者: 小猪爸爸    时间: 2007-9-28 13:03

一歇慢一歇快,倒是象好赖物的电影。.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28 19:53     标题: 回复 33#小猪爸爸 的帖子

就像股市一样,一歇放量一歇跌量.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28 20:17     标题: “阅读六法”02比较式阅读法

【推荐阅读内容】
1、《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高中古诗词鉴赏训练60首:第45篇—第60篇。
2、《高考古诗词鉴赏与应考指导》十、《从诗词比较角度鉴赏》。
【推荐理由】
除了单篇文章阅读鉴赏之外,高中生应该注意多篇有关诗词的比较式阅读欣赏,通过比较来分析一组诗词的题材内容、表现方法和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特点。
【阅读方法】
1、《古诗文大赛专辑》高中古诗词,列出八组比较鉴赏诗词,一会儿我会把八组诗词的篇名摘录出来,有兴趣的家长可以按照“阅读六法”01的提示,到网上搜索一组组诗词及鉴赏文章,让孩子进行比较式阅读。
2、《高考古诗词鉴赏与应考指导》第十章《从诗词比较角度鉴赏》,列出四种比较角度:同题诗、同题材诗、主题内容相关诗和所咏对象相关诗,各种方法都有多篇归类的诗词,我也列出篇名,家长们有兴趣可以如法炮制。
如果这样的比较式阅读方法有效果,那就可以建议高中生阅读古诗词时,自己备一个篇目表格,将相同题目、题材、内容和对象的诗词做个篇目汇总,养成比较式阅读的好习惯。.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28 20:19     标题: 【高中古诗词鉴赏训练60首】第45篇—第60篇

【比较鉴赏第一组】
45、李商隐《马嵬》
46、袁枚《马嵬》
【比较鉴赏第二组】
47、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8、杜牧《赠别》(其二)
【比较鉴赏第三组】
49、王安石《江宁夹口》
50、方惟深《周下建溪》
【比较鉴赏第四组】
51、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52、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比较鉴赏第五组】
53、刘克庄《赠防江卒》(其五)
54、刘克庄《赠防江卒》(其六)
【比较鉴赏第六组】
55、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56、李德裕《登崖州城作》
【比较鉴赏第七组】
57、屈原《离骚》(节选)
58、梁启超《自励二首》(其二)
【比较鉴赏第八组】
59、《红楼梦》:香菱《咏月》(第一稿)
60、《红楼梦》:香菱《咏月》(第三稿)

[ 本帖最后由 H爸 于 2007-9-28 20:43 编辑 ].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28 20:19     标题: 《高考古诗词鉴赏与应考指导》第十章《从诗词比较角度鉴赏》

【一、同题诗】
1、李商隐《贾生》与王安石《贾生》
2、畅当《登鹳雀楼》与王之涣《登鹳雀楼》
3、刘禹锡《台城》与韦庄《台城》
4、白居易《王昭君》与刘献廷《王昭君》
【二、同题材诗】
1、李白《望庐山瀑布》与徐凝《庐山瀑布》
2、贺知章《咏柳》与李商隐《柳》
3、苏轼《江上看山》与苏辙《江上看山》
4、雍陶《题君山》与方干《题君山》
【三、主题内容相关诗】
1、如“马嵬之变”主题:刘禹锡《马嵬行》、李商隐《马嵬》
2、王昌龄《从军行》与高适《塞上听吹笛》
3、杜牧《题乌江亭》与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四、所咏对象相关诗】
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与王维《相思》
2、杨炯《从军行》与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3、刘翰《石头城》与唐•许浑《金陵怀古》

[ 本帖最后由 H爸 于 2007-9-28 20:45 编辑 ].
作者: 都都妈    时间: 2007-9-28 21:34

先顶,后学习.
作者: 小猪爸爸    时间: 2007-9-28 22:42

真是好东西,一直想找突破口,正迷糊呢,看来小猪长假要增负了。.
作者: KITTY004    时间: 2007-9-28 22:54

.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28 22:55     标题: 回复 39#小猪爸爸 的帖子

那后面还有四种阅读方法,长假后再上帖, 让侬家小猪宝宝过节负担不要太重,否则她要上帖子砸老H爸的,怕怕啊!.
作者: 小猪爸爸    时间: 2007-9-28 23:23

网上板砖我都不怕,还怕小猪的嫩爪。.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28 23:43     标题: 回复 40#KITTY004 的帖子

?.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28 23:44

侬不怕,偶有点怕。.
作者: 醉醉妈    时间: 2007-9-29 08:35

H爸:辛苦!
都收藏了,假期让小女好好学习学习。.
作者: 醉醉妈    时间: 2007-9-29 08:38     标题: 回复 44#H爸 的帖子

别怕!.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29 11:27     标题: 回复 45#zuizuima 的帖子

假期里就放松一下,学习古诗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终身的学习和享受过程。
初中要面临中考,高中要面临高考,考试前要针对性地做一些应试准备,可能应试教育的成分会有一些,家长也会变得功利一些。
但脱开考试,阅读和鉴赏古诗文真的是很有乐趣的,现代学生进入古诗文的意境不太容易,需要慢慢引导和培养的。.
作者: AnEchoOfNature    时间: 2007-9-29 12:04     标题: 回复 37#H爸 的帖子

有H爸的心血,我们都可以事半功倍了 .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29 12:36     标题: “阅读六法”03群组式阅读法

【推荐书目】
1、古代散文:《古文笔法详析》
2、古代诗词:《诗词欣赏入门》
【推荐理由】
两本书都是高中的校本教材,很切合高中学生的古诗文教学体系,选材和程度适合高中学生使用。成组文章或诗词的阅读,可以将古诗文的“孤树”拓展成“树丛”,培养学生按照一定的线索由篇到组、由点到线;树丛多了,丛林就有基础了。
【阅读方法】
1、按照本书的编选方法,成组诗文或专题式阅读。可以按照教材编排依次阅读,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阅读。陆续看完整本书后,可以将原先读过的单篇古诗文也串联到教材篇目中进行比较阅读,加深理解。比如读过唐宋诗词中的山水田园诗、怀古咏怀诗等,都可以结合进《诗词欣赏入门》的专题里进行重温和串联。
2、根据教材选篇,寻找相应的群组诗文,进行拓展组合。比如,这次初一教材第一单元,选用的文言文的《世说新语》中的《周处》和王安石的《伤仲永》,我就从《古文笔法详析》中的卷一《笔记第三》中选了多则《世说新语》选段,从卷四《议论文》中选了王安石和其他作家的短篇议论文进行拓展。.
作者: 醉醉妈    时间: 2007-9-29 12:54

H爸,中午还在忙活啊。再给好评。.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29 12:59

节前赶活完成, 长假陪小H, 歇贴七天。.
作者: 醉醉妈    时间: 2007-9-29 13:13     标题: 回复 47#H爸 的帖子

我的意思是假期中先让小女了解这几种阅读方法,有个初步的认识。真正的欣赏过程必然是长期的,要把它当作享受才会有所领悟。好在小女对古诗文还稍有兴趣,一直说学古文比学现代文有趣。最近她们老师在教《前赤壁赋》,她学得起劲得不得了,回家还和我讨论来着。.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29 13:30     标题: 回复 52#zuizuima 的帖子

好样的,赞一个!
孩子有了兴趣,就会自己找书看。小H前几天关照我,杨振中老师的文言文书籍,这本《启蒙读本》和《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之外,不要再接下去买了——“太简单,没名篇”——呵呵,想当初,预初开学时,加多几篇《启蒙读本》的短篇,小H还有些怕怕的。
也就一年时间哦,要向文言文的“精彩语段"上升了,要选读名篇的精彩语段了,现在是《论语》的“精粹解读”与文言文的“精选语段”交替读,长短搭配,自己掌握进度。当然,我也要求,在周末时间宽裕的情况下,选读几篇《古文观止》的长文章,孩子也答应了,看之后的阅读进度。
反正方法也有了,书也买好了,让孩子一步一步走进古典文学的快乐田园。.
作者: AnEchoOfNature    时间: 2007-9-29 14:16

引用:
原帖由 zuizuima 于 2007-9-29 12:54 发表
H爸,中午还在忙活啊。再给好评。
是不是精华贴一定要凑够十个差评?可是找不到地方下脚,怎么办?.
作者: 醉醉妈    时间: 2007-9-29 14:26     标题: 回复 54#AnEchoOfNature 的帖子

那只能眼睛一闭,随便下脚了啊。不过好像对不起H爸的辛劳,还是多多给好评吧。这样H爸的工作积极性也高嘛!.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29 14:31

俺是WW上的老贴民了,得过N个精华贴,多一个少一个无所谓,也不需要鲜贝来交易什么。帖子对大家有用就好。啥时孩子有大出息了,发一包糖糖就行。

[ 本帖最后由 H爸 于 2007-9-29 14:32 编辑 ].
作者: 小猪爸爸    时间: 2007-9-29 14:49

那么大家放心猛踩,有别筋者,我发伤药膏。.
作者: 醉醉妈    时间: 2007-9-29 14:51     标题: 回复 56#H爸 的帖子

仙贝可以作啥交易,我只顾赚了,忘了交易这等大事了,可以到财经板块买股伐?.
作者: 小猪爸爸    时间: 2007-9-29 15:00

据说女童千惠之母有普洱茶庄申请上市,不知各位闲贝可否换股。.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29 15:12

换得WW财经版斑竹若干原始股,上市时赚大啦,然后换成普洱茶,捂上几年,再发一次。.
作者: AnEchoOfNature    时间: 2007-9-29 15:26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07-9-29 14:31 发表
俺是WW上的老贴民了,得过N个精华贴,多一个少一个无所谓,也不需要鲜贝来交易什么。帖子对大家有用就好。啥时孩子有大出息了,发一包糖糖就行。
H爸可算得是位有真正修养的人物,始终是思维缜密、条理分明,气闲神定、宠辱不惊的。
觉得用“致中和”三字形容H爸,到是十分的贴切。.
作者: 小猪爸爸    时间: 2007-9-29 15:28     标题: 回复 61#AnEchoOfNature 的帖子

善酿,也贴切的,反正绍兴的黄酒是也。.
作者: AnEchoOfNature    时间: 2007-9-29 15:35

引用:
原帖由 小猪爸爸 于 2007-9-29 15:28 发表
善酿,也贴切的,反正绍兴的黄酒是也。
极是极是.
作者: 醉醉妈    时间: 2007-9-29 15:35

绍兴出大师级人物的。.
作者: AnEchoOfNature    时间: 2007-9-29 15:47

引用:
原帖由 zuizuima 于 2007-9-29 15:35 发表
绍兴出大师级人物的。
莫非H爸真是绍兴人? .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29 16:01     标题: 回复 65#AnEchoOfNature 的帖子

不是绍兴人。绍兴出师爷,不求轰轰烈烈,但求助人腾达。
尽管不喝酒,但喜欢“善酿”和“致中和”名字中的“善”、“酿”、“中”、“和”。
“善”——上善若水
“酿”——功夫到,自然成
“中”——过犹不及
“和”——国和万民乐,家和万事兴.
作者: AnEchoOfNature    时间: 2007-9-29 16:03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07-9-29 16:01 发表
不是绍兴人。绍兴出师爷,不求轰轰烈烈,但求助人腾达。
尽管不喝酒,但喜欢“善酿”和“致中和”名字中的“善”、“酿”、“中”、“和”。
“善”——上善若水
“酿”——功夫到,自然成
“中”——过犹不及
...
.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29 16:17

也喜欢“致中和”中的“致”字——唯有“求”,方能“致”。
WW上常有性急的家长,羡慕别家孩子的“致”,忽视自家孩子的“求”。
本帖上露面的家长没有。.
作者: 小猪爸爸    时间: 2007-9-29 22:11

话归正题,竭力推荐预初开始读《古文观止》效果很好,其实跟英语会话一个道理,文言会话,节约时间。.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29 22:20     标题: “阅读六法”04串联式阅读法

【推荐书目】
1、古诗词:李支舜《高考古诗词鉴赏与应考指导》
2、文言文:李支舜《高考文言文训练与应考指导》
【推荐理由】
1、《古诗词》一书,以71种鉴赏方法为指导,对300首诗词分类拓展,有100个高考古诗题透视,400句名言名句强化,200个文学文化点链接。这本书是以高中学生开设的古诗词鉴赏选修课为基础编写而成。
2、《文言文》一书,有20个知识点,链接102篇文言选篇或选段,11章归纳表格,28套高考模拟卷。这本书在本市重点高中毕业年级用过,反映不错。
3、大家不要一看到书名,就误以为这是一本应考的辅导书,其实,这是一本将平时阅读、专题练习和应考指导三方面结合得很好的学习指导书。编著者是硕士,语文学科带头人,交大附中语文老师,特级教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得很好,很切合高中学生实际。
【阅读方法】
一、《高考古诗词鉴赏与应考指导》
1、高一、高二的平时阅读:以71种鉴赏方法为指导,对300首诗词分类拓展,积累古诗词的名言名句,还可以将已经阅读过的古诗词穿插进去,扩大阵营。
2、高一、高二的阶段复习:阶段性(比如寒假、五·一、暑假、十·一)进行一些能力迁移练习和典型考题分析。
3、高三学年的复习应考:高三学年进入高考复习时,再看历年高考试卷中古诗词题目的解析。
二、《高考文言文训练与应考指导》
1、高一、高二的平时阅读:主要是基础篇各章节各个知识点的《知识梳理》、《选段阅读》和完成习题。
2、高一、高二的阶段复习:对于各个章节要求的《记忆强化》,进行集中温习和记忆,积累文言文常用实词、虚词和特殊句法。
3、高三学年的复习应考:高三学年进入高考复习时,再看《考点篇》的《文言考点》和《高考模拟题》。.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29 22:21     标题: 《高考古诗词鉴赏与应考指导》中“鉴赏方法”举例

(四)“怀古咏史”鉴赏方法
1、方法指津
2、考题解析:杜牧《过华清宫》和杜常《题华清宫》
3、能力迁移:李白《登凤凰台》
4、拓展阅读:戴叔伦《三闾庙》和元·阿鲁威《[双调]折桂令》“问人间谁是英雄”
5、相关链接:华清宫、凤凰台、八阵图
(五)“赠友送别”鉴赏方法
1、方法指津
2、考题解析: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和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3、能力迁移: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4、拓展阅读: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和元·刘时中《[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和风闹燕莺”
5、相关链接:烂柯人、南京、王观
【体会】以“鉴赏方法”串联多篇古诗词进行比较和扩展阅读,我以为是很好的阅读积累方式,有纲有目,纲举目张,在一种种鉴赏方法的引导下,诗词的积累就像滚雪球一样,坚持多年,必将蔚为大观。.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29 22:22     标题: 《高考文言文训练与应考指导》中“记忆强化”举例

一、120个常见通假字示例表
二、100个常见古今异义双音词示例表
三、30个常见多义词词义推导记忆表
四、30个常见偏义复词示例表
五、名次活用示例简表
六、名词活用示例简表
七、形容词活用示例简表
八、18个重点一词多类的虚词示例表
九、常见同类异形词示例表
十、常见兼词示例表
十一、常见语气词连用示例表
【体会】以上这些表格非常有用,但不是光背表格就能学好文言文的,只有在平时大量阅读、适量训练和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再通过一段时间的记忆强化,才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29 22:30     标题: 回复 69#小猪爸爸 的帖子

基本同意,预初和初一开始都可以,我以为女孩子从初一开始更好些。已经达成共识:
1、周一到周五,晚间时间较少,交替阅读“精粹解读”和“文言语段”;
2、周六和周末,时间相对宽裕,交替阅读《古文观止》和“诗词名篇”;
3、寒假和暑假,时间合理安排,交替阅读古文和古诗词的专著,想从《论语》、《孟子》、《左传》和《史记选》开始。
能否顺利开工和坚持不懈,看持续努力。.
作者: 小猪爸爸    时间: 2007-9-29 23:02

有志者,无事不成。.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29 23:06     标题: 回复 74#小猪爸爸 的帖子

.
作者: KITTY004    时间: 2007-9-30 08:55

太感谢了H爸的无私奉献,又要整理心得又要打这么多字,自愧不如啊!.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30 09:17     标题: 回复 76#KITTY004 的帖子

KITTY小才女哦,估计上初中就能啃啃经典原著啦!.
作者: 醉醉妈    时间: 2007-9-30 09:31

H爸:辛苦啦!每天弄到三更半夜的。.
作者: 都都妈    时间: 2007-9-30 09:40

各位,到福州路的上海图书公司3楼去淘点好书去,杨振中的书也有,不同版本的《古文观止》也有,十一里有空去看看啊
地址:福州路424号,在文化商厦边上.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30 09:54     标题: 回复 78#zuizuima 的帖子

被某个网友鞭子抽着,赶工啊! 白天有思路时打几段草稿,晚上改稿后上帖。.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30 09:57     标题: 回复 79#都都妈 的帖子

怎么偶淘宝的地方被侬发现啦?
前段时间在装修,国庆应该新开张了。.
作者: 醉醉妈    时间: 2007-9-30 10:01     标题: 回复 80#H爸 的帖子

谁啊?偶去试着踩2脚。.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30 10:17     标题: 回复 82#zuizuima 的帖子

稿子准备得差不多了,中午上一帖,下午上一帖,晚上收个尾。长假就没有帖子债了。.
作者: 清风荷影    时间: 2007-9-30 10:40

谢谢,已收藏了。家有小女,刚好今年上高一,好希望多一些有关高中学习方面的知识。.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30 11:12     标题: 回复 84#清风荷影 的帖子

好啊,跟高中学姐们请教一二,未雨绸缪一番, 待小H若干年后升入高中,就胸有成竹了!.
作者: 都都妈    时间: 2007-9-30 12:15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07-9-30 09:57 发表
怎么偶淘宝的地方被侬发现啦?
前段时间在装修,国庆应该新开张了。
他们在徐家汇也开了个点,露天的,觉得不过泥头,就打听到了他们的据点
旺旺上推荐一下,估计他们生意马上会好起来了。
最不喜欢福州路上那家称斤头卖书的,总觉得不尊重知识,所以从来不去那里买书.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30 12:17     标题: “阅读六法”05全景式阅读法

【推荐阅读范围】
1、古代文学史专题:
2、中国诗歌史专题:
3、中国散文史专题:
【推荐理由】
1、初一开始,才教中国古代史,中国文学史才有基础可言;而高中学生,完全可以跟着中国古代史的脉络,加进各个朝代的文学发展史概况。能够通读大学水平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当然好,阅读一些文学史讲座或文学史演义也是可以的。
2、从初中到高中,散文和诗歌的篇章已经有一定积累,但篇章的分布上,还是集中名家名作上,高中学生,可以跟着古代文学文体发展历史做全景式的阅读,将会在关注一棵棵“树木”的基础上,对一片片茂盛的森林做全景式的鸟瞰,散文发展史和诗歌发展史的书籍和文章不少,自己去选喜欢的吧!
【阅读方法】
一、以文学史专题带作品阅读
二、读完一组散文或诗歌,参阅文学史专题
【个人阅读书目介绍】
1、古代文学史专题:钱念孙《中国文学史演义》,陆侃如、冯沅君《中国古代文学二十讲》,褚斌杰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纲要》等
2、中国诗歌史专题:王玉宝著《中国诗》,葛晓音《唐诗宋词十五讲》等。
3、中国散文史专题:刘衍著《中国古代散文诗论稿》等。.
作者: amy的妈咪    时间: 2007-9-30 12:18

好评——收藏——慢慢看——.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30 12:18     标题: 钱念孙《中国文学史演义》介绍

.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30 12:19     标题: 王玉宝《中国诗》介绍

小引  诗之趣
一、“风”中的女性:中国诗的原始情感模式——《诗经》
二、失落的童年之梦:中国诗的神话意识——《楚辞》
三、人生苦难的咏叹:中国诗的现实主义传统——汉乐府
四、寻找生命的维系:中国诗的主体生命——魏晋诗
五、朝向无限的东方自由精神:中国诗的时间观——唐诗(一)
六、人与世界的相通:中国诗的自然观——唐诗(二)
七、心灵的窃窃私语:中国诗与禅宗——宋词
八、自然淳朴的田园曲:中国诗与隐逸——元散曲
九、沧桑兴亡的悲情与挽歌:中国诗的历史感——明清诗

[ 本帖最后由 H爸 于 2007-9-30 13:26 编辑 ].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30 12:19     标题: 葛晓音《唐诗宋词十五讲》介绍

.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30 12:20     标题: 刘衍《中国古代散文诗论稿》介绍

中国古代散文综论(代序)
第一编  古代散文的萌芽与定型
第二编  古代散文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先秦史传散文和学术散文)
第三编  古代散文演变和发展的第二个高峰(秦汉散文、史记、汉书)
第四编  古代散文的革新与骈化(魏晋南北朝散文)
第五编  古代散文发展的顶峰(唐代散文、宋代散文)
第六编  古代散文的因袭与探索(元代散文、明代散文、清代散文)

[ 本帖最后由 H爸 于 2007-9-30 13:44 编辑 ].
作者: 如果爱,请深爱    时间: 2007-9-30 12:34

好评,我家小猪女又有地方加油了.
作者: 都都妈    时间: 2007-9-30 12:40

等~~~~~~~.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30 12:40

小猪女? 应该是预初或者初一的吧? 怎么到高中加油站加油啊?.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30 12:45     标题: 回复 94#都都妈 的帖子

又来一个抽鞭子的 。.
作者: 如果爱,请深爱    时间: 2007-9-30 13:09     标题: 回复 95#H爸 的帖子

要命,我可不想给人留下”虐待“亲女的印象。小女才预初,因为一直偏理不偏文, 偶急。 总想让她在这方面提高再提高 这么多好东西现在不备好,三年以后没地方找啊 .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30 13:19

三年后老H爸的高中古诗文自编教材内部发行,WW上家长打七折,帖子里跟过帖的家长打对折,给过好评的打三折,给过差评的——白送!.
作者: AnEchoOfNature    时间: 2007-9-30 13:25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07-9-30 13:19 发表
三年后老H爸的高中古诗文自编教材内部发行,WW上家长打七折,帖子里跟过帖的家长打对折,给过好评的打三折,给过差评的——白送!
白送给给过差评的,好!这是在告诉它,事实胜于雄辩!.
作者: H爸    时间: 2007-9-30 13:30     标题: 回复 94#都都妈 的帖子

都妈,《中国诗》和《散文史》的篇目已经补上,请鉴定。

[ 本帖最后由 H爸 于 2007-9-30 13:45 编辑 ].




欢迎光临 旺旺网 (http://ww123.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