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3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转载新东方俆先生搏客

转载新东方俆先生搏客

转载新东方俆先生搏客
成绩好的,就更应该留学啦——学习好的孩子,出国好好学习, 本科留学,可行么?

二,

2006年夏天于我又是一个丰收的夏天。

一位三年不见的孩子,跟他母亲一起来新东方,带了好多礼物感谢我。这个孩子,当年在中考时失利,只能去一家高考入学率非常低的高中。她的母亲在想尽一切办法之后依然不能让自己孩子进入所谓重点高中,一时间陷入了绝境,望子成龙、心理脆弱的母亲几乎要自杀。

幸运的是,母亲在她跳楼前找到了我(或者她从来没有真的想死,只是想让儿子上好大学想死了……)

我拍拍母亲的肩膀,敲敲儿子的胸膛,对他们说:“中考失败,在我看来简直是好事。无产者失去的只有锁链,落榜生失去的只有烂校。既然北大清华考不上,我们就去哈佛耶鲁吧——未来三年,你只要拿到一个会考成绩和托福高分,从高中毕业,我保证送你去美国念好大学!”

我建议他们采用我提出的“加一减一战略”——加英语,减高考,申请留学,和高考说拜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绕道不必越。不必越,不必越,高考天险,一举跨越!

听了我的话,妈妈不想死了。但我知道她只是把死期推到了三年以后——三年以后,万一放弃了高考的儿子也不能留学怎么办?

怎么办?

我告诉他们:留学有风险,艺高人胆大。留学风险主要在录取和签证。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教育如此发达和充分,要得到美国一所优秀大学的录取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至于签证风险,只要按签证规定早做存款上的准备,三年之后,你就准备请我喝庆功喜酒吧!

听完这话,这位母亲和她儿子脸上露出幸福的光芒。而我,则为自己包揽了这个家庭的全部希望和前途而感到无比沉重。我招谁惹谁了,要承受这种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然而,为了一个母亲和她儿子的终生幸福,我大义凝然地拍着胸脯,为他们揽下了这个最沉重的人生责任和专业使命!

我的工作,多么高尚啊(做哭科)……

三,

三年过去了,这个曾经呆头呆脑、走投无路的孩子,再次来到我的身边。

因为“加一减一”,他的高中三年过得丰富多彩,他的个人“素质”全面提升,居然让我感到了入迷。瞧!他打着篮球,吹着萨克斯,跳着霹雳舞,考着托福,拿到了五所美国优秀大学的录取(这不奇怪),但居然还有一个学校给了他全额奖学金(这是我也感到意外的罕见成果),踏上了无数成功先辈走过的伟大留学征途。

由于有了奖学金,他那准备卖房子给儿子出国读书的母亲,不仅不用卖房子,反而有钱给这个房子进行一次精装修!

她说要把房子精装修之后等儿子回来结婚,我说儿子学成回国,如果不给你买轿车洋房,他的学就算白留了!

拿到本科全奖,是一种偶然。但得到美国或西方发达国家优秀大学的录取,则是一种有把握的选择——这是中国高考绝对不能保证的。更何况,只要上的大学是好大学,卖房卖地砸锅卖铁筹集学费,其实是一种高度有把握的人生投资。君不见,财富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靠人才!你未必要上常春藤学校才能获得前途,你只要上一个一般性的好大学——比如百度老板李彦宏读过的纽约州立水牛城这所排名一百多的普通大学——毕业出来的人,可以说都是水牛人!

关系到千家万户命运的中国高考制度,是一条看似坚不可摧、难以突破的人生铜墙铁壁。千万中国学子,不得不为突破这个险阻而耗干青春。而美国以及世界各发达国家提供的留学机会,则为几十万中国子弟提供了一条突破天险、出奇制胜、事半功倍、获得更优秀高等教育的机会。

这是一个奇怪现象:一方面千家万户为了高考而疯狂,一方面万千学子却明明看到美国留学机会而不愿争取。结果,得到机会的,是那些捷足先登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刘亦婷的成功,其实与什么天才教育没有任何关系,她只是率先实施了“加一减一”战略的聪明女孩,当全国人民都在华山小道上苦苦攀登时,她一举登上了高等教育的珠穆朗玛峰。

凭什么中国的商品可以塞满美国沃尔玛商场的高低架,而中国学生青春之躯却不能昂首阔步占领哈佛耶鲁宿舍的上下床?(我知道美国大学没有上下床,但为了行文顺畅,就随手拈来一下)为什么美国一架波音飞机可以换取中国一亿件衬衫,而我们不能多派几万中国学生去美国学习造飞机、做汽车、制电影、设计Ipod,将来回国,造点昂贵一些的产品再卖到TNNDe美国去?

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只要你想!

时代终于走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提倡理性留学、反对“留学无意识”的我老人家,开始歌唱一个新时代的新主题:让我们都来参与“加一减一”计划,加英语、减高考,突破高考的马其诺防线,去美国和世界著名大学留学!

四,

美国及世界各发达国家的高等学府,自从中国敞开国门以来,就一直向也中国学生敞开大门,张开怀抱,发出请柬,开启香槟。

发达国家的高教资源不是无限的,不可能满足几百万中国学生的入学需求。中华民族,也不可能把教育下一代的任务外包给外国大学。

但是,中国是一个如此急需人才的巨大国家,留学生的数目远远没有达到它应有的水平。我们每年有一千多万青少年进入18岁适学年龄,中国高校规模与质量,也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求学深造的需求。

如果每年能够多出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人出国留学,利用西方教育资源培养我们自己的爱国学生,难道不是一个利国利民的重大利好行动吗?这对中国未来高端人才构成,将是多么激动人心!

世界接受中国留学生的空间还很大。反而是中国学生自己的保守谨慎以及不了解真相,而弃置了无数优质国际资源。在这个领域,如果我们加强开发——如同我们的商人到巴西俄罗斯去购买森林、到加拿大去购买矿产、到非洲去开采石油那样——如果我们加强开放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意识和宣传,我们就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国际优质高教资源,来为更多中华学子获取优秀高等教育机会,而不至于让千军万马挤在高考独木桥上,一旦落榜,天崩地裂,万念俱灰……

对于那些在教育领域瞻前顾后的朋友们,我想说: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资源是珍贵资源,你不赶紧占领,韩国人、日本人、印度人、外星人天天都在占领。

对于那些从来没有想过留学的朋友们,我想说:货比三家不吃亏,高考留学两相宜,试问中原鹿归谁?品学优秀贯中西!

……

环球化潮流汹涌澎湃。让更多人知道并考虑美国留学机会,是我的责任;让更多人知道高考之路看似天险,其实你只要“加一减一”它就不复存在!只要你学好英语,有一个托福或雅思成绩,你实际上就通过了西方大学的“高考”,你就可以绕过中国“高考”这道看似固若金汤的马其诺防线,而直奔西方留学这座无限宽广的蓝色海洋……



香港大学来到内地招生,引得人人春情萌动,暇想联翩。

其实,在香港大学来到内地招生之前,哈佛耶鲁牛津剑桥多伦多UBC悉尼墨尔本等诸多大学其实早就在中国和中国大学“抢生源了”!瞧,“哈佛女孩”刘亦婷,以及每年近十万的出国留学生,岂不都是被抢走的“生源”吗?

刘亦婷去哈佛读的是本科。中国在美国的本科留学生数目,依然只有研究生的十几甚至几十分之一。究其原因,过去是因为本科生基本没有奖学金,中国家庭难以负担。而现在,更多有了经济能力的人则是因为缺乏专业指导,而放弃把留学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选择。

留学的好处我不多说。我鼓励人们,如果你有相应的经济能力,你就可以、应该、必须把留学作为教育发展的选项之一,在环球范围内,为自己设计最佳教育方案。

放弃高考,加一减一,绕过高考华山天险,突破高考马其诺防线,不要让青春付出无谓的牺牲,不要让人性承受多余的压抑,不要让大脑被题海战术所窒息,而要让思想冲破高考的牢笼……



最后,让我再讲一个“加一减一”的成功故事:

两年前一个月明星稀的晚上,两对父母带着孩子找到我,向我咨询留学。这两个孩子,一个成绩非常好,一个口才极优秀。但成绩好的有希望考上“一本”,而口才好的,只有进入“三本”的渺茫机会。问我怎么办?

我对口才好的孩子父母说:“既然在国内考不上好大学,那么,给我好好准备托福,申请哈佛耶鲁吧!我来亲自为你操刀申请!——成绩好的,既然能在国内考上大学,就读完本科再出国读研究生吧……”

说完了,我转念一想:妈的为什么学习不好的让他留学,学习好的,却让他留在国内?留学难道是一种惩罚吗?既然成绩不好都可以留学,成绩好的,就更应该留学啦——学习好的孩子出国好好学习,将来说不定还能得到诺贝尔奖呢!

这么一说,我转身对成绩好的孩子父母说:你们孩子更应该出国留学!更有希望进入哈佛耶鲁!我也来为你们亲自操刀申请!

两年过去了。就在今天——2006年8月25日——这两个孩子中的一个登上了飞机,满载他父母对他的殷切希望,去洛杉矶读他的本科,我在写作此文的此时此刻,这个孩子的飞机正在跨越太平洋的夜空里飞翔。过几天,另外一个孩子,也将满载他父母对他的殷切希望,登上飞赴纽约的飞机,启动他的美国留学之旅。

我讲这个故事,是想告诉大家:即使是作为中国最主要留学鼓吹者的我老人家,留学思想也有保守甚至盲点的时候,居然会让成绩好的留在国内不去留学!不过,与时俱进是我的天才所在,看到中国高等教育越来越不能满足祖国建设对人才紧迫需求的现状,我感到、我想呼唤:一个留学新时代正在到来,深度留学、本科留学、全面留学本科留学有三个基本条件:

1, 经济条件
2, 英语条件
3, 家长学生必备的现代人开放心态

时间准备:

1,越早越好,从初中起开始强化英语
2, 在高二暑假前完成托福、雅思和SAT等考试
3,高三第一学期开始启动申请.

TOP

回复 #1 米米 的帖子

好贴,多谢!!!.

TOP

徐小平,辅佐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3大将(王强 .徐小平.包凡一)之一,号称国内留学与职业咨询第一人,他天才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带给他人巨大的感染力。.

TOP

回复 #3 jylulu 的帖子

上哪才能联系到这个高人?.

TOP

这样的话,小升初,中考都不要太辛苦了,全部精力扑在外语上,一心出国就行了!.

TOP

我苏州的一个朋友,她儿子今年高考才到大专分数线,但因为他学校好,有外国的大学来他们学校招生,他考了两家,中了一家,马上去法国巴黎读大学了,因为法国大学的费用很多都由国家承担,他的三年半学习费用只要十六万就够了。他本来英语很好,现在在封闭训练法语。

不知上海有没有什么中学是有国外的大学前来招生的?.

TOP

去国外读本科相当贵,一般申请不到奖学金的,我的一个朋友,他是有名医生,当然有钱,儿子在交大附中,考大学应该没有问题,但他选择了去英国留学,老爸给他准备了四年的费用,每年30万的费用作为儿子学费和生活费
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TOP

回复 #3 jylulu 的帖子

请教:这位新东方的徐先生是不是就是开多伦多分校的那位?.

TOP

回复 #4 狗儿妈 的帖子

如何联系不清楚。偶然的机会看了2005年版的“新东方精神”(这本书是新东方自己出版的,免费赠送的),很吸引我,随后就一直关注着它。现在2006年版的“新东方精神”也出来了。你可上它的网站看看。.

TOP

[quote]原帖由 jylulu 于 2006-8-29 12:37 发表
如何联系不清楚。偶然的机会看了2005年版的“新东方精神”(这本书是新东方自己出版的,免费赠送的),很吸引我,随后就一直关注着它。现在2006年版的“新东方精神”也出来了。你可上它的网站看看。 [/quote

.

TOP

回复 #7 轩儿妈 的帖子

费用是贵了点,可是他在英国读的大学和在国内考上的大学肯定不是一个档次的.按照他家的经济状况,几年以后他父亲一定不会后悔的.(前提是这个孩子自己很努力的).

TOP

在新东方说的徐先生就是徐小平。
下面这段是网上摘的:
“俞敏洪未经董事会授权创办多伦多分校,违背了新东方正在建立的新的价值和规则, 犯了一个“美丽的错误”,在董事会做了检查。董事会对其批评并追补授权;董事会对徐小平的工作要求做出回应,徐小平将以留学咨询专家的身份重新进入新东方团队。”.

TOP

这位徐先生的文字,粗看让人想起疯狂英语的李阳,细看跟传销组织发动群众的演讲有得一拼。如果此兄所言真切,全国上下必然响应一片,那签证怎么办,雅思托福怎么考,奖学金还申请得到么?MM们冷静了,先抓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基础了,如果让孩子明白徐老兄的避实就虚之道,那进取心的基石还不顷刻崩溃。现在马路上卖假货的营销策略经常被正规机构套用,真的很创意,MBA、EMBA没有白学。.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猪爸爸 于 2006-8-29 13:30 发表
这位徐先生的文字,粗看让人想起疯狂英语的李阳,细看跟传销组织发动群众的演讲有得一拼。如果此兄所言真切,全国上下必然响应一片,那签证怎么办,雅思托福怎么考,奖学金还申请得到么?MM们冷静了,先抓孩子的学 ...
.

TOP

回复 #13 小猪爸爸 的帖子

去年在一个留学的展览上就遇见这么个人,自称是多伦多新东方的校长,还是一家私立中学的校长,很有感染力的,很象这篇文章的风格.
当时我在旁边听了一会儿他给其他家长的介绍,感觉把国内的一套又搬到了国外,还是应试教育,老师人盯人,但是这里的家长很吃这一套,这样他们花出去的钱才能看出成果.留览了一下报名表上的情况,学生基本上都是市重点的学生(但没有顶尖学校的),应该说基础都是好的,这样到国外报名校才会有保证.(看来他也是有选择的).

TOP

新东方早期的班底以北大出身的为主,如俞敏洪、王强等。徐小平虽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但也曾在北大任教。北大出身的人内心骄傲自不在话下, 表现出来却有两极,一种是眼高于顶,恃才傲物,一种是朴素随和,兼容并蓄。王强、徐小平大概属于前一种,性格是飞扬跋扈。俞敏洪大致上属于后一类。

[ 本帖最后由 jylulu 于 2006-8-29 14:20 编辑 ].

TOP

北大出身的人内心骄傲自不在话下, 表现出来却有两极,一种是眼高于顶,恃才傲物,一种是朴素随和,兼容并蓄

我不了解北大,也不了解这几位,但我起码了解中国的教育,他们是在搞教育还是在做买卖?.

TOP

放眼望去,中国这种类型的英语辅导学校有几家是在搞纯教育?   譬如:朗阁,EF, 乐宁等等..

TOP

关注的话题,现在出国读本科的话题很热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狗儿妈 于 2006-8-29 12:27 发表
我苏州的一个朋友,她儿子今年高考才到大专分数线,但因为他学校好,有外国的大学来他们学校招生,他考了两家,中了一家,马上去法国巴黎读大学了,因为法国大学的费用很多都由国家承担,他的三年半学习费用只要十 ...
国外的名牌大学不会来国内中学直接现场招生,因为即使是本国的学生,都是要按照正常程序提交申请表的。
但是,有很多学校会来中国的一些高中开招生宣传会。我一般只关心美国的大学,所以说一下,以我的母校复旦附中为例,去年来学校进行招生宣传咨询的有:
哈佛大学(去年夏季,单独来的),达特茅斯学院,杜克大学,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韦尔斯利学院(Wellesley),这五校是一起来的,在上海只走访了复旦附中和上外附中两校。
威廉姆斯学院(Williams),阿默斯特学院(Amherst),米德尔伯利学院(Middlebury),弗吉尼亚大学(UVirginia),这四校也是一起来的,和上面五校一样前年也来过。
哥伦比亚大学,塔夫茨大学,斯坦福大学(今年),鲍登学院(Bowdoin),拉法叶特(Lafayette)(大陆只在复旦附中和上外附中进行on campus interview)。
这只是我所知道的来过的。其中,哥伦比亚,达特茅斯,斯坦福,哈佛,杜克这几个学校每年都会从我们学校录人,有时一录就是几个,比如今年斯坦福4个,去年达特茅斯,杜克,斯坦福各2个。
上外附中情况差不多也是这样,因为很多学校来上海就是走两个学校再加上上海美国学校的。.

TOP

这种那美国全奖的学生其实每年只有几个或者几十个,千万不要把这当成一条康庄大道。.

TOP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TOP

这位徐先生的想法怎么和我想得就这么一致啊。
看看这些年,中国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就业的也大都是低层次的就业,我们还拼命地让孩子们去走这条独木桥,都傻了是吧?!.

TOP

好像蛮有道理得啊,考虑一下,本来是打算让他大二以后再走的.

TOP

好帖 条条道路通罗马 坚决不让儿子参加高考.

TOP

这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但我不相信没有反例,或许还有很多,相信徐先生是不会在他的博客中提及半字的吧。.

TOP

辩证关系..

TOP

我的一个同事的儿子本来今年应该在重点中学读高三。今年上半年申请了美国交换生,刚刚去了美国读高三。他在msn上说的生活学习都非常丰富多彩。他的几个同学也决定高三结束不参加高考去美国留学。所以现在新东方的留学课程报名火爆不是偶然,很多家长都有类似想法。.

TOP

.

TOP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