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最好的三家医学院,两家他创建,三家都任院长

最好的三家医学院,两家他创建,三家都任院长

最好的三家医学院湘雅、协和、中大医学院,两家他创建,三家都任院长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23434447406742

最好的三家医学院湘雅、协和、中大医学院,两家他创建,三家都任院长
文史l学堂  发布于 2018-12-31 23:36:00 投诉 阅读数:26万+
第一位获得耶鲁医学博士的亚洲人。创建上海肺科医院,接办华山医院。创建中华医学会晚年凄凉。
​​

颜福庆是中华医学会创始人,他是中国西医学界泰斗,颜福庆教授潜心医学,行医七十载,办医院为的是治病救人;办医学院为的是培养治病救人的医生。二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他倾其毕生精力,为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中国医学现代化鞠躬尽瘁。他集爱国、进取、创新的精神于一身,正谊明道,名垂千古,当之而无愧。

第一位获得耶鲁医学博士的亚洲人。潜心医学,悬壶济世,行医七十载。当年的湘雅七年学制,采取全英文授课,淘汰率高达百分之七十。汤非凡、张孝骞、萧元定、徐维达、吴绍清、高镜朗、应元岳这些我国众多一流医学专家都从这里毕业。



使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与北方的协和、中南的湘雅鼎足而三,成为堪与欧美一流医学院媲美之医学院。

​1882年7月28日,颜福庆在上海江湾一个牧师家庭里来到了人世。他排行老二,兄弟姐妹五人。颜福庆2岁的时候,从美国学习归来的父亲颜如松出任圣公会牧师,主持江湾地区的一个教堂,可惜颜福庆6岁时,父亲颜如松感染伤寒去世,留下了妻子吴氏和5个孩子。

7岁过继给伯父颜永京(原上海圣约翰大学校长)。父亲的死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极大创伤。所以自小他便立志成为一名医师。

于是,颜福庆的童年在圣约翰书院度过。他不仅和书有缘,还有医学有缘。他的舅舅吴虹玉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在虹口培恩路、百老汇路交界处开办了一家同仁堂诊所,聘请美国传教士麦高温医师坐堂。年幼的颜福庆经常出入同仁堂,耳濡目染,很早就对西方医学有一种亲切的感觉。

受其资助,先后就读于圣约翰中学和圣约翰书院医学院。1903年毕业,在上海同仁医院当医生。

1906年,他考入耶鲁大学医学院,1909年毕业时,他成为优秀博士毕业生,是第一位获耶鲁医学博士的亚洲人。

他的堂哥是曾任北洋政府总理的颜惠庆。



​1910年2月,长沙雅礼医院的胡美博士,在码头迎来了归国的颜福庆,胡美受雅礼协会指派来中国传播西医,他在1905年创办雅礼医院,苦苦支撑了5年,医院仅他一人。当不到30岁的颜福庆精神抖擞地出现在他面前时,对他无疑是一针兴奋剂。

彼时,西方医学已相当进步,中国的孱弱令颜福庆十分忧虑。正是在这种情形下颜福庆决心办校。可要建立医科大学谈何容易?颜福庆没想到一次意外的应诊,为自己办校的理想奠定基础。当时湖南都督谭延闿身患大叶性肺炎,突发高烧,老中医疗之无术,这便请颜福庆上门。颜福庆测了体温,开了西药给都督。第二天,烧就退了。自此,信守中医传统的谭延闿开始尊重西医,为颜福庆办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911年为防东北鼠疫蔓延,他在京汉铁路沿线指导开展防治工作。

当年10月武昌起义,为救治伤员,长沙成立中国红十字会湖南分会,他被推举为会长,并兼任红十字医院院长。



1914年,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成立,32岁的颜福庆成为校长。直至1927年(1925年改为湘雅医学院)。颜福庆按现代医学教育体制,制定了七年学制,教学语言、临床实习、病理报告等都采用英文。

在颜福庆和胡美的耕耘下,从湘雅医学院走出了一大批名医。从1914年起招收13名预科学生,到1920年预科学生已有160名。1921年6月,首批10名医学生毕业。1921年1月,美国教育考察团来华考察,确认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与创办于1906年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均为全国最好的现代医学院,从此有“北有协和,南有湘雅”之美誉。在那10个毕业生中,有中国消化病学的奠基人张孝骞,热带病学家应元岳,儿科病学的高镜朗,还有与诺贝尔奖擦身而过的,沙眼病研究专家汤飞凡。

在此期间,1915年他创办被推举为中华医学会第一任会长



“五四”时期,一天,颜福庆正在办公室。助手进来告诉他,有位姓毛的青年要见“颜院长”。这位青年的妻子刚生了孩子,得了妇科病,需要住院,但是没有钱。所以来请求院长帮忙,希望给予免费治疗。当时湘雅医院是有免费病床的,但是须经过院长的批准。


颜福庆在办公室见了这位“拿着油布伞”的青年书生。听完来由后,颜福庆答应了青年的请求。未收分文,治好了他妻子的病。这位青年就是毛泽东,他的妻子是杨开慧。

这是颜福庆在长沙经历的一件极普通的小事。类似无偿给人治病的事,颜福庆不知干了多少回。所以,这件事也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可是毛泽东没有忘记。

宴会上,毛泽东一坐下就对身边的颜福庆说:“三十年前,在湖南湘雅医学院时我就认识你了。”

颜福庆大吃一惊,有点拘谨地回答说:“我一点印象也没有。”

“当时你是一个大名鼎鼎的大学校长,我还是一个无名小卒。”毛泽东风趣地说



在17年的办学过程中,颜福庆痛心地发现,中国农村卫生习惯极差,百姓对医疗看病的意识太过薄弱,中国劳苦大众所处卫生环境极为堪忧。所以1927年,国联卫生组织,找到他筹建国联卫生部时,颜福庆欣然接受了这次任命。很快,他便设计出卫生系统行政构架。在这个构架当中,农村的卫生覆盖,是颜福庆设计的重中之重。他要让那些穷苦人民人人看得起病,不再因为没钱而遭受病痛的折磨。

但他没想到,卫生部成立时,他却因触怒官场遭到排斥。“与卫生官员接触,令我顿生厌恶,他们竟然以损失公共利益为代价,来公报私仇…”

此后,颜福庆就职协和,可他一心想创办自己的医学院。一个集医学院、医院和研究院,为一体的研究中心。



兴办高质量医学院,师资、设备、基地一样不可缺少。当时作为教学医院的红十字总院规模过小,满足不了临床教学需要。他决定为医学院筹办一所设备齐全、规模宏大的现代化医院。为达目的,他还开始了艰难的征集土地、筹募基金工作。

由于颜福庆教授广延名师,增添设备,积极加强教学医院建设,医学院学风严谨,钻研创新,成绩卓着,师生热情高涨,校誉日隆。在短短的几年中,培养出一批得到国内外公认的高水平医学人才,使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与北方的协和、中南的湘雅鼎足而三,成为堪与欧美一流医学院媲美之医学院。

1927年10月,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正式开学,(几经改名,1928年5月定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颜福庆被任命为首任院长。尽管他享有中国大学校长中最高薪酬,是协和聘请的首位华人校长和正教授,但他毅然辞去协和医学院副院长职务,南下上海履新,朝自己的理想迈进。

这家医学院1932年9月成为独立的一家医学院,名称是国立上海医学院,1952年改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1985年5月改为上海医科大学,后又改名为今天的复旦大学医学院。



北伐战争中率领一支由四十四位中外医生混合组成之红十字会医疗队,从上海直奔武汉、郴州、九江抢救伤员;组织基地医院,预防霍乱、伤寒等传染病的流行;开展卫生宣传。

1929年,颜福庆重访美国,看到美国的医事中心后感慨万千:“中国距离美国的最低医学标准,都还有很大的距离。再这样拖延下去,中国的现代西学将永远落后西方。”

回国后,他四处游说实权人物,募集资金筹建医事中心。1931年2月28日,国民政府三位部长孔祥熙、孙科、刘瑞恒共同在上海银行公会召集募款餐会,连杜月笙在内等30多位名流尽皆到场,颜福庆从在坐富豪手中,筹得了100万银元。在奔波近10年后,两鬓斑白的他,终于建起了梦寐以求的医事中心。



经过颜福庆等人的不懈努力,中山医院筹建得到了宋氏家族、嘉道理、沙逊、张学良等社会名流和浙江政府、江海关、银行公会等机构的大力资助。1936年4月,中山医院、国立上海医学院新校舍同时奠基。

3年过去了1937年4月1日下午2时,枫林桥边,上海迎来的特别的一天:举行国立上海医学院新院舍落成暨中山医院开幕典礼。

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宋霭龄夫妇、卫生署长刘瑞恒、教育部次长段锡朋、驻美大使王正廷、中华医学会会长朱恒璧、淞沪警备司令部司令杨虎、海上名人杜月笙、画家刘海粟等数千人集聚上海西区枫林桥畔,共襄盛举。



不久,颜福庆又接办了中国红十字会的总医院,是今天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前身,颜福庆把它作为上海医学院的第一所教学医院,颜福庆兼任医院院长。

在颜福庆的游说下,1933年,沪上工商名人叶澄衷之子叶子衡捐出占地80余亩的江湾叶家花园,上海的结核病医院就此诞生,颜福庆兼任首任院长。



1937年8月13日,日寇大举侵犯上海,他任上海市救护委员会主席,组织救护队抢救伤员,并向世人控拆日军暴行。1938年~1939年任武汉国民政府内政部卫生署署长。

他妻子曹秀英办了一所孤儿院,收容战时无家可归的孤儿;他长女受训成为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长子抗战爆发时尚在美国留学,颜福庆写信叫他马上回国参加抗日战争。

颜福庆的终极理想,是为中国打造公共卫生防疫系统,为更多的人谋福,预防疾病。所以在医学院初创之时,他便亲自开授公共卫生学,让中国防疫体系逐渐壮大。那时候的中国积贫积弱,接种一次人痘的费用是两车小麦,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衣食尚不周全,更何卫生之有?颜福庆将目光投向广大的乡村,让自己的学生下乡免费宣传医学知识,为那些孩子体检,建造卫生公厕。

1949年,上海医学院被接管,颜福庆把董事会的全部财产移交给了政府。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颜福庆参加了上海市抗美援朝志愿医疗手术队的领导工作。虽已70高龄,参加了慰问团亲赴东北慰问志愿军。

文革浩劫来临后,一张张大字报,给老人扣上了一顶又一顶吓人的帽子:“汉奸”、“卖国贼”、“医务界的反动祖师爷”、“美国特务”、“现行反革命”、“洋武训”等等,其中任何一条罪名都足以判死罪。

在耗尽半生心血、由他一手创建的校园里,84岁高龄的老人,八月酷暑天,被戴上高帽子,脖子上挂一块木牌,写着“我是混蛋”,游街,或在批斗台上搞“喷气式”。颜福庆被迫左手拿一只破铁皮畚箕,右手执一短棒,在他创立起来的校园里边走边敲,口里还不断地喊叫:“我是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我是医务界反动权威的祖师爷”、“我是牛鬼蛇神”等口号,紧跟在他后面的有七、八个教授,同样也是戴高帽、敲畚箕、喊骂着自己。时不时受到唾沫侮辱和拳脚相加,甚至有人将墨汁从他头上浇下。台下,群众高呼着震耳欲聋的口号。空中,回荡着高音喇叭刺耳的声讨。汗水吧嗒吧嗒地流下来,84岁的老人成了大花脸,模样惨不忍睹。



批斗结束,回到家中,儿孙们想找些话安慰他,他却摆摆手道:“不必把这些事放在心上。”

1968年秋冬之际,工宣队进驻颜福庆的家,严厉地宣布:“从今天开始,对你实行隔离审查!你只准他呆在卧室里,不能乱说乱动,家属不能走进你的卧室。”

从那天开始,谩骂声、口号声、朗读语录声在颜福庆卧室时时响起。一天,一个工宣队员责问颜福庆:“老家伙,你为什么不自杀呢?”“我为什么要自杀?我问心无愧!”他平静地富有尊严地回答。

1968年后,颜福庆身体每况愈下,一天肺气肿复发,家人用藤椅将其抬到中山医院急诊室。然而令人无比寒心的是,医生看到他,立即向工宣队请示,最后只开了药打发他离开。家属要求给呼吸困难的老人吸点氧,遭到了院方的冰冷拒绝。这时颜福庆叹了口气,对儿孙说:“我们回家吧…”

在短短的回家路上,颜福庆的眼泪一滴滴淌了下来。此后两年,颜福庆再也没有进过他创办的中山医院,尽管医院和他家仅有一墙之隔。

1970年11月29日上午,隔壁“上医”的围墙突然坍塌,坐在家中的颜福庆也倒了下去。一代医界巨星,撒手人寰,就此陨落…。给上海留下了中山医院、华山医院和上海医学院。



20世纪80年代中期,儿子把父母的部分骨灰带到美国,安葬在纽约北郊一座公墓。

颜福庆(1882.7.28-1970.11.29),字克卿,祖籍厦门,中国近代著名医学教育家,公共卫生学家。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