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魏璎珞不可欺,看爽剧不丢人!

魏璎珞不可欺,看爽剧不丢人!

魏璎珞不可欺,看爽剧不丢人!
https://mp.weixin.qq.com/s/lT5ZaxfoBcAOVA8IEGuEBw

魏璎珞不可欺,看爽剧不丢人!

原创: 张明扬的阳明山  大家  今天



我,魏璎珞,天生脾气暴,不好惹
谁要是再唧唧歪歪,我有的是法子对付她。

2018年7月19日,那个叫魏璎珞的宫女带着这句招牌狠话横空出世,在之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有效占领了中国人的生活圈。

在这个炎热糟心的季节里,《延禧攻略》和“魏姐”几乎成为了国人今夏最大的慰藉,让陷于假-疫-苗、贸-易-战、熊市和房租上涨中的普通人深深的喘了一口气:爽!



《延禧攻略》中的主角魏璎珞,以乾隆宠妃、嘉庆生母令皇贵妃为原型。在剧中,“魏姐”实现了从底层宫女到宠妃、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开挂升级之路,甚至能“召唤”天雷劈死敌-对-势-力,不用什么天道好轮回,该报的仇都不用过夜


天下爽剧,唯快不破

有别于之前的任何宫斗剧,《延禧攻略》中的魏璎珞犹如开了挂一般,以紫禁城中最低的职级“宫女子”起步,以一副“绝对不好惹”的人设闪灭那些企图霸凌她的宫女,继而被皇后看中、引为头号亲信甚至是知己,带着“姐姐在宫中离奇自杀”的家仇接连对大内侍卫、皇上最宠信的亲王和气场无比强大的太妃开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魏璎珞引雷劈死太妃那一幕虽然无比荒谬,但我还是忍不住想起了《美少女战士》中的“我要代表月亮消灭你”,然后也就释然了。

几乎每一集都有战斗,几乎每一集都有凯旋!



魏璎珞

魏璎珞身兼“斗战胜佛”和“玛丽苏”两套人设,前者,金刚怒目斗败一切宫中反动势力,后者,魏璎珞也赢得了乾隆、傅恒和袁春望的芳心(神医叶天士是不是也像《甄嬛传》中的温太医一样有爱则存疑)。魏璎珞从贵人、令嫔到令妃和令贵妃这一路“升职”几乎每次都上了热搜。网友对清宫中后妃这一套人事升迁制度,搞得都快比与生活关系万千重的公务员级别还要熟了。

此种套路,在网文中叫“爽文”,在电视剧中叫“爽剧”。《延禧攻略》的特殊性在于,这真的是一部“原教旨意义”上的“爽剧”啊!

从广义上说,《甄嬛传》和《芈月传》这样的也符合爽剧的基本特征,甄嬛和芈月一开始也是“路人”一枚,通过各种机缘巧合与血腥斗争最后荣登“宫斗大赛第一人”,从结果上和《延禧攻略》并无大的区别。

但是,甄嬛和芈月的成功是有波折的啊,“前者是曲折的”,而且大的波折一有就是十集,看起来虐心得很,看起来不爽还能叫“爽剧”么?



甄嬛要经历丧子、出宫、被虐等一系列的试炼才渐渐走上人生赢家

而《延禧攻略》呢?在前期基本上是一集消灭一个敌人的节奏,拦在魏姐前的那些难题也好、比她强的恶势力也好,大概率都是当集解决,然后快速切换到下一个场景中去,你说这是孙悟空九九八十一难也好,说是网游中的打怪升级也好,秘诀就是一个“快”,用最快速最大快人心的方式干掉对立面。

在《延禧攻略》的后半部,尽管“打怪”节奏慢了下来,魏姐和皇帝的感情也出现了些波折,但这和《甄嬛传》那种皇帝与甄嬛的彻底决裂是一回事么,你分明知道,乾隆爷还是喜欢魏姐的啊,这不就是另类的调情么?尔晴也好,纯妃也好,继后也好,顺嫔也好,下线都是早晚的事啊,她们的“作恶”一点都不会影响到你的“爽剧”观感,只会让你看到她们下线时更加“爽”。更别说,魏姐干掉这些人的节奏也并不慢,哪一集魏姐没有点反击啥的?



魏姐敌对势力之——喜答腊·尔晴已经成为“全民公敌”一般的存在。背叛皇后、陷害魏璎珞,嫁给傅恒……最终逼死孝贤皇后。等着尔晴领便当,甚至成为很多粉丝的追剧动力。



魏姐敌对势力之——娴妃/乾隆继后辉发那拉氏。
得益于佘诗曼的演技,娴妃的黑化也成为一大剧情看点


魏姐敌对势力之——顺嫔。

加快打怪升级的节奏,大幅度缩短主人公的“蛰伏期”和“被打压期”,以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来作为全剧(全文)的主线,这就是网络时代起点式“爽文”和《延禧攻略》式“爽剧”的最大特点之一。


爽剧之罪

随着《延禧攻略》的热播,有一种在知识分子中的流行批评是:爽剧和爽文是一剂充满意淫的麻醉剂,让人分不清现实和爽剧世界中的区别,最终降低人的现实感,在真实世界中不知所措。

对此,其实我很想说,这样的批评不能说一点都不对,但持这种迂阔看法的基本都是没有看过爽文爽剧的“小白”。没有足够的观片量看文量,就出来做大而化之义正词严的批评,不是很妥当。

像《延禧攻略》这样的爽剧当然可以看作一种“心理按摩”,观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可以从中完成自我带入,看着自己从懵懂无知的宫廷小白,一路打怪,最终实现不断升职和自我价值。

但我不明白的是,这样的“心理按摩”何错之有?从中国古典小说的最初起源来看,无论是才子佳人,还是岳家军杨家将,不都是满足受众的某种心理需求或者说现实中无法完成的心灵缺失么?这很难说不是通俗文学的原始功能之一吧?

往大里说,当明末清初时代的人津津乐道于《杨家将演义》和《说岳全传》时,难道不是也在满足着现实着某种无法实现的政治诉求么:现实中打不过八旗军,就在文学中的夸张与幻想中满足吧!

这当然也可以看作一种意淫,但有错么?通俗文学而已,又没让你知识分子沉迷其中了。

至于说什么混淆现实与爽剧的世界,就真有点欲加之罪了。你真的确定,地铁里某个看着宫斗剧入迷的时尚女生,到了公司后就会直接冲到老总办公室里,像魏姐那样痛斥领导?更大的可能性是,就是因为这位女生看过《延禧攻略》之后,对昨天训斥自己的领导反而心平气和了,为啥,脑中已经想象过无数次像魏姐那样纵横捭阖,有啥气也通过想象耗散了呗。




如果熟悉八九十年代对武侠小说的那一波批评,你就会发现当下对爽文和爽剧的这些批评,基本都是一个套路。比如,武侠小说看多了,分不清现实世界和武侠世界的区别,男孩子看多了会学坏,去打架生事;现实的成功是需要艰苦努力的,不能被武侠小说里那种充满奇遇式的成功所蛊惑云云。

从这个角度说,金庸不也是爽文大师么?他不也创造了另外一个与现实世界不相容的武侠世界么?郭靖张无忌杨过他们不也是一路打怪升级,一路得到各种奇遇加持么?当然,金庸他们的艺术价值比当下的爽文爽剧要高得太多,但从“社会价值”出发的那些攻击批评而言,武侠小说又和爽文爽剧有啥不同呢?



爽文爽剧艺术价值不高这是事实,不过批评者都是平时没事就去看《约翰·克里斯朵夫》么?再说,人类又不是单细胞动物,即使“习惯”了爽剧爽文的快节奏,但偶尔改变点习惯看看慢节奏的经典电影和小说不也是很正常么?这些非此即彼的批评也太低估人类的丰富性了吧。

爽剧爽文教坏年轻人,这样的话语体系还是还给上一个时代吧。


每代人的宫斗剧

对于女性观众而言,宫斗剧可以看作为她们量身定作的一种“爽剧”。作为流行文化,每代宫斗剧的确可以部分反映出每代人的情感偏好和价值观。

2004年播出的《金枝欲孽》可以看作当代意义上宫斗剧的开山之作,姑且称为宫斗剧的1.0版。




《金枝欲孽》身上的“爽剧”特征尚不明显,在剧中,别看玉莹、尔淳和安茜这些刚进宫的小主斗得日月无光,邓萃雯饰演的如妃也是一手遮天状,但看到最后,你才发现,在剧中存在感并不高的皇帝才是后宫的大BOSS,后妃们斗得那么精彩热闹与高技术含量,其实都在如来佛祖手中。

或者说,看似《金枝欲孽》是部女人剧,但最终全是笼罩在皇权和男权之下的。



佘诗曼在《金枝欲孽》中饰演宫斗高手尔淳

《甄嬛传》可以看作宫斗剧2.0版的代表作。在《甄嬛传》中,比如甄嬛、眉庄甚至也包括皇后已经走出将皇帝的宠爱作为宫斗目标的状态,恶意欺瞒皇帝算是轻的,皇帝更是死前才发现自己被戴绿帽子。

在宫斗剧2.0时代,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的主体性等女权价值观已潜移默化进入剧中,皇帝的威权遭到了消解。当然,这并非符合历史真实,但却符合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价值观现状。

2018年的《延禧攻略》则可视作宫斗剧3.0版,开创宫斗剧的了爽剧时代,这个“爽”既属于宫中后妃,也属于女性观众。在《延禧攻略》中,一个宫女就可以公然挑逗高高在上的皇帝,而皇帝基本上是一个被魏姐撩得七晕八素的深情派逗逼了,至于什么男权皇权,则被尽可能的掩盖了起来。比如,魏璎珞在剧中就有一番关于为什么不想怀孕的“演说”,其中充满了女性解放的“光芒”;再比如,在剧中唯皇上之意是从的贤惠皇后,在自杀前也吐露了对奉行“传统妇女价值观”的悔恨:“失去了真正的自己,成了牵线木偶,却又迷恋儿女情长”;“天家本就无情,被森严的礼教束缚,却还妄想君王有情”。




“魏姐”不但吐槽乾隆的诗,还拿走了现代观众吐槽乾隆点赞狂魔的哽

同样让人感觉“高级”的是,《延禧攻略》着重刻画了女性之间的情谊,皇后与魏璎珞,魏璎珞与明玉,女性之间的感情不是经常在这个时代被攻击为“塑料花”么?不是被说成婚后无闺蜜么?在魏姐心中,皇后这个闺蜜一定是高于皇帝这个丈夫的。



令妃皇后CP

《延禧攻略》更符合“时代需求”的是,魏璎珞那种无视宫规无视宫廷基本逻辑的“越级闹事”。你要问我这是真的还是假的,我可以亿分之亿的确定这是假的,但我也相信大多人都知道这是假的。

为啥假的还这么受欢迎?我只能猜测,这个时代的90后早已受够了“科层制度”,这对他们而言就是这个时代无法忍受的宫规:我们为什么不能直接找大领导投诉和argue?在什么“越级汇报”和什么“职场伦理”面前,每个90后都是魏璎珞的隔代知音。至于魏璎珞是假的,拜托,90后的改变世界也是假的,能真正挑战“科层制度”的90后毕竟也是少数,就不能在自己变成自己讨厌的人之前去找点精神慰藉么?

在1.0版的《金枝欲孽》中,宫斗最后是一场幻梦,是皇权的一场玫瑰色阴谋,而在《甄嬛传》和《延禧攻略》中,宫斗已经成为了超越皇权的独立存在,甄嬛斗败了皇帝,当上了太后;魏璎珞收获了来自皇帝的真正爱情,儿子成为了未来的大清皇帝嘉庆。

当宫斗获得了主体性,宫中女性就获得了主体性。

顺便说一下,在刚刚上线的另一部同时代宫斗剧《如懿传》中,宫斗又成为了从属于皇权的的“一场幻梦”。周迅饰演的那拉皇后耗尽了爱情和一生的精力,最后收获的仍然是皇帝的负心和绝情,这就又回到了《金枝欲孽》的虚无精神世界中。



周迅主演《如懿传》。如懿,便是《延禧攻略》中的娴妃

当那拉皇后最后发现宫廷爱情的真相时,当那拉皇后作为主人公成为宫斗的失败者时,《如懿传》或许在价值取向上比《延禧攻略》更为深刻,但却也远离了更契合这个时代偏好的“爽剧”。



《如懿传》的重点不在“爽”,它的野心仍然是续写宫斗的悲哀基调

或许还有人说,我为什么要看这种冗长的中国式宫斗剧乃至古装剧,还不如去看美剧。我的回答是,不看当然没有啥问题,我从不相信此种流行剧可以赋予你什么(也不会伤害你什么),但这也不应该成为某种高冷优越感的来源。

说白了,现在正在追逐《延禧攻略》的年轻一代,是和中国美剧一代高度重合的观众人群,更别说,《延禧攻略》为啥节奏越来越快,为啥“十步杀一人”,美剧难道不是思想资源之一么?

我还想提醒一句,作为中国年轻一代看剧的重要场景之一,《延禧攻略》这样的中国电视剧可以充分契合地铁需要“一心二用”的环境需求,在那个吵杂蔽塞的环境内,你不用担心因为分心就看不懂,你不用担心坐过站,不用担心过度烧脑而影响上班的状态,不用操心到公司和同事无话可聊,不用操心日复一日的路上时间如何打发。

这就是中国宫斗剧能给我们的慰藉。



原标题:《这个夏天,魏璎珞带给你的慰藉 》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