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Qsq9v6Ebc2VmOfxBJqp5wg
二
问心无愧的人生
腓1:18a保罗说:这有何妨呢?很短的一句话,道出了保罗坦荡、释然、问心无愧的人生,我们从经文的脉络来看:15-18节是一个完事的语段,保罗说有两种人都在传福音,但动机和目的不同,有的人传福音是出于嫉妒纷争,而有的人传福音却是出于好意。出于好意的哪一种,我们很容易明白。保罗接着在第16节就补充说明:那一等传基督是出于爱心,知道我是为辨明福音设立的。这种不用再详加解释。因为这些人就是14节我们所讲的那些“在主里的弟兄”(1:14)。他们因为保罗所受的捆锁而得到鼓励,所以就越发出于爱心来传基督的福音,这些不需要再详细讲诉。
比较令我们惊讶的,原来还有另一种人,保罗提到他们是“出于嫉妒纷争”去传基督的。这个就比较费解。保罗在第17节说“那一等传基督是出于结党,并不诚实,意思要加增我捆锁的苦楚。”为何会有这样的人呢?圣经学者这样解释:一直以来,保罗传福音都很有成果,引带了许多人归主,又建立不少教会。作为基督徒,大家都应该为此而欢喜快乐。然而,也有些从事福音工作的人却心里暗暗嫉妒保罗,认为是保罗抢夺了他们的风头,因为保罗传福音,很多人信主,但他们自己去传的时候却又没什么效果。他们不反省自己的问题,反而去嫉妒保罗,认为是保罗抢夺了他们的机会。所以当他们听见保罗在耶路撒冷被捕、坐牢,不但不挂心,反而暗暗的欢喜。心里说:“终于你保罗也会有动弹不得的一天,现在也该轮到我来替代你传基督的工作了吧?”于是他们就更加越发趁着保罗坐牢的机会,去取代他的地位。[1]英文的翻译比较清楚这样的意思,the others proclaim Christout of selfish ambition。这些人努力传福音背后的动机,竟然可以是出于自我的野心selfish ambition,所以“要加增我捆锁的苦楚”。这实在令我们难过,今天的教会依然会有这样的人,他们传福音背后的动机竟然是错误的,他们从事着神圣的工作,但骨子里却隐藏着可怕的目的。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保罗,我一定感到极度的愤怒,尤其是当保罗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正值是自己要坐牢,失去自由的人生低谷。我相信那心情一定不好受,就在这样的情势下,保罗竟然说出那句话:这有何妨呢?What does it matter?“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见《新译本》腓1:18a)
我们来探索一个话题:保罗真的无所谓吗?保罗这样说,是不是出于一种消极放弃的态度?他是不是在说:“反正自己被人关在监牢里,管不了,没有办法,就算了吧”?不!保罗绝对不是用一种消极的心态说出这句话。他立刻补充的解释说:“或是假意,或是真心,无论怎样,基督究竟被传开了。为此,我就欢喜,并且还要欢喜。”(1:18b)保罗能够说出这句话的理由和所表达出的心胸,实在叫我们佩服的五体投地。他说这句,是带着一种极其宽敞的胸襟,保罗的意思是:我知道我一生最终极的目标就是传耶稣基督,现在,我失去了自由,没有办法自己去传。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去传耶稣基督,这岂不是我一直想做的么?我现在做不到,有人替代我去传福音,我会同样欢喜,只要耶稣的福音被广传,那怕他只是出于一种嫉妒我的心去做,我仍然为他们感到欢喜。虽然这些人动机不对,但如果有人因此听到福音而信了基督,我仍然会为他们感到欢喜,并且还要欢喜。保罗可以持定一个目标而绝不介意自己的功劳。自己做不到的,别人做到了,他可以同样的欢喜。这种胸襟是令人佩服的。
当我们帮了别人的忙,可感谢的时候没有我们的名字,当我们传了福音,感恩的时候对方只字不提我们的见证,当我们默默地付出却不被认同和记念,我们的心会非常难过?我们可不可以学一学保罗说:这有什么关系?只要耶稣的名被高举,只要福音被传扬,我们个人的一点损失又算得了什么?几年前我有一个同学告诉我,他九月份到神学院上班不久,当地教会请他开培训班,他也不知道讲什么,后来就照着我的硕士论文进行讲,他讲的内容非常受欢迎。打电话给我说:“长老,你的论文写得真好,弟兄姐妹非常欢迎这样的信息”。我听了无法为他高兴,我化很多心血写出来的论文,自己还没有讲,他倒占了我的先机。我相信这样的事在我们中间会非常多!
保罗的这种胸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这是一种释然的心态,对神对人常存无亏的良心,不仅我们自己努力传,只要福音被兴旺,我们做一做垫底的也无妨,大家阿门吗?我觉得这种心态真的太需要了!多一些保罗这样的心态,同工之间就会和睦;多一些保罗这样的心态,教会事工之间肯定会减少许多冲突;多一些保罗这样的心态,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嫌隙就会消除,让我们都一起学习保罗这种释然心怀。无愧于神,也无愧于自己良心的胸襟和风范,多学会这一句,这有何妨呢?
[1]参冯荫坤:《腓立比书注释》,页129-130
三
死而无憾的人生
保罗第三句标志自己人生的话,是1:21,保罗说:“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生与死是人生的终极问题,这段经文保罗连续两次提及生、死的话题:第20节:“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接着第21节又说:“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为什么呢?保罗写《腓利比书》时年纪老迈,加上在当时的罗马监狱之中,实在也没有安全的保证,随时都要面对死亡的来临,所以他无可避免的想起了生死的话题。对于死亡这个话题,保罗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完全跨越死亡的勇气和情操:“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这非常令我震撼! 这是一种超越生死的“无憾”!保罗说:如果要我在生死之间做出选择,我“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保罗竟然认为死亡是对他有益处,甚至是好得无比的。即或说,如果给他机会对生死有选择的话,保罗说他是情愿死(离世)。这真是一个很反常的理解,中国人常说“好死不如赖活”,但为何保罗却刚刚相反,认为死是好得无比?保罗这样说,绝对不是因为年老,受苦太多而出于消极或厌世的心情。绝对不是!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人为什么怕死呢?我想原因有二个:其一,因为每个人对死亡了解得很少,死亡之后是一个未知的世界,我们对未知的领域有一种恐惧感;其二,死亡临到之时,无论你喜欢或不喜欢,都要把你所拥有的,最引以为骄傲、最珍惜的东西,全部都要放下,都带不走。所以人怕死,人拒绝死,都是极其自然的事。
但为何保罗却情愿去死呢?我仔细琢磨这节经文,保罗在这里说的“情愿”这两个字,是一种发自感情的欲望。[1]不是某些“想当然”的理论答案,我很诚实地问自己:我“情愿”什么呢?我坦白地回答自己。第一样我最“情愿”的,就是我的儿子能有出息,因为我平时化在儿子身上的时间不多,我们做传道的,大家回家的时候,我们就要出去工作,儿子的功课辅导得不多。第二样情愿的,我盼望手中可以有很多的资源,让妻子儿子过上幸福的生活;第三样情愿我的父母可以健康长寿,第四样我情愿……数了几样,我就开始觉得很内疚,原来耶稣在我们的生命中算不上最情愿的东西。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知道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一定怕死。
对照经文,我才惊觉自己对耶稣基督感情的淡薄。纵然很多年我每天五点半起床读经,不分春夏秋冬我都按时起床。纵然我每年看很多圣经和参考书籍,尽管我已经在神学院做老师,又到处讲道去鼓励人亲近耶稣,但原来自己竟然是那样的一种实况和光景。我感到非常羞愧,我对主说:“主啊,我爱你真的停留在口头上,言语多过行动。主啊,赦免我,让我更真实地建立和你美好的关系!”当我立定心志的时候,我开始有点儿尝到保罗所讲的话:我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我不晓得你(情愿)的是什么?如果你有勇气诚实的自问,你会发现,恐怕你与保罗仍相差很远。难怪保罗面对死亡一点也不惧怕,一点也不恐惧,而且是向往呢。保罗这一种跨越生死而无憾的人生,实在可以成为你,我面对人生终极点的提醒。
不过,还有一件相当有趣的事。就是当保罗说他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的时候,紧接着第24、25节,他却又说:“然而,我……仍要住在世间。”为何保罗这样的反复?他是不是反悔了?是不是保罗口是心非?我想:保罗虽然情愿离世,因为是好得无比。但是他最终仍然决定要生存下去。不过他的生存意决是为了一个很特别的原因:不是因为自己,不是因为舍不得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不肯放手,而是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动机。经文已经说得很清楚,保罗“仍要住在世间,是为你们(腓立比教会的基督徒及其他人),(1:25b, 24b)。他的生存是为着其他的人。因为这原因“更是要紧”(1:24b),所以他决定要“在肉身活着……住在你们世间。”(1:24a; 25b)如此,他就能够“与你们众人同住,使你们在人所信的道上又长进,又喜乐。”(1:25c,d)原来,保罗一点也没有想过为自己而活,他是为了其他人而决定生存下去,为了其他人的益处(“在所信的道上又长进,又喜乐”就是他生存的意义。这样的人生观,不由得不令我们衷心佩服。保罗的“死”是为了与基督在一起,他情愿,亦无惧,保罗的生是为了别人,没有想过自己。他与我们是那么样的不同!
一个人活着的时候不论有多成功,如果他人生的追寻只是为了自己的话,死亡到来,就什么都没有了。但保罗这样的人生轨迹就不同了,他的生存既然是为着他人,他就在他人的生命中留下了爱和付出的痕迹。如此,他的生命亦变得永恒。纵然死亡可以停止他的生存,但他所留下的生命痕迹,仍会一直传下去,在其他的人身上开花结果,继续延绵。他的生命虽有限,却是永恒,这就是保罗永恒的人生。我在资料上看到有一个墨西哥的坟场,分为前后两个区域,前面区域的进口,门槛上面写:死人的坟墓,这很容易理解。不过,坟场的后面在有另外一个区域,用另一面墙分割开来。上面写:真正死了之人的坟墓。这前后两个部分有什么分别呢?原来有这样的一个规定:如果一个人死了,就会把他的尸骨埋葬在前面的区域——死人的坟墓。但是,如果那管理坟场的人发现某一个坟墓连续五年以上没有人去看过,拜祭过,打扫过,就会把骸骨搬到后面的那个区域——真正死了之人的坟墓。我觉得这种规矩和安排有很深刻的意思:只要仍然有人记得你,你在其他活着的人得生命中仍然有痕迹的话,你的生命是被延续的。那些活着只为自己的人,从来没有对她的人生命付出过,留下痕迹,才是真正的死了。保罗说,只要我活着可以“使你们在所信的道上又长进又喜乐”。我的人生就没枉过。保罗的人生就是这样的永恒,这也是他跨越生死的秘诀。
保罗在《腓立比书》第一章经文中的三句说话,道出了他人生的三个标志:
无惧的人生——“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兴旺。”(1:12b)
无愧的人生——“这有何妨呢?”(1:18a))
无憾的人生——“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1:21)
我愿意以保罗这一种无惧,无愧,无憾的人生来勉励自己,也与您一起分享。
[1]见冯荫坤:《腓立比书注释》, 第153-1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