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元昊老妈
(ICU……)
发表于 2006-6-20 14:35
只看此人
过去的几篇文章,供爱吃的筒子们参考
新 利 查 • 海 派 风 情
如果没有发现新利查,吃西餐也许会是我心中永远的痛。
西餐不是有钱就能吃的。坐的姿势,用刀叉的手势,喝汤时调羹运动的方向,如此种种,像是一把把利刃,使我如坐针毡。人的心理就是如此,得不到的东西总是最美,着盛装、蹬高跟鞋去吃大餐,成为我心目中最“小资”的一桩事情。直到有一天看到了新利查。
这个坐落在徐家汇商圈边缘的小店,招牌并不抢眼倒也醒目,菜单和价钿清清楚楚地写在了门左侧的灯箱上,不禁让我想起童年时那爿专卖鲜肉中包的饮食店。推门进去,绝对用不上华丽这个字眼,只是幽幽的灯光照得整个店堂蛮温馨的感觉。据说这是家具有20多年历史的国营小店,我深信不疑,因为在那些服务员阿姨的脸上,我看到了市场经济之前的那种发自内心的笑颜。特别是在点菜的时候,当我看到便宜的价格恨不得把什么都尝个够时,她会不容质疑地说:“够了,真的够了!”
在这样的氛围里,我不再顾忌自己是否着了正装,动作优雅与否,一心只惦记着上来的菜式会是怎样。结果是,味道浓郁的新利查浓汤,鲜美爽口的黑椒菲力牛排,金黄肥美的色拉银鳕鱼和糯糯的西米豆沙布丁一古脑儿都成了我的胃中之物。让你眉开眼笑的还在后头呢,虽然早在进门前就看过了菜单和价钿,可到了埋单时还是会自己忍不住偷笑。
撇开价格因素和菜肴风味不谈,新利查这种用餐氛围是最适合我辈胃口的。在这里,无须刻板地顾忌种种规矩,大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大餐。我想,海派风情应该是这样的吧。
其实,早在上海开埠初期就出现了西餐馆,最初是专为外侨服务的。随着西风东渐,吃大菜也受到一部分赶时髦的华人的欢迎,当时的《点石斋画报》和竹枝词对此作过很多描写。1910年开张的德大西餐社,是较早为外侨也为华人服务的德式餐馆。由于西餐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中餐的饮食方式,除了那些热中于吃大菜的富商巨贾、游宦、裙屐少年、妓女、文人外,当时上海多数人对西人饮食规矩十分陌生,因此在餐桌上也不免窘态百出。宣统元年朱文柄曾作《海上竹枝词》,详细描绘了吃西餐大菜的过程以及不谙礼节的华人的窘态:
海上风行请大餐 ,每人须要一洋宽 。
主人宴客殷勤甚,坐定先叫点菜单。
主人独自坐中间,诸客还须列两班。
近则为尊卑者远,《大清会典》可全删。
大菜先来一味汤,中间肴馔辨难详。
纵饮休云力不胜,劝君且慢点香冰 。
白兰地本高粱味,红酒何妨代绍兴 。
点菜还须各自书 ,今朝例菜问何如。
免教搜索枯肠遍,不过猪排炸板鱼。
寿头最怕请西餐 ,箸换刀叉顶不欢。
还可照人敷衍过,要他点菜更为难。
(注:①“大餐”指西餐;②“一洋宽”即一块大洋;③“香冰”即香槟;④“绍兴”指黄酒;⑤即填菜单;⑥“寿头”是指不懂行的人)
针对这种情况,当时的很多报章书籍都介绍西餐的吃法,吃西餐的程序、礼仪,西人以火鸡待上客等常识,使人们对西方人的生活方式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西菜业在上海也日益兴旺。从1909年起连续出版的《上海指南》,每一版都详尽记载了西菜馆的名称和店堂的位置。到了30年代,西菜馆成为市民经常光顾的去处,洋行和华商公司的职员中喜欢吃西菜的人更多。
当时精于白相的资深报人陈无我在《老上海三十年见闻录》之《洋场食谱开篇》中云:“要尝异味餐番菜,一品香新翻食谱精。” 一品香番菜馆是上海第二家由中国人开办的西菜馆,创办于1882年。至二十世纪初,已成为上海最有名气和档次较高的西菜馆。一品香成功的最大奥秘就在于以中国传统烹调技艺改进西菜制作方式,融中西烹调为一体,使西菜适合中国人口味。因此许多人乐意到此品尝西菜,体验西式用餐之礼仪,因而生意兴隆。
无论是上个世纪初一品香的“西菜中调”,还是世纪之交新利查的用餐心情,两者的招牌上都有着同一个记号——“海派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