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一篇微信文章里看到2017国内升学统计数字,今年貌似上海不及北京/深圳/江苏。
我看到百小老师在qianfan留学版里有做分析,他说上海的学生都太一样了,我觉得他说得蛮对的。没有在那个网站注册,我还是在我自己的老地盘写几句。
类同性问题,在米弟的小中或者扩大些说,在米弟的亚裔娃里,也一样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前些日子我女儿跟我谈论类同这个问题,她说她没有出挑之处。这我明白,出挑,对于她这样一个智商捉急的孩子来说,真的是太难太难了。
女儿不乏沮丧情绪,她说学校高年级某某亚裔男生玩棒球,去了UPenn,如果他打网球,他能去UPenn吗?学校高年级某某亚裔女生玩hockey,她去了某藤,如果她打网球呢? 她又举了几个例子,我明白孩子是比较沮丧,也是因为她近来打球没提高,自己否定自己。不过,她说的现象是事实。但凡亚裔能突破亚裔的类同框框,就能获得不错的offer。问题是:娃她能突破亚裔类同框框么?怎么突破?
我这两年对米弟大学招生也做了些功课,我的心得已经多次在不同的帖里吐槽过了:那就是:全TMD是套路
话是糙了些,但我认为就是这么回事。
大学录取的这些套路,决定了孩子在整个高中以至于在整个12年中被这一套套路折腾着,折磨着,指挥着。但是,你有办法摆脱么?只要孩子有些想法的,都不由自主地被这些套路指挥着,折腾着。
蛮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