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5个人次参与评价】

[佛教] 我们逃避不安的种种活动本身又会带来新的烦恼和问题。我们的初衷是让自己免于痛苦得到安适,实际做的却是用一种痛苦代替另一种痛苦,如此循环往复,更强化了我们的恐惧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殊胜道场,景色优美,清凉怡人,是人们向往朝礼的地方。 ——希阿荣博堪布微博.
《清凉山上》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e=0#wechat_redirect

[ 本帖最后由 boboshun 于 2016-7-10 19:48 编辑 ]

TOP

如何能最为迅速有力地祈请到莲师的加持呢?答案就是一切祈祷文之王——《金刚七句祈祷文》。希望大家尽力念诵。 ——希阿荣博堪布微博
http://weibo.com/u/2119687564/home?topnav=1&wvr=6

TOP

佛法教我们宽容忍让,这是需要一点一滴耐心修养的。有了足够的阅历和修养之后,很多东西你自然能看淡,得一少一, 并不会有太大不同,所以你不争。 ——希阿荣博堪布微博.
http://weibo.com/xirarongbo?refe ... 30101_&is_all=1

TOP

正念的修持,在我看来,是朝圣的重要内容。正念是指心住正法,一心专注于对正法的忆念、定解、觉受或证悟。与日常生活的种种情境相比,朝圣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更能够唤起我们对三宝的忆念和对法的领悟。——希阿荣博堪布微博
http://weibo.com/xirarongbo?is_all=1

TOP

这一生很短暂,我们仍应花时间去给予,去思考,去谅解,去断恶行善。佛陀教我们通过给予来消除内心强烈的贫穷感,通过自律来避免给自他造成伤害,通过谅解与人与世界相连。这样做,内心会安宁富足,来世也有好的缘起。 ——希阿荣博堪布微博.
http://weibo.com/xirarongbo?is_all=1

TOP

学佛不是纯粹的搞学问,就算佛学知识丰富,知道去除烦恼的整套方法,但自己若没有实践、亲证,是很难指导、帮助别人的,就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下河救人,人救不了,自己还需要救援,因为不谙水性,甚至可能把别人往深水里拖。 ——希阿荣博堪布微博.
http://weibo.com/xirarongbo?refe ... 30101_&is_all=1

TOP

我们的生命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局限性。每个人都自以为独立,有想法,自由自主,实际上我们的每个念头、一言一行,都被无数条件、无数因素限制、影响、塑造着。无一不是条件的产物。——希阿荣博堪布微博.
http://weibo.com/xirarongbo?refe ... 30101_&is_all=1

TOP

我们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通过消除贫穷和无知,就可以解决;但很多情况下我们陷入苦难,更深刻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对精神世界的忽略。真正持久宁静的快乐不是向外驰求得到的。——希阿荣博堪布微博.
http://weibo.com/xirarongbo?refe ... 30101_&is_all=1

TOP

想象一下,每天从早到晚,我们会有多少念头,多少身体的行为。由此类推,我们一生以及过往的生生世世,又会有多少身心的行为。这些行为,每一个,真真切切是每一个,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后果又成为因,因又结果。因因果果交织成不同的生命形态和生活际遇。——希阿荣博堪布微博
http://weibo.com/xirarongbo?is_all=1

TOP

佛教的修行者随时保持觉察,看护自己的身心活动,反省自己言行背后的动机,珍惜与他人、与其他生命之间的种种缘起,是因为我们知道,生命这出戏,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短暂而无法重来,我们的人生因而要过得有意义。——希阿荣博堪布微博.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a82yVlk4BoOsLIRhmbi

TOP

在藏地,人们会为亡故的亲人反复作超度法事,就是因为一次超度不能保证他从此解脱轮回。亡者没有出轮回的话,那么每一次超度都能帮助他减少痛苦、增长福报。这不仅仅限于死后四十九天内。即使亡者再次投生后,前世的亲人为他作的超度法事,仍然能不断地帮到他。 ——希阿荣博堪布微博.
http://weibo.com/xirarongbo?is_all=1
【想要一台时光机吗?】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a82yVlk4BoOsLIRhmbi

TOP

迁徙的鸟,洄游的鱼,高峰时段的城市,都能让人直观地见到业的力量。个体汇入群体的洪流,不知所以,不由自主,又那样执著,不知疲倦,耗尽生命也在所不惜地向前向前,为到达某个地方;然后,离开那里,原路返回,然后再去,再回,不尽往复。——希阿荣博堪布微博.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e=4#wechat_redirect

TOP

人们常说凡事要想开一点。想开一点就是不强化对事件和情绪的负面认知,不在心里编故事夸大、加重感受。自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不让自己沉浸在对人对事的无益的想象中。——希阿荣博堪布微博.
http://weibo.com/xirarongbo?is_all=1#_rnd1462446762865

TOP

人一生的经历,概括起来就是:缘会即现,缘灭即散。因缘到了,不想经历也得经历;因缘尽了,想留也留不住。见多识广也好,阅历简单也好,实在都是各人的因缘,谈不上绝对的好与坏。若能把多看世态炎凉得来的那份睿智、简单生活养成的那份单纯安静用在学佛上,就都是觉悟的助缘。————希阿荣博堪布微博.
http://weibo.com/xirarongbo?is_all=1

TOP

有些人与父母的感情很好,有些人则与父母关系不是那么亲密,人与人的因缘不同,但不管怎样都要有孝心,把父母的安乐挂在心上。人人都有局限,父母也是局限在自己的烦恼业力中身不由己,痛苦不已,我们应多体谅并发愿以自己的善心善行化解父母的苦报答父母的恩。——希阿荣博堪布微博.
http://weibo.com/xirarongbo?is_all=1

TOP

衰老在所难免,但我们可以让它不成为一种困扰。如果过于注重外表和物质,疏于内心和精神修养,的确很容易因衰老而感到挫败不堪。岁月能轻易带走青春容颜,物质在衰老面前也帮不上太大的忙,而内心的沉静温和调柔慈悲会留下来,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外现为一种令人感到愉快亲切的优雅气度。 ——希阿荣博堪布微博.
http://weibo.com/xirarongbo?is_all=1

TOP

留一点空间给自己去面对那份孤独、烦闷或压力 | 寂静FM•第042期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e=0#wechat_redirect

TOP

事事如意的天堂=解脱? ——《前行笔记》之出离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e=4#wechat_redirect

TOP

如果我们的目标不是解脱,如果解脱之道不是远离贪、嗔、痴,不是众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们很容易便会迷失在对贫穷、蔑视、责难、羞辱的恐惧和对富贵、尊崇、荣耀、赞美的向往中。——希阿荣博堪布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e=0#wechat_redirect

TOP

开始修行的人,很少能做到一心不乱。你需要保持觉察,在念头生起时,知道念头生起了;念头纷繁变化时,知道它在变化。不需刻意制止念头生起,也不要刻意挽留。如此保持觉察,自然而然地,就不会那么容易跟随念头乱跑了。久之,心会慢慢安静下来,安住的时间也能越来越长。 ——希阿荣博堪布
http://weibo.com/xirarongbo?from=myfollow_all&is_all=1

TOP

若是家庭成员间有比较好的情感沟通,即使信仰不同,也是能相互理解和支持的。一家人,再怎么有分歧,终究还是希望对方过得快乐。 ——希阿荣博堪布
http://weibo.com/xirarongbo?from=myfollow_all&is_all=1

TOP

慈悲需要勇气。它首先需要有一颗柔韧、开放的心,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并且愿意去分担和付出。其次,慈悲是心也是行动,给予、 帮助、关怀、自律、坚忍……这一切都需要行动的魄力,不是懦弱的人能做到的。——希阿荣博堪布
http://weibo.com/xirarongbo?is_all=1

[ 本帖最后由 boboshun 于 2016-10-25 12:24 编辑 ]

TOP

痛苦普遍存在,生活不可能完美无缺或总是称心如意。由于这个见地,我们终于可以放松下来,不再急于逃避和指责,甚至不再想尽办法化解,因为我们知道:只要有这个身体在,我们就必定经历衰老、病痛、死亡;只要心里还有贪执、嗔恨、困惑、傲慢,我们就必定感受痛苦。在不乏痛苦的人生面前,如果我们就此放弃希望、垂头丧气,那未免太愚蠢。对痛苦进行观察和思考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我们有可能、有希望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摘自希阿荣博堪布著作《次第花开》
http://weibo.com/zhaxichilin?fro ... er_flag=0000020001_

TOP

修行佛法,先要打好一个基础,即贤善的人格,也就是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不会存心去伤害,面对困境不会轻易失掉心中的善意。大家平时可以检视自己的内心,看是否不存害心,常怀善意,如果没有做到,要提醒自己。这是修行的开始。 --希阿荣博堪布
http://weibo.com/xirarongbo?is_all=1

TOP

因果是现象自然的规律。普通人由于局限,只能看到因果的无尽相续中某个片断,只有圆满觉悟的佛陀才无误了知因果,他慈悲地告诉人们什么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我们可以据此决定自己该怎么做。 --希阿荣博堪布
http://weibo.com/xirarongbo?from=myfollow_all

TOP

对痛苦的四种态度 | 寂静FM•第045期

世上没有一件事物是恒久不变的,所以我们拥有、经历的一切都会带来不安全感。这恐怕是无人能幸免的一种痛苦。 --希阿荣博堪布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e=0#wechat_redirect

TOP

戒律常被误解为束缚,其实不然。戒律指适当的行为,持戒是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我们可以把持戒理解为一种自律,自觉地检讨、克制那些会给自他带来痛苦的身心活动,这无论从个人修养还是从社会共建的角度来说,都是有意义的。 --希阿荣博堪布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e=0#wechat_redirect

TOP

佛说因果就像种子在条件具足时一定会结果。行住坐卧、言谈举止无不是因果,无不在取舍。一言一行、起心动念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对自己和他人的生活造成影响,带来改变。 --希阿荣博堪布
http://weibo.com/xirarongbo?profile_ftype=1&is_all=1#_0

TOP

我们自以为明察秋毫,但往往只能看见我们想看见的东西,听见我们想听见的声音,而不是我们能看见、能听见的东西。--希阿荣博堪布

TOP

轮回是一种惯性,不断改变习惯,能让那股巨大的惯性慢慢地停下来。——希阿荣博堪布

TOP

共同的果报,表现为一个时代和社会

要改变时代、改造社会,我们需要从自己做起,也只能从自己做起。个业改变了,共业才会改变。如果你希望在一个诚信、祥和的社会中过着有保障、有尊严的生活,那么你自己先做到诚信、平和、理性、尊重他人。——希阿荣博堪布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e=0#wechat_redirect

TOP

大家都知道嫉妒除了蒙蔽我们的双眼,使我们看不见别人的优点,并让我们的内心倍受煎熬外,什么好处也给不了我们。可是因为嫉妒总能伪装成其他情绪,我们一不小心就会受它骗。你力求冷静和客观,有可能只是你不想随喜赞叹某人。你的委屈和失落也许不过是嫉妒心在发作而已。——-希阿荣博堪布
微博:http://weibo.com/xirarongbo?from ... ow_all&is_all=1
【随喜,看似轻而易举 】http://mp.weixin.qq.com/s/3AlCNNcj4q2KFlNzmUBpjg

TOP

生活中哪能总是称心如意,求而不得是常态。学佛,首先是要认识这一点。佛法为什么可贵?不仅是因为它能帮助你实现愿望,更是因为当你的愿望落空时,它能引导你放下失望、恐惧和执着,教你透过不圆满、不稳定的流转的现象,感受到喜悦清净。 ——-希阿荣博堪布
微博:http://weibo.com/xirarongbo?from ... ow_all&is_all=1

TOP

愿望的达成,就像所有的现象的生起,需要因缘具足。

愿望的达成,就像所有的现象的生起,需要因缘具足。甚至连孩子都知道,许愿之后,自已要努力做个好孩子,愿望才可能实现。我们需要以自己行持善法的功德回向,以此作为达成心愿的缘起。  ——-希阿荣博堪布
微博:http://weibo.com/xirarongbo?from ... ow_all&is_all=1

TOP

七集专题片《同生极乐国》第一集、第二集

希阿荣博堪布著作《生命这出戏》一书正式出版,其中被称为伟大篇章的《同生极乐国》结合了藏汉两地修行净土法门的窍诀,以开放、毫无保留的方式和读者相见。以此缘起,七集专题片《同生极乐国》开始制作,最大程度的呈现书中文字所描述出的场景和修行方法。

《同生极乐国》第一集:明观福田:http://www.ptz.cc/plus/view.php?aid=501003&cid=74
《同生极乐国》第二集:积资净障:http://www.ptz.cc/plus/view.php? ... cid=74&pageNo=0

TOP

【佛 法 的 三 大 使 用 误 区】

TOP

真正的修行人

相信凡事都有因果,自己努力向善,诚实而为就好,不去担心、权衡结果。——希阿荣博堪布
在痛苦磨难中仍能体味本心,保持喜悦安宁的人,是真正的修行人。——希阿荣博堪布

TOP

警惕自毁前程之举

佛弟子大都不会直接诽谤佛法,可是出于分别心妄加评论法门的优劣,就是谤法。

【警惕自毁前程之举】
http://mp.weixin.qq.com/s/zQox-gdFmtoqpZoKFpGScg

TOP

新年的礼物——为自己创造一个随身携带的寂静地

【文摘】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说法:生活即修行,但我想很多人是误会了,以为过生活就是在修行。其实不然,这至少不是佛教所说的修行。举例子说吧,你经历过悲欢离合,这不是修行,只是经历;如果你在那悲欢离合间体认无常、缘起、因果,这是修行。生病,本身不是修行,籍由生病而认识到生命俱来的脆弱、忧苦,由此生起出离心,或推己及人,由此生起悲悯之心,这是修行。——希阿荣博堪布

【新年礼物-为自己创造一个随身携带的寂静地】http://mp.weixin.qq.com/s/vdWP6E57RUb5jXS0IthQIw

TOP

【算了,登楼去。】

【文摘】天气好与不好,没关系,有的时候会进入一座小楼,提裙踮脚沿着高陡木梯爬上去,有时站在楼梯半高处,就愣住——明艳祥和的画饰,红漆斑驳的扶手,百千年前的衣服,竟会忘了今昔何夕。
站定在二楼的木栏处,近看和远望。
http://mp.weixin.qq.com/s/fe-pE--CazhJeg4hHwJDRA

TOP

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感到痛苦时,就对自己说这是我执,而不要把它当成什么大不了的事。这能帮助我们更轻松地面对、承受痛苦。——希阿荣博堪布微博
http://weibo.com/xirarongbo?is_all=1

TOP

最新 | 七集专题片《同生极乐国》第二集:积资净障

今天是藏历神变月十五,又是阿弥陀佛节日。大家按照视频观修七支供,发愿回向。愿世界和平,众生安乐。——希阿荣博堪布微博
http://weibo.com/xirarongbo?is_all=1

【最新 | 七集专题片《同生极乐国》第二集:积资净障 】
http://mp.weixin.qq.com/s/nT-JkhRNxpcX9t5KLH64cA

TOP

空性,最常被人误解

不思善,不思恶,是入定的境界,并且非初学者所能了达;而出定后,仍然要谨慎取舍善恶因果,积累福慧资粮,不可荒废了修行。——希阿荣博堪布微博
http://weibo.com/xirarongbo?is_all=1

TOP

学佛不是要让你的洞察力和行动力越来越弱,相反

学佛不是要让你的洞察力和行动力越来越弱,相反,佛法的闻思修使你能更敏锐深刻地看到问题,只是你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易就随之陷入憎恶、愤怒、怀疑、失望、爱贪等狭隘、极端而肤浅的情绪中。你的视角更宽广了,所以理解、宽容、 悲悯。 ——希阿荣博堪布微博

TOP

对佛法,你有误解吗

佛法为什么可贵?不仅是因为它能帮助你实现愿望,更是因为当你的愿望落空时,它能引导你放下失望、恐惧和执着,教你透过不圆满、不稳定的流转的现象,感受到喜悦清净。。 ——希阿荣博堪布微博
http://weibo.com/xirarongbo?is_all=1

【对佛法,你有误解吗】
http://mp.weixin.qq.com/s/hYndbBhnDA4EI0XQ-lPvJQ

TOP

一不小心,“众生”就会成为抽象的集体名词

我们常说利益众生,然而,“众生”一不小心就会成为我们心中一个抽象的集体名词,而不是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形态各异却具有同样的觉知能力、能感受痛苦和快乐的一个个生命。 ——希阿荣博堪布微博
http://weibo.com/xirarongbo?is_all=1

TOP

【生活本身不一定是修行 |《次第花开》】

生活本身不一定是修行 |《次第花开》

生活本身不一定是修行,但如果你能把生命经验,顺境、逆境,是苦、是乐,用于巩固你的出离心、菩提心、空性的见解,这才是修行。 ——希阿荣博堪布微博
http://weibo.com/xirarongbo?is_all=1

【生活本身不一定是修行 |《次第花开》】
http://mp.weixin.qq.com/s/2iXwYreGslaGsgx1X43sZg

TOP

心痛时,给自己一分钟
痛苦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经历,而是众生的经历,所以不要相信有个叫“命运”的家伙在专门与你作对、故意要整垮你。你的感受只是众生普遍的感受,所以你没有被遗弃。 ——希阿荣博堪布微博
http://weibo.com/xirarongbo?is_all=1

【心痛时,给自己一分钟】
http://mp.weixin.qq.com/s/0wM85xuk5spK_pf1MpVo4Q

TOP

平时多观察人、物、事,各种现象,在欣赏其多样性的同时

平时多观察人、物、事,各种现象,在欣赏其多样性的同时,发现他们的共同相通之处。随着这份洞察力和接纳能力的增强,我们对佛教中缘起、平等、无分别、慈悲、空等概念会有更深一步的理解。 ​​ ——希阿荣博堪布微博
http://weibo.com/xirarongbo?is_all=1

【心痛时,给自己一分钟】
http://mp.weixin.qq.com/s/0wM85xuk5spK_pf1MpVo4Q

TOP

割破手指以后 | 寂静FM•第076期

光读药方是治不了病的。懂得无我的道理之后,应该把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运用到修行中去,时时处处体认无我,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对治痛苦。 ​​ ——希阿荣博堪布微博
http://weibo.com/xirarongbo?is_all=1

【割破手指以后 | 寂静FM•第076期 】
http://mp.weixin.qq.com/s/ZWVDxoNowglCVWguJmf-nQ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