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5个人次参与评价】

与儿媳斗争是婆婆活力的源泉 【周佩红】

与儿媳斗争是婆婆活力的源泉 【周佩红】

婆婆妈妈之空间
(选自《生命呼吸·风雨水火》,周佩红著,东方出版社)




    我的祖母,因为我妈妈叫她“婆婆”,所以全家人都跟着叫她“婆婆”。她是1900年生人。像是一个奇迹,她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一天出现在我家住的高楼上。她走在最前面,颤巍巍的,用她那双快九十岁的半大小脚挪动着步子,手里拄一根手杖。妈妈搀扶着她,哥哥嫂嫂们跟在后面。这样看上去她好像仍是这个家的“老大”,是她率领着全家人来了这么一次远征。
    她的确是我们家活得最长的长辈。她活到九十六岁。妈妈只活了七十九岁,比她早走。她们两人之间,战争持续了大半辈子。婆婆一向是赢家,连在寿命上也是。妈妈死去一年后,婆婆才在寂寞中悄然离世。如果妈妈还在世,婆婆她一定会奉陪到底。与她的儿媳妇(即我妈妈)斗争,几乎成了婆婆后半生唯一的生趣,生命活力的源泉。
    但是,除了这一点,婆婆她更像是一个明事理、懂礼貌、可亲可爱的老太太。
    瞧,她带着一大家子人,从电梯里出来了。当开电梯的人恭维她“老太太好福气,这么多晚辈”时,她一定很有成就感。她像个德高望重的教授一样,向对方报以微笑,而不是像在家里那样对着妈妈叫嚷:“我是个孤人,儿子死了,一个亲人也没有了!”她听得懂别人的上海话,却一句上海话都不会说。她走出电梯,气喘吁吁,像是爬了十层的楼梯。
    妈妈自然更觉得累。她的身体,远没有婆婆的身体好。
    她们一间间参观我家的“新房子”。起居室外的敞开式阳台,婆婆站也不敢站,更别说往下看一眼了,“那真站到云里去了”。小小的书房,她们探头望了一下,“很好很好”。八平方米的卧室,她们也连说“真大真大”。那是真心的赞叹,那的确比金城别墅里她们住的三层阁宽敞多了(要是她们分住在两间,也许摩擦会少一些)。婆婆用手压了压大床的席梦思床垫,又在上面坐了一下。我要她上床休息一会儿,她不肯。“这怎么行,你们的床,”她有她的行事规矩。
    这也许是婆婆和妈妈最后的一次共同“远征”。妈妈后来还来过一次,并特意做了我爱吃的“十香菜”带来。但她脸上有愁云笼罩。不用说,又是受了婆婆的气。婆婆对妈妈发的所有脾气,最后总是归结到这一点上:爸爸的死是妈妈害的,“就是认识了你这个国民党家里的人,他才倒霉!”然后就是陈年烂谷子的事情,一桩一桩抖出来说,妈妈越痛,婆婆越要在那伤口上撒盐——婆婆一难受就希望全世界都跟她一起难受。婆婆说的似乎都是事实,但的确又都是歪曲了的事实,婆婆的逻辑永不可改变。我请妈妈干脆在我家住两天,消了气再走。“那怎么行?婆婆怎么办?”妈妈终是放不下婆婆。没坐多久,她就匆匆回家了。
    她们两个,其实谁也离不开谁。不,妈妈可以离开婆婆,那样她反而会自由、舒心,但婆婆是离不开妈妈的,就像离不开一个保姆,一个沉默的出气筒。妈妈深知这一点。
    婆婆生在湖南乡村,不识字,年轻时死了丈夫,孤身一人跟着独养儿子(即我爸爸)和儿媳来到上海,文化大革命中又死了儿子。虽然,妈妈和哥哥们一直和她住在一起,照顾她的生活,可她还是觉得自己“没有亲人”。照她的说法,她的亲人们全在湖南乡下,她的姐姐,她的弟弟,她的侄子侄女外甥……她说,她在乡下还有一块地,一间房子,是土改那会儿分来的,现在虽住着乡亲们,可她回去的话,他们是一定会照顾她的,会比你们照顾的更好!所以她一定要回去。
    “那你就回去吧,我这就去买火车票。”有一次我终于这么回答她。
    “好你个细妹仔!”婆婆一听就跳起来,“你真是你妈生的女儿啊,就盼着我走,就嫌我!是你妈教的不是?一定就是你妈教的!”
    于是她越过我,大骂妈妈。又一轮战争打响了。
    我想婆婆是嫉妒妈妈。妈妈比她年轻,有文化,有工作,退休了也可以去很多地方,还去香港会了一次台湾亲戚,还有女儿家可以走动……而婆婆有哪里可去呢?充其量就是搬个椅子,在弄堂里晒晒太阳,和别人说说话。可她的湖南话谁听得懂啊,别人只能朝她笑笑,然后走开。她是多么的寂寞。
    金城别墅,几乎就是婆婆的全部上海。在她还不那么老的时候,她曾经腾腾腾地从底楼厨房把做好的饭菜端上二楼,招呼我们都下去吃饭。她把一大箩茄子洗干净,拌上盐和甘草,上笼蒸一下,再腾腾腾走上二楼到三楼之间的晒台,把它们摊开来晒干,收在坛坛罐罐里。这就是我们爱吃的茄子干。她在晒台上种苦瓜,这是她的宝贝,她通过它们又鲜又苦的滋味回到她的湖南乡间,她过去的生活。她还用花生壳燃烧后冒出的烟气,慢慢熏黑腌渍过的猪肉,做成湖南腊肉,弄得别人误以为她在搞迷信活动。啊,她只是要在这个她讲话没人懂的城市里,保持住对过去生活的记忆。
    我还真不清楚她早些年曾去过上海的哪些地方。哦,她带我去儿童医院看过病,她抱着我,在三轮车上呼呼地喘气,我能感觉到她的心跳。她养过一只猫,后因邻居抗议,不得已把猫送走——她坐车到很远的我们都不知道的地方扔掉猫,可还没等她回到家,猫已经先一步回来了。她病了,哥哥用自行车推她去医院,或我们把她瘦小的身体塞进出租车里,她在医院观察室吊盐水的样子孤独而且可怜。我抱着她。我只有抱着她的头,抚摸她的手,她的满腹怒气才会一点点消散,她有多久没被人抚摸过、拥抱过了啊。还有一个地方,淞沪路某号,我堂叔的家,她那时一年会去个一两次,因为她跟妈妈怄了气,然后,在那儿顶多一个星期,她就回来了——她又跟堂婶怄气了。
    尽管这样,婆婆还是会像住在静安区的某些上海人一样,把静安区以外的远地方都叫作“乡下”。淞沪路是乡下,斜桥是乡下,肇嘉浜路也是乡下——当然,那会儿徐家汇还没有开发。
    在我记忆中婆婆永远是一个老婆婆的样子,永远没有年轻过。她年轻时候的样子,全留在湖南了。上海对于她多么无情。
    很久以前,她曾拿着报纸识字,要我们做她的老师。她可真是个聪明的人,没过多久,就能一个字一个字点着读一段新闻了。但爸爸死后,她再也不看报纸,她认识的字也就一个个消失。
    妈妈晚年不堪吵闹,曾动过独自去住养老院的念头。在电视里,妈妈看到那些老人在宽敞明亮的屋子里,庭院中,说说笑笑,或独自看书,她觉得他们很开心。
    不行,我们谁都不同意,而且婆婆准会为她的这个决定而拼命——婆婆会认为遭到了抛弃。而且谁又能既照料婆婆又闷声不响受她的气?唯有妈妈。婆婆也不可能去养老院,她的湖南乡音没办法跟别人沟通。而且大哥死也不会让婆婆和妈妈去养老院的……那么,只有她们两个,厮守着,对峙着,到老,到死。
有一天,我从文艺会堂下班,到金城别墅去看望她俩。她们却都不在家。我走出去,想找找她们,她们让我很担心。在延安路华山路口,我远远看到对面静安希尔顿附近的街角上,走着一对矮小的老太太。看上去她们的年岁差不了多少,一样的衰老、弱小、羞怯——是这漂亮的马路、高楼、绿树让她们这样吗?她们手拉着手,带着久不出门的新奇和陌生感在慢慢走着,看着。这正是我的妈妈和婆婆!我几乎看呆了。我的心痛起来。我认为我看到的是两座活动着的内容复杂的历史纪念碑。在那个瞬间,我真正为她们感到心痛。
    现在她们都安卧在青浦的同一个墓园里。但是我们没有把她俩葬在一起。妈妈和爸爸在一起,婆婆在墓园的另一个区域,这样,她们可以各自安静。松柏和天空陪伴着她们。



她们的时代结束了。

TOP

这样,她们可以各自安静。松柏和天空陪伴着她们。



她们的时代结束了。

TOP

可怜的妈妈

TOP

这个婆婆把儿媳吃得死死的

TOP

妈妈好可怜.

TOP

回复 4楼麦兜兜 的帖子

长期的压抑,导致妈妈被婆婆作死,子女有推卸不了的责任。儿子死了,媳妇和婆婆之间的关系自然终止,应该由直系第三代来赡养老人,而子女把责任推给了妈妈,活着捆绑在一起,死了才把两人分开,葬在两处,只是求个心安。

[ 本帖最后由 丰禾妈 于 2015-3-26 09:13 编辑 ]

TOP

令人唏嘘

TOP

要我,直接找个老头改嫁。

TOP

推荐看大片《惊鸟》。一曲不同工之妙。

TOP

那个妈妈好可怜,中年以后没有老公,没有自己的空间,处处压抑...

TOP

引用:
原帖由 星月王子 于 2015-3-25 19:53 发表
妈妈好可怜.
我看到的不是妈妈可怜,而是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的真挚感情。

[ 本帖最后由 jimmy妈咪 于 2015-3-26 14:42 编辑 ]

TOP

回复 11楼jimmy妈咪 的帖子

善良的人总是付出很多,不忍丢弃,做不出来。。。。。所以总是很受伤,和认真负责。。。。

TOP

看得出妈妈很爱爸爸,所以才包容婆婆。婆婆被宠坏了,也可怜,也幸福的。这帖送给未来的婆婆和未来的丈母娘们。大家都要学会爱,起码学会善待家人

TOP

这个妈妈很伟大,能这么包容婆婆。婆婆是幸福的

TOP

唏嘘

TOP

回复 14楼Barbie 的帖子

是的。妈妈真伟大!

TOP

引用:
原帖由 jimmy妈咪 于 2015-3-26 14:33 发表

我看到的不是妈妈可怜,而是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的真挚感情。
我觉得这篇文章并不是想说,妈妈好可怜,而且婆媳之间水火相容,相濡以沫的感情,虽然日子实在指责和吵闹中进行,但是她们2个谁都离不开谁。

TOP

…… 妈妈晚年不堪吵闹,曾动过独自去住养老院的念头。在电视里,妈妈看到那些老人在宽敞明亮的屋子里,庭院中,说说笑笑,或独自看书,她觉得他们很开心。
    不行,我们谁都不同意,而且婆婆准会为她的这个决定而拼命——婆婆会认为遭到了抛弃。而且谁又能既照料婆婆又闷声不响受她的气?唯有妈妈。婆婆也不可能去养老院,她的湖南乡音没办法跟别人沟通。而且大哥死也不会让婆婆和妈妈去养老院的……那么,只有她们两个,厮守着,对峙着,到老,到死。……
说相濡以沫的真是独具眼光~~~
个人同意6楼观点

TOP

很久以前看到这样的说法,觉得很对,当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太远时,总是希望靠近点,好相互取暖,可是挨近了,又像刺猬,相互伤害。人啊,真是矛盾。再比如说,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好时,总要嫉妒,可是,当别人不如自己时,又总是看不起。人性真的是复杂啊

TOP

回复 18楼shilr 的帖子

嗯,那是阅读理解的高手

[ 本帖最后由 xiaomaotuan 于 2015-4-1 21:34 编辑 ]

TOP

同意6楼

所谓的“婆媳之间水火相容,相濡以沫的感情“,只是小辈们戴着有色眼镜看到的自己想看的东西,用来推脱自己的责任,安慰自己潜意识里负罪的良心的借口而已

TOP

回复 19楼鼠来宝 的帖子

非常赞同

TOP

母亲这样的女人  
周佩红  
母亲离开我们快两个月了,全家人仍不能习惯这个事实。侄女告诉我,她每次经过晒台门口,总觉得阿婆(她这样称呼我的母亲)还坐在那里,望着晒台上方一小片空旷的天。的确,这是母亲生前经常做的一件事。从前我每次去看她,她总在那儿。我说,姆妈,这里风大,冷,快进屋吧,不要感冒了。她总是摇头一笑,说,不妨的,这里安静,我想静一静。或者还加一句:这里好透气。母亲有心脏病,我们只当是她需要呼吸新鲜空气。
那时,我们很少去想,母亲为什么愿意呆在这儿,而不是她的房间,或家中任何一个别的地方。  
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认识母亲:她是为我们而存在的,是属于我们的,属于父亲,婆婆,哥哥,我,以及我们的下一代。小的时候,我们习惯了母亲在灯下捏着针线,为我们缝补衣服,下班回来给我们带好吃的,去学校为我们开家长会,柔声细语地抚慰我们,擦去我们的泪水。“文革”中父亲的突然死亡,使我们看见了一个孤单无助的母亲,那是因为她把头埋在了自己的臂弯里,浑身颤抖,从那下面传出陌生的无力的抽泣声。那一刻她没有理睬我们惊恐的呼唤。那一刻她是暂离我们而远去了,去到她一个人的世界。可不久她又回来了,为我们去单位蹲牛棚,扫厕所。真的,的确是为了我们,我当时就是这样对她说的——姆妈,为了我们,你要活下去。我以为这句话能够让她不死。当时才十几岁的我,已模糊地认定母亲是不会舍下我们的,我们,就是她活在世上的全部理由。母亲果然没有随父亲而去。天长日久,我们习惯了她的憔悴、操劳,她对脾气乖戾的祖母(她的婆婆)的全力侍奉和忍让,对小孩子们慈爱温和的笑。在我们心目中,这就是母亲的形象:一个终身的孝媳,贤妻,良母。  
现在,我们身边和心里有了巨大的阙失。母亲把她自己整个儿带走了,而我们仍在。母亲自身即是一个整体。这是我们从前很少想到的。  
可是,母亲自己的生活在哪里呢?它是融化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是被我们的生活分割了,剥夺了?
母亲在她生命的最后几年中,似乎对此有所思悟。也可能她早有思悟,只是不说。她是个沉默寡言的内向的人,不像别的女人,年纪越大越唠叨。她是越老越没话。母亲,站在晒台那一小片裸露的天空下,你究竟想了什么?  
有一次母亲忽然告诉我她小时候的一件事。她说,六七岁时(那是多么遥远啊),她在南京的家中,喜欢趴在窗口看外面。外面的左边,有一幢小洋楼,二楼阳台上,经常能看见一个女人坐在靠椅上看书,或者搬出雪白的枕头被褥,把它们在太阳底下拍松,晒得软软的。女人的动作从容优雅,让年幼的母亲觉得心里很舒服。她甚至记得太阳光里飞舞着的细小灰尘。右边的尽头,却是一片简陋的棚户,里面也住着一个女人,看上去年纪大一些,穿得简单,但很干净。这女人好像是同两个年纪差不多大的男人住在一起,是一家子,他们也搬东西出来晒,是破旧的纸板和布头之类的东西,忙忙乱乱的,但是从没见他们吵嘴。母亲叹道,人和人的生活,是多么不一样啊。  
我心口发堵。在母亲所描绘的旧得发黄的画面上,我仿佛看见另一幅图景:母亲正伏在她晚年生活的危栏上,看她自己的一生——那是与她幼年的憧憬或疑惑完全不同的生活。
母亲的一生,简要言之,前半段是职业妇女,做医务化验工作。那天地其实也不大,须知她同时还是三个孩子的母亲,有脾气急躁的丈夫,挑剔到甚至蛮不讲理的婆婆,年迈的高堂。但毕竟她还有独立于这一切之外的时间和空间。我能够想像她走出家门之后的那种轻松感。她步行到静安寺,挤上57路公共汽车,沿途经过洋楼和农田,看到芭蕾舞学校的学生们迈着轻盈的步子,头发绾在脑后或盘上头顶,拎着装脸盆衣服的网兜走进校门,这时她会有莞尔一笑,会在心里想一些与家完全不相干的事。到了西郊外的医院,她穿上白大褂,去病房为病人挨个抽血,与那些怕疼的病人说笑,轻轻拍打他们隐伏在皮肤和脂肪下面的淡青色血管,一针下去,血就从静脉流到针筒里了。病人说,你真是一针见血。她轻轻地笑了,没有声音。显微镜下的世界也就是她的世界,她可以坐着看很久,从来不说腰酸脖子痛。退休之后,这一切都没有了,只剩一个失去了丈夫的家。她的天地空前缩小。而且,她一步也不能离开这个家,因为家里的每个人都需要她。  
她惟一的外出理由是上街买东西。她在商店柜台前这儿看看,那儿看看,一站就是好半天。有时她付钱后忘了拿买好的物品,回到家想起,再急急忙忙地往回赶。她也曾一清早去附近的公园做操,在那里认识了一些年龄相仿但明显比她“潇洒”的老妇人,她们做完操后可以轻轻松松地聊上大半天,她却必须忙不迭地往家里赶了。哦,你这么大年纪,还有个婆婆。别人对她这么说,好像是惊奇,又好像是怜惜。母亲心里知道,她只要晚回去一点点全家都会不安,就像一锅粥煮开后关了火,还会的的笃笃翻腾个不停,婆婆的数落和唠叨则会像小刀子一样一把把飞过来,让人听不出是关心,还是埋怨。久而久之,母亲习惯了。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她从公园出来,满街的人和车使她觉得头晕。她沿着狭窄的人行道边缘慢慢往回走。一辆自行车紧擦着她的身子骑过去,车把钩住了她的拎包带,把她带倒在地。幸好自行车骑得不是很快,没有伤着她。在全家人的强烈要求下,从此,母亲不再去公园,不再单独外出。  
从此,母亲最常呆的地方,就是那个裸露的晒台了。那里毕竟还没有屋顶。
这样的日子,又持续了一两年。  
这期间,在忙活那些永远没完的琐碎家务的间隙,她开始整理一些旧物。常常是床铺上堆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箱柜大开着,她却拿着放大镜反复看一张旧照片,像一个专心致志的考古学家。  
她的抽屉里有一支口红,铜皮外壳,旧得发黑,里面膏体干硬,已经旋不出来,但仍然顽强地红着,就是旧画上一方印章的那种红。母亲毫不掩饰地告诉过我,这是一个男人的赠物,这个男人,不是我的父亲。故事并不复杂,简短得令人遗憾,让人想起张爱玲的《爱》。他是她学医时的同校男生,常常在学校门口碰见。说到这儿母亲闭上嘴。以后呢?我问。没有什么以后——没有了,母亲说,那只是心里可以感觉到的东西。  那么它——?我指指口红。
哦,它来得太晚了。后来我到了重庆,遇到你父亲,结了婚。这时候他从上海打听到我的地址,千里迢迢赶来看我,兴冲冲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好吗?这也是他对我说的平生第一句话。然后,他看到我挺着大肚子——我那时已怀上你大哥。他只好走了。第二天,托人送给我这东西,还有一对龙凤象牙筷,一封信。信上说,这是他在上海就准备好的礼物,所以还是决定送我。他写,祝你一生幸福美满。  
我知道母亲后来的生活是不快活的。年轻时她喜欢笑(是那种有声音的笑),喜欢穿花裙子,从乡下出来的婆婆最见不得这个,一天到晚恶言恶语摔锅扔瓢表示抗议。当然,除了这个,父母这种从旧社会过来的人,生活中还贯穿着大大小小的“运动”。  你后悔吗?我问母亲。她明白我指的是什么。
母亲缄口不语。也许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过了一会儿,母亲说,我只是常常在想,要是换个人做了我的丈夫,我的后半辈子又会怎样?  我忽然很想与母亲讨论。我说,父亲去世时你只有五十岁,为什么不再另外结婚呢?  母亲连连摇头:怎么可能?我有你们,还有婆婆。我想也没想过。  
母亲的口气十分淡漠。我也一时无话可说。或许,这也并不仅是婚姻的问题。  
母亲最后一次独自出门是在今年年初。那天很冷,天色阴晦。一大早,我上班等公共汽车的时候,在车站旁看见一张“寻人启事”的招贴,上面印了一个老年妇女的半身像,并详细注明了她所穿衣服鞋袜的颜色和面貌特征。我只注意到她的年龄——七十五岁。她比母亲还小几岁呐,当时我想。我是决定中午就出来陪母亲看病的,母亲的腿肿了。我已经让哥嫂通知了母亲。可是,当我急匆匆赶到母亲家时,她已经离家两个多小时了。她等不及我了。我去医院找了三趟,挂号间,药房,楼上楼下各个诊室,没有。沿途也没有。下起了小雨,我在雨中盲目地走着,看着。我看到几个老妇人在雨中蹒跚而行,手里拎着式样过时的包,不知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把她们每个人都错认为我的母亲,然而都不是。母亲一定就在附近的某个地方,也是这样,在雨中蹒跚而行,旁人看着她,不知道她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姆妈啊——我在心中一遍遍长呼!  
母亲的床铺在这一天意外地理得很整洁,让人陡生可怕的联想。晚上,我和大哥又到她常去的小公园寻了一遍,那些长椅、树木、假山和池塘,都在黑黑的冷雨中沉默,仿佛严守着什么秘密。最后,我们去派出所报了案。  
我感到母亲是决意要离开我们了。  
然而母亲竟在晚上十点多钟回到了家。她一早上出去确是想看病的。她走出家门,看到宽广的天空,和天空下面乱糟糟的店铺,行人,车辆,马路,工地。这一年多,家附近拆迁了一大片,都不认识了。她没有走到原先那家医院。但是这样独自一人的行走在她是难得的。她慢慢地走。她忘了戴表,忘记了时间。天下起小雨的时候,她看见回家的20路电车站,便乘上去。可是电车也改道了,而且是调头车,一下子把她载到停车场。场外正好有一家孤零零的兰州拉面铺,她坐下来,吃了一碗面。那很有劲头的面条和香菜肉末“梢子”让她想起几十年前在兰州的生活。那时她在兰州生下我二哥。面条吃不下了,她坐了很久。当她起身时,忽然不知道要做什么,要到哪里去。她便这么漫无目的地走着,完全地迷失了。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问她,老人家,这么晚了你要到哪里去?她回答不上来。问她家住哪里,她也恍惚了。那人倒是个有耐心的好人,一点一点地问:家附近有什么建筑,什么特征,就这样走到了上海咖啡馆门口。母亲终于记起来了。她说出了家的弄堂号,一个杂乱无章的四位数。  
那个数字曾经是烂熟于心的啊,她和它有过四十多年的联系。
几天后母亲住进了医院。后来我听说,大哥送她去急诊时,她把床单抚平,又抚弄了一会儿被子,似在与这张床告别。她果然没有再回来。一个月后,母亲因心力衰竭和肺气肿在医院逝世。这是在1995年2月14日,几十年不遇的集中国元宵节和西方情人节于一日的日子,生人团聚的日子,母亲却在这一天与我们死别。她是决意要离开我们,一个人去了。一切喜、怒、哀、乐、悔、怨、悟、觉……都因死亡而终止了。  
蓝色尸布裹住了母亲的肉身。它就这样躺进太平间窄小的格子里,然后是殡仪馆的水晶棺,然后是熊熊的焚化炉,然后是楠木骨灰盒。可我总不相信母亲会呆在那里面。那空间是越来越小了。我曾梦到母亲,是在荒野的郊外,一间平房的土炕上,母亲侧卧在上,盖一条薄被,对我说,你来看我了?你看,一切都没有改变吧?梦中的我心中悲伤,在梦中就想,怎么没改变呢,你已经死了,嘴上却说,是啊,一切都没有改变。醒来,难过了半天,却又想,那到底是她一个人的新的天地啊。也许这该值得庆幸?  
前几天与家人坐着随便说话,随便地看电视,忽然笑了一下,无声地,缓慢地。笑后方想,自己本没有什么理由笑,也不想笑的。这么一想,忽然看到母亲就在眼前,坐着,就这样无声而缓慢地一笑,同往常一样。我便明白这是母亲在笑,借着我的肉身。我的身上,有着母亲未完的命。  走在街上,仍是阴晦的天空,乱糟糟的行人,车辆,店铺,工地。这是几十天前的母亲在走动吗,还是几十年前的母亲,走在我这样的年纪里?  我的心也恍惚了。  但这分明是我的脚。我的。也是我的路——不同于母亲的。

[ 本帖最后由 星月王子 于 2015-4-8 08:14 编辑 ]

TOP

看了心情很沉闷!婆媳之争是永远的话题。不用多么亲密,只是希望各自尊重就好!

[ 本帖最后由 悠闲一刻 于 2015-4-19 18:53 编辑 ]

TOP

回复 24楼悠闲一刻 的帖子

好像就中国人。。。唉,作孽

TOP

回复 25楼悠优 的帖子

外国人婆媳不会住一起

TOP

回复 23楼星月王子 的帖子

不知道,爱慕周佩红母亲的那个男同学,假使如愿跟自己爱的女人结了婚,会放任自己的妈妈如此对待自己的妻子吗?

婆婆的刻薄和丈夫的暴躁之间,难道不是因果关系吗?

周妈妈蛮好嫁给那个男同学的,至少看得出爱惜。

TOP

回复 27楼不不园 的帖子

是的,如果男人都不把自己的妻子当回事,婆婆就更不会了

TOP

回复 27楼不不园 的帖子

是的。婆媳关系好不好,太体现一个男人做人水平,智商情商l,良心了。

TOP

回复 26楼麦兜兜 的帖子

也是有的,意大利人,交关人一桌堆,统统听妈妈的话,闹忙噢!

TOP

回复 30楼悠优 的帖子

听妈妈的话?那就好办了,就怕上面有个太后,所以外国人不是说一个屋檐下不能有2个女主人吗

TOP

回复 31楼麦兜兜 的帖子

是的喏

TOP

看了真难过。

TOP

那个妈妈和婆婆是被逼生活在一起的。生活在一起久了,再相互不喜欢,因为孤独也会不得不相互依赖的。

[ 本帖最后由 semain 于 2015-5-19 02:30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