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9个人次参与评价】

金融时报: 从穷太太富太太看中国式移民

金融时报: 从穷太太富太太看中国式移民

财富不是一个普世认可的价值,但却是一个很简单的尺度,依此很容易就将定居在温哥华的中国女人们划分为穷太太和富太太两大群体。

穷太太大多来源于技术移民,有着高学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不怎么丰厚的物质基础,一般属于来了就赶紧提升语言、找工作的人群。富太太则大多是投资移民,学历未必高但财富很可观,多数在国内有着自己的家族企业,来了之后学英语就是看看西洋景,顺便结识些朋友打发打发时间,主要精力用来买房子置地,为推高当地房价做贡献。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穷太太和富太太有着不一样的背景,不一样的经历,原本并没有什么交集,但来到温哥华之后因为都可以享有政府提供的一项语言帮助服务,那就是免费到ESL语言学校学习。于是这两个人群便在这个地方产生了交集,产生交集的地方自然就产生了碰撞,当然是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方面的碰撞。所以,不要以为在温哥华需要适应的是这里来自全世界范围的移民所造就的多元文化环境,有时候中国人自己圈子里的强烈差异就已经让人应接不暇了。

ESL语言学校里除了学习英语,更多是帮助新移民在学习中了解当地文化、社会机构、行为规则。穷太太们大多有着比较扎实的英语读写能力,来到加拿大后,参加ESL语言学校的入学评估考试都考得很收敛,唯恐一不小心考太好了,失去这个福利性的学习机会。毕竟这是新移民熟悉、了解当地文化的一个非常好的渠道。穷太太们凭借国内良好的教育背景,大多在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就跳出ESL,去寻找更高层次的学习机会和职业培训机会了。所以在语言学校他们的学习不是问题,但和富太太的相处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富太太们英语虽然基础不好,但财大气粗的范儿却很足,有钱能使鬼推磨是他们坚信不疑的价值观。首先,她们每天必然是驾着豪车来上课,拎着名牌包,衣着时尚光鲜,甚至珠光宝气,把课堂直接当成了奢侈品的秀场。其次,一个班如果有超过三个中国移民富太太,那么这个英语班的性质很可能就变成商学院了,成了富太太们交流房地产买卖案例和心得的场所。再有就是把国内当老板娘的习惯原样不动地带到温哥华,说话分贝极高、喜 欢当仁不让地抢话头,喜欢自行其事,很少顾及他人的感受。她们的做派让其他族裔的移民纷纷侧目,让自己同胞深感羞愧和不安。

由于投资移民逐渐增多,ESL学校门前停车场内的豪车越来越多。经常可以看到在教师的专用停车位上停着的都是很简单的日系小型车或北美非常大众化的轿车。但再看学生停车位,不亚于高端车展,新款、高配的宝马、奔驰、卡宴、兰博基尼、路虎在温哥华的蓝天白云下闪烁着高贵的金属光泽,无疑,这些豪车大多是 中国富太太们的座驾。当然也很有一些普通车、甚至很不起眼的二手车“煞风景”,那是穷太太们每天出入上课、打工的工具。下课后看着一辆辆豪车绝尘而去,一位老师曾经明确表达过她的感受:他们是土生土长并接受了良好教育的当地人,但依然只能开着自己非常简陋的车为衣食奔波,向政府缴纳着可观的税收,然后政府用他们的钱为这些大富大贵的海外移民提供着免费服务。更让他们不解的是这些初来乍到的新移民缘何如此富有?不去工作依然付得起昂贵的豪宅、豪车、奢侈品账单?这种入侵式的富有打破了他们生活原本的平衡和平静。近几年来,温哥华的确已经因为高昂的房价和物价失去了世界宜居城市一度高居榜首的排名。而富太太们也曾经直言不讳地发表议论,一副天下唯我独尊的气势:“现在很多人没钱也要住在温哥华,租房子、住地下室都不离开,所以这里环境好是公认的,投资房产,多买几套房子稳赚不亏。”

其实富太太打破的不止是ESL学校老师和当地人内心的平静,他们的同胞,那些来到这片陌生土地上在为生存而奔波的穷太太们也每天活在这种物质爆发的阴影下。有人讲起他们班在一个学期的课程结束后,这个中国人占绝对优势的班级通过表决决定以聚餐的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感谢。一位富太太自告奋勇去订餐。但是当 大家来到餐厅时,大多数人都惊着了,这不是一般的谢师宴,太豪华了,皇帝蟹和各种刺身都上齐了。但这是一个要大家掏腰包平摊费用的聚餐,穷太太们马上就紧 张了,自己荷包里那点现金够分摊今天这餐饭吗?每天在水饺店兼职包4个小时水饺的阿薇心里已经在盘算她要包多少天水饺才付得出这一餐平摊到她头上的钱?老师在震惊的同时首先礼貌地表示了感谢,然后表达了极度的不安:“谢谢你们的宴请,但是我深感不安。因为我知道这餐饭对在坐的有些人来说是太沉重的负担,我不忍心吃掉他们打工很多天才能挣来的维持家用的生活费。其实真情表达,一张贺卡就够了,金钱不是传达情感最好的工具。”老师放下100加元,默然离席。

这个故事让我心生感慨,想起了自己经历的一个小插曲。记得我上ESL时曾经有事要回国处理,离开后一般学位很难保留,因为我的老师是位非常好的老师, 她的班里从来都是满员,很多人还在候补名单里排着。我非常诚恳地请求她为我保留20天,她看在我平时非常努力的态度上为我保留了这个学位。回来后,我送给 她一个价值60元人民币,折合加币不到10块钱的中国传统工艺品泥人张的“齐天大圣”。第二天我收到她的感谢卡,满满写了贺卡的两面,还把齐天大圣的故事 又和我做了分享,问我她说得对不对。这是我永远难以忘怀的一种感动,被一种很淳朴的感情所折服的感动。后来,我留心发现,贺卡是他们传达感情的很重要却极简单的方式。各种感谢贺卡一年四季商店里都有卖的。一次看到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在咖啡馆的桌子上埋头写一张卡片,不知道他写给谁,仅那份投入、执着、和已经 密密麻麻的字迹就让人心生感动了。

在温哥华,当穷太太们努力学习、寻找工作机会并得到社会的尊重与认可时却被富太太习惯性流露出的轻慢伤得不轻。在一次课后,ESL班里的中国同学组织了一个登山观城市全景的小活动。当车开到山脚下时,才知道一张上山的缆车票是70加元,当时Miya就犹豫了,这对她来说就是一家三口一周的吃喝费用,老公还在餐馆辛苦打工,她舍不得去看这么昂贵的风景。她的犹豫和哀愁并没有让富太太心生同情,而是充满鄙夷和不耐烦地说了一句:“这么磨叽就别出来混!”Miya当时脸色苍白,人差点摔倒,Jenny一把扶住Miya,用她生平最大的吼声回敬富太太:“有钱你去做慈善,给自己积点德!”后来在山下的小咖啡馆,Jenny陪着Miya,那是Miya记忆中哭得最痛的一次,直哭到第二天发高烧,之后再也没有来上课。痛定思痛的Miya没有逃避现实,而是更加发奋读书,凭着顽强的毅力,在一个学院一口气修完了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在政府机构找到了一个当地人都羡慕不已的好职位。Jenny在当地大学读完图书馆专业课程后找到了公立图书馆的工作,她的几本儿童文学译作也在国内相继出版。天道酬勤,这也正是温哥华给予那些苦苦奋斗的人们一份可以改变命运的公平和希望。

然而,富太太终究也有富太太难与外人道来的痛苦。圣诞节前夕,富太太的老公来温哥华了,说顺便做些项目考察,于是带了秘书来,但却是女秘书,安排在宾馆入住,还算给富太太面子,没有直接带进豪宅。富太太盛怒之下第二天飞赴购物天堂纽约疯狂消费,但天堂之称的地方,富太太报复般地刷卡也化解不了炼狱般的内心煎熬。还有一些富太太,年近半百,还在为实施“拴心留人”工程(就是拴住老公的心,留住老公这个人)而拼尽全力、不惜代价地生第二个孩子,为家族财富后继有人生男孩。自己努力无果、生子无望后,干脆花巨款到美国找人代孕。

在温哥华,富太太们大多是地产经纪的座上客,天天周旋于买房子、置地,买地、盖房子的“建设”事业中;穷太太大多是社会义工的热衷者,在参与义工、服务社会的工作中她们敲开了一扇通向未来的希望之门。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不一样的价值观。富太太们动辄给刚成年的男孩子送上豪车做生日礼物,或者带着还未成年的女儿去夏威夷、香港购买奢侈品。穷太太们带孩子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图书馆和不用收费的山山水水。有一个每天带孩子去图书馆做亲子阅读的妈妈说过这么一段话:“对于孩子来说,幸福不是他得到多少财富的馈赠,拥有多少本藏书,而是能够享受到和妈妈一起阅读时的那份心心相通的爱。”.

TOP

嘿嘿,好几处看到这篇文章的转载,我也转一把,看着玩呗

在渥太华生活3年多,居然没见到传说中的富太太,可能富太太都在温哥华呢.

TOP

别的不说,温哥华确实有很多中年妇女带着幼儿,以至于我经常很难判断他们的关系是母子还是祖孙。我以前一直没想明白为何这把年纪还要受这个累,她们自己讲因为温哥华太寂寞实在没事干弄个小孩玩玩,我还是没想通,实在没事可以出去旅游啊,周游世界多好玩啊,再懒惰的话宅在家里上上网也行啊。今天看了这个总算明白了,和小邓生俩女一个道理。.

TOP

回复 3楼一样的天空 的帖子

我想了半天才想明白小邓是谁.

TOP

回复 4楼pp_dream 的帖子

Wendy?.

TOP

回复 5楼猪宝宝妈 的帖子

.

TOP

呵呵,温哥华的穷太太,搬到多伦多也许就能算富太太了,因为在多伦多上LINC / ESL的穷太太们,好多是坐公交的~~即使在大雪天~~ 会选择温哥华这么个旅游城市作为登陆地的,怎样也不会太穷,真的着急找工作的,都奔更艰苦的地方去了。

不知道这位作者写的有几分是真实经历,几分是虚构的,但光以贫富,或者技移、投移就这样把人简单地分了类,总归看着不太舒服,尤其是最后几段,酸意比较浓啊~~.

TOP

我肯定不是富太太,但好像也没到穷太太份上,我算啥?夹心太太
哦,就是两边都可以靠
那我选择靠穷太太
人穷志不短,而且和积极向上的人为伍也可以让自己积极向上,至于那些个富太太,她们有钱就撮她们全买单好了,那个什么缆车,何必大动肝火,在边上扔一句"你有钱你请大家呀,别装有钱人,就你那德行" ,她若请么,当她猪头三,她若不请么,她自己没面子
但我觉得,在国外生活,真的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话和眼神,过好自己的生活,我不孤独,因为我不是一个人,我也不贫穷,因为我有一双手,我很幸福,因为我有爱我的家人,每天给自己一点心里暗示就好了.

TOP

而且我也觉得这篇文章夸大事实
穷太太作为技术移民,也不可能穷到缆车都乘不起,好歹都是国内技术精英移民过去的
富太太在正篇文章里被描述的很猪头,难道富太太才是么知识的女人?这个逻辑下来,女人倒是无才便是德了,逻辑上说不通啊.

TOP

同意7楼的看法。虽然不是在加拿大,同样也是移民国家,我在这里没听说这么极端的事例。有认识的富太太反而很低调。无论穷富,大家都挺友好的。.

TOP

我判定作者肯定是穷太太
我没见过富太太,也不知道富太太长什么样什么做派。所以,转来这篇文章,看着玩呗.

TOP

比较好奇的是,文中那两位脆弱敏感的穷太太,如果有一天“脱贫致富“了,是不是还会依然上进努力、依然泡图书馆做社工呢?还是奔”主流社会“去了?是否也会象”富太太“们那样去夏威夷度度假、买几件奢侈品?

个人感觉哦,对贫富那么敏感的人,未必是真心安于淡泊、清高的生活呢,一旦有机会”高人一等“了,只怕会忍不住想要展示给别人看噢。如果真心觉得穷一点没什么丢人的,也不会那么在意”富太太“们的言行了,各有各的活法啊。按照此文标准,本人无疑是穷太太一枚,所在城市同胞不少,体会下来,是否难相处,和到底是“富太太”还是“穷太太”关系不大。

话说回来,在国外,做义工、社工,有的是真心想回馈社会不求报酬,有的是因为暂时找不到有工资的工作、为了积攒本地工作经验和推荐信不得以而为之,当然都算是做好事,但是也略有分别

[ 本帖最后由 tequila_qq 于 2013-7-11 02:2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tequila_qq 于 2013-7-11 02:05 发表
比较好奇的是,文中那两位脆弱敏感的穷太太,如果有一天“脱贫致富“了,是不是还会依然上进努力、依然泡图书馆做社工呢?还是奔”主流社会“去了?是否也会象”富太太“们那样去夏威夷度度假、买几件奢侈品?

个 ...
很赞同
对穷富那么敏感的人在我看来很不能理解
缆车乘不起,换做我,肯定不会大哭一场,我会实事求是的和别人说我目前没有这个经济能力,所以我不上去了,你们多拍点照片给我看看,至于富太太的话,耳边风,没素质的人是她,管我什么事.

TOP

我觉得虚构的,富太太们上ESL 课程干嘛?.

TOP

引用:
原帖由 fcfld 于 2013-7-10 13:42 发表
而且我也觉得这篇文章夸大事实
穷太太作为技术移民,也不可能穷到缆车都乘不起,好歹都是国内技术精英移民过去的
富太太在正篇文章里被描述的很猪头,难道富太太才是么知识的女人?这个逻辑下来,女人倒是无才便是德了, ...
.

TOP

引用:
原帖由 tequila_qq 于 2013-7-10 10:59 发表
不知道这位作者写的有几分是真实经历,几分是虚构的,但光以贫富,或者技移、投移就这样把人简单地分了类,总归看着不太舒服,尤其是最后几段,酸意比较浓啊~~  
.

TOP

即使是富太太,在加拿大这种地方待着有啥感觉呢?人们都不会正眼看一眼豪车,理都不会理会。哪里像在中国能炫?.

TOP

引用:
原帖由 fcfld 于 2013-7-10 13:42 发表
而且我也觉得这篇文章夸大事实
穷太太作为技术移民,也不可能穷到缆车都乘不起,好歹都是国内技术精英移民过去的
富太太在正篇文章里被描述的很猪头,难道富太太才是么知识的女人?这个逻辑下来,女人倒是无才便是德了, ...
同意!.

TOP

引用:
原帖由 宸宸妈 于 2013-7-11 19:04 发表
我觉得虚构的,富太太们上ESL 课程干嘛?
很多富太太上ESL是为了结交更多的朋友,聊厨艺、聊投资、聊教育。。。.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13-7-12 06:19 发表
即使是富太太,在加拿大这种地方待着有啥感觉呢?人们都不会正眼看一眼豪车,理都不会理会。哪里像在中国能炫?
喜欢炫的应该是暴发户吧,很多富太太也是高学历、高情商、很重视孩子教育的。。。看这个孩子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YyNzY5NTA4.html,除了琴弹得好,还相当有修养,家境肯定不一般.

TOP

回复 20楼mygirl 的帖子

就这么一说呗。別当真。.

TOP

回复 14楼宸宸妈 的帖子

不是虚构的,很真实,在加拿大很多。.

TOP

实在是看不懂写这个的人的居心!我咋就没有看到这样的穷太太和富太太?!看来我也是夹心太太.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13-7-12 08:21 发表
就这么一说呗。別当真。
呵呵,以前跟你的想法一样,现在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TOP

到了他乡,穷太太也好,富太太也好,其实心里都有落差,大家生活得都不容易。
昨天我们还有一帮朋友聚会,最有钱的是国内来的投资移民,身家具体多少不详,住的房子值澳币300多万,最穷的靠centrelink拿救济过日子的,另外几家算是专业人士,基本上华人从事很多的行业,房产中介,豪车销售,会计师,IT的,不过大家基本上相处得其乐融融。
国外有钱的华人很多,但有地位,有名望的很少。.

TOP

我叔叔退休了,在加国读ESL,他是班长,其它都是各色人等,富太太还真没有,可能是因为ESL还是技术类的去学的多?在加国读ESL的富太太可能也是小富。.

TOP

温哥华的陪读妈妈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人 一多

在温哥华,陪读妈妈是一个群体,是一种现象,是一种中国人都能理解、外国人无法接受的生活状态。问起移民的原因,大多数中国家庭最主要是考虑到孩子的教育。但是,移民之后能否在移民国找到合适的工作、找到生意上的机会却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所以纠结之中,很多家庭选择了妈妈陪孩子到国外读书,爸爸留守国内继续挣钱的中国式移民的生活方式。

不要以为这是一种非常“骑墙”的选择,能占尽两个国家的好处,其实对一部分人来说,这是一种非常纠结并无奈的选择。“有钱人都移民了”,这是一种推论或假想,但“移民出来的不全是有钱人”却是一个事实,尤其对技术类移民。这部分人开始考虑孩子教育问题、或为孩子正经历的教育而焦虑的时候都已经30多岁,更多是人到中年。这个年龄的人大多数在国内有了事业的积累和基础,全部放弃,到另外一个国家开辟新生活,那的确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但仅仅有勇气是不够的,没有当地教育背景、没有当地工作经验,找到专业工作的可能性很小。我在温哥华读ESL (英语第二语言)班时的一个同学,在温哥华生了老二之后疲于应付,人已经到了崩溃边缘,给国内在一家企业做财务总监的老公下了最后通牒,老公二话没说,顾全家庭辞了工作就来了。来了之后不能坐吃山空啊,就到当地最大的华人连锁超市“大统华”的生鲜部杀鱼,但是这样的辛苦钱对一个四口之家的确是入不敷出。很好的男人啊,从不抱怨,是这位同学她自己受不了了,花钱得前思后想,极尽盘算,更难过的是觉得每花的一分钱都是老公的血汗钱,而老公那种国内做高管时的意气风发的状态在杀鱼的工作中也被抹煞了。用她的话,男人活得就是精气神儿啊,无奈之下又让老公回国了。幸运的是,他老公财会业务精深,各种证照在手,回去后又在一家企业找到了不错的职位和工作,足够维持他们在温哥华的一应花销。这位同学想过带着孩子回国,但是已经把老公折腾了一个来回,怎么也不忍心再折腾已经适应这里学校生活的大女儿了,更何况来这里的初衷不就是为了孩子吗?所以她就只能让自己坚强起来,誓把陪读妈妈的牢底坐穿。

所以在温哥华经常可以看到小鸟依人体态的中国女人开着奔放的SUV车型的大车,一开车门,闪出两个孩子司空见惯,卸土豆一样噼里噗噜下来三四个孩子的也不奇怪,可能是自己的孩子,也有可能是互帮互助帮朋友接送的。温哥华的陪读妈妈在这里不用组织宣传做工作自己就懂得了互帮互助、结对子的重要性。送孩子去学校、去课外兴趣班是基础业务,关键是这里假日多,动不动就是一个三天的长周末,学校再加一个教学业务研讨日,那孩子就是休息四天。这样长的时间里,小学基本不留作业,孩子你不给他找事做,他就在家当网虫了。所以大多数妈妈就得考虑给孩子安排假日活动,游泳、滑冰、滑雪,足球、篮球、冰球数不胜数的球类体育运动就不说了,还有童子军、青年军,义工等等。如果家里两个孩子年龄相当还好,一起接送。若是一个中学、一个小学,那妈妈这个专职司机真得有点好身手,还得在时间把握上精益求精方能玩转。温哥华人工很贵,大多数在国内用惯保姆、司机的大小老板娘,但凡没有富贵到不把银子当钱的程度,到了温哥华大多数事情上还是亲力亲为的,更不用说苦大仇深的技术移民了。

但是,陪读妈妈不光是一个体力活儿,还得有足够强大的精神力量,尤其在爸爸缺席的情况下面对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国外把青春期的孩子叫teenager,一个对社会、对家庭都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年龄。也有人把这些90后,00后的新兴人类叫做“me generation",自我的一代人,高度标榜自我价值、自我意识、自我利益、自我中心。这些孩子和妈妈一起来到温哥华这片陌生的土地,刚开始,他们躲在妈妈身后寻求保护和支持,妈妈们都凭着自己那洋泾浜的英语给他们开辟了生活最初的空间。但是不出两年,这些孩子的英语和进入青春期的身高一起突飞猛进,妈妈不仅语言上显得孱弱,连身材都矮小了,对他们需要仰视了。更何况遇到一些很有挑战性的电话,需要解决一些纠纷类的问题时,还得这些孩子出马上阵。尤其到医院、和一些社会部门打交道,在语言上这些孩子远远比妈妈更熟练。学校的事情,他们也逐渐不需要妈妈出面,他比你更清楚选课的规则和细节,他和辅导老师的交流远比你这个英语口音浓重的妈妈更顺畅、更自信。在能力上,这些孩子成了家庭中的权威,但心智上他们其实还远未成熟。加上爸爸长期缺席,妈妈怒也不威,没有什么忌惮让他们变得有些自负和目空一切。



这个年龄的孩子在国内被泰山压顶的功课压着,叛逆的岩浆想喷发出来也难,一旦喷发出来就惊世骇俗。在温哥华,这些孩子有太多时间和空间去发挥自我意识,让叛逆的岩浆隔三差五地冒出来。更何况,中国的教育理念主张经验教育,我们总想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孩子,少走弯路、少犯错。西方主张探索教育,让孩子去碰壁、走弯路,自己去认识发现生活的真谛,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这就导致他们的自我意识一定会和我们对生活的判断大相径庭。这个时候妈妈的说教和孩子的强烈自我成长意识就成为冲突的根源。我自己就面对着这样一个teenager,常常自家战场还没打扫干净,就有别的陪读妈妈来找我哭诉和孩子战斗的“血泪史”。更多时候,妈妈大多会鼻涕一把、泪一把地投诉到国内孩子爸那里,孩子爸除了能隔空放几句狠话,对孩子没有丝毫威慑力,最后还得陪读妈妈自己面对,让自己在和孩子的战斗中变得更坚强。

在温哥华的陪读妈妈,也有很多大富大贵的,但她们面对着所有陪读妈妈要面对的家庭与孩子教育的问题。他们的老公之所以不来是因为有着“在国内打理生意”的强大借口。老公做着空中飞人,来往于中国和加拿大。虽然嘴里说着无奈,做空中飞人很辛苦,实际上享受的是一种两种优势兼而得之的生活。人人都知道那个说法:国内是“真脏、真乱、真热闹”;国外是“好山、好水、好寂寞”。于是做老公的觉得国内热火朝天打拼累了,地沟油吃得该换换胃口了,就来温哥华这世外桃源歇歇脚、喘喘气儿,看看风景,享受享受家庭团聚之乐。待得差不多了,新鲜劲儿过去了,家长里短的烦心事开始浮出水面,孩子教育的细枝末节开始节外生枝,男人的耐心忍耐达到极限了,开始思念国内灯红酒绿的生活了,就对自家老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挣钱才是硬道理,要不哪里来钱去供着这么奢华的豪宅,去买LV、香奈儿、爱马仕啊。”看似万般无奈实则归心似箭的富贵老公打道回国,继续投身火热的生活,把所有家长里短的烦心事儿和节外生枝的孩子的事儿交给老婆那不得不坚强起来的肩膀扛。所以每年国庆、春节长假是国内雄性候鸟集中来温哥华栖息的时间,机票在这个时间段都会上涨。所以但凡旅游什么的,您千万别赶这个热闹。.

TOP

呵呵,又贴一篇,是同一作者涅。.

TOP

我认真读了文章,作者是自己参加过ESL的移民妈妈.

TOP

读到最后,还是一股酸气扑面而来~~ 有这样心态的妈妈,对小孩也不太好啊.

TOP

回复 30楼tequila_qq 的帖子

我老哥的一个同学大体就是最后一段描述的人,也住温哥华,在国内做房地产。现在他孩子都上UBC硕士了,他在加拿大没什么操心事;以前他两头跑,孩子是妈妈带。
至于他太太是不是爱玛仕,我就不知道了;其实我连爱玛仕长神马样子都不知道,嘿嘿。.

TOP

酸啊.

TOP

回复 33楼niuniu0513 的帖子

我老哥的同学应该不会这样的 我认识他,当然很久没见面了,只是前些日子跟他通过电话。我觉得他不是那种烂人

当然世事难料,我同学的老哥,海龟后就沦陷了,打死我都想不到她老哥会沦陷,真是摧毁我三观.

TOP

引用:
原帖由 pp_dream 于 2013-7-17 02:01 发表
我老哥的同学应该不会这样的 我认识他,当然很久没见面了,只是前些日子跟他通过电话。我觉得他不是那种烂人

当然世事难料,我同学的老哥,海龟后就沦陷了,打死我都想不到她老哥会沦陷,真是摧毁我三观:fun ...
"沦陷" 是什么意思?.

TOP

这么多人都认为转载的文章太酸啦? 我仔细读了一遍,是有点仇富情绪在文字中,呵呵。不过,我能理解作者的心情。是的,作为苦大仇深的技术移民,我是可以理解作者的一些想法的,当然作者的一些想法可能是比较酸葡萄。


我没在温哥华或多伦多居住过,只从在渥太华的移民看,确实看到移民的艰难,尤其是在08年09年时经济不好,我看到几个家庭的情况比我们糟,有的打道回府了。

我们刚移民时也曾非常的艰难,艰难时我看不到前面的路会是怎样,会黑暗多久,心里是很惶恐的;艰难时我很节省,战战兢兢算着钱够不够;艰难时我也曾后悔离开上海,患得患失,怀疑自己在40岁的高龄跑出来干什么。

几年过去,我可以放下来写出我的经历,是因为我经历过艰难,我把艰难当作我阅历的一部分,我熬过去了。将来的日子我还会面临艰难,我心里也还是很怕,但我相信我能抗过去。

看到有即将踏上移民之路和刚踏上移民之路的旺友对新环境各方面很担心,我想说,担心是肯定的,刚开始都不容易,但是会好起来的,要相信自己和家人,面包会有的,慢慢会好起来的。若干年后,你回头看这段艰难的生活,是人生阅历的丰富。.

TOP

回复 35楼meia 的帖子

被小三拿下,与妻子离婚,孩子也不要了。

说起来,已有几个我认识的海龟男都沦陷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pp_dream 于 2013-7-17 02:40 发表
被小三拿下,与妻子离婚,孩子也不要了。

说起来,已有几个我认识的海龟男都沦陷了。
以前怎么找的老婆?

如果前妻完全寄托在前夫身上,就比较难受了,希望有较好的经济赔偿。.

TOP

回复 38楼meia 的帖子

你误会了。

我同学她哥的沦陷,怪不到他的前妻。他前妻在米国做医生,还做得相当不错的医生,两个孩子也是前妻一手带大;夫妻两人在米国共同生活快有20年了。她哥回国开公司,经不住年轻小三诱惑,沦陷。为此,我同学和她爸妈都跟她哥翻了脸。我同学说,她嫂子没要她哥一分钱,留下两个孩子。我同学一直念叨着她嫂子,说她嫂子了不起,是她哥的问题。


另一位同学,非常相似的情况,她先生回国开公司,沦陷。我同学品貌能力性格各方面都出色,且高收入。她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想不通。

我以为这类事离我们很远,但看来居然很普遍。.

TOP

回复 39楼pp_dream 的帖子

再有一位湾区的同学跟我是同行,科大+斯坦福毕业,她前夫也是科大毕业的,两人90年代初一起出国,育有一儿一女。前些年,她前夫回国创业,沦陷。

她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忙工作。她很要强,一个人抗。去年聚会时,我忍不住抱抱她。

我的同学们,个个要强;不光要强,确实也很强,呵呵。.

TOP

引用:
原帖由 pp_dream 于 2013-7-17 04:48 发表
你误会了。

我同学她哥的沦陷,怪不到他的前妻。他前妻在米国做医生,还做得相当不错的医生,两个孩子也是前妻一手带大;夫妻两人在米国共同生活快有20年了。她哥回国开公司,经不住年轻小三诱惑,沦陷。为此,我 ...
关键是前夫是否后悔?

如果不爱了,两个人在一起也没意思,尤其对有文化的人。

如果不离婚,搞小三,更崩溃。

共同点是夫妻不能长期分开生活,当初选择分开生活,是错误的。

女方很值得同情,也还有希望找到更好的伴侣。

我站着说话不腰疼,瞎讲讲。

我还以为“沦陷”是指当了大腹便便的共产党的干部。.

TOP

PP 发的这些文章都是很真实的,我分别有2个朋友,1个在温哥华,1个在多伦多,就碰到了文章中写的一些事情。不过这2个朋友现在过的都不错,在温哥华的朋友老公找到了很好的工作,高薪而且是原来自己喜欢的专业。朋友就负责带儿子顺便自己学英语,因为朋友一直想出去工作,虽然老公1个月赚1W+,但朋友是喜欢工作的人。而在多伦多的朋友呢,老公在多伦多读书,刚刚申请到2个offer,近50岁的人喜欢念书要上2个学校,这个老公在国内已经是博士了,而且还是高级副总裁,但是喜欢加拿大的生活学习环境,就去那里学习,公司老板只能让他留职停薪在那里念书。.

TOP

回复 33楼niuniu0513 的帖子

大娘子带着孩子在国外一年的生活费是多少?!能够把大娘子放在国外,自己在国内小二小三爽歪歪的,我感觉不是一般的企业主,他们没有这个时间和这个精力.

TOP

回复 45楼niuniu0513 的帖子

多少算长期?2年算伐?.

TOP

回复 37楼pp_dream 的帖子

有一句话,10男回国,11个沦陷(外加一大儿子).

TOP

回复 47楼芮毛毛妈妈 的帖子




老实说,周围几件沦陷事例真打击我的三观,我一直认为像我同学她哥那样受良好教育和严格家教并与妻子同甘共苦的人不会犯这种事,没曾想,都一样。

我们同学间说笑,千万别考验感情,感情是最经不起考验的物件。.

TOP

引用:
原帖由 pp_dream 于 2013-7-17 22:21 发表



老实说,周围几件沦陷事例真打击我的三观,我一直认为像我同学她哥那样受良好教育和严格家教并与妻子同甘共苦的人不会犯这种事,没曾想,都一样。

我们同学间说笑,千万别考验感情,感情是最经不起考 ...
只能说现在没感情了。

中国很多婚姻更重伙伴关系,象做生意,合伙赚钱活命。 一旦遇到触动他们爱情的第三者,也许马上就缴枪了,哪怕事后发现不是爱情,当时也昏了头了。.

TOP

回复 49楼meia 的帖子

我知道我同学她哥沦陷的原因,小三战斗力强是原因之一,但主因在他自己。

既然说到这里,我就多唠叨唠叨,别嫌我烦哈

早期出国的同学们,尤其是女生,是很好强的,而且也确实是强的,独立的能干的适应力强的,这是我这一群同学的基本特征,以此我推断90年前后出国的那批女生,多少都有这样的特征。

在北美,老中女性的被接受度比老中男性要高,老中女性能屈能伸。所以,女生容易生存且容易生存的比较好,加之女生的努力和独立以及语言能力强,女生在职场上的建树还是不错的。以我这群同学做样本,确实这样。

相比之下,有的男性老中可能因为语言/沟通/野心等原因,有壮志未酬的感觉。

这两点,恰恰在我同学她老哥和嫂子身上明确地呈现出来。
她嫂子医学博士后拿到执照,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医生,很忙。
她老哥,以前学的是机械专业,在美发展不顺,重学IT类专业后找工作。她老哥是位有野心的人,是希望别人仰视他的人,他也确实聪明就是了。他对他当时那样的境遇是相当的不满意。同时他收入没他前妻高,也没他前妻忙。

我同学说,当年她老哥是费了力气追到的她嫂子。但后来的生活和工作等各方面境遇造成他的失落感。

几年前,他回国开公司,招了一秘,此秘对他始终是仰视的,当他大神,呵呵。我想他找到了他想要的那种居高临下的赶脚了。

去年,她老哥不顾她爸妈和她的强力反对,离婚了,跟小秘结合了,他50岁,小秘大概是33岁。

至今同学的爸妈都无法原谅这个儿子的行为。


不少男性老中,他们享受被仰视的赶脚,不接受平视的生活,我认为这是海龟沦陷的主因。.

TOP

引用:
原帖由 pp_dream 于 2013-7-18 03:27 发表
我知道我同学她哥沦陷的原因,小三战斗力强是原因之一,但主因在他自己。

既然说到这里,我就多唠叨唠叨,别嫌我烦哈

早期出国的同学们,尤其是女生,是很好强的,而且也确实是强的,独立的能干的适应力强的 ...
前妻好能干,我觉着她将来会很幸福。

我的感慨是,只有感情是可靠的,婚姻证书是不可靠的。

移民本来是全家去更好的地方生活,分成国内、国外两部分真得很奇怪,不在一起生活,移民干什么。.

TOP

回复 51楼meia 的帖子

我向来认为感情是最不可靠的哈,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呵呵。

移民的家庭各有各的情况,有的可能无法全家在一起,都不容易。.

TOP

引用:
原帖由 pp_dream 于 2013-7-18 04:15 发表
我向来认为感情是最不可靠的哈,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呵呵。

移民的家庭各有各的情况,有的可能无法全家在一起,都不容易。
夫妻关系靠相互之间的感情,用金钱、法律、道德约束都不可靠。 没有爱的婚姻,已经不是美好的花朵了,凋谢也是顺其自然。

移民 短期不在一起有客观原因,稳定后选择长期不在一起,已经不是生活了。

人生苦短,我是爱情至上主义者,美好生活金不换。.

TOP

 53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