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15个人次参与评价】

[讨论] 大家喜欢上海话么?教孩子上海话么?

大家喜欢上海话么?教孩子上海话么?

讨论一下。.

TOP

还是教孩子说上海话,这股潮流我可算是见识了。.

TOP

科勒们总能战斗到最后滴.

TOP

不能掌握方言,不能稱為本地人。.

TOP

当然教的。LG规定在家里必须讲上海话,否则听不懂重讲。.

TOP

回复 5楼shxuco 的帖子

這個方法最湊效了。

我們在上海時,家裡規定要講粵語,回到香港,家裡規定要講國語,小混現在的死黨是個台灣女孩。.

TOP

回复 6楼混凝土 的帖子

要转述老师或是同学的话,非常吃力,因为他们在学校里讲的都是普通话。.

TOP

回复 7楼shxuco 的帖子

意思說出來就行,就像小時候訓練講故事一樣,不用照搬嘛!.

TOP

回复 8楼混凝土 的帖子

就是啃哧啃哧讲不清楚,换种方言,好像思路也乱了。.

TOP

回复 9楼shxuco 的帖子

的確如此,說話的方式其實就是反應思路,所以學英文不用英語思維模式,是說不好的。.

TOP

小朋友真额叫作孽!
有过一位外交人士的孩子因为一直跟着父亲奔走多个国家,最后导致语言思维混乱而无法挽回的。.

TOP

回复 11楼Tiger2005 的帖子

外交人士的孩子都會跟父母遊走各國,孩子掌握4、5種語言並非難事,出現語言思維混亂應該是個案。.

TOP

回复 12楼混凝土 的帖子

上海的小朋友,至少三种语言了。国语、沪语、英语。如果再加上二外,外地来沪人员的母语方言。如果父母不是一个地区来沪的,更是混乱了。
反正我还是说,孩子们真的叫做作孽。既要本地化,又要国际化。咱培养的都是超人啊。
人为制造那么多壁垒,何必呢。
不过说归说想归想,潮流还是要适应的。.

TOP

回复 13楼Tiger2005 的帖子

語言是溝通的工具呀,有機會多學幾樣,眼界越廣,人生閱歷也豐富起來,絕不是爲了應付考試哦~.

TOP

回复 14楼混凝土 的帖子

呵呵,对的,学习语言是为了沟通。作为中国人,本来可以用一种沟通的语言就可以了,现在全国各地都在保护方言、拯救自己祖宗留下来的遗产。个人感觉这对社会的融合可真不是一件好事。不过语言本地化的目的本来就是抗拒这种融合,这也是国人们自己的选择,好与坏我们自己会承受结果,包括我们的下一代。.

TOP

回复 15楼Tiger2005 的帖子

方言是文化,必須保存,這是代代都要做的大事。失去了獨特的文化,融合沒有意義。.

TOP

回复 15楼Tiger2005 的帖子

或者说保护方言本身就有不同成分的抗拒融合的心理成分在里面。
我现在就觉得,我们的孩子花太多的时间在语言上,一个人的学习力、精力是有限的,汉语这么多字要背要默,太消耗孩子们的求索精神。.

TOP

回复 16楼混凝土 的帖子

这只是我们大人心中的意义和价值。
把这意义和价值的烙印强制传递给孩子们是否值得,我个人表示强烈怀疑。.

TOP

回复 18楼Tiger2005 的帖子

這個不是哪一代的價值觀,這是文化傳承,每個人都有義務要做的,即使歐美國家,都在強調母語的重要性。.

TOP

回复 16楼混凝土 的帖子

这个问题我个人思考过很久,下面一句话或许可以表述一点意思。
两千年来,我们不被允许求索的东西太多,文化这两个字只好被太多表面化的内容所充斥。内在的,精神的,实质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被忽略。吃喝拉撒成为我们文化传承的主要内容。.

TOP

回复 20楼Tiger2005 的帖子

尤其是這六十年間,“内在的,精神的,实质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確是流失了很多,所以得亡羊補牢,這些才是國家強盛的根基呢。.

TOP

回复 21楼混凝土 的帖子

呵呵,保护方言能使国家强盛么?
真心觉得,保护方言除了满足我们大人的感情需求,基本没有什么实用价值。这个和母语不一样。
其实从方言的角度,粤语、闽南语、吴越语系可以算成大的语系,有一定的封闭性,但是从语言、母语的角度,华人从来都只有一个汉语。粤语因为香港殖民时期需要自己的文化寄托,而且大概也是因为在外华侨较多的缘故,发展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发音与书写系统,但是也没见有多大影响。
其实沪语又分松江话浦东话南汇奉贤,都有自己的区别。保护起来真是忙啊忙萨了。
(纯粹探讨,绝无地域色彩).

TOP

回复 22楼Tiger2005 的帖子

倒過來才對,國家強盛需要有“内在的,精神的,实质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作支撐,不是單純語言溝通問題。

粵語、閩南語、客家話之所以盛行海外,是因為早年移民海外的都是沿海一帶, 形成自己的圈子文化,至今依然有很多同鄉會,讓僑民們聯誼,所以海外的華人還能保持較完整的地方特色。.

TOP

其实我很能理解“海派文化如果缺了沪语,那该多无趣啊!”这句话的味道。。。
不过那也只是无趣而已啊。 孩子们今后自有他们自己的有趣,何必我们去担心。.

TOP

引用:
原帖由 Tiger2005 于 2013-5-23 11:47 发表
或者说保护方言本身就有不同成分的抗拒融合的心理成分在里面。
我现在就觉得,我们的孩子花太多的时间在语言上,一个人的学习力、精力是有限的,汉语这么多字要背要默,太消耗孩子们的求索精神。
就吴语来说,我觉得确实有保存的必要。会讲吴语的人,学外语方便,是优势。北方语系的人,绝大多数发不好促音、不送气音、还有一些少见的元音,少数天赋异禀的除外。
至于“抗拒融合”,这要看你从什么角度了。作为南方人,现在已经多学一门普通话了,北方人可并没有多学一门方言啊,不论在哪里生活,都讲普通话。你说是谁“抗拒融合”呢?其实从南方的角度说,为了不花太多时间在语言上,不要学普通话岂不是好?谁要想跟南方打交道、或在南方生活,就来学南方话好了。过去我们上课,老师都讲上海话甚至本地话的,也没耽误什么。
PS:对上海人来说,没有喜不喜欢上海话的问题,这是我们的母语。在家里当然也说咯,跟父母开国语,滑稽伐?上海小孩子讲上海话,需要专门教吗?要么是外地人的小孩,才有教不教的问题吧。

[ 本帖最后由 chgtq 于 2013-5-23 15:2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混凝土 于 2013-5-23 10:59 发表
外交人士的孩子都會跟父母遊走各國,孩子掌握4、5種語言並非難事,出現語言思維混亂應該是個案。
我认得一个人,外交官家庭出生,上海长大,英国读书,会英语,西班牙语,法语,意大利语(其中还包括一种意大利方言),还会少许德语。上海话,普通话,粤语,都会的,蛮好,其中用中文与英文写书出版,授课,没有什么混乱障碍之说。语言天赋好呐。.

TOP

回复 26楼悠优 的帖子

得天獨厚的語言環境,真是羡慕嫉妒恨啊!.

TOP

回复 25楼chgtq 的帖子

說吳語的人學英語、法語、日語、韓語發音都比較準確,這是事實。.

TOP

引用:
原帖由 混凝土 于 2013-5-23 16:39 发表
得天獨厚的語言環境,真是羡慕嫉妒恨啊!
个有啥嫉妒头司啦。侬的小混勿是也蛮好啊。
今后去么,小囡都会2门外语,2种以上方言外加普通话的咯。沪语粤语普通话都属于标配。人家还羡慕侬勒。.

TOP

回复 29楼悠优 的帖子

咳。。。.

TOP

又出来南方人北方人,上海人外敌人。
方言从来就不是一门语言。这方言,除了感情的安慰,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TOP

好像这标题是有点问题。.

TOP

回复 25楼chgtq 的帖子

这也对,干脆都只学英语,汉语就别学了。
您可别骂我无君无父与禽兽何异什么的才好。.

TOP

另外,我真有点不明白,上海本地人对外来人员真有那么大意见么?.

TOP

回复 25楼chgtq 的帖子

说句实话,我对这汉语拼音也及其反感,高考开头那两道题,几乎从每一次模拟开始到最后,就基本没去做过。因为反正也搞不清楚。.

TOP

在上海就应该说的来上海话,我们到了国外还不是都说外语的。现在怪了,在饭店不说普通话好象是上海人的错。.

TOP

回复 35楼Tiger2005 的帖子

我不反感汉语拼音,虽然上海高考不考拼音这玩意儿,我对外来人员也没什么意见,我的回复全是实话实说哦,不带个人情绪。你提到了教不教上海话的问题,个么我回答你,对上海人来说,没有教不教,因为是母语,所以在家里自然要讲,不需要特意教。对外地人来说,才有教不教呀。
上海人完全可以不学普通话,上海话是我们的母语,也是用汉字的。怎么在你眼里就能引申到不学汉语、无君无父啦?说实在的,不是为了迁就全国各地来上海的人,我们学普通话做啥啦?讲上海话一样可以读书看报学技术,又不影响什么的咯,还真是想不出必须学普通话的理由。学英语倒是必须的啊,上海这么一个沿海大都市,对外交往多,中国也需要学习外国的先进理念和技术,不学英语真的是不行。.

TOP

回复 36楼zhengzheng 的帖子

是呀,有的人态度还很不好来。真真奇怪了,他为上海人服务,不讲上海话,反要怪上海人不讲普通话!其实大家不要噶积极讲普通话,外来的人也很快就能学会上海话。据说崇明的三峡移民现在一口崇明话的,也不过就几年的功夫就能讲地道。.

TOP

引用:
原帖由 Tiger2005 于 2013-5-23 19:27 发表
又出来南方人北方人,上海人外敌人。
方言从来就不是一门语言。这方言,除了感情的安慰,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你这个论断太绝对了,哪有什么”从来就不“啊,中国学者把几大方言列为方言,但在国际上都是视为一种语言的。就吴语来说,有语音、语法等方面的独特价值,也是研究古汉语的重要辅助,反而是普通话没有这个作用呢。在语音方面,吴语确有优势,而北方系的人受母语影响,学外语难是事实,不涉及地域哦。有些发音,不是从小学习的话,永远都不会的。另外吴语区还有各种戏剧形式,昆曲评弹沪剧越剧锡剧甬剧等,都有其艺术价值,昆曲更是”百戏之祖“。方言,哪里能只用一句”感情安慰“敝之?.

TOP

回复 39楼chgtq 的帖子

语言,最基本最重要的是一个书写系统,而不是发音,好像吴越语系至今没有发展出成熟的书写系统。而普通话是和汉语书写系统完全一致的发音系统。而且个人感觉现在的普通话一定程度上是吸纳了南方发音元素的,如果你去关心过其他北方话南方话的话。
还有,本人浙江人士。
本来想旺旺是个高知集聚地,不是公交车上,不会如此。说什么好呢,这思维定势太厉害。
纯粹讨论一下有什么不可以?
各地固守自己的方言不利交流这么基本的原则也有异议?
固守着本地方言是不是和海派文化的海纳百川这一精髓相矛盾冲突呢?

[ 本帖最后由 Tiger2005 于 2013-9-11 08:52 编辑 ].

TOP

我们家里老人一直看海派轻喜剧,所以孩子跟着一起看。孩子现在一口流利的上海话。.

TOP

听阿拉小赤佬刚上海闲话要笑瑟特额。.

TOP

回复 41楼DXMM 的帖子

这主意不错。我怎么没想到呢。 。不过我家老太太就爱看老娘舅邦女郎,胸闷的。下次让她带孩子看海派轻喜剧是不错的。.

TOP

回复 43楼Tiger2005 的帖子

现在不是放老娘舅和他的儿孙们。前段时间还有开心公寓,喙战上海滩,这些剧情都很搞笑好玩的。所以老人孩子都喜欢看。阿拉小囡开口闭口就是阿庆啊,阿德啊,美娟啊,真是老搞笑的。在家里和我父母沟通全部都是用上海话,而且学校里有很多老师都说他上海话讲得好,我也蛮悟心的!试试看,这招很管用。 .

TOP

回复 37楼chgtq 的帖子

如果可以,真希望你能够改一个思路,不要再上海人外地人的一直挂在嘴上。
我个人丝毫没觉得我作为浙江籍人士在上海有不利的影响,也经常比较荣幸的被周围的同事视作本地人(不是原住民,我们单位有几个真的是祖籍就在上海城区的本地人),所以你再多说几次对我个人是没多大影响的,虽然稍微有那么一点点不适。
想想我那个亲戚在北京,绝对禁止他老娘说自己是上海人,一定要向他人介绍他老娘是浙江人而不是上海人,真是觉得没必要。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地域观念如此坚深,在我看来,或许也可算是未开化的表现之一。

[ 本帖最后由 Tiger2005 于 2013-9-11 08:53 编辑 ].

TOP

回复 44楼DXMM 的帖子

不错不错,这个思路不错。孩子老人应该都会喜欢的。多谢多谢。
我家小册老现在也笑着说一些洋泾浜的上海话(他自己有点不好意思),大概和现在学校老师们都开始鼓励说点上海话有关的。我们老师经常会在课间问小朋友,我讲上海话你们听得懂哇什么的。.

TOP

回复 45楼Tiger2005 的帖子

过去吴语有小说,有报纸,有新闻节目,怎么没有书写系统啊?近代吴语小说很多,讲普通话的人是看不懂的,既然你是浙江人,推荐你看一部《何典》,讽刺小说,完全苏白。普通话的语音和汉语诗词完全不是一个系统,唐诗三百首第一首: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韵脚完全是仄声,普通话中是没有的。浙江人士,你怎么就觉得普通话是和汉语书写系统完全一致的发音系统呐?
我没有说要固守方言,我们讲自己的方言,又没说不讲普通话。上海人学习普通话,本身就是个开放的姿态,反倒是来上海的外地人很多不学上海话,这个算不算固守?上海是全中国普通话最普及的地区了吧,随便大街上抓个老头老太也能讲普通话了,还要怎么利于交流?但是对上海人来说,母语始终是第一位的,讲普通话只是为了沟通交流方便,不可能在自己家里也讲普通话吧。
在我的概念里,上海人外地人只是一个称谓,不涉及地域,不知道你怎么就觉得不舒服了。不这么说怎么区分呢?也不要这么敏感吧,我真的是纯讨论的哦,就像你说的,讨论一下有什么不可以?个人感觉,倒是你有偏见呢,怎么上海话就只能限于公交车上?大学教授都不讲上海话的?语言不分高低贵贱。

[ 本帖最后由 chgtq 于 2013-5-24 12:45 编辑 ].

TOP

汉语一点不复杂啊,我们几乎没有时态,过、到、了,就够用了。你学外语没觉得时态很复杂吗,没觉得词性很复杂吗?那人家是怎么进入现代生活的呢?
那个薛涌不教女儿学汉语可以理解,反正她以后要做美国人了嘛。但是他要能在自己家里不说汉语,那也蛮奇怪的哦,一个人居然能完全不用母语,思维会跟不上的吧,最细致的表达,全在母语里啊。.

TOP

回复 47楼chgtq 的帖子

呵呵,也对,明朝初期据说就是江淮官话,据说是南京话。。

[ 本帖最后由 Tiger2005 于 2013-9-11 08:54 编辑 ].

TOP

回复 49楼Tiger2005 的帖子

讨论到最后都要叫人家去独立么,啊好关特了,如有冒犯请见谅。.

TOP

 77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