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中古汉语语音在元朝发生的变化

回复 49楼伊万豆夫 的帖子

客家话以广东嘉应州(梅县)为中心和标准,形成时间大约是明末清初。赣南闽西粤东是客家人的聚居区。.

TOP

回复 50楼伊万豆夫 的帖子

永嘉丧乱以后,东晋政权在江东设立大量侨置郡县安置北方移民,这些移民除了留居江东以外还逐步向南迁徙,将中原语音和吴语带到浙南、江西、福建,与客家形成似乎关系不多。至于中原成份,现有的遗传学材料证明父系大体一致,母系东南偏百越,客家偏畲。.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53楼伊万豆夫 的帖子

文读系统是尊崇传统的,韵书是其归纳和总结,也起到指导作用,从《切韵》《广韵》《韵镜》都是一脉相承的,《中原音韵》是反映实际的另类,《洪武正韵》再次回到传统,满清再次破坏传统,并在民国时确立国语,彻底背离《切韵》以来的文化传承。
音韵学、汉语方言学的研究都离不开《切韵》系统,他是研究汉语语音的基础。.

TOP

元朝的蒙古人统治中国后,他们也想学习古汉语(雅言)的高雅之风,奈何蒙古人本身的发声方法使得他们很难发出雅言的许多发音,于是他们便强行要求当时的国人都发蒙古音(胡(人)说(的话)),儒家文化的最主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被摧残的不轻。到了明朝,朱元璋登基后,马上废除“胡说”,恢复雅言,但是由于蒙古人的统治的影响,差不多花了近100年时间,才恢复了雅言。

不幸的是,清朝打进来后,满族人也不说雅言,和蒙古人一样,他们同样知道要说好雅言不容易,于是他们也利用他们的统治地位,强行要求国人讲当时的满族语言。因为满族人不能用雅言发出古汉语里面的很多汉字的语音,于是他们就奉行“不能发音的汉字,一律不用”这样一条原则,使得古汉语5万7千多个汉字,逐渐退化到只有1万多个汉字。中国古文化在清朝将近300年的时间内被摧残、阉割得最厉害。当然,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就更是少得可怜。

后来,孙中山推翻清朝统治后,由于孙中山对中国古文化的了解,他提出来要恢复雅言。遗憾的是,当时他的几个主要的阁僚,都以北方人居多,都不会讲雅言,投票结果,孙中山以一票之差而未能如愿(恢复雅言)。

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到了台湾,当时在决定官方语言的时候,海峡两岸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当时的国人讲的主要是满族人的语言为基础。于是,国民党就把台湾的官方语言叫做国语,他们的国语更接近于当时中国人讲的话,也就是满族人讲的话。而大陆呢?则是以这个话为基础,稍加修改后,变成了今天的“普通话”。

在英语里面,普通话被翻译成“Mandarin”。而满足人的英语翻译是Manchu,满族人带的帽子,当时的英语讲是"Mandarin hat”。 大陆政府为了避嫌,不让我们的官方语言和满族人的语言有什么联想(人们会自然的想到我们政府在使用被推翻了的封建王朝的语言而没有面子),于是就命名为“普通话”。

普通话,顾名思义,就是普通人讲的话,讲的是普通人的话。我们的古人讲的是古汉语——雅言,顾名思义,是一种高雅的语言,是高雅的人讲的话。 这恐怕也能够说明为什么今天的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像古人那么高雅了。.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汉语在北方胡化,在南方吴越化。.

TOP

粤语不是粤人古语 而是中原夏朝的官方语言

http://tieba.baidu.com/p/1343215852
香港文汇报今日刊发周云先生的文章,称“粤语不是粤人古语,而是中原夏语”。文章摘录如下:

广东人喜欢看粤剧,首先就要知道粤剧的特点,就是以广东话作为声腔进行演出的。粤剧的源头在于外江戏,这不是广东本来自己土生土长的戏剧。更重要的是,广东话也不是原始土著居民原来的语言,而是原来黄河流域夏朝的古老语言。到了今天,黄河流域已经不再流行这种语言了,已经成为失传的语言。反而广东保留了这种古老的语言,广东话成为中国汉语的活化石。
汉语是汉人的语言,粤语却不是粤人的语言。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荒唐,然而事实如此。
粤语,俗称广东话,英文叫Cantonese,当地人称白话,正名该称“粤方言”,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较为复杂、保留古音特点和古词语较多、内部分歧较小的一个方言。分布在广东大部分地区和广西东南部,并以广州话为代表。



粤语的形成地


据邢公畹等先生考证,早在龙山文化时期即尧、舜时期,黄河流域就发生了一场以中原为中心、在空间上向周围、在时间上向后世扩展的“夏语化”运动;到西周时期,进而形成以夏语原生地—秦晋的方言为标准音的“雅言”(见《汉藏语系研究和中国考古学》)。
当时各部落和民族结成了同盟,共同选领袖,治理天下,联盟之后,进行商品交换,分工合作,经济规模扩大了,部族之间的生存空间界线解决了,可以共同抗御自然灾害的问题,例如共同开发水利,治理洪水,大规模改善生活环境,生产力快速提高,发展出灿烂的夏文明。在共同的劳动中,就需要共同的语言进行沟通。黄河流域之所以成为文明中心,跟“夏语化”运动有着极大的关系。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当今的汉语各大方言之间尽管千差万别,却总可以发现它与黄河流域的某种渊源。
作为汉语七大方言之一的粤语,便是如此。虽然它从古百越语言中吸收某些因素,但总体来看与古汉语有着更密切的渊源,有些语音和词汇,在今天中原汉语已经失传,在粤语中却保存完好。例如古汉语中的入声韵母,在今天的中原汉语中已不复存在,而在粤语中就完整地保存着。




以“粤”命名 却非土产
有人以为粤语来源于古代岭南“百越”语言,这不合乎事实。粤语确实保存着某些古代岭南“百越”语言的因素,但它的主要来源,则是古代中原一带的普通话——“雅言”。
雅言的基础是以黄帝为首的华夏部落联盟使用的原始华夏语。到了周朝,便发展成为中原一带的民族共同语。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方言不同,而官方交往,文人讲学,祭祀活动,都使用雅言。孔子就说过:“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秦朝征服“百越”之地,征发原六国的逃亡者以及赘婿、贾人到岭南作“垦卒”。这些垦卒“来自五湖四海”,互相交际必须使用雅言。但由于垦卒独自屯田,因此他们的语言只在屯内通行,并未在整个岭南地区传播。
在秦代之前,广东被称为南蛮。这是百越族人居住的地方,“百越”乃汉语音译,又写作“百粤”,是古代南方土著的自称。百越又通百粤,所以,广东话又叫做粤语。
百粤的构词方法是通名在前,专名在后,意为“越(粤)人”。“百”是人的意思,越是族名,即越人,或粤人。越南胡说百越乃越南族之古称,长江以南自古以来就是越南的领土,可说是荒唐透顶。百粤与百越都是译音,同一回事,百越三千年前就在中国大地生活,越南仅是一个小藩属,按百越之继承逻辑,岂不是现在的越南也是广东的领土?
从这一语词可看出,那时候广东人的交际用语是与中原汉语有很大差异的“百越语”。但“百越语”究竟是什么样子,现在已经难以考证。唯一的“化石”,是一部分地名中所保存的非汉语因素,例如“六建”“六贺”“六谢”“六吟”中的“六”,是指“山冲”,“那务”“那霍”“那录”中的“那”是指“田”,“罗镜”“罗龙”“罗沙”中的“罗”是指“山地”,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地名的构词方法,也是通名在前,专名在后;同时,其中通名的意思,今天居住在那里的人已经完全不晓得,也就是说,这些地名中的非汉语因素在当地今天的粤语中已经不使用,恰好证明今天的粤语跟古百越语没有继承关系。
由此可见,粤语虽然以“粤”命名,却非由古“粤人”的语言演变而成,不是古粤地的“土产”,而是从外地“引进”的,是汉族移民带来的。这汉族,是秦代的汉族,主要是晋、赵、燕、魏的旧贵族及其下属兵丁。




汉人南移 传播“雅言”
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中原汉人南移,发生于秦统一中国之际。公元前223年,秦国60万大军攻灭楚国,便将大军驻扎于湘南五岭,准备南征百越。到了公元前218年,西江中部的“西瓯国”起兵反秦,秦始皇派50万大军征讨。又派史禄在海阳山开凿灵渠,将湘江与漓江沟通,以保证军事上的运输。灵渠便成为中原汉人进入岭南的第一条主要通道。公元前214年,灭了西瓯国,战争告一段落,秦“发诸尝捕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史记.秦始皇本纪》)徐广注:“五十万人守五岭。”(《集解》)这50万人,便是第一批汉族移民。
在秦始皇时期,岭南各郡地旷人稀。直至东汉时的统计资料,南海郡(广东珠三角洲)也只有9万人。因此,迁入50万人,足以改变岭南越人“一统天下”的局面。有些学者提出质疑,认为一下子迁入那么多移民并无可能。但我们知道,大移民是秦灭六国之后为了巩固政权而实行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分期分批移入。秦始皇既然可以将12万户豪富迁徙到咸阳以及巴蜀,又将内地大批罪人迁徙到河套以及甘肃一带,那么,完全有可能将大批中原汉人迁至岭南。虽不一定有50万那么多,但也肯定为数不少。而秦始皇之所以搞大迁徙,其目的主要在于铲除六国的地方势力,把族人和故土分开,交叉汇编,徙到南蛮之地戍边,也就连根拔起,不能在秦的京城附近形成威胁,做其复国之梦,秦朝的统治就牢固得多了。这些移民不可能来自与岭南毗邻的楚国,而多半来自中原或北方各国。由于他们是成批迁入,所以到达岭南之后,思念故土、怀念昔日乡音,特别强韧有力地固守原有的文化习俗以及语言,因而成为岭南最早的“雅言”传播者。.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franco 于 2013-11-1 20:25 发表
http://tieba.baidu.com/p/1343215852
香港文汇报今日刊发周云先生的文章,称“粤语不是粤人古语,而是中原夏语”。文章摘录如下:

广东人喜欢看粤剧,首先就要知道粤剧的特点,就是以广东话作为声腔进行演出的。 ...
百越语是粤语底层,怎么可以说与百越无关?粤语a分长短,大量独特词汇都是百越的遗留。.

TOP

引用:
原帖由 伊万豆夫 于 2013-11-1 22:47 发表
雅言在岭南传播,始于西汉平南越国之后。汉武帝设“交趾刺史部”监察各郡,东汉撤交趾刺史部设置交州,交趾刺史部和交州都是汉人政权,官方交际必须讲雅言。交趾刺史部和交州的治所大部分时间设在广信(今肇庆封开), ...
汉语粤化,早期面貌与现今广西汉语夹壮的情形类似。.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63楼伊万豆夫 的帖子

字音层面仅反映了方言的局部特征。.

TOP

 64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