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123
发新话题
打印【有24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中美妈咪战

中美妈咪战

耶鲁大学法学教授蔡美儿(Amy Chua)8日为「全球妈咪战争」开了第一炮,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中国母亲何以更优越」一文,表示「中国父母可以命令孩子功课全部拿A,西方父母只能要求孩子尽力」。
这篇文章摘自蔡美儿11日出版的新书「虎妈的战歌」(Battle Hymn of Tiger Mother)。她在文中试图说明中国家庭何以能够教养出这么多数学、小提琴或钢琴奇才,顺利进入长春藤或其他顶尖名校。
这篇文章很快就成为「华尔街日报」网站的大热门,到10日已吸引超过1770篇评论,还有8万5000人把它与脸书连结。
文中指出中国父母得以「成功」的三大特质:不理会孩子的自尊心;认定孩子必须孝顺父母;坚信小孩子不懂事,需要父母指引。
文中说,中国父母可能做出西方人无法想像的事情。例如,蔡美儿就不准两个女儿外宿、和朋友出去玩、看电视或玩电动游戏、自己选择课外活动、有任何功课拿不到A、学习钢琴或小提琴以外的乐器等等。
这篇文章让西方读者觉得不可思议,甚至以为这是讽刺文章。但是,许多人对文中的许多观点感受深刻,尤其是美国华人。
有个来自大陆的华人说:「我看过很多对子女非常严厉的父母。像我自己,如果有功课没拿到A,会被母亲罚跪或赏以『爆栗子』(用指关节敲脑袋)。」
蔡美儿写道:「中国父母要求孩子拿满分,因为他们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到。」所谓的平庸或失败并不存在,除非孩子是故意的。
另一个华人说:「我只记得青少年时期整天提心吊胆,怕母亲发现我迷上一个男孩,怕考试考不好,怕她发现我撒谎。」
蔡美儿描述的中国父母的三大特质,或许造就出一些成功人物,可是也有许多人表示不以为然。
原在美国一家大公司服务的Ping Mong,曾协助从台湾招募人才。这些人大多来自最好的大学,很会读书做研究,可是要他们从事团队计画却有问题。他说:「他们只会读书,缺少当众做报告、谈判和人际关系技巧。」
他表示教育当然很重要,可是也不能忽略完整的人性发展。许多人认为这正是中国式教养的缺点。
在中国社会,尤其是老一辈,父母很少表露感情。但是,在一见面就互相拥抱的美国社会成长,很快就会注意到父母从不抱你或亲吻你。在注重积极鼓励的社会成长,也可能令人怀疑父母为什么只注意你的缺点和功课不够好。
一个在美国出生的华人说,犹太母亲与中国母亲一样,对孩子期望很高,也一样注重功课,不过犹太社会至少接受心理治疗。
接受心理治疗就像失败一样,被许多华人视为见不得人的弱点,经常导致不幸后果。卫生福利部说,在各族群中,美国15岁到24岁的亚裔妇女自杀率最高,而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要求功课好的压力太大。
事实上,蔡美儿未必表示她教养子女的方式比较好。文中说,本文理应是谈论中国父母的教养方式优于西方父母,其实这是关于苦涩的文化冲突。
许多人认为中西教养方式不必对立,父母大可集两者之优点。
(来源:世界日报).

TOP

回复 1#慢吞吞 的帖子

应该去「华尔街日报」网站看那些读者评论,端的是精彩迭出.

TOP

回复 2#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竟然还是头版..

TOP

回复 3#慢吞吞 的帖子

这回算是做足了广告

有些话也是故意说得比较过火的吧

说明牛校教授的头衔也是不能迷信的.

TOP

回复 4#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呵呵那是..

TOP

1月8日,《华尔街日报》书评版刊登了蔡美儿(Amy Chua)新书《虎妈妈的战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的部分节选。这篇名为《为什么中国妈妈比美国妈妈好?》(Why Chinese Mothers Are Superior)的文章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在《华尔街日报》英文网和Facebook上分别获得4,000多条和约10万条的评论。《华尔街日报》读者向网络版思想集市博客板块提了很多问题,以下是蔡美儿对部分问题的回答:

你认为严格的“东方式”家庭教育最终能帮助孩子成人后获得幸福生活吗?

运用得当的话,绝对可以!我说的运用得当指的是高期望值与爱、理解和家长参与相结合。这是我父母赠予我的礼物,我也希望将它们给予了我的女儿们。我在法学院教过17年书,学生来自各种各样的背景,我见过无数在“严厉的移民”方式教育下长大的学生,他们的家长来自巴基斯坦、印度、尼日利亚、韩国、牙买加、海地、伊朗和爱尔兰等国家,这些学生坚强、大胆、有创造力、有趣,而且,至少在我眼里,和别人一样快乐。但我也知道在严厉的家庭教育方式下长大的不快乐的人,他们甚至憎恨父母。教育子女没有简单的公式,也没有正确的方法(顺便说一下,我不认为中国式家庭教育更好,那个标题太过招摇,不是我选的)。我能想到的最佳的实用方法是,爱、理解和懂得你的孩子应该是首要的,无论你来自什么文化背景。节选部分并没有很好地体现这点,我的书其实并不是一本父母指南,而是一本回忆录,是我的家庭在两种文化中经历的故事,是我如何最终作为一名母亲。书中相当一部分讲的都是我的小女儿13岁开始叛逆后,我做出的放弃严格的“中国式”教育方式的决定。

我的孩子20个月大,我和我丈夫都很喜欢这篇文章。孩子处于幼儿时期你是怎么教育的?

我们的女儿在蹒跚学步的时候,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多么不同的做法,也许跟你做的一样:跟她们一起看图画书,带她们出去散步、去游乐场,跟她们猜谜语,唱ABC字母歌和数字歌,最重要的是要依偎和拥抱!我所做的唯一不同的事可能是我总是保证有一个每天对着她们讲中文普通话的保姆或学生,每天至少四到五个小时,周末也不例外,因为我想让我的女儿能懂两种语言。(我想让女儿从母语是普通话的人那里学习,因为我自己的中文方言是福建话,我的普通话有很重的口音。)

你的方法也许适于用天生高智商的孩子,但要求智商没那么高的孩子也达到这种优秀程度似乎很不公平,也很徒劳。我们能做到的最佳选择是要求孩子努力进取,是不是这样?你怎么看?

撇开优等分和金牌的玩笑不谈,(我的书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半开玩笑半挖苦自己的),我不认为分数或成就是中国式家庭教育(至少以我的实践经验来看)的真正本质。我认为中国式家庭教育是帮助你的孩子达到力所能及的最好──通常都比他们自己想象的要好!中国式教育是比任何人都相信你的孩子──甚至比他们自己还有信心。这个原则适用于任何孩子,无论孩子的能力如何。我最小的妹妹辛迪(Cindy)患有唐氏综合症,我记得母亲陪着她好几个小时的时间,教她自己系鞋带,跟她练习乘法表,每天和她一起练钢琴。没人期待辛迪能拿博士学位!但我母亲想让她在能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做到最好。如今,我妹妹在沃尔玛工作,有男朋友,仍在练钢琴,她最喜欢做的事是为朋友们表演弹钢琴。她和我母亲关系很好,我们都爱她。

蔡女士,你是一个快乐的成年人吗?你觉得你的童年快乐吗?还记得你和父母一起哈哈大笑吗?你希望自己当时能学芭蕾舞或参加高中音乐剧表演吗?

我是被极其严格同时也十分慈爱的中国移民父母抚养长大的,我有着最美好的童年!我记得我经常和父母一起大笑,我父亲是个好玩的人,有很强的幽默感。我当然希望他们当时允许我做更多事情!记得我经常会想,“我去参加个学校舞会到底有什么大不了的”,或者“为什么我不能参加学校的滑雪旅行?”。但另一方面,我和家人在一起度过了快乐的时光(即使到今天,和父母以及妹妹们一起度假仍然是我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就像我在书里写的,“当朋友们听说了我儿时的故事,他们经常会想象我的童年很痛苦。其实根本不是这样;在这个奇特的家庭里我找到了力量和信心。我们共同以外来者的身份开始奋斗,我们一起发现了美国,慢慢成为美国人。我记得,父亲每晚都工作到凌晨三点,他太投入了,甚至都没注意到我们进房间。但我也记得,他向我们幸福地介绍墨西哥煎玉米粉卷、sloppy joes牛肉汉堡、冰雪皇后(Dairy Queen)和让人吃到饱的自助餐,更不用说乘雪橇、滑雪、捉螃蟹和宿营了。我记得上小学的时候,一个男生斜眼瞟我,边模仿我英文单词restaurant的发音边哈哈大笑。当时我就发誓要改掉我的中国口音。但我也记得女童子军和呼啦圈,诗歌比赛和公共图书馆,在美国革命女儿会(Daughter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的写作比赛中获奖,以及我父母入美国籍的日子,那是荣耀的、历史性的一天。”

是的,我是一个快乐的成年人。我绝对是典型的事事追求完美的人,总是风风火火,想做的太多,不习惯乖乖地躺在沙滩上。但我对拥有的一切充满感激:非常支持我的父母和姐妹,世上最好的丈夫,让我乐于讲课和课后交往的优秀学生,还有最重要的,两个很棒的女儿。

现在你和女儿们的关系如何?

我和女儿们的关系很好,即使拿全世界来换我都不愿意。当然,我犯过错,也后悔过,我的书是一个母亲的成长故事,开头的那个人,也就是《华尔街日报》节选部分中的那个人,和这本书结尾的那个人不完全一样。简言之,我得到了应有的报应;书中相当部分讲的是我决定放弃(但并不是完全放弃)那种严格的移民教育模式。话虽如此,但要让我重来一遍的话,我基本还是会那样做,稍做些调整。我并不是说这对所有人都适用,我也并不是说这种方式更好。但我为我的女儿感到骄傲。并不仅仅因为她们在学校的表现很好;而是因为她们俩都善良、宽容、独立而且个性很强。最重要的是,我觉得我和她们都很亲密。我希望永远都能这样。.

TOP

哈哈,今天加拿大的新闻台也在讨论这个呢,路上正好听到。
蔡教授贵庚啊?现在的父母有这么对待孩子的么?.

TOP

TOP

TOP

耶鲁华裔女教授的中国式严教

耶鲁华裔女教授的中国式严教
  耶鲁华裔女教授9日在《华尔街日报》发表“虎妈妈的战歌” 以亲身经历比较中西方教育观,引起中美舆论反思和网友震惊该不该学中国妈妈的教子之道
  美国妈妈担心过分严厉伤害孩子自尊,中国妈妈认为孩子内心足够坚强,能忍受羞辱并从中奋发向上。这是1月9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刊载的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新书《虎妈妈的战歌》中说的。蔡美儿讲述了自己对两个女儿奉行的“中国式严教”,解读中国妈妈为何成了“悍母”。
  联想到本报11日A2、3版报道的全球公认的15岁学生素质统测(PISA)中,中国学生在阅读、数学、科学三项都拿到了全球第一,一时令欧美震惊。《纽约时报》援引美国教育部部长阿恩·邓肯的话“我们必须把这当作警钟。认识到我们的教育落人之后。”
  优秀的孩子背后,是操劳的父母。
  美国媒体认为,如果家长的目标是让孩子成为做事效率高的成功人士,那么中国的母亲们无疑比多数美国妈妈更胜一筹。如果美国妈妈们继续纵容懒惰、毫无自律却总是期待被赞誉的下一代,将使中国的下一代在全球竞争中击败美国。
  蔡美儿本人是菲律宾华裔,自小随父母到美国,她育有两个混血儿女儿。她先后在哈佛大学获得了文科学士(1984年) 和法学博士(1987年)学位,现为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她在文章见报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其实最好的教育是在中国和美国式教育上取得平衡。
  为什么中国妈妈是一流的
  许多人都想知道中国父母是如何抚养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的,不管他们是否愿意做,都能把他们培养成数学天才和音乐神童,就像是由于家庭内部熏陶的一样。好了,我可以告诉他们,因为我做到了。下面列举的是我的女儿索菲亚和露露绝不允许做的事情:
  ●在外过夜

  ●看电影

  ●出演校园剧

  ●抱怨没有参演校园剧

  ●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

  ●选择自己的业余活动

  ●考试成绩没达到A

  ●除了体育和戏剧外其他学科没有得第一名

  ●除了钢琴和小提琴外学习其他乐器

  ●不学习钢琴和小提琴

  当西方父母觉得自己已经过于严厉时,他们也比不上中国父母的严厉。比如说,我的西方朋友认为每天让孩子练习30分钟最多1小时的乐器就已经很严厉了,而一个中国母亲会在第一个小时轻松对待,第二第三小时就会强制孩子来练习。尽管我们的传统文化迂腐不堪,但在抚育子女方面,非常值得拿来研究与西方教育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父母三大不同心理定势
  中国父母能做的许多事情西方父母都不敢做。我认为在中国父母和西方父母的心理定势中有三大不同点:
  第一,西方父母非常担心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他们非常担心孩子在没有做成某事后的感受,所以他们不断告诉孩子:你曾经在某个测试或某个独唱会上表现得多么棒啊!换句话说,西方父母关注的是孩子的心灵,中国父母不是。他们各自想法都很坚决,所以产生了今天的不同教育行为。
  比如,孩子得了个“负A“回家,西方父母会大大称赞他。中国妈妈会失望地叹口气,问哪里做错了。如果孩子得了个B回家,西方父母仍然会称赞他,只有一小部分会让孩子先坐下,告诉孩子他有些不赞成,但他们会很小心谨慎地不让孩子感到自己一无是处,他们也不会叫孩子“蠢材”“白痴”“没用的家伙”。
  私底下,西方父母可能会担心孩子考试考得不够好。如果孩子的成绩一直没有改观,他们会安排时间与学校负责人见面,质问其学校的教学方法或者打电话给学校询问老师是否取得教师资格证明。
  如果一个中国孩子得了一个B,也许接下来的就是一场暴风骤雨。震惊的中国妈妈会让孩子来做几十遍乃至几百遍的练习测验,直到他再次得到A。
  第二,中国妈妈认为孩子应该感激他们为其做的所有事情(中国妈妈做得很深入,亲自为孩子煮粥,督促练习,时常询问、跟踪)。不管怎么说,中国孩子要花很多时间来服从父母,让父母感到自豪!
  第三,中国父母相信他们知道什么对孩子最好,所以就无视孩子们的要求与爱好。这就是中国女孩不能在中学交男朋友,孩子不能外出宿营的原因。上帝会帮助每个努力奋进的中国孩子!
  不要误导我了:那不是中国父母不关心自己的孩子。只需换位思考下,他们可以为孩子放弃一切。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
  中国式强迫兴趣的故事
  这是一个中国式强迫兴趣的故事。露露7岁了,仍然在学习两种乐器,经常弹奏法国作曲家雅克·伊贝尔的一支名为“可爱小白驴”的曲子。这对小孩子来说是太难了,因为很难保持在那么复杂的韵律之间不会晕头转向。
  露露做不来。我们给她做工作,演练她那太僵硬的手指,一次又一次。但每次我们把她的手指合在一起时,另一指又变形了,所有的都是分开的。终于,在决定给她教训之前,露露恼怒地表示她将放弃练琴,还不停跺脚。
  “现在回到钢琴旁!”我命令道。
  “你不能管我!”
  “哦,我能。”
  回到钢琴旁后,露露让我付出了代价。她很不情愿地乱按着琴键,又突然抢去乐谱,把它撕得粉碎。我把乐谱粘回了原来的样子,拉着露露的玩具屋到了汽车旁,告诉她:如果明天不能把“小白驴”弹好,我就把你的玩具一件一件都捐给救世军。我吓唬她说,不准吃午饭,不准吃晚饭,没有圣诞节礼物,不准办生日聚会……
  杰德把我叫到另一边。他说不要再羞辱露露了,他不认为恐吓会对露露有所帮助。 “你这是对她没有信心。”我警告他说。
  我挽起袖子,走到露露身边,我们一直练习到了吃晚饭的时间,这时,我仍旧没有让她停下,不准喝水,不准去洗手间。整个房间变成了战场。我不再大喊大叫,但我仍然在那里看着她消极地练习着。我也曾一度怀疑过我的做法。
  终于,那种令人沮丧的气氛消失了,露露做到了。她的手能够协调地在一起弹奏了——左手和右手各自泰然自若地弹着。
  露露和我同时觉察到了成功的来临。我深出了一口气。露露又毫不犹豫地弹了一遍。这次更加自信,更快,更能抓住节奏了。过了一会,她开始变得笑盈盈的了。
  从那以后,杰德也对我赞赏不已。西方父母很担心孩子的自尊,但是作为父母,你对孩子的自尊做得最坏的事情就是让他们丢失自尊。虽然那样做很无礼,但是能建立他们的信心,比让他们自己去想自己更适合做什么要好得多!
  所有的好父母都想为孩子做到最好,只不过中国父母是用了另外一种不同的观念来实施的。
  西方父母努力做到尊重孩子的个性,鼓励他们追求自己想要的,支持他们的选择,给予积极的暗示和培养环境。相比之下,中国父母认为保护孩子的最好方法是为将来做好准备,让他们认识到他们是有能力做好每件事的,帮助他们获得某项技能,好的工作习惯和自信,这是其他任何人都夺不走的。
http://baby.sina.com.cn/edu/11/1401/2011-01-14/1118177114.shtml.

TOP

总之, 知道得越多, 越没有方向...不管怎么瞎弄,小孩总会长大的..

TOP

虎妈全家福



果然是个强势妈妈.

TOP

我有些怀疑,当时露露七岁,怎么可能做到不喝水不上厕所,孩子怎么那么听话呢?.

TOP

这里有加拿大CBC电台对作者的访谈录,不知道国内听得到吗?

http://www.cbc.ca/day6/blog/audi ... ua-on-chinese-moms/.

TOP

中西教育结合,孩子绝对不会差。.

TOP

纯西方教育受到很多人的质疑,包括西方人。上一些外国人讨论教育的论坛就知道了。.

TOP

打个岔

http://dongxi.net/b045Q
今天是马丁·路德·金日,我们放假一天。马丁·路德·金是一个民权领袖,论职业他是个牧师,可是总统日那天很少单位放假,但是马丁·路德·金日就放假,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马丁·路德·金把人“生而平等”很大地推进了一步,使得一个人不因肤色而被人公开歧视。对于一个社会来讲,这是一个质的变化。事实上我们今天中国人之所以在美国能工作,在这个空间里能够发展,其实也是受惠于马丁·路德·金博士。他争取的民权,也包括其他的“有色人种”(colored people)。

前天我们学校有一次员工聚餐,我放眼看去,好像就我一个是非白人。学校其他族裔的人也有,不过非常少,不到7%。我坐在那里问自己:我又感觉到我被另眼相看了没有?我觉得自己格格不入了没有?好像没有,除非我想象力太丰富。这样“受歧视”的感觉,反不如我在上海,坐在一群上海同事中间的时候。我们走在街头,走在商场,有人敢公然歧视没有?这种情形也很少。我倒是在国内公交车上的时候,被人骂过:外地人,穷极无聊。我有个同学说他有次骑车上街,车胎破了,找一个修车师傅给他修,那师傅用的是一种新方法补胎,听他外地口音,说:”这些高科技的东西,你们外地人不懂的。“

我们走在这里的沃尔玛,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群,大家互相微笑,以至于我儿子突然冒出了一句我很震惊的话来,他说:怎么人们不管来自什么国家,微笑都是一个语言?(People smile in the same language, no matter which country they are from.)

 应该说,这也是六十年代民权运动的努力,把种种形式上的歧视给消灭了。那么人们的内心还有没有歧视,有没有”你们“和”我们“的差别呢?当然有。就好比我们自己,对于黑人偶尔也有一点成见。上周中午,中午的时候我去学校附近一个小公园散步,中午公园里就我一个人,四周是树木,草地,这时候公园中间停了一辆车子,走出来两个黑人。我的第一反应是会不会是打劫的犯罪分子,这里没别的人。我正在考虑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应对,这时候两人跟我擦肩而过,挥手跟我笑了笑,然后自己走自己的路去了。

可是人若能把内心的”歧视“收敛起来,哪怕是装一装,那也就是成功。人生就是一舞台,你演都不想去演,结果可想而知。自从六十年代的民权运动之后,美国人一直在“装”,装了几十年,由于皮格马里翁效应,还真给他们装成了,奥巴马上台了。目前在就业上,几乎所有单位都宣称自己是“平等机遇”雇主,不会在表面上歧视肤色、族裔等等。即便一个人心里有歧视,像我上面所说的陈见(stereotype)仍有存在,但知道公开发泄,会冒犯一个新的“潜规则”,那就是这样的歧视并不光彩。而在六十年代之前,黑人和白人坐车都分白人区和有色人种区,这样的区隔是常态。社会形态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主要是马丁·路德·金的功劳,他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此后真正实现转变,靠的是全社会的努力,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因为全社会已经意识到,这种歧视的局面维持不下去了,继续下去就崩溃了。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有朋友说很烦“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这样的说法,我由此联想到了美国和中国社会的一个重大差别。我们中国人太把“出人头地”当回事,所以忙来忙去,只是为了追求不平等的享受,为了进入一个更小的,更狭窄的圈子里,把“阿猫阿狗”们留在圈子之外。甚至在这样追逐与竞争的游戏中,都不知道了自己的所需所想,以至于搞到最后,也不过是到马丁·路德·金领导的民权运动之前一群人开始歧视另外一群人,另外一群人因为不服,开始斗争的状态。本来大家都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要想高贵,我们都有着简爱所言的那种高贵精神的潜质,结果从人格高贵的精神贵族,落到了“富贵”游戏之奴隶的境地。一个真正平等的社会,才有可能强大起来,因为它能容人。约瑟夫·奥尼尔就在《地之国》里写过,他到各个地方,发觉就是到了纽约这种地方,你一进来就能扎进来,没人把你当外人看。正因为这样,这些作家趋之若鹜跑过来。这种社会风气的造就,也颇有了些年月,如果说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的话,培养一个平民需要几代呢?起码要从我们这一代开始了。

可是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名猿们开始纷纷称名媛,“皇族后人”也越来越多了。为什么不反过来,追逐一个崇尚平等,不以出身论英雄的社会?

老电影《山谷百合》里,有位白人老太太老是吹嘘:我祖上是《独立宣言》签署人之一,一个黑人笑说:你这算什么,我祖上是摩西(圣经中《出埃及记》中的人物)。以后再有人跟你说他是刘邦爱新觉罗诸葛亮的后裔,麻烦大家也说一句:这算什么?我的祖宗是炎黄。.

TOP

回复 18#混凝土 的帖子

这个岔打得好, 我们自己受教育, 培养(或瞎养)后代的目的, 是为了"忙来忙去,只是为了追求不平等的享受,为了进入一个更小的,更狭窄的圈子里", 为了回到"马丁·路德·金领导的民权运动之前一群人开始歧视另外一群人,另外一群人因为不服,开始斗争的状态" 吗?
就算是想着研究生的问题,做着小学生的事;也起码稍稍好过想着做着的都只是小学生程度的事吧..

TOP

回复 18#混凝土 的帖子

中国文化传统里面就没有平等二字。古话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我看蔡大教授书里面讲了前半句,不知道心里面是不是想着后半句.

TOP

回复 10#家有考王 的帖子

拜托,中国式的严教,电影一年看一次总归可以的吧,抱怨总归也是可以抱怨的。打着中国的旗号,实际上是法西斯。我简直怀疑他们家的基因正常吧?.

TOP

学音乐本身就是件很辛苦的事情
美的,过程都是残酷的,,,,,,即使是西方人的孩子,他们要在艺术上有所造诣,也是辛苦来的,记得有部影片<红色小提琴>,那个天才儿童么.
莫扎特其实也是苦练出来的,只是,苦到后来他自己创造出一种乐趣,或是创造出一种去折磨别人的方法来了.就这样..

TOP

兴趣是孩子选择的,而坚持是需要父母的严厉的。我们都是从孩子过来的,极少数有天赋的孩子才会自己坚持,大多出成绩的都是父母或是看中的老师帮助他们坚持到最后成功的。.

TOP

回复 19#慢吞吞 的帖子

与许多家长接触后发现,他们大都希望孩子比自己强(这时候谁也不相信基因遗传了),希望提供经验让孩子少走弯路,提供经济保障让孩子无需奋斗或轻松择偶,诱导孩子向着他们的设计的理想前进,却甚少关注孩子的想法(孩子懂个啥),极少人鼓励孩子做自己(别人开好的路走走就行,挤是挤,但安全)。他们觉得自己吃的苦头比孩子多得多,乐于用自己当年痛恨却坚信其有效的方法逼迫孩子(理由充分:这都是为孩子好)。这样一个怪圈,套住一代又一代国人。.

TOP

引用:
原帖由 火车是运茶的 于 2011-1-18 19:42 发表
中国文化传统里面就没有平等二字。古话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我看蔡大教授书里面讲了前半句,不知道心里面是不是想着后半句
这不。。。写脸上了呀!.

TOP

周末女儿忽的对我说teenage后就会开始defend,我心里一惊,还是镇静地回答说:我小时候也逆反的,但外婆当年的话其实并没错。等你teenage后,我的一些话是我作为过来人的经验,对你总是有好处的。我这不是在做心理暗示吧?

我作为过来人的经验又是什么呢,唉,还能是什么呢?无非就是继续诱导孩子走我希望看到的一条路么。这一点,被楼上混混的帖子一语击中了 我们始终是在一个圈子里兜,父母那代教育我的就是这样,我继续教育影响我女儿还是这样。.

TOP

问问自己什么是幸福,然后努力让孩子过上这种生活,就行了。.

TOP

回复 21#子玖妈妈 的帖子

现在的一个时髦的话题-------华裔悍母.

TOP

引用:
原帖由 混凝土 于 2011-1-18 17:23 发表
http://dongxi.net/b045Q
今天是马丁·路德·金日,我们放假一天。马丁·路德·金是一个民权领袖,论职业他是个牧师,可是总统日那天很少单位放假,但是马丁·路德·金日就放假,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马丁·路德· ...
仓廪实而知礼节。中国还有很多人在追求仓廪实的阶段呢,也谈不上摆脱啥阶层进入更小圈子,我们的国家温饱和追求温饱的民众占了2/3以上的国民全体。他们培育子女,还在简单的念好书多挣钱不要过父母的苦日子,比父母有出息的阶段,这个是人性的本能。即使是老外们在这个经济基础上的思想建筑,也高明不到哪里。古今中外皆无不同。马丁路德的精神平民的追求,童鞋们觉悟了,是因为吃饱了。。。.

TOP

回复 24#混凝土 的帖子

重要的是:经过小学、初中这样高压的学习,小孩子到了该有想法的时候,已经没想法了。从选择大学专业到择偶等等,真的就按着家长的想法走了,到时家长就会觉得累了。谁也承担不了别人的人生,这句话对父母和孩子也是一样的。.

TOP

回复 10#家有考王 的帖子

有个问题:为什么不能参加校园剧,这有什么问题吗?.

TOP

回复 31#和和美美 的帖子

电影可以通过碟片弥补,校园剧是集体项目,要亲历的。
所以我觉得这个家长过了。.

TOP

回复 18#混凝土 的帖子

献花!

“培养一个平民需要几代呢?”!!很多代,很多代。社会一定要历经过富足,才能走到这一步吧?.

TOP

回复 32#家有考王 的帖子

他们家连电视都不能看,估计看碟片更是不可能。.

TOP

回复 34#子玖妈妈 的帖子

学乐器的孩子,如果音乐会不去,音乐会的碟片总是要看的吧.

TOP

回复 26#pp_dream 的帖子

对于青春期逆反,我老早就跟女儿讨论过得(教育本来就是未雨绸缪嘛),我就一句话:我理解,我忍耐,跟她一起扛过这个阶段。

她会在我开始脸红心跳时,跑进房间,翻出常识课本,掀到青春期表现那页,戳着第一条(不听父母意见),然后仰着小脸儿,闪烁着双眼皮儿看着我。。。我会狠狠地回敬:你有青春期,我还有更年期呢,到时候有你受的!.

TOP

回复 35#家有考王 的帖子

听就可以了。.

TOP

回复 36#混凝土 的帖子

你应该启发她,你经历的我全经过,而我经历的,你还知道的不多。.

TOP

回复 23#zizibaby 的帖子

太对了!.

TOP

回复 11#慢吞吞 的帖子

只怕不生,不怕不长。.

TOP

引用:
原帖由 redsun 于 2011-1-19 11:29 发表
你应该启发她,你经历的我全经过,而我经历的,你还知道的不多。
这句话对孩子没有任何意义,纯粹是炫耀家长的地位。.

TOP

回复 41#混凝土 的帖子

正好观点有所不同啊。
这不是炫耀家长的地位,做家长不用炫耀,是事实。如同尊重师长,尊重他人,首先从尊重父母开始。而叛逆期孩子往往忽略了尊重父母,因为太亲近了。他们刚刚开始触摸人生,就以为知道了全部的人生。而做父母的就要在这个时候提醒他们:作为父母尚不知人生的全部,何况你!.

TOP

回复 29#三峡移民 的帖子

精辟!
马丁路德之所以成为马丁路德,是因为在美国早已有人为此努力,培养了马丁路德。而他以自己的生命成为这个天平上最重的一个砝码。.

TOP

回复 37#redsun 的帖子

现场感需要眼睛的。.

TOP

回复 42#redsun 的帖子

恰恰相反,开明的父母才能赢得孩子长久的尊重和亲密关系,高高在上政治正确的长辈只能让孩子畏惧,而压抑之后的反叛会更强烈,同时也错过了与孩子分享内心世界的机会。.

TOP

引用:
原帖由 家有考王 于 2011-1-19 12:31 发表
现场感需要眼睛的。
同时协作技巧和感情投入程度会更直观地映入孩子眼里,感染力更强。.

TOP

回复 46#混凝土 的帖子

说得很是。
我楼上一个孩子,学钢琴的,技术进步很快,但没生气。后来我让他下来,看看我这里的一些钢琴演奏会(有协奏、SOLO),家长才知道大师是怎么演奏的。我把片子借给他了。.

TOP

回复 45#混凝土 的帖子

是的,尊重是因为平等,是相互的,跟经验无关。.

TOP

回复 29#三峡移民 的帖子

照着这个逻辑,哲学家艺术家们都是家境无忧喽? 也难怪老邓提倡“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得到广泛支持。.

TOP

说到现场感
我认识一个上音附中的孩子
她是不看电视,不参加一般学生的什么活动的
生活很简单,就学校,家,2点一线,要么就是练习,作业,演出比赛.
我想了半天,她唯一的娱乐大约就是去现场看演出,但那应该不算什么娱乐,只是工作吧?或是学习而已
我没办法用我的思路去想她的生活
就如她,无法理解我们的小孩子,生活怎么那么丰富?简直是浪费了大好的,练琴的时光....

读她写的文章,无论中文的,还是英文的,都一个味道,但听她的琴声,却是另一番风景了,看来她真的不擅长我们通用的语言,她仅仅适合用音乐表达.

不晓得她今后在朱利亚的生活会是怎么样子的呢?.

TOP

西方妈妈:放养孩子也能成功

身为一名犹太裔的母亲,我一向都允许自己的四个孩子去做以下的一些事情:

1. 放弃钢琴和小提琴,尤其是在他们的失败主义情绪与儿童独奏会同时来临的时候。这样一来,我就用不着去忍受那种独奏会的折磨,用不着去听别人家的宝贝孩子吭哧吭哧地演奏那些陈腔滥调的儿童练习曲,用不着去听那些越来越让人难以忍受的叮咚声响。

2. 去朋友家里过夜,尤其是赶上新年前夜或者是我们两口子结婚周年纪念日的时候。这样一来,我们就用不着花钱请人看孩子了。

3. 玩电脑游戏和上网,只要他们肯自己掏钱买尼奥宠物和魔兽武器就行。

4. 参加他们喜欢的任何课外活动,前提是我不需要开超过十分钟的车去送他们,也不需要坐在折叠椅上、在某个场地里待超过一个小时的时间,天气特别好的时候可以例外。

5. 退出前述的任何课外活动,赶在某项活动进行到决赛的时候退出就更好。在后面这种情况之下,如果他们不退出,我被迫参与的程度兴许就得超出前面所说的种种限制。

自从报纸刊登蔡美儿(Amy Chua)新作《虎妈妈的战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那段有有趣又气人的节选之后,我那两个年长的孩子──一个16岁,一个13岁──就花了大量的时间来攻击那篇文章,还准备向蔡女士本人发起轰炸式的强烈声讨,如果他们能碰见她的话。

看到他们的表现,我着实吃了一惊。我敢打包票,在此之前,我这两个孩子从来都懒得去读什么《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一个字也不愿意读。按我看,即便我冲他们大喊大叫、龇牙咧嘴,甚至在大冬天里把他们赶出家门、让他们光着脚在门口瑟瑟发抖,他们也不会去读。这么说的话,我真该好好感谢蔡女士才是。看情形,多亏了一位华裔母亲的力量,我那两个西洋孩子才终于乖乖就范,开始读报纸了。

要是自己也准备向蔡女士发起轰炸式强烈声讨的话,我多半会像其他人已经做过的那样,指出这样一个事实:15岁到24岁之间的亚裔美国女孩拥有高于平均水平的自杀率。我多半还会质疑她那种贪天之功的自大态度,因为孩子的成功固然有可能是来自那种吼叫加咒骂的“中国式”育儿技术,同样也可能是来自孩子天生的音乐禀赋。不过,我的感觉是,她自己也明白这些道理。

更重要的是,要是我真写下这么一篇檄文的话,我自己的孩子们就有可能会给我安上一个“伪君子”的头衔。我最年长的孩子苏菲(Sophie)可能会提醒我,就在不久之前的一天晚上,我还曾经直勾勾地瞪着她的成绩单,沉着脸一言不发。她爸爸高高兴兴地对她表示祝贺,我的反应却是嗤之以鼻。

“怎么啦?”当时她问我。“我得了五个成色十足的‘A’啊。”

我耸了耸肩膀。

“阿耶莱,”我丈夫叫了我一声,提醒我不要太过份。

女儿冲我眯缝起了眼睛,她知道我要说什么。

我指了指另外两门课的成绩,它们都不是成色十足的“A”。据蔡女士介绍,中国的母亲会用“声嘶力竭、抓扯头发的大爆发”来对付成绩不佳的女儿。我虽然没有用上那种手段,失望之情却依然溢于言表。尽管我没有将“垃圾”一词──不管是这个词的闽南语还是意第绪语──宣诸于口,可是,当女儿黯然下泪的时候,我之所以没有申斥她表现得像个白痴,仅仅是因为害怕丈夫的责备。

按我看,我和蔡女士之间的区别──也就是骄傲自信的中国母亲和内心矛盾的西方母亲之间的区别──在于,如果我因为女儿成绩不理想而斥责了她,我心里会觉得内疚。前面说的那一次,我就为自己的反应深感羞愧。不过,尽管羞于启齿,我还是要承认,我和蔡女士之间还有一个区别:骂了女儿之后,我并没有走出家门、找来成百上千的习题、跟她一起用功到深夜,不惜一切代价去帮她争取那个“A”。我把那份责任推给了一位辅导老师,而我之所以能够这么做,是因为我的孩子和蔡女士的孩子一样,都居住在同一个生活优越的世界里。

说实在的,我对蔡女士心存感激,甚至还抱有一点儿敬畏。当了母亲之后,我把太多的力气用在了内疚和后悔上。毫无疑问,她的文章给我那根伤痕累累的西方脊梁注入了些许中国式的硬气。所以呢,那一次,虽然我最终向女儿道了歉,承认自己应该当场表扬她上个学期的表现、表扬她在那么些繁难的功课当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承认自己不该对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功课表现得过份失望,可是,我并没有因此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依然要求她花更多的时间去改进那两门“表现不佳的”功课。

在自己的新书当中,蔡女士讲述了一个关于高压政策的故事。通过这种政策,她让自己的一个女儿取得了某种程度的成功。我想讲的故事跟她的不一样。我女儿萝茜(Rosie)有诵读困难的毛病,还好是不太严重。医生诊断出她有这个毛病的时候,她正在上二年级,成绩远远地落在了同班同学的后面。接下来的几年当中,我强迫她在浴缸里用泡沫塑料字母拼单词,强迫她做习题、背音标、进行各种诵读练习。我的威逼手段只产生了一个效果,那就是让她非常痛苦。结果呢,她一反天性,连学校都不爱去了。那时候的她几乎一天到晚闹肚子疼,几乎每一天都会掉眼泪。到后来,我们听说了一个特殊的精读培训班,那个班要求学生每天在一间小屋里待上四个小时,在一位辅导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字母和单词的发音。这种班听着挺烦人的,萝茜却坚持要去,因为她喜欢书籍和故事,想要掌握阅读的技能。

每天我们去接她的时候,她的脸都红红的,还挂着泪珠,眼睛也显得空洞无神。每天我们都问她要不要退出,甚至还央求她退出。看到她身心两方面的绝望和煎熬,她爸爸和我都觉得心如刀绞。在我们看来,她还那么小,根本承受不了这些东西。可是,每一次她都拒绝了我们的提议。每天早上,她都会咬着牙从床上爬起来,带上课本、早点和其他一些能帮她挺过难关的法宝,然后就拖着沉重的步子去上课。她小小的肩膀都让沉重的书包给压弯了,我真是恨不得替她分担一点儿。如果感到惊慌,比如说站在高高的体操器材上或是即将在班上做时事报告的时候,萝茜就会轻声念诵一句咒语。她会悄悄地对自己说:“战胜你的恐惧。”我不知道她这句咒语是从哪儿学来的,兴许是某一部我不该让她看的电视剧里的台词吧。

艰辛严酷的一个月接近尾声的时候,萝茜学会了阅读。这不是因为我们强迫她进行翻来覆去的练习,也不是因为我们拖着又哭又叫的她往前走、不给她饭吃,或者是不让她用洗手间,而是因为她自己强迫了自己。她独自攀上了那座高山,动力不是来自让父母丢脸的恐惧或者羞耻,而是来自她对阅读的那份热爱。她没有靠我们帮忙,自己一个人完成了这件事情。毫不夸张地说,她的行动让我们又是震惊又是自豪,直到现在也是如此。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情,她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坚定顽强的人,一个战胜了自己的诵读困难、有理由感到无比自豪的人──就像她自己爱说的那样,“跟亚历山大•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那些人一样。”所以呢,在学校举办的“爱心周”活动当中,她自告奋勇地给班上的同学和其他一些学生做了个报告,讲的就是自己跟诵读困难做斗争的经历。

我有一种感觉,要是有哪个女儿碰上了跟萝茜差不多的学习障碍的话,蔡女士一定会发挥自己那种令人赞叹的执着本领,为自己的孩子找出一条可行的解决之道。她多半会和萝茜一样坚定顽强,但却会选择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咆哮如虎的教育方式可以让一些孩子变成在卡内基大厅(Carnegie Hall)首演的钢琴师,同时也会让另一些孩子彻底崩溃。溺爱可以成为一些孩子堕落的借口,但也会给另一些孩子带来成功的机会。蔡美儿和我都明白,为人之母,我们的责任就是根据不同幼崽的实际情况、变成一位适合他们需要的虎妈妈。

AYELET WALDMAN

本文作者瓦尔德曼女士(Waldman)的作品有《坏妈妈》(Bad Mother)以及小说《红钩路》(Red Hook Road)。.

TOP

 127 123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