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讨论] 举头纵观教育;俯首横扫战绩;(话外音:种瓜真能得瓜?只能种豆又能得什么?)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举头纵观教育;俯首横扫战绩;(话外音:种瓜真能得瓜?只能种豆又能得什么?)

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php?tid=4542366&highlight=

以前写过的一篇在初中板块的帖子,看到旺爸又开了一个教育实践板块,想搬过来却不可能,只好用另外申请一个ID来此发帖,虽然是过了两年的帖子,却还是一样可以拿出来再讨论一番的,毕竟教育走的终究是长期的路程。

一眨眼,在完成小升初的阶段之后,仿佛可以松一口气了,但是除了回想女儿过往的种种学习经历之后,还来不及整理,回忆,看看已经是七月底的日历,总有一种紧迫感,便匆忙来到了中学板块,把H爸的好多文章拿出来拜读,想提前学习一番,给自己一个“热身赛”的,没有想到看到了好多关于“育儿”话题的文章,心中真是感慨万分!因为,这正是我很想和各位有建树的BB们和MM们讨论的主题!而且,我在拜读了H爸的开帖和众多家长的回帖中,想到了这样的几个问题:

在不讨论中国的教育是否“成功”或者“失败”的前提下,同时把中国教育和家长的努力比喻成纵和横的两条线:

我们试着讨论:
1.当有条件种瓜了,那么种瓜真的能够得瓜吗?这瓜是否是你想要的那种的?
2.当没有条件种瓜而只能种豆的时候,你又能够得到什么呢?

我在学校里遇见过形形色色的孩子,他们来自于各个不同的家庭,因为家庭背景的不同而使得孩子行为,思维能力,思维方式都各不相同,我们能够找到相似的,但是肯定没有完全相同的。为什么?那是因为没有一个家庭是相同的,家庭中的核心部分:爸爸和妈妈的不同造成了家庭的差异,而这样的差异又带来了孩子的个体差异。这就如同世界上找不出来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的道理是一样的.

一孩看尽一家庭
古人云:一花看尽一世界,一叶知尽一菩提。颇为玩味,我想说:“一孩知尽一家庭。”看一个孩子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孩子的家庭教育就略知一二了。以前,当我自己还没有成人的时候,我把自己的父母亲当成了自己的“天”,我以为父母亲是大人,他们的思维就是对的,他们是成熟的,当然,那时候的自己把所有的成人,包括老师的话都以为他们是对的。
当自己长大了,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念之后,才慢慢知道:不是人大了之后思想就一定是成熟了的。人大了只是身体发育的结果,而不表示思维方式和行为能力的正确。所以,“幼稚,无知”不单单是用在孩子身上的,成人的“幼稚,无知”难道不更可怕吗?如果成人“幼稚了” ,“无知了”,那么他们的孩子多少也会受些影响的吧?所以,父母亲的行为方式,教育理念,教养方式都直接地影响到孩子的发展和前途。
BBMM们,环顾一下周围你认识的家庭?“一孩看尽一家庭”,不无道理吧?

当我们可以种瓜社会的开放直接造成当今社会的“贫富差别”,而其悬殊又间接地造成各式各样的“家庭模式”。当有的家庭有条件“种瓜”,那么这类家庭基本上会“倾巢出动”,“倾囊而出”地去垦这块瓜地,从瓜还是小秧苗的时候,就细心地呵护,用当时最好的肥料去关心这块瓜地。

但是,难道当我们“披星戴月”地去维护这块瓜地,希望自己的瓜是最好的瓜的时候,想过吗?这优质的肥料适合这块瓜地吗?我们先进的施肥方式一定正确吗?我们浇灌的时间方式也恰当吗?我们高级的捉虫工具有效吗?

当我们只能种豆
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条件可以种瓜的,当有的家庭只有条件种豆的时候,我们用怎样的心态去种豆呢?面对自己家门前的这块豆地,而前后左右都是大大小小的瓜地,我们该怎么办呢?当市场上有优质的肥料,捉虫工具书和先进的浇灌方式时候,而我们没有条件的时候,又怎么办?我们是选择放弃呢?还是选择继续呢?

我说,当我们只能够选择种豆的时候,我们还是要选择“适合,取经,坚持和不攀比”。
社会是个大的课堂,有它自己的纵线,而我们的家庭是小社会,我们只是纵线上无数个小点,小点的散布绵延成无数条横线,纵线和横线就组成了面,这就形成了“社会”。
社会的发展有它自己的规律性,而规律性来自于很多年的“实践证明”,有一代或者两代的人用自己的“实践过程”来给予了后代的“证明”。无论我们处于哪个时代,在得到社会“恩惠”的同时也有成为“牺牲品”的那一段时间。这其实就是“公平”,上帝永远是公平的。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的。

我不想化很多的笔墨去评论 “中国的教育体制是成功还是失败?”因为我知道凭借我的个人能力在这方面是没有作为的。成功又如何?失败又怎样?我们的孩子还是一样地读书,考试和工作,压力还是一样地存在的,至少对于我们这些BB和MM,对于我们的这代90后孩子。要学会的可能也只有“去适应”了。

我们还是讨论:
1.当有条件种瓜了,那么种瓜真的能够得瓜吗?这瓜是否是你想要的那种的?
2.当没有条件种瓜而只能种豆的时候,你又能够得到什么呢?

我个人以为:

首先,孩子永远是属于自己的财富,每个孩子都有我们BBMM们所赋予的天赋:

其次,不管我们能够给予自己的孩子怎样的一块土地,怎样的土壤,我们都要精心灌溉;

再者,由于人的一生都是个成长的过程,并不是成人所有的理论和做法都是正确的,我们就需要去和同龄人交流,去取经验,去学习,象鲁迅先生说的
“拿来主义”一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换句话说,就是“适合”!


    最后,家长也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永远只和自己的孩子过去相比,而不要去攀比别人的孩子”;真的通过努力能够获得“瓜”那是“劳有所得”,
    而当我们只能够得到“豆”的时候,那是“劳有所获”。难道孩子这样的财富不是一种人生的一种“获得”吗?

    一家之言,也很想洗耳恭听,希望和广大中学板块里的MM和BB们共同探讨,如何教育好90后的孩子?不光是学习上,更是在生活上,甚至是关于性的问题上,怎样做好他们的引路人?我们慢慢开帖。慢慢来谈吧!


    [ 本帖最后由 感恩的眼睛 于 2010-11-15 20:57 编辑 ].

TOP

这两年来,送走的学生一拨一拨的,迎来的学生也是一茬一茬的。又看到了更多的家长,和更多的家长谈论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有了很多新的感悟。
此外,女儿也渐渐地长大了,和小学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有了自己的思想,我也慢慢地学会如何地做好一个青春期女孩子的妈妈。现在的孩子,和我们过往实在是不一样,我们花费着时间,精力和金钱,但是真的能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吗?那真的要看,我们需要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了?.

TOP

同意LZ说的,“合适”是很重要的,因地制宜,顺其自然,宝宝需要自然的,宽松的环境。过分的关注只会让大家都紧张。.

TOP

引用:
原帖由 sallymeng 于 2010-11-16 08:45 发表
同意LZ说的,“合适”是很重要的,因地制宜,顺其自然,宝宝需要自然的,宽松的环境。过分的关注只会让大家都紧张。
尤其是家长之间的攀比,攀比孩子学什么,补了什么,进什么学校,今后是否考虑出国等等。周日的时候,和学校一位家长(也是老师)交谈,她说,的确不是每个孩子都是读书的料,虽然几乎没有一个孩子是愚笨的,但是如果孩子对读书不是很感兴趣的话,就会把这份聪明劲给用到别的地方去的。
想想也是对的,如果每个孩子都是那么会读书的话,都会读好书的话,大学可能也都成“义务教育”了。但是反过来说,不要因为觉得自己的孩子不是什么读书的料,就放弃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教育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培养孩子突出的那方面的兴趣,这个多元的社会,还是会配合的吧!.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