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9位顶尖大学校长刮起头脑风暴

9位顶尖大学校长刮起头脑风暴

9位顶尖大学校长刮起头脑风暴
[ 作者:佚名    点击数:32    更新时间:2010-10-11 ]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是所有高校孜孜以求的目标。今天,国内9所顶尖大学的校长齐聚复旦大学,结合自身改革、建设、发展中取得的经验和思考展开头脑风暴。诸位校长达成共识,大学办学要坚持“中国模式”,将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打上“中国烙印”。
  
  “中国印”并不“玄乎”
  
  纵观历史,世界教育的中心不总固定在一个地方,曾走过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多个国家,现在则基本以美国为中心。而这些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无非在两个“战场”拥有不容置疑的优势,即掌握国际学术前沿,不断为经济发展战略需要服务。在它们的快速发展时期,在制度、学位、知识传播等方面建立了许多创新制度,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世界水平、中国特色”,这是清华大学副校长袁驷对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提出的要求。所谓的“中国模式”,就是各种中国优势转化而来的产物。国务院学位办副主任郭新立在发言时也指出,所谓“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模式”并非一个“玄乎”的概念,只要大学在发展中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仔细考虑国情、文化甚至校情,就能为自身中打上“中国烙印”。
  
  从中国大学现状来看,近年来正迈向快速发展的轨道,与世界顶尖大学的差距大大缩小。袁驷说,也许今后世界教育中心也会转移到中国来。
  
  不培养人才的都是空谈
  
  “变革”,这是当今中国大学无一不在讨论的话题。袁驷指出,身处变革漩涡中的大学要保持。“现在的大学都很关注办学优势的形成,比如师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声誉建设等,但如果这些优势最后不能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一切都是空谈。”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则非常强调教师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据她介绍,交大正加快步伐、形成规模地引进人才,力争产生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此外,交大还实施了教师分类管理和薪酬改革,以此“刺激”优秀教师自我培养。
  
  郭新立则站在更宏观的角度表示,国家要建立大学的长期投入保障支持机制,不能让大学在经费上“饥一顿饱一顿”、“有上顿没下顿”。此外,还要统筹高等教育重点建设体系,一流大学要支持,也不能一味地无节制地支持,要关注其他层次的大学,“让不同层次的大学都有重点”。.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