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7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完整读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请来讨论

完整读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请来讨论

刚刚读完这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共花了5天时间,基本上是抓紧边角剩余的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一气读完。

最初上来是想把书中有关多动症的一些知识贴在这里分享,现在又改变了主意,想看看有多少人完整地看过这本书呢?这本书可以说是相当的有名,我看这本书,还是源于我一个还不是妈妈的同事的推荐,她是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推荐我看这本书的。我本着试试看的心理买了一本,实话说,外面的这类教我们如何“教育”孩子的书实在太多,我没有迷信过哪一本。

暂时不想对书的好坏做直接评说。只想说说自己的体会。

看过之后,有种拨清迷雾之感。一直以来,我在对孩子教育采取的是比较自然和开明的态度(和书中的教育方法有许多类似),在小学之前,我一直觉得效果不错。读小学之后,一年级基本还好,我也基本上奉行以往的态度未有改变。到了二年级,逐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也确实感觉到孩子不如一年级省心了,但如果我对他要求不苛刻,能够理解他儿童期的正常情况的话,我发现除了不爱做作业,做作业特别慢(不知道这和我把孩子送到晚托班做作业是否有关)以外,似乎他也没有其他特别不好的地方。但他在学校,无疑是一个令老师极为头疼的孩子。幸运地是他碰到了好老师,个人觉得老师虽然经常向我反映他的各种问题,但对他是又爱又恨。大多数时候,从孩子嘴里听到的一些学校的故事,感觉到老师还是很呵护孩子的自尊心的。这一段时间,我也对孩子感觉头疼,看了此书,感觉到问题还是主要出在家长身上,似乎在学校的教育或者说应试教育的面前,我开始妥协了,有时放弃了或者没有把一些自己原来的理念原则继续贯彻到底。实际上不是孩子变了,长大了更不“听话”了,是我这做家长的变了,把评判好孩子的标准变成了许多学校里公认的好孩子的标准,因此对孩子更为苛刻和不近实际了。这里所说的学校教育或者说应试教育,并非指我们孩子所在的学校,是指目前比较普遍的学校教育观念、风气等。

先说这么多吧,孩子有共同的天性,但各家的孩子又各有各的不同。希望看过这本书的BBMM,也能分享一下你们的感受。.

TOP

书是很好的书,也有很多可以借鉴的东西,但是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这是生下来就注定的,所以要会选择,不是所有对的东西都适合,反之也一样,不是所有不对的东西都不适合,原本对与不对就是主观的结论。
    有个心理学老师告诉我:人人都说孩子是一张白纸,但是你可曾想到过纸和纸之间也有着质量的差别。我觉得这句话非常有理,教育孩子是一门没有标准答案的科学,是家长和自己孩子共同摸索出来的路,别人只是一个故事,不是你的生活。.

TOP

看完书后的第一感觉是,我没有福气生出这样的孩子! 我觉得孩子的因素更重要。 圆圆天生就是一个比较懂事,成熟的孩子。 再加上父母的努力,所以有了现在的成绩(不能算成就吧)!.

TOP

看过, 觉得和别的育儿书差不多, 都得去批判性地接受, 有些很受用, 有些不可取, 所以评价一般, 不象外面评论得那么好。.

TOP

读过很久了

有一章说儿童多动症的,我特别受用。因为一度被幼儿园老师提醒儿子可能有多动症,看了此书觉得说的很有道理。.

TOP

回复 1#远远娘 的帖子

同感,不做作业是是个好孩子,一开始做作业,就变了,特别是我布置的作业。.

TOP

回复 2#happymycat 的帖子

同意楼上2#的观点,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用同样的方法不一定能教出同样的孩子。当然,书是好书,可以借鉴和学习,但不是神书,认为读了、学了、照样做了,就可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那是不能奢望的。.

TOP

我看书了,也很喜欢这个妈妈,这个妈妈的教育方式很好,但是,有些并不适用。
比如老师布置了野蛮作业,有几个家长会和老师去理论的?
比如让孩子边做作业边看电视,有几个家长可能这样做呢?
不过,这个妈妈说让孩子多看书,这点我很赞同。.

TOP

这本书很好,一些问题是小孩常见的问题,解决方法也很实用,比同类其他书籍好很多,不是一个档次的。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如何处理孩子的说谎问题。孩子曾经说谎,幼儿园的孩子没多大的谎,我一度认为这是不得了的大事,上纲上线对其严加斥责。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孩子“人之初性本善”,真正秉性坏的孩子是没有的,很多说谎是因为紧张,家长给了太大的压力,导致她为了逃避压力,不自觉地说谎。我彻底重新审视了自己,并且用作者教我的方法去处理,和孩子谈心,换一种沟通方式,孩子再也没有说谎。
非常感谢这本书的启迪。.

TOP

我自己读了这本书还向其他的小朋友妈妈推荐了此书,我觉得尹老师的怎样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如何跟老师沟通,如何对付野蛮作业(也是无奈之举)等,是有值得借鉴的作用的。她说的一句话挺对的:怎样让孩子愉快的学习,家长怎样有心无痕的教育。.

TOP

我觉得很好,推荐给好几个身边人去看。我的理想理念跟她差不多,不过,我普通人一个,没有实施那么彻底,有些只是想一想的层次,而且,我本身不是教师,没有向他有总结,有看法。我自己比较凌乱的、随性地去做了一部分。.

TOP

顶这个“实际上不是孩子变了,长大了更不“听话”了,是我这做家长的变了,把评判好孩子的标准变成了许多学校里公认的好孩子的标准,因此对孩子更为苛刻和不近实际了。”

楼主具有很强的自省能力,很勇敢,敢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要一直坚持原则很难的,尤其是跟环境不完全协调一直的时候。上小学前,父母很容易做到和宣布自己是愉快教育,因为幼儿园没有成绩排名,大方活泼就是好孩子。到了小学,学校最关心的还是表现,是否听话,是否考出好成绩。差的要赶上,好的要更好,没人可以轻松过。就算家长没有攀比心,去和别的小孩子比,也不一定架得住老师的循循善诱,否则对不起老师似的。

书名很有意思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就是说当妈妈的有没有那个底气,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而不是唯老师是从。.

TOP

回复 1#远远娘 的帖子

“写得太好了!”是我看完这本书的感想。可实际上真学到了点什么吗?好像没有。因为我不是幼儿教育学家,不可能在跟孩子说话或行动前想好该怎么样怎么样。每个家长都有自身的特点,比如暴躁型,耐心型,乐观型,焦虑型。。。。。。所以大家的行为方式肯定跟这个有关。只要按照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去管,去教就行了吧。.

TOP

我看过这本书,也推荐我的朋友看。
只是针对书的内容,觉得自己很同意作者教育小孩子的观点。
不过我觉得自己还没发言权,我儿子还在读幼儿园中班。
只是我比较疑惑的就是,如果要实践这个妈妈的很多观点,就不能把小孩子送到目前上海的那些名牌小学里面。
据我所知,这些学校其实就是题海战术,拔苗助长,而且强调家长要配合学校,最后就是唯老师是从。
我想把孩子就送到一般的小学读书,希望他有更多的时间阅读和玩,但是在这个大环境下面,到现在我还是犹豫不决。.

TOP

看来读过这本书的人真的不少。我曾拿到这本书时,也是那么不以为然。但对孩子教育问题上的困惑,又实实在在地困扰着我,令我感慨:难道对孩子的教育就这么难吗?还是真的我的孩子有很大的问题?不知道为啥,读完之后,似乎觉得儿子二年级后的逐渐转变某种程度上就是我“管”多了所致,不信任孩子,不会“管”,一方面接受孩子的儿童天性,一方面却又要扼杀他这个天性,硬要“逼迫”他做一些他并不想做或当时不想做的事情,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和对学习的兴趣,没有给他自主的权利。

楼上许多发言很好,不论什么观点,总之是开放式的讨论。的确没有哪个孩子是完全相同的,但孩子又有他们共同的天性。我觉得做家长的必须要很了解自己的孩子,也要理解他,如果说孩子做的一件事其他人都看不懂看不明白,家长却能够理解,这个就是很有心的家长。爱他,理解他,包容他,相信他,不粗暴地对待他,有耐心等待他从一个幼稚的小人一步步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小人。即便是我们自己,恐怕也有许多“坏毛病”直到今天也一次次重复地犯着吧。我也相信,爱他,多理解他,他反过来也能更多的理解我们。

再说我家孩子,实际上,许多时候,孩子会给我惊喜,甚至有时候会让我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不如他,只是当孩子的表现不符合我的要求时,我就很容易将这些惊喜遗忘,太过关注那些孩子经常犯的错误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嘉嘉宝宝妈 于 2010-8-18 11:16 发表 \"\"
同感,不做作业是是个好孩子,一开始做作业,就变了,特别是我布置的作业。
回想刚上学时,小人回家来,的确是把作业看得很神圣的,很认真对待的,后来为什么就变了呢?我觉得问题的确不出在孩子身上,一定是在我或者老师或者环境或者我们共同作用的结果,使他逐渐对作业产生了厌倦和对立情绪。孩子真的非常讨厌学习吗?讨厌所有作业吗?还是讨厌部分作业?我们是否又知道孩子为什么讨厌某些作业?我了解过一些,但最后没有探究到底,也没有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帮助他。而这里面的处理的确是艺术。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书中反复提到教育是一门艺术,那艺术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我觉得应该是心灵的投入。不管怎样,我打算试试把我们原来就有的原则坚持下去,更加有耐心地,说不定再过一年,再来分享体会。.

TOP

引用:
原帖由 pjx 于 2010-8-18 16:00 发表 \"\"
... 如果要实践这个妈妈的很多观点,就不能把小孩子送到目前上海的那些名牌小学里面。
我觉得不矛盾啊。实际上书名的意思是说,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目前的情况,应该是很难碰到非常理想的教育环境吧。所以才特别显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啊。如果觉得学校的影响对孩子更大,实际上还是暗示自己期待学校能承担更多对孩子的教育任务。对不起,说话有些直啊。.

TOP

回复 12#胡豆妈 的帖子

谢谢 !努力中.....

TOP

关注



[ 本帖最后由 亮瑜妈 于 2010-8-18 17:00 编辑 ].

TOP

我也是前不久刚拜读完这本书,确实书中的很多方法都是值的我们借鉴的,但是我每看完本育儿书籍(以前也读过孙瑞雪和蒙特梭利一些书)我都会越来越迷茫,就像书中提到的对待野蛮作业的方法,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此事落在我儿子身上,我是否有勇气像作者那样,很显然能像作者那样有勇气的家长又有几个呢?关键作者的老公也很配合她的教育,在我们家庭想做到教育意见一致性还是有点难度的,现在做家长和小孩的真不容易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pjx 于 2010-8-18 16:00 发表 \"\"
只是我比较疑惑的就是,如果要实践这个妈妈的很多观点,就不能把小孩子送到目前上海的那些名牌小学里面。
据我所知,这些学校其实就是题海战术,拔苗助长,而且强调家长要配合学校,最后就是唯老师是从。
我想把孩子就送到一般的小学读书,希望他有更多的时间阅读和玩,但是在这个大环境下面,到现在我还是犹豫不决。 ...
佩服,这点都看出来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transwell 于 2010-8-18 17:03 发表 \"\"
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此事落在我儿子身上,我是否有勇气像作者那样,很显然能像作者那样有勇气的家长又有几个呢? ...
我陪你,你不是一个人。

如何应对暴力作业(111# “阅读老师”VS“拆字老师”)
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php?tid=4744690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8-18 17:51 编辑 ].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我也是前不久刚看过这本书,当时的感觉是醍醐灌顶,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对孩子犯错的态度,其实对孩子犯错的宽容与理解用在其他的家人身上也是一样的道理啊,有了这样的观念以后,跟家人相处势必和谐,其中也自然包括孩子,一通百通。怎样做人可能还是事物的根本。.

TOP

我看了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当孩子出现这样那样问题的时候,父母不应该一味的训斥孩子,而是尽可能的帮助孩子。有的父母并没有训斥孩子,很温和的指出了,讲道理了,但对孩子的问题并没有合理的建议和改进办法。比如当孩子丢三拉四的时候,其实没有孩子是故意丢东西的,圆圆妈妈就很聪明,发现公车上很容易掉东西,就和圆圆分析,上公车的时候就不要把东西放在旁边,而是一直抓在手里放在腿上,这样就不容易掉。
反思很多事情其实都是一样,唠唠叨叨怪孩子这样那样,难道他自己不想什么都做好吗?还是想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帮助他更为实际。.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从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比如:对孩子只奖励不惩罚,我现在就是这样执行的。另外,给孩子自由和空间,让他自己安排,相信他能安排好的。.

TOP

我家孩子还3岁,可能对于教育孩子我的发言权不多。但是这本书有人说不好,可能他没读过更烂的书,相比一些其他的的育儿书籍,这本真的是不错哦,最近还看了一本书《孩子聪明就这样简单》,劝大家不要读,这个是东方之星的校长写的,非常烂,通篇都是广告,推广他们学校。

每个孩子不一样,当然我们不能用对圆圆的方法来对待每个孩子,但是书中很明确的告诉大家,要建立早期阅读的意识,培养孩子早期阅读,这个对学习很有帮助。还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理解他们,爱他们。要教给孩子思考,而不是帮助她们思考。对书中的一些观念,要借鉴一下就好了,知道别人怎么教育孩子,不然真的摸不准方向。

对于暴力作业吧,我觉得作者非常敢于反传统,很值得赞赏,我说说我小时候也经历过的暴力作业吧,老师说每个字写3行,特别反感,我就用3支笔绑在一起写一行就好了,特别有时候,一道题错了,老师罚写一百遍的时候,效率非常高,这个方法还是和我们班差生学的呢,其实他们还是挺聪明的。
我把以前做过的数学作业本子留下来,有时候老师留数学作业很多,尤其反复的计算题,非常麻烦,照着抄下来就好了。前提是,这些作业我都会,只是老师要求反复练习我受不了。
有这个时间多读点课外书,真的比什么都强,小时候没什么电视节目,我家附近就是少儿图书馆,什么有趣的故事书啦,科普读物,历史地理书啊,看了不少,说心里话,我的人文知识基本上都是那时候积累的,到了初中高中以后,基本上没有时间看这些书了。但是学习历史啦,地理,化学,物理,生物课都非常有兴趣。其实对于小孩哪怕不读书,有这个时间到外面和好朋友疯跑,玩捉迷藏的,跳房子的,都是锻炼身体。也比写暴力作业强不少,暴力作业真的是摧残身心健康,暴力作业的结果就是使孩子丧失学习兴趣,对于孩子,最怕的就是丧失兴趣。没有兴趣就是没有动力。.

TOP

引用:
原帖由 远远娘 于 2010-8-18 16:44 发表 \"\"

我觉得不矛盾啊。实际上书名的意思是说,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目前的情况,应该是很难碰到非常理想的教育环境吧。所以才特别显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啊。如果觉得学校的影响对孩子更大,实际上还是暗示自己期待 ...
握手!很赞同LZ这个观点

书中描述的是一个很出色很懂事的孩子,但每个孩子不一样,很多时候面对具体问题我仍然为如何教育孩子而迷茫,经常被孩子反驳得哑口无言,甚至有些认同孩子的话了,怎么办?我想说服,结果自己被说服,但中国大的教育情况又让我时时焦虑,怕耽误孩子以后的发展,就像我们的社会仍然是看到对方是博士就肃然起敬,听说对方没考上大学就不屑一顾一样,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逼迫所有家长都不得不朝着高考努力……

书中的圆圆可是少年大学生,是读书好、很听话的孩子,我们家的不是啊,就喜欢玩.

TOP

引用:
原帖由 transwell 于 2010-8-18 17:03 发表 \"\"
我也是前不久刚拜读完这本书,确实书中的很多方法都是值的我们借鉴的,但是我每看完本育儿书籍(以前也读过孙瑞雪和蒙特梭利一些书)我都会越来越迷茫,就像书中提到的对待野蛮作业的方法,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此事落在 ...
同感。.

TOP

引用:
原帖由 远远娘 于 2010-8-18 16:44 发表 \"\"

我觉得不矛盾啊。实际上书名的意思是说,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目前的情况,应该是很难碰到非常理想的教育环境吧。所以才特别显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啊。如果觉得学校的影响对孩子更大,实际上还是暗示自己期待 ...
学校应该担负主要的教育任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分工协作的关系。
当学校在为那些非教育目标努力的时候,已经偏离了教育。这就导致了家庭教育的任务重了很多,因为不仅仅是补充学校教育的不足,还要解决诸如暴力作业这些学校教育中的问题。
家庭教育中主角BBMM们,可不是教育科班出身的。这么重的专业教育任务压下来,还是非教育专业人事去应付。于是,尹建莉老师的心得才写成了这么厚厚的一本书,才值得我们去认真阅读。.

TOP

引用:
原帖由 transwell 于 2010-8-18 17:03 发表 \"\"
我也是前不久刚拜读完这本书,确实书中的很多方法都是值的我们借鉴的,但是我每看完本育儿书籍(以前也读过孙瑞雪和蒙特梭利一些书)我都会越来越迷茫,就像书中提到的对待野蛮作业的方法,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此事落在 ...
尹建莉老师的书和蒙特梭利的理论,在本质上是相通的,这需要时间去体会。.

TOP

这书买来放了很久,某天,突然想起,一看,便在2周内看完了。我还做了笔记。
里面一些观点我还是很认同的,感觉很有同感,但是本书也有一些特殊性:
1、作者是一名老师,在现实中,老师可以和学校更好的沟通,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我们普通家长未必
2、如何定义“成功”,我记得描述圆圆的是,以超过北大录取线多少的分数被香港大学录取,她选择了后者。我们在座的各位未必会如此选择。而且,孩子考入大学仅仅是人生的一小步,并不是人生的所有,未来的路还很长。仅供参考吧。

个人观点,别拍,怕疼。.

TOP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书很好,但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父母不同,孩子不同,周围的环境也不同。.

TOP

很多内容已经有些淡忘了,今天晚上开始重温,哈哈.

TOP

引用:
原帖由 Henry妈 于 2010-8-19 09:21 发表 \"\"
从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比如:对孩子只奖励不惩罚,我现在就是这样执行的。另外,给孩子自由和空间,让他自己安排,相信他能安排好的。
握手!
以下几点印象尤其深刻,我按照作者的方法做了,收到奇效,这是一本奇书。
1)只有“记功簿”没有“记过簿”,每天在一个小本子上记下她值得表扬的事情,但是考好了没有物质奖励。
2)给孩子自由和空间,让他自己安排
3)孩子天生不会说谎,家长在思考改变孩子的问题时,切入点永远应该是如何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哪怕你认为孩子的毛病就是来自
孩子自己,你也有责任通过改变你自己唤起孩子的改变。
4)必要时替孩子做作业。.

TOP

还没全看完,觉得该书的理念很好。
但我觉得要在真正读懂孩子的前提下才能谈教育。至于教育,那真的是一门艺术,个人欣赏不同,艺术价值的体现也不同。.

TOP

引用:
原帖由 远远娘 于 2010-8-18 01:15 发表 \"\"
刚刚读完这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共花了5天时间,基本上是抓紧边角剩余的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一气读完。

最初上来是想把书中有关多动症的一些知识贴在这里分享,现在又改变了主意,想看看有多少人完整地看过这 ...
今天下午刚看了,还可以吧。但感觉没传说中的那么好,绝大多数都是大家知道的东西。.

TOP

引用:
原帖由 dingding的妈妈 于 2010-8-19 14:07 发表 \"\"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书很好,但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父母不同,孩子不同,周围的环境也不同。
同感!.

TOP

书不错,但是每个孩子都不一样的。

身边有人拿着这本书当圣旨来教育孩子,我都替她悲哀。.

TOP

引用:
原帖由 kacyliu2005 于 2010-8-19 13:10 发表 \"\"


...书中的圆圆可是少年大学生,是读书好、很听话的孩子,我们家的不是啊,就喜欢玩
你家的是个男孩吗?不过现在很多女孩子也跟男孩子差不多了,其实孩子天性是一样的,都是爱玩的。圆圆不也一样玩游戏玩得七荤八素吗?看武侠小说看得痴痴迷迷吗?如果孩子不爱玩,天生就乖得很,“听话”的很,说不定我们家长更要担心呢。我想我们都见过的多了,孩子太乖了,家长担心,孩子太淘了,家长发愁,孩子太内向了,家长着急,孩子太外向了,家长也觉得受不了...想想,孩子该有多难做啊。我家孩子有次就和我说过:“哎呀,妈妈,怎么我怎样你都不满意啊”,听了他这小小的人的很郁闷的话,我立刻检讨了。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细细体会,孩子很多时候做事情还是往好的方向努力的,只不过有时候,他们的做法可能不中我们的意,没有努力到我们期望的那个方向,但如果我们能耐心些听听孩子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不要总是把他们往坏处想,可能结果会完全不一样的。

我觉得对家长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聪明”和“勤奋”,而是“智慧”。难的不是抓住,而是放手。难的不是“管”,而是“不管”(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他才有热情做的更好。这个书中是有很多阐述的)。

别太在意自家是男孩或女孩,不管貌似乖还是不乖,实际上都是孩子,都要把他/她们当做孩子来看待,他/她们都有好的共同天性,都有纯真、善良的一面,都希望得到鼓励和被欣赏,特别是被BBMM欣赏。我也见过几个貌似特乖的,和家长聊后也知道并不真正乖。所以说,家长对自己孩子乖与不乖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因为大家的标准不一样,此外各个家长对自家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教育的结果也不一样。经常听到不少父母感慨:“**家的孩子真是懂事啊,我家的就不行,没那福气”。未能免俗,这话我也是感慨过的,但现在不再这么说了。细究起来,这个其实很有意思的。如果“我家的”是生来就不乖,那么也是遗传占了很大因素啦(变异的几率是很小的,也有可能与父母都不像是因为父母那个特质都是隐形基因,不小心孩子就是那两个隐形结合变为显性了),总之遗传的是不怪孩子的啦;那么如果不是遗传呢,就是后天生成的喽,除去遗传因素,孩子生来本是白纸,我们怎么涂抹就怎么是,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肯定是环境中的问题,总之也不是孩子的问题。孩子之所以需要父母,就是因为孩子生来并没有明辨是非出淤泥而不染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需要父母教给他的。人与人天生或许会有些差别,但如果我们真的爱孩子,就无私地爱他/她,他/她来到世间,并不由自己决定,我们不要总和别人的孩子去比,总用一种“要求”的眼光看待孩子。我觉得这可能是很多孩子心里都期待的吧,哪怕他/她们不那么的优秀或不是最优秀的,但他/她们最需要的也一样是BBMM无私的爱和鼓励。.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8-19 13:26 发表 \"\"

学校应该担负主要的教育任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分工协作的关系。
当学校在为那些非教育目标努力的时候,已经偏离了教育。这就导致了家庭教育的任务重了很多,因为不仅仅是补充学校教育的不足,还要解决诸如暴 ...
我认为学校的教育很重要,但还是认为家庭教育比学校的教育更重要。父母亲人,言传身教又血脉相连,怎么说影响力也大过学校。如果学校教育很理想,家庭教育不得当,还是会给孩子留下许多隐患。相反,如果学校教育不够理想,而家庭教育很得当,我相信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TOP

回复 29#kacyliu2005 的帖子

我家的也是特喜欢玩,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让他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啊,如果没有乐趣,学习自然就是痛苦的事了。想办法帮孩子体会学习的乐趣是要很花心思的事,但是这么做很值得。.

TOP

感觉一般。当然,和所有教育类的书一样,多少有些启发。但毕竟孩子不同、家庭环境也不同。很多内容看了,只能心理感叹“我家的XX如果这样、那样……该多好”,呵呵。
相比更喜欢 窗边的小豆豆,那是从孩子(受教育者)的角度写的,觉得相比从父母(教育者)角度写的书更能引发我的思考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好奇猫 于 2010-8-20 09:01 发表 \"\"
感觉一般。当然,和所有教育类的书一样,多少有些启发。但毕竟孩子不同、家庭环境也不同。很多内容看了,只能心理感叹“我家的XX如果这样、那样……该多好”,呵呵。
相比更喜欢 窗边的小豆豆,那是从孩子(受教育者 ...
请问《窗边的小豆豆》是给大人看的还是小孩看的,我买了一套,可是女儿不喜欢看。.

TOP

家有乖女的家长读读这本书挺好的。但如果是个调皮的小男孩,估计还得另外想想办法。.

TOP

圆圆玩的七荤八素后没多久就会悬崖勒马,重归正道.可还有很多孩子在游戏里越陷越深,学习的态度日益浮躁.没有要求的教育态度恐怕行不通啊!.

TOP

请问是尹建莉写的吗?.

TOP

我很早就看了这本书,女儿现在2岁多,书的内容还没有一一验证,独独有一点,经历过,我就特别有体会。
有一次女儿生病了,要验血,挂吊瓶。以往她对打针特别抗拒,我突然想起来,然后对女儿说,宝宝生病了,要验血,打针,会有一点点疼,宝宝做勇敢的宝宝,不哭,如果宝宝要哭,也没有关系,妈妈和宝宝在一起。女儿同意了,中间的过程一直很配合,验血,包括打针的时候都只是紧了下眉头,和以往大雨倾盆的样子大相径庭。
当时看到注射区里叫到号一言不发强拉孩子手的父母,和挣扎抗拒的孩子,我想这就是我以前的样子。.

TOP

我看过,怎么说呢,我觉得理论是可行的,也是贴心的,但是要想完全照做是有难度的,而且每个孩子生长的环境,面对的问题都不同,而且从书中来看,作者透露出一种对孩子的自豪,可是换做谁不对自己的孩子自豪呢,换句话说,只要有一个成功的孩子,就算爹娘写本书说从小就是题海战术,棍棒教育的也能卖出去吧,这是题外话,总体来说还是很喜欢这个作者的教育思路的,结合自己家和自己孩子的情况做吧,不必强求和她有多少相似.

TOP

 75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