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我是西瓜 于 2010-6-22 23:29 发表
可数和不可数是可以教的,但问题是教的不对,应用的不对。
可数和不可数不是机械的,简单归类单词,背哪些单词是可数,哪些单词是不可数就可以了的。
任何名词在不同的情况下都可以做可数和不可数。
整个 ...
哈哈,我就是故意写了个WHO CARE,看有没有人纠.在国外十多年了,我才知道美国人都讲WHO CARE,而不讲WHO CARES,还有美国西部人都讲LONG TIME NO SEE,这个叫中国英语系出来的人笑掉大牙,我刚到美国时就是摸不着头脑,为什么不是第三人称单数加S,还有很多很多,但这就是美国人讲的英语,而且是日常E-MAIL里用的英语,不是英语专业出来讲的英语,我们每天看着美国同事用着我们所说的不规范英语和我们MSN交流呢.
WHO CARE 这基本都是出现在口语里面的,口语里面经常有语法错误。老外更是这样,其实你真的到了国外,他们说话大把语法错误,但是你能明白意思。即使学中文,有谁先学语法再学讲话的?
可数,不可数,进行式是要教,但什么时候教?我用国外教材教我女儿英语,她现在可读原版"ALICE IN WONDERLAND",比国外同龄孩子要慢一年.但他们同时二年级的教材里至今还没有教到语法,就是让她们熟读后养成习惯,有空我去查一下,看他们几时才学.我朋友孩子,从国外回来,在著名公立学校读中文,家里请英国管家,回家讲英语的,但英文成绩几乎是垫底的.那英国管家说他学的是A SORT OF ENGLISH
一华裔孩子刚从美国回来,父母把孩子送到一个大学附小读二年级,她已经可读英语<哈利 波特>,他老爸,著名美国大学教授,看他写给孩子的信,所有对知识品格的教育看法很有启迪.他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
我首先要感谢兰兰在上海读书的各个老师们。他们对兰兰的爱心、耐心和体谅。我想兰兰一辈子都会感激的。
我的小女兰兰一直在美国读书,是小学二年级。我今年五月中把她带回中国上海读书,不是读双语小学, 而是让她进和一般中国小孩一样的小学。可能读个一两年吧。一个八岁的小女孩,难啊。进入了最具竞争力的环境,现在已经过了三个星期,我看到了她的沮丧,她的勇气,她的适应力,她的进步,她的眼泪,她的成长,她的调皮,她的努力,我知道这个小女孩的巨大能量。做爸爸的我是放心了。爸爸在许多方面都不如你。在此为文记录下我的一些感想。
五月回到上海的第一天,兰兰妈妈就带她到教育局去办入学手续。承蒙上海市政府的大力协助,一切都很顺利,可以进任何一个小学。我们就选了个离家最近的区重点小学,校园很大,设备新颖。是上海某大学的附属小学,她们到了学校和校长和一些老师见面,作了些测验,认为兰兰是个程度不错的小孩。数学没问题,英文当然是非常好(她已经能读哈利波特的原文小说,至少是中国高中生的水准吧),就是中文要加强。办妥了下星期一上学插班的手续。我们就马上去买各类教科书(除了英文教科书),买上学的一些要用的本子,练习册,买书包,饭盒,雨衣,等等。兰兰要开始和美国迥然不同的日子了。
周末时,兰兰作了些电脑投影片(Powerpoint slides),老师希望她第一天介绍她自己和美国的学校。她在美国的小学时是资优班的学生(是考进去的,在此班里,学得东西比一般学生要多要快些。)在资优班里,兰兰已经作了好几个简单的独立研究,自己用Powerpoint作报告。所以她用Powerpoint的功夫不比我的一些研究生差(呵呵)。但是她中文较差,所以这次还是我们帮助她写些中文翻译。首先是一个世界地图,介绍美国和中国的地理位置。然后是我们生活的州,生活的城市位置,然后是一些老师的照片,和她在美国学校的作息上课时间:几点钟到校,上些什么课,几点吃中饭,有哪些课,几点放学,等等。有许多的照片。是个很好的展示。据她说她报告完后,好多小朋友都围着她要跟她做朋友。老师把她安排坐在班长旁边,让班长多帮助她。
前二天默写语文,她不会写。基本是全错,听说她哭了。但是她回来后还是笑笑的。没有和我们说她哭的事。
从此后,她每一天都要写作业,预习,订正,复习,到晚上十点。每一天的语文默写是她花最大功夫的项目。她努力承担着。
在中国受教育的小孩,到了相对宽松的美国念书,只要他们能突破语言的障碍,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但是从美国到中国来念书的小孩,就不容易了。这适应的过程需要大家的耐心和自己的良好的品质。作爸爸的我很高兴,兰兰经过三个星期后,竟然默写能从原来的零分,到现在的70分。这是她努力的成果。我每一天都跟她说,你是和你自己比,只要你能进步,一生不断的进步,爸爸就以你为荣了。结果不重要。过程才重要。爸爸不看结果。爸爸只看过程。
兰兰,我要你在八岁时的时候,接受这个突然高压的挑战,爸爸妈妈在此时都可以帮你,帮助你度过难关。其目的是为了你将来能在一生里能独自接受各种的挑战,知道怎么调适你的心情,知道怎么面对失败,知道怎们克服问题。那时候可能没有爸爸妈妈在旁边了,然而爸爸妈妈知道你早已经准备好了。
中美教育确实是有许多巨大的差异。各有其优点。我以兰兰所上的上海某小学和美国的小学(二年级)来比较。因为只是一所小学的样本,所以不够客观,就权当是一个家长的小小感怀罢了。没有任何的学术研讨的价值。
1.语文学习的压力是无法比拟的。美国学校教英文。中国学校是教中文。都是当地的语文。但是教法竟然有天壤之别。在美国的语文教学重视的是阅读。大量的阅读。重视的是认字。以及从阅读中了解文章的意思和逻辑思维。当然也会注意正确的拼写。不过只是每一个星期考一次拼字罢了。语文教育是以阅读为主。他们认为说和写的进步都是从阅读而来的。而具体的教学方法是以鼓励为主,从鼓励学生课外读物的阅读中,养成学生爱读书的习惯。所以兰兰每一个星期一定要从学校图书馆借2本书回来看。
2.中国的语文教育是以教课本为主。现在上海版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本,不知是哪位高人编辑的。已经远超过我们小时候三年级的语文水准,量大,质深,字多。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我一直认为学习中文的重点不在学得多,而在学得精才是重点。课文要精炼,课外阅读要多广。在少量的课本内容下老师可以“精”教课文,而学生一定要背诵和默写课文的一些内容才对,要懂得每一个字的意义,和学会怎么利用不同的字来造句,更要理解文章的真正含义。我想删掉现在上海语文课本二分之一的内容也不为过。这样才会对小孩子的语文水准有较好的助益。
3.语文是兰兰的挑战。经过兰兰的努力。我相信她会在短时间能和其他同学达到相似的水准。这种大量学习的教育方式是很适合向兰兰短期回国的孩子。但是,我不禁担忧起一般的上海小孩和上海的语文老师们。他们是多么地累啊。这是不需要的累。是有反作用的累。是不值得的累。一天得教一课新课文(才教得完课文),是对老师和二年级学生的严重伤害。(我另外为文来专门讨论此问题。)
4.教育单位一定要了解。课文就是课文。课文绝对不能取代课外读物。在每天学习一个新课文的强大压力下,老师哪有有时间说别的内容?学生哪有时间看其他的课外读物?这是抹杀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我们受教育的目的,除了在学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如何自我学习。
5.我一生都在教育界的环境里。我对教育小孩有深刻的体认。我希望大家能体认到教育“小孩”是有其独特性的。教育小孩的目的绝对不在于他们学到了多少知识。而在于是否他们知道如何学习。讲通俗一点是过程比结果重要。而我们家长和社会很悲哀的是反其道而行。如此这般后,我很悲哀的看到了许多的成年人一旦离开了学校后就不肯再学习了。而问题的根本在那里呢?我们需要自省啊。然而更可悲的是我们大部分人连自省的能力都没有。
学钢琴被扭曲成考级。问问看那些学钢琴的小孩,有多少能体认到音乐的美丽?在此我用学钢琴来表示出一点粗浅的想法。例如,我总是要兰兰首先把一首曲子分段,找出它的规律性。然后我要兰兰想象每一个段落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兰兰的回答常常会让我惊讶。一个小孩的想象力是如此的丰富啊!接着让兰兰一段一段的练习。兰兰和所有小孩都一样,会沮丧。练了几遍还是出错就会沮丧。会不想弹了。然而在此时家长要理清教育理念。我再三地和我女儿说,“我就是不要你弹地对。你弹错爸爸高兴。假如你一下就弹对了,爸爸还不高兴呢。我喜欢你弹错!”呵呵。她慢慢地了解到爸爸在乎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去年有一次,兰兰的老师要她参加个钢琴比赛。那首曲子比较难。兰兰很担心她会弹不好。不能得到好成绩。我和兰兰说“爸爸只要你能练习这个曲子100遍。谈对一次算一遍。弹对100遍,爸爸就认为你胜利了。爸爸一点都不重视你能得到什么名次。爸爸只重视你有没有尽力地练习100 遍。”后来她练习了100遍,虽然她比赛时没有表现好,没有得到名次。但是比赛后我一点都不提比赛的结果。我只是一直地表扬她练习了100遍。我想兰兰应该懂了这点“过程比结果”重要的道理吧!今年她又去参加比赛,连老师都不看好她,而我知道她的巨大能量。和她对音乐性的掌握,结果跌破大家眼睛,得了个最好的优胜奖。而我没有怎么称赞她,我不以为意,我只是搂着她说“爸爸只是重视你的练习,得什么奖不重要。你在爸爸的心理,永远是最棒的。”
学数学被扭曲成学奥数。我很高兴上海教育单位已经体认到奥数对一般小孩的戕害。一般小孩因为要解奥数的题目而对数学充满了沮丧,从此一辈子就恐惧数学了。奥数是可以玩玩的。但是千万不要当真。二年级小孩子的数学教育重点是学习基本的运算,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能够对基本的应用题列出式子就已经是足够了。奥数是对数学天才有用的。而数学天才是千万人中才有一个吧!我知道我的孩子不是数学天才。我也希望她不是数学天才。因为我见过真正的数学天才。那可是非常人般的奇特。
甚至学英文也有去考级?中国小孩子要如何学习英文?在这个问题上我的太太是专家,绝对不是简单的移植一套英美所用的教材就完事了。也绝对不是简单的找几个外教来和小孩子讲讲话就解决了。而是编造一个适合中国环境的整体美语教材,其中包含了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看图识字,数学推演等等。还有点最重要的是要教育父母,教他们怎么教小孩英语。父亲或母亲在中国小孩子学英文上会起非常大的作用。会事半而功倍。我太太准备在中国推出一整套的系统。简单易学实用又实惠。希望对中国一般家庭学英文有深刻的助益。
6.上海一些小学的英文教材,是从英国来的教材。有些用法并不适用在美国。随便举例而言,我没有在美国听人说校长是“Head Master”。大家都说是“Principal。” 我也没有在美国听人说瓢虫是“Ladybird”,大家都说是“Ladybug”。等等。无所谓对错。只是让大家知道上海所学的英文是英国式英文。而不是美国式英文。这两者是有差异的。还有就是
强调语法而不是阅读。例如,教授deer的复数还是deer,sheep 的复数还是sheep。天啊。小学二年级的小孩需要知道这个吗?学了这些到大学毕业后又有什么用呢?我前个星期随便问个英语考过6级的女研究生,“inter”和“intra”的字根字首的意思,她竟然不知道,让我很惊讶。
在提一个看似小事,却有深刻含义的例子。前一阵子新闻中有介绍一个世博会的儿童项目。看到许多小孩子在一个有许多绿色灯的场地上踩踏着。这一片有许多绿色灯的场地代表了绿色的草地。一旦灯变成了不同昆虫的样子,小孩子就要马上踩上去,要把昆虫给踩死。好多小孩子在上面踩跳着。玩地不亦乐乎。记者访问一个小孩,小孩就照章念着。“因为昆虫会破坏我们的草地,所以我们要踩死它们。”多么可爱的小孩,多么可悲的教育,多么可恨的设计者啊。
全世界的都市小孩都一样,看到昆虫就大惊小怪。我女儿在美国学校也学了这个大惊小怪。在家里看到个壁虎,大惊小怪。在家里看到个蜘蛛,大惊小怪。经过我们的教育后就逐渐地懂了。很多昆虫是我们的好朋友,没有了昆虫,这食物链就瓦解了,我们人类文明也会灭亡。她小时候每当她要大惊小怪时,我总是马上说:“不要吓到了小虫!小虫这么小,你这么大。它们早就被你吓死了。”慢慢地。她明白了原来小虫也会害怕的。一个小孩假如能设身处地的从一个小虫去思考,我相信她是个能体贴人的好孩子啊。果不其然,前两个星期,她在上海的外婆住院,她偷偷地画了一张卡片,带到了医院给外婆。外婆激动地都要流泪了。真是个体贴人的小孩啊。当我们在教育小孩要“珍惜生命,爱惜环境”时,我们却在最醒目的世博会上,教育小孩,为了草地,踩死所有的小虫!这是我们的教育吗?
我认为教育小孩一定要抓小事。从小事中成就大事。讲大道理是没有用的。而是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中着手。其实说到底就是言教不如身教, 就是要以身作则。我们希望小孩比我们好,我们希望一代代都能进步,就要从我们自己做起,要我们能一天天的学习和进步。而我们最大的困难,不是别人,不是环境,而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习以为常地一些观念。我们的固执是阻碍我们进步和下一代进步的障碍。教育的目的是在区别出所谓的好学生和坏学生?还是让学生能自我体认到学习的乐趣?
我从兰兰在中国学习的努力上,从她克服困难的勇气。她对挫折的态度。我都要多向兰兰学习啊。这是一个作爸爸的心里话。兰兰,爸爸希望你是个关心人的孩子。不要养成势利的习性。成绩不是决断一个人好坏的标准。你们班成绩最差的那个小孩,是受人欺负。爸爸看了都难过。就算大家都势利,你就是不要势利。你要多关怀别人,多帮助别人,绝对不在背后对人评头论足,要知道大家都是好孩子。都有他们的长处和短处。
你千万不要做个自私自利的“好”学生。(爸爸认识成绩第一的所谓高考状元,)
我要你的“好”不在于成绩上,而在于自我的进步上,对人说话处事的合宜上,和关怀别人的心胸上。这人生的路是长远的。爸爸会一直看着你,和你一同进步着。
[
本帖最后由 SHINE-ON 于 2010-6-23 08:13 编辑 ].